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类》读后感

时间:2023-04-08 13:29:22 赛赛 读后感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异类》读后感(精选14篇)

  读完某一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异类》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异类》读后感(精选14篇)

  《异类》读后感 篇1

  异类,何为异类?辞典这样解释道:思想、行为不同于一般的人,他/她即为异类。《异类》讲述的是一种不一样的成功启示录,通过很多篇幅证明,成功的决定因素,主要有机遇(天时)、社会环境(地利)、个人努力(人和)、才智,与中国先贤智慧不谋而合,书中讲了很多故事来说明社会环境、机遇,对一个人成功的重要作用。

  在我们的传统观念中,往往将努力放在了第一位,而忽略了环境因素。中学时候,我们拼了命想考一个好学校,不就是看重好学校有好的环境吗?现在社会,有很多父母,只知道督促孩子努力学习,但自己却起不到榜样的作用,整天无所事事,错误的教导孩子一生。

  我看了这本书的大部分之后,深刻觉得,只有将“天时、地利、人和”发挥到极致,才能获得不一样的成功,成为时代的异类!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的《异类》,震撼之处,在于它颠覆了大部分人对成功的.认识,对如何成功的理解,对人与人之间差异的思考。

  本书,开篇讲到了马太效应,凡是有的,我们还要强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现在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因为此话出自《马太福音》,所以这条效应也被称为马太效应。

  就好比,在各个国家,越优秀的学生越容易获得更好的资源,从而变得更优秀。书中先是讲了加拿大冰球运动员出生月份的关系,揭示了成功其实和出生月份有很大关系,因为这受这个国家选拔球员时间所限制。再加之推广,讲到了计算机时代的比尔·盖茨,比尔·乔布斯。这其中,揭示了他们的成功,是和机遇有关的。

  再之后就讲到了,众人皆知的10000小时定律。书中指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只要经过1万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超凡。”

  书中还讲了很多很多例子,其实重点不在于这些例子的优劣,而在于我们看书本的同时,能看透多少书本背后的道理与逻辑。成功的人,都是一样的。失败的人各有各的失败。我们身边的“成功人士”,没有一个是不喜欢看书的,也没有一个不是典型的自律者。在腾哥办公室楼下:还记得我在17年认识腾哥(司马腾)的时候,就被他“自律改变生活”的标语所吸引。如今腾哥越来越优秀,公司总部已经搬去北京。注册了“三只青蛙”公司,专注于时间管理,每天都在改变更多的人。真的要给腾哥大大的赞。

  我还想说一个我高中时候认识的好兄弟,捷哥(纪捷)。他高中还没毕业就去当兵了,凭借着自己不屈不挠的精神,在部队里获得过“优秀标兵”。退伍后,自考大学,学习摄影,学习修图,他也一直在不断精进自己!他的优秀,也是靠着强大的自律。

  或许,腾哥和捷哥就是我身边的异类。在某些时刻,某个阶段,用全身心的劲来充实、改变自己。因为我的身边有你们这样优秀的好友存在,所以,我也时刻不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昨晚看了《圆桌派》第一季中的第一集。窦文涛、梁文道、余世存、马未都,四个人坐在一起,看似闲聊,但是我从他们的话语中,能够看出那份对知识和生活的感悟。我边看又边在思考,现在的我,还是沉淀不够。离自己的目标还有太远的距离。

  优秀的人不可怕,可怕的是,比自己优秀的人,还比自己努力!

  《异类》读后感 篇2

  前两年,成功学大行其道,是蜂拥而至的追捧者和愤世嫉俗的键盘侠重点关注的话题。印象最深的还是欢乐颂中安迪对沉迷成功的邱莹莹指点的名场面。且不辩对错,这着实引发了我的好奇,尤其是在看完这本书之后。成功是否有迹可循,有法可依?

  有问题,找百度。我在百度百科中搜索成功学,出来的是这样一段话:成功学的起源是为了完善自我和培养他人,促使人们积极进取,推动社会完善进步而自然产生的学问。实际上是一门关于自我管理的学问,是理想信念与目标行动教育方面的内容,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哈哈,那些市面上把致富和成功划上等号的书籍真的可以拿去烧掉了。财富是在你到了一定的'社会地位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得到的自然而然的回报。我不否认现在挣快钱的方式有很多,但是那种要么生命周期过短,从你发现商机的那一刻它离落败也不远了;要么挑战底线,在法律或道德的刀尖上跳舞,很是危险。而且在眼界或能力还不能与所用的财富匹配时,确定能守得住么?

