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规律》教学设计优秀

时间:2023-10-14 08:15:11 教学资源 投诉 投稿

(经典)《找规律》教学设计优秀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找规律》教学设计优秀,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找规律》教学设计优秀1

  教学目标:

  1.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通过涂色、摆学具、画一画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3.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4.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美的意识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难点:能够学会找简单规律的方法。

  教具准备:课件,学具,相机,水彩笔

  教学设计:

  一、玩游戏,引入规律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生:喜欢。)

  师:那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好吗?(生:好。)

  师:老师说一个词,你们来做动作。举手,放下,举手,放下,举手,放下。(学生跟着老师的指令做动作。)

  师:猜一猜,老师接下来会说什么?请用你们的动作告诉我。(大部分学生都会举手) 师:你们都猜对了。谁来告诉我,你是怎么猜到的?(生1:我听老师是按举手,放下,举手,放下,这样说的`,所以,我就猜是举手。生2:老师的口令是有规律的,举手,放下,举手,放下,按照这样的顺序说的。)

  师:你们观察得很仔细,说的非常准确。

  师揭示课题: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像这样的规律,你们想不想把他们找出来?(生: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找规律。板书课题:找规律。生齐读:找规律。

  二、引导探索,认识规律

  1.播放儿歌,课件出示主题图——小朋友在漂亮的教室里跳舞。

  师: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有规律的事物?(生:彩旗,彩花,灯笼,小朋友。)

  2.课件出示——彩旗图。

  师:让我们先来找找彩旗排列的规律。 (彩旗按红、黄交替出现,最后一面没有颜色) 师:猜一猜,这面旗会是什么颜色?(生:??)

  师:看看猜得对不对(点击播放)。你们是怎么想的?(生:??)

  3.课件回到主题图

  师(小结过渡):彩旗的规律找到了,请小朋友再认真观察,把你发现的其它事物的规律小声地告诉同桌。(学生观察、思考、交流)

  师:谁愿意把你的发现向全班宣布?(生:??)

  (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点击播放课件)

  师:你是怎么想的?(生:??)

  灯笼、彩花 小朋友

  4.小结:彩旗、灯笼、彩花的摆放和小朋友的队伍都是有规律的,都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出现。

  三、动手操作,迁移发展

  1.规律的多样性

  做一做:①立体图形的规律

  课件出示正方体、圆柱体交替。让学生跟着做一做,猜一猜,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每组中都有什么图形?都有什么颜色?

  ②平面图形的规律

  首先课件出示平面图形,让学生猜下面的两个会是什么?为什么?再让学生找出平面图形的排列规律是什么。

  让学生知道这组图形和上面的几组有所不同,它们是三角形、圆形、正方形三种图形交替出现。

  2.涂一涂。打开书本P89

  ⑴实物投影,出示涂色卡(课本89页“涂一涂”)

  师:老师这里有张卡片,想请大家帮个忙,能按照规律涂颜色吗?(学生动手涂色)涂什么?为什么?是什么规律?

  师:谁愿意上来展示你的作品?(让几位学生上台展示,组织评议)

  ⑵师:还想不想做涂色比赛?(课本89页“做一做”)继续涂色。(学生涂色) 师:在四人小组中同学互相评一评,涂对了吗?(学生评议、订正)

  3.摆一摆,猜一猜。(机动)

  ⑴摆一摆(设计规律,摆学具“○、△、☆”)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些规律,小朋友们能不能自己创造新的规律?用学具把它摆出来。(学生动手操作)

  四、联系生活,寻找规律 。

  师:在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有规律的事物,小朋友还知道哪些东西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呢?谁来说说?(课件出示“生活中的规律图”)

  五、课后练习。(课本P92,1,2题)

《找规律》教学设计优秀2

  教材分析

  1、义务教育教科书,第七单元《找规律》第一课时。

  2、“探索规律”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内容的一部分,在第一学段和第二学段都规定了这部分内容。本单元式学生正式系统地学习“找规律”的开始。

  3、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符号感,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数学推理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规律这块知识在教科书第一册中就已经对学生进行了大量的渗透。

  比如:1、通过1个1个,2个2个,5个5个的数数,让学生体验,发现并描述数数过程的规律。

  2、在整理10以内的加减法以及20以内的'加减法时,出现的加法减法表,就要求孩子去寻找规律,让学生探索计算中的规律。

  3、在认识图形中,也渗透了最简单的图形的排列规律。

  4、在一年级下册中的“认识图形(二)”“100以内数的认识”等单元中也渗透探索规律的内容。这些都为学生学习找规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欣赏、操作、交流等活动,发现图形的一些简单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及推理能力。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感受数学,发现美的情趣,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使学生在活动中找出事物的变化规律;

  难点:理解规律的含义,能描述和表示规律,会根据发现的规律进行推理,推理出后面的图形。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情景教学法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情景的创设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新课开始,创设森林运动会小动物排队情境,为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我积极创设主题图情景,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初步感知规律的美,并掀起了探究规律的高潮。

  2、发现法这部分内容的活动性和探究性比较强,在教学时,我采用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实验的方式,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发现:彩旗是怎么排列的?花的排列有什么规律呢?会场里还有什么是有规律的,什么规律呢?接着让学生进行汇报交流,使学生在探索中学习新知,亲历探索过程,激发学生发现美的情趣。

  3、演示法充分借助形象直观,通过电脑演示有规律排列的图形,让学生观察、操作、思考、交流来探索知识,强调学生建立符号感、数学感和鉴别结构和规律的能力。在最后一个环节欣赏规律美时,利用电脑演示生活中规律美的图片,师生共同欣赏规律美,使学生感受规律美,学会欣赏规律美,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

