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虫之墓观后感

时间:2022-07-13 21:37:09 专题观后感 投诉 投稿

萤火虫之墓观后感(精选15篇)

  认真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从中我们可以吸收新的思想,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观后感了。那要怎么写好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萤火虫之墓观后感(精选1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萤火虫之墓观后感(精选15篇)

  萤火虫之墓观后感 篇1

  假期的时候,把《萤火虫之墓》看了一遍。故事说的是二战尾声,战火燃到了日本,一对失去双亲的兄妹在亲戚的冷遇下,被迫躲进一个无人洞,过着有一餐没一餐的生活。哥哥最大的愿望就是养活妹妹,和妹妹一起去追逐那片萤光。可是妹妹由于长期营养不良,生病去世。哥哥亦因为严重的腹泻,最后也在车站离世。

  看完这个故事之后心情很沉重,它透过一对命运悲惨的兄妹来折射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不过是一个看萤火的小小愿望,却因为一场无情的战争被剥夺得消失殆尽。丧失双亲,流离失所,人性的冷漠,哪是两个刚刚认识世界的孩子所能承受的。战争不过是贪婪者为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展开的.残酷游戏,却要无数无辜的生命给他们陪葬。

  生命本来就是脆弱的,更何况是两个年幼的孩子。因为自己的欲望而无视别人的生命,这是每个有良心的人都不会认同的吧。还有那些抛弃两兄妹的所谓的亲戚,人性的冷漠真的令人感到十分的心寒。自私自利,到底是人的本性,还是人性的悲哀。

  不过令人动容的是,兄妹俩朴实纯真的真挚的情感,他们相互扶持,虽然年纪尚小,却能为对方着想,让人在故事残酷的背景下,亦感受到丝丝的温情。

  作者笔下的故事朴素真实,却字字铿锵,令人真实的感受到残酷凄凉,因此更加的痛切动人。这本书给人的是不断的拷问与反省,令人久久难以平复。

  萤火虫之墓观后感 篇2

  今天我看了一部电影,它的名字叫《萤火虫之墓》,也叫做《再见,萤火虫》,使日本出版的。这部电影非常感人,使我不断地在流泪。

  我来讲述一下吧:哇田是一个十多岁的小男孩,他有个妹妹,妹妹叫做小节,这个时侯正是美国侵虐日本的时候,哇田的父亲去打仗,母亲去避难,哇田负责照顾好小节。哇田在路上一边背着小节,以便避免炸弹炸伤,他们到了亲戚的家,亲戚收养了这两个孤儿。一天,哇田出去,有人把他叫到一个病床前,病床上躺着哇田的`妈妈,他的妈妈被炸伤了,浑身包着白布,到处都是血,过了几天,他妈妈去世了,哇田还瞒着他的家人以及他的妹妹,说妈妈在医院。最终,哇田还是告诉了他的亲戚,那个亲戚很着急的给哇田的父亲发了个信,但他的父亲依然没回信。

  亲戚收留了他们兄妹俩,可是时间一长,亲戚们非常嫌弃他们,他的亲戚劝他们到别的地方去过,因为他们把妈妈的衣服卖了,最后还是没饭吃了。他们自己挖了个山洞,洞里很简陋,只有一张床,他们吃的饭是找别人要的。一次的晚上,哇田把萤火虫放在房间里,屋子里显得格外的亮。哇田和小节早上起来,萤火虫都死了,哇田看见小节在埋萤火虫,哇田问小节:“你在干什么?”小节难过地说:“我听婶婶说的,妈妈死了,也是这样埋得。”他们都哭了。过了几天,他们没吃到有营养的东西了,小节被饿死了。哇田把小节埋了,烧了。最后天空中出现了许多萤火虫。

  《萤火虫之墓》这部电影非常感人,能表现出当时社会被侵虐,而且还非常贫穷。我们现在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有了出息,保护国家,为国家做贡献,让自己的国家变得更强大起来。

  萤火虫之墓观后感 篇3

  《萤火虫之墓》是讲在战争时期,有一家人不幸遭到了空袭,结果只有哥哥和妹妹存活了下来。他们无家可归,只好躲到阿姨家里去。可后来又被赶出了家门,他们俩只好躲到一个山洞里。山洞很黑,晚上,他们去捉萤火虫,给山洞,照明。可是到了第二天,萤火虫都死掉了,妹妹很伤心。后来,妹妹因为营养不足,患了一场病,哥哥为了妹妹,花光了家里的钱,为妹妹买有营养的东西吃。没钱的时候,哥哥甚至跑到别人家里去偷一些蔬菜,为妹妹补充营养。可是这些食物也不能为妹妹补充足够的营养。过了几天,妹妹病死在山洞里,哥哥非常伤心,哭了一个晚上。

  看了这个故事,我觉得非常感动。哥哥和妹妹在晚上见到萤火虫,就像见到了在逃脱战争的希望。那小小的萤火虫竟然能发出闪闪的.光芒,即使它只有一个晚上的生命,但它也要展现一个希望给哥哥和妹妹。要是没有战争,哥哥和妹妹就不用整天在战争的环境中躲来躲去,日子就可以在家里高高兴兴、平平安安地过下去。可如今战火的硝烟弥漫,害得哥哥和妹妹成天躲来躲去。我们不要战争,不要战争的恶魔。我们要和平,要让我们的日子像春天的花朵那样美丽,那样鲜艳。比起我们,我们的生活比他们幸福多了,要是他们能像我们这样生存在和平的年代,那么,他们就不会受到这么悲惨的环境,他们还能快快乐乐、幸幸福福地生存下去。

  萤火虫之墓观后感 篇4

  亲情是温暖的,但再温暖的亲情,在战争这个残酷无情的的凶器面前,也显得那么脆弱而悲凉。如果说这个世界上有什么东西是能让亲情也变成悲剧的,那一定是战争。

  “昭和20年9月21日晚,我死了。”

  这是电影版动画《萤火虫之墓》的第一句台词。从开篇起,所有人都知道这是一部悲剧,观影篇的过程,就是看着这场悲剧如何走向即定的结果的过程;加上这部影片的主角们又是那么可爱幼小的孩子,更显得深沉而虐心。

  在战争中失去父母的两兄妹,没有了家,甚至连亲戚都不愿收留他们。是啊,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人们有着太多力不从心的时候。哥哥终于决定带着妹妹搬走,去建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家。但是在不可预知的战争面前,一切努力都不意味着得到收获,得到幸福。哥哥为了妹妹不在饿肚子,可以冒着生命危险,趁着每次飞机轰炸之时的动乱而偷窃,却无法阻止让妹妹染上疾病,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她在饥饿和病痛中悲惨地死去。

  妹妹在一个萤火虫满天飞舞的.夜里离开了残酷的世界。哥哥握着妹妹的手,他不懂为什么自己已经为了妹妹拼尽全力,却还是不能保护住唯一的亲人。战争面前,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终究哥哥在伴随着绝望的夜晚倒在了人来人往的火车站,他在纷纷扬扬的荧光中。看到了所有亲人和那段永远回去的幸福时光。终于,他闭上了双眼,在他的世界中,他可以永远和自己的家人在一起了。

  我想知道在男孩闭上眼睛的那一瞬间,他在想什么?其实这个问题不用我说,所有人都明白,他的内心一定很幸福,因为他终于可以永远地和自己的家人在一起了。

  没错,这就是亲情,亲情,特指亲人之间的那种特殊的情感,不管对方是贫穷还是富有,是健康还是身患疾病,甚至无论善恶,都要接受对方。

  怎么样?是不是觉得对以上的解释很浪漫?是不是陡然觉得在“血缘”这强大到战胜理智的纽带面前,连爱情与友情都黯然失色?其实这就是从古至今人类最本质的、最单纯的情感——亲情。

  血脉相连的爱,就像一根看不见的绳索,将亲人们维系在一起,组成家庭。那份爱是无法用理智来衡量和控制的。

  几乎所有家庭里,我们都被父母宠着,守护着我们。就跟那个列子一样,如果家是一株花,那我们就是花,我们奔放娇艳。

  而妈妈则更像绿叶,一般情况下她会被忽视,她会被遗忘,但是正是妈妈默默地付出,让这样的家更温暖。

  假如说,父亲是泥土,我们是花,而弟弟妹妹是泥土之上,花朵之下那棵柔韧的而坚强的草。虽然并不起眼,但是一看到他们的绿色,就会让人觉得生命充满活力。

  亲人就是这样的存在并不需要在物质上给予你帮助,但却可以为你带来最大的精神力量。而父母对子女的关爱更是任何情感无法比拟的量,强大的力量。

  当我们抱怨父母工作太忙,不能陪自己去游乐园的时候,当我们埋怨父母管得太严,不准我们看电视的时候,当因为我们父母的碎碎念而不耐烦的时候,父母却在为我们创建更美好的未来生活努力着。他们从不会刻意提起,,但绝不会忘记——这就是父母对子女最深沉的爱。

  所以,我们反而应该理解父母,而不是让父母理解我们的更多,我们的需求。

  萤火虫之墓观后感 篇5

  昨天看了一部动画电影《萤火虫之墓》。

  “昭和20年9月21日晚,我死了。”这是动画电影《萤火虫之墓》的第一句台词。这句令人匪夷所思的话让我知道,这部影片一定上演了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

  最令我难忘的一个镜头是:飞舞萦绕的萤火虫,企盼永远不会吃光的糖罐,最后一起甜蜜分享的西瓜,生活能给予他们的也只有这些了。注视着灯火通明的城市,兄妹俩安详地睡去,那个糖罐此刻再也不会空了,伴随着永远的糖果的声响,才感觉到原来死后的世界是这么的美好。

  战争带来了什么?这个电影让我们感觉到了发动战争的一方同样会反受其害,战争伤害的最终是普通的人民。战争一打起来就会有轰炸,一旦某个家人不幸离去那么这个家庭的悲伤是一生都刻骨铭心的。如果失去的是青壮年,那么老的和小的生存也必然成为一个大难题。不禁要问为什么要有战争?战争带给了那边的人的.家破人亡!战争也带给了自己人的妻离子散!就算谁胜利又有什么呢?可怜了那多么美好的亲情啊!

