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包子的心得体会

时间:2023-06-24 02:46:33 心得体会 投诉 投稿

制作包子的心得体会(通用10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有利于培养我们思考的习惯。那么心得体会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制作包子的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制作包子的心得体会(通用10篇)

  制作包子的心得体会 篇1

  时光如水,生命如歌。在马驹过隙间,我们又送走了一个紧张的学期,迎来了又一个暑假。从明天起,我们又开始放寒假了。

  这天,我穿着一身整齐的衣服,向李师傅拜师。终于,师傅说出了一个字‘行!’虽然,我没有做过包子,但是我`对做包子的程序了如指掌,因为我曾经是一位旁观者。好,开始了!我按师傅的方法:8斤面粉,3斤白糖,2两依士米,3斤泡打粉倒进搅拌机搅拌成面团,师傅告诉我,要想知道面团是否结实,就把一些面团拿出来,把它搓成薯条一般的形状,对着折一折,纹少的就结实。待面团结实后,就放在压面机上压,压扁了以后,就放在桌面上,像粉卷一样卷着,然后捏成一个个小面团,如果小面团太湿,可以用生粉沾一沾。随后,食指和中指顶压扁的`面团的中间,拿起小棍子就磨。食指和中指飞快地转动着。做成了包皮。

  一切准备就绪,开始把馅心放在包皮里。师傅把装有叉烧的盆子放在桌子上,又拿来一个笼放在桌旁。师傅真能干,包得又快又好。只见他左手托着包皮,右手搛馅心,放下筷子,两手一捏,一只小巧的包子便出现在它手里。我最笨拙,馅心不是放多了,就是放少了。馅心放多了,包皮就破了,我急忙用手去捏。谁知,这边捏好了,那边又破了。急得我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时间从我身边不知不觉地溜走了。我仍然收获甚微,我心灰意冷了,唉,谁说世上无难事,这学做包子也就很难嘛!不过,经过师傅的精心教导,奇迹出现了。我能做出两三个包子。我又想起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句名言,这次,我做了有心人,当然世上无难事了。

  啊,多么美好的暑假,多么可喜的收获,这天,我学会了做包子。感受到了劳动的艰辛,品尝到收获的喜悦。这在我的记忆中抹上了浓浓的一笔,它使我忘不了,真的永远忘不了!

  制作包子的心得体会 篇2

  三国时期,有一个叫诸葛亮的人。某一天,诸葛亮带领着大军来攻打孟获,他们走着走着,就到了一条河,河神说:“你把你的将士杀几个给我,我就让你们过河。”诸葛亮答应了,就带着大军回到了军营,想来想去他灵机一动说:“他不是要吃人头肉?我们就把面做成人头形状,再把牛肉放进去,蒸好以后给那河神送去不就行了,然后就让他的厨师们去做。”第二天就把包子送了过去,河神说:“好吃、好吃……”然后让他们过了这条河,打了胜仗。这就是包子的由来。

  我的妈妈是个大厨,她做什么都好吃,但我最爱吃她做的包子了!

  还记得我妈第一次做包子,做的四不像,色香味也俱全,这让我“食欲大减”但我知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所以我吃很多,吃的时候还说:“好吃……”这都为了不让老妈伤心,才说的。

  第“n”次做包子时,老妈把香喷喷的包子放上桌时,看着色香味俱全的包子让我食欲大增,咬一口,香甜可口,鲜嫩多汁!再咬一口,包子浓香的汁液流了出来,在灯光下泛着油光,我一连吃了好几个才吃个半饱,“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妈妈做的食物,没有复杂的技巧,没有炫目的.配料,也没有精致的器皿,可她却将对我的爱,用心的放在食物里,这就是爱的味道,家的味道。“父母皆艰辛,尤以母为笃”我想这些食物都是用妈妈的爱做成的,是爱把食物变得美味……

  妈妈做的包子真好吃,我爱吃妈妈的包子,我更爱妈妈。

  最后,我想对妈妈说:“我爱你,妈妈,我想对你说无数个感谢和对不起!”

  制作包子的心得体会 篇3

  姥姥最近总是自己做包子吃,为什么不买却要花心思去做包子呢?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

  原来在过年的时候,姥姥买了几个玉米壳发糕,其中一个,吃着吃着,吃到了一个邦迪!好像在手上贴过四五天,多脏啊。怪不得姥姥自己做包子了,她认为买的都不干净。我就让姥姥也教我做包子。姥姥答应了,她说:做包子要用老面,先把老面放进盆子里,加点水。再放进新灰面,用筷子使劲搅拌。

  我试了一下,还挺费劲呢!搅得像一团烂棉花的时候就可以揉了。我听了用手摁,比之前轻松多了。但是又觉得这样摁容易粘到袖口上,于是改用拳头锤。对,把它揉成光滑,绵软,摸起来很舒服的样子就行了。然后把这团面用塑料袋套起来。(其实是把它和盆子一块儿罩起来)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三个小时过去了。

  我像个小偷一样,心扑扑地跳,我跑过去掀开塑料袋,只见里面的面团都贴到了塑料袋上面,真的泡起来了!姥姥说:现在,我们来做包子馅,先用文火炒盐和花生米,待花生米炒熟了,就给它们去皮,用手一捏就可以了。然后把剥好皮的`花生米和糖一起用小型的粉碎机打成小颗粒,再将核桃切成颗粒,不能用机器打,它里面有油。把它们搅在一起,加上花生油或色拉油。这样馅就做好了。

  我照着姥姥的指示做了。然后切下一小团面压成饼,把陷儿加了进去,一个包子就做好了。你们想吃吗,那就照着上面的方法做吧!

  制作包子的心得体会 篇4

  记得在我四年级的时候,学校组织我们去莲塘基地参加实践活动。在那儿,我学会了包包子。

  在食堂里,老师先给我们示范如何包包子。只见老师把面皮平方在手心上,舀了一勺肉馅,把肉馅放进面皮以后,就将面皮合上。看着老师那熟练的动作,我们羡慕不已。老师示范完以后,便让我们自己做了。

  我拿起面皮,学着老师的样子舀了一勺肉馅,把肉馅放到面皮上。再把面皮往中间合,可发现不管从哪一个方向捏都会挤出一些馅。于是我左边捏一下皮,右边捏一下皮。好不容易才把包子包住了,但是一放到盘子上,皮又裂开了。那裂开的嘴口子好像在嘲笑我不会包,我看了也觉得不好看。

  包了几个外表怪异的包子以后,老师来走看我们包子包得怎么样了。老师看见了我包的那几个包,笑了笑“小朋友,是这样的”老师边教我怎样做包子,边鼓励我边说“先把皮放好在手心,然后按一定的皮的大小来舀肉馅,再把皮合上。你做的很棒哟,继续加油吧!”