  4、数形结合在指导学生描述图形的排列规律时,强调在图形前面加上数量,为下节课学习数字的简单排列规律奠定基础。

《找规律》教学设计优秀3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着重让学生找出间隔排列的物体之间的规律,安排了一道例题。教科书第48页的例题着重引导学生探索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类似现象中的数量之间的关系,发现相应的规律。教材以有趣的童话场景为素材,根据间隔排列的手帕与夹子图、蘑菇与兔子图、篱笆与木桩图分别提出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分别感受两者个数之间的关系,感知这些事物之间的共同特点。接着让学生思考、归纳,发现其中的规律。因此,学好本课是比较重要的,是为以后学习其他的“规律”打基础。

  学情分析

  1、多数班级缺乏良好的学习风气。班内学生的上进心不强,没有学习的主动性,学生把学习作为一种负担,有一种想要放弃但父母与老师盯着又不敢放手的状态。只要老师与父母一松,他们就不想学。因此,整个年级段很难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风气。

  2、作业质量不高。作业是训练学习知识与技能的有力武器,作业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了学习的成绩。由于本年级段的学生家长多数来自农村,自身文化素质有所欠缺,他们或是不懂教学方法,或是缺乏文化知识,或是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从而造成学生的家庭作业存在着严重的拖拉现象,作业的质量也无法保证。家长对孩子的成绩期望很高,却又缺乏提高学习成绩的有效措施,从而造成对教师的压力增大。

  3、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强。学生缺乏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不能很好的理解题意;对概念的理解不深;计算能力有待提高;粗心大意,审题失误,答题技巧不高;部分学生答题时间分配不得法。等等,造成部分同学的学习成绩存在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合作探究,找到“两个物体间隔排列时,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多1,中间的物体比两端的少1”这一规律。

  2、能够利用这一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交流合作中,掌握观察、分析、比较的方法。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的思想。培养学生发现与应用规律的积极性和好奇心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找这样的数学规律:1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成一排,两端的物体相同,这种物体的个数比另一种物体多一。2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成一圈,这两种物体的个数相等。拓展: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成一排,两端的物体不同,这两种物体的个数相等。

  教学难点:学生能在课上、课后用恰当的方式表述找到的规律。

《找规律》教学设计优秀4

  教学目标:

  1、过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过涂色、摆学具、布置教室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运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教具准备:录音带、彩带、动物头像、涂色卡、绳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一)播放歌曲“新年好”,听了这首歌,同学们想到了什么?

  (二)出示主题图——小朋友在漂亮的教室里跳舞

  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这些彩旗、花朵和灯笼是不是乱摆乱放的?他们的摆放都是有规律的,都按照一定的顺序摆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规律。(板书——找规律)

  二、引导探索,认识规律

  (一)课件出示彩旗图,来找找彩旗排列的规律。(彩旗按红、黄交替出现,最后一面没有颜色)

  (二)出示灯笼图和小朋友的队列图,下一个灯笼会是什么颜色,下一个小朋友是男孩还是女孩?把你发现的秘密小声地告诉同桌。

  (三)出示彩花排列图,教室里还有彩花,它的规律和彩旗、灯笼的规律一样吗?你发现了什么?小组里讨论讨论。

  (四)小结:彩旗、灯笼、彩花的摆放和小朋友的队伍都是有规律的,都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出现。

  三、动手操作、巩固发展

  (一)涂一涂

  1.实物投影,出示涂色卡1(课本第89页“涂一涂”)。

  2.还想不想做涂色比赛?请拿出另一张涂色卡(课本89页“做一做”)继续涂色。

  (二)摆一摆,猜一猜

  1.摆一摆(设计规律,摆学具“○、△、☆”)(学生动手操作。)

  2.猜一猜。(请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作品,自己提问:“小朋友们,你们能猜猜我按什么规律摆的吗?”自己请同学回答,答对的,老师给予奖励。)

  四、联系生活,运用规律

  (一)联系生活找规律:在生活中还有很多的规律,还有哪些东西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呢?谁来说说?

  (二)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下面我们就来一起创造规律,好吗?

  五、全课结束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自己学得怎样?

《找规律》教学设计优秀5

  一、激趣导入,感知规律

  1、课件出示小动物排队:乌龟小鸡长颈鹿。

  师:仔细观察,根据他们的排列顺序,猜猜看下一个出场的会是谁?

  2、师:小朋友们猜得都不一样,像这样的排列下一个出场的三种动物都有可能,老师也猜不准!

  3、师:看,小动物又重新把队伍的顺序进行了调整,(出示有规律的)现在,你能猜出下一个出场的是谁吗?

  4、师:像这样按一只乌龟、一只小鸡、一只长颈鹿一组,(演示课件,板书:一组)接着又是一只乌龟、一只小鸡、一只长颈鹿一组重复排列,(板书:又一组重复排列)就是有规律的排列。(板书:规律)

  5、刚才我们认识了什么样的队伍是有规律的排列,我们再回头看看第一次排列的队伍有没规律呢,为什么?

  二、合作交流,探索规律

  1、找运动会场上的规律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找找规律。(板书“找”)请看,运动会现场布置的可漂亮了!这儿能找到规律吗?请跟你的同桌说说你找到了哪些规律。

  师:指名同学汇报有什么规律?并进行小结。

  2、明确“一组”的概念

  我们已经找出了彩旗、彩花、灯笼、小朋友的规律,像彩旗这样一黄一红,彩花一红一紫,灯笼一红两蓝,小朋友一男一女,几个为一组重复出现的规律叫做重复排列的规律。

  当我们找图形排列的规律时,只要找到一组是什么,再看一看是不是按照一组又一组重复的排列,如果是我们就说它是有规律的排列。

  3、找生活中物体的规律

  师:在日常生活中也存在许多有规律的`现象,我们去瞧瞧(出示图片)

  师:谁来说说你找到了图上那些地方有规律。

  师:看了这么多有规律的图片,你们有什么感受?