  如果太多的战争,或许只有死亡才是幸福团聚,就像电影里在那个被远远抛出的空罐在空中旋转,翻腾,掉落在黑暗的草丛中。一点、两点,渐渐的,许多的萤火上升,飘浮,游动。微弱的冷光照亮已逝的妹妹,天真无邪的脸庞惊喜地看着生锈的糖罐,亲切熟悉的手拍了拍她的肩膀,那是来找她的哥哥,在车站倒下的男孩。终于又团聚了……

  看这个悲剧的卡通片时,我想:最深的感情应该是患难与共吧!最难能可贵的欢乐应该是苦中作乐吧!在这部电影中将这两句话表现的淋漓尽致,我依然难以忘记那一幕又一幕感人都场面。

  我们现在都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漫天萤火的美丽更加衬托出战争的残酷以及带给人类身体以及心灵的伤害。真的是令人悲哀!战争,它所带给人的,永远是不尽的悲哀和刻骨铭心的伤痛呢!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珍惜我们所拥有的生命,珍惜自己的亲人,珍惜我们的和平!

  萤火虫之墓观后感 篇6

  故事的主人翁是清太和他的妹妹节子。在遭受父母伤亡的情形下,还是孩子的清太担当起照顾妹妹的角色,为了生存下去,他们寄宿在乡村的阿姨家里,但是,却遭到白眼和挤兑。最后,兄妹二人在山洞里生存,靠政府的救济和偷盗以及采集野外食物来维持生存。对于一个刚成年的城市男孩,还有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六岁小孩来说,这确实是有些难。

  还记得故事的开头,清太的妈妈对清太简单的几句嘱咐,都没有来得及告别,在一次空炸中就离开了两个孩子,一个好心的阿姨给了清太和节子食物并安慰了他们,或许是可怜吧。节子哭着找妈妈的时候,清太在单杠上不停地翻越,与其说是他是在逗妹妹开心,不如说是这个少年,找不到其他方式来发泄自己了,因为在妹妹面前,他就是妈妈,他就是家,他就是温暖,所以,他忍住了泪水,并没有哭。

  之后就是寄宿在阿姨家的日子,萤火虫,池塘,小鱼,看起来这一切都是美的。但是呢?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阿姨越来越把他们俩看做白吃白喝的寄生虫。讨厌清太不去当兵,讨厌节子半夜哭着找妈妈。我知道,清太有一个当海军军官的爸爸,他喜欢当兵,骨子里也有保家卫国的热忱,他何尝不想呢?从他一开始的自卫军的着装,还有听到日本战败投降的反应就更加证实了。但是,他要照顾妹妹啊。这么小的节子,他怎么能一走了之呢?

  明明是清太妈妈的衣服换的米,但是只给他们俩吃了一顿白米饭,其他的时候,还是让他们吃菜团子,让他们喝米饭的水。他们俩搬出去住原始人的生活的时候,我一开始为他们高兴,觉得他们自由了,但是呢,两个小孩如何生存下去啊。他们很快没有食物可吃。只能各种途径取得。

  艾玛,这样细细回想,每个地方都有感触的点,怕是写不完了,所以,我想记录几个自己感觉震撼的场景和镜头吧——清太在翻单杠,节子蹲在地上哭,阳光把节子的影子拉长的镜头。那是赤裸裸的悲情啊。因为节子半夜哭着找妈妈被阿姨说,清太悄悄在半夜背着节子去田野让她睡熟。兄妹俩冲洗糖果盒子的'对话,是幸福,而不是抱怨。这是以喜写悲吗?

  住山洞后,节子给妈妈做墓地,而清太以为节子还不知道妈妈死掉,阿姨却已经告诉了无知的节子,幼稚的她可能不会太伤心,但是以自己的方式纪念妈妈,这时候,清太终于忍不住,泪流满面了。

  节子生病去看医生,撩起衣服,是因为长时间的营养不良导致的一根根小小的坦露的肋骨。在一开始的时候,他们去海边玩,清太让节子脱下衣服一起玩水的时候,展现给我们的是一个胖乎乎可爱的节子。

  清太因为偷菜被警察抓去,出门的时候居然看到了节子猫在警察署外等他,我们知道节子是怕黑的,但是小小的她却因为目睹了哥哥被大爷拖走而悄悄的跟了过去。这时候,是清太第二次泪流,他被打的满是伤,紧紧的抱住节子,我相信,这时候的清太是幸福的,因为至少他还有节子。

  每次空炸的时候,村民都要躲到防空洞里去,而这时候,只有清太逆着人群向村里跑去——因为他要借混乱去偷取生活用品,手电啦床单啦之类的。但是,他从来就不去偷别人的钱财。正是因为这样,空炸居然成了清太盼望的和高兴的,尽管自己的母亲是死于空炸,这是不是也是一种艺术的表现手法呢?心忧炭贱愿天寒吧。

  节子来临死前,用石头给哥哥做饭,希望哥哥吃,还一直说谢谢哥哥。她还不懂得恨,就离开了这个世界。

  结尾处,新鲜的西瓜已经无法拯救奄奄一息的节子了,有一个爬满虫子的西瓜画面,就是节子的寓意吧,明明美好,却走向了结束。谁不难过,谁不痛心呢?

  仔细想一下,还有一点特别感人,那就是,这明明是一个悲剧,但是影片中常常贯穿着节子可爱的笑声,这无邪的笑声在观众看来,是多么的残忍啊......

  还有一处,节子曾问哥哥——萤火虫为什么这么快就死掉了呢?

  谁是萤火虫呢?是可以带来光明和温暖的代表。

  萤火虫之墓观后感 篇7

  可能是作为老一代人的缘故,高畑勋并没有过多的去描述这场战争的背景,也许是认为这些事是不用过多交代的常识吧。但对于缺乏大战历史知识的年轻一代日本国人,在他们看到前人的忏悔时是否会明白其真意呢?他们应该先补补真正的历史,再来观看该片,有人说该片是在控诉战争,但其实并不准确,它其实是在抨击导致战争的日本法西斯。

  影片中第一次美军空袭过后,有人在燃烧的废墟前愤怒而又无助的高喊:“我们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什么要赶尽杀绝!”是的,作为民众的日本国人也只是日本军国主义所发动战争的牺牲品,但比起被自己的国家所带去灾难的国家的人民这句问话便显得如此苍白无力,其实《萤》并没有表现对美军的仇视,有的只是对未来的迷茫和对现实的无奈。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军对日本采取了长期的轰炸,故事主人公的母亲在一次空袭丧生,作为舰长的父亲也在战争中杳无音信,留下了年仅14岁的清太和4岁妹妹节子住到了远房姨妈的家中,过起了寄人篱下的生活。

  人在难以自保的情况下难免会变的自私起来,随着战势的恶化,生活变得越发艰难,兄妹俩与远房姨妈的关系变得越发不和,最终由于忍受不了姨妈冷言冷语的清太带着妹妹离开了姨妈家住到了一个废弃的防空洞中,日子过得艰苦,但却快活。

  为了在黑夜里给防控洞带来光亮,哥哥清太抓来萤火虫放到了两人蚊帐里,看着洞中飞舞的萤火虫哥哥带着兴奋给妹妹讲起了自己去父亲的军舰观看阅军的情景,激动之余唱起了军国主义激励士气奔赴战场的军歌,并摆出了开枪的姿势,然而接下来的一刹那,清太沉寂了下来,看着自己与妹妹的处境,又想起了生死未卜的父亲,激情被漆黑夜色吸吮,随着萤火虫的飞舞而消散殆尽。这一心境的'落差正是监督对发动这场战的日本军国主义的抨击,曾经鼓舞着人们奔赴战场,带来的却是飞蛾扑火的灾难,那些鼓吹战争的谎言都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没了底气。当影片接近尾声清太得知日本无条件投降时,先是发问“投降了,那我们岂不是战败了!”本以为他会带着战败耻辱的心情继续发问,然而接下来这句却是“我们投降了,是不是意味着不用打仗了?”这才是当时日本国民最真切的的渴望。然而,战争的结束并没有阻止悲剧的继续,海军的全灭,父亲的阵亡扑灭了最后一丝希望,清太在拿着救济金返回的路上,悲痛绝望的自语“爸爸,你不要死,你死了我们怎么办?”影片中每一句话语都是那么的切合实际。作为哥哥,清太此时最关心的是如何能养活妹妹和自己。

  作为哥哥的清太为了妹妹表现得实在太坚强了,母亲的死一直隐瞒着妹妹,将痛苦独自一个人承担了下来,有努力的照顾妹妹,为了给的病的妹妹做点好吃的去农田里偷盗,结果农夫抓到痛打得遍体鳞伤又送到了警署。

  “那天,姨妈告诉我,妈妈已经死了,埋在地底下。”

  原来自己一直隐瞒的事实妹妹早已知道,此时积压的悲伤再也按捺不住了,泪水顺着脸颊流淌下来,这也是片中清太第一次落泪,但在妹妹面前他还是强压着悲伤哽咽着,没有发出声来。

  “为什么妈妈和萤火虫都那么快死?”

  当节子埋葬死去的萤火虫时这样问着哥哥,这让人不免联想起樱花来,作为日本的国花,樱花有着短暂的盛开和绚烂的凋零,比起樱花萤火虫的命运似乎更为悲惨,它生活在夜间,在黑夜里发散着微弱的光亮,像是残喘而又挣扎的希望,然而当黎明的曙光真的出现它的光亮却消失了,惨淡的死去,又有谁能为它立上墓碑?故事的借喻在这里变得明朗,战乱中的这对兄妹,就好像是黑夜里的萤火虫之光悄然的飞向那落寞结局……

  其实何止这两兄妹的命运如此凄凉,动画只是借两兄妹的遭遇来表现这整个时代的悲剧,片头哥哥饿死在街头,到了晚上有人来清理街道时,除了清太还有几个孩子躺在一边,其中有的已经不行了,不过,剩下能够救活的又有谁来救呢?

