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读书笔记(精选10篇)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书笔记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书笔记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目送读书笔记(精选10篇),欢迎大家分享。
目送读书笔记1
细雨婆娑,老树抽出新芽,枯木又开花,光阴让四季走了一轮又轮,也让父亲眼角长出皱纹,让母亲挽起的青丝混杂了白发。在光阴的故事里,每个清晨都氤氲着母亲煮早餐的温柔,在时光堆砌的大房子里,一砖一瓦都是父亲堆砌的坚毅,在未来的图腾里,一笔一画是我对父母的承诺。
曾经,我也像龙应台笔下的儿子安德烈焦躁,孩子气,任性,我有过无不及,当我学会站在父母的位置思考,去感受到父母对我那份深深的宠爱时父母却已日渐老去,在生命的长河上将与我渐行渐远直至生死两隔。时间是一只藏在黑暗中的'温柔的手,在你一出神一恍惚之间,物走星移。我亲爱的父亲和母亲满怀期待目送着我在成长路上行走,蹒跚学步到稳步单车,咿呀学语到出口成章,黄发垂髫到青丝及腰……我愿时光是个善良的人,让我有生之年能让父母幸福,我愿时光是个魔术师,能抚平父母脸上的皱纹让白发变乌丝,我愿时光能慢一些。
无论过去多少年我依旧会记得大雨滂沱的那个夜晚母亲撑着伞来接我,漆黑的夜幕里,滴答的雨声里,母亲微凉的手牵着我往家的方向走去。多少年后依旧记得父亲厚实的手牵着我肉嘟嘟的小手走在傍晚的田埂,夕阳把我们一大一小的影子拉的很长很长……我站在记忆的这端看着往事里的片段,目送着母亲牵着长发微湿的我穿过雨幕消失在黑夜中,目送着父亲带着小小的我在夕阳下越走越远消失在地平线那边……
目送读书笔记2
伴着淡淡的油墨及纸质的香味,一页又一页,一篇又一篇,当我终于将一本并不太厚的《目送》读完时,留在心中的,是缠绵的一丝又一丝不舍,激荡的一波又一波深思。
对于一个整天关在校园里埋头做题的学生来说,之所以会选择这样一本书来读,很大程度是受了书名的影响。
“目送”,一个多么温暖的词语,它是缠绵的不舍凝注到目光中送给离去的人最后一份让其早日归来的叮嘱,是一股超越了三维世界将那些必走之物留于心间的神奇力量。
作为与整本书同名的文章,也是整本书的第一篇文章——《目送》,作者从儿子的离写到父亲的逝,那无尽的沧桑在作者冷静而温暖的笔端一一呈现。
我安静地读着这一切,于是道不尽的痛彻心扉与忆不完的温暖点滴就如受了魔咒的召唤似的,突然便回到了我的心间。
我之所以会对第一篇文章产生如此大的共鸣,也许与我的经历不无关系吧!我是个安土重迁的人,而我的安土,不仅限于地域上,更包罗了春华秋实的交替,物异人非的变迁。
我常自比为三毛,因为我觉得我与三毛都是步履维艰地行走于稀泥中的人,对于那拖出来的泥水,我们是多么地不忍擦去,因为它携带了我们的过往。
可是,时间在流,世界在转,再多的留恋也留不住记忆的风逝。于是,我们只有站在风中目送着远去的记忆。
而在作者的这篇《目送》中,我也读出了作者对那一切即将远去的事物的不舍。
作者写道:“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日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必追。
这是多么的无奈与沧桑!如若说对于儿子的离,即使不必追却依然可以追,那么对于父亲的逝与母亲的老呢?只能眼睁睁巴望着回忆中的影像一幕幕掠过,却是可望而不可即啊!
翻过第一篇文章,在其他的篇章中,作者依然以同样的笔调勾勒出了过往的影像,为了让那些影像更加具象化,作者还给每一篇文字都配上一张图片。
在图文并茂的意境中,读着、感悟着那点点滴滴的温暖,我的心头也不断激起点点温暖的浪花。
我想着,在某一天,当我与作者现在年龄相仿的那一刻,我一人独自靠在斑驳的墙影中,在夕阳的余晖下回想着我人生的点滴,那感觉,是温暖还是心痛?也许兼而有之吧?
当整本书翻至中间部分时,作者似乎有意停止了对个人经历的“目送”,转而将目光转移到了万千世界中去了。
作者对时间、对距离、对人际、对人与物的相处、对所经地点的景况都一一进行了讲述,在作者悠长而不舍的目光中,那些本来抽象得不可捉摸的概念都化为了一湾清幽的潭水,在我的心中独自散发着深邃的幽光,让我与作者共同打量着人世的一切。
如果说开篇的《目送》是为了让读者走入一个无奈、疼痛、温暖、回忆与念想并存的深邃的洞府中的话,那么,在最后的一系列关于作者父亲病中与离世的文章,则是为读者设下的一级级台阶,让读者看着一个老人在时光的折磨下如何离去,然后再一步三回头地离开那深邃的洞府。
于是,在缠绵的思念中,我们又见到了尘世的光明,重新面对万千世界。
目送读书笔记3
初次看到这本书,是在朋友家做客,就放在她的枕边。随手翻开来看,恰好看到那篇。文章结尾说到: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顿时,眼角融化,因为内心的触动。于是,随即便也去买来读。
确实,《目送》吸引了我,对亲人,对家庭,对生活,这些我们天天要面对的,我们已经熟悉到视而不见,忽略不计的,让我们喜欢也让我们无奈的一切的一切,龙应台作了真切的描述,触动了人性的柔软,善良和美好。当然更多的是共鸣,因为她所提出的正是我们这一代人所共同面临的问题和困境,我在欣赏美文的同时,似乎也在讨教对人生、对社会、对亲人如何交往的真知灼见。
这些年来,渐渐懂得,不论自己做多大的努力多少的尝试,在父母心中,就如龙应台所写,依旧是“背影渐行渐远”。人,得于父母赐之生命,本来就是新的个体开展一段新的旅程,总归是要自己往前走。他们至多只能陪着走一段,将我们渡过初始的跌宕流域,然后便在那渡口,开始无望而甜蜜的目送和等待。子女也须知道,这是回不了头的单程旅行,所能做的`,只有感恩了。
在阅读这本书过程中,你不得不敬佩龙应台观察的精细,对父母,对孩子,对生活中的种种人和事,因为她是用心在体验这一切。她的文笔优美而细腻,将这些生活中的点滴娓娓道来,那些情感也如流水般涌出笔端,跃然纸上。在阅读过程中,你也不得不敬佩龙应台概括的精到,我们必须抓紧时间享受我们和亲人在一起的感觉,否则一切将渐行渐远,一切都不可复制。在阅读过程中,你也不得不敬佩龙应台人格魅力,你会不自觉地在她的引领下忘却这世上的所谓正事,大事,要事,把目光聚拢到自己身边的人和事上,而这些正是你应该关注的正事,大事,要事。
目送读书笔记4
“所谓的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目送》
在儿子上小学的第一天,“我”无比准确地盯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儿子也不停地回头,眼神中诉说着不舍;儿子十六岁去美国做交换生,与“我”在机场告别,“我”固执地看着他的背影,可是他却从未回眸。
我想着自己便是龙应台笔下的华安。回想自己第一天上学时的场景,那时候的记忆已然不清,不知是否也有一个一直注视着我的背影的眼眸,而这个眼眸值得我们去千百次回首。
龙应台说:“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这时的龙应台内心是痛的吧。那时的华安不再是小时候那个依恋父母,走几步一回首的小孩子了。他长大了么,如果是长大了,为何感受不到身后那炽热的目光呢?不是说母子连心么?为何当母亲的眼神渐渐黯淡下去时,却感受不到一点心痛呢?