  我发现大部分人都是追寻成功的,或者更直白地说,是希望自己不断变优秀的。而他们对成功对方法论讳莫如深,这本身就十分矛盾。就像是这本书里提到的,人们似乎已经预设的前提,就是一个人的成功关键是他的天赋,他的机遇,他让人羡慕的偶然性。而刻意忽略其他我们可控条件的影响。而这本书最吸引我的一点,就是他用类似于数据调查的呈现手法,列出来许多能让我们有迹可循的影响因素。比如马太效应,10000小时定律,文化背景等等。

  抓住机遇是我自己对于成功一直以来的观点。人的一生中可能出现很多机遇,而这不是日常努力就能获得的。它是不经意的灵光乍现,偶然间的好奇心驱使。它不像是努力,需要靠量变才能达成的质变,机遇本身就是一个质变。因此在面对机遇时,每一个选择都显得尤为重要。而且越是长大越发现,两难的选择哪有什么对错,不让自己后悔就好。像是书里提到的大环境对人的影响至关重要,而大环境是我们自己可以选择的,四舍五入是不是代表,成功其实是我们不断选择出来的。

  突然对拿破仑希尔,本杰明富兰克林以及戴尔卡耐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希望日后会看一些他们的书籍。

  《异类》读后感 篇3

  《异类》这本书于我来说最好的地方在于它通过科学严谨的逻辑分析,将一个个传奇人物的成功经历抽丝剥茧,还原成一堆看似不相关的随机事件,最终直指本心,将玄之又玄的成功学还原成可以进行科学分析的条件组合,即:出生的时代,所处的文化环境,生长的家庭背景,个人后天的努力等不确定因素,正如书中所说:所谓“异类”从来就不是异类,书本有效的`衰减了人们对“异类”的盲目崇拜。

  其次在于该书中不同于以往鸡汤文过分强调努力的意义,似乎努力了就一定会成功,读多了反而个人发展不利。该书传导的理念是:一个人的成功不单单是努力的结果。“10000小时法则”也只是说明了努力是成功的前提条件之一,当然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不然同样家庭背景,社会背景,同样机遇的人在整个全球范围内不知道海到哪里去,最后成为“异类”的也是寥寥无几。总结一句话就是:努力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一定不能成功。

  其三,成功多数时候并不是一代人努力的结果,往大了说社会文化背景是上千年历史的沉淀,往小了说家庭阶级背景是几代人奋斗的积累。所以对于个人努力与成果不成正比方面完全可以稍稍放平点心态,毕竟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何妨不在历史长河中来下一盘大棋?

  《异类》读后感 篇4

  读完了《异类》,这本书用大量的数据,去证明一个道理,那就是特别突出的成功,其实除了人本身之外,还有很多外在因素的影响。不论是马太效应,还是10000小时的付出逻辑,或者是文化环境对人的影响等等。

  看的关于成功,关于人性的分析,越是发现,其实很多道理,都是通的。马太效应,就是生活中说的,越努力,越幸运;10000小时的逻辑,就是付出与收获的一个曲线关系,可能会有临界点,但是大部分达到临界点之前,一定是越努力,收获越多;而环境对人的影响,更是无时无刻的,不用作者论证,我都能明白这个道理是多么的正确。而读完这本书,只是让我更加明白,这些社会现象,我深受影响,但是却没有深刻意识到。我没有能力去预估整个时代背景下,哪个前景比较好的行业或者会赚钱的门路,我也不知道那些机会会在什么时候垂青于我。但是我越发坚定,努力一定会有收获,让自己越发有价值是一间很有意义的时间。它或许就是某个时机我的机会,或者某个时机我的人生转折。

  现在的很多人应该都很焦虑。年轻的时候,就开始思考,开始迷茫,自己的`能力差距,自己的财富差距,自己未来的价值在哪里。我也是一样,虽然刚工作没几年,社会经验不算丰富,也看不到未来的机遇在哪里,所以开始想怎么实现自己赚钱的目标,似乎很遥远。我没有了努力的动力,没有了学习的动力,因为他们都不能再当下变现。而这样的想法,其实就是恶性循环。可是我越发坚定了,无论如何,我应该努力,这不是由我当下能收获什么决定。只有努力之后,我才应该思考,继续前进的方向。而不是永远停留在想,却什么都不做。享受当下的辛苦,享受不断强大,丰富的自己,不着急未来看不清楚。前段时间听过一段话,觉得说的特别好,大致意思是:辞职你可能会丢失身份,但是不会丢失能力。共勉。

  《异类》读后感 篇5

  读完之后感觉特别悲观呢,家庭出身不好,所以人生有固定的路子,这不就是妈妈之前说的命吗。之前母亲常说的就是要人命,你信命吗?我从来都是回答,我不信命,我相信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活了30年,我也只能承认,我自己只掌握了部分的命运。但是我如果可以成为作家、知名医生、知名政府官员,会是很难的。我只能做一个还算不错的白领,能在北京买房,那我也就改变了命运了,起码我的孩子的命运被改写了。

  可是人生短短百年,而且前25年都是在懵懂中度过的,我怎么能利用这么短的时间来改变从农村家庭出身的背景呢?

  我的职业生涯也有了瓶颈,我不知道该如何提升自己?我的方向在哪里?我如果去读MBA,会不会被人认为是华而不实,一个普通的农民孩子花那么多钱去镀金值得吗?如果是一个书香门第的孩子去读MBA那是非常正常的,一点都不浮夸,但是如果是我去读,就显得浮夸了。性价比高吗?我读完后会得到什么呢?

