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流读后感5篇
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心流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心流读后感1
终于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不算厚的《生命的心流》,感触很多。
这是一本教会我们如何生活、如何寻找快乐的书。显而易见的,我们每个人都是有个体差异的。不可否认,每个人的家庭背景、成长环境对自身的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但是,选择快乐的生活却是靠自身的自主性决定的。
一个人只要不是十分贫穷,即使给他再多的金银珠宝,他所获得的快乐程度也不见得会提升。的确,这叫好比叫一个饥饿的人去吃蛋糕,只有吃饱前的那几块蛋糕才会带给他快乐,相反,如果超越限度,蛋糕带给他的快乐感受则会递减,甚至产生负面的影响,经济学中把这个称为“边际效应递减”,很是贴切。在我们获得基本的生存条件后,我们就应当转而去追逐理想,去设定我们生活的目标。正如书中所说,“没有梦想,没有风险,生活也就变得微不足道”。
这本书的重点是“心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做事的灵感。然而很奇怪的是,当我们放松下来看电视或者上网时,我们所获得的心流与感受恰恰是很少很少的。但当我们拿起笔来工作或者学习是,我们获得的心流则是最大的。究其原因,就在于我们设定了明确的目标,全神贯注,集中精神与我们所做的事上。你会被塑造成一个什么样的人,最终是受你追求目标的左右。一个人若缺乏一贯的目标,就会三心二意,难以贯彻始终。毫无疑问的,有些人在某些方面的确很有天赋,他们对音乐、数字很敏感,但若想成为真正的音乐家、数学家,则需要不断的`投入精力去练习。这让我想到了“刻意练习”。
在工作生活之余,我们也应该学会休闲。一般来说,我们的休闲集中在电视和上网上,其实我们也有自己的爱好,音乐、运动等,然而这些爱好需要我们过多的准备时间,因此我们往往在短时间内选择电视,即“被动式休闲”。被动式休闲不需要我们耗费太多的精力,也不具备什么挑战性,因而它很轻松,但同时,我们也不会获得很大的乐趣。过多的被动式休闲也会让我们产生松懈感,精力不易集中等问题。所以,在我们的日常休闲中,我们应当培养自己的爱好,即使我们所付出的努力很大,但相反我们得到的乐趣也是很大的,同时我们也会培养起我们自己的健康的休闲方式。
在我们的生活中,工作、休闲过后就是社交了。人是群居动物,我们需要家人、朋友的陪伴,我们需要有人分享我们的快乐,分担我们的伤痛,社交活动带给我们的快乐是最大的。那些患有抑郁症的病人,他们在于外界交往时往往是正常的,但独处是,则就会引发他们内心的恐惧。所以,与人交流,与人沟通会带给我们心灵的触动,会让我们体会到更多的快乐。
心流读后感2
《心流》一书告诉我们,当我们全身心投入一桩事物,达到忘我程度时,内心处于有秩序和安宁的状态,这个状态下的我们会感觉到幸福。
心流,快乐的源泉
心流,是一个人完全沉浸在某种活动当中,无视其他事物存在的状态。当我们处于心流状态时,会感到无比欣喜,觉得有能力控制自己的行动,主宰自己的命运,而不被莫名其妙的力量牵着鼻子走。米哈里将这种体验定义为“最优体验”。
米哈里发现:幸福与金钱、运气无关,它不受外在事物的操纵,而是取决于我们对外界的诠释。
事实上,幸福是一种能力,需要我们刻意培养与维护,需要我们学会掌控自己的心灵。
想要幸福,先从控制自己的意识开始。
心流的关键词,成长
心流体验具有一个共同点,它带来一种新发现、一种创造感,把当事人带入新的现实。它促使一个人有更好的表现,使意识到达过去做梦也想不到的境界。
心流的构成要素
1.具有挑战性的活动
我们选择做的事要匹配自己的能力,事情太难无从下手会感到焦虑,事情太简单做起来又会毫无乐趣。
2.知行合一且全神贯注
当我们聚焦有挑战性的任务时,注意力高度集中,此时头脑不被任何外物干扰,一切只为达成目标,过程要消耗大量体能,并运用高超的技巧。
3.明确目标与及时反馈
4.掌控自如
我们需要对所从事的活动有“控制感”。
5.浑然忘我
同样的事情不同的人会做出不同的结果,想拥有心流体验不在于我们“做什么”,而在于我们“怎么做”,当我们做事时处于最佳状态,便能体会到心流。
6.时间感异常
