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15课《古诗两首》其中一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设计思想]
按照初读诗句→品读诗句→感情朗读的过程体现以读为本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读出诗的节奏、诗的韵味,诗中蕴含的感情。激发学生和诗人心灵交流,同喜同悲。读中悟情,读中体会诗人强烈的爱国情,从而构建本色的语文课堂。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KJ出示音乐渲染气氛)随着悠扬的古乐我们这堂课将走进古诗的画卷,谁先来吟诵一两句杜甫的诗句?(生答)读着杜甫的诗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生答)师相机介绍杜甫及他作品主要风格。(出示KJ杜甫简介)
2、过渡
今天,我们要学的是他另一种风格的一首诗,是他生平第一快诗他就是出示课题(KJ出现课题)
二、初读诗。
1、齐读课题、解题。(从课题中你们知道了什么?)
2、过渡
由于战乱,杜甫一家在他乡异地流浪了整整八年之久,收复蓟北的消息传来,此时,诗人心情会怎样?(是的)诗人一听到这胜利的喜讯不禁大喜若狂,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七律名作,现在让我们就一起走进他的诗中吧!
3、学生自由读诗,要求读正确,流利。
①点名读
②听录音朗读(出示KJ录音朗读)
③学生学着录音自由读,读出诗的.节奏和停顿
④齐声朗读,要求读出诗的韵味
三、理解诗的大意
1、小组讨论
2、交流理解诗意
3、带着自己的理解齐读全诗
四、悟诗情
1、过渡:诗中意思你们已深刻体会了,那诗中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一份怎样的情感呢?(喜)(出示KJ思考、讨论)
2、找出诗中喜欲狂的句子交流后(KJ出示这几句话)学生反复读(交流中相机出现路线图让学生感受诗人归心似箭心情)。
3、深切体会喜欲狂心情
①过渡:作者的这份喜从何而来呢?为什么收复了蓟北诗人又会如此欣喜若狂呢?让我们一起来和诗人回顾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你就会有切身体会,请看大屏幕(出示KJ背景)师随着画面讲解。
师在《二泉映月》的二胡声中悲情朗诵《春望》
②听着杜甫这浸透血泪的心声,你们有什么感受?(生答),当你面对这一切,你的心情是什么?,请怀着这种心情读读这首诗吧!
③过渡:真是满纸忧愤言,一把辛酸泪啊!而今,收复蓟北的消息犹如一声春雷响彻神州大地,经历了八年之久的战乱终于平定了,此时此刻,诗人心情怎样?会想到些什么?
④学生发挥想象谈想到什么?(出示七句话KJ随机点击使字体变色),学生感情诵读这几句话。
想到这些,能不涕泪吗?读
想到这些,能不喜欲狂吗?读
想到这些,能不纵酒高歌吗?读
想到这些,能不归心似箭吗?读
在老师的引读下,深情朗读喜欲狂的这几句话。
四、渲染主题
1、诗人喜欲狂的背后是颗怎样的心在跳动啊!
2、让学生感情朗读全诗(回到KJ录音朗读)
五、课外拓展
过渡:自古以来,就有许多诗人以自己赤诚的爱国情抒写出风格迥异的爱国诗篇。有忧愤深广的动情倾诉,也有激情澎湃的昂首浩歌,老师这就有几篇与大家共赏。(出示课件,古诗欣赏)
让学生读古诗欣赏。
六、总结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历年来,这些光照千古的诗篇为后人所传诵,他们的爱国精神成为后人效仿的楷模,激励着后人谱写出一曲曲气壮山河的正气歌,让我们承继先人的浩然正气,以自己的满腔热血谱写新的爱国诗篇,让巍巍华夏岿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2
一、揭题,知背景。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古诗两首的第一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板书诗题)齐读诗题。(课题读得真好,我相信这首诗你们一定能学好,读好)
2、题目是什么意思呢?重点提示“闻”是听到的意思。
3、这首诗是谁写的呢?(板书:杜甫)出示图片。你了解他的生平吗?谁能简单的为我们介绍一下这位诗人。(对,他是一位著名的爱国诗人,他被誉为诗圣。)那他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的这首诗呢?(看来,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了诗人当时的社会背景。板书:知背景)
(激情创境):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诗人晚年的遭遇吧!公元755年,安史之乱让原本繁华安定的国家岌岌可危,也把诗人杜甫卷入了生活的最底层,开始了他长达八年的逃难生活。在这八年里他度日如年、思乡难归。他亲眼看到了叛军的烧杀抢掠,看到了路有饿死骨的种种惨像,“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在这国家危难之时,这位爱国诗人即使对着春日的花鸟也会心痛得流泪。
忽然,传来了喜讯,“忽传收蓟北”,如春雷炸响。惊喜的洪流一下子冲开了诗人郁久的情感闸门,喷薄而出人生第一首快诗——
二、初读,读通顺
1、配乐范读。
2、大家喜欢这首诗吗?我们一起大声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检查生字。这句诗能读准吗?“却看妻子(z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4、齐读(可以读慢点,要读正确)
三、再读,明诗意。
1、看来同学们已经把诗读通了,那怎样才能把它读懂呢?你们有没有好的办法?(熟读法、结合注释法、查资料、结合上下文、边读边悟、结合插图等方法。)
小结:看来过去的学习大家已经积累了许多好办法,今天我们就来运用这些方法来学习这首诗。把你读明白的和小组同学交流,不明白的标记出来,在小组里讨论解决。最后请2号同学把同学们对诗句意思的理解归纳起来,等会儿我们全班交流。
2、交流:(1)交流了哪些读懂的地方?