  老师走到另一边去了,她教我的时候我好像听见有人在偷笑。向四周一看,有好几个人对我指指点点,还不时笑一下。我心想:这回再不包不好,面子可保不全喽!于是我开始认真地做起来了,我这回包得还不错,自我评分:90分!

  到了中午,我们又来到了食堂。见食堂的`阿姨把我们做的的包子都蒸熟了放在了桌上。有的包得像饺子,有的包得像汤圆,还有的包得有模有样……

  虽然没有吃上自己做的包子,但我觉得这次包包子很好玩。

  制作包子的心得体会 篇5

  今天,奶奶要蒸包子。爸爸来帮忙擀皮,奶奶包馅。我想:擀面皮和包馅有什么难的?包包子一定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我自告奋勇告诉奶奶,让我包包子。

  面和馅准备好了,我拿了个擀面杖和爸爸学擀皮,只见爸爸把切好的面团按了按,拿起一个面团,一手滚动着擀面杖,一手旋转着面团,不一会儿,一张圆圆的面皮擀成了。我看了,也跟着做,可是手里的.擀面杖就是不听使唤,不是左手慢就是右手转不过圈来,擀出来的面皮向世界地图,不方不圆,还一边厚一边薄。爸爸说:“万事开头难,多试几次就好了”。我听了抖擞精神继续擀皮,在爸爸的耐心指导性,我又试了几次,终于成功了,手快了,擀出来的皮也圆了,奶奶一个劲的夸我擀的好。

  学会了擀皮,就该学包馅了。奶奶先左手托着面皮,右手用勺子把馅放进去,然后两只手托住面皮,两个大拇指把馅轻轻的按在里面,然后一只手托着,另一只手一边捏包子边,一边慢慢的旋转,一个小包子就做成了。我按照奶奶教的顺序小心的做,生怕哪一处做不好,最终,在我的努力下,第一个包子做好了,但是,怎么看都不像个包子,头上的撮高出一大截,像一个翘着小辫子,把爸爸和奶奶笑得不行,奶奶把上面的“辫子”掐了下来,这下总算是像个包子了。

  晚上,妈妈拿起我做的包子尝了一口,“嗯,挺好吃,不错!”。我听了心里那个甜啊,哈哈,看来我包的包子还不错嘛!劳动不仅有艰辛,更有乐趣。

  制作包子的心得体会 篇6

  今天,天气阴沉沉的。

  无聊的我做完作业后,听见厨房里发出奇怪的声音:“咚咚咚,啪啪啪……”时而快时而慢。

  哦,是妈妈。妈妈在厨房里待了很久。我静静地,脚步轻轻地到了厨房门口,看见忙碌的妈妈。“她又在做什么好吃的呢?”我偷偷瞄了一眼。

  突然,调皮的臭弟弟,一蹦一跳地到我的身旁,吓了我一跳,弟弟说:“姐姐,你说妈妈是不是又在做黑暗料理呀?”我说:“有可能,走,咱去看看。”

  妈妈看见了我们,吓了一大跳。说:“到一边儿去,别打扰我。”弟弟说:“妈妈你又在干啥?”妈妈说:“包包子呀!”我和弟弟都特别期待。妈妈说:“我很忙,我在配馅料。”我说:“有什么馅儿啊?”妈妈说:“一会儿再告诉你。”

  两个小时后,妈妈把准备好的材料放上桌。有一盆发好的面,胖乎乎的有很多小孔,像蜂窝一样。三盆馅,香气扑鼻。馅有:鲜肉馅,香菇青菜馅,腊肉咸菜馅。

  妈妈说:“去洗手,洗完手后再来包。”我洗好了,看见妈妈手上抹了点儿油,把盆里的面拿出来放在桌子上,用刀切下一块,用手搓成长条,然后又用刀切成小块。我的任务是把妈妈切好的剂子揉成圆团。小姨说:“我的任务是擀皮儿。”妈妈说:“边上薄一点儿,中间要厚一点儿。”弟弟的双手、手肘都是抹的油。妈妈说:“不要你弄,一边儿去。”弟弟有点儿不高兴。

  妈妈拿起一张皮儿放在手里,舀了一勺馅放在皮儿上,轻轻松松就包了一个包子,上面有许多小褶子,顶上还有一个小窝窝,真好看。可我一点儿也不会,我就先试了一下,一揪一揪的捏好了。可是跟妈妈的不像呀,就是一个坨坨啊!然后我又观察妈妈,只见她左手大拇指压着菜,右手灵活地一揪一捏,一捏一揪,就包好了。于是我又跟着学,一揪一捏……

  妈妈说:“你看你自己,揪的太长了,底儿变薄了,两边和头上皮儿又厚,不好吃,待会儿蒸的时候底要破。”

  “哦——”。我不紧不慢地包完手里这个。小姨说:“你包的.真像一个福袋。”然后我就照妈妈的样子继续包,有一点点像了,可是还是不完美。

  肉馅包完了,换了一盆腊肉咸菜馅儿,这个有点儿难,因为它没有肉馅结实,它是散的,我连续包了好几个都包不好,都捏不实,要么皮上就是咸菜和葱,活脱脱就像一个“花脸包子”。

  “你要一只手轻轻揪捏皮,不能揪得太长,另一只手要用巧力,一点一点往里压。两手分工,一边捏,一边转,一边压,封口的时候要把粘在手的菜包进去。”妈妈说。我们包了大概二十几个,妈妈就拿去蒸了,需要二十分钟,还有的慢慢包,要不然先包的时间久了,皮儿会硬,不好吃。

  时间到了,包子熟啦!我们一人一个往嘴里塞。哇,真好吃。

  嘿嘿,今天学到一门技术,真开心!

