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二十四节气小寒优秀教案

时间:2025-03-20 10:05:03 赛赛 教案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中班二十四节气小寒优秀教案(通用5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二十四节气小寒优秀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班二十四节气小寒优秀教案(通用5篇)

  中班二十四节气小寒优秀教案 1

  活动名称:

  《小寒的由来》

  活动目标:

  1、感受小寒节气,了解小寒由来。

  2、积极参与晨谈,讲述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ppt课件,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出小寒。

  教师:中国特有的二十四节气,这可是我们中国的瑰宝,今天我们来了解——小寒。小寒是在每年的1月5-7日之间,它标志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开始了。当小寒节气来到时也说明我们要进入农历一年中的最后一个月份,就是俗称的“腊月”。

  二、出示课件、讲解小寒节气中的自然现象。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了解小寒节气中的自然现象。

  1.果树防冻。

  一场大雪过后,果农会及时的把果树上的积雪摇落,以防树枝被大雪冻坏或者是被大雪压断枝。

  2.喜鹊筑巢。

  喜鹊喜欢在人类活动多的地方居住,它们常把巢安在民宅旁的大树上。喜鹊筑巢常常需要花上四个月时间,所以它们总是早早就开工了,为来年产卵孵化幼鸟做准备。

  3.蜡梅飘香。

  蜡梅花多为黄色,花瓣比较硬,因为它的花骨朵平滑厚实,表面质感像涂了一层蜡一样,所以给它起名叫“蜡梅”。

  三、游戏活动,我来问,你来答。

  教师:孩子们你们记住怎么分辨蜡梅科的蜡梅和蔷薇科的梅花了吗?

  1、蜡梅的花瓣 硬 ,开花 早 ,花期 长 ,味道 浓,多为 黄色 ,属于蜡梅科。

  2、梅花的花瓣 软 ,开花 晚 ,花期 短 ,味道 清淡 ,颜色 多样 ,属于蔷薇科。

  3、说的非常好,那么小寒节气有一种鸟,它叫喜鹊,喜欢居住在什么地方?人类活动多的地方。常把巢安在哪里?民宅旁的大树上。喜鹊筑巢一般需要多长时间?四个月。喜鹊的.家是用什么做成的?树枝、泥巴、绒毛。

  4、小寒节气气温特别低?低过冬的农作物特别容易?受到冻害。

  大雪过后,果农会及时的把果树上的积雪摇落,防树枝被大雪冻坏或者是被大雪压断枝。

  四、出示图片,了解小寒习俗

  教师:小寒天气酷寒,南北地域跨度大,形成不同的生产农事、生活习俗。农事上,北方大部分地区地里已没活,都要进行歇冬,主要任务是在家做好菜窖、畜舍保暖、造肥积肥等工作。根据多年农事经验,人们往往会以小寒气候推测来年的气候变化,早早做好农事计划,如山东地区就有"小寒无雨,大暑必旱"、"小寒若是云雾天,来春定是干旱年"的俗语。

  教师:在生活上,除了要注意日常保暖外,进入小寒后年味越来越浓,人们开始忙着写春联、剪窗花,买年画、彩灯、鞭炮、香火等,陆续为春节作准备。饮食上,涮羊肉火锅、吃糖炒栗子、烤白薯成为小寒节气里的一种时尚。

  中班二十四节气小寒优秀教案 2

  学习目标:

  1、了解小寒的由来、农谚诗歌及各地习俗。

  2、通过本课的学习,知道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并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激发学生研究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小寒的相关农谚诗歌。

  教学难点:

  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教学准备:

  教师学生课前收集有关小寒节气的`农谚诗歌。

  教学过程

  [片段一]谈话导入

  1、背一背:同学们,我们学过《二十四节气歌》,谁还记得?

  2、说一说:你知道节气歌中哪些节气?