  作为国人不得不撇开动画,想想我们自己,因为我们才是这场战争最大的受害者,在为日本无辜生命落泪的同时是否应该想得更多一些呢!我们才更是被卷入这场罪行的无辜受害者!如果我们战败,或许连萤火虫的命运都比不上。想到国产动画的发展,也许国内的审批制度是严格了些,但我们的制作方也做出一部这样的动画来,想不出什么样的审批能限制得了。不要总是年轻的一代沉浸在他人的悲伤,忘记了自己的伤痛。

  萤火虫之墓观后感 篇8

  本片描述兄妹二人在战争年代的动荡苦难生活,失去了父母的保护,相依为命。关于影片中饥饿的描述,以至于最后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兄妹二人不受姨姨的欢迎独自在防空洞中生活,最后食物缺乏而死。

  这是一个关于苦难的故事,没有多少地方让我感到同情和感动。因为对于饥饿,我明白的远远比这要凄惨痛哭百倍。

  在59年,我国各地普遍出现食物短缺,最后饿死人的现象。()在我的家乡,村子里的饿死的一家一家的,饿死的人的尸体,因为只有干部们是吃了一点粮食的,有一些微弱的力气,却只够把那些饿死的人抬到河滩去,没有力气再去掩埋他们了,许多人就这样连最后的尸体都没能保存住。

  饥饿的人们开始吃树皮,树叶和各种野菜,发明创造了许多的吃法,此刻五六十岁的人往往说起59年的树皮qiongmo是多么好吃,而到最后树皮已经吃没了,人们只能到更远的地方去找野菜树叶树皮,一些人出去就不能回来了。有许多人都是要饿死了,被抬到一齐准备急救,最后有少数的人活到了此刻。

  影片中出现的画面环境鲜花绿草,还有许许多多的稻田和蔬菜,这和我国以前经历的苦难根本就不是同一个层次上的,远远没有中国千百万人以前经历的饥饿的苦难和普遍。如果真的饿得不行了,哪里还有那么多的花草和稻田,路边还有西红柿,就算是绿树也会被吃光的。如果把当时我国的状况画到动画上,就应就是满目疮痍,没有树皮和树叶的枯干树枝。影片中的农夫依然正常地能够带着茶壶在稻田边照顾庄稼,主人公的姨姨家并没有出现十分饥饿的状况,每一天都有面团吃,说明许多的正常的家庭都是这样的状况,没有出现大面积的饥荒。而主人公的挨饿,有一个重要的特殊的个体的原因是父母不在身边。片头出现的在街头垂死的也是无家可归的流浪者而已,时不时有人施舍食物。当时的'日本并没有出现大面积的饥荒,影片表现的是一些特殊的个体状况。

  我只能说,这是一部日本的,文艺的,电影。有许多中国人说自己十分受感动,不知这些人是否了解自己国家和自己家乡的人们受到过的百倍的苦难。既然为了日本人的一部动画片如此感动,为何不去了解自己的国人以前受过的更加痛苦的经历?

  了解之后,就明白,有远远比这更加值得用电影去表达描述的饥饿,是中国人以前经历的比这恐怖千百倍的,更加普遍的饥饿。

  萤火虫之墓观后感 篇9

  生命的完结——《萤火虫之墓》

  萤火虫,童年的夏夜里偶然会看到的可爱的小东西,曾带给我们难得的快乐。据说,泰国夏夜的海边树上聚集的千万只萤火虫,以相同的节律闪现,能构成类似闪电的壮观景象。萤火虫的光还有独特的含义:模拟求爱信号、诱异种以歼灭、打断求爱信号、离间对手热恋。可爱的萤火虫,现如今也难得一见了……

  影片的开始就是主人公阿泰的独白:我叫阿泰,我生于1944年9月21日,晚上饿死街头。一身军装背着小布包的形象很容易让我想到我们老电影中的小英雄。但背景那刺眼的红色也使得影片沉浸在一片难以抑制的悲伤中。

  阿泰死了,饿死在站台。被扔出的红色铁皮糖盒子把视线拉伸到一片广袤的田野里,激起了星星点点的萤火虫,一片祥和的温暖,妹妹可爱的身影也同时出现。兄妹俩踏上了“人生的火车”,记忆一点点播撒开来……

  残酷的战争夺去了妈妈的生命,爸爸在海洋舰队杳无音信,兄妹俩只好寄住在姨娘家。正如我料想的一样,姨娘充当一个后母的主角,对待自己的亲人很不和善,百般的刁难与难看的脸色,使得阿泰带着妹妹远离她遮风挡雨的房屋,栖息在无人烟的山洞中。这让我很无奈,无奈这无情的亲情!

  日子过得很清苦,但兄妹俩在一齐的场景总给我浓浓的温暖,妹妹甜甜的笑声也不绝于耳。这似乎开始了另一种崭新生活,一切都引领向前的步伐。但……特定年代里,没有住处,没有食物,没有金钱,甚至没有了值得典当的衣物,日子怎样能继续呢?阿泰作为兄长要照顾年幼的妹妹,渐渐演变到偷盗的地步,仅仅为了妹妹不饿肚子。当然他得到了一顿毒打。更可悲的是,他期望敌机来轰炸,这样他就能够趁这个机会到人家里找一找剩下的食物和有用的东西。不得不说,阿泰他的`行为是不好的,甚至有些扭曲,但社会的根源促使了他这一行为。我们能责怪他吗?不,不能,怪只怪可恨的战争,和匮乏的亲情!

  妹妹的身体越来越差,没有钱医治,更没有钱补充营养。等到阿泰取钱才明白连代表最后期望的爸爸也去世的消息,生活带给他的是接连的失望。但他不能灰心,还有妹妹等着他照顾。但是看到的却是妹妹奄奄一息的躺在山洞里,嘴里甜甜地吃着硬硬的扣子和泥巴,却认为是水果糖和蛋糕。这一幕很是让人难受,妹妹可爱的身影也渐渐消失在她玩耍的山洞前。生命中接连失去了至亲至爱的三个人,谁能承受呢?想到那里,真的只有哭才能抒发心中的悲痛……

  影片结束又回到红色的背景中,伴着点滴的萤火虫温暖光语,阿泰唤妹妹:夜深了,快点去睡。似乎给我们感觉兄妹俩还在,只是换了一个生活场所——天堂。

  萤火虫之墓观后感 篇10

  如果你是来寻找感伤的,那你就要失望了。这部堂而皇之登上影史的伪善电影为我不齿。

  不要被这种伪善的伪艺术迷惑。说到底,这只是一部电影,而电影除了是艺术以外,更是一种手段,它是仅仅表达编剧、导演的思想的一种宣传手段,是一种蛊惑力量极强的媒体,没有主见者很容易跟随导演的视角去思维。导演能够在电影中随心所欲地偏重他关注的重点同时能够随心所欲地淡化他不关心的东西,给予观众他想要表达的东西,并让观众深深信服——只要电影本身制作的足够精良,而和史实不需要有任何关系。

  我把这部电影归为“日本军国主义三步曲”之一。其他两部是《男人的大和》和《我正为君去死》。我们完全能够想象一个日本青年,少年儿童时期看了《萤火虫》做童年铺垫,然后便从《男人的大和》里学会如何去做一个“男人”,最后慷慨“赴死”。

  看起来好像讲述可怜的兄妹俩在战争中相依为命的故事,但是,故意把故事开始在战争就要结束,日本本土开始受到空袭,国内大动乱开始,这一点从一开始就让我很不痛快:那么战争是怎样开始的?日本人在战争中扮演什么主角?那么前几年日本在全世界横行又怎样说?影片对此没有给出任何答案。只是故意选取两个分不清世事的未成年人来做主角代表全体日本人,好象日本人都是像这对虚构的兄妹俩那样,在一场无辜的战争中颠沛流离,透过这对虚构的兄妹的经历模模糊糊地告诉观众:“我们不明白战争是怎样开始的,但我们明白战争是全人类的浩劫!让我们远离这场灾难,千万不要再重倒覆辙!”如此之巧妙!在这番大道理之下,就在日本要全面战败之时,他们突然变成了手握白鸽的和平主义者。一下子,作为最残暴的日本人没有了,日本人在全世界犯下的最残暴的罪行也没有了,只剩下在战争中饱受痛苦可怜的日本受害者;作为杀人如麻的刽子手日本人不见了,只剩下孤苦伶仃的兄妹俩,只剩下凄美的飞舞的萤火虫。对于日本所犯下的胜之数倍的罪行,片中没有一丁点、一丝一毫的提及或是暗示,描述的完完全全、仅仅是日本受害者而已,而片中的主人公视角正是不懂事理的孩子,他们能有什么罪呢?——真是名正言顺的巧妙啊!影片

  里还安排了一个手拿军刀的军人向天上的美国轰炸机怒吼道:“为什么要把我们赶尽杀绝?”看到那里,我觉得实在太好笑了:难道这位军人不明白答案?不该明白他们的军队都做了什么才招来美国飞机?从儿童主人公的无知无辜的视角中,顺势带过军事体系的无辜态度,一下子,整个国家的“无罪”态度毫不突兀的展此刻观众面前——毫不突兀地被理解了,不能不称巧夺天工。影片两儿童的父亲是军人,好像是海军,但在军中具体干的是什么则是留有悬念,没有交待清楚,甚至两个儿童也不明白父亲究竟在干吗。或许导演是要给观众这么一个印象:他们在战斗!就足够了。但我要对这位父亲的去向给一个靠谱的注解:他正在中国杀人。

  在这种极力掩饰实情的状况下,我不给予怜悯:就是这对虚构出的兄妹的所谓的遭遇和死法,我甚至能够说,对同时冤死在中华大地上的中国人,简直就是天堂般的幸福了。如果你有时间为两个虚构的卡通人物悲伤掉眼泪,进而激发了你为战争受害者痛心疾首和反战思考,那么你何不去为自己的祖父辈,曾祖父辈的老人进一份孝心,或是去已故者的坟茔上注香?看毕此片,没有产生一点点这种想法吧?可他们是你的亲人和同胞,他们是货真价实的战争亲历者和受害者!难到他们竟比但是两个虚构的电影卡通形象更值得你落泪?然而这就是现实,这就是电影,这就是媒体对人思维的引导和教唆。

  反观德国人,他们对待战争的态度没有遮掩,没有虚构,这个民族从内心深深地反省了。以色列的犹太人纪念馆,德国人捐的钱最多,荷兰作家布鲁玛在《恍惚有无前朝罪》中写道:德国总理博兰特跪在犹太纪念碑前,但没有一个日本领导人有这样的举动。在德国,否认战争罪行的是一小撮被警察追捕的极端主义光头党;在日本,却是首相、国会议员、内阁大臣和历史学家。反观德国的二战题材电影。或许《铁皮鼓》没那么“唯美”,没那么感人,没那么引人入胜,但我从中看不到虚构和掩饰,只有对纳粹的无情讽刺和对当时德国人民思想的深入揭示,奥斯卡一家人在纳粹影响下如痴如醉的癫狂状态和苏联人来的时候那种恐惧害怕,我愿意相信:那就是真正的德国民众。而对于日本人,涉及二战,他们只谈原子弹。