处于心流状态,对时间的'感知会有变化,有时觉得时间过的好快,有时觉得时间过的好慢。
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心流
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训练,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获得心流体验。
如果你想让孩子拥有自得其乐的性格,对孩子的心流体验产生好的影响,那就努力为孩子营造拥有以下特征的家庭环境。
“清晰”——在与孩子的互动关系中,目标明确且回馈及时,让孩子清晰掌握父母对他的期望。
“重视”——对孩子当下所做的事、孩子的具体感受和体验给予浓厚的兴趣。
“选择”——让孩子拥有自己的选择,即使选择不听父母的话,只要孩子自己准备好承担后果。
“投入”——让孩子有足够的信心,全心全意做感兴趣的事。
“挑战”——由父母为孩子安排复杂渐进的行动机会。
总之,每个人都希望拥有幸福,我也一直在努力寻找,原因是总觉得自己不够快乐,今天读了《心流》这本书,我明白幸福不是一个结果,而是行动过程中的附带现象,是我们从事某项活动所产生的心流体验,这种体验值得我们每一个人为之努力探索!(张韬)
心流读后感3
这本书的名字,是从一个男孩的嘴里第一次听到的,当时这个词连同这个人,都进入了我心里。现在快四年过去,我开始看这本书。我和他都有变得更幸福吗?我似乎可以微微点点头,我希望他也是的。
人会因为现代文明的进步而更幸福吗?上天已经做了最好的安排,我们只需要顺着生活之流就是最幸福的路吗?NO!外在文明的征服已经到达火星,而我们现在也是欲望的努力,极少人建立了内在的有序,而且我们的注意力被瓜分成碎片,离专注的快乐越来越远。一个富裕、科学昌盛的复杂世界,更笨不可能将幸福双手奉上。
幸福,与外在关系不大。我们所能想象的最接近所谓的幸福装填,就是日记月累的最佳体验汇聚成的一种掌控感,一种能自行决定生命内涵的参与感。
心流是意识和谐有序的一种状态。如何控制意识、使意识清明、以便从体验中汲取快乐,并创造生命意义,是幸福的关键。
在这里,现代文明强调的”追随内心的感觉“成为商家肆意宣传的口号,挑逗人本能的冲动,让人成为疯狂消费不需要的产品吗,剥夺人的精力以牟利,使人沦为社会制度的附庸。在这一方面,现代文明将人推向了更大的内心混乱。为了夺回人生的控制权,我们必须建立意识的秩序。
意识是什么?意识是我们心中的人生总和。从生到死,眼耳鼻舌身意所感的综合。在意识的.里面,注意力就像是一盏探照灯。每当环境、资讯对意识的目标构成威胁,就会发生内在失序的现象,这就是”自我耗损“、“精神熵”,他会让自我解题,使效率大打折扣。精神熵的反面就是精神有序,即最有体验。
最优体验出现时,一个人能够全心投入以求实现目标;没有失序现象需要整顿,自我也没有收到任何威胁,因此不需要分心防卫。
体验过心流的人都知道,这份深沉的快乐是严格的自律、集中注意力换来的。“庖丁解牛”就是最佳体验。
现在,让我们按照西方文明的老思路,来结构最佳体验。首先,让我们来分清享乐和乐趣的区别。享乐,包括睡眠、休息、食物和性都属于回复“均衡”的体验,他们不带来心灵的成长。享乐虽然有助于维持意识的秩序,却无法在意识中创造新秩序、创造乐趣。享乐无需消耗精神能力,但是乐趣必须运用高度注意力。
一种文化若能成功确立起一套目标和规则,不但能吸引其成员,又能配合他们的技巧层次,使他们能经常感受到强烈的心流,那么他就更接近游戏。这时候,我们可以说,这种文化已经成为一场伟大的游戏。作者:我叫绿
心流读后感4
初见《心流》,以为仅仅是一本普通的关于心灵鸡汤的书籍;初阅《心流》,知晓这是一本科学的著作,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去解决心理学始终无法解决的幸福问题,很多书籍的作者都是参考了《心流》的研究结果再得出他们的学术结果;再读《心流》,反复翻阅,加深感悟,它教会我如何提升幸福感,获得幸福的能力。
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怎样才能提高幸福感?幸福无法度量,《心流》作者认为幸福源自于我们内心的秩序,通过引入物理学概念“熵”,提出“精神熵”这个概念,认为我们精神的混乱程度与人生的痛苦程度相关,资讯对人们意识中目标和结构的威胁将导致内心失去秩序。“精神熵”的反面就是最优体验,就是“心流”的概念。当你全身心地投入某件事,达到忘我的程度,并由此获得内心的秩序与安宁时,一种极大的满足感悄悄地潜入了你的心,使你感到快乐,这就是“心流”的体验,而“心流”感受的出现就是真正的幸福。