  【评析】新课开始,引导学生回忆背诵节气歌、说节气,回顾旧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做好“热身”准备,为下面教学做铺垫。

  [片段二]了解小寒的农谚及诗歌

  1、师:大家在课前搜集了哪些小寒的农谚?小组内交流,然后选一位代表发言。学生在组内交流。

  生

  1:小寒大寒不下雪,小暑大暑田开裂生

  2:小寒不寒,清明泥潭生

  3:我还知道根据小寒节气阴雨(雪)情况,预示未来天气的谚语有:“小寒蒙蒙雨,雨水还冻秧”、“小寒雨蒙蒙,雨水惊蛰冻死秧”。

  生4:小寒大寒冻成一团。

  2、师:大家在课前做了很多的准备,我也收集了一些小寒的农谚。大家读一读:小寒大寒,准备过年。冷在三九,热在中伏。腊七腊八,出门冻煞。腊七腊八,冻死旱鸭。

  3、师:读了这些农谚,你们有什么感受?

  生1:这些谚语朗朗上口,好读好记。

  生2:句子还押韵。

  生3:我感觉古代人很聪明,他们能编出这么多的谚语。

  [片段三]了解各地小寒习俗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小寒有哪些习俗呢?那么小寒吃什么呢?

  师小结:虽然小寒时节是“进补”的最佳时期,但进补并非吃大量的滋补品就可以了,一定要有的放矢。

  中班二十四节气小寒优秀教案 3

  活动目标

  1.感受小寒的寒冷,体验制作糯米美食的快乐。

  2.初步了解小寒食糯的习俗,知道食用糯米可以驱寒保暖。

  3.选择喜欢的材料尝试制作糯米美食。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

  《美味的小寒》故事音频及图片;“糯米美食”组图。

  纸面教具:

  《新年装饰》。

  材料准备:

  “美味的糯米”(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提供蒸熟的糯米饭、糯米面团、红糖粉、不同的'坚果碎或馅料,如芋泥、花生、芝麻等)。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初步感知小寒节气“冷”的特点

  ——今天真冷啊,你们有什么办法能让自己暖和一点吗?

  ——活动身体后,你们有没有更暖和一些呢?

  二播放音频/图片引导幼儿了解小寒食糯的习俗

  ——寒冷的小寒来了,熊猫奇奇、熊猫妙妙又有什么保暖的好办法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奇奇和妙妙的好办法是什么?

  三出示组图引导幼儿感受糯米美食的丰富性

  ——奇奇和妙妙吃了美食,还拍了很多照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这些美食你们都吃过吗?它们是什么味道的?

  四出示材料制作糯米美食体会制作享用美食的快乐

  1.出示材料,请幼儿观察并大胆表达自己的制作想法。

  2.根据幼儿兴趣,将幼儿分为两组,一组制作糯米饭/八宝饭、一组制作红糖糍粑,教师巡回指导。

  3.成果展示,幼儿品尝糯米美食,活动自然结束。

  中班二十四节气小寒优秀教案 4

  教学目标:

  1. 理解小寒节气的时间、特点和气候变化。

  2. 了解小寒节气的文化意义和民俗活动。

  3. 掌握小寒节气的天气预报和日常生活中应对措施。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

  1. 小寒节气的定义和时间。

  2. 小寒节气的特点和气候变化。

  3. 小寒节气的文化意义和民俗活动。

  4. 小寒节气的天气预报和应对措施。

  5. 小寒节气的日常生活实践。

  教学步骤:

  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天气情况、气候变化等引入小寒节气。

  2. 讲授小寒节气的定义和时间。

  3. 讲解小寒节气的特点和气候变化。可以通过观察气象图表、分析气象数据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小寒节气的特点和气候变化。

  4. 讲解小寒节气的文化意义和民俗活动。可以通过阅读相关资料、观看视频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小寒节气的文化意义和民俗活动。