  三、多种活动,加深认识

  1、涂规律

  师:你能用灵巧的小手画出美丽的规律吗?拿出花朵图和水彩笔,按自己喜欢的规律给小花涂上颜色。涂好的小朋友用铅笔圈出一组重复的部分。

  师:刚才老师看到小朋友们都涂的很漂亮,谁愿意向大家展示你的作品。

  2、摆规律

  师:我们玩摆一摆的游戏。看,老师给每2位小朋友都准备了一个长长的纸条和学具,请小朋友们先和同桌讨论该怎样摆才有规律,再动手摆一摆开始。学生涂规律。

《找规律》教学设计优秀6

  教材分析:

  《找规律》数学课程标准在探索规律的内容中明确说明:“发现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并给出具体例子。在日堂生活中,很多有规律的事物都是有规律的存在,这为数学的角度去探索事物的规律提供了很多的素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过游戏、观察、实践、猜测、推理等教学活动发现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

  2、通过涂一涂,摆一摆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3、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4、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从图形中找出规律。

  教学难点:在数量变化图形中找出规律。

  教学过程:

  一、探索新知

  1、观察贴图找寻规律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美丽的小花,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贴两组红黄小花)

  问:谁能知道接下来贴出的会是什么颜色?(红色)

  问:为什么你会猜是红色呢?(叫多人回答)

  师:我们就一起来验证一下你们刚刚的猜测是不是正确的。(三组)

  师:仔细观察下这些小花,你会发现它们的排列是有规律的。(板书规律)那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找规律(板书找)

  问:谁能上来将小花重复的部分圈起来?(提醒从前往后,圈出红黄)

  小结:小花的排列的规律是,将红黄作为一组,再一组一组的往下排。

  2、动手找寻规律。

  师:谁能用这些小花排出另外一种规律?(两位同学来排,其他的在座位上思考)(黄红黄红)

  问:你能发现这组小花的排列规律吗?(黄红为一组,再一组一组的往下排)

  3、提升观察(三个为一组)

  师:将小花按照红黄黄、红黄黄依次排列下去,让学生找寻规律。

  问:你能说出这组小花的排列规律吗?(红黄黄为一组,一组一组往下排)

  问:这与前面摆的两组小花的规律有何不同?(前面为两个一组,这个是三个一组)

  小结:看来不仅可以两个为一组,还可以三个为一组,当然也可以4个、5个、甚至更多个为一组。

  二、应用新知

  问:通过刚刚的学习,你能找出生活中其它事物的排列规律吗?

  三、总结

  小结:这节课小朋友们表现的都很棒,希望你们学了这节课后能用你们敏锐的小眼睛发现生活中更多事物的排列规律,谢谢大家。

《找规律》教学设计优秀7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88—89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学生学会观察、比较,知道什么是规律,能从颜色、数量、形状的变化中找出规律,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能力目标:通过涂色、摆物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找规律的基本方法,激发创新意识。

  3、情感目标: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规律的美和创造的快乐,培养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发现事物的简单排列规律。教学难点:

  学生掌握找规律的基本方法,能自己创造出有规律的排列。教具:

  教学课件PPT,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利用游戏,感知规律

  1、师:同学们,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就连我们的游戏也有数学的知识。现在,咱们先来玩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动作接龙”,看谁能按老师的动作接着做下去。(1)师:请仔细看老师做动作……

  动作:击掌拍肩拍肩、击掌拍肩拍肩、击掌拍肩拍肩。师:谁能接着来?

  生:我可以……(学生纷纷举手。)

  师:他接得对吗?

  生:对!

  师:好,再来一组动作。(再请另一位学生做动作。)

  (2)同学们的眼睛观察得真仔细,下面再看看你们的耳朵灵不灵咯!请听……

  口念:前前后后左左右右、前前后后左左右右、前前后后左左右右。

  师:谁来接?(学生举手接着念。)

  师:一起接一次吧?(全班学生一起接着念。)

  2、师:我们都会玩这个游戏啊?

  生:是啊!

  师:你们是怎么想到这样接老师动作的?

  生:老师做的动作和念的词都是重复的……有规律的。师:你真棒!像这样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就是一种规律。(板书:规律)

  师:这节课,我们就要用数学的眼光来寻找生活中的规律。(板书课题——找规律)

  师:一起把题目读一遍吧——找规律。

  《找规律》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59页例题及相应练习。教学目标:

  1.学生能根据现象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并会用语言描述。

  2.学生能根据规律,用除法算式对现象的后续发展进行预测,并会正确地根据余数作出判断。从而对规律的确定性有深刻的体会。

  3.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难点:

  根据余数作出正确判断

  一、感知、描述规律

  1.猜图导入,感知规律

  (1)猜图形

  (2)说规律

  我们就可以说圆、三角形、正方形三个一组,依次排列的。

  (板书:三个一组圈起来,每三个一组,依次排列。)

  2.描述规律,巩固认识

  这些图形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呢?(屏幕)

  生:三角形、五角星、正方形、圆形每四个一组,依次排列。媒体:分组圈出这些图形呢?

