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牡丹亭读书笔记 推荐度:
- 牡丹亭读书笔记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牡丹亭》的读书笔记
《牡丹亭》全名《牡丹亭还魂记》,与《紫钗记》、《邯郸记》和《南柯记》合称"玉茗堂四梦。下面给大家分享《牡丹亭》的读书笔记,一起来看看吧!
《牡丹亭》的读书笔记1
《牡丹亭》主要讲的是贫寒书生柳梦梅梦见一位佳人立在一座花园的梅树下,跟他说他俩之间有姻缘之分,从此之后柳梦梅经常思念她。南安太守杜宝又一女名丽娘,才貌出众,知书达理,喜欢读书。她读了《诗经·关雎》后伤春寻春,从花园回来后在睡梦中见到一书生持半枝垂柳前来求爱,两人在牡丹亭畔幽会。杜丽娘从此相思成疾,一病不起。她在死前要求她的母亲把她葬在花园的梅树下,并嘱咐丫环春香将她的自画像藏在太湖石底。其父升任淮阳安抚使,委托陈最良葬女并修建“梅花庵观”。三年后,柳梦梅赴京应试,借宿梅花庵观中,在太湖石下拾得杜丽娘画像,发现杜丽娘就是他梦中见到的佳人。杜丽娘魂游后园,和柳梦梅再度幽会。后来柳梦梅掘墓开棺,杜丽娘起死回生,两人结为夫妻,前往临安。杜丽娘的老师陈最良看到杜丽娘的坟墓被发掘,就告发柳梦梅盗墓之罪。柳梦梅在临安应试后,受杜丽娘之托,送家信传报还魂喜讯,结果被杜宝囚禁。发榜后,柳梦梅由阶下囚一变而为状元,但杜宝拒不承认女儿的婚事,强迫她离异,纠纷闹到皇帝面前,杜丽娘和柳梦梅二人终成眷属。
《牡丹亭》的爱情描写,具有过去一些爱情剧所无法比拟的思想高度和时代特色。作者明确地把这种叛逆爱情当作思想解放、个性解放的一个突破口来表现,不再是停留在反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一狭隘含义之内。作者让剧中的青年男女为了爱情,出生入死,除了浓厚浪漫主义色彩之外,更重要的是赋予了爱情能战胜一切,超越生死的巨大力量。戏剧的崭新思想是通过崭新的人物形象来表现的,《牡丹亭》最突出的成就之一。无疑是塑造了杜丽娘这一人物形象,为中国文学人物画廊提供了一个光辉的形象。杜丽娘性格中最大的特点是在追求爱情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坚定执着。她为情而死,为情而生。她的死,既是当时现实社会中青年女子追求爱情的真实结果,同时也是她的一种超越现实束缚的手段。
无疑,杜丽娘是作者的光辉创造,而《牡丹亭》主题的基本倾向也就从中体现出来。杜丽娘的形象告诉我们,情爱决不仅仅是要一个称心如意的丈夫。她之所以爱柳梦梅,并不像崔莺莺爱张君瑞那样,仅仅因为他“年少多情”、“一品人才”,而是因为两个人对人的本性有共同的追求。杜丽娘的父母反对他们相爱,也恰恰因为他们要求天然本性的自然发展。也就是说,在她父母看来,作为一个姑娘,自己想男人,有情爱要求,本身就犯了天条。莺莺的母亲并没有这种思想,只认为她找的女婿应门当户对。所以,杜丽娘追求的是人的自然要求,“天然之情”,也就是“欲”:性欲、情欲,而不仅仅是男欢女爱的美满婚姻。她父母恰恰不允许她有这种“欲”,不准她有人性、人的权利。双方发生冲突,杜丽娘于是要反抗,甚至以生命来抗争。这一冲突,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程朱理学,直指压制人性的封建意识,所以,《牡丹亭》所写的爱情,远远超出了爱情的范围,它公然倡导人性的'复苏与回归,表现出追求人性,要求个性解放的倾向,即:灭天理,颂人欲,大声疾呼冲破理学禁锢的枷锁,以求得对活生生的自然的人的体认与尊重。
杜丽娘令人感动,不但因为她吐露了内心的情怀与对幸福的憧憬,还敢于起而行,走入梦的世界,去追求梦中情人,去实现她对幸福与快乐的向往。梦醒之后,她并不甘心放弃理想,还要去“寻梦”,还把自己的生命投入理想爱情的追索,为“情”而死,而且“虽九死而未悔”,在冥界也不曾忘情,终能因情痴而冲破生死界限,还魂复生,实现了理想的幸福,与梦中情人结合。杜丽娘的执著与百折不挠的信念,跨越千年,跨过地域,与所有等爱的人发生共鸣。纵使社会环境不容纳,道德不允许,但在我们的内心世界里,幸福的想像却可以翱翔,可以像汤显祖笔下的杜丽娘那样去经历美好的憧憬。“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就算此生无法得到,或许,还有来生吧?