  5. 讲解小寒节气的.天气预报和应对措施。可以通过收集相关气象数据、观察天气变化等方式,让学生掌握小寒节气的天气预报和应对措施。

  6. 小寒节气的日常生活实践。可以让学生分组合作,动手制作一些小寒节气的文化创意作品,或者开展一些与小寒节气相关的文化活动,例如观赏冬季景观、品尝冬季美食等。

  中班二十四节气小寒优秀教案 5

  活动目标

  1、了解二十四节气之一——小寒节气的来历

  2、感受绘本故事中小寒节气的习俗

  3、让幼儿了解并认同小寒节气,喜爱传统节日,赋予传统节日新的时代内涵,使民族文化薪火相传。

  活动准备

  1、通过网络等途径,收集与小寒节有关的资料。

  2、向老人询问民间流传的.与小寒节有关的习俗。

  3、制作课件。

  活动过程

  一、交流信息,自然引入。

  1、播放《节气歌》播放二十四节气歌,引出《小寒节》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2、引起幼儿的好奇心,讲述关于节气的信息。

  预设: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并且是很重要的一个节气。

  3、引出绘本故事《小寒节》

  二、通过绘本故事说小寒由来

  简介小寒的由来、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冬季的第5个节气,干支历子月的结束与丑月的起始。斗指子;太阳黄经为285°;于每年公历1月5-7日交节。

  三、说小寒传说、习俗过渡:

  为什么古代的节日还能保留至今?让我们一起用传说和习俗来“说小寒”吧!

  1、用传说说小寒。

  2、用习俗说小寒。

  四、游戏活动

  用纸黏土制作饺子和汤圆,感受小寒节的氛围

  活动延伸

  1、体验:跟家长学会做馄饨或水饺,感受小寒节的喜庆,增强学生动手的能力。

  2、讲述:给弟弟妹妹讲述有关小寒至的传说和习俗。

  小寒节微反思:

  通过此次绘本故事《小寒节》的活动,幼儿了解了二十四节气之一小寒至节的来历及习俗,感受了爷爷给孙子讲述小寒至节的爱意,并且学会了节气歌,感受了传统节日的浓厚氛围,本次活动幼儿主要作为倾听者,在延伸活动中将让幼儿进一步参与到活动中。

《中班二十四节气小寒优秀教案(通用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中班二十四节气小寒优秀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小寒优秀教案(通用9篇)03-13

中班节气小寒优秀教案(精选6篇)01-09

中班小寒节气教案(通用5篇)01-10

二十四节气小寒祝福语09-19

大班小寒活动优秀教案(精选7篇)03-07

大班社会小寒优秀教案(精选6篇)12-27

小寒节气的优秀教案(通用5篇)01-09

小寒节气的教案01-03

中班二十四节气夏至教案12-24

大班24节气小寒优秀教案01-07

中班二十四节气小寒优秀教案(通用5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二十四节气小寒优秀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班二十四节气小寒优秀教案(通用5篇)

  中班二十四节气小寒优秀教案 1

  活动名称:

  《小寒的由来》

  活动目标:

  1、感受小寒节气,了解小寒由来。

  2、积极参与晨谈,讲述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ppt课件,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出小寒。

  教师:中国特有的二十四节气,这可是我们中国的瑰宝,今天我们来了解——小寒。小寒是在每年的1月5-7日之间,它标志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开始了。当小寒节气来到时也说明我们要进入农历一年中的最后一个月份,就是俗称的“腊月”。

  二、出示课件、讲解小寒节气中的自然现象。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了解小寒节气中的自然现象。

  1.果树防冻。

  一场大雪过后,果农会及时的把果树上的积雪摇落,以防树枝被大雪冻坏或者是被大雪压断枝。

  2.喜鹊筑巢。

  喜鹊喜欢在人类活动多的地方居住,它们常把巢安在民宅旁的大树上。喜鹊筑巢常常需要花上四个月时间,所以它们总是早早就开工了,为来年产卵孵化幼鸟做准备。

  3.蜡梅飘香。

  蜡梅花多为黄色,花瓣比较硬,因为它的花骨朵平滑厚实,表面质感像涂了一层蜡一样,所以给它起名叫“蜡梅”。

  三、游戏活动,我来问,你来答。

  教师:孩子们你们记住怎么分辨蜡梅科的蜡梅和蔷薇科的梅花了吗?

