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教案(精选15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蚂蚁》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蚂蚁》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自主探索、讨论了解蚂蚁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在活动中体会蚂蚁团结协作的精神。
3、尝试表现蚂蚁王国中有趣的生活情景。
4、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5、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活动准备:
1、范画一张(上面有用白色油画棒画的蚂蚁),自制魔术棒一支(在水粉笔的另一头贴上一颗星星)。
2、每组一张白纸,油画棒人手一份。
3、蚂蚁图片(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以变魔术的形式引题激趣。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新朋友,它就藏在这张白纸上,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现在杨老师就把它变出来好吗?(变出小蚂蚁)
2、哦!原来我们的新朋友是蚂蚁,请小朋友看看蚂蚁是什么样的?
二、认识蚂蚁的外形特征
1、师:请小朋友来说一说蚂蚁是什么样子的?
2、蚂蚁的身体有几部分?那三部分?(肯定幼儿的描述,同时给出科学的名称---头、胸、腹三部分)
3、蚂蚁的头上长了什么?(一对触角、眼睛、嘴巴)
4、蚂蚁有几条腿?长在哪里?(请幼儿点数)
小结:原来小蚂蚁由头、胸、腹组成,头上长着一对触角,一双眼睛和嘴巴,身体上长着六条腿。
5、师:小蚂有不同的颜色,你们见过什么颜色的蚂蚁呢?(棕色、黑色、白色)
三、了解蚂蚁生活习性。
1、蚂蚁的食性
师:原来蚂蚁有不同的颜色,你们知道小蚂蚁喜欢吃什么吗?(幼儿回答)
(只要能吃的它都吃)
2、触角的作用
有一天,有一只小蚂蚁出去找吃的,它刚出去没多远就找到一块大蛋糕,可是这块蛋糕比蚂蚁大,它怎么也搬不动。它想请它是好朋友来帮忙,可是蚂蚁又会说话,哪它会怎样告诉它的好朋友它需要帮助呢?(用触角)
3、蚂蚁如何找到回家的路?
蚂蚁请来了朋友帮忙一起把这块蛋糕搬回去,“一二、一二。咦!家往哪里走了,小蚂蚁不知道回家的路怎么走了,你们想想它们怎样才能找到自己和的家呢?(幼儿回答)
教师小结:哦!蚂蚁有特殊的本领,每次蚂蚁离开自己的洞穴去外面找食物的时候,它就会释放一种气体叫“信息素”,所以不管蚂蚁离开自己家多远,都会跟着这个气味找到自己的家。
4、蚂蚁的家
(1)师:蚂蚁闻着气味回到了自己的家,我们一起来看看蚂蚁的家在哪里?它是家是什么样子的?(幼儿回答)
(2)蚂蚁是一个人住呢?还是很多人住?(群居)蚂蚁喜欢群居,它们的家会有什么样的建筑(育婴室、国王的宫殿、储藏室、休息室等等)
5、蚂蚁的分工
蚂蚁的家真大呀!那你们知道蚂蚁的家里都有谁吗?它们分别是做什么的!(分别引出母蚁、父蚁、工蚁、兵蚁)
母蚁(蚁后):蚂蚁家族中体形最大的,蚁后原先有翅膀,生完蚁宝宝后它的翅膀就会脱落。
父蚁(雄蚁):它有翅膀,它的工作是等待飞行。
工蚁:负责找寻食物,照顾蚁宝宝。
兵蚁:负责保护蚂蚁家,防止敌人来侵入它们。
小结:原来蚂蚁的家是一个大家庭,人们都喜欢叫它“蚂蚁王国”。
四、蚂蚁王国。
蚂蚁王国里真热闹呀!现在请小朋友们也来设计一个热闹的蚂蚁王国好吗?
1、交待绘画步骤。
2、幼儿作画。
活动反思:
《蚂蚁》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描述了一群小蚂蚁勤劳快乐的生活是一篇充满浓郁儿童情趣的童话故事,它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小蚂蚁可爱,勤劳的性格特点表现出来,让幼儿充分感受到小蚂蚁的助人之心和与朋友的.友爱之情。读本的重点是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发现并学习利用图画线索预测故事内容。难点是通过仔细观察图画中蚂蚁的动作并结合肢体演示、游戏等手段学习和理解动词拉、推、搬、抬、撑、摇的含义。
根据我班幼儿语言发展的实际水平、年龄特点、兴趣需要,及本主题的总目标,确定本活动的目标为:喜欢阅读这个故事,感受小蚂蚁的快乐生活。仔细观察画面,尝试用恰当词汇描述小蚂蚁的动作。初步理解故事内容,学习理解动词拉、推、搬、抬、撑、摇的含义。
为了使活动的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协调统一,寓教育于生活情境、游戏之中,首先做了课前经验准备:对蚂蚁的体态特征、生活习性有初步的了解。然后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实际情况和教材自身的特点,我采用了直观演示法、讨论法、讲述法和提问法。整个活动分为三大部分,
(一)、导入活动:歌曲表演《蚂蚁搬豆》引出小蚂蚁。
(二)、图画阅读: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信息,预测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内容。
(三)、总结分享。
在活动的设计上,基本按照教师指导用书的基本教学流程设计,结合教学设计示例和指导要点开展活动。在导入活动中,回忆讨论了蚂蚁的一些生活习性,为下一步做好铺垫,在此基础上引出读本学习和阅读,孩子们兴趣很高,孩子对于小蚂蚁还是很感兴趣的。
在阅读图画环节,学习第6、7页时,在学习动词时应让孩子多模仿动作,从而更好地理解撑、摇这两个动词。后面两页对画面信息观察不到位,需要进一步的提示和引导。
《蚂蚁》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认识蚂蚁。
2、让幼儿亲近大自然。
3、让幼儿感知蚂蚁的身体组织和生活习性。
4、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5、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6、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幼儿每人准备一只小玻璃瓶,一块水果糖,少量馒头渣,一根小树枝。
活动过程:
一、引入课题
小朋友们,想不想认识一位动物朋友?你们认识小蚂蚁吗?
