《不要用爱控制我》读书笔记

时间:2022-10-07 00:49:46 读书笔记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不要用爱控制我》读书笔记范文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书笔记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书笔记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不要用爱控制我》读书笔记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不要用爱控制我》读书笔记范文

  《不要用爱控制我》读书笔记1

  前段时间看到一则新闻,记者采访对于“不经常回家看老人属于违法”这个观点,有什么看法?有位原本乐呵呵的大爷,忽然情绪失控,大吼:“不回来看我们违什么法,30岁了还不结婚才违法,该判刑!”有人调侃:难道要判“无妻徒刑”吗?有人庆幸:还可以再逍遥法外3年。轻松一笑后,我突然有种想法,最亲的人,往往以爱的名义,向我们灌输他们的意见,让我们顺从于他们的决定,迁就于他们的想法。实际上,这不是爱,而是控制,但我们很容易信以为真,放弃对自我生活的掌控,并因此受到伤害。

  《不要用爱控制我》这本书,能帮你解决以上难题。作者帕萃丝·埃文斯,是加拿大埃文斯人际关系研究中心创始人,在全美也建立了许多工作室。本书被誉为人际关系领域的“一次根本性的突破“。

  在书中,作者回答了三个关键问题:

  控制者是怎么形成的?

  控制是怎么发生的?

  如何摆脱控制?

  01控制者是怎么形成的?

  对于控制者来说,他们的童年经历,大概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步,自我的精神边界被攻击;

  第二步,放弃自我感觉;

  第三步,进行自我分裂。

  精神边界,就像是你心里的一扇门,当你接受或者拒绝外界评价时,就在打开或者关上这扇门。

  如果没有精神边界,我们会很容易淹没在他人对我们评价中,丧失真正的自我,会相信,其他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就是自己本身,

  举个例子,一个小孩在路上摔倒了,他感到疼,开始哇哇大哭。父母却异口同声:“你又没受伤,哭什么?你只不过想引起别人注意,别浪费时间了,也不怕人笑话!”

  如果孩子听信了父母的话,相信疼痛的感觉是不真实的,他就会失去对自我的感知。他会觉得流泪毫无作用,“我没什么可哭的“,将会失去合理表达情感的能力。同时,他会对自我表露产生羞耻感,觉得这样做很不好,“我只是想引起别人的注意“。

  长此以往,他会放弃自我感觉,放弃思考,丧失自信,根据别人的`想法来行事,走上了自我分裂的状态。处在这种状态的人,不是根据亲身体验来完善自我,而是根据别人的期望、观点和评价,来扮演自己。

  这样做的原因有两个:对内,逃避被排斥所带来的痛苦,对外,希望被那些感情不外露的父母所接纳。

  但是,这样建立起的自我,没有深度,缺乏理性、温情和宽容,无法和他人真正融合。

  02控制是怎么发生的?

  控制的发生离不开两个关键词,“逆向联系“和”完美的梦中情人“。

  逆向联系,开始于对他人的假设和判断。

  回想我们上面的那个例子,父母拒绝正视孩子的真实感受,而是根据自己的想法来评价孩子,他们只愿意接纳一个想象中的孩子,这个孩子既不会犯错,也不会喊疼。他们只关注自己的感受,无法真正理解孩子。

  在夫妻之间,更容易发生逆向联系。

  比方说,有人对你总抱有非常顽固的看法,以至于在他们看来,你似乎就不存在,无论你怎么解释,怎么做,他们也没有办法真正理解你。

  控制者在内心中会幻想一个完美的梦中情人,这个梦中人永远知道自己的所思所想,时刻给予自己正面的回应。简单来说就是,完美情人毫无个性,对控制者百依百顺。

  而在现实中,这样的完美情人是不存在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也有自己的喜好。

  当发生冲突和分歧时,在正常的人际关系中,双方会努力去相互了解,彼此理解。而对于控制者来说,他需要的是一个百依百顺的完美情人。

  当对方展现出自己的个性和独立倾向时,控制者就会感到,自己受到了威胁,他们会千方百计,压制对方,甚至以暴力解决问题。通过这些手段,达到让对方放弃自我的目的。

  03如何摆脱控制?