  制作包子的心得体会 篇7

  今年春节真是个非常特殊的春节,由于新冠肺炎的影响,我们都响应政府要求宅在家里没有外出。有一天早上妈妈提议做包子,我们都积极响应,爸爸便从超市买来面粉、酵母、猪肉以及一些调味料。

  等原料都准备好了以后我们开始做包子了。首先,妈妈准备好5克酵母用250克30摄氏度的温水冲开,然后倒入500克的面粉中,接下来可是个体力活了,要把面粉不停地揉啊揉,直到揉成一个光滑的面团,等面团揉好就完成了第一步,然后盖上盖子让面团醒半个小时。

  在醒面团的同时,我们开始准备肉馅了,因为我们都喜欢吃肉包子,所以这个肉馅也是很重要的啦。爸爸把买来的猪肉洗净切成小块然后不停地用刀剁,等剁到成肉末了再加入盐、料酒、生抽、耗油等调味料再继续剁一会儿,最后加点葱花拌匀肉馅就做好了。

  这个时候面也醒的差不多了,面团不停地在发酵膨胀,醒完的面团比之前大了几乎有一倍,真是神奇,像个刚生出来的大胖小子一样,圆圆胖胖的。妈妈把醒好的面团揉成一个大长条,再切成一个一个的小面团,然后用擀面杖把小面团擀成薄薄的圆面皮,这样就可以开始包包子了。

  拿起面皮把调好的肉馅放在中间,然后开始做一个一个的褶子把肉馅包在里面就做成一个包子了。一开始我怎么包也包不好,后来在妈妈的指导下,用手指头一个一个慢慢的仔细地捏褶子,最后终于包成了一个包子,我高兴的说这个包子我做了记号了待会我自己吃。

  等包子全部包好后就准备下锅蒸了,大蒸锅放好水把包子一个一个整齐地放在蒸架上然后开大火蒸。蒸了十来分钟后,白白胖胖的包子蒸好可以出炉了。我急忙把锅盖打开,包子的香味就飘了出来充满了整个房间,我夹起那个我自己做的包子呼呼吹两下,咬一口松松软软可真香啊,再咬一口鲜美的'肉馅,这味道真的好极了,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包子!

  做包子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它不仅使我锻炼了动手能力,也让我享受到了亲自做的美食,劳动真的能创造美好生活!

  制作包子的心得体会 篇8

  快到家了,林生不禁加快了脚步。肚皮不适时机地“咕噜噜”地叫起来,林生望着手里热气腾腾的包子,咽了一口唾沫,“一定要赶在包子变凉之前送给妈妈。”林生心里想着,继续马不停蹄地往家里赶。这时,几小时前的一幕幕清晰地浮现在他脑海里……

  李老师正在班上宣读着上次全区会考的成绩。毫无疑问,这次考试林生又是班上的第一名,而且是全区唯一的双科满分。听到这个成绩,林生高兴地想:“病床上的妈妈知道我的成绩一定会很高兴的。”不由的挺直了腰板。

  课后放学后,李老师跟林生说:“你的家庭情况我了解,这学期的学费我已经帮你垫了,要你妈妈别着急。努力学习吧,孩子。”林生高兴地说:“谢谢您,老师!”说完,蹦蹦跳跳回家了。

  回到家,林生把试卷交给妈妈。“妈妈!老师要我明天到县里参加表彰大会,还说要我上台领奖呢!”躺在病榻上的妈妈拿着试卷,憔悴的脸上露出了笑容,颤抖着手从包里摸出五毛钱给林生,说:“好孩子,拿去明天买点吃的午饭吧”。林生拿着那来之不易的五毛钱,小心翼翼地放进口袋里。

  第二天林生跟着李老师参加完表彰会,已经是中午。李老师还要到教育局办事,让林生先回去。林生路过集市,只见集市上人山人海,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叫卖声此起彼伏。林生想起自己口袋里的伍角钱,“买支冰棍吧,自己9岁了还没尝过……”林生想。但马上又打消了这个念头。“要不买一枝铅笔?算了,把那支接上一截树枝或许还能用,练字的时候用树枝就行了。”林生左思右想,拿不定主意。突然,一阵香味吸引了林生。他不由自主地走了过去。原来是一家包子店,一个包子的价钱刚好是五毛钱。林生想到医生说要妈妈补充营养,可是妈妈好几天没有吃到像样的饭菜了,便毫不犹豫地买了一个包子,小心地捂在怀里,向回家的路走去……

  走了一里路,林生感到肚子饿了,怀中包子的香味似乎越来越浓烈,不停的散发出诱人的香味。好像在说:“快吃我呀,快吃我呀!”这时,林生听到一个声音在说:“吃吧,本来就是妈妈奖励自己的,为什么不吃一点儿呢?”“不!”林生在心里对自己说:“妈妈为了送我读书都累病了,这个包子应该给妈妈吃!”便继续赶起路来。

  又翻过了一座山,林生觉得唾沫一个劲的.向上涌,手里的包子看起来是那么的诱人,那么的香滑松软。林生实在饿的受不了了,告诫自己说:“只尝一小口,就一小口。”便用嘴唇轻轻的抿下了米粒大的一小块皮,继续马不停蹄地赶路……

  不知不觉翻过了三座山,林生终于来到了熟悉的乡间小路。他想:“不久我就可以到家了。”脚步也变的轻松起来。这时,他的肚子又不争气的“咕噜噜”的叫起来。林生真想一口咬下去,但又想起病床上的妈妈。便又抿了抿皮,咽了咽口水,用最快的速度朝家中跑去。

  太阳落山的时候,林生终于回到了家。他大声喊:“妈妈快看,我给你带什么好东西来了!”妈妈一看儿子手中的包子。包子外面的一小层皮都被抿掉了,但里面的皮还是紧紧地包裹着馅,完好无损……

  妈妈热泪盈眶,紧紧抱身旁的儿子。“这是一个最香最好吃的包子,也是一个无论是谁都做不出来的最好的包子!”