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幼儿园外面的田里找这位动物小朋友吧!
二、寻找小蚂蚁
小朋友们在家有漂亮的房子,在幼儿园有漂亮的教室,小蚂蚁住在哪呢?他们有漂亮的教室吗?老师告诉小朋友,小蚂蚁穿着黑色的衣服,我们边走边找,看看谁先发现小蚂蚁。
三、寻找小蚂蚁洞穴
当发现第一只小蚂蚁时,告诉小朋友小蚂蚁喜欢湿湿的、暗暗的房子—洞穴,启发小朋友就在附近找小蚂蚁的洞穴。
四、分组观察小蚂蚁的身体组织
将小朋友分成几个小组,每组四人,启发小朋友认真观察,小蚂蚁有没有跟自己一样的头、上身、手、腿等,头上有没有眼睛、鼻子、嘴、耳朵等,再在稍远处放一些馒头渣,看看小蚂蚁能不能找到。
五、捉小蚂蚁
用小树枝往小玻璃瓶中赶小蚂蚁,看看能不能赶进去,把自己带的水果糖放一点到小玻璃瓶中,打开瓶盖,放在地上,看看能不能捉到小蚂蚁。把捉到的小蚂蚁带回家里,给家里人说说通过你今天的观察,知道的小蚂蚁的知识,并让家长把小朋友说的写下来,拿给老师看。
六、游戏“我是小蚂蚁”
让小朋友扮演小蚂蚁表演,加深对小蚂蚁的认识。
七、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依据幼儿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根据幼儿喜欢多动,喜爱游戏的天性,充分利用农村自然资源优势,在整个观察活动中,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幼儿的观察事物的能力。如果有图片或课件,能让他们看到其它样子的蚂蚁,就会扩展他们的`知识面,而不是井底之蛙,认为蚂蚁就是他们看到的样子的。另外,由于蚂蚁体型小,头部的组织观察不是特别清楚,如果有放大镜的话,会观察的更清楚一些。以后的观察课,应该选择容易观察清楚的动物会更好。
《蚂蚁》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1、蚂蚁有自己的生活习性,适应陆地上的生活。
2、蚂蚁的身体分成头、胸、腹三个部分,头上有触礁,胸上长有六只脚。
(二)过程与方法
1、用图画尽可能准确的画出蚂蚁的身体。
2、想办法解决观察过程中的问题,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观察研究。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以细心、小心的态度观察蚂蚁,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
二、教学重点
经历用不同方法观察蚂蚁的过程,初步体会动物的多样性。
三、教学难点
观察蚂蚁过程中不干扰蚂蚁,室外观察蚂蚁的.安全性。
四、教学准备
1、每组:少许面包,少许白糖、和死掉的昆虫,放大镜。
2、教师准备:装在玻璃瓶里的蚂蚁、白志、放大镜、小盆子、小石块。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布置找蚂蚁
1、课前找蚂蚁的要求:在校园找到蚂蚁;不惊扰蚂蚁;不捉蚂蚁。
2、学生找蚂蚁,最好能找到蚂蚁的窝。
3、关注:学生是否按要求找蚂蚁。
4、设计意图:为观察蚂蚁找到合适地点。
(二)观察蚂蚁
1、室外观察蚂蚁
①交流有关蚂蚁的经验。
②观察蚂蚁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观察蚂蚁的方法。
③教师整理学生的意见并根据学生意见适当补充观察的注意事项。
④学生到校园找好的地方观察蚂蚁。
⑤关注:学生是否能在不干扰蚂蚁的情况下观察蚂蚁;是否能观察到蚂蚁的身体结构、吃食、运动、群体关系等方面的信息,是否认真记录。
⑥设计意图:尝试用不同方法观察蚂蚁;通过观察了解蚂蚁在身体结构、吃食、运动、群体关系等方面的信息。
2、室内观察蚂蚁(用于补充室外观察的不足或校园内找不到蚂蚁的情况)
①教师问:“蚂蚁要乱跑,怎样才能很好的观察蚂蚁呢?”
②学生讨论方法,教师整理。
③选用合理的方法进行限制蚂蚁活动而又不伤害蚂蚁的观察并记录。
④关注:学生是否能在真正不伤害蚂蚁的情况下观察蚂蚁,是否能观察到蚂蚁的身体结构和运动方面的信息并记录。
⑤设计意图:尝试用不同方法观察蚂蚁,通过观察了解蚂蚁在身体结构吃食、运动、群体等方面的信息。
六、交流发现
1、学生交流观察中的发现。
2、组织学生并适当提问使学生交流更顺畅和清晰,适当提供信息以帮助学生解答观察中的问题。
3、关注:学生对同学意见是否愿意倾听。
4、设计意图:培养倾听的习惯,获得更多有关蚂蚁的信息。
《蚂蚁》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蚂蚁的合作活动,萌发幼儿团结互助的意识。
2、了解蚂蚁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
3、引发幼儿学习蚂蚁的兴趣。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1、选择安全、合适的观察场地,提供放大镜、大纸箱,并把幼儿的`观察情况作成课件。
2、教师和幼儿一起搜集有关蚂蚁的图片、儿歌、故事等,准备录音机、磁带,制作活动内容的相关课件。
3、用诱饵捕捉蚂蚁,放进昆虫盒。
4、自制海绵豆子(数量为幼儿人数的2—3倍)和小篮子。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引出课题,从而引发幼儿兴趣。
远看芝麻撒地,近看黑驴运米,不怕山高道路陡,只怕跌进热锅里。
教师引导幼儿猜出动物的名称(蚂蚁),从而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出课题。
二、出示幼儿观察蚂蚁的课件,引导幼儿说出自己观察到的蚂蚁的外形特征和活动情况。教师提问:
(1)你从哪儿找到了小蚂蚁?
