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个人读书笔记(热)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书笔记吧。怎样写读书笔记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师个人读书笔记,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师个人读书笔记1
近十年担当班主任工作,作为一个班级的管理者,面对繁多,简单的班级管理工作,慢慢固惑和迷惘,但最近阅读了《班主任工作优秀案例》这本书,的确令我获益良多。
这本书理论结合实际,以典型的案例揭示了深刻的(教育)道理,同时以独特的视角进行了专业的点评,的确为我们班主任自身水平的提高供应了实践依据。书中全部案例里,班主任工作的胜利之处,我有两点最深切的体会。
首先是“爱”。书中提到“对同学的.严格要求应当是严出于爱。“一分严格之水,要加九分感情之蜜能酿成甘露。”这一点我感受特殊深,爱同学才是班主任顺当和有效地进行工作的重要条件和前提。由于爱是无声的语言,是老师沟通同学思想和情感最好的手段,我们应当放下所谓的尊严和架子,去重视同学和公平对待同学,以无限的爱心去感化同学,让同学到处感受到关怀和呵护,这样他们才会打快乐扉,准时地接受班主任的点拔和引导。
其次,就是对同学要宽容。书中提到“老师要以同学的角色为自我联”,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同学着想,当同学在思想、学习、生活以及心理进展等方面产生困惑,困难,苦闷的时候,都需要班主任的理解。是啊,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可况是学校生呢!同学的个体差异是特别明显的,正所谓“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同学犯错是在所难免的,可是有的老师容不下犯错的同学,一旦同学犯错误,要么训,要么罚站,更甚者大骂出口,我想这对同学的教育是极为不利的,甚至让同学产生逆反心情,使班级管理工作难以顺当进行。
总之班主任的工作是细心的,无形的,又是长期的,所以说爱+宽容是班主任开头工作所必需拥有的两种态度。
教师个人读书笔记2
作为一个刚休完产假,投入工作的教师,这第一周的工作与生活真的只能用“焦头烂额”这四个字来形容,一边是嗷嗷待哺的孩子,一边是交迭而来的各项工作,在这焦灼之中我想起了朱继新老师的《做一个幸福的老师》一书,重读这本书让我重新思考作为一个教师的我应该怎么拥抱幸福。
首先,要懂得享受课堂。课堂是教师生命最重要的舞台,一个懂得享受上课的人,课堂便自然会成为其享受幸福的重要舞台,营造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和学生一起痛苦、一起欢乐,你就会少了许多教学的焦虑和烦恼。
其次,要懂得享受学生。教师职业幸福感最重要的源泉一定是学生的成功和他们对你的真情回报,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许多不利因素都可以从学生对教师的尊重、理解、感激中得到弥补。但要让学生感恩你,你就必须学会感恩学生、呵护学生、尊重学生,真正做到这点并不容易,但如果你只知道权威,那也许你会离幸福更远。
第三,要懂得研究教学。把教学工作看做是一种简单的重复,那必然厌倦,也无言幸福可言。
第四,要有一个好的心态。有了好心态就有了好心情,心情是可以传递的,教师是爱的事业,有了好心情,就能笑对生活,就能爱每一个学生,同他们“打成一片”,非常专一的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就能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陶醉,接受情感的洗礼、引导和激励。况且,有了好心态,就会少些烦恼多些快乐,少些狭隘多些豁达,就会视教师为一种艺术,在忙碌之中、创造之中收获更多的幸福,乐此不疲、虽苦犹甜。我认为,当我们教师的劳动被他人、社会认可时,必然会带来无比的快乐,会被幸福紧紧“包裹”。
我想,教师的职业幸福就是于平凡、忙碌而又充实的每一天,尽量让“焦头烂额”与“焦灼”变成井井有条与从容,在忙碌之余要多一些思考,让自己的心灵拥抱幸福。
教师个人读书笔记3
担当大一班的保教工作有三个星期了,我发觉班上有几个孩子,爱从家里带一些零零碎碎的东西入园,有时还是一些担心全的小东西,如珠子,鞭炮,火柴-------等。集体活动时他们不但不参加,还召集四周的小伙伴玩他们的东西。特殊是舒雨,我给他说过许多此,叫他不要带来,他就是不听,也曾没收过他的东西,还是不管用,严峻违反了我们的教学方案和课堂秩序,我在心里问自己,莫非就没有别的.方法了吗?