  一个三角形、两个圆形,依次排列。媒体:分组圈出

  3、小结揭题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象这样周而复始,循环出现的有规律现象,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些排列中的规律问题。

  二、探索、利用规律

  1、例:黑板上图形,照这样摆下去,第17个会是什么图形呢?

  (1)你会做吗?用你的方式做一做。

  (2)做完了吗?四个同学讨论一下。

  (3)你是怎么想的?

  173=5……2(板书)

  a:解释算式

  17是什么意思?(17是总数板书)为什么要除以3呢?(3个一组板书↑)

  商5是指什么?(有这样的5组)(板书:组○○)余数2又是指什么呢?(还多2个)(板书:个——)b:精确定位

  这就是说第17个图形是第几组中的第几个?第六组中的第二个。为什么是第六组?(因为有这样的5组多了2个,这2个是第六组的图形)

  第六组中的第二个是什么图形?三角形c:深入体会

  第六组图形老师并没有摆上去啊,你是怎么知道是三角形?第一组中的第2个图形是三角形,所以第六组的`第二个也是三角形。

  为什么看第一组的图形就知道第五组的图形了呢?对,这里每一组图形的第二个图形都是三角形。第六组的第二个图形肯定也是三角形。

  (3)验证

  你们说得很有道理,我们再来摆摆看。(板书:摆出六组图形)

  (4)小结:

  看来,我们不光可以用摆的方法知道第17个是,还可以用除法来判断,你们喜欢用哪个方法?

  第17个图形我们是用除法来计算的,那么其它序号的图形例如第19个,第24个能用除法来判断吗?看来用除法可以判断出这些图形中的第几个是什么图形。 2.看算式判断

  看来,我们要知道这组图形中的某一个是什么图形,首先要看它是第几组中的第几个。这儿老师有几个算式,你能根据算式判断吗?

  同学们刚才在判断第几组的时候,是看的什么呀?根据商怎么判断的?

《找规律》教学设计优秀8

  教学目标:

  1.基本技能:让学生发现、经历、探究图形简单的排列规律,通过比较,从而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推理能力。

  2.数学思考: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合理推理能力,并合理、清晰的阐述自己的观点。

  3.解决问题:合作中逐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4.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体会一组图形重复出现多次就是排列规律。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两种颜色的圆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感知规律

  1、有星期和电话号码让学生感知规律重要

  板书:重复出现

  什么在重复出现?

  我们把这几个数,叫一组,也就是一组一组地。板书:一组一组地

  2.教学生读,让人感应什么在重复的方法。

  3、板书:找规律

  小结:你们为什么不能记住我的手机号,是因为我的手机号没有规律,看来规律是非常重要的,今天我们就来发现规律、研究规律、运用规律、并去找生活中的规律。

  二、引导探究,寻找规律

  出示熊大熊二为了阻止光头强破坏森林而建造的围墙图。

  (一)寻找围墙的排列规律

  1.找一找:让学生自己观察,去找一找围墙的排列规律。

  2.说一说:

  (1)让学生说出围墙的排列规律,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用完整的语言来表述:围墙的颜色是有规律的。

  (2)教师提问:什么在重复?

  红黄一组在不断的重复。

  3.圈一圈:让学生圈出围墙重复的部分。

  4.修一修:你能按照围墙的排列规律再继续把围墙修好吧。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教学比较详细、具体,先让学生自己去找围墙的排列规律,学会用语言表述规律,同时利用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感受到“一组”的规律性排列中的重要性,并通过对圈出、画出重复部分的操作活动,突出规律的“核心”,加深学生对于规律的理解,也为学生下一环节的学习做了充分的铺垫。】

  (二)感知方向的排列规律

  从游戏中感知左右的重复排列,从而引出方向也有规律。

  (三)过桥问题

  1、生找规律。

  2、读规律。

  3、使生认识到此处的规律由两个一组变成了三个一组,当两个一组找不到时,可以试着三个一组找一找

  【设计意图: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规律”,帮助学生通过对比性的分析,更全面、深刻地认识规律。】

  (四)饼干问题

  【小结:这里不再是颜色,而变成了形状上的规律,不再是两个一组,也不是三个一组,而变成了四个一组。】

  (五)地板和窗帘问题

  1、找规律。有颜色、形状、大小、方向四方面的规律。

  2、拍手读规律。

  【小结:在熊二家我们发现了那么多的图形,它们都有规律,今天,我们就用学到的规律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三、闯关游戏,运用规律

  第一关:说一说。

  第二关:猜一猜。

  第三关、摆一摆。让学生创造规律。

  第四关、从形状和颜色两方面寻找规律。增加了题的难度。

  【设计意图:通过闯关的形式,由易到难,有梯度题型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乐趣。同时,通过说一说、猜一猜等活动,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此环节重在体现新标准“玩中学、做中学”的新理念,以“听会忘,看能记住,做才能学会”的教育理论为指导。】

  四、回归生活、寻找规律

  1、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规律。

  2欣赏有规律的图片。并配有押韵的语句。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生活中找规律、欣赏规律、创造规律在让学生意识到生活离不开数学,并感受到有规律的事物能带来美感。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又体现“学习生活中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符合新课标和新理念。】

  五、课堂总结

  这一环节我总结全课,为本节课画上了一个句号,同时鼓励学生创造出更多美得规律来点缀我们的生活。

  六、作业

  让学生设计一串手链送给自己喜欢的人。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规律美,让学生切实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通过自己设计作品,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创造美,并且通过课外延伸,让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再次走进生活,培养学生发现与欣赏数学美的意识与能力。】

《(经典)《找规律》教学设计优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找规律》教学设计优秀】相关文章:

《找规律》教学设计优秀09-02

《找规律》教学设计03-05

找规律教学设计03-30

《找规律》教学设计模板09-11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找规律》04-06

小学数学找规律教学设计03-02

找规律教学设计精选15篇04-27

找规律教学设计15篇04-05

找规律教学设计(15篇)04-05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经典)《找规律》教学设计优秀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找规律》教学设计优秀,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找规律》教学设计优秀1

  教学目标:

  1.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通过涂色、摆学具、画一画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3.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4.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美的意识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难点:能够学会找简单规律的方法。

  教具准备:课件,学具,相机,水彩笔

  教学设计:

  一、玩游戏,引入规律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生:喜欢。)

  师:那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好吗?(生:好。)

  师:老师说一个词,你们来做动作。举手,放下,举手,放下,举手,放下。(学生跟着老师的指令做动作。)

  师:猜一猜,老师接下来会说什么?请用你们的动作告诉我。(大部分学生都会举手) 师:你们都猜对了。谁来告诉我,你是怎么猜到的?(生1:我听老师是按举手,放下,举手,放下,这样说的`,所以,我就猜是举手。生2:老师的口令是有规律的,举手,放下,举手,放下,按照这样的顺序说的。)

  师:你们观察得很仔细,说的非常准确。

  师揭示课题: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像这样的规律,你们想不想把他们找出来?(生: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找规律。板书课题:找规律。生齐读:找规律。

  二、引导探索,认识规律

  1.播放儿歌,课件出示主题图——小朋友在漂亮的教室里跳舞。

  师: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有规律的事物?(生:彩旗,彩花,灯笼,小朋友。)

  2.课件出示——彩旗图。

  师:让我们先来找找彩旗排列的规律。 (彩旗按红、黄交替出现,最后一面没有颜色) 师:猜一猜,这面旗会是什么颜色?(生:??)

  师:看看猜得对不对(点击播放)。你们是怎么想的?(生:??)

  3.课件回到主题图

  师(小结过渡):彩旗的规律找到了,请小朋友再认真观察,把你发现的其它事物的规律小声地告诉同桌。(学生观察、思考、交流)

  师:谁愿意把你的发现向全班宣布?(生:??)

  (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点击播放课件)

  师:你是怎么想的?(生:??)

  灯笼、彩花 小朋友

  4.小结:彩旗、灯笼、彩花的摆放和小朋友的队伍都是有规律的,都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出现。

  三、动手操作,迁移发展

  1.规律的多样性

  做一做:①立体图形的规律

  课件出示正方体、圆柱体交替。让学生跟着做一做,猜一猜,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每组中都有什么图形?都有什么颜色?

  ②平面图形的规律

  首先课件出示平面图形,让学生猜下面的两个会是什么?为什么?再让学生找出平面图形的排列规律是什么。

  让学生知道这组图形和上面的几组有所不同,它们是三角形、圆形、正方形三种图形交替出现。

  2.涂一涂。打开书本P89

  ⑴实物投影,出示涂色卡(课本89页“涂一涂”)

  师:老师这里有张卡片,想请大家帮个忙,能按照规律涂颜色吗?(学生动手涂色)涂什么?为什么?是什么规律?

  师:谁愿意上来展示你的作品?(让几位学生上台展示,组织评议)

  ⑵师:还想不想做涂色比赛?(课本89页“做一做”)继续涂色。(学生涂色) 师:在四人小组中同学互相评一评,涂对了吗?(学生评议、订正)

  3.摆一摆,猜一猜。(机动)

  ⑴摆一摆(设计规律,摆学具“○、△、☆”)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些规律,小朋友们能不能自己创造新的规律?用学具把它摆出来。(学生动手操作)

  四、联系生活,寻找规律 。

  师:在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有规律的事物,小朋友还知道哪些东西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呢?谁来说说?(课件出示“生活中的规律图”)

  五、课后练习。(课本P92,1,2题)

《找规律》教学设计优秀2

  教材分析

  1、义务教育教科书,第七单元《找规律》第一课时。

  2、“探索规律”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内容的一部分,在第一学段和第二学段都规定了这部分内容。本单元式学生正式系统地学习“找规律”的开始。

  3、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符号感,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数学推理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规律这块知识在教科书第一册中就已经对学生进行了大量的渗透。

  比如:1、通过1个1个,2个2个,5个5个的数数,让学生体验,发现并描述数数过程的规律。

  2、在整理10以内的加减法以及20以内的'加减法时,出现的加法减法表,就要求孩子去寻找规律,让学生探索计算中的规律。

  3、在认识图形中,也渗透了最简单的图形的排列规律。

  4、在一年级下册中的“认识图形(二)”“100以内数的认识”等单元中也渗透探索规律的内容。这些都为学生学习找规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欣赏、操作、交流等活动,发现图形的一些简单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及推理能力。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感受数学,发现美的情趣,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使学生在活动中找出事物的变化规律;

  难点:理解规律的含义,能描述和表示规律,会根据发现的规律进行推理,推理出后面的图形。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情景教学法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情景的创设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新课开始,创设森林运动会小动物排队情境,为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我积极创设主题图情景,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初步感知规律的美,并掀起了探究规律的高潮。

  2、发现法这部分内容的活动性和探究性比较强,在教学时,我采用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实验的方式,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发现:彩旗是怎么排列的?花的排列有什么规律呢?会场里还有什么是有规律的,什么规律呢?接着让学生进行汇报交流,使学生在探索中学习新知,亲历探索过程,激发学生发现美的情趣。

