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读书笔记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书笔记如何写了哦。那么读书笔记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论语读书笔记,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论语读书笔记1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每次读到这一节,我就想起我的职业。我在酒店里工作,在多家国际管理集团的酒店里厮混过。酒店行业里有几个专业术语,和孔子说的话比较沾边。
第一个词,政策与程序,简称P&P
主要是指各酒店在工作中,根据自己酒店的特点制定的一些规章制度,以及一些工作流程。
例如,酒店的主要经营思路和文化,香格里拉里面就规定了“温良恭俭让”为企业文化,所有的流程都要根据这个文化来制定。有点像孔子所说的为政以德。
第二个词,标准运作程序,简称SOP。
主要指工作中每一个服务细节的标准。
例如,如何端托盘,这一个动作,我们要分为几个方面,每一个步骤都要详细描述,还要写出这么做的原因,以及重点。有点像孔子所说的礼。
每一个酒店从业人员,都会有这样的感觉,每一批筹备酒店的员工,就是说开业的第一批员工,通常都是最好的员工,因为他们在一起培训,一起从头讲服务的每一个细节,一起练,最后达成统一的标准,在工作中就会形成统一的模式,服务水平就能保持。而酒店开过几年以后,随着人员的流动,在一起培训的机会越来越少,员工对服务的认识也就越来越不统一,最后就导致服务质量的下降。好像孔子的亲传弟-子,一旦日子长了,谁知道孔子说的是什么埃
回到本节,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这句话明显的点出了,围绕着德闪闪发亮的第二颗星星是——礼。
这一节所反映的内容,是孔子思想中的最关键的部分。
原句的意思是,如果执政仅靠行政手段,以法律为衡量一切的标准,最后的结果是民众也许会逃脱法律的制裁,但是,却不能避免民众以身犯险,从而也就无法避免犯罪的发生。
因为有句老话说得好,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只要是成文的法律,就有它的漏洞,就有人会想心思去做一些法律无法制裁的坏事,而为了防止这些事情的发生,就会制定更详细的法律,最后法律越来越繁琐,政治也就越来越臃肿,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孔子认为要避免这一切,就需要从社会最基础的个体——人做起,以社会道德作为约束人的主要手段,根据社会道德规定人在社会上的行为规范,这样人才会从内心里避免犯罪的发生。而刑法只是对敢于违法社会道德的行为的一种威慑,是一种辅助手段。
这就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这是孔子最理想的社会,我也希望如此。就像我在工作中,希望我的员工都能在每一个工作中执行SOP一样。
这可能吗?我想至少在目前是不可能实现的',这太像共产主义社会了,人人具有极高的觉悟。我们可以像憧憬共产主义按需分配的美好时光一样来憧憬孔子的道德社会,但不能认为我们现在就能实现这个理想,毕竟我们还在初级阶段呢。
但孔子是不是错了呢?我想也不是。
因为在政治中,一般分为三种人。为政者,执政者,从政者,读后感《论语读书笔记1500字》。
孔子是为政者,他不是政治家,作为政治家的孔子是不合格的,他只是个政论家。他提出的思想是政治家的指导思想,不是执行路线,没有问题。
再来说礼,这个东西不是孔子发明的。是孔子最推崇的人——周公制定的。相传周公为了寻找与“天室”相对应的“地中”,而苦苦思索,最后制定了郁郁乎文哉的礼乐典章文物制度。所有周才有了区别于夏商的文化特质——夏尚忠,殷尚质,周尚文。忠和质带有明显的原始风貌,而文才是真正意义上国家制度的确立。同时,鉴于殷商的覆灭,及周朝初期管叔和蔡叔的叛乱,使周公在制定礼制的时候,不可避免的担忧周未来的命运。
所以礼里面充满了忧患意识。体现了中国特色的血缘政治——宗法制度。体现着“忠”的孝,贯彻着“孝”的“忠”,是中国式的伦理——政治的极致。
而即使是周公这样的伟人,也无法依靠礼制来解决所有的问题。相反,繁琐的礼制在维护周朝的统治的同时,也带来了它的负面影响。它让社会始终处于一种固有的模式里,而一旦礼制的内在精神不被后人所理解,就会导致社会僵化的后果。纵观中国的历史,不能不说,中国传统礼制对近代的落后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所以老子在《道德经》里就提出了,“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从老子的话里面我们不难看出,其实老子并不是全面否定了“礼”,只是消极地提出“礼”是“道”的等级中处于最低级的,最底层的,犹可接受的。老子悲观地认为:礼“的出现,代表了“道”自上而下的陨落。