  制作包子的心得体会 篇9

  “叮铃铃,叮铃铃!”电话铃声骤然响起。

  我放下手中的笔,以光速前去接电话,没想到妈妈却已经“捷足先登”,把电话稳稳的拿在了手中。我则歪着脑瓜抻着脖子仔细聆听起来。

  “喂,妈,有事吗?”妈妈慢悠悠的问道,是奶奶打来的电话。

  “中午我蒸包子吃,你们来吃吧!”电话里传出的是奶奶慈祥的,满是期盼的声音。其实,我们一家昨天刚在奶奶家吃过饭。

  “嗯,行。”妈妈答应的很干脆,她知道空巢的奶奶周末恨不得我们多去吃几顿,因为平时我们都在忙,没大有时间,妈妈不想驳了奶奶的好意。

  听到这里,我又跑回房间里做作业,而妈妈也去接着忙活起来。

  正当我做的起兴的时候,电话仿佛要和我作对一样,电话铃又“不失时机”的响起来。

  “天哪!真吵啊!还让不让做作业了。”我边抱怨边支棱起耳朵,留意是谁这么“不识时务”。

  这次电话里传来的是姥姥的声音,“你们中午来吃包子吧,我做了韭菜馅,还想做白菜馅的。你们帮我买一颗大白菜,再买斤五花肉,可别买多了,买多了冰箱里放不下。”

  “这?”妈妈可犯了难,因为刚刚她答应了奶奶。不过,片刻的犹豫后,妈妈还是很爽快的答应下来了。

  我疑惑极了:“妈妈,我们又不会分身术吗?刚刚你答应了奶奶,这次你又答应了姥姥。”

  “傻孩子,我也是没有办法。还是先去你姥姥家吧,因为我们得给她买白菜和五花肉。奶奶家还是晚上去吧,我去打电话。”妈妈立即拨通了奶奶家的.电话:“妈,我们还有点事,中午就去不了了,还是晚上吧!正好,我给你拿些爬虾去。”

  “哦,晚上啊,那就晚上吧,可一定来。那我就晚上再包包子。”奶奶微微有点失望,但是随即就调整好了。听奶奶挂了电话,我知道妈妈是撒了一个善意的谎言。是啊,谎言有时候也很美丽。

  十点多的时候,我们一家买好了东西,向着姥姥家进发!

  一进门,我们就看见了姥姥正在和面,她洋溢着笑脸对我说,“来了,快,把白菜放下,提着多累啊。”

  爸爸妈妈洗洗手,跟着姥姥一起忙活起来。姥姥真是威风不减当年,只见她擀的包子皮左右翻飞,大小适中,虽然头上都滴下汗珠来,但她还是笑着说,“不累,不累。”妈妈把白菜切碎,拌上精肉,倒上一点油,开始搅拌起来。爸爸负责包包子,他左手掏着包子皮,右手则拿着一个勺子,往包子里面添。不长时间,包子就全部都包好了。

  到了蒸的时候了。姥姥小心翼翼的把包子挨个摆好,然后,点火,开蒸!

  蒸包子的二十多分钟是那么的漫长,我的口水都快要流下来了!

  终于,厨房里出包子的香味了。包子出锅了,我不顾滚烫的热浪,提起一个包子就大口开吃,包子的油都流到桌子上了,我依然没有发觉,边吃还边含糊不清的说:“好吃,不过,有点烫。”

  大家看着我贪吃的模样,都笑了起来。

  吃完了,姥姥还是非让我们带上几个包子回去,让我们早晨吃。妈妈有些为难,因为她最不喜欢吃第二顿的包子了。但是爸爸不断的向妈妈使眼色,那意思仿佛是说妈妈不懂事。我呢,则立马找来袋子,撑开,看姥姥满意的给我们带包子。是啊,姥姥盛情难却,我们只好“吃不了兜着走”了。

  到了晚上,我们一家人又马不停蹄的来到了翘首期盼已久的奶奶家。奶奶包的是芹菜馅的包子,我们到达的时候,包子马上出锅。

  “快吃,包子要趁热吃才好吃。”包子出锅后,奶奶一边说,一边忙活着蒸下一锅的包子。等到我们吃完了,奶奶还没有吃上饭。我们劝她吃饭时,她却说自己先喘一口。哎,我知道奶奶累了,为了不让她累,我们总是劝她别包包子了,太麻烦了。可是她却说,有什么麻烦了,不就是做顿饭吗。

  临走,奶奶看妈妈很喜欢吃她腌的咸菜,就先给我们带了咸菜,接着又给我们拿包子。我立即说我们刚从姥姥家带了好多包子回家,就不带了。可是奶奶却很坚决:“你姥姥包的和我包的又不是一种馅子的,还是带些吧,这样热热吃方便。”

  天,真是无法拒绝。看爸爸手里提着一兜包子,我立即愁容满面起来:“天,这包子盛宴到底要吃到什么时候呢?”不过,今天的这两顿包子里,我却吃出了父母对子女的浓浓的深情。

  制作包子的心得体会 篇10

  国庆节,爸爸正好要去天津谈事情,顺便叫我和妈妈去玩,说起天津大家一定首先会想到狗不理包子,再就是天津麻花,这两个我都尝过了,现在让我来个大家讲一讲去狗不理包子铺的事情吧!

  来的天津,怎么也会去吃一下正宗的狗不理包子,它是很昂贵的,我们进狗不理店铺的时候,看着装修非常豪华,也很考究,关键就是他们很古代的装饰,一进去就有种在电视里看到清朝时候的包子铺一样,服务员都穿着那个时候的店小二穿得服装,他们把我们引到了我们定的房间,房间都是用木头搭建的,以红色和青瓦色为主,一上来点餐我就被震住了,就听爸爸的朋友说:“点个5888的套餐”,天哪,这是来吃包子吗?不一会就上了几笼包子,这个包子有个特点,就是每一个包子都是18个摺,我特意数了几个,确实是这样的,还有现场制作,让我们可以尝试一下,我看着这样昂贵的东西没敢过去。不过味道确实很好,天津人一般都会劝你,吃菜你可以客气,吃包子你可千万不要客气,大体算了,一个最一般的包子一口一个就是40元左右,好一点的就是一口100多,真的太贵了。我们正在品尝包子的.时候,进来穿着长衣大褂的说快板的给我们讲述了:从前有一个人叫狗子,他是卖包子,他的包子很好吃,可是他忙不过来,他不理买包子的人,所以他就起了个名字:狗不理包子!听着这些才知道,原来狗不理这个名是这样来的。

  我在天津吃正宗狗不理的时候,我们吃的包子非常的好吃,我是吃的最多的了,可是他们的菜非常一般,可以说是非常不好吃!不过我们不得不吃,他们那里做的牛奶非常的好喝,可以说是一绝,我会永远记着狗不理这个饭店!真的很好吃,你们可以来天津尝一尝,一尝就知道!记住:正宗狗不理的外表是古老建筑,在天津来说是很难约得。

《制作包子的心得体会(通用10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制作包子的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做包子日记10-01