  帕萃丝·埃文斯,对于控制者的建议是:正视自己的感觉,和自我内心进行沟通,放弃自幻想,学会和别人坦诚相待。要认识到,人和人之间需要心灵上的交流,而不是口头或表面上的服从。

  对于被控制者,帕萃丝·埃文斯建议:

  警惕他人对你精神边界的侵犯。

  认识自己内心世界的真实性,把你的生活建立在真实世界上。

  对无意识的胡言乱语,不予理睬。因为,没有人比你自己更了解自己,你是一个有自由选择权的成人,你有权选择,是否采纳和听取别人的建议和批评。

  知乎上,有个浏览量超过6万次的问题:

  如何评价父母常说的“我们都是为你好”这句话?

  我喜欢的一个答案是这样的:

  “我理解他们的想法,但不喜欢这样的方式,仿佛用为你好的名义,就可以强迫孩子,按照父母的意愿去行事。我知道父母是想为我好,但我也希望,能做自己的决定”。

  回到文章一开头,那个“悲愤”的大爷,他的初衷,可能也是希望儿女早点成家,但他的手段,却是以爱之名去控制。很多打着以爱之名旗号的父母,喜欢用说教、命令,甚至讥讽、辱骂的方式对待孩子。但是,他们所不知道的是,最亲的人,才能触及我们内心最柔软、最不设防的一面,往往也会伤我们最深。所以,识别和应对这种隐形暴力,可以让我们生活得更自由,《不要用爱控制我》一书中,为深受其害,并且设法寻求资助的人,提供了宝贵的建议。

  过去已去,未来要靠自己把握。

  《不要用爱控制我》读书笔记2

  在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就对这本书的名字很感兴趣,我认为这是但老师给我推荐的最好的一本书。也让我通过这本书看到并了解了自己的过去生活模式是什么样的。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是打着爱的旗子在伤害我们身边至亲至爱的人,这其中也包括我们身边的朋友和同事。有时候爱就像是一个包装袋,包住了许多见不得人的东西,这样的爱也是伤害孩子的凶器!

  有些人习惯性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却一点都意识不到这些行为的破坏性。当你遇到这些试图控制你的人的时候,你的个性就被“抹杀”了。在读到前几章的时候,我感到很吃惊,让我感觉我也在无意识的控制着别人,但是在我周围,也有很多人也在这样做。

  首先从我们的原生家庭开始,我们无意识的接受了我们父母对我们的管教方式,尤其是我们讨厌父母对我们做的事情。虽然我们不喜欢他们对我们这样做,但是我们还是把这种方式用在我们孩子身上,我们不但没有改掉这些行为方式,而且更加的变本加厉。我们很讨厌父母不给我们时间和空间,限制我们,让我们没有自由,没有自己的权利,似乎我们的童年都是在控制中度过。但是现在有可能我们仍然在复制着这样的行为模式,对我们的孩子做着同样的事,我们无意识的会把我们认为的幸福观,价值观强加给孩子。

  我们可以思考一下:什么才是幸福呢?当然答案有很多种,因为我们的三观不同,所思所想也不同,那我们为了什么把我们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呢?其实,这就是控制欲在作怪,我们总是把我们认为好的,对的,强加给别人,并没有关注别人的想法和需求,没有尊重别人的'所思所想和所需。

  我们有很多的类似的集体无意识行为在蔓延,交叉,而这一切我们都是在爱的名义下完成的。我们在一个被人无意识控制和我们无意识控制着别人的行为模式中,没有耐心倾听别人诉说,被功利蒙蔽,没有能够相互理解,相互体谅,我们在相互控制中伤害着我们自己,伤害着别人。