对于龙应台笔下的《目送》,我们又能懂得多少?那种属于父母的眷恋与无奈,也许还要等到我们真正身为人父人母时才能真正体会罢,毕竟人生不是纸上谈兵。“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生活中,谁又能知道自己到底错过了多少满怀期待的眼神?只期待我们能早些发现,至少,要在它们消失前发现,因为总有一天,他们会离开,去往另一个世界,正如文中写道的:“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沉重而又巨大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没有想到可以站得这么近,距离炉门也不过五米。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雨湿了前额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去回应父母那些不舍,充满担忧的目光,而不是让那些目光进入了深邃的黑洞,没有出口,也没有退路,最后变成朦胧的泪眼。
好吧,不必追,我们有再多的遗憾和不舍都不过是生命的过程,我们只能往前走,用现在的好去填补过去的空白与伤口,带着真挚的爱阅读人生。
目送读书笔记5
最近,我阅读了著名女作家龙应台的散文随笔集《目送》,这是一本适合情感细腻的人阅读的一本好书。
龙应台先生的文字,时而锋利,时而温婉,时而脆弱,时而感伤,时而朴实,时而华丽,却总是,如此的动人。读她的文字,如冬日晨曦中沾满露珠的青草,带着轻微的潮气和清新,扑面而来。亦如黑暗海面上绽放微光的灯塔,散发温暖的光茫和明亮,照进心房。
阅读它,让我的内心无比的酸楚,眼泪差点决堤。文章分为两个段落,第一段龙应台从一个母亲的角度,叙述了儿子从第一天上小学起到中学、直至出国上大学十几年的感人片段,她一次次目送孩子背影的离去,一次次目送孩子的成长。第二段龙应台从一个女儿的角度,追忆自己成长的岁月,与父亲的一次次别离,总是目送父亲的背影渐行渐远,直到有一天,在殡仪馆熊熊炉火里永远的消逝。所以她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最犀利的一支笔,也有最柔软的时刻。当孩子一天天地长大,她的忧伤却与日俱增。昔日为了孩子,她辞去文化局长的官职,抛开博士高官的美丽光环,毅然离开,重归学者作家的生活,仅仅是因为她突然之间的反思:“会不会你赢得了全世界,但你失去了你的孩子?”
龙应台是一位优秀并且清醒的`女人,明确地知道自己在人生的每个阶段有着怎样的责任,知道生命的意义,不仅仅是事业的成功和虚浮的掌声,所有的精彩,在繁华落尽时,也许留下的不过是永远无法弥补的一份遗憾。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像她这样清楚地获知生命的本象。
阅读总是伴随着无数的感同身受,当阅读《雨儿》一文时,我不禁被作者所记录的一点一滴所感动,每天,作者都给妈妈打一通电话,电话那头,年迈的母亲已经糊涂的像一个可爱的孩子,思维不够清晰地说着“雨儿,我只有一个雨儿。”……当作者来到妈妈的身边,妈妈怀疑地说着“你好像我的雨儿!”,而作者像哄孩子一样地确定着:“妈,千真万确,我就是你的女儿”,“你的女儿要看见你笑。”。作者伴妈妈睡、陪妈妈聊天、带妈妈洗温泉、坐公交车,让妈妈享受着有女儿陪伴的分分秒秒,这应该是人世间最朴实的幸福吧。所以,为人父母以后,不管工作多么忙碌,都应该抽出时间带着孩子来到父母亲的家中,做一顿母亲爱吃的饭菜,听一听父母家长里短的唠叨,然后不住地点头应和。
在《我村》、《火警》、《手镯》等文章里,我还读出了世间的人生百态。所以说,读散文,是需要有一定的人生阅历的,更需要有一种对散文情有独钟的心境。这样的文字,才会触动我们的心灵,震颤我们的神经。阅读,才能变成一次快乐的旅行,实现一种深刻的人生体味。
也许是岁月增长,人的心也越来越容易忧伤。曾经视若无睹的东西,在不知不觉中,也在心中烙下了深深印迹。开始在乎起父母越来越多的皱纹,也开始担忧起孩子越走越远的脚步。
所以,这样的文字,才这样的令人心痛起来。放下书,闭上眼睛,在苦涩的眼泪中,更多的领悟到生与死那一瞬间的界限。无法忍受,却需要面对的是:到底什么才是最宝贵的?
这是关于光阴的故事,我们每个人都在时光的洪流中渐渐长大,我们眼前的背影从高大到佝偻,自己也就慢慢成了别人眼里的背影。当我们再不能为过往的遗憾一一买单的时候,彼时的目送就成了眼下的悲凉。
目送读书笔记6
书的封面是大块大块深深浅浅的绿,这是大自然的颜色。时间在流逝,物是人非,只有足下的这片土地没有变。初见《目送》这本书,隐约中使我从内心中感到无限的亲切,回忆往事,感觉在某些方面与作者有着同样的过去与经历,作者在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她写尽了幽微,如烛光冷照山壁。正如书中所诉,曾经不相信“性格决定命运”,现在相信了。曾经不相信“色即是空”,现在相信了。曾经不相信“船到桥头自然直”,现在有点信了。曾经不相信无法实证的事情,现在也还没准备相信,但是,有些无关实证的感觉,我明白了,譬如李叔同圆寂前最后的手书:“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尔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引发读者无限深思。
通过全书的阅读与思考,我深刻感受到作者拥有一颗悲悯生活的心,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能感同身受;最为珍贵的是,我学习到了作者龙应台的广阔视野和朴实的文笔。建筑在你的视野和你对生活汲取的养分上,这是一种平淡但充满魅力的美丽。书中的很多想法内容很多的你我都能书写出来,但是那样的角度和叙述方式却是我们不可及的。
有人说,少年时读过的书,奠定了我们少年的底色。如果沐浴过瓦尔登湖的晨光,奔跑过聂鲁达的黄昏。任凭世间万象映射心间,你仍旧能以梦为马,踏遍天际的绛紫与金黄。读完《目送》这本书,使我深深的沉迷其中,回味每一个是曾经历的画面。光阴似箭,昙花一下,稍纵即逝。
目送读书笔记7
一、关于亲情
一直以来便很喜欢龙应台的作品,她用犀利的一支笔写出世界上最难以言尽的温情。第一次看到这个书名的时候,我是疑惑的。是谁目送着谁,这背影里又有着怎样动人的故事?读完全书,我才知道,这是亲情最朴素的表现。
很喜欢书里的一句话——“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小时候,每每出远门,母亲总会早早地开始念叨,汽车缓缓开动时,我总是忍不住泪流满面,然后别过头不让她看到我的狼狈。那时的母亲,心里想必也是极为不舍的。后来,外出求学,离开家的时间更多了,出门在外的日子总是格外想家,再后来,生命中多了些坎坷,也愈发地明白家对于我的意义,是那样的不可替代,那样的弥足珍贵。许多人都说不想长大,因为长大后的世界就会变得现实可怕,可对于我来说,长大让我心存感激,知道了生活的来之不易和这个世界应该时刻珍惜待之。