(2)蚂蚁长得什么样?
(3)小蚂蚁是自己单独出来活动还是一起出来?为什么?
通过观看课件,让幼儿大胆发言,回忆观察到的情况,教师及时进行鼓励和指导。
三、使用放大镜进一步观察蚂蚁的外形特征和活动(或图片)。
给幼儿分组,让幼儿仔细观察捕捉到的蚂蚁,并鼓励幼儿把自己的发现画下来。
四、出示课件,教师总结,让幼儿巩固认识蚂蚁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五、欣赏并表演歌曲《蚂蚁》。
六、教师提问:我们应该像小蚂蚁学习什么?让小朋友知道团结起来,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七、游戏:“蚂蚁搬豆”,巩固认识。教师扮蚂蚁妈妈,幼儿扮小蚂蚁,四散地站在场地一端。游戏开始,教师说:“孩子们,咱们快去搬豆准备过冬吧!”“小蚂蚁”自由地(可不按顺序)钻过皮筋,爬过纸箱和垫子,跑到场地另一端,拾一颗小豆跑回家中,将小豆放进小篮。如此反复进行,直到把豆全搬完。
[活动延伸]
1、教师(或家长)把幼儿观察发现后的绘画作品,用简单的文字注释后,张贴在墙饰“有趣的虫子”中。
2、在日常活动中,让幼儿继续学习有关蚂蚁的儿歌、故事等,丰富幼儿经验。
3、师幼共同进行小实验:把捉到的蚂蚁放进一个大口瓶(其中有土),用黑布把瓶子蒙好。过几天后,把黑布打开,可看到蚂蚁筑成的弯弯曲曲的“地道”。
《蚂蚁》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教幼儿学会画蚂蚁的不同动态,能结合生活经验构思出简单的情节。
2、通过作画,了解蚂蚁的组成部分和生活习性。
3、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4、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
范例、课前请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蚂蚁资料
不同动态的蚂蚁照片
教学过程:
一、用谜语引出蚂蚁
老师念谜语,幼儿猜出谜底
二、出示各种动态的蚂蚁照片,引导幼儿观察蚂蚁的外形特征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蚂蚁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它们长得怎样?
你们喜欢蚂蚁吗?今天我们就来画蚂蚁
三、老师示范画蚂蚁
师:先画蚂蚁的头,后画蚂蚁的胸,再画蚂蚁的腹。最后在身体下面画上六条腿。画好蚂蚁后你还可以想想蚂蚁在干什么?生活在什么地方等
四、布置幼儿作业,交待要求
要求幼儿画之前要先想好你画的小蚂蚁在干什么?是什么样子的蚂蚁,周围有什么?
五、指导幼儿作画,引导幼儿大胆作画,帮助个别幼儿完成作品
六、展示评价幼儿作品
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蚂蚁
活动反思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及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我预设的活动目标重在使幼儿学习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与探究的同时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活动中引导幼儿看看、说说、做做、画画等多种感官参与,让幼儿兴致勃勃地去观察,动手去研究问题,探求新知,寻求发现。寻找孩子绘画中的闪光点,帮助孩子增强自信心用语言安抚与鼓励,帮助放松心情减轻对绘画的畏惧和压力。
《蚂蚁》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熟读儿歌《小蚂蚁》
2、培养儿童主动识字的兴趣,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3、受到讲文明、守纪律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出示开启诗
(课件出示)师:亲爱的'的小朋友,整个早晨,我一直看着你,怎样把每一寸晨光变成书本的跳跃,诵成玲珑的诗行。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晨诵。昨天,漫天飞舞的雪花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好朋友,它就是可爱的雪娃娃,让我们男女生合作读这首儿歌。
二、复习儿歌《雪娃娃》
过渡:太阳公公抱走了雪娃娃,老师今天又给大家带来了另一位朋友,它是谁呢?(出示蚂蚁图片)
三、学习新诗《小蚂蚁》
师:对,是小蚂蚁,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写小蚂蚁的这首儿歌吧。
1、师范读。
2、生自读。
3、指名读。(正音)
请学生领读;齐读;男女生分别读;
做动作读;填空读。
4、问题:
小蚂蚁见面为什么碰碰小胡须?为什么排队走?
请你夸夸小蚂蚁。
5、拓展:
我们早晨见到小朋友怎么说?见到老师呢?
真是有礼貌的好孩子。
四、出示自编诗
小朋友,有礼貌,早晨见面问个好。早上好,早上好!新的一天来到了,我们一起上晨诵。指名读、齐读。
《蚂蚁》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感知蚂蚁外形特征,体验喂食蚂蚁的快乐。
2.模仿小蚂蚁爬来爬去的活动方式。
3.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4.积极参与探索活动,萌发求知欲,体验成功快乐。
重点难点:
蚂蚁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
活动准备:
1.环境创设:各种小蚂蚁图片展、活体小蚂蚁生活情景展示;情景游戏用的大树洞、土洞。(图片附后)
2.经验准备:请家长带幼儿观察大自然中小蚂蚁的生活情况。
3.材料准备:蚂蚁容器、放大镜、橡皮泥、毛根、幼儿操作卡、记录表、蚂蚁头饰、ppt幻灯片、大树叶、大米粒(图片附后)。
活动过程:
1.感知小蚂蚁的外形特征。
(1)幼儿自由观察,交流。
(2)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小蚂蚁长得什么样?蚂蚁头上有什么?它有几条腿?蚂蚁都有什么颜色?
