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相关推荐
四年级上学期数学《人口普查》教学设计(精选10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四年级上学期数学《人口普查》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四年级上学期数学《人口普查》教学设计 篇1
教学内容:
人口普查
教学目标:
1.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并能说出这些大数的意义
2.会正确读多位数,并能比较大小
教学重点:
会正确读多位数。
教学难点:
比较大小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让学生汇报自己收集的较大的数据,教师板书
2.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出示
二、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
祖国大陆约有1265830000人
北京市约有13820000人
香港约有七十八万人
澳门约有四十四万人
天津市约有10010000人
全国人口约为1295330000人
(让学生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类,学生共同讨论“亿以内数”的读法)
提问:你能读出以上城市的人口数吗?
小组讨论:
1.讨论亿以上数的`读法
2.出示数位顺序表
亿级万级个级
……..千亿百亿十亿亿千万百万十万万千百十个
十二亿六千五百八十三万;
一千三百八十万;六百七十八万;
四十四万;一千零一万
观察亿以内数位顺序表有什么特点
3.让学生读表格里的数
4.教师任意出几个数,让学生用分级线的方法来读
232000044558412216584412136
提问:你们发现这样读数有什么好处呢
三、比较数的大小
1.比较表格内数的大小
2.你是怎样比较的
四、巩固新知。联系实际
出示挂图,
(1)说说这些国家个各有多少人
(2)将这些国家人口数据按大小排列顺序
板书设计:
亿级万级个级
……..千亿百亿十亿亿千万百万十万万千百十个
四年级上学期数学《人口普查》教学设计 篇2
一、教学设计学科名称: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7页《亿以内数的写法》
二、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本班共有32名学生,其中男生19人,女生13人,新转来两名学生。从上学期的学习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能够认真学习,较好的接受新知识,在三年级的数学期末检测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个别同学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不能跟上教学的进度,这也是班级中存在的一个问题。另外多数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审题习惯、检查习惯都还有待进一步培养。
三、教学内容分析:
《人口普查》包括1、亿以内的读法。2、亿以内数的写法。 3、比较数的大小三个知识点。本教学设计是针对亿以内数的写法而备的。《亿以内数的写法》是在亿以内数的读法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教材出示了四幅情景图,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体会较大数的实际意义,同时补充了一些其他情景,帮助学生建立数感。
四、教学目标
1.掌握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能正确写出亿以内的数。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
3.进一步培养数感,结合相关数据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及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五、教学重难点分析:
1.掌握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能正确写出亿以内的数。
2.中间、末尾有0的亿以内数的写法。
3、找到数级,明确每一级各个数位上必须填满数字的原理。(一个数开头不能写0)
六、教学课时(人口普查的第二课时)
教具准备:学生课前收集的大数,
七、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谈话在昨天的数学课堂上我们了解了第五次人口普查后,我国的人口数量,同时学习了亿以内数的读法,今天我们学习亿以内数的写法。
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写法
(二)探究新知
1. 整万数的写法。
出示一些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以供学生讨论。(课件)
a. 你能写出香港和澳门的人口数吗?
学生发言,根据学生的发言师小结:这些数都是整万的`数,要写在万级上,只要在万级上写78、44,然后在个级上写四个0就可以了。
b. 练习:写出下列各数
五万、 六千万、 三千二百万、 九千六百七十二万
2. 含有万级和亿级两级数的写法
出示题目(课件)
a. 提问:三百零八万四千这个数有几级?应该先写哪级上的数?再写哪级上的数?