二、关于成长
年幼时,我们都有一堆的`玩伴,呼啦啦地来,呼啦啦地去,那时的我们坚信身边的人可以一直陪伴我们,直到世界末日,我们想不出会有什么理由能够将那样深厚的感情磨灭。后来,我们站在青春的尾巴上,终于知道很多感情都敌不过一个叫“时间”的东西。才逐渐明白,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闯;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三、关于幸福
“你幸福吗?”还记得这是央视前几年发起的一项调查,那么,对于幸福,你是怎么定义的呢?我也曾经仔细想过这个问题,究竟对于我来说,什么才叫幸福呢?是拥有数不清的财富,一个贴心的爱人,有个可爱的孩子,还是有一个和睦的家庭呢?直到我读到《目送》里龙应台关于幸福的诠释,我才明白这就是我心里那呼之欲出的答案,“幸福是生活中不必时时恐惧。幸福是寻常的日子依旧。幸福是寻常的人儿依旧。幸福就是一种安全感,有安全感才不会时时恐惧。在你感觉不幸的时候,家人、朋友在身旁默默地支持你,你并不孤单,他们带给你安全感,这就是幸福。”幸福,各有各的不同,我只愿在余下的人生里,能对着“我的”幸福珍之惜之。
目送读书笔记8
很早之前便想看龙应台的《目送》了,它放在我的书架中也已有一段时间,但总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而不能执行。如今放假在家,终于得空来好好品味这本生死笔记。
是的,这是一本,生死笔记。
翻阅目录,这本书写有父亲的逝世、母亲的苍老、儿子的离开、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出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出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极具亲情,感人至深。
龙应台素以文笔犀利著称,刀光剑影,寒气逼人。但这最犀利的一支笔也有最难以言尽的时候。看书时可以感受到她的言不尽,很多东西很多感受她深刻的体会到了,但她说不尽,真的,不好说。
《目送》一共有七十四篇散文,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这本书需要细细品味,因为其中真的有太多共鸣处,看的时候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似乎作者把我们心中所思所悟都写了出来。这里就选几篇自己最有感触的来谈谈吧。
一、 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这篇文里,作者选了两个背景来做对比。一个是五万人拥挤的露天剧场,那里举行着一场晚会,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一个是住着前行者沈君山的加护病房,那里空空荡荡,只有各种维持病人生命特征的机器在嘀嘀作响,寂寞冷清。讽刺么,不是的。这样的对比只会教看的人心中涌起一阵酸楚。似是怕读者可怜这位“才子”,作者在最后还为他作了解释,也像在安慰我们“他心里也明白,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舞台下的人看舞台上的人,觉得他们光鲜亮丽,风光无限,心有羡慕,或许会想着“如果我们是他们该有多好啊,名声、地位、财富、权利。”然而下面的人永远只看得到上面的人的表面,他们看不到他们真正的人生。明星们的憔悴苦累没有人可懂,除了他们自己。有些路身边的人可以陪着一路前行,但有些路,真的只能一个人走。
小时候很天真,交到朋友总会开心地说,我们要一辈子在一起噢。那时的心情是那么美丽。是啊,我们相信我们可以在一起一辈子。直到长大了才发现,再亲密的朋友也有离开的时候,就连最亲密的家人都不一定能时时在身边,更何况朋友呢。中学时的女孩子不管做什么总会成群活动,最少都要两个人。吃饭、学习、逛街,甚至上厕所都要一起。于是我们习惯了身边总有人陪着。到了大学,一切都不一样了。因为老师或是活动不同,大家经常是一个人活动,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去课室,一个人回宿舍。那时候才知道,原来没有谁可以陪在自己身边一辈子,身边的人在变换着,这些走了,那些又来了。他们终将成为生命中的过客。所以我们要学会坚强,学会独自一人面对一切,因为我们要时刻准备着,面对那些只能一个人走的路。
二、 目送、家
这本书流传最广的是《目送》,其中有一段话被引用得最多: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是的,不必追。
一个人在成立一个家庭后就会有两种身份,父母的子女,子女的父母。于是他站在人生这条路的中间,目送着父母的老去,目送着孩子的离去。目送着生命的逝去。
当我们对这个世界懵懵懂懂时,父母拉着我们的手教会我们基本的生活,教会我们爱与责任,他们是我们人生的启蒙师。不管我们多么任性,甚至指着他们的鼻子骂些幼稚的话语,他们也不会弃我们于不顾,仍旧会耐着性子教导我们,因此我觉得,世界上有着最宽广的胸怀的人是父母。而当我们在外面犯错了,受挫了,被伤得体无完肤时,也总有他们陪在身边,为我们遮风挡雨。就算他们挡不了那些艰难险阻,但他们守护了我们的心,让我们的世界充盈了温暖。
然而岁月是无情的。这样护我们周全的人,终究是要老去的。会有那么一天,他们慢慢地走不动了,连生活都不能自理。他们变得极其脆弱,一场小小的感冒都能把他们折腾得够呛。那时候的'他们再也不能保护我们,而该轮到我们保护他们了。就这样,曾经与你密不可分,不管什么时候都陪伴你的人,他们渐行渐远,作为子女的我们只能望着他们的背影,想追却也追不上,直到最后一次的目送。
书里有篇文题为《十七岁》。这篇文记录了作者和儿子华飞的一次相会。自己的十七岁和孩子的十七岁重叠,勾起无限感慨。当自己尚为孩子时,对于父母的一些关爱会表现出不耐烦和抵抗。那时候的我们终究太年轻,不懂父母的苦心。而当自己也为人父母,再做着和当初的父母一样的事情时,面对孩子类似的举动,那一瞬间,自己恍神了。我想,那种感觉一定很微妙。彼时的自己就站在面前,当时没能体会到的心情一瞬间涌入心房。才知,原来,是这样的。
孩子渐渐长大,欲脱离父母的保护;而自己渐渐老去,在他们眼中自己反倒变成了孩子。他们不能体会我们的心情,他们不知道,人越老越容易感怀以前,年轻的他们还只顾着向前跑,并用他们的背影告诉你:不必追,我想去追求自己的生活。
不胜唏嘘。
读到一半,突然看到作者被一个问题问倒:家,是什么?