  我的家庭,我出生的`地方,大部分的决定了我会接受什么样的教育,遇到什么样的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最终过上什么样的生活。

  但是我还是不甘心的,我希望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我希望我可以过得比别人好,也希望给父母带来好的生活。不过现在我如果能过好自己的日子就已经很不错了。

  总之,读完这本书,很丧气。

  也更加坚定了,要留在北京买房子。

  《异类》读后感 篇6

  看了《如何阅读一本书》后,看书速度大大加快了。本书主要讲成为异类的影响因素:

  1、一万个小时刻意练习能让人优秀。比如运动员刻苦训练成为卓越人物。

  2、机遇:出生年代月份有无别人帮助等影响人的成功。出生在合适年代有可能让你跨越式发展。比如比尔盖茨创立维酸改变世界。出生月份影响你的刻意练习时长。如果你小时候因比别人年长几个月而具备优势,那么你很有可能一路优秀下去。

  3、文化背景影响人的行为方式:比如东亚农耕文明需要勤劳才能吃饱饭,所以我们的文化推崇勤奋。勤奋能让人优秀。而西方种植小麦玉米,土地贫瘠。所以他们讲求休养生息。但自从他们加长在校学习时间后,学生也迅速成长起来。

  一个家庭祖先的文化背景也对后代影响深远。

  过分囿于权力、等级观念,缺乏有效沟通会让我们陷入毁灭。如飞机坠机是因为副机长不敢直接提意见使用缓和语气暗示无效。

  4、原生家庭对人影响大:原生家庭的经济状况,受教育程度,教育方式对人的`成长有重大影响。

  5、发生在祖辈父辈的偶然事件也影响重大。

  如果你不具备机遇,没有原生家庭带来的优势,没有很好的文化背景,那就多付出时间来学习吧。努力,刻意练习一万个小时。

  《异类》读后感 篇7

  第一遍看这本书是刚毕业的时候,那个时候刚出来工作,特别不适应。虽然在设计公司特别苦和累,但是心中依然对未来充满希望。那时候即将考研,自信必上,觉得小小的设计公司不过是我的暂栖之地。所以那次看这本书就像看故事书,一读而过,并没有留下什么值得回味的思考。

  工作了三个月后,渐渐发现,每天日夜循环,感觉单调乏味,找不到意义,看不到希望。于是重新想起此书。

  在大多数人的观念里,成功就是高智商加勤奋,毕竟爱迪生也总结道:成功等于天才加汗水。而本书中给出的成功模式总结起来就是:成功=社会(机遇,文化)+家庭(见识,实践智力,社会资源)+个人(智商,勤奋)。

  看完这个结论,想起了今年北京状元采访中说的话,想起几年前的文章《寒门再难出贵子》,并重新读了一遍。阅完三者,感觉脊背发凉,深感自我实现之难,阶级跨越之难。深恐自己此生碌碌无为。

  1.关于社会

  简而言之是文中的机遇。在论述这个因素时,作者举的例子是加拿大冰球队队员,甲壳虫乐队,比尔盖茨,奥本海默,乔弗洛姆等。现挑几个典型的说说。世人(意识到机遇的重要性的人)大多认为,比尔盖茨是抓住了机遇才在科技浪潮中脱颖而出,乔弗洛姆是抓住了机遇才使世达律师事务所闻名于世。但是在他们成功之前,他们并没有看到有什么机遇,然后去把握机遇取得成功;也就是说,比尔盖茨初中起就学编程,乔弗洛姆毕业后开律师事务所都是遵循自己的兴趣或者说原本的生活状态(即没有意识到机遇后的转变)。只是最后在同行业中成功的是他们,所以就说是他们抓住了机遇。其实在每个变革的来临时,人们依然遵循既有的生活方式做着自己的事,但是在这个变革中(美国经济的转型期,计算机革命,律师行业变革),总有少部分人成功,不是这个人就是那个人,反正会有那么一定数量的人。而且只能是一小部分人成功。于是这部分人被说是抓住了机遇。而他们的成功确实是碰到了一系列的机遇,但是并不是他们抓住的。

  结论便是,机遇是成功的因素中个人无法把握的。

  再说文化,从书中的"大韩航空失事的族裔理论"以及"稻田与数学"这两个例子来看,文化比机遇更加无法控制。可能稍微幸运的是,文中的`例子都是拿群体分析,或是拿特例分析,并不具备个体上的意义,也不是普世原理。

  2.关于家庭

  关于家庭条件,这方面在某种意义上似乎可以说依然是机遇,因为你无法选择出生在怎么样的家庭中。从你出生到你成长的这段时间,你的家庭条件是不太可能发生跃迁的,如果发生了,那也算作是碰到了机遇。

  父母的言传身教时时刻刻都在塑造你的人格、品行、见识,也是你的实践智力的最主要来源,而家庭经济条件则决定了你能上什么样的学校、什么样的培训班、去哪里旅游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实践智力,用原文的话说就是该在什么时候向什么人说什么话,怎么样说才能达到最佳效果。这种实践智力仿佛完全是家庭环境决定,至少在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前。

  在意识到实践智力、人格品质等因素在成功中的重要性后,这几个方面是可以有意识的改变的,虽然说很难。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前这些因素都是在家庭的潜移默化中成长的,意识到之后则可以有意识的做出自我改变。

  结论:家庭方面的因素,除经济因素之外,其他的几项在意识之前无法控制、无法把握,在意识到之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和把握。

