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国读后感

时间:2023-04-09 17:48:26 读后感 投诉 投稿

雪国读后感(8篇)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雪国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雪国读后感(8篇)

雪国读后感1

  在我印象中,日本是一个漫天飘着雪花的国度。

  在冬天,每一座房子的屋顶,每一座山上,每一片田地里,都应该有厚厚的雪,因为冬天的本日应该是属于白色的。

  《雪国》一书主要写的是主角岛村与驹子之间的故事,以及对雪国那里奇特美景的描写。主要人物岛村是一个研究欧洲舞蹈的富家子弟,他在去雪国是遇上了年轻美丽的艺妓驹子,驹子是一个很出色的艺妓,不仅会舞蹈,三弦,而且还有记日记的好习惯。在岛村的眼里,他们的关系只是艺妓与恩客的关系,驹子却仰慕者有才华的岛村。在明白岛村的`心意后,只能央求他:一年来一次就好,带夫人来也欢迎,这样才持久。在岛村第二次来雪国时,他遇见了叶子。叶子在他眼里是一个完美的女人,他多次向驹子问起叶子的情况,但驹子都含糊其辞,不愿多说。在岛村第三次来雪国时,叶子为了救剧场里的孩子从二楼掉了下来死了,但是岛村对于叶子也只是表以同情,并没有什么其他表现。倒是驹子,抱着叶子的尸体发疯的叫喊。

  在这部小说中,我觉得驹子是一个很矛盾的人物。在面对岛村时,是一个温柔的女人,一个痴心希望能等到爱情的女人,但是在面对叶子及行男时,她又是一个似乎很无情的人。她对于岛村的痴情书中有这样一段内容:“你在数什么?“他问过之后,女子仍旧默默地屈指数了好一阵子。“那是五月二十三日。““是吗,你是在数日子呐?七、八月连着都是大月嘛。““哦,第一百九十九天。正好是第一百九十九天。“你怎能记得那么清楚是五月二十三日呢?“,这里讲述的是驹子在岛村第二次来雪国时,向他说他离开这里有多久了她还记得。从这段话中我们似乎可以体会到驹子对于岛村离开那么久所表现出来的幽怨之情。但是在行男快要死的时候,她却宁愿在候车室送岛村,也不想回去见行男最后一面。其实在我看来驹子在这部小说中是一个挺悲剧的角色。她为了师傅家的儿子去当了艺妓,在无奈和无趣的艺妓生活中,她遇到了岛村这样一个具有才华的男人。在她爱上岛村后换来的却是一年来一次的央求。在等待中,她发现自己都快疯了。

  在几个主角中我最不看好的就是岛村先生了。原因有好几个。首先,在我看这部小说之前,我看过关于这篇本书的简介和人物分析。在众多的简介中都说岛村先生是一个坐吃祖业而且无所事事的纨绔子弟,虽然他也研究欧洲舞蹈,但是不足以说明他是一个积极上进的人物。随后在阅读这本小说时我也发现岛村是一个个性不怎么让我喜欢的人。在岛村第一次来雪国时就让驹子去帮他找艺妓,而且在驹子说找不到艺妓时,岛村一脸的死缠烂打,一定要她帮他找。在岛村第二次去雪国的路上,他遇见了叶子,明显岛村又对叶子产生了好感,在后来他经常向驹子打听叶子的事。他知道驹子很喜欢她,但是他还向驹子打听另外一个女人的事情,这是存心让驹子伤心。在岛村第二次来雪国时,当他看到驹子穿着艺妓的衣服时,他自语道:她还是当了艺妓了。这种语句在我读来就有那么一些看不起的情绪在里面。就算岛村对驹子以前就没有好感,那对叶子他是有好感的,但是在叶子从二楼摔下来的时候他却只是感到同情,仅此而已。这就直接表明了岛村这个人的薄情。在与外面的女人寻欢时,无所不至,在回到家时,又摆出一副好好先生的嘴脸,对妻子孩子感到愧疚。让我感到他很虚伪。

  在最后一章中有一段关于景色的描写。“茫茫的银河悬在眼前,仿佛要以它那赤裸裸的身体拥抱夜色苍茫的大地。真是美得令人惊叹不已。岛村觉得自己那小小的身影,反而从地面上映入了银河。缀满银河的星辰,耀光点点,清晰可见,连一朵朵光亮的云彩,看起来也像粒粒银砂子,明澈极了。“这是岛村在叶子死前看到的景象,美丽的银河,在叶子死时,在他眼前,在他心里倾泻而下,这种壮观的场面,让我们震惊,也为叶子这种无谓的牺牲精神而震惊。

  不管外界怎么评价《雪国》这部小说,我认为它在我理解的写作意义下是一部很不错的小说,也也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映象。