作者给了自己三个回答:作为被人呵护的子女时,家是父母在的地方;和人做终身伴侣时,家是两个人在的地方;有了儿女时,家是儿女在的地方。但,还有三个“可是”:可是第一个家,人会一个个走掉,通常走得很远,很久;第二个家没多久有些会散掉,两个人可以因为渴望安定而走入一个家,也可以因为渴望自由而离开一个家;没散掉的有些会很快就拥有子女,这是第三个家。作者没有说第三个家会怎样,但我知道,第三个家也会和第一个家一样,人一个个走掉,如此循环往复。
这是个难解的题,于是我也开始思考。
对我而言,家就是家人在的地方。这个世界很大,大到可以容纳60多亿人;这个世界很小,小到只有一块地方是我的容身之所。不管我去到哪里,有着怎样光荣或凄惨的经历,终究还是会回到那一小块地方。似乎有着一条线绑着我,线的那头是父母,不管我走了多远,只要他们轻轻一拉,我就回来了。我心甘情愿地回来了,因为我知道,那里有着我的整个世界。
三、 牵挂,共老
我一直觉得,有人可以牵挂,有人牵挂着自己,真是一件美妙的事。嗯,我喜欢“牵挂”这个词。
经历过朋友背叛的我,更懂得珍惜真正的朋友。人这一生,总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有些人会给与你帮助,而有些人就是来带给你伤害。于是你会懂得,原来不是只有好人,是会有那么一些人莫名其妙地要伤害你。不过之后你会懂得,他们的到来还有另一种意义,那就是教会我们学会珍惜更好的。
知己从来就不求多,有就足够。只要能有那么一个人,不管你开心还是哭泣都会温柔地陪在身边;不管是凌晨还是忙碌,都可停下手中所有事来听自己的委屈难过;不管缘由如何,都会坚定地站在自己这边,携手并进;不管旁人如何评价自己,都能说出一句:我相信他。只要能有这样的一个人,能有他的牵挂,此生无憾矣。
高考后大家各奔东西,分散在不同的城市,但距离不曾被拉开。当北国开始寒风萧瑟,大雪纷纷,而南国仍一片夏凉时,也会记得给北国的朋友送去一声问候和挂念;当朋友得知自己心情不好抑郁难耐时,电话会及时响起,她在那边担忧地问句:“怎么了?”,仅这三个字便可让泪水决堤。
所以我能想到最美好的事,就是和你们,我的朋友们,一起慢慢地老去。一起看这时光飞逝,看沧海桑田,看生命的年轮走过一圈又一圈。当我们已经头发花白,牙齿稀松时,还能手拉手在一起看夕阳回忆青涩往事。真的,我想,那一定很美好。
情之一字,说不尽道不完。
我一直相信,重情之人都有着一颗柔软细腻的心。他们体会着这世间种种情感,他们有着诸多感慨,然而其所说所写,都不过是那感情世界的冰山一角。
真的,不好说。
目送读书笔记9
目送,以目光相送。“所谓的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这是龙应台在送别自己儿子之后留下的感叹,可怜天下父母心,似乎在亲情里,父母永远都在扮演着默默付出的角色,只有父母在感叹时间的易逝,害怕子女的离去。而子女,只会留下一个背影,好像是在告诉父母,不用送。可是,怎么会不送呢,人生几十载,为人父母最遗憾的事情不就是不能陪自己的子女走到最后吗?时间匆匆,自己永远都是要先走的那位,所以只能拼命的追逐着子女的背影。
龙应台在这本散文集里,写了许多她的心情故事,每当龙应台写到自己母亲的时候,我会感到十分唏嘘,时间真是个爱抓弄人的东西。
龙的母亲是个爱美的女人,在年轻的时候都是打扮得体而且十分要强的女人。但是到了老年,时间将她的记忆都抹去了,她变得需要人照顾,变得邋遢,变得谁都认不清了,只是会一直嚷着要回家的老太太。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迟暮的人都是这样的,但是当人老了的时候,总会忘记一些事情,总是会看到那些与自己同辈的人走了,总是会看着年轻一辈而想起当年自己是如何如何。可是,却回不去了。属于自己的那个年代早已走远,在这个年代里,自己好像就是个旁观者,无所谓自己的健康,也无所谓自己的想法,什么都想着,自己老了,也该为自己的子孙着想了,于是,整天整天的想着为子孙祝福,而没有想到子孙最担心的'还是自己。人老了,太多情感好似都可以忽略,但是唯独自己为子女的那份情,不会随时间消逝。感叹时间,是否也要赞美,亲情的伟大,又或者说是父母的伟大呢?
最令我感慨——《回家》。为了母亲,子女们陪母亲会她的家乡看看,可是母亲却总嚷着要回家,可是这里就是他们最初的家啊,母亲却忘了。“她走近墙边,抬头看照片,从左到右一张一张的看过去。半响,回过头来看着我,眼里说不出是悲伤还是空洞。”这是母亲在回到家乡时的一个场景,也许母亲想起了一些过往,不知是悲伤还是空洞。我想,应该是空洞多一些吧,想起了自己的一些往事,可是却不知如何面对,都把这些事忘记了那么久了,久到似乎并不是自己的回忆,所以眼里只有空洞,不知是该悲伤时间的伤害,还是该高兴自己想起了以前的事情。空洞的,无奈的看着自己的女儿,也许想询问更多,却不知如何开口,不知为什么原因,也不知在那个自己辉煌的年代里,女儿是否也陪她一起走过。母亲在深夜的火车上又再一次的说要回家,可是这一次做儿女的都知道,母亲想回的家,不是一个明确地址,也不是一个邮差可以找到的地方,而是一段时间,母亲想回到那段时间里,在那里,母亲还是个貌美的女孩,也许还在羞答答的想着自己的梦中情人;也许是在某个新年,母亲还在为团圆饭而忙东忙西,而外面,自己的子女还是想豆丁那么大,吵着嚷着要发鞭炮,要吃饺子。“妈妈是个搭了‘时光机器’来到这里但是再也找不到回程车的旅人”。
目送读书笔记10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她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的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题记
一直很喜欢龙应台的文章,以前看过一篇《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你怎么能够不生气呢?你怎么还有良心躲在角落里做"沉默的大多数"?你以为你是好人,但是就因为你不生气、你忍耐、你退让,所以摊贩把你的家搞得像个破落大杂院,所以台北的交通一切乌烟瘴气,所以淡水河是条烂肠子;就是因为你不讲话、不骂人、不表示意见,所以你疼爱的娃娃每天吃着、喝着、呼吸着化学毒素,你还在梦想他大学毕业的那一天:你忘了,几年前在南部有许多孕妇,怀胎九月中,她们也闭着眼梦想孩子长大的那一天。却没想到吃了滴滴纯净的沙拉油,孩子生下来是瞎的.、黑的!”她的文笔让我震撼,那些慷慨激昂的文字,似乎是在控诉,其中也包含了一种心痛。一直以来都以为她是犀利的,只是我读书太少。
《目送》中有太多包含神情的文字,以温柔笔触描写亲子间的亲密互动。父女母子,亲情的线。书里有她的父母,她的孩子。身为父母与子女双重身份的她逐渐明了人世中亲情的牵绊,不仅是当下的感动,亦是渐行渐远的必经路程。不禁想起一句话,父母都是上辈子欠了子女的债,这辈子来还的,很心酸。有多少孩子,到最后的时刻才会真切的懂得“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凉?