孔子师从老子学礼多年,深得礼制的精髓。但他走的是与老子相反的道路,孔子积极地认为,”礼“是通往更高层次的”道“的起点,是自下而上的向上运动。正如老子所说的,“两者同出而异名”。为了给自己的为政思想找到理论基础,他制定了更加繁琐的礼制,这是因为当时的社会环境决定了孔子必须在“名”与“实”之间找到平衡点,以达到他“天下大同”的理想社会。只可惜,各路诸侯的不臣之心已是无法遏制,所以孔子的理想也逐渐破灭在年年的奔走与期待中。
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孔子礼制的光辉。他毕竟给后人指出了一条路,他通过礼制创造了中国传统的社会道德观,并且影响至今。所有诋毁孔子的人,我想都应该宽容一些,我们往往对统一中国的伟人报以热烈的掌声,而为什么对几乎统一了中国人精神世界的孔子又如此苛刻呢?
再来说“礼”和“法”。
孔子去世以后,他的思想由他的弟-子继承和发扬。但由于个人的悟性和理解的不同,对孔子思想的阐述也是不尽相同的,儒家一分为八,各有传承。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孟子和荀子。孟子和荀子都是孔子的传人(隔代的),对孔子的理解上有着很大的区别。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争锋相对,对后世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荀子的弟-子里面出现了韩非子和李斯这样的法家弟-子,而孟子在后来的岁月里,竟异军突起,成为几乎可以和孔子等身的儒门亚圣。
性善论和性恶论的不同表现在“法”上时极为明显的。孔孟的性善论,相信人的本质是向善的,于是,在法的理论基础上是以教化为主,故有为政以德的说法。而性恶论的基础是人性向恶,彼此之间互不信任,表现在法上时是相互制约,相互制衡,西方的原罪基础上产生的法制,例如两院制,三权分立制,道理相同。所以有依法治国的说法。
如何看待两者之间的关系呢?两者都有优点,而又各有不足。《新唐书 韩婉传》里记载:国安危在于政。政以法,暂安焉必危;以德,始不便焉终治。夫法者,智也;德者,道也。智,权宜也;道,可以久大也。
德治看上去很美,但实施起来十分困难,法治听上去也好似不错,但执行起来,却有诸多的弊玻
德治是治世的良药,法治,乱世之药石,只有德治和法治相结合,才能相得益彰。老子,孔子都不排斥法治,只是孔子认为法治应该建立在礼制的基础上,论语有言:礼乐不兴,则刑法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所以,秦国以法而统一天下,同样以法而失天下。后世的任何中兴盛世,莫不是德法一体,以德为体,以法为用。
这个理论直到现在还有非常现实的意义。我们不能只是强调法治社会,更应该强调德治社会。我想着也是现在孔子学说开始热起来的根本原因。
这第二颗星是一颗非常亮丽的星星。
论语读书笔记2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所描述的,是一个人做人做事的状态和心情体验。学习的内容是做人做事,因此学习的时间并不仅在课堂上,在书本里,而是在日常的时时刻刻。“时习之”就是要时时刻刻加以练习和温习,通过实践得来的`知识才是真知。生活是一切知识的源泉,这就要求我们“时习之”,勤思考,多练习,时刻不忘学习,保持一种活到老,学到老的生活态度。
世间什么最难?做人最难。拼上三年两载的工夫做成一两件事不难,做人却是一辈子的事,弄不好一辈子也不会做人。不会做人怎么做事?“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孔子的弟子评价孔子为:温、良、恭、俭、让。做人首先要注重品德修养,其次才谈得上学识,我想,这大概也是孔子学识渊博的原因吧。意大利诗人但丁曾说过:“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道德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懂得了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一个人才能够站在道德的立场,真心对待他人。
孔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句话是孔子赞美颜回高尚品德和情操的。其实,人活在世上是否幸福、快乐,关键在于心态,贫或富只是一种外在因素,真正有学识的人是不会受其左右的。