  3.关于个人

  在个人方面主要是智商和勤奋两大要素。先说智商,智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同等条件下,智商高的人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比智商低的人强,特别是在智商差距较大的情况下。但是智商有门槛效应,当智商达到某个临界值时,智商在成功的作用中就骤减。

  仅谈智商,则其不可控。但勤奋是可控的,这本书中那么多理论,就这个10000小时理论比较鼓舞人心,因为即使是比尔盖茨、乔布斯、莫扎特等名人在成名之前都经过10000小时临界值的训练,虽然不是完全依靠自己。但是在意识到关于勤奋方面的10000小时理论的重要性之后,假如说不考虑时机和时间的话,勤奋也是可控的。

  综上所述,结论如下:成功=机遇,文化传承,智商(不可控)+实践智力,社会资源(半可控)+勤奋(可控)。

  阶级弱势群体如何自处,如何获得发展?这个问题作者并未论述,但是看完本书后觉得这个问题很重要。在无解的情况下,唯有多点勤奋和行动,少点空想。

  《异类》读后感 篇8

  领导给推荐了《异类》这本读物,花了一些时间终于读完了。本书定位在讲述一种不一样的成功启示录,通过很多篇幅在证明,个性作用,并非个人成功的决定因素。当然作者做到了,只是可以再概括来说,就是"天时地利人和"。本书并没有讲如何成功,他给人更多的感触是,通过这些成功给我们哪些启示,书中有很多观点,给我留下很深印象。

  1、马太效应:凡是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换句话说,获得特殊机遇的人,他们最终取得更大的进步;富有的因为减税而更富有,成绩优异的因为获得更多老师指导而更优异;冰球队孩子中年纪稍大者因获得更多指导和训练而变得更优秀。这在社会学领域叫做"优势积累"。

  个人对这些社会学接触的太少了,但这种现象的确存在。比如如果你是警察,你破获的案子越多,人们越愿意给你更重要的案子让你破。于是通过优势积累,你越来越具有破案的优势了。对于一个公司,当你全身心扎入某个领域时,你在这个来领域越来越有建树。对我们个人而言,不要一味的依据木桶原理,补充自己的短板,而是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优势,让自己更具有竞争力。

  2、10000小时法则: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只要经过1万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超凡。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0000小时,按比例计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五年。

  我想这也是本书核心观点之一。成功没有捷径,没有与生俱来的天才,也不存在劳苦命。领导让我们看本书,也是更看重这一观点,我在做自己的产品10年之久,没有成为该领域专家实在惭愧,其实还是积累不够,没能量变引发质变。不过,这10年来,在公司里学到的东西很多,除软件开发本身外,到后期的项目管理、部门管理;从对该产品没有概念,到对核心算法研究;从以前只到过几个地方,认识一方人,到去了10几个省份,接触了不同的人。这些变化都是随着公司的成长在成长的,但是领域很多,方向很多,所以不是没有成功的机会,而是精力分散,努力不足。所以最好找出自己的`优势方向,钻研下去。

  3、"弗洛姆"的启示:因出身问题,被"白鞋公司"拒之门外,于是做起了"白鞋公司"不值得一提的企业收购案子。但十几年过去,这个领域变得炙手可热时,他们早已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

  弗洛姆的成功有那么多因素导致的。如果不是出身问题,可能他会加入白鞋公司,如果不是后来并购案增多时局改变,他仍然在一个小公司接各种案子,但历史恰恰让他成功了。

  记得刚刚加入公司时,市场上很多人对我们的产品没有概念,更谈不上认可。而我们公司一直在坚持着。当市场打开时候,我们已经准备好了。这不也是很好的例子么。所以说,公司发展到现在,有自身努力的结果,也有时运成分在里面。

  4、令人满意的工作:自主性、复合性、付出与回报的关联性是任何一份称得上令人满意工作所具备的属性。

  无论是在创业还是管理,能把握好这些都很难,但的确非常有效,因为这些是人们做事的内驱动力。从管理上看,自主性就是充分放权,让员工真正感觉到自己就是企业的主人,在为自己做事,这样即使在身心疲惫,也会为那一点点成功而努力追求;复合性就是将工作与意志力和想象力结合,就是工作中具有创造性和挑战性;付出与回报关联性就是劳有所得,个人努力能得到认可。能赚多少钱并不是使我们快乐的最终源泉,使我们快乐的源泉是这份工作在多大程度上能让我们实现自我。

  5、飞机失事的族裔理论,作者原意是说飞机失事与不同族裔文化差异有关,如航班飞行员之间、及飞行员与塔台间通话,对权利距离指数的认识不同。在这个故事里,我更倾向从这个角度去看,空难的很多时候是一系列人为的小失误、机械的小故障累加的结果。

  我们做产品也一样,当用户说不好用时候,可能不是某一个功能不好用,也不是某一个bug引起用户感觉不好。而是众多"小失误"引起用户体验不好所致的。乔布斯的苹果会红,还是因为他不懈努力和精益求精。

