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回乡拾零网络散文

时间:2022-10-06 18:49:14 短篇散文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吃货回乡拾零网络散文

  一、回家的感觉真好

吃货回乡拾零网络散文

  我到家的时候,已经快到中午了。各家的屋顶,升起了袅袅炊烟,看那袅袅青烟,那丝丝烟火味,都让我沉醉,这是家的召唤。村道上开始出现戴着草帽,扛着锄头或铁锨的山民,大都是从山上干完农活,回家吃晌饭的乡亲。两年没回家了,我现在看到什么,都觉得很新鲜,很亲切,感觉自己的血脉,又与这片生养自己的土地融为了一体了。

  村里土地多,所以,各家的宅院都非常大。外婆家的院子,差不多四十米长,四周用大青石砌起来,院中间有两排葡萄架,青莹的葡萄挂满了藤条,两侧种着各种时令蔬菜。外公外婆正在院子里浇菜。现在只有黄瓜和韭菜下来了,茄子和西红柿,也只是结了钮而已,其余的如青椒、芸豆等还没开花呢,入夏以来,雨水少得可怜,要想蔬菜长得好,只能人工挑水浇灌了。

  我和外公外婆打了招呼,放下行李,然后,从水缸里舀了水洗漱,看着脸盆里清澈甘凉的水,我不禁一阵地感叹:自己这盆洗脸水,绝对是正宗的山泉水,清爽甘甜,可比城市里用塑料瓶装着的,什么矿泉水和纯净水强多了,可自己却用来洗脸和洗脚,而城市里的人是用来喝的,要论这生活质量,还真是没法说。

  就从葡萄架下的菜地里摘了根黄瓜,咔嚓就是一口,那股特有的清脆甘凉味道,在嘴里瞬间弥散开来。不一会儿,饭菜就齐全了,桌子中间是一大盆松菇炖土鸡,上面撒了一些葱花香菜,一看就令人食欲大动。四周还有五个菜,分别是素炒土豆丝、小葱炒鸡蛋、黄瓜炒肉、炒花生米和炝拌刺嫩芽。桌子旁边,放着盆飘香味的小米红薯干饭。

  吃过晌饭,趁着大家在院里歇凉的时候,我把两个大包从里屋拿了出来,取出给外公外婆买的衣裳和鞋子,给舅舅们也买了不少礼物,还有一大堆给村里的老人和孩子们的零食,尽管数量不是很多,只能让他们尝尝鲜罢了。虽然外公外婆嘴里埋怨着外孙乱花钱,可从老两口那满脸笑出的褶子,就知道他们此时的心情。

  “大外孙大老远回来,还没忘记乡亲们,不错,真是不错!等傍黑天凉快些,你就给各家送去,让老人和孩子们也高兴高兴。”

  二、锅贴味道最难忘

  第二天一早,天已大亮,东方天际的太阳已经变得金黄,光线穿透那薄薄的雾霭,落在这清新的山谷,给小山村披上了一层金光闪闪的金缕衣。在阳光地沐浴下,群鸟儿漫天飞舞,呼朋引伴地寻觅着自己的早餐,叽叽喳喳的声音,弥漫在漫山遍野。

  早饭是杂粮山葡萄粥,小米、红饭豆、松仁、榛子仁混在一起大锅煮,煮好后,再放入洗好的新鲜山葡萄,再闷上五分钟就可以吃了。特有的米香、松子香,再加上野葡萄的酸甜味道,真正地使人垂涎,吃起来那叫一个开胃。干粮是野菜饼子,新采的野菜和上好的苞米面与豆面,在大锅里贴上一圈的大锅贴,那叫一个香!

  除了稀饭和干粮,还有两盘小菜。一盘是切好的咸鸭蛋,鸭子是自家散养的,蛋黄呈现出红彤彤的色泽,由于腌制时间久,蛋白质和脂肪分离,故而有大量蛋黄油流出,入口香醇,咸淡可口,另一盘是小河虾干拌刺嫩芽,清新爽口,令人百食不厌。

  要说这大城市的菜,不能说不好吃,虽然食材不怎么地道,但调味品啥的,比咱这里要丰富许多倍,可也只能说是好吃而已。而家里的饭菜,吃起来啊,特别地道,特别舒服,特别香,这两年,我最想吃的,就是外公外婆做的饭菜,尤其是那个菜饼子,山麻扎馅的。

  我知道,这时候山麻扎应该刚发头茬嫩芽,味道是最好的,待会就到山上采一些回来,顺便再采一些小根蒜,回来配在一起,味道会更好。再说,我这十年左右没采过野菜了,去找找童年的影子。