今日早上,舒雨的妈妈对我说:“周老师,舒雨感冒了,我叫他不要来读书,但他肯定要来,请你多关注他,发觉有什么不对的就给我打电话。”我牢记舒雨妈妈的话,一会儿问他舒适吗?一会儿问他要喝水吗?一会儿摸摸他的头,看看发烧没有。孩子见我这样疼他关怀他,心里很兴奋。
中午,当孩子们躺下时,我开头给他们盖被子,来到舒雨的身旁,我轻轻地给他盖好被子,发觉窗户是开着的,外面北风呼呼地刮着,我明白舒雨为什么爱感冒了。我轻轻地关上窗子,伏在舒雨的耳边静静地说:“冬每天气冷,开窗睡觉最简单感冒,以后你午睡时要
关上窗子好吗?”“好的,感谢你老师。”孩子小声说。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很多孩子都进入了梦乡,只有舒雨还在那里瞪着他的大眼睛,一点睡意都没有。我来到他的身边小声问:“睡不着吗?”孩子点点头。“那你起来吧!”“不,老师我怕影响别人。”“你轻轻地起来,轻轻地走出去,就不会影响别人了。”“好吧。老师感谢你,我以后再也不带东西来幼儿园了,其实大人说的都是为你好。”舒雨边走边说。
望着舒雨的背影,想着他的那句“我怕影响别人,我再也不带东西来幼儿园了,其实大人说的都是为你好”的话,我思绪万千,这不是我始终想要的结果吗?是什么东西让孩子变化这么大呢?是爱,是我对孩子的爱让他感动,是我对他的关怀让他受到感染。所以说要教育好孩子就必需先爱孩子,有爱才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真谛。
教师个人读书笔记4
寒假里,我拜读了《教育与美妙生活》。看了书之后,引起了我的深思。
罗素,一个20世纪享誉世界的哲学家、数学家、规律学家、社会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对教育的观看、思索和实践(阅历)均浓缩在《教育与美妙生活》一书中。
罗素说,有些品性只能为具有某些特点的人群所拥有,还有一些品德则应为全部人所具备。我们不能着眼于让每个人都具有诗人气质来构筑我们的教育。以下4种特征便可奠定抱负品行的根基:活力、英勇、敏感、才智。
我们中国的教育往往是求全的教育。我们总是在经意与不经意之间要求全部同学达到教育的全部目标。这便使老师和同学之间的冲突不断升级,也使相当一部分同学始终处在学业无法优秀的焦灼感中。君不见,有多少三四岁的孩子由于钢琴热的不断升温而早早地就被父母赶到了钢琴上。有多少满脸哀怨的琴童,就有多少惟恐孩子在某一方面落后的家长。“求全心理”已成为中国老师和家长(其实是中国教育)的一种无法摆脱的“隐痛”,这里面既有应试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有中国(传统(文化))留下的痕迹。
罗素说,(儿童)的生活原本是布满期盼的,他总是指向将来的可能目标。这是促使儿童上进的动力之一。但是,假如总告知儿童将来会比过去更糟,这不啻会令儿童的生命之源干枯。
我们不是常常这样来恐吓我们的孩子吗?你再不努力,就考不上舟山中学;你现在这个样子,长大只有去擦皮鞋。这就是我们为孩子描述的将来生活。如此赤裸裸的描绘和启发,我们在善意地提示孩子的同时,又示意给了孩子们一些什么?我们常常斥责年轻一代冷漠自私,甚至还经常感叹孩子们的早熟与叛逆。可我们想过没有,这些观念的始作俑者是谁?在这汲汲于功名利禄而无济世之心的熏陶中成长起来的孩子,除了对将来的学习生活布满了恐惊之外,还有的便是自私和冷漠了。
罗素说,对于一个欢乐的儿童,激发豪爽慷慨的性格并不困难。但是对于一个终日被愁云惨雾覆盖着的孩子,他自然会固守所能得到的物品不放。儿童不是通过苦痛的经受,而是通过幸福和健康的体验去把握美德的。
“儿童不是通过苦痛的经受,而是通过幸福和健康的体验去把握美德的。”这真是一个无比宏大的提示!在我们的教育中,不是更习惯于通过训斥与惩处来让孩子记住美德吗?罚跑步,罚写作业,罚站……想起来我们是多么的愚蠢啊!我们越是盼望孩子们能喜爱的.东西,我们越要把它们作为惩处的手段。我们为什么就没有想到,这样的行为反而会使孩子离这些东西越来越远呢?罗素还有一句(名言):惩处应当是你盼望过失者感到厌恶之事,而不是你盼望他感到高兴之事。你看,辛辛苦苦地实施教育的我们往往是多么的荒谬啊!
