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霉的奶酪》读后感

时间:2022-08-09 20:51:21 读后感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发霉的奶酪》读后感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发霉的奶酪》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发霉的奶酪》读后感

  最近看了一些由王策三先生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提法而引发的有关“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论战的文章,不禁为我国教育理论界终于又响起了不同声音而感到由衷的高兴,尤其读了《全球教育展望》第10期发表的批驳王策三先生的文章《发霉的奶酪》后,在高兴之余也不免生出许多感慨。本文试结合《发霉的奶酪》一文提出的问题和观点,谈几点看法。

  一、也谈教育价值观通读《发霉的奶酪》一文后感觉到,作者似乎认为,一个国家只能有一种教育价值观,即被政策化了的教育价值观,而只有这种被政策化了的教育价值观才有存在的正当性,其他的价值观没有存在的必要或者失去了存在的社会基础。尽管该文多次拿出“后现代理论”唬人,但是,就其对教育价值观的定义或解释来看,却是对后现代主义的价值观无所知晓的,最多也是一种片面的理解。不客气地说,就是一些外行人看起来是内行,内行人看起来是外行的东西。谈价值观离不开谈价值主体,不首先弄清价值主体而谈价值观,就是一种客观主义的价值观,而客观主义的价值观是一种一元的、抽象的价值观。现实的教育价值主体是多元的,教育价值观也必然是多元化的。教育价值观的多元化存在,并不否认主导的或者主流的教育价值观的存在。每个国家在一定的时期都有一个相对占主流的教育价值观,在民主社会里,这种主流的教育价值观就是大众的教育价值观,也可以叫做社会的教育价值观;而在国家意志与民众意志不统一的社会里,占主导地位的教育价值观就是国家主义的教育价值观。在主导的教育价值观之外,还存在着其他层次主体或同一层次的不同主体的多种教育价值观。各种教育价值观的存在都可能有其合理性,判断一种教育价值观好坏的标准,不在于理论上提出的早晚,也不在于是否符合“国际大势”,而是要看这种教育价值观能否实现、其实现能否满足主体(相应层次的主体)发展的需要。具体地说,我国占主导地位的教育价值观,应该是反映我国国情,有利发展我国教育事业,提高全民素质,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教育价值观,而不应该是站在日本、美国等“国际大势”的角度以日、美等国家的标准来确定我国的教育价值观。教育价值观自然不是现实教育的反映,自然要指向于未来,自然要以理想的形式存在,但是,如果不从我国的现实出发来确定教育价值观,对中国的现实而言只是一种幻想而不是理想,这种价值观越是具有前瞻性,其对教育事业发展的破坏也就越大;越是把这种教育价值观加以政策化以加大排斥异己的力度,其给教育实践带来的破坏越深广。《发霉的奶酪》一文中大谈“大众主义教育”,好像一提到大众就是没有文化,没有知识的代名词。难道大众就不需要重视知识?教育面向大众,教育关注民生,正是需要结合现实民众生产和生活的需求传授必要的知识,而决不是以牺牲知识为代价的。就《发霉的奶酪》一文的描述而言,其理想的教育就是:小国寡民,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大同”世界?对知识而言,追求的就是“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教育平等?就是要培养无知而有完善个性的人。教育有层次性不可避免,导致教育层次的因素很多,不只是人的智力发展的差异问题,更有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要求所有的人都达到一样的教育层次,这也是不现实的,也是违背教育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发霉的奶酪》作者把选拔、考试、升学归咎于“理论假设是受教育者在发展潜力上有‘三六九等’之别”,这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在文中作者写道:“诵渎全文始终有这样一种感觉:作者自己首先拟造了一个假想的‘敌人’,然后急风暴雨般地发起进攻,但直至读完最后一段(如果没有看到引注的话)都不知这个‘敌人’究竟是谁?他在哪里?显然,这是一种自说自话的逻辑,不是严谨的治学逻辑。”我倒是觉得,这段话也可以反过来问问《发霉的奶酪》一文的作者,你们所谓的“大众主义教育”的“敌人”是谁?你们说是“精英主义教育”,但是,我国的教育政策和教育理论从未说过我国的教育是要搞“精英主义教育”、“应试教育”,我们的政策和理论历来都是讲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劳动者,中国的“精英主义教育”何来?在把“应试教育”转换成“精英主义教育”之后,《发霉的奶酪》作者又说了一句似是而非的话:“其现实依据是精英人才对社会的贡献率远远高于普通民众。”这句话怎么理解?是在说把一个人培养成精英与平养成一般民众等值呢?还是在说培养一个精英人才不如培养一群普通民众?如果是前者,显然这种对“精英主义教育”的批反是苍白乏力的,谁能否认一个精英人才比着一个普通民众对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小?如果是后者,其批判就根本不成立,因为在我国“应试教育”压根就不是什么“精英主义教育”。如果说王策三先生的“治学逻辑不严谨”的话,那么,中国教育界也难有有几个治学严谨的专家和学者了。