学生尝试写数。
b.师生小结亿以上的数的写法。(让学生交流,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写数的规则)。
①弄清有几级的数。
②从最高位写起,写出每一级上的数。
③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3.如果学生收集的数据中没有特殊的多位数,如“级的中间零”、“级的末尾零”等,教师可以作一些补充,也可以组织学生先讨论这些特殊数据的写方法,然后再加以指导。
八.课堂练习
写数(课件出示)
九、全课总结,作业安排。
1、 总结多位数的写法(课件出示)
2、 与同学交流你是怎样写数的。
(在学生小结的基础上,老师强调:读数和写数都要从高位起。但有关零的问题,读法和写法不一样。写数时,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读数时,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只读一个零 )
3、教材第6页第2题 、教材第7页第2题
十. 附录(教学资料及资源来自百度网站)
十一. 自我问答:这部分的知识虽是新知识,就知识本身而言,学生是比较容易掌握的,在教学中,我利用学生收集的资料,放手让学生学习,通过观察比较,在读写数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改写大数的必要性。通过作业的反馈,学生知识掌握的标较好,怎样让学生体会到大数的改写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渗透给学生的,怎样让学生深刻的体会到这一点,本案例中做的还不够,需要大家进行一些有意义的尝试。
四年级上学期数学《人口普查》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并能说出这些大数的意义。
2、能正确读写多位数。
3、能对多位数进行估计,发展估计意识。
教学重点:
多位数的读写法,读数中有“零”的写法。
教学准备:
计数器、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练习读写,复习旧知
1、快速读出下面各数。
2000,4500,4523,6005
2、写出下面各数:教师口述学生写数。
3、40059000是()位数,含有()级和()级,由()个万和()个一组成。在计数器上拨出下面各数,并像前面一样说出每个数的组成。320080,479853000,2007000010。
二、多位数的读法
1、亿以内数的读法
2000年我国进行了第五次人口普查,出示地图。
北京市约有13820000人,天津市约有10010000人。你能读出北京和天津市的人口数吗?
学生尝试后汇报。
为什么只读出万以上的数?为什么要加万字?中间有两个零怎么读?
2、亿以上数的读法
我国总人口约为1295330000人,全世界人口约6302309700人;学生试读,小结读法。
3、练习读法
试一试第一题;练一练第一题。
三、多位数的写法
1、亿以内数的写法
(1)澳门约有四十四万人;香港六百七十八万人;教师引导写澳门人数,学生独立尝试其他城市人数。交流评价,并验证(将写出的数分级读出来)
(2)三百五十万零六百,写作。
过程要求:学生独立写数。小组交流,互相检查,让每一个同学都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怎么写的?反馈交流结果。
2、亿以上的数的写法。
(1)呈现题目:五十二亿五千六百万。
过程要求
①先请学生读一读这个数,看看含有几级的数。
②对照数位顺序表,尝试写一写。
③反馈写数结果。
④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板书呈现结果
“五十二亿五千六百万”写作:5256000000
(2)呈现题目:“二十亿零四百三十五万”写作。
过程要求;
①学生独立写数,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求放弃数位顺序表,直接写数。
②同组交流各自的写法,着重说明“零”的处理。
③反馈交流结果。
板书呈现:“二十亿零四百三十五万”写作:20¦0435¦0000
这时板书不出现数位顺序表,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可以用分级线段来代替数位顺序表。
(3)小结亿以上的数的写法。
让学生交流,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写数的规则。
①弄清有几级的数。
②从位写起,写出每一级上的数。
③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写法练习:试一试第2题,写数并估计数的大小。练一练第2题。补充练习题:先分级再读出下面各数
4391000,7060020,1300000800,43910000,
70600020,13000000800,600600,6000600
四、巩固练习
1、练一练第3题,先读数,再连线。最后写右边的数验证。2、阅读你知道吗,了解国际上分节方法。
3、同桌读写数游戏:一位同学用计数器拨数,一位同学读
数;一位同学写数,另一位同学读出来。
4、拨一拨,写一写,再读一读
用四个“5”和四个“0”组成一个八位数
(1)一个零都不读出来
(2)只读出一个零
(3)读出两个零
(4)读出三个零
五、课堂小结并布置实践活动
生活中大数应用非常广泛,请同学们在报纸、杂志或电视等媒体中收集一些有关大数的信息,并在全班进行交流。
四年级上学期数学《人口普查》教学设计 篇4
说课内容:
《国土面积》这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一单元第6——7页的内容。
教材分析:
《人口普查》是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的第三节课,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特点,二年级下册已经学过万以内的数位顺序表,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以及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本单元学习的内容是学习万以上的大数。《人口普查》是在认识计数单位“十万”、数位顺序表及更大的数的基础上学习大数的读写。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对多位数进行估计,发展估计意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借助数位顺序表,掌握大数的读、写方法,能正确的读写大数,同时培养认真读写书的良好习惯。