我只想,好好的爱你们我的爸妈。这么久了,现在才发现你们是那么的容易满足。一条信息,一个电话,都会让你们开心很久。是我以前做的不够好。
只想,今生,不要留有对亲情的遗憾。
目送读书笔记11
在读完龙应台的《目送》后,我的心震撼了。翻开《目送》,我看到了《为谁》。这篇文章,我读过好几遍,自己深有感触。
《为谁》讲述的是龙应台在成为母亲之后很能干,但孩子大了后,她又变回了以前那个不会烧饭做菜的人,而长大的孩子们却成了美食家。一次,安德烈突然教母亲做饭,龙应台说学会了做给她吃,而安德烈却说他是要龙应台学会后做给自己吃。
放下了《目送》,我的心里还回荡着《为谁》中的一段对话。
我说:“好,我学会了,以后可以做给你吃了”。
儿子睁大了眼睛看着我,认认真真地说:“我不是要你做给我吃。你还不明白吗?我是要你学会后做给自己吃”。
母亲的.心中装着儿子,儿子的心中装着母亲。
每天在厨房里做饭,在阴台上洗衣服,在阳台上晾衣服,在电话的另一边关心我,每星期想着我宿舍里的被子有没有太薄,衣橱里装衣服的东西够不够放衣服,衣服会不会穿着太冷,每天无时无刻不牵挂我的是谁?——是妈妈。
她做这些又是为谁?——为我。
每星期花好几小时送我去学校,又把我接回家。每个周末坐在书桌边帮我辅导功课,不辞辛苦的在我不会做时教我题目,直到我懂,在我伤心时一直默默支持我的又是谁?——是爸爸。
他做这些又是为谁?——为我。
父母的爱是无私的,他们为我付出了那么多,从来也不求回报,他们处处都想着我。如果将我比喻成太阳,那父母就是绕着太阳的行星……
想到这儿,我的眼里泛起点点泪花。
目送读书笔记12
“我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中渐行渐远,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用追。”
当我用笔在本子上记下这句话时,无言,似乎懂得了什么,又似乎什么都不懂,或许,我还太年轻吧。
《目送》这本书所要表达的东西有很多,对人生的感悟、对母亲的爱、对父亲死的不舍……种种的种种都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一个个巨大的感叹号,又似乎是一个个巨大的问号。
作为儿子的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作者龙应台的关于母亲与父亲。
“像海上突来的闪电把夜空劈成两半,天空为之一破,让你看见了这一生从未见过的最深邃的裂缝,最神秘的破碎,最难解的灭绝。”对于父亲的死,作者是这样描写的。
而对于痴呆后的母亲,作者是这样写道:“妈妈是那个搭上‘时光机器’来到这里,但是再也找不到回程车的旅人。”
我也曾想过,当熟悉的父母离开自己时,自己会是怎样,是哭得撕心裂肺,还是淡然地接受呢?
说说我的父母吧。我的母亲是一个虽然有时候脾气不是太好,不过她确实是一个很好的人,很容易被我的一些小小的表示而感到,也非常喜欢做蛋糕。
而我的父亲呢,虽然反应好像有点迟钝,不过他却无条件的爱我,不论我想要什么看似合理的东西,他都会尽量地满足我,在我喜欢篮球足球之前,他对这些并不太感冒,之后却为了我经常了解关于这些的事。
到这里我才发现,我对他们的了解是少之又少,我不知道他们喜欢什么,甚至不知道他们的生日。
惭愧,还能说什么呢。时间就好像一个巨大的钟,有规律地运转着,不管你开心与否难过与否,它还是会离去。时间又仿佛一个无情巨人,不论你怎么不舍得,你也停不下他前进的脚步。
而我们能做的,就是一丝不苟的'去对待时间,把时间装饰成自己喜爱的样子,过自己喜欢的生活,对自己的父母好。
风轻轻地吹过,像梦一样温柔,抬头仰望才发现,窗外的夜空是那么的黑,仿佛深不见底的深潭。眼前滴答响的钟,仿佛是时间运行的脚步,不带走一丝灰尘。
这是一本不愿看完的书,当你似懂非懂地看完,好像什么都懂了,到后来才发现,又好像什么都不懂。
或许,这就是时间的无言,生命的目送吧。
目送读书笔记13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的告诉你:不必追。
看这本书,有很多感受都无法用言语来表达。就是心里莫名的又觉得好像学到了一些什么东西明白了一些道理,或者说是人之常情。在这似懂非懂的感觉下,我还是有所收获的。
一个国家有大笔的经费用于战争,而领袖们做这个决定的'时候打着的旗号是“国家统一,让人民回到自己的国土上面”。他们从来都没有想过一场战争会带来多么大的影响,会让多少家庭妻离子散,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多大的不便。你想收复领土的原因是为了让同胞回归祖国,如果我们双方友好合作,在交通便利的今天他们一样可以随时回家。那么领土是不是需要收复还有那么重要吗?
国家为什么要富强,那是因为国家只有富强了别人才不会欺负我们,我们的百姓才能安居乐业。一切都是为了人民群众,那么人民幸福了,其他的还重要吗?
历史上总是一笔概括人们所承受的苦难,将作为一名军人应该做的事情无限的夸大。将战争的胜利反复的渲染,将国家以及人民的耻辱一笔概括。
难道我们没有权利去了解真实的历史和历史发生的经过吗?也许只有我们在了解经过的同时会更加的感恩国家给了我们现在的生活呢?
越向后看就越觉得有很多方面,国家、亲人、朋友等,我们会因为生活无法陪伴父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兄弟姐妹们都有了各自的生活,会不断的结交新的朋友。
随着时间我们会慢慢的改变,我们无法想一些人解释我们的处境和生活,我们也无法理解他们的处境和生活。我们应该感恩我们生活的这样安逸,而他们却无法得到基本都生活。突然间有了想去支教的念头,我没有高薪可以去捐献,在还依靠父母的年纪我也无法做更多。
也许这些都是我的借口如果愿意你可以很节约将这些钱拿去捐赠但是你没有,我因为有牵挂所以做什么事情都很束缚。
我有太多想做的,因为生活、因为我不能自私放下父母不敢去过自己的人生。毕竟我们的父母是很传统的,我还有点害怕的,他们无法理解我们的想法。有的时候很想问他们是我的幸福重要还是你们所谓的安逸重要,为什么我就应该承担这一切。
目送读书笔记14
《目送》对于我来说就像是一抹清新的淡绿,淡得那么不起眼,无形之中却又一种那么深的魔力吸引着我拿起它,接着我便一口气读完了它。关于《目送》我有太多的话想说,因为它的明媚、深邃、忧伤,它的美丽。
《目送》写了父亲的逝去,母亲的老去,儿子的离去,朋友的牵以及兄弟相携。他的笔触极尽幽微就像是那烛光冷照的`山壁一般。慢慢地我明白了目送其实不仅仅是眼睛的目送,还有几许心灵层面上的东西。
我慢似乎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这段话发自龙应台的肺腑。我想,无论是谁,看到这段动人心弦的文字,心都会怔住。作为父母的子女,作为子女的父母,彼此的身份,是在一生之中一次又一次的目送中完成转换。龙应台说这就是生活和生命的本真。
回想以往,更多的时候,是爸爸妈妈,在目送着我们一步一步走远,背影一点一点模糊。
暑假,我参加了夏令营。虽然要离开家半个月,我却没有丝毫伤感,反而开心地手舞足蹈。我几乎是数着日子盼着那天的到来,没有半点即将要离开父母应当有的难过与忧愁。盼着,盼着,那一天终于姗姗来迟,我也终于踏上了夏令营的旅程。这天,我大步流星地走在前面,完全忽视了父母以及他们不舍得眼神。我与我的新朋友兴奋地讨论着这次活动,不知为什么感受到两道炽热的目光凝望着我的背影,仿佛要看穿我,却又那么柔和。或许,是爸爸妈妈吧。或许,他们在等待着我的回头,哪怕是仅仅一瞥吧。可是,我一次都没有。快要到寝室了,我急忙从妈妈手中拿回书包,闪入门内,倏忽不见。父母该离开了,显得有些落寞不舍,我并没有发现那么。现在,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识到,他们的落寞与不舍,或许与我的背影有关吧。或许,这转瞬即逝的半个月,在他们眼中却是如同半个世纪之久。
时间正踏着宇宙的秩序疾步而来,我们亲爱的父母终究会挂上一个共同的名字——老人。春来秋去,光阴荏苒。过不了几年,他们的发会白,牙将掉,脸上会呈现出皱纹。
父母早已和我们牵扯起情绪,缠绕成关系,氤氲成感情,和我们打成一个死结,如影之随行。
趁着父母还在,好好爱他们,好好回报他们,好好珍惜他们。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他们的背影渐行渐远离我们远去后,不要那时才后悔当初没有好好爱,好好回报,好好珍惜。
所以现在回首,向目送你的生命感恩,向你终要目送的生命问好。
目送读书笔记15
雾散,也散缺了迷茫;梦醒,也唤醒了酣睡的神伤,在这本深邃美丽的笔记里,我看到的不止是忧伤那么简单。——题记
这个暑假,对我来说是收获的、成长的!因为我和妈妈共读了一本深入我青春灵魂的书籍——龙应台的《目送》。
看到妈妈读这本书时,眼眶湿润的感动,眼底深深浅浅的忧伤,我亦有或多或少的感慨,但不至于像妈妈的感触那般深邃!我读《目送》感悟到岁月如歌、感恩父母无言的爱!