《牡丹亭》除了有深刻的思想外,其艺术成就也是非常卓越的。一是把浪漫主义手法引入传奇创作。首先,贯穿整个作品的是杜丽娘对理想的强烈追求。其次,艺术构思具有离奇跌宕的幻想色彩,使情节离奇,曲折多变。再次,从“情”的理想高度来观察生活和表现人物。二是在人物塑造方面注重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发掘人物内心幽微细密的情感,使之形神毕露,从而赋予人物形象以鲜明的性格特征和深刻的文化。三是语言浓丽华艳,意境深远。全剧采用抒情诗,倾泻人物的情感。另一方面,具有奇巧、尖新、陡峭、纤细的语言风格。这些特点向来深受肯定。一些唱词直至今日,仍然脍炙人口。表现出很高的艺术水准。
《牡丹亭》的主题在于一个“情”字,以“情至”、“情真”、“情深”的理念来发展:第一本启蒙于“梦中情”,第二本转折为“人鬼情”,第三本归结到“人间情”。《牡丹亭》可以说是一部有史诗格局的“寻情记”,上承《西厢》,下启《红楼》,是中国浪漫文学传统中一座巍巍高峰。《牡丹亭》的意义在于用形象化的手法肯定了爱欲的客观性与合理性,并对不合理的“文明”提出了强烈批判。《牡丹亭》在思想上与《西厢记》有类似之处,但是,《西厢记》是先情后欲,《牡丹亭》则是先欲后情;《西厢记》描述的是情感的自然发展,更多的是表达“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美好愿望,而《牡丹亭》则特别突出了情(欲)与理(礼)的冲突,强调了情的客观性与合理性。这种不同,是时代的差异造成的。
其实在文学作品里头,死而复生,生而复死,神神鬼鬼是不足为奇的,且放开心胸去关照。汤显祖说得好,“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真情到了,爱得死去活来,那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看过《牡丹亭》之后开始对元代戏曲产生了兴趣,尤其是优美的唱词。
《牡丹亭》的读书笔记2
中国古代文学名著灿烂辉煌,光是四川大古典名著就值得我们一辈子品读。但是,我们往往忽略了一些杰出的戏曲作品,比如:《牡丹亭》。
《牡丹亭》是明代戏曲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其实我会注意到这本书,是因为这本书有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我当时猜想这本书上应该描写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所以怀着好奇的心情,我借来了这本书,想要一饱眼福。
《牡丹亭》的确和我的猜想差不多,它描述的是贫寒书生柳梦梅与太守千金杜丽娘之间的爱情故事。但因故事中杜丽娘忧郁而死,后化为鬼魂与柳梦梅相会。使得《牡丹亭》又笼罩上了一层诡异的色彩。
《牡丹亭》是我国一部充满积极浪漫主义的.伟大杰作。它所表现的是青年男女对自由爱情生活的追求,要求个性解放。这在当时的那个年代,是前所未有的,也因此显得前卫和与众不同。
我认为其中描写最成功的人物当数杜丽娘。杜丽娘“一生爱好是天然”,又说“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表达了她对美好事物想爱就爱,与美好事物生死相随,无怨无悔的个性意志。像杜丽娘这样要求发展自由个性的女性在当时是不多见的。由此可以看出,汤显祖在塑造杜丽娘这一形象时,花费了巨大的精力和时间,也看出汤显祖的艺术才华非比寻常。
《牡丹亭》就是这样一部戏曲作品,供后世的人品读欣赏,使人回味无穷。
《牡丹亭》的读书笔记3
汤显祖是明代著名的杂剧作家,他的代表作有《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和《牡丹亭》,这四部作品合称“临川四梦”又叫“玉茗堂四梦”。最近我读了其中的的《牡丹亭》一部杂剧,内心深有感触。