  我甚至能想象出这样一幅场景:一个中国人和一个日本人讨论二战问题,各自阐述了本国在战争中付出的惨重代价,日本人态度很诚恳也很友善,出于礼貌,中国人没有抨击日本那些众人皆知的战争罪行,两人都真诚地表达了自己的`反战态度,也都表示了对原子弹的毁灭力量的担忧,最后日本人感慨一声,“唉!没想到中国在二战中也遭受了这么大的损失,咱们两国可真是难兄难弟啊!”中国人大吃一惊,说不出话来,直到这时,他才明白,他面前的不是反思者,不是忏悔者,而是“大日本帝国”的“和平爱好者”。居高临下,选取“和平”的态度,反倒是他的施舍。我只能说,全世界的人都能够宣称自己是二战的受害者,只有日本人不能够。

  我也请大家看看这部片子,仔细看看,它到底是如何描述这段事故的,从中透露出来一个民族对二战的态度上的差别是什么。

  张开你的眼睛,多加思考吧!如果你还连“电影”究竟具有何种魔力都没有弄清,就请别再说什么“我个人认为很不错,很伤感的动画”之类的话,被愚弄了还要陪眼泪。“伤感”只是一种的电影手段,任何导演都能拍出来,只是,我们的祖辈,我们屈死的,被虐杀的同胞听见了你的话能安息吗?

  萤火虫之墓观后感 篇11

  传说萤火虫是在战争中死去的人的亡灵。你见过吗?如果见过,请为它们祈祷。

  相信看过这部动画的人一定记得这样一句话:“昭和xxx年9月21日晚,我死了。”这也是电影的第一句台词,瞬间就为它定下悲凉的调子。

  刚刚看完了萤火虫之墓,哭的我稀里哗啦,这是一部值得去看的动画,也值得人们去反思!

  它讲述了在二战期间,美国对日本采取了长期的轰炸,故事主人公的母亲在一次空袭丧生,作为舰长的父亲也在战争中杳无音信,留下了年仅14岁的清太和4岁妹妹节子住到了远房姨妈的`家中,过起了寄人篱下的生活。

  人在难以自保的情况下难免会变的自私起来,随着战势的恶化,生活变得越发艰难,兄妹俩与远房姨妈的关系变得越发不和,最终由于忍受不了姨妈冷言冷语的清太带着妹妹离开了姨妈家住到了一个废弃的防空洞中,日子过得艰苦,但却快活。

  作为哥哥的清太为了妹妹表现得实在太坚强了,母亲的死一直隐瞒着妹妹,将痛苦独自一个人承担了下来,有努力的照顾妹妹,为了给的病的妹妹做点好吃的去农田里偷盗,结果农夫抓到痛打得遍体鳞伤又送到了警署。随着生活的日益艰苦,节子的身体渐渐垮了下来,当哥哥背着病重的妹妹来到医院时,却只是得来了“只是营养不良”这样的答复,“回去多吃点有营养的就行了”听得这话气得清太嚷道“我连吃的吃不饱,还能说什么营养!”

  看着往日活泼可爱的妹妹一日比一日的消瘦憔悴的身体,我的心仿佛压了一块铅石,喘不过气来!

  萤火虫之墓观后感 篇12

  看完这部电影后,我想我再也不会看第二遍了,真的。

  这是一部揭示战争残酷的动画电影,影片主角是哥哥清太和妹妹节子,他们在战争中失去了自己的家,失去了自己的母亲,只得借宿亲戚那里。但亲戚并没有因为他们的悲惨遭遇而格外关心他们,于是他们选择自寻住处,在一处废弃的防空洞搭建了临时的家。无奈战争让一切变得匮乏,妹妹节子这个时候也生病,营养不良,最终奄奄一息在清太的怀中死去。清太此时得知父亲已经去世,火葬了妹妹后一个人漂泊,最终饿死在车站中。

  很显然,这是一个凄惨的故事,没有用多少笔墨描写战场上血淋淋的场面,只是描写生活在战线后方受到敌机轰炸的`百姓生活,但这足以反映出战争的残酷,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无尽的创伤。节子,这么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就这么死去,而且是被由营养不良带来的病症折磨慢慢死去,让人无法不为之难受。

  我想,尽管这是日本人拍的电影,可能有表明日本战败给人民带来的巨大苦难的意图,他们死点人和日本人在中国大陆的暴行比起来再怎么小巫见大巫,都无法抹去这部电影中感人之处。每个人都是人,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无论是否受挨打,最终倒霉的都是人民。我不对这部电影抱有什么偏见,更不会因为这部电影来自日本就否认它的价值。

  日本战败了,节子死了,他们都像萤火虫一样曾经闪耀过,但最终还是被埋葬了,这就是战争带来的。影片的片名叫萤火虫之墓,当然还有其他的含义,萤火虫死的这么快,让我感到无比惊讶。

  萤火虫之墓观后感 篇13

  战争,总是残酷的。是人们为了一种利益、一种权利而发起的一场争夺战。然而,因此而吃苦的不只是士兵,还有老百姓。从天而降的炮弹、深入人心的子弹、锋利无比的刀刃……这些武器都成为了夺取利益的工具,也成为了屠杀百姓的工具。多少个家庭因此破碎,多少个孩子因此成为孤儿,多少个地方因此人群减少,多少栋房屋因此倒下……

  同样,深受战争之苦的一个家庭,也因此受到伤害,并且家破人亡。这就是本篇观后感所要讲述的电影——《萤火虫之墓》。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家庭因为战争,家破人亡的故事。采用了倒叙的方式,由一个男孩的尸体延伸他的回忆。先是母亲去世,接着受到姑姑的冷淡,带着妹妹过艰苦生活。唯一的精神支柱是父亲,可就在妹妹生病之时却得到父亲壮烈牺牲的信息。得到噩耗之后,又发现妹妹的病已严重到出现幻觉,随后妹妹也离开了这个少年。孤独活在世上的他,最后也英年早逝。

  一连串的遭遇,一个不幸的家庭,这些悲惨的故事让我们深感凄凉。在悲痛的同时,我们是否应该做出深思?是什么让这个家庭遭到如此凄惨的待遇?在战争的背后,是老百姓的悲哀,是平民的不得已,是长官的凶狠,是人性的泯灭。千万百姓的苦衷只能归到一个点——胜利的.必需品。

  萤火虫,是散发着微弱光芒的昆虫。那微弱的光芒,却让人倍感温暖。这星星点点却又让人倍感温暖的光芒,是希望,是点亮远方的火种,是激励劳苦大众的使者。这百姓的希望,却被战争的残酷给掩埋。这温暖人心激励大众的光荣使者,就被这样送进了坟墓。萤火虫之墓,就是希望之墓。萤火虫之墓,就是熄灭火种的暴风雨。萤火虫之墓,就是为领导人们暖人心扉的好领导设计的陷阱!

  萤火虫之墓观后感 篇14

  导致悲剧发生的根本原因是日本军国法西斯发动的战争。我们可以猜想,如果没有战争,父亲是不是会步步高升,获得人们更多的敬佩,母亲则一定还是那个贤淑的日本女性,照顾着一家人,清太很可能在父亲的影响下加入联合舰队,而可爱的节子可以健康成长,长成亭亭玉立的日本姑娘,但是这一切都不可能发生,因为他们全都死亡了。导演用心良苦,在他的电影里,原本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在战争阴影的笼罩下,家庭的成员一个接着一个的死去,他希望借他们的死向世人控诉战争的残忍与非正义、控诉日本法西斯主义人性的.泯灭、也控诉战争中自私的人类。

  这一切都发生了,因为战争确实来过了。对战争的指责与批判已经够多了,而我们要做的是牢记历史,避免战争的再次爆发,因为战争的阴云一直漂浮在中国上空,从未离去。如果你曾注意过日本的民族音乐,你就会发现日本的民族音乐中“xi”调也就是第七调经常被使用,这是有着深层次原因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日本的民族性。如果你对乐谱有所了解的话,你就知道“xi”调具有明显的侵略性,而喜欢运用这一音调的日本大和民族同样具有极强的扩张性与侵略性,这是日本法西斯狂热到想要吞并面积是自身25倍,人口也是自身十数倍的邻居—中国的一种精神层面的原因。邓爷爷对当今时代主题的判断是:和平与发展,实践证明他的判断是十分正确。

  萤火虫之墓观后感 篇15

  看过了这部电影,现在说说我的一些看法。影片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作为日本军国主义所发动战争的牺牲品的日本民众的对战争的态度以及普遍心理。

  可能是作为老一代人的缘故,高畑勋并没有过多的去描述这场战争的背景,也许是认为这些事是不用过多交代的常识吧。但对于缺乏大战历史知识的年轻一代日本国人,在他们看到前人的忏悔时是否会明白其真意呢?他们应该先补上历史背景知识,再来观看该片,有人说该片是在控诉战争,我觉得这其实并不准确,它其实是在抨击导致战争的日本法西斯。影片以主人公14岁的清太和4岁妹妹节子—战争的直接受害者由生到死为主线,真实地呈现了二战中日本民众因生存而改变了人性中的美好,取而代之的是人在难以自保的情况下产生的自私。我并不想批判因食物短缺而愈发自私的妹俩的远房姨妈,相反,我还要肯定她的决绝,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活下去,她放弃了她所能放弃的一切。

  影片以萤火虫为名,萤火虫本身即是一种寓意。战乱中的这对兄妹,就好像是黑夜里的`萤火虫之光悄然的飞向那落寞结局……这样的场景赚取了许多感性的女生的眼泪,死亡是那么的可怕,活着的人对死去的人难免会有怜悯恻隐之心。

《萤火虫之墓观后感(精选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萤火虫之墓观后感】相关文章:

萤火虫之墓观后感08-31

《萤火虫之墓》观后感08-23

《萤火虫之墓》观后感08-06

萤火虫之墓观后感09-04

2022萤火虫之墓观后感12-16

《萤火虫之墓》的观后感(精选6篇)12-09

萤火虫之墓观后感13篇11-08

萤火虫之墓观后感(9篇)12-08

《萤火虫之墓》观后感精选15篇11-30

萤火虫之墓观后感(精选15篇)12-03

萤火虫之墓观后感(精选15篇)

  认真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从中我们可以吸收新的思想,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观后感了。那要怎么写好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萤火虫之墓观后感(精选1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萤火虫之墓观后感(精选15篇)

  萤火虫之墓观后感 篇1

  假期的时候,把《萤火虫之墓》看了一遍。故事说的是二战尾声,战火燃到了日本,一对失去双亲的兄妹在亲戚的冷遇下,被迫躲进一个无人洞,过着有一餐没一餐的生活。哥哥最大的愿望就是养活妹妹,和妹妹一起去追逐那片萤光。可是妹妹由于长期营养不良,生病去世。哥哥亦因为严重的腹泻,最后也在车站离世。

  看完这个故事之后心情很沉重,它透过一对命运悲惨的兄妹来折射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不过是一个看萤火的小小愿望,却因为一场无情的战争被剥夺得消失殆尽。丧失双亲,流离失所,人性的冷漠,哪是两个刚刚认识世界的孩子所能承受的。战争不过是贪婪者为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展开的.残酷游戏,却要无数无辜的生命给他们陪葬。

  生命本来就是脆弱的,更何况是两个年幼的孩子。因为自己的欲望而无视别人的生命,这是每个有良心的人都不会认同的吧。还有那些抛弃两兄妹的所谓的亲戚,人性的冷漠真的令人感到十分的心寒。自私自利,到底是人的本性,还是人性的悲哀。

  不过令人动容的是,兄妹俩朴实纯真的真挚的情感,他们相互扶持,虽然年纪尚小,却能为对方着想,让人在故事残酷的背景下,亦感受到丝丝的温情。

  作者笔下的故事朴素真实,却字字铿锵,令人真实的感受到残酷凄凉,因此更加的痛切动人。这本书给人的是不断的拷问与反省,令人久久难以平复。

  萤火虫之墓观后感 篇2

  今天我看了一部电影,它的名字叫《萤火虫之墓》,也叫做《再见,萤火虫》,使日本出版的。这部电影非常感人,使我不断地在流泪。

  我来讲述一下吧:哇田是一个十多岁的小男孩,他有个妹妹,妹妹叫做小节,这个时侯正是美国侵虐日本的时候,哇田的父亲去打仗,母亲去避难,哇田负责照顾好小节。哇田在路上一边背着小节,以便避免炸弹炸伤,他们到了亲戚的家,亲戚收养了这两个孤儿。一天,哇田出去,有人把他叫到一个病床前,病床上躺着哇田的`妈妈,他的妈妈被炸伤了,浑身包着白布,到处都是血,过了几天,他妈妈去世了,哇田还瞒着他的家人以及他的妹妹,说妈妈在医院。最终,哇田还是告诉了他的亲戚,那个亲戚很着急的给哇田的父亲发了个信,但他的父亲依然没回信。

  亲戚收留了他们兄妹俩,可是时间一长,亲戚们非常嫌弃他们,他的亲戚劝他们到别的地方去过,因为他们把妈妈的衣服卖了,最后还是没饭吃了。他们自己挖了个山洞,洞里很简陋,只有一张床,他们吃的饭是找别人要的。一次的晚上,哇田把萤火虫放在房间里,屋子里显得格外的亮。哇田和小节早上起来,萤火虫都死了,哇田看见小节在埋萤火虫,哇田问小节:“你在干什么?”小节难过地说:“我听婶婶说的,妈妈死了,也是这样埋得。”他们都哭了。过了几天,他们没吃到有营养的东西了,小节被饿死了。哇田把小节埋了,烧了。最后天空中出现了许多萤火虫。

  《萤火虫之墓》这部电影非常感人,能表现出当时社会被侵虐,而且还非常贫穷。我们现在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有了出息,保护国家,为国家做贡献,让自己的国家变得更强大起来。

  萤火虫之墓观后感 篇3

  《萤火虫之墓》是讲在战争时期,有一家人不幸遭到了空袭,结果只有哥哥和妹妹存活了下来。他们无家可归,只好躲到阿姨家里去。可后来又被赶出了家门,他们俩只好躲到一个山洞里。山洞很黑,晚上,他们去捉萤火虫,给山洞,照明。可是到了第二天,萤火虫都死掉了,妹妹很伤心。后来,妹妹因为营养不足,患了一场病,哥哥为了妹妹,花光了家里的钱,为妹妹买有营养的东西吃。没钱的时候,哥哥甚至跑到别人家里去偷一些蔬菜,为妹妹补充营养。可是这些食物也不能为妹妹补充足够的营养。过了几天,妹妹病死在山洞里,哥哥非常伤心,哭了一个晚上。

  看了这个故事,我觉得非常感动。哥哥和妹妹在晚上见到萤火虫,就像见到了在逃脱战争的希望。那小小的萤火虫竟然能发出闪闪的.光芒,即使它只有一个晚上的生命,但它也要展现一个希望给哥哥和妹妹。要是没有战争,哥哥和妹妹就不用整天在战争的环境中躲来躲去,日子就可以在家里高高兴兴、平平安安地过下去。可如今战火的硝烟弥漫,害得哥哥和妹妹成天躲来躲去。我们不要战争,不要战争的恶魔。我们要和平,要让我们的日子像春天的花朵那样美丽,那样鲜艳。比起我们,我们的生活比他们幸福多了,要是他们能像我们这样生存在和平的年代,那么,他们就不会受到这么悲惨的环境,他们还能快快乐乐、幸幸福福地生存下去。

  萤火虫之墓观后感 篇4

  亲情是温暖的,但再温暖的亲情,在战争这个残酷无情的的凶器面前,也显得那么脆弱而悲凉。如果说这个世界上有什么东西是能让亲情也变成悲剧的,那一定是战争。

  “昭和20年9月21日晚,我死了。”

  这是电影版动画《萤火虫之墓》的第一句台词。从开篇起,所有人都知道这是一部悲剧,观影篇的过程,就是看着这场悲剧如何走向即定的结果的过程;加上这部影片的主角们又是那么可爱幼小的孩子,更显得深沉而虐心。

  在战争中失去父母的两兄妹,没有了家,甚至连亲戚都不愿收留他们。是啊,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人们有着太多力不从心的时候。哥哥终于决定带着妹妹搬走,去建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家。但是在不可预知的战争面前,一切努力都不意味着得到收获,得到幸福。哥哥为了妹妹不在饿肚子,可以冒着生命危险,趁着每次飞机轰炸之时的动乱而偷窃,却无法阻止让妹妹染上疾病,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她在饥饿和病痛中悲惨地死去。

  妹妹在一个萤火虫满天飞舞的.夜里离开了残酷的世界。哥哥握着妹妹的手,他不懂为什么自己已经为了妹妹拼尽全力,却还是不能保护住唯一的亲人。战争面前,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终究哥哥在伴随着绝望的夜晚倒在了人来人往的火车站,他在纷纷扬扬的荧光中。看到了所有亲人和那段永远回去的幸福时光。终于,他闭上了双眼,在他的世界中,他可以永远和自己的家人在一起了。

  我想知道在男孩闭上眼睛的那一瞬间,他在想什么?其实这个问题不用我说,所有人都明白,他的内心一定很幸福,因为他终于可以永远地和自己的家人在一起了。

  没错,这就是亲情,亲情,特指亲人之间的那种特殊的情感,不管对方是贫穷还是富有,是健康还是身患疾病,甚至无论善恶,都要接受对方。

  怎么样?是不是觉得对以上的解释很浪漫?是不是陡然觉得在“血缘”这强大到战胜理智的纽带面前,连爱情与友情都黯然失色?其实这就是从古至今人类最本质的、最单纯的情感——亲情。

  血脉相连的爱,就像一根看不见的绳索,将亲人们维系在一起,组成家庭。那份爱是无法用理智来衡量和控制的。

  几乎所有家庭里,我们都被父母宠着,守护着我们。就跟那个列子一样,如果家是一株花,那我们就是花,我们奔放娇艳。

  而妈妈则更像绿叶,一般情况下她会被忽视,她会被遗忘,但是正是妈妈默默地付出,让这样的家更温暖。

  假如说,父亲是泥土,我们是花,而弟弟妹妹是泥土之上,花朵之下那棵柔韧的而坚强的草。虽然并不起眼,但是一看到他们的绿色,就会让人觉得生命充满活力。

  亲人就是这样的存在并不需要在物质上给予你帮助,但却可以为你带来最大的精神力量。而父母对子女的关爱更是任何情感无法比拟的量,强大的力量。

  当我们抱怨父母工作太忙,不能陪自己去游乐园的时候,当我们埋怨父母管得太严,不准我们看电视的时候,当因为我们父母的碎碎念而不耐烦的时候,父母却在为我们创建更美好的未来生活努力着。他们从不会刻意提起,,但绝不会忘记——这就是父母对子女最深沉的爱。

  所以,我们反而应该理解父母,而不是让父母理解我们的更多,我们的需求。

  萤火虫之墓观后感 篇5

  昨天看了一部动画电影《萤火虫之墓》。

  “昭和20年9月21日晚,我死了。”这是动画电影《萤火虫之墓》的第一句台词。这句令人匪夷所思的话让我知道,这部影片一定上演了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

  最令我难忘的一个镜头是:飞舞萦绕的萤火虫,企盼永远不会吃光的糖罐,最后一起甜蜜分享的西瓜,生活能给予他们的也只有这些了。注视着灯火通明的城市,兄妹俩安详地睡去,那个糖罐此刻再也不会空了,伴随着永远的糖果的声响,才感觉到原来死后的世界是这么的美好。

  战争带来了什么?这个电影让我们感觉到了发动战争的一方同样会反受其害,战争伤害的最终是普通的人民。战争一打起来就会有轰炸,一旦某个家人不幸离去那么这个家庭的悲伤是一生都刻骨铭心的。如果失去的是青壮年,那么老的和小的生存也必然成为一个大难题。不禁要问为什么要有战争?战争带给了那边的人的.家破人亡!战争也带给了自己人的妻离子散!就算谁胜利又有什么呢?可怜了那多么美好的亲情啊!