时光溯源,从儿时的蹒跚学步、入幼儿园、走进陌生的校园,每次父母的目送,我都惶惑的寻找妈妈的背影,不停的回望人潮后的爸妈。我清晰的记着他们离开的背影,微微的关怀中带着深深的不舍。
光阴似箭,一去不返。转眼我已是青少年,我在长大,父母在变老!这是我读《目送》时突然感受到岁月的匆忙,抬头看陪伴我读书的妈妈,她曾经的黑发里,不知何时竟掺杂了几根白发。
曾经我以为,长大就是鲜衣怒马,仗剑天涯。后来,在一遍遍目送后,我恍然,长大还意味着独自漂泊,心中牵挂。原来——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这句话令人不禁掩卷深思,震撼我的`心灵。
这个暑假,我极力要证明自己已经长大,参加了一个暑期军训营。这是我成长岁月中,最长的一次独自远行的别离。出行那天,闷热的天气突然下起小雨,爸妈送我到目的地,要身处陌生的环境,我忍住泪水在眼眶打转,却强忍着不让它掉下。在我走进出发的列车,轻轻回头,却惊诧的发现,爸爸红着眼眶,妈妈在悄悄地抹泪。我的眼泪再起,像断了线的珍珠般滚落。我坐在车里,看着他们的背影,我们互相目送着渐行渐远。
正如龙应台所说,我和他们的缘分,是注定的。我们会目送着彼此的背影渐行渐远,直到他的身影从大到小,从清晰到模糊,彻底的消失在眼帘中,不再出现……
合上《目送》,心中感念纷纷,许多回忆涌上心头,眼睛不自禁的湿润。其实这本书,有些部分我并未完全看懂。因为很少有作者共同的经历,但不乏是一趟荡涤心灵的旅程。或许有一天,当我长大走上社会,有了自己的生活,体会到人生的不易,我才能真正读懂龙应台的《目送》吧!
与妈妈共读着《目送》,互相交流着阅读的感悟收获,也感受着彼此浓浓的爱与亲情!我顿悟人生的真谛,在作者的字里行间,在作者细腻的情感世界,我找到了共鸣,一本好书,会给你一次痛彻的领悟——时光无言,爱亦无言!
目送读书笔记16
龙应台女士是我很喜欢的一位作家,喜欢他叙事的方式、很细密的用语、以及文章中缜密的心思,读它的书总让我有无限的想法,总让我灵魂在心灵深处摆汤,一面读著书,也一面思考,是否有哪里和我的生活中相同? 所以这次选了很喜欢的龙应台的作品—目送,为我的阅读主题。
时光,是停留还是不停留?记忆,是长得是短的?一条河里的水,是心的旧的?每一片繁花似锦,轮回过几次?
一开始觉得要批判这本书实在很难,母子的亲情哪有批判的馀地? 後来,当我在一次的仔细阅读,很惊讶的发现,这一次的阅读是一个很大的收获,以前的这本书,在心中是惊不起多大的`波澜的,而现在,读完这本书,种种思绪却纷纷如潮水涌入。上了大学之後,离乡背景之後,对於一切的观感都变了,对父母的爱也不再认为是理所当然,很珍惜回家的时光,
对於父母,总觉得对他们亏欠许多。
其实这本书中常常说的是父母对子女离去的叹息,可是,子女也和不是如此感叹?因为有自己的命运,不得不离开家乡,离开父母,我们身为子女也是如此失落,常常在夜半人生尽绝时,默默的流下思乡的眼泪,每一次回家,都觉得父母为何以如此衰老?为何父母也是如此的渐渐离去? 总是为了不让他们担心,让他们觉得自己过得很好,游子在它乡为了自己的梦想努力,总是在告别时微笑的说再见,在上车时独自在心中流泪。
想讨论的第一点,这本书可能是叙述著父母的情感,以她有个倔强的青春期孩子做对比,却总忘了,世上多少孩子,有多少人是如此的目送父母亲的离去,对於孩子,那更是痛苦,又有多少人曾如此公开的表明孩子的想法? 我知道有一些书有类似的想法,但是通常被归类为心理教育用途去了。相信有许多人和我一样,每次回家,最不忍心去面对的是父母又更白了的头发,而父亲因为工作产生了无尽皱纹的双手,每一次回去总是担心,是否他已渐渐垂下的肩膀也洩漏了她的苍老。
每一次返家总是仔细的为他涂上层层的护手霜,因为平常的他总觉得,手已经有了厚厚的皮涂上去也是没用,所以我只是默默的希望,至少在我回家的时候,他辛劳的双手可以不因冻伤龟裂,其实我一直明白,我们常常在目送著他人远去,可最不舍的也是自己的家人,子女总是知道父母对目送自己的背影感到不舍,父母却总是不知道,目送著他们渐渐老去的子女,心中也有著不少於父母的不舍,子女离乡了,总会有回来的一天,而父母老去了呢? 却是再也换不回的了,所以既然名为目送,龙应台女士想必也曾经目送著自己的父母目送自己离去,是否,是否这种感觉已经随著年龄增长而渐渐消失了?