  6、稻田文明与数学:因为语言结构的差异,意味着亚洲儿童学习数数要比美国儿童快;因为环境不同西方农业采用"机械导向型"而中国和日本则使用"技术导向型"。文化不同引发人们行为方式不同,亚洲人更具有努力工作的精神品质。稻田文明就是通过努力工作,在巨大不确定性和贫穷中寻找人生的真正价值。

  我目前还没有那么大的视角去审视这种文化差异,但对努力工作的精神还是非常认可。正如比尔盖茨还是孩子时候就沉迷于电脑;甲壳虫乐队花数千小时在汉堡练习演出;弗洛姆在机会降临前,已经在不入流的并购诉讼生意上打拼多年。我们需要提前准备着,这样当机会来临时才能抓得住,成为那个时势造就的"异类"。

  最后,如书上所说,"异类,他们都是历史与环境的产物,是机遇与积累的结晶"。我们需要了解,所谓的异类,从来就不是什么异类。

  《异类》读后感 篇9

  听着很炫的名字,绕了一圈之后,回来还是一样的结论:自己争取+运气,是做到‘成功’的基础。

  关于这点,书里的原话是:他们处在优势与文化传承的网络中央,有些是与生俱来的,有些则是后天养成;有些是自己争取的,有些则仅仅是因为运气——但所有这一切都是他们成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说到底,所谓‘异类’从来就不是什么异类。

  OK,既然是这样,异类确实并不特别。但是,从种种‘自己争取+运气’、‘自己努力+机遇’、‘自己拼命+命运‘…等等这些公式里,我希望找出可能性更大的那一个。

  运气,机遇,命运…看上去都是那么的不可琢磨、不能把控,而不可琢磨的和不能把控的,不是我想要的,我得在里面找到那些可以琢磨、可以把控的部分。

  回到前面的公式:‘自己争取+运气’、‘自己努力+机遇’、‘自己拼命+命运‘…似乎有些部分,是一致的:自己争取、自己努力、自己拼命……浅显易懂,’自己‘,也是那个每个公式里面都存在的部分,相对于’运气,机遇,命运…‘,’自己‘明显是更容易琢磨和把控的部分了。

  好吧,那我就来看看怎么个琢磨和把控的方式,更好。

  每个人,都是一个变量数量巨大的复杂系统。而这些数量巨大的变量当中,存在着很多‘蝴蝶效应‘的可能。这因为如此,人生,才是我们见过的,最不可预测的.发展趋势和轨迹。世事无绝对,但是,从概率上看,依然有高低之分。而这个高低分别的根本,在于自己,在于自己的努力。

  简单说,像普通人一样正常度日,我们假设在某个方面你能做好的可能性是万分之三,你比普通人努力一倍,那么,你的可能性就是万分之六…如果你能比普通人努力10倍(放心吧,普通人并没有多努力,哪怕10倍,也不是什么多么大不了的事情),那么你在某个方面能做好的可能性就是千分之三了。是的,从概率上看,你能做好依然是小概率事件,但是,和普通人比,你和他们已经不在一个量级上了。

  好了,算术题做完了,怎么选,还是由我们自己。

  我打算以圣经的一句老话结尾:“凡是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异类》读后感 篇10

  在读异类之前,办公室的伙伴就问过我们一个问题,你们都是几月份出生。问完这个问题后,他就说他儿子3月份生的,本应该跟同龄人一同入学,他却打算要让他儿子晚一年入学。当时还跟办公室另一位小伙伴跟他争论,不能这样子为儿子做决定,我们读书时看到同龄人中比自己大一岁的都会疑惑为什么会比自己大一岁还在跟我们一起读书,这种状态会让他儿子造成一种自卑的心态。而且确实回想自己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到大学,身边的同学基本上都跟自己一样95年的,稍微有个94年都会有所疑惑这是不是留级生。大学寝室5个人,1个93年的、2个94年的,2个95年的。果然我更愿意跟95年那个人玩的.更好,心里就觉得这才是我的同龄人。其他人都是“异类”。

  这也就是我开始看异类到结束成为我印象最深的一个小故事。根据马尔科姆的说法,他如果晚一年入学,将拥有比别人早得多的起跑优势,而这种领先优势很可能成为他未来成功的机遇。我竟然在怀疑了,如果我晚一年上学,我在同比我小一岁的学生中更具竞争,可能现在我已经走上人生巅峰了……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援引《新约·马太福音》里面的一句话:凡是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什么意思?就是你从一开始就具有先发优势的话,后面通过优势积累,你可能多年以后就会成为人生赢家。起初一点优势,就会被命运逐渐放大,最后各项优势积累而形成了最终的成就。所以,什么时候出生,真的很重要。我开始支持那位同事了。而且看了一系列数据对比确实有优势。

  但综合整本书,我总结出的道理却是:成功=智商+社会资源+情商+勤奋+机遇。对比一下我们旧的公式:成功=智商+勤奋,我们发现以往的意识缺失的是对社会资源、情商和机遇的关注。为什么我们会遗漏掉它们呢?因为社会资源与机遇不为我们的意志所控制,人们总是倾向于避讳自己无法把控的事物。至于情商,则关乎于历史,在西学东渐浪潮中人们只专注于能直观促进社会变革的知识。实际上,中国传统的儒道佛三家理论都富含情商的养分,只是于近、现代不为人们所吸收罢了。