(3)幼儿分组操作(幼儿自由选择)。
第一组:投放用橡皮泥、毛根拼插的小蚂蚁半成品,请幼儿补插完整的小蚂蚁(黑色的小蚂蚁、褐色的小蚂蚁、红色的小蚂蚁)。
第二组:投放《幼儿操作》卡,请幼儿找一找小蚂蚁(图片附后)。
小结:说一说都有什么颜色的小蚂蚁;数一数操作页中共有几只小蚂蚁。
(4)认知小蚂蚁外形特征。
蚂蚁有头、胸、腹、六条腿和两只触角。
2.观看ppt幻灯片,了解小蚂蚁的生活方式。
请幼儿观看小蚂蚁身体结构的幻灯片,加深幼儿对小蚂蚁身体外形特征的印象,然后,观看小蚂蚁生活方式的幻灯片,简单了解小蚂蚁的.生活方式。
小蚂蚁生活在哪里?它们是怎样搬运食物的?遇到事情的时候,是怎样告诉同伴的?
师幼讨论,通过探究了解到蚂蚁的家在泥土里;蚂蚁的家在树上;蚂蚁的家在石头缝里等。
3.喂食小蚂蚁。
小蚂蚁喜欢吃什么?
提供树叶、面包渣、石子,与幼儿一起喂小蚂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
4.游戏“小蚂蚁回家”。
学一学小蚂蚁走路的样子好吗?
幼儿带头饰,随音乐模仿小蚂蚁爬行、运粮食、钻洞等动作,体验小蚂蚁爬来爬去的活动方式,游戏自然结束。
活动延伸:
在语言区投放儿歌《小蚂蚁》;在操作区投放小蚂蚁结构拼图;在运动区投放小蚂蚁头饰、树洞、土洞等游戏材料;供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继续探究。
活动反思:
让幼儿的科学活动从身边生活开始。对于幼儿来说,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不是目的,小班幼儿更是如此。本次活动,是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围绕活动重点,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按从易到难、层层递进的方式提供支持性的操作材料和游戏环境,让幼儿在愉快的活动中感知小蚂蚁的外形特征和爱吃的食物,即在活动中帮助幼儿获得新经验。
《蚂蚁》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感受通天树、巨人、蚂蚁三者的形象。
2、会认13个生字,会写生字“信”。
3、认识什么试默读,了解默读有什么好处。
教学重点:
1、分清楚平翘舌音字的读音:终”“常”“试”“充”这几个生字是翘舌音,“酸”为平舌音;
2、多音字知识的巩固:“树干”的“干”
教学难点:
1、“身材魁伟”、“身强力壮”放在读文的过程理解意思;
2、“仰”和“俯”两个互为反以的生字随文解意;
3、领悟蚂蚁除了充满自信,更重要的是一步一步的努力。
教学准备:PPT、通天树教具、生子卡、生词卡。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1、识记:“蚂蚁”
师:孩子们,通过预习我们认识了一个可爱的小家伙,它是谁啊?
[出示蚂蚁图片][出示蚂蚁生字卡]
2、抽读生词正音:
3、平翘舌音归类:
师出示字卡:常、充、试、终
酸
师:哪个聪明的孩子看懂了蒋老师为什么要把他们这么放?
师:老师还有个词语想来考考大家!
4、巩固多音字:[师出示词卡:树干]
师:树干的干是个多音字,在这里读gàn,注意读准它。
5、这是一只想干什么的蚂蚁?[生读课题]
二、品读识字
1、还有谁想上天?你心中的巨人是什么样的`?
2、课文中有两个四字词语形容巨人!谁能找到了是哪两个?
A出示金钥匙
B读1~7自然段
C出示“身材魁伟”“身强力壮”(稍作解释)
3、你们怎么知道巨人想上天?从那句话读出来的?
4、巨人上天了吗?为什么?
5、这是一课什么样的树?找到课文里的句子勾画下来读一读。
[师出示通天树]品读句子指导朗读
6、师:巨人是怎么看的?做动作理解“抬头仰望”并指导朗读。
7、指导读:巨人觉得没有爬上去的可能性!
8、白胡子老爷爷怎样鼓励他?巨人怎么回答?怎么做的?
9、师:这时传来了谁的声音?什么样的声音?
10、默读第8自然段到13自然段~找找你还能从哪些地方看出蚂蚁很小很小!
相机指导:“俯”&“仰”
11、蚂蚁这样小,连白胡子老爷爷也怀疑地问——出示句子:
蚂蚁是怎样回答的?师连续追问指导朗读
12、说着蚂蚁开始爬树,对老爷爷说了什么?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勾出小蚂蚁说的话。
三、升华主题:
1、你喜欢这只蚂蚁吗?
2、指导读核心句:
让我们像小蚂蚁一步一步向上爬一样,从下往上读这句话——
让我们记住这只充满自信的蚂蚁——
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像他一样勇敢、自信、坚持不懈,读——
3、语文天地:格言
四、写字:“信”
五、拓展
1、对小蚂蚁说(写)一句鼓励的话。
《蚂蚁》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巨人与蚂蚁的不同表现,在对比中体会“蚂蚁”品质。
2、培养学生在情境中理解词语,体会文意的能力。
3、通过朗读、交流、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主要字词,在情境中理解词语,提升对课文的感悟。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认读词语
2、指名分段读课文,边听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创设情境,品读课文。
(一)体会通天树的高
1、师画简笔画:文中提到这棵树很高很高,我觉得自己画的树还不够高,谁来帮帮我?