生活中有很多人,总是担心自己的才华不被人知,悄无声息的被埋没了,埋怨没有慧眼识己的伯乐,这些担心都有些多余,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真正紧要的问题,并不在于人知,而在于知人。知人总会在关键时刻对一个人的命运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论语》还教会我一项道理,人必须学会多种本领,做一个能文能武的通才,不仅要对专业要精通,对其他领域也要能懂能做。
“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一切功名利禄不过是过眼烟云,得而复失,失而复得都会经常发生,只有将功名利禄看淡看开,才能“事去而心随空”
《论语》,一本包含了道理的圣贤之书。
论语读书笔记3
一本好书就好比一座矿山,只要你不断地从中挖掘,反复品味,就能受益无穷。
读一本好书,就像在和书的作者谈话,因为书是作者内心所见,所感,所思。而我第一遍阅读一本书往往没有什么深刻的体会,但在深入的了解,思考,你就会发现一片好比天空和海洋一样让你宁静致远的世界。《论语》就是这样一本好书,一本站在诸子百家顶峰的作品,其中包括了政治,人文,礼仪,道德等许多方面,古代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而这部经典之作在当下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走进《论语》,跨越时空的障碍,何其有幸见到了和蔼可亲的孔子和他那些勤勉好学的弟子。我听见了孔子对我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我看见了孔子和他的学生们的学术讨论,互相交换自己的志向,我感受到了孔子及其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对自身严格的.要求。我便向孔子提问说:“怎样才能做一位君子呢?”孔夫子一缕胡须,呵呵笑道:“君子不器。”“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我与孔子交谈一番后,又看到了他的门生曾子,他一边走一边吟诵:“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他诵完后微笑着看着我,我猛然醒悟,他是在叫我每天反省自己过错并加以改正,我谢过曾子,继续往前走。不一会儿,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人正坐在路边若有所思,心想此人一定是颜回了。便不由得低吟起孔子的那句话“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此情此景,孔子之言不虚啊!所有的身外之物都抛诸脑后,只想着去提高自己的学识和学养,我暗暗记下这一幕,不去打扰颜回。遨游在仁爱的海洋里,我不能自已。
中华泱泱大国,上下历史5000年,长江,黄河,辽阔中原,孕育了深厚的古代文化,它是《论语》,是中华五千年历史的积淀;它是《论语》,是华夏璀璨文明的结晶;它是《论语》,是国家乃至世界的瑰丽宝藏。而《论语》让我最受用的是它告诉了我生活中许多处人为事的道理:脚踏实地地做人、认认真真地学习、诚实守信地交友、孝顺地对待家人,这样会使我们变得更加完美。这就是论语的智慧,它像一剂良药,治愈着我们的心灵,它是一盏明灯,点亮我们勇往直前的道路。
论语读书笔记4
《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
《论语》以记言为主,“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话语,经典语句,箴言,“论语”即是论纂(先师孔子的)语言。《论语》成于众手,记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传弟子,也有孔门以外的人,但以孔门弟子为主。《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
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
《论语》又善于经过神情语态的描述,展示人物形象。孔子是《论语》描述的中心,“夫子风采,溢于格言”(《文心雕龙?征圣》);书中不仅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述,并且有关于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