迎着风慢跑,坏心情随汗液排出了体外;地铁上,读到一本好书,竟然坐过了许多站;某天上班效率奇高,前一天的难题,轻松搞定;这些都是生活中“心流”的体验。书中作者做了大量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54%的“心流”状况发生在工作的时候,18%的“心流”状况发生在休闲中,没有质量的纯粹放任的不断“熵”增的休闲方式并不能给人带来“心流”的体验。现代生活中,工作占据了我们大量的`时间,如果我们能够学会识别并想办法创造更多的心流体验的话,我们可以把每一个工作的时机都转换成沉醉的时刻。
怎样获得“心流”?书中提到,心流产生的关键是技能与挑战的平衡。当技能大于挑战时,人会觉得无聊;而当挑战大于技能时,又会觉得焦虑。当技能熟练度远大于挑战难度时,人的精神状态是放松的,当挑战难度上升,技能熟练度保持不变时,人处于控制状态,比如在驾车时,如果人能确切掌握周围环境所存在的客观风险,那么就会产生控制感,即不会因为周围环境产生困扰。当技能熟练度和挑战难度同时达到一个高峰值时,心流就产生了。
当挑战难度太大,处理事情的技能熟练度跟不上时,焦虑的状态,此时增强技能,就会从自我激励状态过渡到心流体验。精神高度集中的人,时间感会消失,会有一种忘我的感觉。知行合一,全情投入,心流不是高大上的职位才能获得,就算你的工作很简单,每天做着简单的动作,但是如果能够非常投入喜欢做这份工作,肯定也是以此为乐的。
《心流》系统的阐述了心流的理论、进入心流状态的条件以及在日常生活中获得心流的方法,为人铺就通往稳定幸福的高速公路。越是成长越是能感受到书籍的力量,安定人心,指明方向。
心流读后感5
专心致志:意为用心专一,聚精会神,丝毫不马虎,把心思全放在一件事上。形容非常认真地去做某件事。致:尽,极。志:意志。致志:一心一意。语出《孟子·告子上》:“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郑观应《盛世危言·技艺》:“泰西人士,往往专心致志,惨淡经营,自少而壮而老,穷毕生之材力心思,以制造一物。”
对心理学书籍的阅读,我去年大量的时间沉浸在武志红的洋为中用的心理学上,看了六七本,虽有《巨婴国》这样的让人惊艳之作,但是后来越听越恐的得到“心理学课”让我半途放弃了继续研习,乃至取关公众号。后来是朋友推荐的徐文兵、梁冬的黄帝内经白话解读让我从体人又重新回到体己。这本最有体验心理学书就在这个过程中,一直被放在枕边,现在回头想想,最该先读、深度的应该是这本《心流》
这本书讲了一件事:专心致志的力量。心流,就是心无旁骛。
西方科学几乎都是实验科学,从实验结果得出的现象总结,推导到探究原因,再去找到本质逻辑。虽然心理学著作肯定是意识形态的东西,但是《心流》是从科学、实验的角度来推导、演绎,对我这种理工男而言,比起武志红,更对我的路子。
虽然都是诛心的书,但是他终究讲的.还是求真体己,比起武太多的避害体人,让人心里更加阳光痛快。就像同样是跑100米短跑,旁边一个人喊的是:找到心流,找到那种全情投入的感觉;另一个人喊的是:摆脱心魔,找到伤口,那是有光照进来的地方,有了光就有了希望。
仔细品味一下,这是典型的Y和X的思维方式,给人的思维体验完全不同。
所以,此书是书到读时方觉晚!心流的成因和特性:第一,注意力;第二有一个他愿意为之付出的目标;第三,有即时的回馈;第四,因全神贯注于此,日常恼人的琐事呗忘却和屏蔽;第五,达到了忘我的状态。读后感·本书非常的全面,从心流来源的科学依据,到心流的成因、要素,与身体、意识、文化的关系,如何获得心流体验(最优体验);到心流与感官、思维、人际的关系;最终告诉我们如何用心流抵御挫折,追求幸福的人生、生命的意义。
读这一遍我的感觉是,是肯定不过瘾、不知其意、未有甚解的。所以决定三个月后,还要重读一遍。如果非要觉得精彩或者摘读的话,我觉得必须要多读两遍的是郑也夫先生的序,实在写的太精彩,可以读、再读、重新读。
如果需要一些碰撞的话,在这里也把我找到的金句和全书的目录分享给大家,浓缩的精华如下。作者:我是客户经理
【心流读后感】相关文章:
心流读后感11-08
《心流》读后感01-05
《心流》读后感3篇02-02
让善念永流心泉作文_800字09-02
狂流03-03
谈一谈心流04-16
流里的情感美文03-07
难忘的流汨作文01-23
梦见泥石流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