(2)有没有没有解决的问题?
(3)谁能把全诗的意思说一说?
过渡:看来,同学们运用自己的方法把诗意弄明白了。(板书:明诗意)
3、你们认为诗中哪个词语最能表示诗人当时的心情?(板书:喜欲狂)
四、细读,悟诗情。
(一)从哪里看出“喜欲狂”?
过渡:诗人欣喜若狂呀!从哪里能体会到诗人的这种喜欲狂的心情呢?请同学们读读诗,细细的品味一下。
1、学生自由体会。
2、集体交流。
A、“涕泪满衣裳”(喜极而泣、悲喜交集。指导朗读。)
B、“却看妻子、漫卷诗书”(家人的喜更增加了自己的喜,一向爱书如命的他居然也随手狂乱的卷起诗书与大家共享快乐。真的.是“喜欲狂”啊!指导朗读。)
C、“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放”字和“纵”字体会到诗人喜欲狂的心情。52岁的诗人,既不适合放歌,也不适合纵酒,这真的是“喜欲狂”了呀!当诗人想到,在鸟语花香中与妻子儿女做伴还乡、安享晚年,怎能不欣喜若狂?)
D、出示三峡画面,想象最后两句的情境
大家看,从巴峡到巫峡,周围高山险峻,路途艰难。而出巫峡到襄阳,从襄阳的洛阳又是何等的长途跋涉。在这里诗人却这样说,你怎么理解?(归心似箭、喜欲狂)
3、过渡:通过同学们刚才的体会,诗人的喜悦之情跃然纸上,怎样把你体会的情感读出来?(自由有感情朗读)
4、指名读。
(二)为什么会“喜极而泣”
1、一个年过半百的老人怎么会如此的喜欲狂?这“喜极而泣”的“涕泪”里到底包含着什么?请同学们试着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去理解。
2、学生谈理解。
3、诗人这样欣喜若狂仅仅是因为个人吗?(板书:爱国)
4、这其中也包包含着浓浓的爱国之情呀!看课件,齐读。
小结:看来同学们真的领悟到诗人的强烈的情感了。(板书:悟诗情)
五、古诗拓展
1、老师这里有一首反映当时在国家危难之时,诗人的著名诗作,同学们想学一学吗?
2、出示《春望》。
3、用课上总结的学习方法来学习。
4、交流学习体会。
六、总结
作为爱国诗人,杜甫还写下了许许多多的壮丽的诗篇。就请同学们课下再积累一些杜甫的名作,相信你会有更多的理解和收获。
板书设计: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知背景
明诗意 喜欲狂 爱国
悟诗情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3
一、揭诗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杜甫的另一首诗,(板书课题)谁来读读诗题。
介绍写作背景。
听到这个消息(指的是诗题中的什么),写下了这首诗。
再读诗题。这个消息能给诗人带来什么?让我们一起走进杜甫的诗,读读这首诗。
二、解诗意。
自由读诗2分钟,要求把诗读正确通顺,读出节奏和韵味。
解决“衣裳”“妻子”“漫卷”
再读诗歌,你读出了什么感觉?
读出感觉了没有,把这种感觉带进去读读
三、悟诗情。
能用一个词说说你的感觉吗?(喜)请生读一读全诗。
当有孩子说读出了喜的感觉,问:“有几个也读出了喜的感觉?”
诗中的哪些词带给你这样的感觉?