  如果太多的战争,或许只有死亡才是幸福团聚,就像电影里在那个被远远抛出的空罐在空中旋转,翻腾,掉落在黑暗的草丛中。一点、两点,渐渐的,许多的萤火上升,飘浮,游动。微弱的冷光照亮已逝的妹妹,天真无邪的脸庞惊喜地看着生锈的糖罐,亲切熟悉的手拍了拍她的肩膀,那是来找她的哥哥,在车站倒下的男孩。终于又团聚了……

  看这个悲剧的卡通片时,我想:最深的感情应该是患难与共吧!最难能可贵的欢乐应该是苦中作乐吧!在这部电影中将这两句话表现的淋漓尽致,我依然难以忘记那一幕又一幕感人都场面。

  我们现在都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漫天萤火的美丽更加衬托出战争的残酷以及带给人类身体以及心灵的伤害。真的是令人悲哀!战争,它所带给人的,永远是不尽的悲哀和刻骨铭心的伤痛呢!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珍惜我们所拥有的生命,珍惜自己的亲人,珍惜我们的和平!

  萤火虫之墓观后感 篇6

  故事的主人翁是清太和他的妹妹节子。在遭受父母伤亡的情形下,还是孩子的清太担当起照顾妹妹的角色,为了生存下去,他们寄宿在乡村的阿姨家里,但是,却遭到白眼和挤兑。最后,兄妹二人在山洞里生存,靠政府的救济和偷盗以及采集野外食物来维持生存。对于一个刚成年的城市男孩,还有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六岁小孩来说,这确实是有些难。

  还记得故事的开头,清太的妈妈对清太简单的几句嘱咐,都没有来得及告别,在一次空炸中就离开了两个孩子,一个好心的阿姨给了清太和节子食物并安慰了他们,或许是可怜吧。节子哭着找妈妈的时候,清太在单杠上不停地翻越,与其说是他是在逗妹妹开心,不如说是这个少年,找不到其他方式来发泄自己了,因为在妹妹面前,他就是妈妈,他就是家,他就是温暖,所以,他忍住了泪水,并没有哭。

  之后就是寄宿在阿姨家的日子,萤火虫,池塘,小鱼,看起来这一切都是美的。但是呢?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阿姨越来越把他们俩看做白吃白喝的寄生虫。讨厌清太不去当兵,讨厌节子半夜哭着找妈妈。我知道,清太有一个当海军军官的爸爸,他喜欢当兵,骨子里也有保家卫国的热忱,他何尝不想呢?从他一开始的自卫军的着装,还有听到日本战败投降的反应就更加证实了。但是,他要照顾妹妹啊。这么小的节子,他怎么能一走了之呢?

  明明是清太妈妈的衣服换的米,但是只给他们俩吃了一顿白米饭,其他的时候,还是让他们吃菜团子,让他们喝米饭的水。他们俩搬出去住原始人的生活的时候,我一开始为他们高兴,觉得他们自由了,但是呢,两个小孩如何生存下去啊。他们很快没有食物可吃。只能各种途径取得。

  艾玛,这样细细回想,每个地方都有感触的点,怕是写不完了,所以,我想记录几个自己感觉震撼的场景和镜头吧——清太在翻单杠,节子蹲在地上哭,阳光把节子的影子拉长的镜头。那是赤裸裸的悲情啊。因为节子半夜哭着找妈妈被阿姨说,清太悄悄在半夜背着节子去田野让她睡熟。兄妹俩冲洗糖果盒子的'对话,是幸福,而不是抱怨。这是以喜写悲吗?

  住山洞后,节子给妈妈做墓地,而清太以为节子还不知道妈妈死掉,阿姨却已经告诉了无知的节子,幼稚的她可能不会太伤心,但是以自己的方式纪念妈妈,这时候,清太终于忍不住,泪流满面了。

  节子生病去看医生,撩起衣服,是因为长时间的营养不良导致的一根根小小的坦露的肋骨。在一开始的时候,他们去海边玩,清太让节子脱下衣服一起玩水的时候,展现给我们的是一个胖乎乎可爱的节子。

  清太因为偷菜被警察抓去,出门的时候居然看到了节子猫在警察署外等他,我们知道节子是怕黑的,但是小小的她却因为目睹了哥哥被大爷拖走而悄悄的跟了过去。这时候,是清太第二次泪流,他被打的满是伤,紧紧的抱住节子,我相信,这时候的清太是幸福的,因为至少他还有节子。

  每次空炸的时候,村民都要躲到防空洞里去,而这时候,只有清太逆着人群向村里跑去——因为他要借混乱去偷取生活用品,手电啦床单啦之类的。但是,他从来就不去偷别人的钱财。正是因为这样,空炸居然成了清太盼望的和高兴的,尽管自己的母亲是死于空炸,这是不是也是一种艺术的表现手法呢?心忧炭贱愿天寒吧。

  节子来临死前,用石头给哥哥做饭,希望哥哥吃,还一直说谢谢哥哥。她还不懂得恨,就离开了这个世界。

  结尾处,新鲜的西瓜已经无法拯救奄奄一息的节子了,有一个爬满虫子的西瓜画面,就是节子的寓意吧,明明美好,却走向了结束。谁不难过,谁不痛心呢?

  仔细想一下,还有一点特别感人,那就是,这明明是一个悲剧,但是影片中常常贯穿着节子可爱的笑声,这无邪的笑声在观众看来,是多么的残忍啊......

  还有一处,节子曾问哥哥——萤火虫为什么这么快就死掉了呢?

  谁是萤火虫呢?是可以带来光明和温暖的代表。

  萤火虫之墓观后感 篇7

  可能是作为老一代人的缘故,高畑勋并没有过多的去描述这场战争的背景,也许是认为这些事是不用过多交代的常识吧。但对于缺乏大战历史知识的年轻一代日本国人,在他们看到前人的忏悔时是否会明白其真意呢?他们应该先补补真正的历史,再来观看该片,有人说该片是在控诉战争,但其实并不准确,它其实是在抨击导致战争的日本法西斯。

  影片中第一次美军空袭过后,有人在燃烧的废墟前愤怒而又无助的高喊:“我们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什么要赶尽杀绝!”是的,作为民众的日本国人也只是日本军国主义所发动战争的牺牲品,但比起被自己的国家所带去灾难的国家的人民这句问话便显得如此苍白无力,其实《萤》并没有表现对美军的仇视,有的只是对未来的迷茫和对现实的无奈。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军对日本采取了长期的轰炸,故事主人公的母亲在一次空袭丧生,作为舰长的父亲也在战争中杳无音信,留下了年仅14岁的清太和4岁妹妹节子住到了远房姨妈的家中,过起了寄人篱下的生活。

  人在难以自保的情况下难免会变的自私起来,随着战势的恶化,生活变得越发艰难,兄妹俩与远房姨妈的关系变得越发不和,最终由于忍受不了姨妈冷言冷语的清太带着妹妹离开了姨妈家住到了一个废弃的防空洞中,日子过得艰苦,但却快活。

  为了在黑夜里给防控洞带来光亮,哥哥清太抓来萤火虫放到了两人蚊帐里,看着洞中飞舞的萤火虫哥哥带着兴奋给妹妹讲起了自己去父亲的军舰观看阅军的情景,激动之余唱起了军国主义激励士气奔赴战场的军歌,并摆出了开枪的姿势,然而接下来的一刹那,清太沉寂了下来,看着自己与妹妹的处境,又想起了生死未卜的父亲,激情被漆黑夜色吸吮,随着萤火虫的飞舞而消散殆尽。这一心境的'落差正是监督对发动这场战的日本军国主义的抨击,曾经鼓舞着人们奔赴战场,带来的却是飞蛾扑火的灾难,那些鼓吹战争的谎言都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没了底气。当影片接近尾声清太得知日本无条件投降时,先是发问“投降了,那我们岂不是战败了!”本以为他会带着战败耻辱的心情继续发问,然而接下来这句却是“我们投降了,是不是意味着不用打仗了?”这才是当时日本国民最真切的的渴望。然而,战争的结束并没有阻止悲剧的继续,海军的全灭,父亲的阵亡扑灭了最后一丝希望,清太在拿着救济金返回的路上,悲痛绝望的自语“爸爸,你不要死,你死了我们怎么办?”影片中每一句话语都是那么的切合实际。作为哥哥,清太此时最关心的是如何能养活妹妹和自己。

  作为哥哥的清太为了妹妹表现得实在太坚强了,母亲的死一直隐瞒着妹妹,将痛苦独自一个人承担了下来,有努力的照顾妹妹,为了给的病的妹妹做点好吃的去农田里偷盗,结果农夫抓到痛打得遍体鳞伤又送到了警署。

  “那天,姨妈告诉我,妈妈已经死了,埋在地底下。”

  原来自己一直隐瞒的事实妹妹早已知道,此时积压的悲伤再也按捺不住了,泪水顺着脸颊流淌下来,这也是片中清太第一次落泪,但在妹妹面前他还是强压着悲伤哽咽着,没有发出声来。

  “为什么妈妈和萤火虫都那么快死?”

  当节子埋葬死去的萤火虫时这样问着哥哥,这让人不免联想起樱花来,作为日本的国花,樱花有着短暂的盛开和绚烂的凋零,比起樱花萤火虫的命运似乎更为悲惨,它生活在夜间,在黑夜里发散着微弱的光亮,像是残喘而又挣扎的希望,然而当黎明的曙光真的出现它的光亮却消失了,惨淡的死去,又有谁能为它立上墓碑?故事的借喻在这里变得明朗,战乱中的这对兄妹,就好像是黑夜里的萤火虫之光悄然的飞向那落寞结局……

  其实何止这两兄妹的命运如此凄凉,动画只是借两兄妹的遭遇来表现这整个时代的悲剧,片头哥哥饿死在街头,到了晚上有人来清理街道时,除了清太还有几个孩子躺在一边,其中有的已经不行了,不过,剩下能够救活的又有谁来救呢?