此外,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鲁莽,颜回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皙的潇洒脱俗等等,都称得上个性鲜明,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孔子因材施教,对于不一样的对象,研究其不一样的素质、优点和缺点、进德修业的具体情景,给予不一样的教诲。表现了诲人不倦的可贵精神。据《颜渊》载,同是弟子问仁,孔子有不一样的回答,答颜渊“克己复礼为仁”,答仲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甚施与人”,答司马中“仁者其言也讱”。颜渊学养高深,故答以“仁”学纲领,对仲弓和司马中则答以细目。
又如,同是问“闻斯行诸?”孔子答子路:“又父母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因为“由也兼人,故退之。”答冉有:“闻斯行之。”因为“求也退,故进之。”这不仅仅是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问题,其中还饱含孔子对弟子的高度的职责心。
论语读书笔记5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开篇的这三句话,可以说是老幼皆知,其意思也不用特别解释了。可南怀瑾先生却是这样解释的:做学问,要随时注意“时”和“习”,要随时随地学习。当你有进步时,能不愉悦吗?你的学问没有人能够理解时,有个难得的知己来看你了,能不高兴吗?做学问的人,也可能一辈子没人能了解你,那也不生气,这样的人不就是君子吗?这样的解释,比起常人的理解,不知要高出多少层。
南怀瑾先生这样解释的原因是,原句第一个字“学”不能仅仅当作狭义的“书本学问”理解,而是要从人生修养上讲起才行。也就是说,“学问是从人生经验上来,做人做事上去体会的。”那么,把“学”字的意义理解的这么宽泛,符合孔子的原意吗?南怀瑾先生说,《论语》二十篇,每篇都是一篇文章。而现在,一条一条分开印,是宋儒们把它圈断的。整个二十篇《论语》连起来,又是一整篇大文章。
这倒又是一种新鲜的解读方式。谁都知道,《论语》是语录体著作,既然是语录体,就很让人习惯于把那一条条论述分开来独立理解。这本来也不算错,却容易造成断章取义。把“学”字理解成狭义的“书本学问”,就是断章取义造成的.。所以,南怀瑾先生说《论语》中所说的“学”,不是仅仅文章写得好,也不仅仅是知识渊博,它还包括“做人好做事对”,哪怕一个人是文盲,但只要是会做人做事,就是有“学问”。这是南怀瑾把整部《论语》研究完后,用“整体观”看待《论语》得出的结论。
为了证明自己把“学”字理解成“人生修养”的“学问”的正确性,南怀瑾先生还列举了《论语》中子夏的话来证明自己的结论。“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意思是看到好的人就尊敬他,在家能竭尽全力爱家爱父母;在社会上做事、对人、对国放弃私心,对朋友言而有信,这样的人,虽说没读过书,也一定说这人真有学问。这句话足以证明“学”不仅仅指“书本学问”。
正因为南怀瑾先生解读《论语》与众不同,他解读《论语》的著作才命名为《论语别裁》。
他这个“别裁”不仅仅与现代人对《论语》的一般理解不一样,而且特别与宋代以来朱熹学派的儒家学者对《论语》的注解不一样。以朱熹为代表的宋代儒士们因为是以对“语录体”的理解方式来理解《论语》,结果断章取义,让后人造成了对孔子思想的极大误解。比如宋儒们理解上述子夏的那段话时就出现了偏差。他们把“贤贤易色”理解成“看到好人马上跟他学习,连女色都不能亲近了”。把“色”字的“态度、形色”之意理解成了“女色”,以至于近现代人攻击孔子“违反人性”。他们还把“事君能致其身”的“君”理解成“皇帝”,又让近现代人攻击孔子是“专制思想”,因为《论语》要人为皇帝全力服务嘛。孰不知,“君”在此应泛指为“你尊敬的人”,也即是“朋友同事”或“你答应给人办事的人”。像这样对孔子思想断章取义的理解,还有很多处。
所以,南怀瑾先生说:“孔家店被人打倒,老板没有错,是店员们搞错的,这要特别修正的。”现在,是到了真正复原孔子的“仁义”思想的本色的时候了。南怀瑾先生独特的“经史相参”、“整体看待”式解读能帮我们吹尽黄沙,淘出真金。
【论语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论语的读书笔记02-27
《论语》读书笔记03-16
《论语》读书笔记03-30
论语读书笔记摘抄06-29
关于论语读书笔记06-15
论语读书笔记(精选50篇)06-29
《论语》读书笔记(精选26篇)06-29
论语读书笔记15篇12-07
论语读书笔记(精选46篇)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