2.情感与态度:经历自主探索大叔的`读、写方法的过程,提升归纳与概括的思维的能力。
3.解决问题:密切大数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由于四年级学生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结合具体情境,借助数位顺序表,掌握大数的读、写方法,能正确的读写大数,同时培养认真读写书的良好习惯。
教法学法: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和讨论交流,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对此进行解释和应用。因此,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我综合运用采用主题式教学,以生动有趣的情境为依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究的;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引导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经历数学的建模过程;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学习形式,每个活动面向全体,同时在开放性练习的基础上又注重个性的张扬。同时又设计了与教法相适应的学法,如自主尝试、验证……
教学过程:
“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题”,倡导“先学后教,少教多学,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努力营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从这种设计理念起航,为了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我将从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教学。
一、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出示一些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以供学生讨论。
(1)你能读出这些数吗?
(2)你能写出香港和澳门的人口数吗?
(设计意图:以2010年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为现实背景,谈话导入,进入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激发学习。)
二、组织自主学习。
1、提出学习任务“怎样读出北京、安徽、香港人数?”
2、根据数位顺序表,结合万以内数的读法探索。
3、小组交流分享,感受读法。
(设计意图: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我从学生的现实学习状况入手,给学生准备独立尝试的学习单,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先独立探索,根据数位顺序表,读出北京、安徽、香港人数并在小组交流分享,感受读法。)
三、小组合作,完成中卡。(明确目标:每组根据要求探索“亿以上的数”的读法。)
1、出示单元组活动要求。
2、根据先前归纳的内容,进一步感受大数的读法。
3、教师补讲,评价学生的活动情况。
(在这个环节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老师进行个别辅导,然后把各自成果在小组内说一说,让小组长安排小组成员轮流发言,在发言过程中,小组成员可做补充,多帮助学困生,教师巡视,辅导学习困难的小组,最后在全班交流,学生在汇报的过程中课件演示)。
四、巩固应用,正确的读写大数。
1、引导学生把数分级,然后一级一级的仔细读;
2、先独立完成,一起交流方法。
提示:汇报时,我请有代表性的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五、学生畅谈收获,开展评价活动。
这个环节我这样设计是为了在学生交流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本节课上还存在的问题,今后去弥补。
板书设计:
大数的读、写
亿级万级个级
千百十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亿亿亿万万万
1265830000
十二亿六千五百八十三万
四年级上学期数学《人口普查》教学设计 篇5
设计说明
本课时主要教学的是大数的读、写方法,万以内数的读、写经验为本节教学内容的学习提供了学习基础,鉴于本课时的知识特点,我在本课时的设计上主要突出了以下两个方面:
1.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并探究多位数的读、写方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导下的数学,应该把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把课堂变成自主的、多角度的、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的“群言堂”。整节课的设计采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能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将解决问题的过程变成合作探究的过程,扩大学生的参与面。
2.教学环节层次清楚,由易到难,层层推进。
无论是在多位数的读法还是写法上,本设计都遵循由易到难,分层推进的思想。例如在设计多位数的读法时,先教学亿以内数的读法,再教学亿以上数的'读法。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理清思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计数器若干个
学生准备
整数数位顺序表、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新课
1.谈话,激发兴趣。
(1)提问:你知道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是在哪一年吗?谁知道我国总人口数大约是多少?知道首都北京的人口数吗?