  三、找找童年的影子

  吃罢早饭,我就拎个柳条筐,拿把小铲子,奔着村子北面的山坡而去。村子周围的山上,都是油黑土,特别适宜植物的生长,野菜的品种多,长得也格外肥嫩,山麻扎、刺嫩芽、荠菜、大耳毛、蕨菜、大叶芹、猫爪子。站在半山坡,看着莽莽群峰,以及那漫山的翠绿的野菜,不由地一阵感慨。

  城里人都感觉野菜是那么的天然美味。可在我的记忆里,野菜却是充饥的粮食,野菜半年粮啊,我小时候,大家生活特别贫困,野菜是乡亲们的主打粮食。那时还真是“挖野菜,也当粮”呢。

  “三月荠菜鲜,四月山麻楂”。山麻扎是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簇生,多嫩梗,梗上两片叶子对生,尖尖的,继续长下去,又会长出两片对称的嫩叶,和下面的两片交错着,翠绿翠绿的。

  山麻楂喜油水,且油而不腻,味道独特,特别鲜美,最适合做包子。用切碎后的山麻扎,和砍碎的肥肉渣混在一起,再少加点野蒜和馅用来包菜饼子。这样做成的山麻扎馅的菜饼子,成了我记忆中,不可多得的美味之一。

  现在的山民,已经没有多少人对吃野菜感兴趣了,也就是赶上过节有些荤菜了,才会到山上采两把回家涮涮肠胃。采集野菜总是快乐的,而快乐的时间总是过得飞快,感觉没过多久,就采了满一大筐的山麻扎和小根蒜,最后,手里还掐了一大把刺嫩芽,这才哼着小曲返回家。

  四、胃已饱,眼不饱

  到家已经十点多钟了,帮老人家把山麻扎仔细地挑了个遍,再用水焯过,放到凉水里浸泡,把苞米面和好开始切油渣了。东北山村的人喜欢吃猪油,年猪身上的肥肉膘主要用来靠油,最后后剩下的肉渣,吃起来脆脆的,香而不腻。

  馅和苞米面都和好了,到地窖里拿出地瓜和土豆,洗了几遍后,放到刷好的大锅里,再添上水,把锅圈放上就开始烧火。放上锅圈,可防止菜饼子没贴住,掉到锅底。我烧火、外婆熟练地包着菜饼子,飞快底往锅里贴,不一会儿,就把大铁锅周围贴满了。我把锅盖盖上,加大了烧火的力度。

  另一个炉灶上,正用大火煮着高粱米饭。等高粱米饭就熟了,捞出来,在盆里加上甘凉的泉水,这样高粱米水饭就做好了。菜饼子烧好后,还需要在大锅里焖会儿,我把小野蒜剥了,洗净,留着中午蘸酱吃。

  大家俩洗了手,擦了把脸,在葡萄架下的饭桌边坐好,桌子上已经摆好了晌饭。一小盆金光灿灿的菜饼子,一小盆清新凉爽的高粱米水饭,一大钵水灵灵的小野蒜,绿乎乎的小嫩葱和翠绿的小黄瓜,旁边放着一小碗自家酿制的大酱。

  美味在前,我拿起一个菜饼子就开始下嘴。这菜饼子的口味,绝对是一绝,饼皮特别薄,一口下去,野菜的鲜香和苞米的甜香,立刻弥漫在口腔,三两下,一个大菜饼子就进了肚。高粱米煮得恰到好处,吃起来绵软但有嚼头,入口,舒爽到心。

  吃着菜饼子,喝着高粱米水饭,就着蘸酱菜,我足足消灭了三个菜饼子,两碗水饭。我已经饱了,可菜饼子实在是太好吃了,胃口饱了,眼没饱。

  五、打槐花,聊发少年狂

  夏初天气比较凉,道路两旁的槐树才开始开花,闻着那散发着清香的槐花,我忍不住用锄头钩了一串下来,用手撸下来,放进嘴里慢慢嚼起来。嗯,甘甜、清香,还是记忆中的那个味道,看着那一排排的满树的槐花,我的肠胃禁不住地又快速蠕动起来,明儿做些槐花糕吃。

  要说这槐花糕味道的好坏,主要都在这槐花和麦面上了。村里人把槐花分成几个档次,采摘自群山脚下,清水河边的槐花,为上品;争光夺润,欺小霸弱的整片槐树林里的,为中品;荒郊野外,雨露不顾的单枝野株,为下品。

  麦面也是用石磨推碾,细箩层层筛过的为最。麸皮也不可扔掉,放入锅中一块蒸煮最佳,麦麸的田野甘冽之气,也融入到槐花糕中,使槐花糕有更加浓郁的麦香。如果蒸煮时,在上面撒上一层野葡萄汁,那槐花糕就是极品了。