当惩处充斥着我们的教育,甚至成为教育的主要表现方式的时候(事实上教育技巧的缺乏常常让我们的老师不由自主地陷入了这个怪圈),孩子们会离“幸福和健康的体验”越来越远,而我们教育的内在的胜利也就离“幸福与健康”越来越远了。记得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最重要的东西,就是要赐予儿童丰富而充实的精神生活。让同学拥有幸福和健康的体验,是教育改革所要关注的核心,也是教育在详细实施过程中的目标。
我们还必需承认:没有幸福体验的教育,或许能够培育出高分的同学,但肯定培育不出能够让幸福良性循环的人生。
教师个人读书笔记5
由于工作需要,前几年我调入幼儿园工作,成为了一名保育员,刚调入幼儿园那会儿,我以为保育员就是做好班级的卫生消毒工作及一些杂碎的日常事物。经过一段时刻的观看,我发觉老师的工作压力非常大,有些工作需要保育员的协作,而保育员的日常工作也需要老师的帮助才能完成。透过领悟,我知道了幼儿园的工作不是单纯的教育与保育,而是需要保教协作,保教共育。
我所在的班级是中班,我园中班的幼儿年龄比较小,多为三岁半的幼儿,因此,幼儿新入园时不是很适应,需要老师急躁细致的关怀和爱惜。以前,接待新生都是老师的事,透过一段时刻的观看,我发觉孩子对我这个保育员也非常依靠与信任,于是,我也参加到了接待新生入园的工作中来,并且,把接待工作记录下来,归纳成败做成笔记,让自我的工作再遇到类似的问题能够得心应手,提高了个人的工作效率,也正是正因细致的工作,受到了家长和园领导的全都好评。
下方将自我在工作中的保育笔记归纳如下:
一、新生入园的心情表现
新生入园第一天,大部分幼儿表现为心情紧急、可怕、哭闹,不情愿上幼儿园,拉着家长的手不放,要回家。但当家长离开后,多数幼儿在老师的劝说下能停止哭闹,个别幼儿会表现激烈,不听劝告,哭闹不止,更有甚者会耍赖,踢打是老师或咬人等不受控行为。这时必需不能生人探望,这样会让他们更加想起自我的亲人,会重新哭闹。有些家长能与老师很好的协作,放心的将孩子交到老师手中,有些家长则表现为放心不下,跑来偷看,这样一旦孩子看到会加剧孩子的哭闹心情。还有的孩子在第一天来时并不哭闹,他们会对幼儿园的一切都感爱好,其次天就会醒悟过来,不再想上幼儿园。其实,把孩子放到一个生疏的环境,孩子用哭闹来表现自我的情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孩子的表现为分别焦虑,随着时刻的推移,孩子会慢慢的适应新的环境,只要家长能够协作,孩子会适应得更快。咱们班有一个小兄弟姐妹只用了一周就适应了幼儿园丁生活。
雷是一个活泼好动的小男孩,第一天入园时表现得非常快乐,还和母亲再见,自我一会儿玩积木,一会儿看图书,别人哭闹丝毫没有影响到他玩的兴致,有时还劝身边的小兄弟姐妹不好哭,还给他们擦眼泪,那副模样真叫可爱。其次天,母亲送雷入园,雷满脸泪水,一双小手紧紧的抱住母亲的腿不放,母亲强行掰开雷的小手走了,雷委屈的嚎啕大哭,我抓紧抱住雷,正在劝慰他的时候,他呕吐了我和他一身,我没有生气,拉着他清理了赃物,并劝慰她说母亲下午会第一个接他。第三天,他依旧抱住母亲的`腿,我走过去轻轻的叫了一声“轩轩来,抱那里,我拍拍自我的大腿,“你看,老师像不像母亲,老师也是母亲,老师和母亲一样钟爱你。”第四天,雷来的时候有点抽泣,但没有大声哭闹,也没有呕吐,我准时地表扬了他的进步,他渐渐的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
二、尽快与新生建立情感
孩子的心情稍许稳定,老师就要准时的与他们建立情感。让他们觉得老师也是亲人,也是母亲。活动中对孩子轻言细语,常常抱抱孩子,让他们有平安感,教孩子的领悟(方法),让孩子有胜利感和满意感,对做得不对的要准时订正教育,不能放任。组织活动要丰富多彩,吸引孩子的留意力,让孩子钟爱老师,依恋老师。共性对适应潜质差的孩子要多关怀,避开他们的心情影响到其他有所好转孩子。
三、进一步稳定心情(男生伤感共性签名)
幼儿生性奇怪,因此,幼儿的留意力简单转移,幼儿园的环境能分散孩子的留意力,如我园艳丽好看的大型滑滑梯玩具,能够吸引孩子的留意力,使孩子遗忘离开父母的焦虑,教室的桌面玩具也能让孩子静下心来摆布一会儿。孩子入园前,家长要带孩子多玩一会儿滑滑梯,安抚一下孩子的心情,再进入一日正常的活动
四、培育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孩子
孩子在哭闹时并不能一味的迁就满意。幼儿虽然年龄小,但他们很会看大人的眼色行事。假如一次透过哭闹到达了目的,那么下次他还会故伎重演。因此,老师和家长要协作默契,透过正确的引导,让孩子尽快适应新的环境。
意大利闻名的教育学家蒙台梭利以前说过这样一句话:“唯有透过观看和分析,方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在需求和个别差异,以打算如何协调环境,并实行应有的态度来协作幼儿成长的需要。”因此,观看是老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因素,不一样的孩子会有不一样的反应,老师就应实行相应的(措施)稳定孩子的心情,让孩子尽快适应新环境,在幼儿园里健康、愉悦的成长!