  《异类》读后感 篇11

  作为芒格所推荐的书籍,《异类》提供了对成功的另外一种解读。

  本书以罗赛托人的健康秘诀开始谈起,一个专注于内因(即罗赛托人的饮食结构、基因等方面)的研究无法解释罗赛托人健康长寿,只有将罗赛托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看,才能够发现这些人健康的原因来源于社团的文化(如大家庭的氛围,和睦的群体文化),这个故事提醒我们,在很多时候,我们在专注研究成功人士的成功原因时候,却往往忘记了这人成功的时代背景和他与这个时代背景的锲合程度。例如,作者发现,大部分成功的IT行业领袖都出生于1955年左右,如微软公司的两位创始人、SUN公司的创始人比尔乔伊、苹果的创始人乔布斯,而之所以如此,很大程度上缘自于1975年1月是个人计算机的元年,这些人恰好在这一年到达学习创新能力的顶峰,所谓时势造英雄而已。从微观上面说来,作者发现加拿大曲棍球队的成员大多出生于上半年,而这些则源自于挑选队员时的卡线年龄是从1月1日开始算起的,这就使得元月份出生的孩子要比12月份出生的孩子占据一个更有利的竞争地位。此外,还可以发现美国某个年代出生的婴儿成功率更高(如大萧条时期出生的婴儿由于出生率降低导致竞争减少,同时年龄过小不用上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场)。

  在具备先机之后,马太效应和一万小时标准就发挥作用了。在起步阶段的一点小小的优势,会通过自我暗示而强化,强化之后会导致更为努力的工作,并经过一万小时的发酵,这种优势会逐步扩大。例如,两个孩子,元月出生的孩子因为跑步快0.01秒被选入曲棍球预选队后,就会由于这种自我暗示而更家努力的发展这一强项,在经历一万小时的努力之后,也许一个会成为国家队成员,而另外一个确实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这种差距由于自我强化会成为天壤之别。

  那么,除了这种先机和一万小时的努力之外,是什么造成了成功和失败的巨大差别呢?作者花了数章来阐述这个问题。这一本质就是情商、传承、文化。作者指出,“如果你遇到的是一个真正聪明的小孩,那就完全没有必要知道他的IQ是多少。”因为更高的IQ并不说明更成功的经历。如特曼人(具有非常高智商的人)的差异表明,智商的作用有一定限度,只有合格和不合格之分。很多时候,决定一个人发展的是他的“实用智商”——为了达到最佳效果,知道自己应该在什么时候,应该怎样和他人说出自己应该说的话。本质是实践性的:它不是解释自我的能力,它是一种让你正确认识自身处境,并且达到自己目的的能力。例如,兰根和奥本海姆的故事,兰根具有更高的智商,但是由于无法为自己争取权益,最后大学无法毕业,只能做农场工人;而奥本海姆,尽管他曾经试图毒死自己的导师,可是仍然为自己争取到了一次又一次的机会(没有被大学除名、获得负责曼哈顿计划)。这种差异来源于二者情商的不同,并归根结底,则来自于家族的传承。作者在调查了不同家庭背景(富人、穷人和中产)下高智商孩子的发展经历表明,富人孩子更早接受权利观念教育,通过从小的训练和培养,会通过追问、磋商、以放松的心情开着玩笑的方式把权利向自己方向倾斜,会与权威沟通而赢得机遇和权益;而穷人的孩子不相信权威,会很快向权威低头,独来独往,对于社会的规则一无所知,等到成年会对于社会性事务疲于应付。这种传承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家族性的马太效应的.产生。《红楼梦》里借冷子兴之口曾经有句话,叫做“置之于万万人中,其聪俊灵秀之气,则在万万人之上,其乖僻邪谬不近人情之态,又在万万人之下。若生于公侯富贵之家,则为情痴情种,若生于诗书清贫之族,则为逸士高人,纵再偶生于薄祚寒门,断不能为走卒健仆,甘遭庸人驱制驾驭,必为奇优名倡。”。最后,更本质的则是来源于文化的区别,如华人的勤劳文化导致的子女在学习成绩上的优异性(从种稻谷中来看)、韩国的等级文化导致的飞机失事(由于韩国机长的崇高地位,其他人员即使在发现问题是也采取含蓄的方式提醒,导致由于缺乏足够的时间纠错而坠毁)。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公司的发展也遵循着类似的道理。机遇、刻苦和优势的自我强化、企业文化和传承是优秀企业的三个法宝。机遇让一个企业脱颖而出,刻苦和优势的自我强化让一个企业成为行业的领导者,而只有文化和传承才能够让一个企业经久不衰,基业常青。这三者就是公司、好公司、伟大的公司的区别吧。最典型如IBM,通过一个打孔机成立,而长期致力于电子设备方面的研发,使得企业能够不断的在这个行业中成长并成为行业领导者,而真正使企业能够长盛不衰的原因,则来源于IBM对行业趋势的研究(总是能够预先做出大的战略变化)、对创新的追求(基本上大的发明都来自于IBM,甚至出过诺贝尔)、以及大象跳舞的灵活。这种企业文化才是这个企业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企业分析来说,只有企业的文化才是长久和永恒的。