  3、演示法充分借助形象直观,通过电脑演示有规律排列的图形,让学生观察、操作、思考、交流来探索知识,强调学生建立符号感、数学感和鉴别结构和规律的能力。在最后一个环节欣赏规律美时,利用电脑演示生活中规律美的图片,师生共同欣赏规律美,使学生感受规律美,学会欣赏规律美,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

  4、数形结合在指导学生描述图形的排列规律时,强调在图形前面加上数量,为下节课学习数字的简单排列规律奠定基础。

《找规律》教学设计优秀3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着重让学生找出间隔排列的物体之间的规律,安排了一道例题。教科书第48页的例题着重引导学生探索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类似现象中的数量之间的关系,发现相应的规律。教材以有趣的童话场景为素材,根据间隔排列的手帕与夹子图、蘑菇与兔子图、篱笆与木桩图分别提出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分别感受两者个数之间的关系,感知这些事物之间的共同特点。接着让学生思考、归纳,发现其中的规律。因此,学好本课是比较重要的,是为以后学习其他的“规律”打基础。

  学情分析

  1、多数班级缺乏良好的学习风气。班内学生的上进心不强,没有学习的主动性,学生把学习作为一种负担,有一种想要放弃但父母与老师盯着又不敢放手的状态。只要老师与父母一松,他们就不想学。因此,整个年级段很难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风气。

  2、作业质量不高。作业是训练学习知识与技能的有力武器,作业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了学习的成绩。由于本年级段的学生家长多数来自农村,自身文化素质有所欠缺,他们或是不懂教学方法,或是缺乏文化知识,或是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从而造成学生的家庭作业存在着严重的拖拉现象,作业的质量也无法保证。家长对孩子的成绩期望很高,却又缺乏提高学习成绩的有效措施,从而造成对教师的压力增大。

  3、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强。学生缺乏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不能很好的理解题意;对概念的理解不深;计算能力有待提高;粗心大意,审题失误,答题技巧不高;部分学生答题时间分配不得法。等等,造成部分同学的学习成绩存在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合作探究,找到“两个物体间隔排列时,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多1,中间的物体比两端的少1”这一规律。

  2、能够利用这一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交流合作中,掌握观察、分析、比较的方法。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的思想。培养学生发现与应用规律的积极性和好奇心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找这样的数学规律:1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成一排,两端的物体相同,这种物体的个数比另一种物体多一。2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成一圈,这两种物体的个数相等。拓展: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成一排,两端的物体不同,这两种物体的个数相等。

  教学难点:学生能在课上、课后用恰当的方式表述找到的规律。

《找规律》教学设计优秀4

  教学目标:

  1、过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过涂色、摆学具、布置教室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运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教具准备:录音带、彩带、动物头像、涂色卡、绳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一)播放歌曲“新年好”,听了这首歌,同学们想到了什么?

  (二)出示主题图——小朋友在漂亮的教室里跳舞

  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这些彩旗、花朵和灯笼是不是乱摆乱放的?他们的摆放都是有规律的,都按照一定的顺序摆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规律。(板书——找规律)

  二、引导探索,认识规律

  (一)课件出示彩旗图,来找找彩旗排列的规律。(彩旗按红、黄交替出现,最后一面没有颜色)

  (二)出示灯笼图和小朋友的队列图,下一个灯笼会是什么颜色,下一个小朋友是男孩还是女孩?把你发现的秘密小声地告诉同桌。

  (三)出示彩花排列图,教室里还有彩花,它的规律和彩旗、灯笼的规律一样吗?你发现了什么?小组里讨论讨论。

  (四)小结:彩旗、灯笼、彩花的摆放和小朋友的队伍都是有规律的,都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出现。

  三、动手操作、巩固发展

  (一)涂一涂

  1.实物投影,出示涂色卡1(课本第89页“涂一涂”)。

  2.还想不想做涂色比赛?请拿出另一张涂色卡(课本89页“做一做”)继续涂色。

  (二)摆一摆,猜一猜

  1.摆一摆(设计规律,摆学具“○、△、☆”)(学生动手操作。)

  2.猜一猜。(请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作品,自己提问:“小朋友们,你们能猜猜我按什么规律摆的吗?”自己请同学回答,答对的,老师给予奖励。)

  四、联系生活,运用规律

  (一)联系生活找规律:在生活中还有很多的规律,还有哪些东西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呢?谁来说说?

  (二)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下面我们就来一起创造规律,好吗?

  五、全课结束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自己学得怎样?

《找规律》教学设计优秀5

  一、激趣导入,感知规律

  1、课件出示小动物排队:乌龟小鸡长颈鹿。

  师:仔细观察,根据他们的排列顺序,猜猜看下一个出场的会是谁?

  2、师:小朋友们猜得都不一样,像这样的排列下一个出场的三种动物都有可能,老师也猜不准!

  3、师:看,小动物又重新把队伍的顺序进行了调整,(出示有规律的)现在,你能猜出下一个出场的是谁吗?

  4、师:像这样按一只乌龟、一只小鸡、一只长颈鹿一组,(演示课件,板书:一组)接着又是一只乌龟、一只小鸡、一只长颈鹿一组重复排列,(板书:又一组重复排列)就是有规律的排列。(板书:规律)

  5、刚才我们认识了什么样的队伍是有规律的排列,我们再回头看看第一次排列的队伍有没规律呢,为什么?