教师个人读书笔记6
最近,我阅读了《教师最需要什么》,这本书从教师人生最需要什么、教师职业最需要什么、教师教学最需要什么、教师教育最需要什么四个大板块的69个建议来向我们简述了作为一名教师需要解决的诸多问题。这本书阐述了教师生命的活力,灵动的激情,人格的魅力,教育的快乐与幸福。对照自身,我也深思,教师最需要什么?那就是一颗对于教育事业灼热的心,凭着这一份灼热,教师自然而然会积极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会乐于奉献、勤于探索、勇于创新。
我们要做有师德、有责任心的教师。陶行知说: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师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灼热心灵中,产生于教师的魅力之中。教师要有魅力,对学生要有吸引力,要感染学生如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教师的魅力不仅仅来自得体的穿着、脱俗的谈吐、娴静的举止、美好的姿态,更来自内在气质的自然流露,来自教师的优良人品,来自教师的善良与关爱,来自教师的宽容与公正,来自教师的敬业与正直。我深知要教育好学生,教师必须做到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自己的人格、行为去感染学生,教师的一份关心与爱护,一个会心的微笑,学生都会感到那是一份无比的关怀。当我面对学生时,尽量发现他们的优点,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有展示自我的机会,满腔热忱地欢迎每个学生的微小进步,然后真诚地去赞赏他们,激发他们内心深处的希望和信心,鼓励他们奋发向上。教师要善待学生,耐心对待学生学习过程的偏差,坚持循循善诱,努力克制急躁情绪,诲人不倦。在任何场合还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有时在矛盾激化的场合要沉着,有自制能力,有控制和调控教学中突发事件的能力。当你准备批评你的学生时,你要学会控制你的情绪,千万不要让情绪左右了你的言行。此外,对学生应该有宽容之心,在教育中,宽容比惩罚更具有力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总不可避免地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善待学生的失误、要善待犯错误的学生,给他们改正的机会。在教学中多一点表扬,少一点批评;多一点肯定,少一点否定;多一点赞许,少一点挖苦;与其责骂,不如赞美。
我们要做勤奋的学习型教师。要认认真真做好每一件事,哪怕是一件小事,要让每一件事都不留尾巴,尽量做到每一件小事都完美。把学生教好,让学生成功,是每位教师最大的心愿、最高的荣誉。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课前备好课,认真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考虑教法。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讲练结合,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还要不断追求自己的专业进步,不断树立危机意识,对自己的人生不留遗憾。要能静下心来教书,静下心来育人,静下心来做学问。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多听课,听课中多注意他人的教学艺术、教材处理办法、知识点的引入办法,如何与学生沟通的艺术等,特别要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此外要经常反思,可以及时记录下教学中的一些事件、经验,为改进教学积累丰富、翔实的第一手材料。一位有魅力的教师,要有包罗万物的知识,能以渊博的知识培养人,以科学的方法引导人,以完善的人格唤醒人,以优雅的气质影响人,所以教师要不断的学习,不断地吸取营养。
未来社会是终身学习的学习化社会,学习已成为最重要的人生权利。一个人要想不被社会淘汰,要想自己活得有尊严、有价值,实现个人的人生理想和积极的人生目标就必须不断地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调试、自我学习,以更积极的方式生存和发展。有一位教育家这样断言,作为教师你一旦今日停止成长,明日你就将停止教学。身为教师必须成为学习者。作一辈子教师必须一辈子学做教师。教师只有再度成为学生,才能与时俱进,不断以创新的眼光观察和指导整个教育过程。
读了这本书,对我的触动很大,我觉得我们教育工作者不要把自己陷入琐碎的忙碌工作中,要腾出时间学习,腾出时间反思、总结,多看书,多动笔。同时,我们要学会享受读书的乐趣,读书在一定程度上如果是为了功利,自然就缺少了乐趣,而使读书成了负担。只有享受到了读书的快乐,我们才会主动去读书。会像一粒渴望成长的种子一样,努力的在书中吸取知识的营养,虽然不能说,读书学习是我们生活中唯一的快乐,但却可以说,读书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会使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有意义。一本好的书,在生命中的某个时刻,能够敲开你的心灵,并激励你去尝试认为不可能的事情,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今后,我将多读书,读好书,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把工作做的更出色。
教师个人读书笔记7
对于成长于断层年代的我们,胡适先生似乎只是历史的一个符号,他曾经走在文字改革的先端,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等,由于种种原因,难得看到胡先生的文字,对于他的了解多来自片段性的轶事或宏大感受。近日于南图觅得一本《胡适的声音》,虽然只是一册不同时期的演讲集,但也足以窥见胡先生博大精深学养的沧海一粟。