包包子作文11-08

做包子的作文09-29

包包子的作文09-15

做包子作文10-07

包包子日记10-07

做包子的作文03-07

做包子作文03-07

美味的包子作文02-28

包包子作文09-30

制作包子的心得体会(通用10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有利于培养我们思考的习惯。那么心得体会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制作包子的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制作包子的心得体会(通用10篇)

  制作包子的心得体会 篇1

  时光如水,生命如歌。在马驹过隙间,我们又送走了一个紧张的学期,迎来了又一个暑假。从明天起,我们又开始放寒假了。

  这天,我穿着一身整齐的衣服,向李师傅拜师。终于,师傅说出了一个字‘行!’虽然,我没有做过包子,但是我`对做包子的程序了如指掌,因为我曾经是一位旁观者。好,开始了!我按师傅的方法:8斤面粉,3斤白糖,2两依士米,3斤泡打粉倒进搅拌机搅拌成面团,师傅告诉我,要想知道面团是否结实,就把一些面团拿出来,把它搓成薯条一般的形状,对着折一折,纹少的就结实。待面团结实后,就放在压面机上压,压扁了以后,就放在桌面上,像粉卷一样卷着,然后捏成一个个小面团,如果小面团太湿,可以用生粉沾一沾。随后,食指和中指顶压扁的`面团的中间,拿起小棍子就磨。食指和中指飞快地转动着。做成了包皮。

  一切准备就绪,开始把馅心放在包皮里。师傅把装有叉烧的盆子放在桌子上,又拿来一个笼放在桌旁。师傅真能干,包得又快又好。只见他左手托着包皮,右手搛馅心,放下筷子,两手一捏,一只小巧的包子便出现在它手里。我最笨拙,馅心不是放多了,就是放少了。馅心放多了,包皮就破了,我急忙用手去捏。谁知,这边捏好了,那边又破了。急得我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时间从我身边不知不觉地溜走了。我仍然收获甚微,我心灰意冷了,唉,谁说世上无难事,这学做包子也就很难嘛!不过,经过师傅的精心教导,奇迹出现了。我能做出两三个包子。我又想起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句名言,这次,我做了有心人,当然世上无难事了。

  啊,多么美好的暑假,多么可喜的收获,这天,我学会了做包子。感受到了劳动的艰辛,品尝到收获的喜悦。这在我的记忆中抹上了浓浓的一笔,它使我忘不了,真的永远忘不了!

  制作包子的心得体会 篇2

  三国时期,有一个叫诸葛亮的人。某一天,诸葛亮带领着大军来攻打孟获,他们走着走着,就到了一条河,河神说:“你把你的将士杀几个给我,我就让你们过河。”诸葛亮答应了,就带着大军回到了军营,想来想去他灵机一动说:“他不是要吃人头肉?我们就把面做成人头形状,再把牛肉放进去,蒸好以后给那河神送去不就行了,然后就让他的厨师们去做。”第二天就把包子送了过去,河神说:“好吃、好吃……”然后让他们过了这条河,打了胜仗。这就是包子的由来。

  我的妈妈是个大厨,她做什么都好吃,但我最爱吃她做的包子了!

  还记得我妈第一次做包子,做的四不像,色香味也俱全,这让我“食欲大减”但我知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所以我吃很多,吃的时候还说:“好吃……”这都为了不让老妈伤心,才说的。

  第“n”次做包子时,老妈把香喷喷的包子放上桌时,看着色香味俱全的包子让我食欲大增,咬一口,香甜可口,鲜嫩多汁!再咬一口,包子浓香的汁液流了出来,在灯光下泛着油光,我一连吃了好几个才吃个半饱,“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妈妈做的食物,没有复杂的技巧,没有炫目的.配料,也没有精致的器皿,可她却将对我的爱,用心的放在食物里,这就是爱的味道,家的味道。“父母皆艰辛,尤以母为笃”我想这些食物都是用妈妈的爱做成的,是爱把食物变得美味……

  妈妈做的包子真好吃,我爱吃妈妈的包子,我更爱妈妈。

  最后,我想对妈妈说:“我爱你,妈妈,我想对你说无数个感谢和对不起!”

  制作包子的心得体会 篇3

  姥姥最近总是自己做包子吃,为什么不买却要花心思去做包子呢?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

  原来在过年的时候,姥姥买了几个玉米壳发糕,其中一个,吃着吃着,吃到了一个邦迪!好像在手上贴过四五天,多脏啊。怪不得姥姥自己做包子了,她认为买的都不干净。我就让姥姥也教我做包子。姥姥答应了,她说:做包子要用老面,先把老面放进盆子里,加点水。再放进新灰面,用筷子使劲搅拌。

  我试了一下,还挺费劲呢!搅得像一团烂棉花的时候就可以揉了。我听了用手摁,比之前轻松多了。但是又觉得这样摁容易粘到袖口上,于是改用拳头锤。对,把它揉成光滑,绵软,摸起来很舒服的样子就行了。然后把这团面用塑料袋套起来。(其实是把它和盆子一块儿罩起来)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三个小时过去了。

  我像个小偷一样,心扑扑地跳,我跑过去掀开塑料袋,只见里面的面团都贴到了塑料袋上面,真的泡起来了!姥姥说:现在,我们来做包子馅,先用文火炒盐和花生米,待花生米炒熟了,就给它们去皮,用手一捏就可以了。然后把剥好皮的`花生米和糖一起用小型的粉碎机打成小颗粒,再将核桃切成颗粒,不能用机器打,它里面有油。把它们搅在一起,加上花生油或色拉油。这样馅就做好了。

  我照着姥姥的指示做了。然后切下一小团面压成饼,把陷儿加了进去,一个包子就做好了。你们想吃吗,那就照着上面的方法做吧!

  制作包子的心得体会 篇4

  记得在我四年级的时候,学校组织我们去莲塘基地参加实践活动。在那儿,我学会了包包子。

  在食堂里,老师先给我们示范如何包包子。只见老师把面皮平方在手心上,舀了一勺肉馅,把肉馅放进面皮以后,就将面皮合上。看着老师那熟练的动作,我们羡慕不已。老师示范完以后,便让我们自己做了。

  我拿起面皮,学着老师的样子舀了一勺肉馅,把肉馅放到面皮上。再把面皮往中间合,可发现不管从哪一个方向捏都会挤出一些馅。于是我左边捏一下皮,右边捏一下皮。好不容易才把包子包住了,但是一放到盘子上,皮又裂开了。那裂开的嘴口子好像在嘲笑我不会包,我看了也觉得不好看。

  包了几个外表怪异的包子以后,老师来走看我们包子包得怎么样了。老师看见了我包的那几个包,笑了笑“小朋友,是这样的”老师边教我怎样做包子,边鼓励我边说“先把皮放好在手心,然后按一定的皮的大小来舀肉馅,再把皮合上。你做的很棒哟,继续加油吧!”