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2)课件依次出现北京、安徽、香港的标志性建筑图片,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图片分别是哪个城市吗?(学生欣赏的同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2.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文字表示的数据)这些数据都比较大,应该怎样读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人口普查中的数学问题。
四年级上学期数学《人口普查》教学设计 篇6
学习内容:
北师大第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6、7页。
学情分析:
本节课以xxxx年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为现实背景,帮助学生理解大数的读、写方法。学生在前两节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万级、亿级等更打的数,了解了数位顺序表为本节课学习大数的读、写奠定基础。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借助数位顺序表,掌握大数的读、写方法,能正确地读、写大数,同时培养认真读、写数的良好习惯。
2、经历自主探索大数的读、写方法的过程,提升归纳与概括的思维能力。
3、密切大数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
学习重点:
能正确地读、写大数,同时培养认真读、写数的良好习惯。
学习难点:
能正确地读、写大数。
教具:课件
学具:自制数位顺序表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国每隔5年就会进行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来了解我们国家现阶段的人口数量。你知道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是在哪一年吗?谁知道我国的总人口大约是多少?你知道我们河南的人口数量吗?这节课我们就站在数学的角度来学习《人口普查》(板书课题)。
生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情境调动学生关注社会问题激发学习欲望。
1、读数方法探索
课件出示北京、安徽、香港的标志性建筑图片,再出示文字表示的.数据。
师:我国的人口总数以及北京、安徽、香港人口数都很大,那么如何读这些大数呢?同学们可以借助表,结合万以内数的读法,先独立思索,然后跟你的小组成员们交流交流!
A、独立思考
B、小组交流
C、全班交流
总结读法:先分数级,然后一级一级地往下读,无论是哪个数级都按照各级数的读法来读,然后再每级的后面添上“亿”或“万”,个级可以省略计数单位“一(个)”
2、写数方法探索
课件出示广东、台湾、澳门的标志性建筑图片,再出示文字表示的数据。
师:刚才大家探索读数方法的精神头可是值得表扬,那你能写出广东、台湾、澳门的人口数吗?借助刚才的读法和数位顺序表自己独立探索吧!
找生在黑板上扮演出三个城市的人口数。
总结写法:在读的过程中了解每个大数有几个数级,每级是多少个、多少万或多少亿,然后一级一级或一个一个地写。注意,千万位和万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的要用0来占位。
3、讨论巩固如何读数、写数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读数时,可以从低位起分出四位一级,从高位开始一级一级地往下读;写数时,要高位起分出数级,一级一级地写。
四年级上学期数学《人口普查》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1.掌握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能正确写出亿以内的数。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
3.进一步培养数感,结合相关数据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及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
1.掌握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能正确写出亿以内的数。
2.中间、末尾有0的亿以内数的写法。
教具准备:
计数器,数位顺序表,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在昨天的数学课上我们了解了第五次人口普查后,我国的人口数量,同时学习了较大数的读法,下面这些数请你来读一读。
56900 40080500 14590320
2.提问:你读得又快又准,能说说读数的方法吗?(学生回答)
3.请你说出亿以内数的.数位顺序,并说一说是怎样分级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整理数位顺序表)
4.写出下面各数,并说一说怎样写万以内的数。
七 七十 七百零八 一千五百三十二
5.根据学生回答,明确万以内数的写法。
二、探究新知
我们已学过万以内数的写法,今天我们学习亿以内数的写法。(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写法)
1.整万数的写法。
出示:四十四万、一千三百八十二万、六百七十八万
2.学生小组尝试写出这些数,然后交流写法。
3.根据学生发言,说明:整万的数,要写在万级上,只要在万级上写44、1382、678,然后在个级上写四个0就可以了。
4.练习:五万、六千万、八十万、九千六百七十二万
含有万级和个级两级的数的写法。
出示:十万三千二百四十五
提问:这个数有几个级?应该先写哪级上的数,再写哪级上的数?