  二、合作交流,探索规律

  1、找运动会场上的规律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找找规律。(板书“找”)请看,运动会现场布置的可漂亮了!这儿能找到规律吗?请跟你的同桌说说你找到了哪些规律。

  师:指名同学汇报有什么规律?并进行小结。

  2、明确“一组”的概念

  我们已经找出了彩旗、彩花、灯笼、小朋友的规律,像彩旗这样一黄一红,彩花一红一紫,灯笼一红两蓝,小朋友一男一女,几个为一组重复出现的规律叫做重复排列的规律。

  当我们找图形排列的规律时,只要找到一组是什么,再看一看是不是按照一组又一组重复的排列,如果是我们就说它是有规律的排列。

  3、找生活中物体的规律

  师:在日常生活中也存在许多有规律的`现象,我们去瞧瞧(出示图片)

  师:谁来说说你找到了图上那些地方有规律。

  师:看了这么多有规律的图片,你们有什么感受?

  三、多种活动,加深认识

  1、涂规律

  师:你能用灵巧的小手画出美丽的规律吗?拿出花朵图和水彩笔,按自己喜欢的规律给小花涂上颜色。涂好的小朋友用铅笔圈出一组重复的部分。

  师:刚才老师看到小朋友们都涂的很漂亮,谁愿意向大家展示你的作品。

  2、摆规律

  师:我们玩摆一摆的游戏。看,老师给每2位小朋友都准备了一个长长的纸条和学具,请小朋友们先和同桌讨论该怎样摆才有规律,再动手摆一摆开始。学生涂规律。

《找规律》教学设计优秀6

  教材分析:

  《找规律》数学课程标准在探索规律的内容中明确说明:“发现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并给出具体例子。在日堂生活中,很多有规律的事物都是有规律的存在,这为数学的角度去探索事物的规律提供了很多的素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过游戏、观察、实践、猜测、推理等教学活动发现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

  2、通过涂一涂,摆一摆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3、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4、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从图形中找出规律。

  教学难点:在数量变化图形中找出规律。

  教学过程:

  一、探索新知

  1、观察贴图找寻规律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美丽的小花,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贴两组红黄小花)

  问:谁能知道接下来贴出的会是什么颜色?(红色)

  问:为什么你会猜是红色呢?(叫多人回答)

  师:我们就一起来验证一下你们刚刚的猜测是不是正确的。(三组)

  师:仔细观察下这些小花,你会发现它们的排列是有规律的。(板书规律)那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找规律(板书找)

  问:谁能上来将小花重复的部分圈起来?(提醒从前往后,圈出红黄)

  小结:小花的排列的规律是,将红黄作为一组,再一组一组的往下排。

  2、动手找寻规律。

  师:谁能用这些小花排出另外一种规律?(两位同学来排,其他的在座位上思考)(黄红黄红)

  问:你能发现这组小花的排列规律吗?(黄红为一组,再一组一组的往下排)

  3、提升观察(三个为一组)

  师:将小花按照红黄黄、红黄黄依次排列下去,让学生找寻规律。

  问:你能说出这组小花的排列规律吗?(红黄黄为一组,一组一组往下排)

  问:这与前面摆的两组小花的规律有何不同?(前面为两个一组,这个是三个一组)

  小结:看来不仅可以两个为一组,还可以三个为一组,当然也可以4个、5个、甚至更多个为一组。

  二、应用新知

  问:通过刚刚的学习,你能找出生活中其它事物的排列规律吗?

  三、总结

  小结:这节课小朋友们表现的都很棒,希望你们学了这节课后能用你们敏锐的小眼睛发现生活中更多事物的排列规律,谢谢大家。

《找规律》教学设计优秀7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88—89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学生学会观察、比较,知道什么是规律,能从颜色、数量、形状的变化中找出规律,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能力目标:通过涂色、摆物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找规律的基本方法,激发创新意识。

  3、情感目标: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规律的美和创造的快乐,培养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发现事物的简单排列规律。教学难点:

  学生掌握找规律的基本方法,能自己创造出有规律的排列。教具:

  教学课件PPT,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利用游戏,感知规律

  1、师:同学们,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就连我们的游戏也有数学的知识。现在,咱们先来玩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动作接龙”,看谁能按老师的动作接着做下去。(1)师:请仔细看老师做动作……

  动作:击掌拍肩拍肩、击掌拍肩拍肩、击掌拍肩拍肩。师:谁能接着来?

  生:我可以……(学生纷纷举手。)

  师:他接得对吗?

  生:对!

  师:好,再来一组动作。(再请另一位学生做动作。)

  (2)同学们的眼睛观察得真仔细,下面再看看你们的耳朵灵不灵咯!请听……

  口念:前前后后左左右右、前前后后左左右右、前前后后左左右右。

  师:谁来接?(学生举手接着念。)

  师:一起接一次吧?(全班学生一起接着念。)

  2、师:我们都会玩这个游戏啊?

  生:是啊!

  师:你们是怎么想到这样接老师动作的?

  生:老师做的动作和念的词都是重复的……有规律的。师:你真棒!像这样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就是一种规律。(板书:规律)

  师:这节课,我们就要用数学的眼光来寻找生活中的规律。(板书课题——找规律)

  师:一起把题目读一遍吧——找规律。

  《找规律》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59页例题及相应练习。教学目标:

  1.学生能根据现象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并会用语言描述。

  2.学生能根据规律,用除法算式对现象的后续发展进行预测,并会正确地根据余数作出判断。从而对规律的确定性有深刻的体会。

  3.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难点:

  根据余数作出正确判断

  一、感知、描述规律

  1.猜图导入,感知规律

  (1)猜图形

  (2)说规律

  我们就可以说圆、三角形、正方形三个一组,依次排列的。

  (板书:三个一组圈起来,每三个一组,依次排列。)

  2.描述规律,巩固认识

  这些图形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呢?(屏幕)

  生:三角形、五角星、正方形、圆形每四个一组,依次排列。媒体:分组圈出这些图形呢?