《牡丹亭》全名《牡丹亭还魂记》,从名称上就可以看出一种奇幻色彩这个故事确实是充满了奇幻的浪漫的色彩。故事写的是官宦之家杜宝的女儿杜丽娘,从小深受封建教育遵从女子的三从四德。一日在园中午息梦里偶遇年轻俊美书生柳梦梅并与之坠入爱河,醒来后终日寻梦,可寻寻无果,相思成疾便一病不起,最终怀春而死。他的父亲将她埋葬并为她建造了梅花观。后来,书生柳梦梅赴京赶考,借宿在梅花观中,无意间拾得随杜丽娘殉葬的自画像,惊觉此女子就是那日自己梦中曾与自己在牡丹亭畔幽会,陷入爱河的女子。夜里,杜丽娘有透过梦境向柳梦梅诉说自己离世的原委,还请求柳生三天之间挖开自己的坟墓打开自己的棺材。柳生照做后,杜丽娘起死回生,二人结为夫妻一同千万临安。后来杜丽娘的教师陈最良看到被掘开的目的和不辞而别的柳生,就以为柳生是一个盗墓贼,也前往临安向主人杜宝告发柳生盗墓之罪。柳梦梅到达临安后参加了进士考试。考完来到淮扬,找到杜府,自称是杜家女婿,杜宝杜巡抚感到却怒不可遏,自己的'女儿早在三年前就离世了,况且又听说这个柳生还挖掘偷盗了女儿杜丽娘的墓,因而判了他斩刑。正在审讯时,朝廷派人找到杜府上,报知柳生中了状元了,柳生这才得以脱身。但杜宝还是不信女儿会复活,于是上报让皇上公断,皇帝传杜丽娘来到公堂,在“照妖镜”前验明,果然是真人身。于是下旨让这对爱人结为婚姻,父女相认,形成大团圆结局。
《牡丹亭》故事的起承转合是以杜丽娘的起死回生为线索,丽娘相思成疾怀春而死到后来掘坟后还魂,整个故事中杜丽娘为“情”而生而死。“情”具有超越生超越死的巨大力量。杜丽娘是封建礼教反叛者的代表。她美丽聪明的贵族小姐身份让她有着温柔、驯顺、稳重的性格特征。可是在自由和爱情面前,她勇于反抗,敢于斗争,表现了青年男女冲破封建思想束缚的战斗精神。故事的男主人公柳梦梅则是一名典型的封建社会儒家读书人的形象。他追求功名利禄,受封建伦理纲常的毒害,但同时又具有反叛精神。对于爱情,他痴情又专一,对于功名却又穷追不舍。他的形象很复杂,是当时书生的真实写照。不管是男女主人公,他们的形象都有着典型的代表性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值得细细品味。
《牡丹亭》的读书笔记4
《牡丹亭还魂记》(简称《牡丹亭》,也称《还魂梦》或《牡丹亭梦》)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创作的传奇(剧本),刊行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
该剧描写了官家千金杜丽娘对梦中书生柳梦梅倾心相爱,竟伤情而死,化为魂魄寻找现实中的爱人,人鬼相恋,最后起死回生,终于与柳梦梅永结同心的故事。该剧是中国戏曲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与《西厢记》、《窦娥冤》、《长生殿》合称中国四大古典戏剧。该剧文辞典雅,语言秀丽。
女主人公杜丽娘长得天生丽质而又多情善感。她到了豆蔻年华,正是情窦初开的怀春时节,却为家中的封建礼教所禁锢,不能得到自由和爱情。忽一日,她那当太守的父亲杜宝聘请一位老儒陈最良来给她教学授课,这位迂腐的老先生第一次讲解《诗经》的“关关雎鸠”,就把杜丽娘心中的情丝触动了。数日后,杜丽娘到后花园踏春归来,困乏后倒头睡在了床上。不一会见一书生拿着柳枝来请她作诗,接着又将她抱至牡丹亭成就了云雨之欢。待她一觉醒来,方知是南柯一梦。
此后她又为寻梦到牡丹亭,却未见那书生,心中好不忧闷。渐渐地这思恋成了心头病,最终因此与世长辞。其父这时升任淮扬安抚使,临行将女儿葬在后花园梅树下,并修成“梅花庵观”一座,嘱一老道姑看守。而杜丽娘死后,游魂来到地府,判官问明她至死情由,查明婚姻簿上,有她和新科状元柳梦梅结亲之事,便准许放她回返人间。
此时书生柳梦梅赴京应试,途中感风寒,卧病住进梅花庵中。病愈后他在庵里与杜丽娘的游魂相遇,二人恩恩爱爱,如漆似胶地过起了夫妻生活。不久,此事为老道姑察觉,柳梦梅与她道破私情,和她秘议请人掘了杜丽娘坟墓,杜丽娘得以重见天日,并且复生如初。俩人随即做了真夫妻,一起来到京都,柳梦梅参加了进士考试。考完后柳梦梅来到淮扬,找到杜府时被杜巡抚盘问审讯,柳梦梅自称是杜家女婿,杜巡抚怒不可遏,认为这儒生简直在说梦话,因他女儿三年前就死了,如何现在能复生,且又听说女儿杜丽娘的.墓被这儒生发掘,因而判了他斩刑。
在审讯正吊打之时,朝廷派人伴着柳梦梅的家属找到杜府上,报知柳梦梅中了状元了。柳梦梅这才得以脱身,但杜巡抚还是不信女儿会复活,并且怀疑这状元郎也是妖精,于是写了奏本让皇上公断,皇帝传杜丽娘来到公堂,在“照妖镜”前验明,果然是真人身。于是下旨让这父子夫妻都相认,并着归第成亲。一段生而复死,死而复生的姻缘故事就这样以大团圆作了结局。
【《牡丹亭》的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牡丹亭读书笔记02-21
牡丹亭读书笔记(精选20篇)12-21
牡丹亭赏析10-21
《牡丹亭》读后感(精选20篇)09-30
牡丹亭观后感11-05
《牡丹亭》读后感(通用8篇)10-29
有关《牡丹亭》读后感(精选8篇)10-25
经典读书笔记08-01
《雷雨》读书笔记08-29
孔乙己读书笔记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