学生尝试写数。(画出分级线,让学生检查写的数是否正确。)
老师说数,学生练习写数
一万三千二百六十五、四百六十三万七千八百九十二、
十七万九千三百、二十五亿六千四百七十二万
中间及末尾有0的数的写法。
提问:三十二万零六百这个数有几级?万级上怎样写?个级上一个也没有怎么办?
教师在数位表上写出这个数,再让学生读一读进行检查。
由学生在数位顺序表上试着填写二千零五十万七千,再说一说是怎样写的。
学生回答:先在万级上写出二千零五十,再在个级上写出七千,合起来就是二千零五十万七千。
学生自主探究下面的数的写法。
十万二千三百四十五、三十二万零六百、二千零五十万七千
三、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又有了哪些新的收获?你认为今天这节课谁表现的最好?为什么?
四年级上学期数学《人口普查》教学设计 篇8
导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区别,感受抽样调查的科学性和必要性;
2、让学生理解总体、样本、个体、样本的容量的含义;
3、能利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调查收集第一手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有效提炼来为生活服务。
导学重点
1、理解总体、样本、个体、样本的容量等相关概念;
2、区别普查和抽样调查,会利用抽样调查方法收集信息。
导学难点
1、选用正确的方法收集信息;
2、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有效整理,使之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课前准备让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实际调查并作记录。
导学
步骤导学内容学生活动导学用时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提问导入:
1、我们班有多少姓“周”的同学?
2、我们九年级有多少姓“周”的同学?你知道吗?那全校又有多少姓“周”的同学呢?
营造氛围,导入新课学生迅速进行统计;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3分钟
学生展示
调查结果学生在展示时教师的提问:
1、你们调查的是什么?
2、你们的调查结果是什么?
3、你们从调查结果中得出了什么有用的信息?
看看哪组的同学说得又对又多。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根据调查结果回答。10分钟
整理调查结果请你将以上同学调查的内容进行分类,说说你这样分的'理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如何将以上内容进行分类。5分钟了解调查的相关概念教师指导学生迅速阅读教材P90——91内容;
重点是教材P90最后一段和P91第三段。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并结合以上调查实例深入体会。5分钟
区别普查和 抽样调查请按普查和抽样调查各自的特点将你们自己调查的内容进行分类,看看哪组的同学分析得又对又快。学生结合自己调查的内容进行分类。5分钟
学以致用 巩固练习
1、学生自主完成教材P92练习题;
2、今天有很多老师来听课,请以小组为单位自列题目向他们作相应的调查;(想想要想较快获得所需信息,是采用普查还是抽样调查)
3、想想你还有哪些实际问题需要了解,你将进行普查还是抽样调查。学生自主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主动参与调查。10分钟
小结 导生小结本节课内容:
1、关于总体、个体、样本、样本的容量等相关概念;
2、在生活中要选用正确有效的调查方法收集有用的信息,为我们的生活服务。学生自主归纳
小结2分钟
作业
1、另选生活中你所关心的一个内容作相关调查,注意选择正确有效的调查方法;
2、想想:你所调查的结果具有普遍性吗?能从这一部分反映出整体情况吗?说说你的理由。
板书设计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
学生调查的内容相关概念练习题目(现场拟定)
四年级上学期数学《人口普查》教学设计 篇9
学习内容:
人口普查——读多位数
学习目标:
1、掌握亿以内的数的读数方法,能正确读出亿以内的数。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及归纳概括能力。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结合相关数据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学习重点:
掌握亿以内数的读数方法,能正确读出亿以内的数。
学习难点:
掌握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学习过程:
一、前置练习
1.你都知道哪些计数单位?
2.介绍数位顺序表。
3.读出下面各数。
742读作:( )
4600读作:( )
3215读作:( )
5009读作:( )
7010读作:( )
10000读作:( )
你能说出这些数的读数方法吗?
二、探究学习
(一)想一想,探究交流
1.2000年我国进行了第五次人口普查,请看以下数据
①全国总人口数约为1295330000人。
②北京市约有13820000人。
2.你能读出以上的.人口数吗?