  作为国人不得不撇开动画,想想我们自己,因为我们才是这场战争最大的受害者,在为日本无辜生命落泪的同时是否应该想得更多一些呢!我们才更是被卷入这场罪行的无辜受害者!如果我们战败,或许连萤火虫的命运都比不上。想到国产动画的发展,也许国内的审批制度是严格了些,但我们的制作方也做出一部这样的动画来,想不出什么样的审批能限制得了。不要总是年轻的一代沉浸在他人的悲伤,忘记了自己的伤痛。

  萤火虫之墓观后感 篇8

  本片描述兄妹二人在战争年代的动荡苦难生活,失去了父母的保护,相依为命。关于影片中饥饿的描述,以至于最后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兄妹二人不受姨姨的欢迎独自在防空洞中生活,最后食物缺乏而死。

  这是一个关于苦难的故事,没有多少地方让我感到同情和感动。因为对于饥饿,我明白的远远比这要凄惨痛哭百倍。

  在59年,我国各地普遍出现食物短缺,最后饿死人的现象。()在我的家乡,村子里的饿死的一家一家的,饿死的人的尸体,因为只有干部们是吃了一点粮食的,有一些微弱的力气,却只够把那些饿死的人抬到河滩去,没有力气再去掩埋他们了,许多人就这样连最后的尸体都没能保存住。

  饥饿的人们开始吃树皮,树叶和各种野菜,发明创造了许多的吃法,此刻五六十岁的人往往说起59年的树皮qiongmo是多么好吃,而到最后树皮已经吃没了,人们只能到更远的地方去找野菜树叶树皮,一些人出去就不能回来了。有许多人都是要饿死了,被抬到一齐准备急救,最后有少数的人活到了此刻。

  影片中出现的画面环境鲜花绿草,还有许许多多的稻田和蔬菜,这和我国以前经历的苦难根本就不是同一个层次上的,远远没有中国千百万人以前经历的饥饿的苦难和普遍。如果真的饿得不行了,哪里还有那么多的花草和稻田,路边还有西红柿,就算是绿树也会被吃光的。如果把当时我国的状况画到动画上,就应就是满目疮痍,没有树皮和树叶的枯干树枝。影片中的农夫依然正常地能够带着茶壶在稻田边照顾庄稼,主人公的姨姨家并没有出现十分饥饿的状况,每一天都有面团吃,说明许多的正常的家庭都是这样的状况,没有出现大面积的饥荒。而主人公的挨饿,有一个重要的特殊的个体的原因是父母不在身边。片头出现的在街头垂死的也是无家可归的流浪者而已,时不时有人施舍食物。当时的'日本并没有出现大面积的饥荒,影片表现的是一些特殊的个体状况。

  我只能说,这是一部日本的,文艺的,电影。有许多中国人说自己十分受感动,不知这些人是否了解自己国家和自己家乡的人们受到过的百倍的苦难。既然为了日本人的一部动画片如此感动,为何不去了解自己的国人以前受过的更加痛苦的经历?

  了解之后,就明白,有远远比这更加值得用电影去表达描述的饥饿,是中国人以前经历的比这恐怖千百倍的,更加普遍的饥饿。

  萤火虫之墓观后感 篇9

  生命的完结——《萤火虫之墓》

  萤火虫,童年的夏夜里偶然会看到的可爱的小东西,曾带给我们难得的快乐。据说,泰国夏夜的海边树上聚集的千万只萤火虫,以相同的节律闪现,能构成类似闪电的壮观景象。萤火虫的光还有独特的含义:模拟求爱信号、诱异种以歼灭、打断求爱信号、离间对手热恋。可爱的萤火虫,现如今也难得一见了……

  影片的开始就是主人公阿泰的独白:我叫阿泰,我生于1944年9月21日,晚上饿死街头。一身军装背着小布包的形象很容易让我想到我们老电影中的小英雄。但背景那刺眼的红色也使得影片沉浸在一片难以抑制的悲伤中。

  阿泰死了,饿死在站台。被扔出的红色铁皮糖盒子把视线拉伸到一片广袤的田野里,激起了星星点点的萤火虫,一片祥和的温暖,妹妹可爱的身影也同时出现。兄妹俩踏上了“人生的火车”,记忆一点点播撒开来……

  残酷的战争夺去了妈妈的生命,爸爸在海洋舰队杳无音信,兄妹俩只好寄住在姨娘家。正如我料想的一样,姨娘充当一个后母的主角,对待自己的亲人很不和善,百般的刁难与难看的脸色,使得阿泰带着妹妹远离她遮风挡雨的房屋,栖息在无人烟的山洞中。这让我很无奈,无奈这无情的亲情!

  日子过得很清苦,但兄妹俩在一齐的场景总给我浓浓的温暖,妹妹甜甜的笑声也不绝于耳。这似乎开始了另一种崭新生活,一切都引领向前的步伐。但……特定年代里,没有住处,没有食物,没有金钱,甚至没有了值得典当的衣物,日子怎样能继续呢?阿泰作为兄长要照顾年幼的妹妹,渐渐演变到偷盗的地步,仅仅为了妹妹不饿肚子。当然他得到了一顿毒打。更可悲的是,他期望敌机来轰炸,这样他就能够趁这个机会到人家里找一找剩下的食物和有用的东西。不得不说,阿泰他的`行为是不好的,甚至有些扭曲,但社会的根源促使了他这一行为。我们能责怪他吗?不,不能,怪只怪可恨的战争,和匮乏的亲情!

  妹妹的身体越来越差,没有钱医治,更没有钱补充营养。等到阿泰取钱才明白连代表最后期望的爸爸也去世的消息,生活带给他的是接连的失望。但他不能灰心,还有妹妹等着他照顾。但是看到的却是妹妹奄奄一息的躺在山洞里,嘴里甜甜地吃着硬硬的扣子和泥巴,却认为是水果糖和蛋糕。这一幕很是让人难受,妹妹可爱的身影也渐渐消失在她玩耍的山洞前。生命中接连失去了至亲至爱的三个人,谁能承受呢?想到那里,真的只有哭才能抒发心中的悲痛……

  影片结束又回到红色的背景中,伴着点滴的萤火虫温暖光语,阿泰唤妹妹:夜深了,快点去睡。似乎给我们感觉兄妹俩还在,只是换了一个生活场所——天堂。

  萤火虫之墓观后感 篇10

  如果你是来寻找感伤的,那你就要失望了。这部堂而皇之登上影史的伪善电影为我不齿。

  不要被这种伪善的伪艺术迷惑。说到底,这只是一部电影,而电影除了是艺术以外,更是一种手段,它是仅仅表达编剧、导演的思想的一种宣传手段,是一种蛊惑力量极强的媒体,没有主见者很容易跟随导演的视角去思维。导演能够在电影中随心所欲地偏重他关注的重点同时能够随心所欲地淡化他不关心的东西,给予观众他想要表达的东西,并让观众深深信服——只要电影本身制作的足够精良,而和史实不需要有任何关系。

  我把这部电影归为“日本军国主义三步曲”之一。其他两部是《男人的大和》和《我正为君去死》。我们完全能够想象一个日本青年,少年儿童时期看了《萤火虫》做童年铺垫,然后便从《男人的大和》里学会如何去做一个“男人”,最后慷慨“赴死”。

  看起来好像讲述可怜的兄妹俩在战争中相依为命的故事,但是,故意把故事开始在战争就要结束,日本本土开始受到空袭,国内大动乱开始,这一点从一开始就让我很不痛快:那么战争是怎样开始的?日本人在战争中扮演什么主角?那么前几年日本在全世界横行又怎样说?影片对此没有给出任何答案。只是故意选取两个分不清世事的未成年人来做主角代表全体日本人,好象日本人都是像这对虚构的兄妹俩那样,在一场无辜的战争中颠沛流离,透过这对虚构的兄妹的经历模模糊糊地告诉观众:“我们不明白战争是怎样开始的,但我们明白战争是全人类的浩劫!让我们远离这场灾难,千万不要再重倒覆辙!”如此之巧妙!在这番大道理之下,就在日本要全面战败之时,他们突然变成了手握白鸽的和平主义者。一下子,作为最残暴的日本人没有了,日本人在全世界犯下的最残暴的罪行也没有了,只剩下在战争中饱受痛苦可怜的日本受害者;作为杀人如麻的刽子手日本人不见了,只剩下孤苦伶仃的兄妹俩,只剩下凄美的飞舞的萤火虫。对于日本所犯下的胜之数倍的罪行,片中没有一丁点、一丝一毫的提及或是暗示,描述的完完全全、仅仅是日本受害者而已,而片中的主人公视角正是不懂事理的孩子,他们能有什么罪呢?——真是名正言顺的巧妙啊!影片

  里还安排了一个手拿军刀的军人向天上的美国轰炸机怒吼道:“为什么要把我们赶尽杀绝?”看到那里,我觉得实在太好笑了:难道这位军人不明白答案?不该明白他们的军队都做了什么才招来美国飞机?从儿童主人公的无知无辜的视角中,顺势带过军事体系的无辜态度,一下子,整个国家的“无罪”态度毫不突兀的展此刻观众面前——毫不突兀地被理解了,不能不称巧夺天工。影片两儿童的父亲是军人,好像是海军,但在军中具体干的是什么则是留有悬念,没有交待清楚,甚至两个儿童也不明白父亲究竟在干吗。或许导演是要给观众这么一个印象:他们在战斗!就足够了。但我要对这位父亲的去向给一个靠谱的注解:他正在中国杀人。

  在这种极力掩饰实情的状况下,我不给予怜悯:就是这对虚构出的兄妹的所谓的遭遇和死法,我甚至能够说,对同时冤死在中华大地上的中国人,简直就是天堂般的幸福了。如果你有时间为两个虚构的卡通人物悲伤掉眼泪,进而激发了你为战争受害者痛心疾首和反战思考,那么你何不去为自己的祖父辈,曾祖父辈的老人进一份孝心,或是去已故者的坟茔上注香?看毕此片,没有产生一点点这种想法吧?可他们是你的亲人和同胞,他们是货真价实的战争亲历者和受害者!难到他们竟比但是两个虚构的电影卡通形象更值得你落泪?然而这就是现实,这就是电影,这就是媒体对人思维的引导和教唆。