  清晨的仙浴湾,笼罩在一片飘渺的薄雾中,如梦如幻,岸边长满了粗壮的大槐树,有几棵甚至得需要两人一起才能合抱过来。一串串玉铃样的槐花,倒挂着开满了整个大树,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是白的,仿佛把满天飞雪,都抛撒在了这些大树上,把它包裹了起来。

  山风拂起,有些刚吐出幼芽的嫩叶,从满树的白花中露出尖尖的角,时隐时现。这时,槐花沁人心脾的清香就随风轻轻飘下,弥漫在仙浴湾周围,即使身居远处也能闻到充满了原野气息的芳香。

  看到那些沐浴着露珠儿,随风摇摆的一串串的纯白花朵,我顾不得欣赏仙浴湾的美丽多姿,扛着木棍和拎着篮子,就来到了最大的那棵大槐树下,开始采摘槐花。这满树的槐花,不一定都是才开放的,有的可能已经绽放几天了,而做槐花糕最好的就是那种昨夜含苞,今晨绽放的槐花,这种槐花蒸出来的槐花糕,味道最是纯正。

  既然有这么多这么好的资源,我自然是可劲儿地挑好的来摘。用木棒打下一些后,发现有被木棒打得蔫蔫的,于是,干脆舍弃了木棒,爬上了大槐树,骑在树杈上尽情地采摘起来。一串串的犹如洁白珍珠般的新鲜的槐花,隐没于翠绿的枝叶间,骑在树杈上的我,采摘起来倒是省事,没一会儿,篮子就摘满了。

  山上的野葡萄几乎没人采摘,结得是一嘟噜一串儿的,没用上十分钟,就采了十几串,然后,用藤条穿着提在手里,心情愉快地顺着山路奔着村里走去。

  六、槐花糕,好吃难做

  到家的时候,也就九点多。外公外婆正推着碾子在磨麦子呢,一粒粒金黄的小麦,在大碾子的碾压下慢慢碎裂,经过无数遍的碾压之后,小麦就变成了面粉和麦麸子。

  我打了一盆清水,擦了把脸。接过外公外婆的活儿,继续推着碾子。外婆把篮子里的槐花拣了一遍,将杂草和老花挑出去。再用一大盆清水,对这些水嫩的槐花,进行轻轻地淘洗,把洗好的槐花,捞到蒸馒头用的盖帘上,控干水分。

  我把面磨好,用细眼筛子筛好。外婆把野葡萄洗净,用擀面杖,在瓷盆里,把野葡萄捣碎,野葡萄汁也随之渗了出来。到此,准备工作算是告一段落。下一步,就是制作槐花糕了。

  把控干水分的槐花放进菜盆里,再把筛好的麦面加进去,少加一些细麦麸。然后,用筷子和好后,开始倒在蒸包子的盖帘上,摊平,最后,在上面,再撒上一层野葡萄汁。

  槐花糕可做成块状的,也可做成串状的,主要是洗后晾的程度和用麦面的多少,晾的轻一些,麦面多一些,蒸前再压实一些,就是块状的;不然,就是串串的。大人都喜欢吃块状的,大块朵颐,口有留香。小孩吃串串的最好,当小孩儿张开比槐花大不了多少的小嘴,扬着粉嫩温润的小脸,将花一朵一朵吊进嘴里,自然有一番童稚的心动与欣慰。

  我们做了大半锅块状的,小半锅串状的。制作完毕后,盖上大锅盖,开始用火蒸。中午的时候,大锅里蒸制的槐花糕也快熟了,这玩意蒸好后,要马上起锅。否则,槐花熟过头了,就少了些清新的味道,感觉会差很多。

  我们在葡萄架下喝着茶水,在优哉游哉地等着槐花糕出锅,或者在外屋假意地闲转悠,就等着槐花糕出锅,能第在一时间,弄块槐花糕尝尝。几分钟后,外婆把大锅盖掀了起来,开锅瞬间,热气蒸腾而上,一股槐花的清香就蔓延开来。

  我实在是等不及了,没等槐花糕凉透,就伸手抓了一块,在手里倒了两下,掰下一小块,送进了嘴里,大口地嚼了起来。甜丝丝的槐花糕在嘴里,随着牙齿的咀嚼,又绵又软,余味无穷。午饭,我除了槐花糕外,什么都没吃,一大锅的槐花糕,一多半,进了大家的肚子。

【吃货回乡拾零网络散文】相关文章:

吃货散文10-06

凤凰拾零散文10-06

土贵山拾零散文10-05

回乡偶感散文10-06

回乡路途散文10-06

漫漫回乡路散文10-06

回乡偶书散文10-06

戴着草帽回乡散文10-06

吃货的语录10-25

吃货老爸作文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