“宁鸣而生、不默而死”,是《胡适的声音》一书的卷首语,这是胡先生一生主张并奉行的,由此看来,不论在什么语境下先生都会是一个“大右派”。作为一个有深厚旧学背景,在完善的.西学中成长起来的学者,胡先生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等诸多领域均有建树,是真正学贯中西的大家。他的文字晓畅明白,朴实自然,没有精英意识,即使现在阅读也有极强亲近感,很符合他倡导的白话文应该是“活”的文字。
书中涉猎的领域和年代跨度很大,从“五四”时期到五十年代,几乎收录了胡先生一生中不同时期的各种演讲内容,让我们看到胡先生历经学者到官员(驻美大使)直至“中央研究院”院长等不同角色转化中为人,治学的态度,可以充分体现他毕生倡言的“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言必有证”的治学以及"认真的作事,严肃的作人"的为人之道。
对书中感触颇深的是一篇对“五四”事件的回顾,具体而详尽的过程描述让我们身临其境。一方面,他承认“经过了这次轰动全国青年的大解放,方才有中山先生所赞叹的思想界空前之大变动”。另一方面,他坚持说,五四运动“实是这整个文化运动中的一项历史性的政治干扰。它把一个文化运动转变成一个_”。他明确表达了:对抗争政府的同情和对运动方式的拒斥。胡先生作为独立知识分子,一贯坚持以自己的方式“宁鸣而生”。
另一篇极具特色的演讲稿是关于中国禅宗的发展史,从中国哲学史的角度系统讲述了佛教在中国成长发展的过程。胡先生关于禅宗发展史的研究考证翔实,表述客观风趣。胡先生本人没有宗教信仰,他的佛教研究完全从学问的视野进入。胡先生的禅宗研究源于他编著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到他离世只完成《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禅宗史是研究的不足之处,他一直在进行这方面的弥补。胡先生对禅宗史下过很多功夫,颇有心得,在研究的基础上专门为影响很大,成为一代宗师却不识字的六祖慧能的弟子,作了一部《神会和尚传》;晚年,又花很多时间去考证《虚云和尚年谱》。虽然禅宗史只是胡先生治学一隅,但严谨的态度足以描述中国佛教发展的历史,他的研究甚至曾引发日本禅宗学者铃木大拙与他的一翻论战。胡先生对于禅宗史的研究体现了他在治学中的“不默而死”。
多看看胡先生的研究,会感受到中国与现代文明的交融,感受到他作为独立知识分子,用独立、理性、责任、正见、负责的言论来发表个人思考的行为特点。
如何深入的探寻与认同自己的文化,如何以独立知识分子的思维来“宁鸣而生、不默而死”,是我们需要一生探寻的问题。
教师个人读书笔记8
书,一道彩虹。既明亮,又多彩。读书,如涓涓清流沁人心脾,又似熊熊烈火促我激情。读完书,带给我更多的思考:
教师的教学技能对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年轻教师还需不断学习,潜心钻研,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对有效的教学而言,学科的课程并非是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所以教师要做的是不仅要了解起学科课程,而且要能够将知识传达给学生,因为传达知识的能力绝非简单地了解知识,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大学教授尽管在自己所从事的领域里才华横溢、知识渊博,但教起学生来却捉襟见肘,条理紊乱而词不达意。所以掌握教学技能对一个教师来说便成为关键所在。故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教学目标以及其他因素的.差异性来完成教学任务:激励学生、管理课堂纪律、评估先前知识、有效地表达观点、考虑学习者的各种特性、评估学习结果,以及复习等,许多事实证明了这些任务完成的多寡,直接决定了教学质量的好坏,亦即决定了“好”与“坏”的关键。
人们常说:“要让学生得到一杯水,教师先得有一桶水。”而这桶水永远都装满鲜活可口的圣水。我崇拜窦桂梅老师,记得在一书中曾写道窦老师在平时工作之余大量阅读有关教育的书籍,并做好读书笔记,几年来记的笔记有10万字之多,多篇发表。正是在她不断的学习、符号学中,自身修养日益提高,才能在工作中高瞻远瞩地指导实践。
这使我想起了宋代学者朱熹的一句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源头活水不正是我们发展提高的最关键所在吗?“得天下英才而教之,其乐无穷;得大道恩师而学之,乐在其中。”我们青年教师是二十一世纪教坛的主力,继往开来是我们使命。用我们的不懈的追求、坚定的信念、永恒的执着去不断学习、探索教育教学的规律,才能实现我们的远大理想,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才会无愧于自己的一生。
我们不仅仅要学习教育方面的知识,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我们要掌握的东西太多了,如英语、计算机等等。乐在学中,乐在超越自我之中。
教师个人读书笔记9
在我们大人的心里时常以为幼儿园的孩子很小不懂事,今天发生的一件事,使我改变了对我们小班孩子的看法。
户外活动时,璐璐小朋友可能是因为贪玩吧,不小心尿裤子了,于是我赶紧给家长打电话,让家长来给他换裤子,当我刚拿起电话打时,晓路走到我面前有点哀求的样子说:“老师,别给我妈妈打电话了,我妈妈上班没有时间来,我奶奶年纪大了腿疼来不了,我坚持到放学就行。”我感到真的有点吃惊,一个三岁多一向不爱说话的.孩子居然这么懂事。他的语言表达清楚、流利,于是我同意了他的意见,点点头没有给他的家长打电话,他高兴的走开了。
从这件事情,使得我对孩子有了新的看法,我们不要再埋怨孩子不说话,不会交往等,其实孩子很多时候是我们没给孩子独自交往的机会,也可以说是没到关键时候,到了关键时候,孩子就会自己想办法,自己学会交往。我们应该放手让孩子独自去做事情、去交往,锻炼孩子的生活能力和交往能力,小孩也不小,放开大人的手,给孩子一些自由的空间,对孩子的成长更有力!
