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关于母难日的散文
今天早晨,我一睁开眼睛,细心的老婆就在我耳边轻语了一声:“老公,生日快乐!”哈哈,原来今天是我的生日。仔细一想,从庚戌到乙未,我已经跨过四十五个年头,吃四十六的饭了!
我是个文字爱好者,虽然写作的水平有限,但是,这并不妨碍自己给自己作一首古风诗《乙未母难日感怀》来记事:“欲到知非欠五年,风霜吐韵鬓腮边。严慈容貌深恩在,子女欢歌夜雨绵。”
多年以来,我没有给自己过生日的习惯。一方面,是因为那些年家里的生活确实非常困难;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家乡的良好习俗:给老人过生日,办生日酒宴,是天经地义的事,而父母健在的人,不管他(她)的年龄有多大(因为在父母的眼里他们永远是孩子),都不能正式地举行过生日的仪式,尤其是不能办生日酒宴,否则,在大家的眼里就是不孝的表现,会被人鄙视。我最能体会“豆芽就算长到顶住天,还是菜”那句老话之中蕴含的深刻意义,因为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五千多年的历史。
出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的我,听说,那是一个会因为政见不同就有夫妻反目的现实存在的时代,生产力也特别低下,人们的吃穿成问题,要啥没啥,过生日这种事,免谈。到了七十年代末,情况好了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内改革,对外开放,从国外蹿过来了一句生日祝福用语:“Happy birthday!”这句话也仅局限于沿海城市,与乡村无缘。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各种宴会逐渐多了起来,是因为人们的生活状况好了许多。
到了本世纪,绝大多数人的温饱问题解决了,部分地区的部分家庭也步入了小康或者比较富裕的状态,因此,吃喝玩乐的方式也多样化了,也不用担心1959的饿死人事件会再次发生了,生日宴会的层次分明,各种不同类型不同档次的宴会就开始了比赛。在这样的情形下,我不反对别人用什么样的方式过生日,我只是仍然坚守我的传统观念:过生日是给老人过为好。我自己过生日的正式仪式,一个字——免。
我的爷爷奶奶与外公外婆,我都没有见过,父母大婚时他们就已经去世多年了。我的父母在世的时候,我记得他们的生日,分别是农历的十月十一和八月初八。只有在父母过生日的当天,我能够吃到平时吃不到的猪肉。
社会在变革,时代在变迁,观念在更新。不过,在我的家乡,关于过生日的习俗没有变化,我也不希望它变,因为那种简单的淳朴,传递着本土地域文化的一种特征。
20xx-2-23
【母难日的散文】相关文章:
情丝难剪,相思难断散文10-08
难捱的日子散文10-07
红尘痴缠难散文欣赏10-10
也许这是一个难抉择的命运散文10-05
一日绘散文10-06
随州十日之一眸是乾坤散文10-07
七月七日的猜想散文10-07
竹泉村一日游散文07-11
相见时难别亦难作文(精选22篇)09-01
沉香救母的故事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