  通过这本书,我认识到了我们的无意识行为是我们生活中最大的杀手!这些行为就象是计算机的源代码,控制着我们的行为。它让我们狂躁、易怒。这种控制模式说到底,不管是控制别人或是被别人控制,都是一种痛苦的体验。

  读完这本书,我个人有很大的收获,它让我认识到,这种控制模式也可以有方法应对的。首先,希望我们能够对此有所觉察,不再被爱的名义所控制,也不用爱的名义去控制别人。我们不能控制环境,控制别人,但我们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心态对了,人就不会那么多控制,那么多委屈!愿余生不为琐事忧,只一笑而过,与君共勉!且行且珍惜!

  《不要用爱控制我》读书笔记3

  《不要用爱控制我1》是一本心理学书籍,作者是帕翠斯.埃文斯,美国人。

  初读本书的时,我十分困惑。读的时候,感觉自己似乎能理解作者所表达的内容;但一合上书,又觉得自己什么也没读懂。阅读的内容超过一半时,我认为这本书层次不明、逻辑混乱,很难将前后内容系统的联系起来。去年我也读过一本译本书籍《让思维自由》,也有类似的感觉。难道外国人的创作都是如此的随心所欲吗?

  很快,我的想法改变了。某天,我正在阅读本书时,忽然冒出了一个念头:我之所以会觉得本书没有清晰的逻辑与层次结构,会不会是因为作者的写作思路不符合我的想象(这种想象是一种刻板印象)。于是,我便认定它结构不明,逻辑不清晰。意识到这一点后,再阅读时,我尽可能的忽略自己的“想象”,并多次返回前面,去读自己不明白的章节。如此反复几次后,本书的主要内容逐渐在我的脑海里清晰了起来,我开始在自己的脑海中构建本书的内容体系。

  首先,控制者逆向认识自我,没有正确的认识到自我与外界的关系,自我与内在的关系。控制者会虚构出一个假想人(泰迪),当被控制者表现出不符合其想象的行为时,控制者便会采取压制性措施。例如,对被控制者进行逆向定义。被控制者的真实感受、感知和认识遭到控制者的否定。久而久之,被控制者认为自己就是“这样的人”(控制者所定义的那样),逐渐丧失真实的感受、感知和认识,难以正确认识自我,认识自我与外界的关系。

  当然,也有被控制者会反抗控制者,想办法逃离控制。这些行为让控制者惶恐不安,他们会用更极端的语言对被控制者进行逆向定义,甚至会使用暴力行为来维护控制关系。

  控制行为普遍存在于生活和工作中,只是许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是控制者,或者处于控制中。“控制”很多时候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当然,也有人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控制者,对自己的行为表示惊讶和难过,却难以脱离控制者这个角色,与被控制者建立健康的关系。

  控制者往往会包装出一个“美好”的自己,并且会在他人面前努力维护自己的形象,而在被控制者面前又是另一副面孔。因此,控制关系以外的人难以想象控制者的另一张面孔,也不相信他们会有控制行为,用恶劣的态度和行为对待自己的伴侣或者孩子。

  控制者只有正确认识自我,找到自我的`内部联系,才有可能逐渐摆脱控制行为,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在这一过程中,控制者是很难受的。不过,一旦控制者摆脱控制行为,将迎来健康的人际关系和快乐、舒心的生活。

  越是阅读本书,我越能在里面看见自己的影子,看见身边人的影子。阅读的时候,我也不断的反思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的行为和语言,并尝试调整。虽然作者在阐述自己观点的时候,选取的案例多为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但这不影响我们把控制原理迁移到师生关系上,毕竟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是有一定共通之处的。

  这是一本有意思的书,值得一看!