目送读书笔记17
龙应台,之前没有读过她的文字,但是在我的印象中,不知为什么是一个有些激进的女子,也许是因为一些道听途说。后来知道了她的《人生三书》,讲育儿与人生,《目送》是其中第三本。掩卷之后,竟然深为触动。
这一本,让人不自觉地联想到的,是朱自清的《背影》。人生,归根结底,是一场一个人的旅行。这种生而为人的孤独感,会以各种形式袭来,或和缓,或暴烈。有太多的时刻,我们要目睹太多的人离开,有形式上的,实质上的,或短暂,或长久,或永远。儿女的长大成人,朋友的日久疏离,亲人的疾病缠身,以及尘世最终极的告别—死亡。对这种孤独感,认知应该是第一步,之后就是面对,最终希望可以达到平衡与超越。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仿佛昨天还抱在怀里,嬉戏玩耍的几岁小儿,转眼就成了个头比父母还高的“大人”,从对父母无尽的依赖,到追求精神和人格上的完全独立,是每个身为父母之人的必经之旅。这过程中,做父母的,会有多少的不适应,又会有多少的不舍。
“而愚钝如我会开始求索生死大问是因为父亲的死亡,像海上突来闪电把夜空劈成两半,天空为之一破,让你看见了这一生从未见过的最深邃的裂缝、最神秘的破碎、最难解的灭绝。”痛彻心扉,每个人都会有的经历,大悲的深渊,如何安渡?“我们只好相信:蜡烛烧完了,烛光,在我们心里,陪着我们,继续旅程。”爱如莲心之灯,是我们心中永远不灭的光,而我一直相信,至亲至爱之人,永远不会真的离开。而生命之旅中的爱与陪伴,希望是那一条可以载我们抵达彼岸的船。
“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阳明的心学,讲求“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以心为本,心物合一。
“才子当然心里冰雪般的透彻: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有一种寂寞,身边添一个可谈的人,一条知心的狗,或许就可以消减。有一种寂寞,茫茫天地之间“余舟一芥”的`无边无际无着落,人只能各自孤独面对,素颜修行。”张岱的《湖心亭看雪》,虽然漫漫无边:“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而湖心亭得遇“痴似相公者”,又何尝不是人生之幸事?正是因为深知人世之孤独为本,才会更加珍重偶遇的知己。
“譬如国也许不可爱,但是土地和人可以爱。譬如史也许不能信,但是对于真相的追求可以无止尽。譬如文明也许脆弱不堪,但是除文明外我们其实别无依靠。譬如正义也许极为可疑,但是在乎正义比不在乎要安全。譬如理想主义者也许成就不了大事大业,但是没有他们社会一定不一样。譬如爱情总是幻灭的多,但是萤火虫在夜里发光从来就不是为了保持光。
譬如海枯石烂的永恒也许不存在,但是如果一粒沙里有一个无穷的宇宙,一刹那里想必也有一个不变不移的时间。”《(不)相信》是很爱的一篇,简而言之,就是“真正的理想主义是在看清真相的残酷之后依然对世界充满希望”。
“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是月明楼。”李后主的这阙“望江南”,意境竟然与这本书非常相似:孤独沉寂,却又圆阔清朗。而这种孤独,竟是如此美丽。
目送读书笔记18
用流行语来讲,我这两周读了两本很“丧”的书。近现代作家中,有几位著名的“丧”文学作家,按照我接触的顺序,分别是加缪(《局外人》)、卡夫卡(《变形计》)、龙应台(《目送》)和太宰治(《人间失格》)
托尔斯泰有句名言是:“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我想说:“幸福的作家都是相似的,丧的作家各有各的丧”。下面分别论述一下。
先说名气最大的卡夫卡。
读卡夫卡是在研究生时期。读德国现代文学,卡夫卡是所有学生都绕不过去的那个Icon。虽然我并不喜欢卡夫卡笔下那种灰蒙蒙死气沉沉的氛围,但为了完成一篇有关“卡夫卡第三人称有限视角叙述与透视性画法的对比与辨析”论文的作业要求,我不得不把卡夫卡的所有长篇小说和大部分短篇都读了一遍。卡夫卡的丧是所谓Vater-Sohn-Konflikt(父子对抗冲突),歌德也有这毛病。但卡夫卡的父子对抗冲突登峰造极。卡夫卡终生期待他爸快嗝屁,或者自己快嗝屁(用以报复他爸爸)。记得卡夫卡有篇文章写主人公被主人公他爸骂了,于是主人公像脱缰的野狗一样冲出房间,跳下河,嗝屁了。卡夫卡兴奋地写道,他在写作主人公跳河那段文字的时候,内心充满了“Fuxxing到高潮”一般的快感。嗯,怪怪的味道,对吧?想一想这种变态倾向,是不是很丧!写卡夫卡论文的整整一个月,我的心情都被卡先生的笔触所压制,异常扭曲憋闷。后来把论文上交后的那天下午,我习惯性的又拿起卡夫卡的《城堡》读了几章,心绪毫不例外的被卡夫卡牵着走,越读,心里越压抑,就感觉天花板上面凝成一团黑雾,湿答答沉甸甸,实体化一般慢慢向我压下来。在马上要被这种黑暗情绪压制住的时刻,突然有个瞬间我意识到老子的`论文作业已经交上去了,于是心跳骤然加快,忍不住大叫一声,跳起来,把那一册书狠狠的摔到书柜最上方的一个旮旯里。只听那册书发出一声卡夫卡一般哀怨又悲丧的钝响,然后封皮蹩脚的支楞开来,书页散成一摊,像坨烂泥糊在角落里。虽然那个论文后来得分还不错,但我发誓再也不读卡夫卡,再也不受他荒诞之丧的戕害了。
那摊书后来搬家时候让我送给了垃圾桶。德国讲究垃圾分类处理,那摊书我专门挑了不可回收的垃圾桶扔掉。
然后是加缪。读加缪是高二暑假时候突发奇想研究存在主义哲学&文学,于是买了萨特、加缪和一堆法国哲学书去读。我现在回忆高二暑假就是一个大写的心疼,读什么哲学不好非要读法国哲学?就法国他有哲学么?法国人搞搞时装就可以了,哲学还是让给德国人好吗?但总之当时真的读了大量的高喊着“他人是地狱”的法国存在主义的作品呐(现在想想那些作品对十六岁的我来讲都是垃圾、勒色),比如加缪这本著名的《局外人》。《局外人》第一句话是很有名的:“我的妈妈今天去世了,也许是昨天,我记不清了”,我觉得很恶心。他妈死了。他都不记得那天死的,也丝毫不感到悲伤。过了几章,他和情人也闹掰了。因为他就是不肯开口说爱字。爱不爱有什么所谓呢?他和情人讲。于是情人跟别人跑了。再过了几章,他开枪打死了一个人。为什么呢?他说那人跟我无冤无仇,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打死丫的,大概是因为那天阳光太刺眼。于是他被判了死刑。然后丫说,啊,我的生活很幸福!我只能说当加缪小说的主人公也是真有够丧的,妈死了,老婆跑了,自己要被毙了,还没事儿人一样抽着个烟,唱着杨坤的“无所谓”。那我作为读者,也是个局外人。我只能一脚把你有多远踢多远,食屎去吔!大家都说加缪是倦眼旁观这熙熙攘攘人世间的那种丧,佛系青年的丧。但总归是我不喜欢的丧。好在我读加缪的时候才十六岁,少年时候蓬勃的生命里让我对这种丧完全免疫,而且这辈子再也没正眼儿瞧过法国存在主义。真不行。那么弱,还那么丧。呃,一股臭味儿。
与卡夫卡对抗父权的丧、与加缪对抗社会的丧不同,龙应台是台湾流行的小国寡民的小确丧。
她把生活中的柴米油盐聚合分离生老病死都写得很消极,立意不高,有点儿像初中生的无病呻吟,只是文笔更凝练老到一些。
借用知乎上Leslie鹿游野的话说:“《目送》令人失望地没有摆脱无谓的喟叹、无病的呻吟、隔靴的搔痒、无端的煽情。生活就是生活,柴米油盐、酸甜苦辣,平淡、寻常。不必每个场景都要灌入深沉情感,每件小事都要赋予宏大意义,不必每个细节都上升到“花枝春满、悲欣交集”的境界。 ”
我原本是把这本书放在床头,当作每晚睡前故事看的。结果看了几个晚上,发现越看越睡不着,一会儿父亲生个病要感慨下人生苦啊,一会儿母亲记性减退要表达下人生悲啊,一会儿儿子独立了长大了要抒发下人生怅惘若失啊,读的我胸闷……胸闷到睡不着……人生本就如此啊,这就是每个人活着就要去面对的各种生老病死啊,都要像龙女士这么仔仔细细的一个细节一个细节的去哀悼去感慨的话,很快就会抑郁了。人活着要开心,自己开心,也要让周围的人开心。毕竟不开心的事情已经那么多了,对不?