  老师走到另一边去了,她教我的时候我好像听见有人在偷笑。向四周一看,有好几个人对我指指点点,还不时笑一下。我心想:这回再不包不好,面子可保不全喽!于是我开始认真地做起来了,我这回包得还不错,自我评分:90分!

  到了中午,我们又来到了食堂。见食堂的`阿姨把我们做的的包子都蒸熟了放在了桌上。有的包得像饺子,有的包得像汤圆,还有的包得有模有样……

  虽然没有吃上自己做的包子,但我觉得这次包包子很好玩。

  制作包子的心得体会 篇5

  今天,奶奶要蒸包子。爸爸来帮忙擀皮,奶奶包馅。我想:擀面皮和包馅有什么难的?包包子一定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我自告奋勇告诉奶奶,让我包包子。

  面和馅准备好了,我拿了个擀面杖和爸爸学擀皮,只见爸爸把切好的面团按了按,拿起一个面团,一手滚动着擀面杖,一手旋转着面团,不一会儿,一张圆圆的面皮擀成了。我看了,也跟着做,可是手里的.擀面杖就是不听使唤,不是左手慢就是右手转不过圈来,擀出来的面皮向世界地图,不方不圆,还一边厚一边薄。爸爸说:“万事开头难,多试几次就好了”。我听了抖擞精神继续擀皮,在爸爸的耐心指导性,我又试了几次,终于成功了,手快了,擀出来的皮也圆了,奶奶一个劲的夸我擀的好。

  学会了擀皮,就该学包馅了。奶奶先左手托着面皮,右手用勺子把馅放进去,然后两只手托住面皮,两个大拇指把馅轻轻的按在里面,然后一只手托着,另一只手一边捏包子边,一边慢慢的旋转,一个小包子就做成了。我按照奶奶教的顺序小心的做,生怕哪一处做不好,最终,在我的努力下,第一个包子做好了,但是,怎么看都不像个包子,头上的撮高出一大截,像一个翘着小辫子,把爸爸和奶奶笑得不行,奶奶把上面的“辫子”掐了下来,这下总算是像个包子了。

  晚上,妈妈拿起我做的包子尝了一口,“嗯,挺好吃,不错!”。我听了心里那个甜啊,哈哈,看来我包的包子还不错嘛!劳动不仅有艰辛,更有乐趣。

  制作包子的心得体会 篇6

  今天,天气阴沉沉的。

  无聊的我做完作业后,听见厨房里发出奇怪的声音:“咚咚咚,啪啪啪……”时而快时而慢。

  哦,是妈妈。妈妈在厨房里待了很久。我静静地,脚步轻轻地到了厨房门口,看见忙碌的妈妈。“她又在做什么好吃的呢?”我偷偷瞄了一眼。

  突然,调皮的臭弟弟,一蹦一跳地到我的身旁,吓了我一跳,弟弟说:“姐姐,你说妈妈是不是又在做黑暗料理呀?”我说:“有可能,走,咱去看看。”

  妈妈看见了我们,吓了一大跳。说:“到一边儿去,别打扰我。”弟弟说:“妈妈你又在干啥?”妈妈说:“包包子呀!”我和弟弟都特别期待。妈妈说:“我很忙,我在配馅料。”我说:“有什么馅儿啊?”妈妈说:“一会儿再告诉你。”

  两个小时后,妈妈把准备好的材料放上桌。有一盆发好的面,胖乎乎的有很多小孔,像蜂窝一样。三盆馅,香气扑鼻。馅有:鲜肉馅,香菇青菜馅,腊肉咸菜馅。

  妈妈说:“去洗手,洗完手后再来包。”我洗好了,看见妈妈手上抹了点儿油,把盆里的面拿出来放在桌子上,用刀切下一块,用手搓成长条,然后又用刀切成小块。我的任务是把妈妈切好的剂子揉成圆团。小姨说:“我的任务是擀皮儿。”妈妈说:“边上薄一点儿,中间要厚一点儿。”弟弟的双手、手肘都是抹的油。妈妈说:“不要你弄,一边儿去。”弟弟有点儿不高兴。

  妈妈拿起一张皮儿放在手里,舀了一勺馅放在皮儿上,轻轻松松就包了一个包子,上面有许多小褶子,顶上还有一个小窝窝,真好看。可我一点儿也不会,我就先试了一下,一揪一揪的捏好了。可是跟妈妈的不像呀,就是一个坨坨啊!然后我又观察妈妈,只见她左手大拇指压着菜,右手灵活地一揪一捏,一捏一揪,就包好了。于是我又跟着学,一揪一捏……

  妈妈说:“你看你自己,揪的太长了,底儿变薄了,两边和头上皮儿又厚,不好吃,待会儿蒸的时候底要破。”

  “哦——”。我不紧不慢地包完手里这个。小姨说:“你包的.真像一个福袋。”然后我就照妈妈的样子继续包,有一点点像了,可是还是不完美。

  肉馅包完了,换了一盆腊肉咸菜馅儿,这个有点儿难,因为它没有肉馅结实,它是散的,我连续包了好几个都包不好,都捏不实,要么皮上就是咸菜和葱,活脱脱就像一个“花脸包子”。

  “你要一只手轻轻揪捏皮,不能揪得太长,另一只手要用巧力,一点一点往里压。两手分工,一边捏,一边转,一边压,封口的时候要把粘在手的菜包进去。”妈妈说。我们包了大概二十几个,妈妈就拿去蒸了,需要二十分钟,还有的慢慢包,要不然先包的时间久了,皮儿会硬,不好吃。

  时间到了,包子熟啦!我们一人一个往嘴里塞。哇,真好吃。

  嘿嘿,今天学到一门技术,真开心!