  1、蜡梅的花瓣 硬 ,开花 早 ,花期 长 ,味道 浓,多为 黄色 ,属于蜡梅科。

  2、梅花的花瓣 软 ,开花 晚 ,花期 短 ,味道 清淡 ,颜色 多样 ,属于蔷薇科。

  3、说的非常好,那么小寒节气有一种鸟,它叫喜鹊,喜欢居住在什么地方?人类活动多的地方。常把巢安在哪里?民宅旁的大树上。喜鹊筑巢一般需要多长时间?四个月。喜鹊的.家是用什么做成的?树枝、泥巴、绒毛。

  4、小寒节气气温特别低?低过冬的农作物特别容易?受到冻害。

  大雪过后,果农会及时的把果树上的积雪摇落,防树枝被大雪冻坏或者是被大雪压断枝。

  四、出示图片,了解小寒习俗

  教师:小寒天气酷寒,南北地域跨度大,形成不同的生产农事、生活习俗。农事上,北方大部分地区地里已没活,都要进行歇冬,主要任务是在家做好菜窖、畜舍保暖、造肥积肥等工作。根据多年农事经验,人们往往会以小寒气候推测来年的气候变化,早早做好农事计划,如山东地区就有"小寒无雨,大暑必旱"、"小寒若是云雾天,来春定是干旱年"的俗语。

  教师:在生活上,除了要注意日常保暖外,进入小寒后年味越来越浓,人们开始忙着写春联、剪窗花,买年画、彩灯、鞭炮、香火等,陆续为春节作准备。饮食上,涮羊肉火锅、吃糖炒栗子、烤白薯成为小寒节气里的一种时尚。

  中班二十四节气小寒优秀教案 2

  学习目标:

  1、了解小寒的由来、农谚诗歌及各地习俗。

  2、通过本课的学习,知道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并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激发学生研究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小寒的相关农谚诗歌。

  教学难点:

  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教学准备:

  教师学生课前收集有关小寒节气的`农谚诗歌。

  教学过程

  [片段一]谈话导入

  1、背一背:同学们,我们学过《二十四节气歌》,谁还记得?

  2、说一说:你知道节气歌中哪些节气?

  【评析】新课开始,引导学生回忆背诵节气歌、说节气,回顾旧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做好“热身”准备,为下面教学做铺垫。

  [片段二]了解小寒的农谚及诗歌

  1、师:大家在课前搜集了哪些小寒的农谚?小组内交流,然后选一位代表发言。学生在组内交流。

  生

  1:小寒大寒不下雪,小暑大暑田开裂生

  2:小寒不寒,清明泥潭生

  3:我还知道根据小寒节气阴雨(雪)情况,预示未来天气的谚语有:“小寒蒙蒙雨,雨水还冻秧”、“小寒雨蒙蒙,雨水惊蛰冻死秧”。

  生4:小寒大寒冻成一团。

  2、师:大家在课前做了很多的准备,我也收集了一些小寒的农谚。大家读一读:小寒大寒,准备过年。冷在三九,热在中伏。腊七腊八,出门冻煞。腊七腊八,冻死旱鸭。

  3、师:读了这些农谚,你们有什么感受?

  生1:这些谚语朗朗上口,好读好记。

  生2:句子还押韵。

  生3:我感觉古代人很聪明,他们能编出这么多的谚语。

  [片段三]了解各地小寒习俗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小寒有哪些习俗呢?那么小寒吃什么呢?

  师小结:虽然小寒时节是“进补”的最佳时期,但进补并非吃大量的滋补品就可以了,一定要有的放矢。

  中班二十四节气小寒优秀教案 3

  活动目标

  1.感受小寒的寒冷,体验制作糯米美食的快乐。

  2.初步了解小寒食糯的习俗,知道食用糯米可以驱寒保暖。

  3.选择喜欢的材料尝试制作糯米美食。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

  《美味的小寒》故事音频及图片;“糯米美食”组图。

  纸面教具:

  《新年装饰》。

  材料准备:

  “美味的糯米”(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提供蒸熟的糯米饭、糯米面团、红糖粉、不同的'坚果碎或馅料,如芋泥、花生、芝麻等)。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初步感知小寒节气“冷”的特点

  ——今天真冷啊,你们有什么办法能让自己暖和一点吗?