《《不要用爱控制我》读书笔记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不要用爱控制我》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不褪色的爱散文10-06

我爱唠叨的妈妈读书笔记06-01

《我的爱如此麻辣》读书笔记10-06

不抱怨的世界读书笔记08-20

《不跪着教书》的读书笔记10-06

有种爱叫不联系10-06

《不抱怨的世界》读书笔记范文10-06

母亲的爱永远不卑微美文10-05

不抱怨的世界读书笔记15篇05-30

不抱怨的世界读书笔记三篇10-06

《不要用爱控制我》读书笔记范文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书笔记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书笔记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不要用爱控制我》读书笔记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不要用爱控制我》读书笔记范文

  《不要用爱控制我》读书笔记1

  前段时间看到一则新闻,记者采访对于“不经常回家看老人属于违法”这个观点,有什么看法?有位原本乐呵呵的大爷,忽然情绪失控,大吼:“不回来看我们违什么法,30岁了还不结婚才违法,该判刑!”有人调侃:难道要判“无妻徒刑”吗?有人庆幸:还可以再逍遥法外3年。轻松一笑后,我突然有种想法,最亲的人,往往以爱的名义,向我们灌输他们的意见,让我们顺从于他们的决定,迁就于他们的想法。实际上,这不是爱,而是控制,但我们很容易信以为真,放弃对自我生活的掌控,并因此受到伤害。

  《不要用爱控制我》这本书,能帮你解决以上难题。作者帕萃丝·埃文斯,是加拿大埃文斯人际关系研究中心创始人,在全美也建立了许多工作室。本书被誉为人际关系领域的“一次根本性的突破“。

  在书中,作者回答了三个关键问题:

  控制者是怎么形成的?

  控制是怎么发生的?

  如何摆脱控制?

  01控制者是怎么形成的?

  对于控制者来说,他们的童年经历,大概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步,自我的精神边界被攻击;

  第二步,放弃自我感觉;

  第三步,进行自我分裂。

  精神边界,就像是你心里的一扇门,当你接受或者拒绝外界评价时,就在打开或者关上这扇门。

  如果没有精神边界,我们会很容易淹没在他人对我们评价中,丧失真正的自我,会相信,其他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就是自己本身,

  举个例子,一个小孩在路上摔倒了,他感到疼,开始哇哇大哭。父母却异口同声:“你又没受伤,哭什么?你只不过想引起别人注意,别浪费时间了,也不怕人笑话!”

  如果孩子听信了父母的话,相信疼痛的感觉是不真实的,他就会失去对自我的感知。他会觉得流泪毫无作用,“我没什么可哭的“,将会失去合理表达情感的能力。同时,他会对自我表露产生羞耻感,觉得这样做很不好,“我只是想引起别人的注意“。

  长此以往,他会放弃自我感觉,放弃思考,丧失自信,根据别人的`想法来行事,走上了自我分裂的状态。处在这种状态的人,不是根据亲身体验来完善自我,而是根据别人的期望、观点和评价,来扮演自己。

  这样做的原因有两个:对内,逃避被排斥所带来的痛苦,对外,希望被那些感情不外露的父母所接纳。

  但是,这样建立起的自我,没有深度,缺乏理性、温情和宽容,无法和他人真正融合。

  02控制是怎么发生的?

  控制的发生离不开两个关键词,“逆向联系“和”完美的梦中情人“。

  逆向联系,开始于对他人的假设和判断。

  回想我们上面的那个例子,父母拒绝正视孩子的真实感受,而是根据自己的想法来评价孩子,他们只愿意接纳一个想象中的孩子,这个孩子既不会犯错,也不会喊疼。他们只关注自己的感受,无法真正理解孩子。

  在夫妻之间,更容易发生逆向联系。

  比方说,有人对你总抱有非常顽固的看法,以至于在他们看来,你似乎就不存在,无论你怎么解释,怎么做,他们也没有办法真正理解你。

  控制者在内心中会幻想一个完美的梦中情人,这个梦中人永远知道自己的所思所想,时刻给予自己正面的回应。简单来说就是,完美情人毫无个性,对控制者百依百顺。

  而在现实中,这样的完美情人是不存在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也有自己的喜好。

  当发生冲突和分歧时,在正常的人际关系中,双方会努力去相互了解,彼此理解。而对于控制者来说,他需要的是一个百依百顺的完美情人。

  当对方展现出自己的个性和独立倾向时,控制者就会感到,自己受到了威胁,他们会千方百计,压制对方,甚至以暴力解决问题。通过这些手段,达到让对方放弃自我的目的。

  03如何摆脱控制?