1、体会诗人的喜:抓住诗中的一些动词来说。
涕泪男儿有泪不轻掸啊,只有在大悲大喜之时才会流泪,还是偷偷地流,可是诗人一个温文尔雅的诗人却涕泪满衣,这眼泪是—一个诗人的泪更是一个男人的泪。读一二两句诗这眼泪是高兴到了极点,是喜极而泣的泪水啊。读这两句诗。
漫卷杜甫是个读书人,读书人可是爱书如命的,可是此时却是随意地卷起自已的书,他想干什么?他想收拾行装,回家啊。读三四两句诗
放歌引吭高歌
纵酒开怀畅饮
还乡青春作伴
诗人当时已经52岁了,却还要放歌,纵酒,青春伴还乡,你看到的还是一个52岁的诗人吗?诗人是人老心不老啊。缘于听到了这个喜迅。读四五两句诗。
诗人回乡的路远吗?哪两句诗是写诗人回乡路的?生读。出示地图:从梓州到洛阳少说也要走半把月,你感受到远吗?再读读诗句。
诗人漫长的回乡路,诗人只用了十四个字就走完了,所经之地在诗中是一晃而过,遥遥旅程也只是一穿,一下,一向而已。可见诗人心情是多么的畅快。再读诗句。
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诗人的这份喜悦吧!齐读全诗。
2、体会诗人曾经的愁:抓住“却看妻子愁何在”
刚才从诗中我们读到了诗人的喜极而泣,喜极而狂,你还读出别的感觉吗?(愁或悲)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却看妻子愁何在)
何在说明了妻子和儿女曾经的`愁,曾经有什么愁呢?
出示补充材料:
这是一种怎样的生活?(得出有家不能回,饥饿,背井离乡,困苦不堪)而如今官军收河南河北,诗人马上可以回家乡洛阳啦,那里有田地,那里有亲人,那里有朋友,这是一家之喜啊!所以诗人——读全诗。
这喜仅仅只是诗人一家之喜吗?
补充课外资料:
如果你就是那乳下孙,如果你就是那个征战的男儿,如果你就是那个妻子,如果你就生活在一千多年前……如今听到官军收河南河北,此时你最想干什么?
老百姓再也不用流离失所了,男儿们再也不用征战了,母亲们再也不用忍受失去儿子的痛苦啦,国家也安定了,这是一国之喜啊!
双喜临门,诗人能不喜欲狂吗?
再读全诗。
国喜则家喜,国忧则家忧,诗人的命运总是和国家和人民联系在一起,他的一生总是颠沛流离,忧国忧民,所以他的诗风沉郁顿挫。唯独此诗一改过去诗风被后人称为生平第一快诗,你感受到了快吗?这节课就上到这儿,下课。
希望教师多提宝贵意见,帮助我了解自己的课!谢谢!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结合资料,独立自主学习,正确理解诗句的大概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体悟诗中抒发的强烈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难点:
时代久远,让学生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查阅有关杜甫的资料,了解他的生活年代情况,读读他写的其他爱国诗篇。
2、制作cai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诗题。
1、谈话引入,出示杜甫肖像。
2、请生介绍查找的`有关杜甫的资料。
3、教师描述并板书课题: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4、理解“快”,并组词。
二、整体通读,把握诗境。
1、自由读诗,要求读正确、读流利。读后借助注释,试着互相说说诗句的大概意思。
2、指名读诗,纠正字音。
3、诗中哪个字最能体现诗人的情感?(板书:喜)
三、读书悟境,感悟诗情。
1、显示并读读全诗。
2、引导理解。
(1)、理解一、二句诗:
a、为何事而喜?
b、播放cai,介绍历史背景,让学生感受“安史之乱”给人们所带来的灾难,(配乐)
c、显示并读杜甫诗《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本是百花盛开的春天,杜甫却对着花儿流泪,听到鸟的鸣叫也感到揪心,你们说,他流的是什么样的泪?(悲伤、愤怒)
d、激情再读一二句。
(2)理解三至六句诗:
a、诗人喜极有何表现?(涕泪 欲狂 放歌 纵酒)
(师相机帮助重点理解以下词:涕泪 妻子 青春 放歌 纵酒 漫卷)
b、反复诵读。
(3)理解七、八句诗。
a、诗人此时最想干什么?(回乡)故乡在哪里?(洛阳)
b、示路线,师:这么遥远的路途,走路要多久?坐船呢?坐马车呢?但在当时诗人的心中,却是如此轻快,有哪一个成语是这样讲的?(归心似箭)推敲用词“即、穿、下、向”的巧妙。
李白的一句诗和此有异曲同工之妙,哪一句,记得吗?(投影显示: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c、反复诵读诗句。
(4)配乐朗读,背诵诗歌。
四、发散延伸,升华情感。
1、你还知道杜甫有哪些爱国诗?
2、你能读读他的其他作品吗?