  制作包子的心得体会 篇7

  今年春节真是个非常特殊的春节,由于新冠肺炎的影响,我们都响应政府要求宅在家里没有外出。有一天早上妈妈提议做包子,我们都积极响应,爸爸便从超市买来面粉、酵母、猪肉以及一些调味料。

  等原料都准备好了以后我们开始做包子了。首先,妈妈准备好5克酵母用250克30摄氏度的温水冲开,然后倒入500克的面粉中,接下来可是个体力活了,要把面粉不停地揉啊揉,直到揉成一个光滑的面团,等面团揉好就完成了第一步,然后盖上盖子让面团醒半个小时。

  在醒面团的同时,我们开始准备肉馅了,因为我们都喜欢吃肉包子,所以这个肉馅也是很重要的啦。爸爸把买来的猪肉洗净切成小块然后不停地用刀剁,等剁到成肉末了再加入盐、料酒、生抽、耗油等调味料再继续剁一会儿,最后加点葱花拌匀肉馅就做好了。

  这个时候面也醒的差不多了,面团不停地在发酵膨胀,醒完的面团比之前大了几乎有一倍,真是神奇,像个刚生出来的大胖小子一样,圆圆胖胖的。妈妈把醒好的面团揉成一个大长条,再切成一个一个的小面团,然后用擀面杖把小面团擀成薄薄的圆面皮,这样就可以开始包包子了。

  拿起面皮把调好的肉馅放在中间,然后开始做一个一个的褶子把肉馅包在里面就做成一个包子了。一开始我怎么包也包不好,后来在妈妈的指导下,用手指头一个一个慢慢的仔细地捏褶子,最后终于包成了一个包子,我高兴的说这个包子我做了记号了待会我自己吃。

  等包子全部包好后就准备下锅蒸了,大蒸锅放好水把包子一个一个整齐地放在蒸架上然后开大火蒸。蒸了十来分钟后,白白胖胖的包子蒸好可以出炉了。我急忙把锅盖打开,包子的香味就飘了出来充满了整个房间,我夹起那个我自己做的包子呼呼吹两下,咬一口松松软软可真香啊,再咬一口鲜美的'肉馅,这味道真的好极了,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包子!

  做包子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它不仅使我锻炼了动手能力,也让我享受到了亲自做的美食,劳动真的能创造美好生活!

  制作包子的心得体会 篇8

  快到家了,林生不禁加快了脚步。肚皮不适时机地“咕噜噜”地叫起来,林生望着手里热气腾腾的包子,咽了一口唾沫,“一定要赶在包子变凉之前送给妈妈。”林生心里想着,继续马不停蹄地往家里赶。这时,几小时前的一幕幕清晰地浮现在他脑海里……

  李老师正在班上宣读着上次全区会考的成绩。毫无疑问,这次考试林生又是班上的第一名,而且是全区唯一的双科满分。听到这个成绩,林生高兴地想:“病床上的妈妈知道我的成绩一定会很高兴的。”不由的挺直了腰板。

  课后放学后,李老师跟林生说:“你的家庭情况我了解,这学期的学费我已经帮你垫了,要你妈妈别着急。努力学习吧,孩子。”林生高兴地说:“谢谢您,老师!”说完,蹦蹦跳跳回家了。

  回到家,林生把试卷交给妈妈。“妈妈!老师要我明天到县里参加表彰大会,还说要我上台领奖呢!”躺在病榻上的妈妈拿着试卷,憔悴的脸上露出了笑容,颤抖着手从包里摸出五毛钱给林生,说:“好孩子,拿去明天买点吃的午饭吧”。林生拿着那来之不易的五毛钱,小心翼翼地放进口袋里。

  第二天林生跟着李老师参加完表彰会,已经是中午。李老师还要到教育局办事,让林生先回去。林生路过集市,只见集市上人山人海,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叫卖声此起彼伏。林生想起自己口袋里的伍角钱,“买支冰棍吧,自己9岁了还没尝过……”林生想。但马上又打消了这个念头。“要不买一枝铅笔?算了,把那支接上一截树枝或许还能用,练字的时候用树枝就行了。”林生左思右想,拿不定主意。突然,一阵香味吸引了林生。他不由自主地走了过去。原来是一家包子店,一个包子的价钱刚好是五毛钱。林生想到医生说要妈妈补充营养,可是妈妈好几天没有吃到像样的饭菜了,便毫不犹豫地买了一个包子,小心地捂在怀里,向回家的路走去……

  走了一里路,林生感到肚子饿了,怀中包子的香味似乎越来越浓烈,不停的散发出诱人的香味。好像在说:“快吃我呀,快吃我呀!”这时,林生听到一个声音在说:“吃吧,本来就是妈妈奖励自己的,为什么不吃一点儿呢?”“不!”林生在心里对自己说:“妈妈为了送我读书都累病了,这个包子应该给妈妈吃!”便继续赶起路来。

  又翻过了一座山,林生觉得唾沫一个劲的.向上涌,手里的包子看起来是那么的诱人,那么的香滑松软。林生实在饿的受不了了,告诫自己说:“只尝一小口,就一小口。”便用嘴唇轻轻的抿下了米粒大的一小块皮,继续马不停蹄地赶路……

  不知不觉翻过了三座山,林生终于来到了熟悉的乡间小路。他想:“不久我就可以到家了。”脚步也变的轻松起来。这时,他的肚子又不争气的“咕噜噜”的叫起来。林生真想一口咬下去,但又想起病床上的妈妈。便又抿了抿皮,咽了咽口水,用最快的速度朝家中跑去。

  太阳落山的时候,林生终于回到了家。他大声喊:“妈妈快看,我给你带什么好东西来了!”妈妈一看儿子手中的包子。包子外面的一小层皮都被抿掉了,但里面的皮还是紧紧地包裹着馅,完好无损……

  妈妈热泪盈眶,紧紧抱身旁的儿子。“这是一个最香最好吃的包子,也是一个无论是谁都做不出来的最好的包子!”