  《异类》读后感 篇12

  通书看完,其实这本书就是为了告诉我们,天才从来不就是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靠他们的努力,以及各种不同的因素造就而成的。从来就没有什么天生的天才,他们也是普普通通的人中的一个。

  所以俗话说得好,成功等于99%汗水和1%的天赋。这本书就是告诉我们这1%的天赋,包括了很多的方面的因素。有点老调重谈的意味,只不过换了个新颖的说法。

  书中的第一部分,就是告诉我们,除了我们常说的一万小时定律外,天才的成功还包括他们的人生机遇,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等一系列因。

  对了,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是时代的因素,时代的机遇,比如比尔盖茨,乔布斯等人都是在电脑计算机这个新产物刚诞生时,崛起的'时代人物!

  那么在计算机发展到今天这个时候,又是什么新的时代人物会产生呢?我们现在老是说万物互联,这当中会不会又产生一些新的时代人物呢?拭目以待吧。

  还有,第一部分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实践智力,其实也就有点像我们常说的社会适应力,但它有点非常不同的是,它加入了说服力,它是使会运用它的人达成他的目标。

  书中就说了奥本海默在大学时曾试图谋杀导师,却在后来的人生际遇中,被委任为曼哈顿计划首席科学家。这当中就是他的实践智力帮了他。

  书中的第二部分,还说了文化传承对各个事件的间接影响,当中举了挺多例子,大家如果想了解一些世界文化可以好好看看。

  比如等级观念严重的文化间接造成了比较多的飞机事故,中国数字的发音短,使中国人能在20秒内记住更多数字,这样就使得我们国家的小孩在学龄阶段普遍比其他国家的小孩学习数学学得快得多。不错的优势对吧。

  好了,我就介绍这么多了,大家如果还想了解更多,可以看看这本书哦。

  《异类》读后感 篇13

  重新来看《异类》,我就第一部分机遇的前2章“马太效应”和“10000小时法则”整理一篇读书笔记。作者并不是简单的将成功归纳为天赋、勤奋、运气,而一言蔽之,而是对成功者的成长年龄、经历和成长环境挖得很深,我的理解为一个成功者需要刚好在幸运的年龄碰到10000小时这个机遇。

  正如第一章作者说能进入顶级球队的球员肯定比你我都具备运动天赋,如果你的这段10000小时的经历可能因为你的年龄小几个月的原因而比别人起步晚一些,而错过了领先优势,正是这种领先优势造就了天才们辉煌的成就。

  换句话说,成功者就是获得这些特殊机遇的人,他们因此最终取得了更大的进步;富有者因取得了更多的减税优惠从而变得更富有;成绩优异的学生因获得了更优秀的老师的指导,更多的关注,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冰球对9岁至10岁间的孩子中年纪稍大者获得了更多的指导和训练,从而变得更优秀,在社会学领域来说,所谓成功就是“优势积累”的结果。

  孙子兵法说: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成功之路上,天时地利人和为三要素,涵盖了成功之路的一切,天时是成功之路的伯乐、机遇;地利是成功之路的环境、条件;人和是成功之路的综合实力。

  无论是比尔.乔伊,还是比尔.盖茨都在他们幸运的年龄碰到了计算机行业刚好起步,计算机编程刚好是他们的兴趣爱好,又处在单纯的年轻时候,时间足够,让他们在这个特长方面能够训练自己10000小时。从心里学家的角度,天赋的作用其实很小,而后天努力的作用其实很大。

  将冰球明星、甲壳虫乐队、比尔.乔伊和比尔.盖茨的故事串起来,我们便能拼出通向成功更加完整的.路径。先在肯定他们的深具天赋、才华横溢的同时,但是,使他们如此出色的不是他们的非凡才能,而是他们的非凡的机遇。如果甲壳虫没有在汉堡的历练,比尔.盖茨没有读湖滨学校的机遇,他们不可能成为“异类”,本书所有列举的“异类”都是某种独特机遇的受惠者。

  《异类》读后感 篇14

  关于成功学的书籍和讲座,我在网络上确实看的很少,认识的层面也相对匮乏。传统的思想让我生来对成功的定义就很清晰、明确。但是我却从未思考过成功人士背后的故事。《异类》一书或者读的微微有些晚了,但是我很庆幸我读到了它。

  成功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取得的。这完全取决于你的预见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对机会的把握能力。这是书中的原话。当我看到这里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了一次和同事的谈话。我们在讨论80后和90后步入社会的适应能力和自我价值的体现,以及面对社会压力是所作出的反应。她强调的是80后这个群体很务实,也很具有创新精神,在面对挑战和困难面前都很具有果断的决策力,并且在未来的10年中,将会成为整个社会的中流砥柱。这些我都不否认。但是她对90后的看法,确实让我有些微微的不适。因为我们是负责给公司招聘的以及一些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事宜,接触的最多的人群就是即将毕业,或者刚刚毕业的90后大学生们。这个群体给我们的整体印象确实不好。他们极力关心自己的薪资待遇,却从不关心自己是否能胜任这份工作,这份工作能不能为未来的时间里给他带来益处,对他的今后的职业生涯产生怎样的影响。还有他们从来不觉得自己需要就业指导,因为这会显得他们很无能,他们不愿意在别人面前显得自己很无能,所以他们总是将我们这样的一个善意的行为拒之门外。这是独生子女的一个通病。我的同事很怀疑这样的一代,在未来究竟能给社会带来多大的价值,啃老族是不是就这样一直下去,直到生命的结束?结论很有意思,90后是垮掉的一代。我本身就是个90后,我对同龄人的理解绝对要远超我80后的同事。都说三年一代沟,时代的鸿沟无法逾越,能讲述90后故事的人,还得是我们自己。