3.与同学交流一下你是怎样读这些数的?
4.认识数位分级。
小组交流一下数位分级的方法,再写下来。
说明:较大数是按照分级的方法来读的。每级的数都是按照原来学过的数的读法来读的。亿级的数读完
后加个亿字,万级的数读完后加个万字。如:123456789,亿级的数是1,读作一亿;
万级的数是2345,读作二千三百四十五万,整个数读作:一亿二千三百四十五万六千七百八
十九。
5.思考:
①我们原来读数时末尾有0的数应怎样读?小组交流后,写下来。
说明:读较大数时,每级末尾的0都是按照上面的方法来处理的。
②把下面的数中每级末尾的零先画出来,再按照刚才的方法读一读。
67800000读作:()
13820000读作:()
四年级上学期数学《人口普查》教学设计 篇10
学习内容:
人口普查-写多位数
学习目标:
1、掌握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能正确写出亿以内的数。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
3、进一步培养数感,结合相关数据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及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学习重点:
掌握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能正确写出亿以内的数。
学习难点:
掌握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写法。
学习过程:
一、前置练习
1.读出下面各数。
56900读作:( )40080500读作:( )370600读作:( )1459032700读作:( )
你能说出这些数的读数方法吗?
2.说一说多位数的数位顺序,再说一说是怎样分级的?
3.写出下面各数,并说一说怎样写万以内的数。
七 七十 七百零八 九千零五十
讨论:这些数是写法是什么样儿的?把数的写法写下来。
二、探究学习
(一)整万数的写法。
1.问题:结合刚才写数的方法,想一想下面的数应该怎样写呢?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看法,再试着写一写。
七万 写作: ()七十万 写作:()七百零八万 写作:()九千零五十万 写作:()
小结:我们发现这些数都是 的数,所以把数写在 级上,然后在 级写 就可以了。
(二)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的写法。
1.刚才是整万的数,如果你已经会写了,再试试下面的数你能不能写出来。
十万三千二百四十五 写作:()
想一想:你是怎样写这个数的,把你写这个数的方法与小组成员交流一下吧。如果自己没写出来的话,要
仔细听听别人方法呀。
小结:我们发现这个数含有---级,要先写---级上的数,再写 级上的数,每一级上的数都按照
的方法来写。
(三)中间及末尾有0的数的写法。
1.回答:“三十二万零六百”这个数有几级?万级上数怎么写?个级上数又怎样写呢?先尝试一下,在小
组内交流一下各自的看法。
再对照数位表来写一下这个数。
思考:为什么要在千位上写一个“0”?
2.尝试写一写下面的数,也可以对照数位表来写。
二千零五十万七千 写作:()
在小组内互相检查一下各自的.写法,说说是怎样来写这个数的。
小结:从刚才的写数中我们发现,如果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这一位上写。现在你能不能
完成的说一说怎样写亿以内的较大数呢?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然后把较大数的写法写在下面。
三、达标检测
1.写出下面画线的数。
(1)北京天安门广场是世界是最大的广场,面积约为四十四万米2,写作: 米2。
(2)火箭每分至少约飞行四十七万四千米,写作: 米。
2.写出下面各数。
四百零五万六千 七百万二千零三十
七万八千六百三十 二十六万零四百
三百六十万二千 六千零八十万零七十
二千四百万零四百二十 一千三百二十万二千
一千零三十二万零五十 一千四百四十二万
3.直接回答
(1)一个数的最高位是万位,它是 位数;
(2)一个数的最高位是十万位,这是 位数;
(3)一个数的位数是9位,它的最高位是 位。
四、课时小结
1.本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2.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四年级上学期数学《人口普查》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上学路上教学设计03-20
数学教学教学设计04-15
数学教学设计01-06
《数学》教学设计06-27
《人口普查》教学反思04-14
《上学歌》教学设计8篇02-17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01-05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01-08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