  二、也谈知识教育《发霉的奶酪》所推崇的大众主义教育价值观认为:“教育活动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和发展所有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基本素养,为未来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体会其含义,好像说素养都应该通过实践获得,通过知识的传授,学生不能获得“素养”。但是,在学校教育中学生各方面素养的培养都要以知识为基础,甚至绝大多数都是通过知识的形式进行传授的,包括情感、态度、道德观、审美观等等,没有认知的基础,都会成为无本之木,即使是各种实践课,有关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工具的使用,都要以知识的形式进行传授。那种认为只要开一些实践课就可以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的理论假设是:学校能够把学生什么都教会。其实,我们应该认识到学生的各种能力不可能仅仅通过课堂和学校培养出来,学校并不能把学生什么都教会。基础教育和教学的本质就在于教育者指导下学生利用最少的时间掌握人类社会创造的适合现代生产和生活的文明成果,为将来自己的人生打下基础,这也是基础教育的本义。基础教育和教学不是“制造素质”的工厂,它也不可能全部承担起培养人的全部素质的任务。学生的各种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更多地是依靠实践,而这种实践主要的不是那些脱离了真实生活的“实践课”,而应该是真正的生活中的实践。因为囿于学校的环境中的“实践课”可控的因素很多,而在真实的社会生活中的“实践”则存在着大量的不可控因素。新一轮课程改革在理念上的一大失误,就是貌似重视了实践,其实却丢弃了实践,结果是抛弃了知识传授,也抛弃了真正的实践,很有凭空通过学校中的“师生交往”、“积极参与”、“动起来”、“积极探究”来制造“素质”的味道。经常有人说最理想的教育是“中国的基础教育加美国的高等教育”,这种说法虽不见得很正确,但也决不是空穴来风。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中国的基础教育是相对成功的,我们完全可以在保持基础教育的优势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补充、修正,而《发霉的奶酪》一文的“课改”理念中,却要“大破大立”、“重起炉灶”,彻底推翻中小学的基础教育,显然是要义无反顾地重蹈别人基础教育的覆辙。在借鉴别国时,借鉴的应该是经验,吸取的是教训。但是,现在的许多学者却把别人的教训当作经验或“救命草”来加以吹捧恭维,根本就没有考虑到中国的实际。为什么要全面否定呢?难道果真如《发霉的奶酪》一文所说得那样,只有大破大立才是真正的改革? 如今的中小学生中间存在一个普遍的现象:学生的知识面广,而基础知识不扎实,学习浮躁。江西省作了一个调查:参加新课改的学生为一组,没有参加新课改的学生为一组。对两组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发现,两组学生的成绩大体相当。第一组的学生对一些技巧性的问题回答得较好,但是基础知识部分失分严重;另一组学生虽然需要奇技异巧的问题答得不够好,但是基础知识学习得很扎实,很少失分,结果就使得两组学生的成绩大体相当。 这一点说明了一个道理:改革不应该把原来的优势也改掉,而应该在保持原来的优势的基础上,改革原来的薄弱环节。另外,由于论文写作的需要,本人在今年8月份对一些中学做了调查,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确实有许多的中小学,尤其是小学存在轻视知识的现象。他们把自己的学校在上一级的各种歌咏、运动会活动中获得了多少名次作为素质教育的成果。简单地把素质教育等同于唱歌跳舞,把取消考试作为素质教育的成果到处宣传,并且认让学生少学知识多玩就是“减负”。

  三、也谈继承与借鉴毛泽东说过:我们要建设科学的、民族的、大众的文化。那么,当我们在谈大众的时候,到底还要不要民族的东西。我们建国50年来,培养了包括《发霉的奶酪》的作者在内的一大批为社会主义做出贡献的人,那么《发霉的奶酪》的作者在否定一切的时候是不是也要把自己否定了?现在我们需要关注的首要问题是我们的教育还需不需要理论的积淀?中国的教育存在的一个大问题就是没有自己的理论积淀。教育学这门学科是从国外引入的,可以说是一个舶来品。但是,当把其引入我国后,就应该着手建立自己的教育学基础理论。而纵观近年来的课改和教育改革,几乎都是以外国的,尤其是美、日等国的教育理论为基础,根本就没有自己的理论基础,即使有时候提到中国的也大多是把中国古代的一些教育思想拿出来与国外的理论进行比附,目的也就是为了说明,这种理论在中国的古代早已经有了思想的火花。但是,教育学引进中国百年来,我们自己创建的理论在哪里?中国没有自己的教育学理论,因此就只好把国外的理论搬来。而在进行理论选择时,我们的专家学者不是看哪种理论真正的是中国所需要的,而是盯准哪个国家最发达。他们大多为留洋博士,他们考察的对象是西方的一些发达国家以及新家坡等新兴的发达国家教育。他们以“这些国家发达,这些国家的教育也应发达。正是因为这些国家的教育发达,所以这些国家也发达”为据提出了一些“新颖的、令人耳目一新的理论”。评判一国教育的好坏,也要使用美、日的标准,好像日美发达国家就是整个世界,而中国就不是世界的一部分!而引入的这些理论和以前教育理论看似有所不同,实则只是一些“新瓶装旧酒式”的老把戏。

【《发霉的奶酪》读后感】相关文章:

发霉了教案03-16

《馒头发霉了》优秀备课教案设计08-25

《狐狸分奶酪》教案12-28

狐狸分奶酪教案03-07

动了我的奶酪读后感06-05

谁动了我的奶酪好句01-18

一块奶酪教案12-24

解读《谁动了我的奶酪?》10-30

《狐狸分奶酪》教学设计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