引出:有一棵树,很高很高,高得插入了云霄。
请一名学生画画,其它同学齐读第一自然段为画配音。
2、今天老师教大家另一种读书方法——默读。出示幻灯:不用手指、嘴不出声
默读课文2—7自然段,想:还从哪些句子能看出这棵通天树很高?请大家快速地读一读,找出相关句子,画一画。养成边读书边标记的好习惯。
a、出示:从树干往上爬,一直往上爬,就能爬到天上去。
怎样爬?在你说说这棵通天树就像是什么?(通天树就像是一架天梯、金箍棒。)
师:啊,确实高,让我们一起来读这句话,还有哪句话能看出这棵通天树很高?
b、出示:他抬头仰望、脖子都仰酸了,也望不到树尖。
(1)巨人怎样做的,请你学一学。
(2)同学们,巨人多么想到天上去看看啊!他抬头望呀望,脖子都仰酸了。
引读:他看到了白云,也望不到——树尖。
他看到了小鸟,也望不到——树尖。
他望到了大雁,也望不到——树尖。
这通天树——实在是太高了。
来,我们读出通天树的高,谁愿意读,起立齐读。
(二)巨人的懦弱
1、过渡:巨人摇摇头,“唉”,(叹了口气)说:“好高哟,要想爬上去是根本不可能的`。”
谁能像老师这样加上合适的词语也来领读这句话?
出示:巨人摇摇头,()说:“好高哟,要想爬上去是根本不可能的。”
小结:同学们很有想象力,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人物,加上表情动作,读得有味道。
2、这时,白胡子爷爷怎样鼓励巨人?
通天树下还有黄牛、山羊、小鹿、大象等等,当然,也有你和同学们。想想大家会怎样鼓励巨人?
课件出示:
鼓励巨人:“试一试吧!”
“不行,我爬不上去。”
引读:巨人后退两步,说——不行,我爬不上去。
巨人低下头,说——不行,我爬不上去。
巨人声音越来越小,说——不行,我爬不上去。
3、巨人这样的表现,书上用了一个词语来形容,就叫什么?(连连告退)
身材魁伟的巨人试都没试就跑掉了,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巨人啊?(懦弱、怕吃苦)
(三)蚂蚁的努力
1、面对这棵通天树,蚂蚁又是怎么说的呢?默读8——13自然段,用波浪线勾出蚂蚁说的话。
2、蚂蚁说了四句话,我们先看前三句,课件出示句子:
“我能爬到天上去!”
“您往地上瞧,我是一只蚂蚁。”
“我能行!”
想一想,这是一只怎样的蚂蚁。反复读这三句话。
3、从这三句话中你读出了小蚂蚁的什么?(板书:自信、坚定、勇敢)
4、同学们,现在你就是这只勇敢、自信的小蚂蚁,选你最喜欢的一句,加上动作表情,读出自信、勇敢、不放弃。
(评价语言:谁来读?读得好,我们就把掌声送给他!就这句,谁能更自信?)
5、通天树太高了,小蚂蚁一直向上爬着,想想他会遇到哪些困难呢?
a、大风把他刮下树来摔死!小蚂蚁的身体是多么弱小,他冒着被风吹落下来的危险一步一步不停地爬,他勇敢地说——(最后一句)
b、大雨会淋湿他,太阳会烤着他,他还是一步一步不停地爬,他坚定地说——(最后一句)
c、还有哪些困难?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小蚂蚁遇到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可他仍然一步一步不停地爬着,他自信地说——
6、望着一步一步不停往上爬的小蚂蚁,你会对他说什么?
三、深化主题
1、我们相信,蚂蚁总有一天能够——(引说)爬到天上,而巨人却永远不能——(引说)爬不到天上。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要想做成功一件事情,靠的不是——身材、体力,靠的是——勇敢、自信、努力。
2、我们一起分角色来读读课文,感受小蚂蚁的勇敢、自信。(配乐)
3、最后,老师送你们一句话:(出示句子)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有谁知道这句话的意思?
4、齐读句子。
《蚂蚁》教案 篇10
一、谈话引入
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特别的朋友,齐呼它的名字。
2、师:蚂蚁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身子小小的
生:尖尖的触角
师:观察得细致,表达得准确
生:偷吃,爱吃甜的,家里如有蚂蚁,甜的会被吃光
师:你知道蚂蚁的喜好
3、老师把它的名字写下来,你发现了什么?师板书蚂蚁二字。
师:这两个字都是是虫字旁。蚂蚁属于昆虫类动物。所以昆虫类动物一般都是虫字旁。今天我们就要去认识一只特别的蚂蚁,它是一只:上天的蚂蚁。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请大家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
2、请用自己喜欢的办法,解决不认识的生字,词。
3、特别强调:仰望,俯下。是一对反义词。
(1)读读这两个黑色的字,你能发现什么?(单人旁)
(2)做做动作,你还发现了什么?(反义词)
(3)一个是往天上仰望,一个是往下面俯看。所以是反义词。
4、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书。男女生分读。开轮船。
师:同学们声音宏亮,发音准确,真了不起。
5、师:请同学听课文朗读,边听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个什么故事?(巨人和蚂蚁都想爬上通天树,蚂蚁成功了,而巨人却失败了的故事。)
生回答,师板书:老爷爷、巨人、小蚂蚁
三、学习课文(通天树)
1、巨人和蚂蚁都想爬上通天树,那通天树究竟是什么样的,请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有一棵树,很高很高,高得插入了云霄。)
2、谁能让我面前出现一棵很高很高的树?(分组读)
3、你们往文章下面找找,还有什么地儿也让我们感觉树很高?(第3自然段“他抬头仰望,脖子都仰酸了,也望不到树尖”)你们看同样是写树高,我们就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可以直接说树高到了什么程度,还可以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来表达。
4、那么这棵通天树到底有什么密秘呢?请生回答。读2自然然。(齐读)
四、学习课文(巨人)
1、师:听到这个秘密巨人和蚂蚁多么想到天上去看看呀!这就是巨人,书上说它——身材魁伟,而小蚂蚁却很小很小。就他们体型而言,你觉得谁更容易爬上天?为什么?