  一个三角形、两个圆形,依次排列。媒体:分组圈出

  3、小结揭题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象这样周而复始,循环出现的有规律现象,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些排列中的规律问题。

  二、探索、利用规律

  1、例:黑板上图形,照这样摆下去,第17个会是什么图形呢?

  (1)你会做吗?用你的方式做一做。

  (2)做完了吗?四个同学讨论一下。

  (3)你是怎么想的?

  173=5……2(板书)

  a:解释算式

  17是什么意思?(17是总数板书)为什么要除以3呢?(3个一组板书↑)

  商5是指什么?(有这样的5组)(板书:组○○)余数2又是指什么呢?(还多2个)(板书:个——)b:精确定位

  这就是说第17个图形是第几组中的第几个?第六组中的第二个。为什么是第六组?(因为有这样的5组多了2个,这2个是第六组的图形)

  第六组中的第二个是什么图形?三角形c:深入体会

  第六组图形老师并没有摆上去啊,你是怎么知道是三角形?第一组中的第2个图形是三角形,所以第六组的`第二个也是三角形。

  为什么看第一组的图形就知道第五组的图形了呢?对,这里每一组图形的第二个图形都是三角形。第六组的第二个图形肯定也是三角形。

  (3)验证

  你们说得很有道理,我们再来摆摆看。(板书:摆出六组图形)

  (4)小结:

  看来,我们不光可以用摆的方法知道第17个是,还可以用除法来判断,你们喜欢用哪个方法?

  第17个图形我们是用除法来计算的,那么其它序号的图形例如第19个,第24个能用除法来判断吗?看来用除法可以判断出这些图形中的第几个是什么图形。 2.看算式判断

  看来,我们要知道这组图形中的某一个是什么图形,首先要看它是第几组中的第几个。这儿老师有几个算式,你能根据算式判断吗?

  同学们刚才在判断第几组的时候,是看的什么呀?根据商怎么判断的?

《找规律》教学设计优秀8

  教学目标:

  1.基本技能:让学生发现、经历、探究图形简单的排列规律,通过比较,从而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推理能力。

  2.数学思考: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合理推理能力,并合理、清晰的阐述自己的观点。

  3.解决问题:合作中逐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4.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体会一组图形重复出现多次就是排列规律。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两种颜色的圆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感知规律

  1、有星期和电话号码让学生感知规律重要

  板书:重复出现

  什么在重复出现?

  我们把这几个数,叫一组,也就是一组一组地。板书:一组一组地

  2.教学生读,让人感应什么在重复的方法。

  3、板书:找规律

  小结:你们为什么不能记住我的手机号,是因为我的手机号没有规律,看来规律是非常重要的,今天我们就来发现规律、研究规律、运用规律、并去找生活中的规律。

  二、引导探究,寻找规律

  出示熊大熊二为了阻止光头强破坏森林而建造的围墙图。

  (一)寻找围墙的排列规律

  1.找一找:让学生自己观察,去找一找围墙的排列规律。

  2.说一说:

  (1)让学生说出围墙的排列规律,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用完整的语言来表述:围墙的颜色是有规律的。

  (2)教师提问:什么在重复?

  红黄一组在不断的重复。

  3.圈一圈:让学生圈出围墙重复的部分。

  4.修一修:你能按照围墙的排列规律再继续把围墙修好吧。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教学比较详细、具体,先让学生自己去找围墙的排列规律,学会用语言表述规律,同时利用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感受到“一组”的规律性排列中的重要性,并通过对圈出、画出重复部分的操作活动,突出规律的“核心”,加深学生对于规律的理解,也为学生下一环节的学习做了充分的铺垫。】

  (二)感知方向的排列规律

  从游戏中感知左右的重复排列,从而引出方向也有规律。

  (三)过桥问题

  1、生找规律。

  2、读规律。

  3、使生认识到此处的规律由两个一组变成了三个一组,当两个一组找不到时,可以试着三个一组找一找

  【设计意图: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规律”,帮助学生通过对比性的分析,更全面、深刻地认识规律。】

  (四)饼干问题

  【小结:这里不再是颜色,而变成了形状上的规律,不再是两个一组,也不是三个一组,而变成了四个一组。】

  (五)地板和窗帘问题

  1、找规律。有颜色、形状、大小、方向四方面的规律。

  2、拍手读规律。

  【小结:在熊二家我们发现了那么多的图形,它们都有规律,今天,我们就用学到的规律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三、闯关游戏,运用规律

  第一关:说一说。

  第二关:猜一猜。

  第三关、摆一摆。让学生创造规律。

  第四关、从形状和颜色两方面寻找规律。增加了题的难度。

  【设计意图:通过闯关的形式,由易到难,有梯度题型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乐趣。同时,通过说一说、猜一猜等活动,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此环节重在体现新标准“玩中学、做中学”的新理念,以“听会忘,看能记住,做才能学会”的教育理论为指导。】

  四、回归生活、寻找规律

  1、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规律。

  2欣赏有规律的图片。并配有押韵的语句。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生活中找规律、欣赏规律、创造规律在让学生意识到生活离不开数学,并感受到有规律的事物能带来美感。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又体现“学习生活中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符合新课标和新理念。】

  五、课堂总结

  这一环节我总结全课,为本节课画上了一个句号,同时鼓励学生创造出更多美得规律来点缀我们的生活。

  六、作业

  让学生设计一串手链送给自己喜欢的人。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规律美,让学生切实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通过自己设计作品,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创造美,并且通过课外延伸,让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再次走进生活,培养学生发现与欣赏数学美的意识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