  反观德国人,他们对待战争的态度没有遮掩,没有虚构,这个民族从内心深深地反省了。以色列的犹太人纪念馆,德国人捐的钱最多,荷兰作家布鲁玛在《恍惚有无前朝罪》中写道:德国总理博兰特跪在犹太纪念碑前,但没有一个日本领导人有这样的举动。在德国,否认战争罪行的是一小撮被警察追捕的极端主义光头党;在日本,却是首相、国会议员、内阁大臣和历史学家。反观德国的二战题材电影。或许《铁皮鼓》没那么“唯美”,没那么感人,没那么引人入胜,但我从中看不到虚构和掩饰,只有对纳粹的无情讽刺和对当时德国人民思想的深入揭示,奥斯卡一家人在纳粹影响下如痴如醉的癫狂状态和苏联人来的时候那种恐惧害怕,我愿意相信:那就是真正的德国民众。而对于日本人,涉及二战,他们只谈原子弹。

  我甚至能想象出这样一幅场景:一个中国人和一个日本人讨论二战问题,各自阐述了本国在战争中付出的惨重代价,日本人态度很诚恳也很友善,出于礼貌,中国人没有抨击日本那些众人皆知的战争罪行,两人都真诚地表达了自己的`反战态度,也都表示了对原子弹的毁灭力量的担忧,最后日本人感慨一声,“唉!没想到中国在二战中也遭受了这么大的损失,咱们两国可真是难兄难弟啊!”中国人大吃一惊,说不出话来,直到这时,他才明白,他面前的不是反思者,不是忏悔者,而是“大日本帝国”的“和平爱好者”。居高临下,选取“和平”的态度,反倒是他的施舍。我只能说,全世界的人都能够宣称自己是二战的受害者,只有日本人不能够。

  我也请大家看看这部片子,仔细看看,它到底是如何描述这段事故的,从中透露出来一个民族对二战的态度上的差别是什么。

  张开你的眼睛,多加思考吧!如果你还连“电影”究竟具有何种魔力都没有弄清,就请别再说什么“我个人认为很不错,很伤感的动画”之类的话,被愚弄了还要陪眼泪。“伤感”只是一种的电影手段,任何导演都能拍出来,只是,我们的祖辈,我们屈死的,被虐杀的同胞听见了你的话能安息吗?

  萤火虫之墓观后感 篇11

  传说萤火虫是在战争中死去的人的亡灵。你见过吗?如果见过,请为它们祈祷。

  相信看过这部动画的人一定记得这样一句话:“昭和xxx年9月21日晚,我死了。”这也是电影的第一句台词,瞬间就为它定下悲凉的调子。

  刚刚看完了萤火虫之墓,哭的我稀里哗啦,这是一部值得去看的动画,也值得人们去反思!

  它讲述了在二战期间,美国对日本采取了长期的轰炸,故事主人公的母亲在一次空袭丧生,作为舰长的父亲也在战争中杳无音信,留下了年仅14岁的清太和4岁妹妹节子住到了远房姨妈的`家中,过起了寄人篱下的生活。

  人在难以自保的情况下难免会变的自私起来,随着战势的恶化,生活变得越发艰难,兄妹俩与远房姨妈的关系变得越发不和,最终由于忍受不了姨妈冷言冷语的清太带着妹妹离开了姨妈家住到了一个废弃的防空洞中,日子过得艰苦,但却快活。

  作为哥哥的清太为了妹妹表现得实在太坚强了,母亲的死一直隐瞒着妹妹,将痛苦独自一个人承担了下来,有努力的照顾妹妹,为了给的病的妹妹做点好吃的去农田里偷盗,结果农夫抓到痛打得遍体鳞伤又送到了警署。随着生活的日益艰苦,节子的身体渐渐垮了下来,当哥哥背着病重的妹妹来到医院时,却只是得来了“只是营养不良”这样的答复,“回去多吃点有营养的就行了”听得这话气得清太嚷道“我连吃的吃不饱,还能说什么营养!”

  看着往日活泼可爱的妹妹一日比一日的消瘦憔悴的身体,我的心仿佛压了一块铅石,喘不过气来!

  萤火虫之墓观后感 篇12

  看完这部电影后,我想我再也不会看第二遍了,真的。

  这是一部揭示战争残酷的动画电影,影片主角是哥哥清太和妹妹节子,他们在战争中失去了自己的家,失去了自己的母亲,只得借宿亲戚那里。但亲戚并没有因为他们的悲惨遭遇而格外关心他们,于是他们选择自寻住处,在一处废弃的防空洞搭建了临时的家。无奈战争让一切变得匮乏,妹妹节子这个时候也生病,营养不良,最终奄奄一息在清太的怀中死去。清太此时得知父亲已经去世,火葬了妹妹后一个人漂泊,最终饿死在车站中。

  很显然,这是一个凄惨的故事,没有用多少笔墨描写战场上血淋淋的场面,只是描写生活在战线后方受到敌机轰炸的`百姓生活,但这足以反映出战争的残酷,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无尽的创伤。节子,这么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就这么死去,而且是被由营养不良带来的病症折磨慢慢死去,让人无法不为之难受。

  我想,尽管这是日本人拍的电影,可能有表明日本战败给人民带来的巨大苦难的意图,他们死点人和日本人在中国大陆的暴行比起来再怎么小巫见大巫,都无法抹去这部电影中感人之处。每个人都是人,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无论是否受挨打,最终倒霉的都是人民。我不对这部电影抱有什么偏见,更不会因为这部电影来自日本就否认它的价值。

  日本战败了,节子死了,他们都像萤火虫一样曾经闪耀过,但最终还是被埋葬了,这就是战争带来的。影片的片名叫萤火虫之墓,当然还有其他的含义,萤火虫死的这么快,让我感到无比惊讶。

  萤火虫之墓观后感 篇13

  战争,总是残酷的。是人们为了一种利益、一种权利而发起的一场争夺战。然而,因此而吃苦的不只是士兵,还有老百姓。从天而降的炮弹、深入人心的子弹、锋利无比的刀刃……这些武器都成为了夺取利益的工具,也成为了屠杀百姓的工具。多少个家庭因此破碎,多少个孩子因此成为孤儿,多少个地方因此人群减少,多少栋房屋因此倒下……

  同样,深受战争之苦的一个家庭,也因此受到伤害,并且家破人亡。这就是本篇观后感所要讲述的电影——《萤火虫之墓》。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家庭因为战争,家破人亡的故事。采用了倒叙的方式,由一个男孩的尸体延伸他的回忆。先是母亲去世,接着受到姑姑的冷淡,带着妹妹过艰苦生活。唯一的精神支柱是父亲,可就在妹妹生病之时却得到父亲壮烈牺牲的信息。得到噩耗之后,又发现妹妹的病已严重到出现幻觉,随后妹妹也离开了这个少年。孤独活在世上的他,最后也英年早逝。

  一连串的遭遇,一个不幸的家庭,这些悲惨的故事让我们深感凄凉。在悲痛的同时,我们是否应该做出深思?是什么让这个家庭遭到如此凄惨的待遇?在战争的背后,是老百姓的悲哀,是平民的不得已,是长官的凶狠,是人性的泯灭。千万百姓的苦衷只能归到一个点——胜利的.必需品。

  萤火虫,是散发着微弱光芒的昆虫。那微弱的光芒,却让人倍感温暖。这星星点点却又让人倍感温暖的光芒,是希望,是点亮远方的火种,是激励劳苦大众的使者。这百姓的希望,却被战争的残酷给掩埋。这温暖人心激励大众的光荣使者,就被这样送进了坟墓。萤火虫之墓,就是希望之墓。萤火虫之墓,就是熄灭火种的暴风雨。萤火虫之墓,就是为领导人们暖人心扉的好领导设计的陷阱!

  萤火虫之墓观后感 篇14

  导致悲剧发生的根本原因是日本军国法西斯发动的战争。我们可以猜想,如果没有战争,父亲是不是会步步高升,获得人们更多的敬佩,母亲则一定还是那个贤淑的日本女性,照顾着一家人,清太很可能在父亲的影响下加入联合舰队,而可爱的节子可以健康成长,长成亭亭玉立的日本姑娘,但是这一切都不可能发生,因为他们全都死亡了。导演用心良苦,在他的电影里,原本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在战争阴影的笼罩下,家庭的成员一个接着一个的死去,他希望借他们的死向世人控诉战争的残忍与非正义、控诉日本法西斯主义人性的.泯灭、也控诉战争中自私的人类。

  这一切都发生了,因为战争确实来过了。对战争的指责与批判已经够多了,而我们要做的是牢记历史,避免战争的再次爆发,因为战争的阴云一直漂浮在中国上空,从未离去。如果你曾注意过日本的民族音乐,你就会发现日本的民族音乐中“xi”调也就是第七调经常被使用,这是有着深层次原因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日本的民族性。如果你对乐谱有所了解的话,你就知道“xi”调具有明显的侵略性,而喜欢运用这一音调的日本大和民族同样具有极强的扩张性与侵略性,这是日本法西斯狂热到想要吞并面积是自身25倍,人口也是自身十数倍的邻居—中国的一种精神层面的原因。邓爷爷对当今时代主题的判断是:和平与发展,实践证明他的判断是十分正确。

  萤火虫之墓观后感 篇15

  看过了这部电影,现在说说我的一些看法。影片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作为日本军国主义所发动战争的牺牲品的日本民众的对战争的态度以及普遍心理。

  可能是作为老一代人的缘故,高畑勋并没有过多的去描述这场战争的背景,也许是认为这些事是不用过多交代的常识吧。但对于缺乏大战历史知识的年轻一代日本国人,在他们看到前人的忏悔时是否会明白其真意呢?他们应该先补上历史背景知识,再来观看该片,有人说该片是在控诉战争,我觉得这其实并不准确,它其实是在抨击导致战争的日本法西斯。影片以主人公14岁的清太和4岁妹妹节子—战争的直接受害者由生到死为主线,真实地呈现了二战中日本民众因生存而改变了人性中的美好,取而代之的是人在难以自保的情况下产生的自私。我并不想批判因食物短缺而愈发自私的妹俩的远房姨妈,相反,我还要肯定她的决绝,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活下去,她放弃了她所能放弃的一切。

  影片以萤火虫为名,萤火虫本身即是一种寓意。战乱中的这对兄妹,就好像是黑夜里的`萤火虫之光悄然的飞向那落寞结局……这样的场景赚取了许多感性的女生的眼泪,死亡是那么的可怕,活着的人对死去的人难免会有怜悯恻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