2、读4—7段(男女分读),说说此时,你眼中的巨人。(胆心、懦弱、没信心)
3、填空,巨人()地说……
4、面对这样没信心的巨人,白胡子爷爷是怎么鼓励他的'呢?自己去文中找一找,读一读。老爷爷的语气应该怎么样?亲切,老人说话的语气应该慢一点(白胡子爷爷鼓励巨人……)
5、平时,你是怎么鼓励别人的呢?谁来填一填。书上74页。完成。金钥匙完成。
6、白胡子爷爷这样鼓励了巨人,可是巨人,还是说:“不行,我爬不上去”多请2人读。对,这就叫连连告退。最后它终于跑掉了。
五、学习课文(小蚂蚁)
1、身强力壮的巨人试都没试就吓跑了,小蚂蚁是怎么表现的呢?咱们一块儿去看一看。(分角色朗读)
2、看屏幕这些都是小蚂蚁的话,从三句话里你发现了什么?!都是表示语气特别强烈,你看到了一只什么样的小蚂蚁?(充满自信)
3、分组读出自信的感觉。
4、请大家想象一下。一步一步,小蚂蚁不停地往树上爬,它又累又饿,多么想停下来休息一下呀,但是他告诉自己―――――;一步一步,小蚂蚁还是不停地爬,它的力量是多么弱小呀,他仿佛听到了巨人在嘲笑它,可是,他告诉自己―――――――;是啊,没有比人更高的天,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小蚂蚁向世界证明:只有不断地努力,才可能成功!齐读“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
六、拓展练习
1、此时,如果你是故事中的小蚂蚁,你会说什么呢?
2、学了这篇课文你想对自己说些什么呢?
3、没错,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只要我们像小蚂蚁一样,坚强勇敢充满自信,一步步不定停地去坚持,最终一定能取得胜利。
《蚂蚁》教案 篇11
教材分析:
这篇文章通过一只小小的蚂蚁立志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从通天树爬到天上的故事,赞扬了蚂蚁于立大志,为实现远大志向而一往无前的精神。
教学目标:
1、认识再大的困难只要脚踏实地去做,就能克服困难的道理。
2、通过朗读、交流、讨论,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引导学生明白困难是不可怕的,可怕的是自己没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只要我们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并一步一步地去做,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教学重点:
认识再大的困难只要脚踏实地去做,就能克服困难的道理。
教学难点:
读懂课文,领悟课文所讲述的道理。
教学步骤:
一、复习上节课生字、词。
出示课件(生字、词)
a、自由读一读词。
b、指名读。
c、全班齐读。
二、读课文,理解感悟:
1、默读课文,给课文标出自然段。
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13自然段)指名回答:
2、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看一看哪一组最团结)
三、讲解课文
a、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知道生看图:通天树
问:这棵树到底有多高?指名回答。
你认为蚂蚁容易爬到天上去,还是巨人更容易爬到天上去呢?出示课件
b、分角色朗读2—7自然段。(师:旁白 生1:白胡子老爷爷 生2:巨人。)
你能说一说这是什么样的一个巨人吗?指名回答
课文有两个词语形容了巨人的身体,你能找出来吗?指名回答
请用()把这两个词语括起来。说明巨人的身体很高大,很强壮。
巨人说了什么?请用波浪线勾画出巨人的话。
出示小黑板:巨人的话
指名读一读,你能读出巨人胆小怯懦的语气吗?
看着这棵可以上天的大树,巨人是怎么做的.?(从书中画出来)
(他先抬头仰望,接着摇摇头,然后连连告退,最后跑掉了。)
你想对巨人说什么?指名回答
胆小、怯懦的巨人逃走了,我们再往下看,有什么事情发生呢?
c、指名分角色读8—13自然段。师:旁白 生1:白胡子老爷爷,生2:蚂蚁
请用波浪线勾画出小蚂蚁说的话。出示小黑板:蚂蚁说的话
全班一起读一读。重点重复读最后一句话。
d、对比蚂蚁和巨人的话。出示小黑板(对比)
看到蚂蚁和巨人你想说什么?指名回答
分角色朗读蚂蚁和巨人的话。(女生:蚂蚁 男生:巨人)
你喜欢巨人还是蚂蚁?为什么?指名回答
e、你认为充满自信的小蚂蚁能爬到天上去吗?为什么?指名回答
师:生活中会出各种各样的困难,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你会向巨人那样退缩呢?还是向小蚂蚁那样自信的去战胜困难呢?学习了《上天的蚂蚁》这一课,以后你遇到困难的时候能象小蚂蚁那样自信的孩子请站起来,让我们一起大声地对困难说“我能行!”
其实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自己没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只要我们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并一步一步地去做,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蚂蚁》教案 篇12
一、复习上节课生字、词。
出示课件(生字、词)
a、自由读一读词。
b、指名读。
c、全班齐读。
二、谈话导入
1、读题,你印象中的蚂蚁是怎样的?
2、今天,我们更深入地学习这篇童话故事,相信同学们会对蚂蚁有更多的认识。
3、再读题,蚂蚁有着怎样的理想?有着同样远大理想的还有——巨人。(板书:蚂蚁巨人)
4、书上用怎样的词组形容他们的呢?
5、若单从外形上看,你觉得哪个更容易实现上天的理想?
三、学文
其实,事情往往并不象我们预测的那样。有一位白胡子老爷爷得知蚂蚁和巨人都想上天很高兴,他把他俩带到一棵通天树下,说:“这是一棵通天树,你只要顺着树干往上爬,一直往上爬,就能爬到天上去。”
(一)树高
1、这是一棵怎样的树呢?(出示词组填空)读课文,你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树很高很高?(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
2、师范读,生闭眼想像。你仿佛看见了什么?(生用书上或自己的语言描述)
3、你能读出树的高大吗?