  首先,我强调了80后有了一个很好的时代机会。他们那个时代虽然生活条件很苦,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加大,对外的贸易联系越来越丰富,市场经济的空前发展,待开发的行业还未成型,加之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一切的一切,似乎都是在等待80后这样一代人去完成。而其结果似乎也很近似《异类》中对成功人士们的'时代定义。这是一个宏观的环境,我们无法改变,80后赶上了这样的时代,这样的环境,是一种莫大的幸运。他们不仅仅有个性,特立独行,还为社会增添了各种传奇,这种传奇还有理由让你仰头去观摩。我承认的80后为社会作出的贡献,这不代表着90后从此就会垮掉。我强调了我是90后的事实,我的努力我相信认识我的人,都能看得见。但是我绝非90后的特例,我也不是鹤立鸡群的佼佼者。相反,我觉得我失去了太多的机会,我用来学习的时间越来越少,我的视野还不够开阔。我可能只是90后中很笨的一只小鸟,所以我要先飞。而持有这样的观点的中国人,绝对占大多数。五千年的文化积淀是这样的,这种文化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的将这样的思想和行为方式融入了我们的骨中,以及思维之中。对于一些为什么90后步入社会比较慢,工作中怕辛苦,挑剔,散漫的原因,我想可能是因为90后还没有一个清晰的思想转换,这只是个时间的问题,而且90后就业的热潮,还未拉开序幕,目前只是零星中的点点。因为我看得见和我一样同为90后的同学以及朋友们的努力。以偏概全的点评一代人,还为时尚早。

  另外想分享的就是一万小时成功法则。我们是否在一件事情上做到了一万小时的时间,尤其是对于21岁之前的大学生们。有没有一件事情是他们愿意付出一万小时的时间去做的呢?我个人目前花费时间最多的事情莫过于打电脑游戏了。从小时候的小霸王的其乐无穷开始,到现在普及的电脑,我花费在游戏上的时间要已经远远超过了两万小时。尤其是在《dota》,《魔兽世界》中,我所花费的时间就更多。从高中开始,接触了类《dota》游戏《真三国无双》,我就开始了RPG游戏模式的生涯。如果说更早些的时候,《LT3C》才是真正算是我的RPG游戏生涯开始的话,那么我玩类《dota》游戏的时间确实达到了八千分钟。尤其是在大学的时候,我的游戏技术,可以说达到了一个自我的巅峰。由于不能继续和高手过招,我的技术越来越平稳,思维的跨度越来越没有创造力,以至于工作了之后,偶尔玩一玩,都无法玩到让自己满意的水平。说了这么多,其实我想说的是,无论这个事情有多么小,或者多么大,你坚持了五千小时也好,八千甚至一万小时也罢,如果你不能继续从事这件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也终将失去你之前累积的时间优势。所以,请珍惜你的专注,请坚持你的信仰。

  《异类》这本书,我仅仅用了一天的时间就读完了,不是我阅读的很快。我必须要承认,我被它深深的吸引住了。从前读书也有过这样的感觉,这种感觉我们中国人叫做忘我,而外国的心理学家们称之为心流。心流所到之处,尽是收获的麦田,你会发觉在不知不觉间,利用闲暇的时间竟然可以读完一本书。这也很让我感到惊奇。这又让我想起了一本书《幸运绝非偶然》。这也是一本为你讲述环境对人成功的影响的书籍,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成功绝非偶然若此话当真,对于某些人而言成功是一种必然,是不是有种天命所授的封建迷信了?我们承认成功的人确实付出了相当多的努力,但是那绝对不是必然。努力后没有成功的人数,我相信他们远远比成功的人要多的多,不是因为他们不够努力,可能只是差在了环境或者时代中。还有,我们是通过什么方式定义的成功呢?成功若是一门学问,那么是不是我们每个人学习了就都会成功呢?显然不是的。这也让我对所谓的成功学产生了严重的怀疑。

  每每我的文,到了最后都会有一个很烂尾的煽情结束段落,请大家谅解传统教育对我深深的迫害。90后们,时代的大权即将落入我们的手中,请抬起你们高昂的头,面对面试考官时,从容且自信地说,我可以!这个社会需要我们的力量!也谨以此,对我已经毕业的初中同学,高中同学,大学同学们加了个油!不要让你们身边的人,看轻你们,看轻我们90后这样一代人。虽然我们身处更加平和的社会,但也因此少了更多的机会,可这不是我们失败的理由。此文仅用于警示自己以及我们90后们,请勿对号入座。

Copyright©2013-2024duanmeiwen.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