教师个人读书笔记10
读了肖川教授的《教育的使命与责任》,感触颇深。肖川老师给我们提了个醒:没有使命感的教育是盲目的,没有责任担当的教育是轻薄的。“我们不停地跑,争取领先,但是总有一刻要停下来想一想:这条路到底通向哪里?是通向梦想还是通向深渊?”
真正的教育不仅应该具有效率和效益,更重要的是要具有灵魂,具有坚定而明确的价值追求,使命与责任赋予教育以高度和灵魂。故而,肖川教授提出:“教育的使命和责任就应该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为自由社会培养人”。说穿了,教育的使命和责任就是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据此,我们的责任和义务不就可以简单化为:如何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竞争激烈的社会的能力,如何培养学生能够在未来的社会中游刃有余,出类拔萃的技能吗?
人是悬在由他自己所编织的意义之网中的动物,但人和动物不同,只有能过幸福精神生活的人,才有可能发现生命的意义,也才能称之为健康、幸福的人。作为教师,我们都在不断的追求之中,可我们追求的是什么?
肖川教授追求的是教育的使命与责任、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教育的智慧与真情。肖川教授用他的智慧和真情,告诉我们什么是教育的使命与责任,我们应该追求什么样的教育理想与信念。
书读完了,可生活还在继续,我们的教育理想也在继续,世界所蕴含的精神也在继续!
在这个乱象的世界,心浮躁了,情不定了,目标迷糊了,人生难料了。可肖川老师却让我们的心宁静了,情稳定了,目标明确了:教育应是阳光的,充满希望和力量的阳光文化;教师应是奋发的,充满激情和智慧的指路者。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理应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理当成为社会进步的推动力量、思想先导和制度建设的楷模。
肖川老师指出:在当前,强调教育的社会责任意识,首先要强调的是通过分享基本的价值观念,实现社会整合,增强一个日益多样化的社会的凝聚力。这样说,有其深刻的教育价值,我们很多具有强烈爱国意识的有志之士,掀起了抵制日货的运动,但大多持续时间不长。为什么呢?我以为这就是缺少社会凝聚力,缺少一种众志成城的、为国家和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自觉自愿的责任意识。如果我们现在不努力改变这种状态,也许未来当中国再次面临危机时,还会出现很多“卖国贼”、“汉奸”的。
当然,我们的教育不仅要关注社会责任,我们还要关注人的生命价值。生命是上天赐给我们最丰盛的礼物。我们教师面对的是一群鲜活的生命个体,是一个个对世界充满新奇感的心灵世界。我们现行的应试教育无助于培养学生的博爱和善良,无助于提升学生的生命尊严和生命情怀。
看看我们的身边,看看各种报刊杂志、博客网络,我们会发现不尊重生命的现象比比皆是。伤害儿童、儿童伤害他人的案件充斥着我们的耳目。难怪肖川老师怒吼:对生命的漠视是教育最大的失职和不幸。
教师个人读书笔记11
作为一名一线的小学教师,在30年的教学生涯中,让我逐渐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崇高,也让我领悟到了作为教师的肩上的重担,当前我国正在进行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此次改革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涉及内容最全面的一次课程改革。它对广大教师提出了全新的挑战,从中体会到了课程改革对课堂、对教师、对学生的冲击,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困惑。
首先,要有一颗热爱学生的心,涵养师爱,以情促教。育人之道,爱心为先。台湾教育家高震东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教育未能触及人的灵魂,为能唤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它就不成其为教育。要实现真正意义的教育,爱几乎是惟一的力量。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在什么条件下知识才能触动学生个人的精神世界,才能成为一个人所珍视的智力财富和道德财富呢?只有在这样的财富下——用形象的话来说,就是在知识的活的身体里要有情感的血液在畅流。”
记得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你想把自己的孩子交给怎样的老师来培育,你自己就做这样的老师吧!是的,老师,请把美好的笑容带到学校,把对人与对世界的良好期盼带到同事们和孩子们面前,像孩子一样瞪着好奇的眼睛清点知识;把游戏这一人类最古老的快乐的方式引入课堂;把那些用了好些年的训词换成赞美,换成幽默;把那些尘封在角落里的各种各样的表情丰富在脸上,用你的脚尖轻盈地点地,听脚步声在走廊里击起快乐的回响。
那些特别的孩子孩子正是通过犯各种各样的错误来学习正确的;我们永远都不要绝望,是因为只要我们充满期待,他们或许很有希望。”“照亮学校的将永远不是升学率或者其他名和利的东西,而是圣洁瑰丽的师道精神,是一种对孩子的不染一丝尘埃的博大的爱,和对每个孩子作为无辜生命的深深的悲悯。
怀着爱与悲悯,我们不放弃,绝不放弃。让我们专著的神情告诉所有人,我们没有放弃。”从这些话中我深深地感受到用爱心去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的重要性。其实后进生同优秀生一样他们都是祖国的希望。对于那些尚未开放的花朵,我们就应该倾注更多的耐心,倾注更多的温暖,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们,百花齐放才能迎来满园的春色!