(二)巨人的话
1、面对这样直插云霄的通天大树,巨人和蚂蚁会怎样呢?先请同学们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读,再互相说一说。
2、巨人说了什么?又是怎样做的?
指名回答同时出示相关的`语句。
3、你就是那位巨人,你在说这些话时心里怎么想的?快对旁边的同学说一说。
4、哪位巨人愿意向我们吐露心声?读大屏幕上的句子,把你的想法读出来。
这是一位xxxx的巨人。师一边请学生读,一边启发学生用不同的词语概括这是一位怎样的巨人。
5、当老爷爷鼓励他试一试是,他是——连连告退。
6、创设情境,理解“连连告退”。现在老师就是老爷爷,那个小巨人愿意听听我的劝告?
(三)蚂蚁的话
1、可是小小的蚂蚁却语出惊人,他怎么说的?(出示相关语句)
2、他的话应该怎样读?先自由试读。
3、指名读。从他的读中,你体会到这是一只怎样的蚂蚁?
4、可是前进的道路并不总是那么一帆风顺。(播放课件:小蚂蚁遇到了重重困难)
你们看到了什么?小蚂蚁还会遇到哪些险阻?
5、面对困难,小蚂蚁会怎样?是呀,因为小蚂蚁说过xxxxxxxx,还说过xxxxxxxxxxxx,它坚信xxxxxxxxxxxxx。
(师引读,生接读)
四、这是一只怎样的蚂蚁,它上天的愿望能不能实现?此时此刻,你想对蚂蚁说什么?
《蚂蚁》教案 篇13
教材分析:
这篇文章通过一只小小的蚂蚁立志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从通天树爬到天上的故事,赞扬了蚂蚁敢于立大志,为实现远大志向而一往无前的精神,说明“只在意志坚,鸡毛能上天的道理。”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继续练习分析字形字义。
2、朗读课文,体会蚂蚁个小志气大,为了理想不懈努力的精神。
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读好对话,弄清引用语是谁说的。
2、本课要求会写的字有一些容易写错,比如“试”容易多写一撇,“鼓”的左上角是“士”不是“土”。
对小蚂蚁能不能爬到天上去的问题,应鼓励学生从“努力”这个角度来思考。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蚂蚁吗?有哪些了解?今天,老师和同学们认识一只“上天的蚂蚁”(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字词,想办法解决。
2、小组交流自学生字情况。
3、多种形式读字、组词。
4、指导书写:“试、鼓励”
三、再读课文:
1、思考:蚂蚁能否上天?
2、哪些话是蚂蚁、白胡子爷爷、巨人说的?分别用“____”“﹏”“=”表示出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字词,会写8个生字。
2、体会蚂蚁个小志气大,为了理想不懈努力的精神。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好对话。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卡片读词。
2、回顾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读课文,理解感悟:
1、思考:小蚂蚁能爬上天吗?白胡了爷爷为什么说:“你能行吗?”
2、小组交流,汇报。分角色朗读。
3、你看到一只怎样的蚂蚁?
4、介绍“愚公移山”故事。
三、读了全文,你喜欢小蚂蚁吗?为什么?
教学反思
《上天的蚂蚁》一课是二年级上册第11单元“努力”的一篇主体课文。这是一个故事性强的`童话故事,浅显易懂,通过一只小小的蚂蚁凭借不懈努力,从通天树爬到天上的故事。赞扬了蚂蚁为了实现自己远大的梦想、目标,勇往直前的精神。
在第一课时学生读通、读懂课文,解决生字词的基础上,我对执教第二课时的目标定位是通过研读、赏读课文和句式练习,让学生体会到要想实现目标,靠得不是体力等物质方面的条件,而是要有坚持不懈、努力进取的恒心和毅力。
因此,在教学环节上。先让学生体会树的高,这是条件。再让学生对比巨人和蚂蚁分别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还通过白胡子爷爷对两人不同的看法,引导学生读、思、感悟文本,从而体会出努力的含义。
此外,这节课我以学生为主体,以朗读为主线,把教学目标落实到教与学的过程之中,注重生成。在读中感悟文意,在读中体验情感,在读中感受到蚂蚁自信、勇敢、努力的品质,在读中提升语言素养和人文情怀。
还有,就是在学生朗读感悟的基础上,设计“小练笔”的环节,对学生体悟到的情感进行升华,让学生写写为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梦想去努力、去奋斗。
当然,回顾自己的这堂课,教师的评价多于学生的评价,形式非常单一,这样难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在今后的阅读教学中,我要多引导学生学习怎样评价自己和同学,学会发现同学的优点,反思自己的不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同时,作为年轻教师,我在驾驭课堂的能力上稍有欠缺,在一些细节处理上不能灵活变通。今后我应多加努力,扎实训练基本功,积累教学经验,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以上是我自己的一些观点和看法,不足之处请各位评课老师予以批评指正,多提宝贵意见,我一定虚心受教,谢谢大家!
《蚂蚁》教案 篇14
教学目标:
1、在倾听的基础上学唱歌曲《小蚂蚁》。
2、激发幼儿的合作意识,愿意边表演边歌唱。
3、知道一个人的力量是很渺小的,团结力量大。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活动准备:
蚂蚁胸饰、西瓜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在倾听的基础上学唱歌曲《小蚂蚁》。
教学难点:
能够边表演边进行歌曲的演唱。
教学过程:
一、猜谜。师出示谜语,幼儿猜。
二、学习歌曲第一段。
1、第一次倾听。
今天这只小蚂蚁也要来和我们做游戏了,他还带来了一个故事,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故事里发生了什么。(教师跟着音乐做动作,让幼儿猜故事内容。)
2、第二次倾听。
原来发生了一件小蚂蚁搬西瓜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还藏着一首好听的歌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歌里和故事里有哪些是一样的。(师坐在椅子上唱)
3、第三、四次倾听。
歌里有一只小蚂蚁和一只大西瓜,现在我就是小蚂蚁,你们就是大西瓜,现在我要出洞找吃的了,请你仔细听一听我在哪里搬的大西瓜。
搬了几次大西瓜呢?回答不出时进行第四次倾听。
4、第五次倾听。
小蚂蚁搬了4次大西瓜,搬得满头大汗,它一边搬还一边(擦汗),它擦汗的时候唱了什么?