  帕萃丝·埃文斯,对于控制者的建议是:正视自己的感觉,和自我内心进行沟通,放弃自幻想,学会和别人坦诚相待。要认识到,人和人之间需要心灵上的交流,而不是口头或表面上的服从。

  对于被控制者,帕萃丝·埃文斯建议:

  警惕他人对你精神边界的侵犯。

  认识自己内心世界的真实性,把你的生活建立在真实世界上。

  对无意识的胡言乱语,不予理睬。因为,没有人比你自己更了解自己,你是一个有自由选择权的成人,你有权选择,是否采纳和听取别人的建议和批评。

  知乎上,有个浏览量超过6万次的问题:

  如何评价父母常说的“我们都是为你好”这句话?

  我喜欢的一个答案是这样的:

  “我理解他们的想法,但不喜欢这样的方式,仿佛用为你好的名义,就可以强迫孩子,按照父母的意愿去行事。我知道父母是想为我好,但我也希望,能做自己的决定”。

  回到文章一开头,那个“悲愤”的大爷,他的初衷,可能也是希望儿女早点成家,但他的手段,却是以爱之名去控制。很多打着以爱之名旗号的父母,喜欢用说教、命令,甚至讥讽、辱骂的方式对待孩子。但是,他们所不知道的是,最亲的人,才能触及我们内心最柔软、最不设防的一面,往往也会伤我们最深。所以,识别和应对这种隐形暴力,可以让我们生活得更自由,《不要用爱控制我》一书中,为深受其害,并且设法寻求资助的人,提供了宝贵的建议。

  过去已去,未来要靠自己把握。

  《不要用爱控制我》读书笔记2

  在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就对这本书的名字很感兴趣,我认为这是但老师给我推荐的最好的一本书。也让我通过这本书看到并了解了自己的过去生活模式是什么样的。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是打着爱的旗子在伤害我们身边至亲至爱的人,这其中也包括我们身边的朋友和同事。有时候爱就像是一个包装袋,包住了许多见不得人的东西,这样的爱也是伤害孩子的凶器!

  有些人习惯性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却一点都意识不到这些行为的破坏性。当你遇到这些试图控制你的人的时候,你的个性就被“抹杀”了。在读到前几章的时候,我感到很吃惊,让我感觉我也在无意识的控制着别人,但是在我周围,也有很多人也在这样做。

  首先从我们的原生家庭开始,我们无意识的接受了我们父母对我们的管教方式,尤其是我们讨厌父母对我们做的事情。虽然我们不喜欢他们对我们这样做,但是我们还是把这种方式用在我们孩子身上,我们不但没有改掉这些行为方式,而且更加的变本加厉。我们很讨厌父母不给我们时间和空间,限制我们,让我们没有自由,没有自己的权利,似乎我们的童年都是在控制中度过。但是现在有可能我们仍然在复制着这样的行为模式,对我们的孩子做着同样的事,我们无意识的会把我们认为的幸福观,价值观强加给孩子。

  我们可以思考一下:什么才是幸福呢?当然答案有很多种,因为我们的三观不同,所思所想也不同,那我们为了什么把我们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呢?其实,这就是控制欲在作怪,我们总是把我们认为好的,对的,强加给别人,并没有关注别人的想法和需求,没有尊重别人的'所思所想和所需。