周日正午,艳阳高照蝉鸣声声的时候,我窝在空调房,捧着西瓜边吃边把这本读完了。吃西瓜的时候心情都特别好,很快把这本书读完了。
合上书,打个饱嗝,我回忆此书内容,竟然除了那句著名的“不必追”以外,想不出她写的其他好文字,因为这本书有些浅薄,不能给我的大脑留下深刻的痕迹。
上面三个丧派作家,我都不喜欢。唯独太宰治,我是理解的。《人间失格》,我读的很仔细,一句一句的,慢慢品味。不过太宰治要下次写。未完待续ing。
目送读书笔记19
有一只蜥蜴,它爬过山川河流,在一个孩子的面前掠过。它的背上,有一条蓝色的火焰。
《目送》是一本记录着人生的笔记。作者以细腻的文笔描写出了一个发生在“我”、妈妈、父亲和“我”的两个儿子之间的事情。
在文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我”的妈妈。她年轻时曾是一个泼辣而放肆的女子。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是放纵的,无拘无束的。她曾在暮暮垂老时手捧一只花哨的'高跟鞋,不愿撒手。她一生都是在追求着“美”的。
在文中,每每提到父亲和两个儿子,必然会像是聊到了一个循环。“我”对父亲做的事,长大后,也往往投回了“我”身上。“我”的父亲曾对我伸出过的手,穿越万千时光,化成了我伸向儿子的手。但无论是我,亦或是我的儿子,他们,都拒绝了牵手。
这本书整体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一家人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渐渐地,“我”的动作,从自由散漫的行走,变成了搀扶。可是在搀扶中,“我”还是空出一只手,伸向了儿子。可回头看时,儿子不知何时早已步上了另一条路,一条同自己在走的,大同小异的路。
“我”用尽气力,搀着父亲,一只手闲下来扶着眼神泰然的母亲。在搀扶中,“我”像在帮婴儿学步,一声声唱着:“白——日——依——山——尽”,行远了。
父亲也是文中一个个性鲜明的人物。他宽厚,有耐心,总笑眯眯的,最后只身穿一套冬衣,暖暖和和地去了。“爱己”送他的“鞋”,他却终没能穿去。仅带去了几句诗词,带去了一只背带蓝火焰的蜥蜴。
在开始读书的时候,我就发现,封面是一张被洗褪了色的绿色布料。它经岁月洗涤,绿色中带了些淡淡的黄色。正如这书中所讲述的故事,平淡而朴实,像一张粗布,初见时只觉乏味,细细端详,才觉其中美感。
文中的一些段落,总令人有时光倒错的感觉。中学女生的校服,母亲的一件衣物,甚至一只蜥蜴。这种写法令人耳目一新,是一种值得我们学习的写作方法。
在写到这里后,我再阅自己写出的文字,只觉有些不足。纸上单薄,阅书时的感情都不知如何表达。翻书,瞟到最后一页的下脚,有几滴水渍,不知是何时沾上的。水渍落下的地方,正巧是作者目光所及之处。那里有一只灰色的蜥蜴曾爬过,背上有一条蓝色的火焰。
目送读书笔记20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从我们诞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拥有了爱。我们也许是王室贵族,过着精致奢华的生活;也许我们只是一个平民百姓,过着平凡的日子。但不变的,是家人的爱与关怀。从小到大,我见过多次父母的背影,但每一次的感触都不同。我在长大,他们在衰老,岁月如梭,光阴似箭,时间如流水,一去不返。有时一个人在外,就会不由自主的想起他们来,是否,我们正在看着同一片天空,同时想着彼此。
正如龙应台所说的,我和他们的缘分,是注定的。我们会目送着彼此的背影渐行渐远,直到他的身影从大到小,从清晰到模糊,在彻底的消失在眼帘中,不再出现。
我们相见又相离,却很默契的,将思念融入在目送里,尽管分分合合,而那份爱却在时间的熬煮中越煮越浓,回味悠远千里飘香。
还记得上小学的时候,我挎着一个小小的书包,不停的回望着人潮后的父亲。我还记得他离开时的背影,微微的关怀中却带着舍不得。那时他的背影很高大,靠在他的背上,就仿佛枕到了全世界。他的背很温暖,很宽大,给予人一种可以放下心的安全感。
可是长大了,家越来越远,可以相见的时间越来越少。在那为数不多的相见里,我知道爱并没有消散,而是愈久愈浓。
还记得一次周末放假,父亲千里迢迢的到绵阳看我。那天突然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他送我回学校,我竟不知时间居然这么短暂,相见几时又要分离,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却是强忍着不让它掉下。而在我走进校门时,悄悄地回过头去看父亲,却惊诧的发现,他望着我的背影在悄悄地抹泪。
我的泪再也抑制不住,是断了线的珍珠般滚落。父亲是个不爱言谈的人,其实他无声的守护,就是他对我爱的表达。在那一瞬间,我想过,要冲出去拥抱他。可是那仅有的矜持却让我深深地停止了我的脚步。我正在校门内,看着他的背影,目送着他渐行渐远。
如今,我已经长大,而那些小时候经常说的话,却在年龄的增长中变得越来越羞于说出口。我们父女俩,有时只是沉默着望着彼此的眼睛,最后又默默地离开。
也记得有一次周末,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份作业,要求是和父亲看一部电影。我打开了那部当前最热的`电影——《摔跤吧,爸爸》。巨大的屏幕在巨大的电影院里面闪着,里面的情节却让我的眼泪一次又一次的落下。我想到了我的父亲,坐在我旁边的父亲,我偷偷的侧过脸去看他,却看到他的眼眶里含着晶莹的泪花。
爱其实很容易表达,而在那一次又一次的目送中,我读出了父亲对我深深的关怀。不是那样的轰轰烈烈,虽然平凡,虽然可以让人不轻易间忽视,但是它含着爱的味道,有着沉重的分量。爱就像埋于树根的酒,会随着时间的推远,变得越来越醇厚,香味溢出地表,弥漫于树周围,散发至空气中,回荡着悠长的浓香。
【目送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目送读书笔记08-31
《目送》读书笔记03-21
目送读书笔记03-07
《目送》读书笔记02-05
关于目送的读书笔记04-10
《目送》读书笔记15篇06-28
《目送》读书笔记1000字04-03
《目送》读书笔记6篇04-14
目送的读书笔记4篇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