  ——活动身体后,你们有没有更暖和一些呢?

  二播放音频/图片引导幼儿了解小寒食糯的习俗

  ——寒冷的小寒来了,熊猫奇奇、熊猫妙妙又有什么保暖的好办法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奇奇和妙妙的好办法是什么?

  三出示组图引导幼儿感受糯米美食的丰富性

  ——奇奇和妙妙吃了美食,还拍了很多照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这些美食你们都吃过吗?它们是什么味道的?

  四出示材料制作糯米美食体会制作享用美食的快乐

  1.出示材料,请幼儿观察并大胆表达自己的制作想法。

  2.根据幼儿兴趣,将幼儿分为两组,一组制作糯米饭/八宝饭、一组制作红糖糍粑,教师巡回指导。

  3.成果展示,幼儿品尝糯米美食,活动自然结束。

  中班二十四节气小寒优秀教案 4

  教学目标:

  1. 理解小寒节气的时间、特点和气候变化。

  2. 了解小寒节气的文化意义和民俗活动。

  3. 掌握小寒节气的天气预报和日常生活中应对措施。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

  1. 小寒节气的定义和时间。

  2. 小寒节气的特点和气候变化。

  3. 小寒节气的文化意义和民俗活动。

  4. 小寒节气的天气预报和应对措施。

  5. 小寒节气的日常生活实践。

  教学步骤:

  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天气情况、气候变化等引入小寒节气。

  2. 讲授小寒节气的定义和时间。

  3. 讲解小寒节气的特点和气候变化。可以通过观察气象图表、分析气象数据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小寒节气的特点和气候变化。

  4. 讲解小寒节气的文化意义和民俗活动。可以通过阅读相关资料、观看视频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小寒节气的文化意义和民俗活动。

  5. 讲解小寒节气的.天气预报和应对措施。可以通过收集相关气象数据、观察天气变化等方式,让学生掌握小寒节气的天气预报和应对措施。

  6. 小寒节气的日常生活实践。可以让学生分组合作,动手制作一些小寒节气的文化创意作品,或者开展一些与小寒节气相关的文化活动,例如观赏冬季景观、品尝冬季美食等。

  中班二十四节气小寒优秀教案 5

  活动目标

  1、了解二十四节气之一——小寒节气的来历

  2、感受绘本故事中小寒节气的习俗

  3、让幼儿了解并认同小寒节气,喜爱传统节日,赋予传统节日新的时代内涵,使民族文化薪火相传。

  活动准备

  1、通过网络等途径,收集与小寒节有关的资料。

  2、向老人询问民间流传的.与小寒节有关的习俗。

  3、制作课件。

  活动过程

  一、交流信息,自然引入。

  1、播放《节气歌》播放二十四节气歌,引出《小寒节》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2、引起幼儿的好奇心,讲述关于节气的信息。

  预设: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并且是很重要的一个节气。

  3、引出绘本故事《小寒节》

  二、通过绘本故事说小寒由来

  简介小寒的由来、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冬季的第5个节气,干支历子月的结束与丑月的起始。斗指子;太阳黄经为285°;于每年公历1月5-7日交节。

  三、说小寒传说、习俗过渡:

  为什么古代的节日还能保留至今?让我们一起用传说和习俗来“说小寒”吧!

  1、用传说说小寒。

  2、用习俗说小寒。

  四、游戏活动

  用纸黏土制作饺子和汤圆,感受小寒节的氛围

  活动延伸

  1、体验:跟家长学会做馄饨或水饺,感受小寒节的喜庆,增强学生动手的能力。

  2、讲述:给弟弟妹妹讲述有关小寒至的传说和习俗。

  小寒节微反思:

  通过此次绘本故事《小寒节》的活动,幼儿了解了二十四节气之一小寒至节的来历及习俗,感受了爷爷给孙子讲述小寒至节的爱意,并且学会了节气歌,感受了传统节日的浓厚氛围,本次活动幼儿主要作为倾听者,在延伸活动中将让幼儿进一步参与到活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