板书设计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泪
快 喜 狂 爱国
纵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认识“蓟、涕、襄”三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裳”,会写“涕、巫”两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说出诗句的意思和它们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说出诗句的意思和它们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难点:
能说出诗句的意思和它们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以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导入新课
(一)杜甫是孩子们很熟悉的诗人,我们以前都读过他的哪些诗?(《绝句》《江畔独步寻花》等)
(二)杜甫的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篇。当时社会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在他的笔下都有真实的反映,被称为一代“诗史”。他的诗,艺术成就很高,对后世影响很大。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古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写于公元763年,当时唐代安史之乱的`叛军头子史朝义(史思明的儿子)兵败自杀,河南河北相继收复。诗人在四川,听到胜利的消息后,写了《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这是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也就是最兴奋的时候写下的诗。
二、初读课文,扫清生字障碍。
自由朗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抽读古诗,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再读古诗,读准诗句的节奏
三、理解诗句意思。
(一)通过找诗中的地名,让生更多的了解当时的写作背景1、这首诗很特别,它里面出现了好多的地名,请孩子们将诗句中出现的地名圈出来。(河南、河北、剑外、蓟北、巴峡、巫峡)2、这些地名都在哪些地方呢?
(二)找出诗中古今变化很大的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诗句1、河北河南与我们今天的河北省、河南省是不一样的2、请孩子们找出诗中哪些词与今天的意思不同。3、引导学生理解“涕泪、衣裳、妻子、青春”的意思,并读准多音字“裳”。4、借助理解的字词理解句意后,再读古诗。
(三)抓住“喜”字,引导学生理解诗意1、请用诗中的一个字或者词,说明作者当时的心情。(喜)2、默读古诗,用横线勾出能体现诗人“喜”的词句。3、诗人为什么会那么高兴?诗人既然被称为“诗史”,那就让我们从作者的诗里寻找答案吧。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诗人写于公元757年的《春望》,写于公元759年的《石壕吏》,写于公元761年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交流:你从这几首诗里读出了些什么?这个时候,诗人听到了蓟北收复的消息,兴奋高兴之情溢于言表,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古诗。
四、拓展安史之乱平复后,诗人就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了吗?读一读诗人在安史之乱后写的两首古诗《登岳阳楼》《登高》,思考:从这两首古诗里,你读出了诗人的什么样的情感?诗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呢?请孩子们自己下来以后收集资料,寻找答案。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学会三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涕泪、巫峡、襄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诗中表达的强烈的爱国情感。
教材重难点:
体会诗中表达的强烈爱国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课前,老师先让同学们猜个谜语:历史上有这样一位诗人,大家称他为诗圣,一生写了许多诗,流传至今有一千五百余首。他的诗宛如一面镜子,真实的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社会现实生活,不但内容丰富,而且洋溢着爱国、爱人民的崇高精神,也被推崇为“诗史“。猜出来他是谁了吧?有关杜甫,谁对他还有进一步的了解?今天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他的另一首诗,板书课题。
二、新授。
1、回忆学诗的方法。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古诗《示儿》,大家想想,我们是怎样一步一步来学的?这首诗我们也按这样的步骤先读再结合注释来解释再来有感情的读感悟作者的感情。
2、读诗。
a、请同学们放开声音读这首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b、抽读,注意停顿。
c、再读。
3、理解诗意。
读书的最高境界就是读懂作者的.感情,读到作者的心中去,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交流解释的方法。就按照同学交流的方法来理解诗的意思。
a、流诗意。
聪明的孩子谁来展示你们的才华,读懂那句就说那句。
b、生说诗意,随机指导单个字的意思:妻子、涕泪、喜欲狂、青春、漫卷。
c、说整首诗的意思。
d、同桌两个人对着说说诗意。
4、感悟作者的感情。
a、诗意理解了,大家有没有读懂作者的感情呢?下面我要考考大家。如果说《示儿》这首诗以悲做基调,那么,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从那些词语和诗句看出杜甫的高兴?
b、学生交流。
c、大家知道为什么杜甫这么高兴吗?
d、师出示收集的有关安史之乱的资料,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及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
e、出示杜甫回乡的线路图,了解杜甫的家乡住址及流落他乡的住址。
f、现在大家知道杜甫为什么“喜欲狂“了吗?听到了官军收复失地,你们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一位杜甫,谁来描述一下?
g、进一步加上动作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
5、两诗比较进一步感悟感情。
同学们回想一下《示儿》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两首诗有什么共同点?为什么?对,这两首诗无论是喜还是悲,都洋溢着诗人的爱国情感。陆游临终叮嘱儿子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他,是爱国之情,而杜甫听到官军收复河南河北,之所以那样的激动和欣喜,不仅仅是自己可以结束流离的生活,更主要的是因为从此祖国可以重归统一,人民可以面受战乱之苦。
三、拓展。
推荐杜甫的《归雁》和《月夜》让学生读,进一步感悟杜甫的爱国感情。
四、板书: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收蓟北——喜欲狂
涕泪、漫卷诗书……爱国之情。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03-13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反思02-12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反思04-21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文01-19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案07-26
【通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13篇10-31
关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听课反思10-06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案15篇09-06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03-24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改写作文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