雪国读后感2

  火车穿过长长的隧道,“夜的底层变成白色的了”。翻开《雪国》,拂面与这一句相见。有些书就留下这样的气息,引人一再重返,流连不已。“穿过县界长长的隧道,便是国雪了。夜空下一片白茫茫,火车在信号所前停了下来。”就在这次前往雪国的火车上,岛村以车窗玻璃为镜子,沿途窥视一位悉心照料病中青年的美丽姑娘叶子。姑娘的声音越得近似悲凉,容貌姣好得令人心颤,全身逸放出一种冷艳的美。她的“脸上闪现着灯光,镜中映像的清晰度并没有减弱窗外的灯火。灯火也没有把映像抹去。灯火就这样从她的脸上闪过,但并没有把脸照亮。

  一束从远方投来的寒光,模模糊糊地照亮了她眼睛的周围。她的眼睛同灯火重叠的那一瞬间,就像在夕阳的余晖里飞舞的妖艳而美丽的夜光虫”,“这使岛村看入了神,他渐渐地忘却了镜子的存在,只觉得姑娘好像漂浮在流逝的暮景之中”。出乎意料的那个病人,竟是驹子的未婚夫。

  岛村后来从盲人按摩师的口中得知,驹子迫于生计,曾在东京当过雏妓,后被人赎出,回家乡雪国拜师,学习三弦琴,便与三弦琴师傅的儿子行男定了婚,由于行男长期在东京养病,驹子只好出来当艺妓,以便赚钱支付医院的医疗费用。但驹子真正爱着的`并不是将不久于人世的行男,而是浪荡公子岛村。长期的卖笑生涯和不幸际遇严重扭曲了驹子的灵魂,使得她的性格显得复杂而畸形,在倔强、热情、纯真而又粗野、娇艳和低俗的同时,还保持着乡村少女的淳朴,尽管沦落风尘,却不甘心忍受长期遭人玩弄的噩梦一般的生活,想要“正正经经地生活”,渴望获得一个女人应该得到的纯真爱情,并把自己的全部爱情都倾注在了岛村身上。甚至当行男病危、弥留之际,叶子赶到车站哀求驹子回去时,驹子仍坚持要为岛村送行而拒绝回去为行男送终。但是,在岛村看来,她为赚取行男的医疗费用而沦落风尘的行为和对自己的那些似于癫狂的爱却是徒劳,一种美丽的徒劳。

  然而,正因为这是徒劳,才使得岛村从中感受了一种纯粹和无偿的美。两人在给行男上坟时,意外地发现叶子正蹲在坟前,双手合十地祭奠着亡者。几天后,岛村在他下榻的温泉客栈的账房里见到了前来帮厨的叶了,感到自己被这个少女吸引了。尽管驹子是爱他的,但他总有一种空虚感,把驹子的爱情视为美的徒劳。与此同时,驹子对生存的渴望像赤裸的肌肤一般触到了他的身上。现在,他觉得叶子的慧眼放射出一种光芒,像是看透了这种情况。一天夜晚,叶子为帮驹子送纸条而来到岛村的房间。闲谈中,叶子请求岛村善待驹子,可他却表示并不能为驹子做点儿什么,觉得自己“还是早点儿回东京去为好”。叶子便若无其事却也是认真地请岛村把自己也带到东京去,并询问岛村是否可以雇自己为女佣。终于,岛村觉得已经到了该离开这里的时候。他漫无目地地游逛了一天后,傍晚又乘车回到了温泉浴场。就在驹子抱怨岛村不带她同行时,突然响起了火警的钟声。原来,是正在放映电影的蚕房着了火。

  他们俩随救火的人群向火场跑去,缀满繁星的银河好像从他们的后面倾泻到了前面,仿佛要拥抱大地。蚕房喷溅出的火星子迸散到银河中,然后又扩展开去,黑烟冲上银河,相反地,银河蓦然倾泻下来。喷射在屋顶以外的水柱,摇曳着变成了蒙蒙的水雾,也映着银河的亮光。在消防队员喷射出的水柱前,一个女人的身体在空中挺成水平的姿势由二楼坠落下来。这个女人原来是叶子。由于是仰着脸坠落下来的,衣服的底摆被掀在一只膝头上。岛村觉得,叶子并没有死去,她内在的生命正在变形,变成了另一种东西。

  岛村站稳了脚中抬头望去,银河好像哗啦一声,往他的心坎上倾泻下来。虽没有什么大的波澜,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语,却在幽艳,光润的文体底层,如同透过那细细的网眼,充分地展现出那充满透力的描写,仿佛从我们的内脏中像雾一样弥漫开来,并且渗透我门内心深处,使我迷雾内从中吸收到在其它书中所吸收不到的文学知识。自然、清晰、流畅。这正如《雪国》这部书一样,具有着极深的内涵,值得久久的回味。

  

雪国读后感3

  《雪国》这部作品,如果单从语言的表达与意义这方面来看的话,我们极易发现它只不过是浅浅淡淡的生活的一种持续,没有什么值得真正吸收的亮点,然而如果我们着眼与它的表现浸透力(所谓的浸透力,是指浸透于作为对象的人与物之间的力量)。也就是着眼与它语言的价值的话,就不由你不觉得川端康成是位很了不起的作家,也同样会认为《雪国》是一部十分杰出的作品之一。