  制作包子的心得体会 篇9

  “叮铃铃,叮铃铃!”电话铃声骤然响起。

  我放下手中的笔,以光速前去接电话,没想到妈妈却已经“捷足先登”,把电话稳稳的拿在了手中。我则歪着脑瓜抻着脖子仔细聆听起来。

  “喂,妈,有事吗?”妈妈慢悠悠的问道,是奶奶打来的电话。

  “中午我蒸包子吃,你们来吃吧!”电话里传出的是奶奶慈祥的,满是期盼的声音。其实,我们一家昨天刚在奶奶家吃过饭。

  “嗯,行。”妈妈答应的很干脆,她知道空巢的奶奶周末恨不得我们多去吃几顿,因为平时我们都在忙,没大有时间,妈妈不想驳了奶奶的好意。

  听到这里,我又跑回房间里做作业,而妈妈也去接着忙活起来。

  正当我做的起兴的时候,电话仿佛要和我作对一样,电话铃又“不失时机”的响起来。

  “天哪!真吵啊!还让不让做作业了。”我边抱怨边支棱起耳朵,留意是谁这么“不识时务”。

  这次电话里传来的是姥姥的声音,“你们中午来吃包子吧,我做了韭菜馅,还想做白菜馅的。你们帮我买一颗大白菜,再买斤五花肉,可别买多了,买多了冰箱里放不下。”

  “这?”妈妈可犯了难,因为刚刚她答应了奶奶。不过,片刻的犹豫后,妈妈还是很爽快的答应下来了。

  我疑惑极了:“妈妈,我们又不会分身术吗?刚刚你答应了奶奶,这次你又答应了姥姥。”

  “傻孩子,我也是没有办法。还是先去你姥姥家吧,因为我们得给她买白菜和五花肉。奶奶家还是晚上去吧,我去打电话。”妈妈立即拨通了奶奶家的.电话:“妈,我们还有点事,中午就去不了了,还是晚上吧!正好,我给你拿些爬虾去。”

  “哦,晚上啊,那就晚上吧,可一定来。那我就晚上再包包子。”奶奶微微有点失望,但是随即就调整好了。听奶奶挂了电话,我知道妈妈是撒了一个善意的谎言。是啊,谎言有时候也很美丽。

  十点多的时候,我们一家买好了东西,向着姥姥家进发!

  一进门,我们就看见了姥姥正在和面,她洋溢着笑脸对我说,“来了,快,把白菜放下,提着多累啊。”

  爸爸妈妈洗洗手,跟着姥姥一起忙活起来。姥姥真是威风不减当年,只见她擀的包子皮左右翻飞,大小适中,虽然头上都滴下汗珠来,但她还是笑着说,“不累,不累。”妈妈把白菜切碎,拌上精肉,倒上一点油,开始搅拌起来。爸爸负责包包子,他左手掏着包子皮,右手则拿着一个勺子,往包子里面添。不长时间,包子就全部都包好了。

  到了蒸的时候了。姥姥小心翼翼的把包子挨个摆好,然后,点火,开蒸!

  蒸包子的二十多分钟是那么的漫长,我的口水都快要流下来了!

  终于,厨房里出包子的香味了。包子出锅了,我不顾滚烫的热浪,提起一个包子就大口开吃,包子的油都流到桌子上了,我依然没有发觉,边吃还边含糊不清的说:“好吃,不过,有点烫。”

  大家看着我贪吃的模样,都笑了起来。

  吃完了,姥姥还是非让我们带上几个包子回去,让我们早晨吃。妈妈有些为难,因为她最不喜欢吃第二顿的包子了。但是爸爸不断的向妈妈使眼色,那意思仿佛是说妈妈不懂事。我呢,则立马找来袋子,撑开,看姥姥满意的给我们带包子。是啊,姥姥盛情难却,我们只好“吃不了兜着走”了。

  到了晚上,我们一家人又马不停蹄的来到了翘首期盼已久的奶奶家。奶奶包的是芹菜馅的包子,我们到达的时候,包子马上出锅。

  “快吃,包子要趁热吃才好吃。”包子出锅后,奶奶一边说,一边忙活着蒸下一锅的包子。等到我们吃完了,奶奶还没有吃上饭。我们劝她吃饭时,她却说自己先喘一口。哎,我知道奶奶累了,为了不让她累,我们总是劝她别包包子了,太麻烦了。可是她却说,有什么麻烦了,不就是做顿饭吗。

  临走,奶奶看妈妈很喜欢吃她腌的咸菜,就先给我们带了咸菜,接着又给我们拿包子。我立即说我们刚从姥姥家带了好多包子回家,就不带了。可是奶奶却很坚决:“你姥姥包的和我包的又不是一种馅子的,还是带些吧,这样热热吃方便。”

  天,真是无法拒绝。看爸爸手里提着一兜包子,我立即愁容满面起来:“天,这包子盛宴到底要吃到什么时候呢?”不过,今天的这两顿包子里,我却吃出了父母对子女的浓浓的深情。

  制作包子的心得体会 篇10

  国庆节,爸爸正好要去天津谈事情,顺便叫我和妈妈去玩,说起天津大家一定首先会想到狗不理包子,再就是天津麻花,这两个我都尝过了,现在让我来个大家讲一讲去狗不理包子铺的事情吧!

  来的天津,怎么也会去吃一下正宗的狗不理包子,它是很昂贵的,我们进狗不理店铺的时候,看着装修非常豪华,也很考究,关键就是他们很古代的装饰,一进去就有种在电视里看到清朝时候的包子铺一样,服务员都穿着那个时候的店小二穿得服装,他们把我们引到了我们定的房间,房间都是用木头搭建的,以红色和青瓦色为主,一上来点餐我就被震住了,就听爸爸的朋友说:“点个5888的套餐”,天哪,这是来吃包子吗?不一会就上了几笼包子,这个包子有个特点,就是每一个包子都是18个摺,我特意数了几个,确实是这样的,还有现场制作,让我们可以尝试一下,我看着这样昂贵的东西没敢过去。不过味道确实很好,天津人一般都会劝你,吃菜你可以客气,吃包子你可千万不要客气,大体算了,一个最一般的包子一口一个就是40元左右,好一点的就是一口100多,真的太贵了。我们正在品尝包子的.时候,进来穿着长衣大褂的说快板的给我们讲述了:从前有一个人叫狗子,他是卖包子,他的包子很好吃,可是他忙不过来,他不理买包子的人,所以他就起了个名字:狗不理包子!听着这些才知道,原来狗不理这个名是这样来的。

  我在天津吃正宗狗不理的时候,我们吃的包子非常的好吃,我是吃的最多的了,可是他们的菜非常一般,可以说是非常不好吃!不过我们不得不吃,他们那里做的牛奶非常的好喝,可以说是一绝,我会永远记着狗不理这个饭店!真的很好吃,你们可以来天津尝一尝,一尝就知道!记住:正宗狗不理的外表是古老建筑,在天津来说是很难约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