其次,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人格,严慈相济。教师要“目中有人”切实关怀每个学生,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为每个学生的成才提供机会。人性中最宝贵的是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赏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体验人生的`价值,并提升这种价值,这才是真正的教育、成功的教育。要让孩子感到你是一棵大树,把绿阴覆盖在他们身上;让体罚和变相体罚远离文明的场所。当然,作为教书育人者,也不能对学生的不良现象放任自流,宽严有度才是爱,做到严慈相济。
第三,要有敏捷的思维,开拓眼界、拓宽思路。机智地处理课堂教学中的偶发事件,实质就是或因势利导,或抛砖引玉,或移花接木,巧妙地把话题转移,摆脱眼前的窘境。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敏捷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才能左右逢源,化险为夷。让学生灵动的思维火花不断迸发,充分享受学习的乐趣,是富有实践智慧教师的明智之举。
第四,要有丰富的学识。有句话: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我觉得不对,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一桶水远远不够,要开凿一眼泉,有了源头活水才能胜任今天的教学。”开凿一眼泉,就是教师要终身学习。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知识的更新程度是惊人的。在教育教学中涉猎的范围不能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还要走出课本,善于拓展相关的知识,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融汇到教育教学活动中,保护学生爱问为什么的好习惯,让自己的课堂更充实、更丰富。如果教师能做到精通专业,又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并善于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原理,就能信手拈来,驰骋自如,找到偶发事件与教学任务之间的联系,迅速地切入正题。
读书的生活是精彩的、高尚的、幸福的,教师更要把读书当成生活的一部分并学以致用,时时用全新的教学理念来支撑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读了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影响,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还需不断地学习以充实、以发展。
教师个人读书笔记12
《简爱》是十九世纪英国著名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人们普遍认为《简·爱》是夏洛蒂·勃朗特“诗意的生平写照”,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讲述一位从小变成孤儿的英国女子在各种磨难中不断追求自由与尊严,坚持自我,最终获得幸福的故事。小说引人入胜地展示了男女主人公曲折起伏的爱情经历,歌颂了摆脱一切旧习俗和偏见,成功塑造了一个敢于反抗,敢于争取自由和平等地位的妇女形象。
教师个人读书笔记13
1.真正的教育绝不是讲道理、传授知识,更不仅仅是开发孩子的智力,而是把自己精神的能量传递给孩子,维护孩子的心力,让他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一个能承担后果、应对变故、改善自身和环境的人。
2.造成目前教育障碍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教育实践在孩子面前以赤裸裸的形式进行,而孩子的本性是不愿意感受到有人在教育他的`。
3.有一个强烈的感觉:我们的老师和家长太累了,我们的教育承担了不应由它来承担的过多的社会压力:升学、就业、致富、当官、成名成家,这些压力通过考试、升学的途径,全部加到了中小学生和家长、教师、校长的身上。
4.教育的很多问题,根源在于家长和老师放不下自己的权威、尊严,认为自己时时处处表现得比孩子强,才能树立权威。这既是个理念误区,也是个巨大的心理障碍。教育者的目的是让孩子成长,而不是显示自己的聪明与才华。
5.社会流行一个观点“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个观点误导了很多人。其实终点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起跑快一点还是慢一点,其实不重要。