三、分角色表演歌曲。
1、三人当蚂蚁,其余幼儿当大西瓜。
刚刚我发现有几只小蚂蚁还发现了不同的大西瓜呢!我现在来请一位蚂蚁弟弟和一位蚂蚁妹妹和我一起搬西瓜好吗?小蚂蚁注意了,要从不同的洞出发哦!
2、女生当小蚂蚁,男生当大西瓜,然后交换。
我先请小女生当小蚂蚁,小男生当大西瓜,玩之前要先说游戏规则,大西瓜是怎样在地上的呢?(躺在地上)
请一名大西瓜在椅子上表演一个大大的圆圆的西瓜躺在地上给孩子们做示范,再请所有男生扮成大西瓜躺在椅子上,做出不一样的动作,提醒女孩子找不同的男孩子。
第二次男女生交换。
四、幼儿集体演唱。
1、刚刚我看到小朋友们玩的'很开心,老师想问问小朋友们会唱这首歌了吗?我要来听一听。幼儿第一次集体唱。
2、询问幼儿有没有觉得唱的比较困难的地方,有的话老师提醒。
3、再次演唱。
现在让我们用好听的声音唱一唱歌曲《小蚂蚁》。
五、出示故事结尾。
师唱故事结尾“小小蚂蚁爬回洞送消息”问:“我刚刚干什么的?”“你们收到我的消息了吗?”
再唱“看见一个大西瓜躺在地,用力搬用力搬,嘿呦嘿呦用力搬......”三人合力把西瓜抱回洞里。
问:“为什么我一个人时没有搬动大西瓜,几个人一起搬就能搬动呢?”
小结:一个人的力量很小,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力量大。
六、结束。
这个故事结尾告诉我们大西瓜已经搬回家了,大家高不高兴啊?别忘了哦,我待会送消息送到的小蚂蚁要跟着我一起去帮忙搬大西瓜哦!(搬着西瓜回教室。)
《蚂蚁》教案 篇15
活动目标:
1.学习计划捉蚂蚁的行动,明确活动的观察任务。
2.对捉到的蚂蚁能够仔细观察,并能将蚂蚁的身体构造与功能进行表述和描绘。
3.在捉蚂蚁的活动中萌生对蚂蚁进行观察研究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昆虫盒或透明的小瓶、小块纱布和皮筋、小铲子。
2.雪糕棒、放大镜、笔和画板画纸、背面贴有双面胶的白纸。
3.选择一处有蚂蚁出没的安全的户外活动场地。
4.幼儿用书:《蚂蚁》。
活动过程:
1.引起兴趣
师:小朋友见过小蚂蚁吗?你们以前在哪里见过蚂蚁?今天我要去捉几只蚂蚁来研究研究,谁愿意和我一起去?
2.师幼一起策划捉蚂蚁的`计划
(1)师:蚂蚁平时喜欢在哪里?我们到什么地方有可能捉到它们?
(2)根据幼儿的回答,用简笔画在贴有双面胶的白纸上分别画出蚂蚁出没地点的图标。
(3)根据幼儿猜测的几个地点将幼儿分为几个小组,让每个小组选出一个组长,将所猜蚂蚁出没地点的图标贴在组长的衣服上。
(4)师:去捉蚂蚁有许多工作要做,先要当好“侦察员”,即能找到蚂蚁活动的地方;然后要做“观察员”,即能仔细观察蚂蚁是什么样子的;最后还要当好“记录员”,即把你在哪里发现了蚂蚁,和你看到的蚂蚁的样子画下来。
(5)教师出示准备好的器材“去捉蚂蚁,你觉得我们需要哪些东西的帮助呢?
教师根据幼儿的要求出示相应的材料:看看这里的哪些东西在捉蚂蚁的时候会用得着?昆虫盒用来做什么?放大镜可以用来做什么?纸和笔可以用来做什么?去捉蚂蚁时还要注意什么?
3.师幼一起去寻找、观察蚂蚁
(1)教师带幼儿外出寻找蚂蚁,并请发现蚂蚁的小组及时向大家通报,请捉到蚂蚁的小组就地观察蚂蚁。
(2)用放大镜仔细看看小蚂蚁有几只脚?长在身体的什么部位?小蚂蚁是怎么爬的?它的身体还有哪些部位会动?学一学它是怎么动的?
4.组织幼儿交流捉蚂蚁的经历并扮演小蚂蚁走路的姿态
(1)有哪些小朋友捉到了蚂蚁?你是在哪里捉到的?
(2)你对蚂蚁有哪些新发现?还希望知道小蚂蚁的哪些问题?
(3)让我们来学一学小蚂蚁,三个小朋友扮演一只蚂蚁,商量一下谁做头、谁做胸、谁做腹,然后尝试走一走。
【《蚂蚁》教案】相关文章:
《蚂蚁》教案01-22
画蚂蚁的教案01-27
《小蚂蚁》教案02-21
逗蚂蚁教案03-02
蚂蚁运粮教案03-07
《蚂蚁的救助》教案02-19
《上天的蚂蚁》教案04-07
蚂蚁小兵教案05-26
关于蚂蚁教案01-08
《小蚂蚁》教案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