  我们有很多的类似的集体无意识行为在蔓延,交叉,而这一切我们都是在爱的名义下完成的。我们在一个被人无意识控制和我们无意识控制着别人的行为模式中,没有耐心倾听别人诉说,被功利蒙蔽,没有能够相互理解,相互体谅,我们在相互控制中伤害着我们自己,伤害着别人。

  通过这本书,我认识到了我们的无意识行为是我们生活中最大的杀手!这些行为就象是计算机的源代码,控制着我们的行为。它让我们狂躁、易怒。这种控制模式说到底,不管是控制别人或是被别人控制,都是一种痛苦的体验。

  读完这本书,我个人有很大的收获,它让我认识到,这种控制模式也可以有方法应对的。首先,希望我们能够对此有所觉察,不再被爱的名义所控制,也不用爱的名义去控制别人。我们不能控制环境,控制别人,但我们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心态对了,人就不会那么多控制,那么多委屈!愿余生不为琐事忧,只一笑而过,与君共勉!且行且珍惜!

  《不要用爱控制我》读书笔记3

  《不要用爱控制我1》是一本心理学书籍,作者是帕翠斯.埃文斯,美国人。

  初读本书的时,我十分困惑。读的时候,感觉自己似乎能理解作者所表达的内容;但一合上书,又觉得自己什么也没读懂。阅读的内容超过一半时,我认为这本书层次不明、逻辑混乱,很难将前后内容系统的联系起来。去年我也读过一本译本书籍《让思维自由》,也有类似的感觉。难道外国人的创作都是如此的随心所欲吗?

  很快,我的想法改变了。某天,我正在阅读本书时,忽然冒出了一个念头:我之所以会觉得本书没有清晰的逻辑与层次结构,会不会是因为作者的写作思路不符合我的想象(这种想象是一种刻板印象)。于是,我便认定它结构不明,逻辑不清晰。意识到这一点后,再阅读时,我尽可能的忽略自己的“想象”,并多次返回前面,去读自己不明白的章节。如此反复几次后,本书的主要内容逐渐在我的脑海里清晰了起来,我开始在自己的脑海中构建本书的内容体系。

  首先,控制者逆向认识自我,没有正确的认识到自我与外界的关系,自我与内在的关系。控制者会虚构出一个假想人(泰迪),当被控制者表现出不符合其想象的行为时,控制者便会采取压制性措施。例如,对被控制者进行逆向定义。被控制者的真实感受、感知和认识遭到控制者的否定。久而久之,被控制者认为自己就是“这样的人”(控制者所定义的那样),逐渐丧失真实的感受、感知和认识,难以正确认识自我,认识自我与外界的关系。

  当然,也有被控制者会反抗控制者,想办法逃离控制。这些行为让控制者惶恐不安,他们会用更极端的语言对被控制者进行逆向定义,甚至会使用暴力行为来维护控制关系。

  控制行为普遍存在于生活和工作中,只是许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是控制者,或者处于控制中。“控制”很多时候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当然,也有人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控制者,对自己的行为表示惊讶和难过,却难以脱离控制者这个角色,与被控制者建立健康的关系。

  控制者往往会包装出一个“美好”的自己,并且会在他人面前努力维护自己的形象,而在被控制者面前又是另一副面孔。因此,控制关系以外的人难以想象控制者的另一张面孔,也不相信他们会有控制行为,用恶劣的态度和行为对待自己的伴侣或者孩子。

  控制者只有正确认识自我,找到自我的`内部联系,才有可能逐渐摆脱控制行为,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在这一过程中,控制者是很难受的。不过,一旦控制者摆脱控制行为,将迎来健康的人际关系和快乐、舒心的生活。

  越是阅读本书,我越能在里面看见自己的影子,看见身边人的影子。阅读的时候,我也不断的反思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的行为和语言,并尝试调整。虽然作者在阐述自己观点的时候,选取的案例多为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但这不影响我们把控制原理迁移到师生关系上,毕竟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是有一定共通之处的。

  这是一本有意思的书,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