6.我们要长期在中高考的体制下工作,因此,对基础教育有意义的研究,都不能离开中高考存在的前提,生本教育十年实践证明:“素质好,何愁考(中高考),为了好,偏不考(过程中的统考)”。
7.教育者的唯一要做的事情,是保护甚至捍卫孩子的主动性。在孩子的成长面前,最好不要刻意地去做什么,才是教育的大智慧。
教师个人读书笔记14
背景
阅读不仅仅是视觉的,也是听觉的、口语的,甚至是触觉的。所以从小对幼儿进行早期阅读的培养,让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为以后的正式阅读打下良好而坚实的基础。
案例
放学后王哲小朋友主动去书架上拿了一本书他从第一页开始认认真真地看了起来,看了四五页之后,停了下来,好像在思索着什么。眉头紧紧的皱着,然后拿着书去找雅宁帮忙解读,雅宁把自己的书收了起来,连忙坐到他旁边给他一页一页的讲解起来,这两个小朋友边讲边交谈起来……还不时的有幼儿加入他们的队伍,一起翻看自己带的图书。这是王哲唯一一次看这么久的图书。
分析
我们的图书区半个月从新投放一次幼儿自带的有趣的图书。每位幼儿可以从家里带图书到幼儿园,因为家里的图书他更加熟悉故事内容,爸爸妈妈已经给他们讲了很多遍,带到幼儿园幼儿自己就成为了伙伴们的小老师,为大家讲述,帮助大家阅读,这对于带书幼儿及全体都会有很大收益。在幼儿相互交流的过程中语言表达能力及水平都会有相应提高,而且我们还可以看出幼儿感兴趣的内容,熟悉的故事情节仍然是他们主动阅读的前提与契机。
反思
经过一学期的'观察,我发现王哲小朋友有了很大的进步,从不喜欢阅读书到喜欢上了阅读书。更主要是对书里的内容感兴趣了。我们应当让孩子在自由而愉快的阅读中享受高尚的精神生活。因此,为幼儿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和宽松的氛围是我们教师的责任。
教师个人读书笔记15
《走近教育大师》为我搭设了一个平台,使我能够有机会以文字的形式,聆听大师的声音,提升自己的心灵。作为这次教师主题读书活动的必读书目之一,正如编者所言,该书让读者一册在手,便能概览从孔子到蔡元培,从苏格拉底到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主张,通读全篇,受益匪浅。
书中共收录了47位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言论,这个数字应该说不小了,但对于人类20xx多年的教育史而言,似乎又微乎其微。其实,任何一部辞书都难以容纳所有的教育家。所以,当我合上书本时,稍思片刻,就会深深地发觉:原来教育可以这样美的。竞争的时代,家长挑选学校,道老师的好、说老师的坏,这些现象已屡见不鲜。可以说一个学校创办是否成功,管理固然很重要,但是好老师的数量与质量却是学校真正的生命线。
作为一名新教师,孔子的一句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句话常常被人们所引用。那道指什么呢?我理解,应是指社会、政治的准则和做人的准则。而要理解这些准则,不是容易的事,多少人就是在追求中,从少年到白头。准则其实是物与俱来的,有的隐藏较深或道理较深,有的则容易让人察觉和接受。不管怎样,求道是辛苦的,而且因人们的悟性所经历的辛苦程度也不一样,但求道的过程又是幸福的,真可谓“早晨知道了道,就是晚上死去也值得了。”
就说现在学校开展的历史读书活动,读书之道,倒并不是真的为了颜如玉、黄金屋。人的.一生是有限的,所拥有的知识也是有限的,如果不学习就会落后时代,落后于生活。特别是我们做教师的,如果知识不够用了,那就意味着职业生命的结束。拿什么去教学生!既然要读书,那又要花费许多休息时间,又会出现各种工作上的冲突,也就是求道之苦吧。
我思索,佛教认为视名利为空者得道也,对吗?谁知道?不知道为什么,今天这句话老在脑海里沉浮。反复玩味,目光流转,在猜测,这是怎样一种的情感呢?即便付出一切,只要能得到答案,再大的代价也可以承受。
处于今天的社会中,立于自己的世界里,我以为“朝闻道,夕死不可矣”。求道之路辛苦如此,然得悟即死,得与不得,有何区别?求为何求?我们应体现道的价值,体现求的价值,然后死亦无憾。当然,理解为道是自觉,不是自主。朝闻道,夕死可矣,死的是“是非”的我,不是主我。即闻道者可以离开是非之人,进入立行真人世界。这又是另一种境界。
走进书本与大师为友,走进书本与经典对话,走近这些教育的痴心汉可以让人少一点浮躁和功利,多一点理解和宽容,更多一点热情和关爱,可以让我做一个让人民满意的好老师,让学校的生命线真正得以延长。
【教师个人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教师个人读书笔记12-20
个人读书笔记04-14
教师读书笔记07-26
【热门】个人读书笔记07-17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03-20
美术教师读书笔记01-20
教师读书笔记(15篇)03-16
幼儿教师读书笔记03-28
《教师人文读本》读书笔记06-21
小学2022教师读书笔记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