  在《雪国》这部作品中,描述了一位自由撰稿的舞蹈研究家岛村在一次机遇中认识了当地的一位艺妓后的情景,那时所为的艺妓就是平时在家里做些平凡的家事,过着极为普通的生活,待到被召唤时就立刻摇身一变成为一个地道的艺妓,有的时候她们在客人的旅馆内一起歇宿,大家坐在火盆旁闲聊一些家常,很自然地同客人们熟悉起来,而后,当她们看到男人们穿着棉睡衣就寝或起床时便会给予精心的料理,荀子就是这种地方艺妓中普通的一个,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人逐渐的熟悉起来,并且经常见面。

  《雪国》这部书中虽只是淡淡地描述了岛村与这个艺妓的交往,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更进一步的从字里行间中感受它是以其各种形式表现出来的浸透力,就会很轻易的发现《雪国》是一部杰出的作品,因为川端康成的文学大都具有动摇作品根基的浸透力,然而也正是它牵动了作品的整个世界,从川端康成的文学作品登场入物男女关系的构成方式,对自然的安排方式,以及对周边事物的接触方式来看可以说其特点就是《雪国》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采用象征、暗示和自由联想来剖析人物的深层心理。同时又用日本文学传统的严谨格调加以限制,使自由联想有序的展开。在文中作者借助两面镜子作为跳板,开始把岛村从现实世界诱入到超现实的回想世界又从梦幻回到现实。作者通过这种有节奏的跳跃联想,一步步地唤起岛村对驹子和叶子的爱恋之情。可以说,驹子和叶子的内心世界常常是岛村的意识流动中展露的,是属于岛村的感觉中产生的幻觉。这种把人物的心情、情绪朦胧化,正是川端式“意识流”的独特表现。寂寞、寒冷。

  所有的.浮躁都沉淀下来,但是所有的热情和温暖也流失了。

  那一刻只觉得时光漫长,世界的律动和嘈杂永不止息,却与自己没有任何关系。眼前只有茫茫雪国,白色的山脉,白色的轻烟,白色的结晶飘落,静谧无声。

  一直觉得雪是很奇妙的事物,明明寒冷彻骨,却又给人柔软的感觉。《雪国》也是,明明清冷无比,却又透出绝望般的丝丝温暖。

  我曾经是为了爱情描写而看《雪国》,最后看见的却不是爱情,而是生命的脆弱渺小之忧伤。

  还是无法说出心底的感受,毕竟,这是一本太棒的书。只能说,这份震撼,我也许一生都不会忘记。

  回首昨天,我们不难发现,在通古搏今的大世界里,其实仍有许许多多我们认为已经很完美的东西,仍旧还需要那么一些极小甚至细微的东西进行一下精心的点缀,包括我们认为无法更改的记忆亦同样如此,《雪国》一书的出现就为我的记忆增添了一道绚丽的亮点,《雪国》一书已记不起是哪个假期读的了,大概距今已有许多时日了吧!然而书中精彩之处至今仍记忆尤新。

  书中虽没有什么大的波澜,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语,却在幽艳,光润的文体底层,如同透过那细细的网眼,充分地展现出那充满透力的描写,仿佛从我们的内脏中像雾一样弥漫开来,并且渗透我门内心深处,使我迷雾内从中吸收到在其它书中所吸收不到的文学知识。自然、清晰、流畅是我对《雪国》一书的简短评价,然而这评价正如《雪国》这部书一样,具有着极深的内涵,值得久久的回味。

雪国读后感4

  她的眼睛同灯光重叠的那一瞬间,就像在夕阳的余晖里飞舞的妖艳而美丽的夜光虫。

  我对《雪国》这本小说的感觉很复杂,因为从我看过的小说中没有一本是像这本一样的,而它给我的感觉又有些像沈从文的《边城》。读完这本小说后我最直观的感觉就是哀怨和徒劳,哀怨,是因为整本书都是一种冷冷的基调,无论是景物的刻画,还是人物的心情,都让人觉得如冬天的淡淡的风吹卷着读者的心绪。其间描绘的虚无之美,洁净之美和悲哀之美达到极致,令人怦然心动,又惆怅不已。

  “在镜中的雪里显出了女子通红的脸颊,这是一种无法形容的纯洁的美。也许是旭日东升了,镜中的雪越发耀眼,活像燃烧的火焰。浮现在雪上的女子的头发,也闪烁着紫色的光,更增添了乌亮的色泽。”这是岛村与驹子第一次同宿后,驹子早晨梳洗给岛村心里留下的最初印象。”黄昏的景色在镜后移动着,人物是一种透明的幻象,景物则是在夜霭中的朦胧暗流,两者交融在一起,美到虚幻,荒诞却又是当时最荒诞的现实。

  “特别是当山野里的.灯火映照在姑娘脸上时,那种无法形容的美,使岛村的心都几乎为之颤动。”这是岛村对叶子第一次动心。就如同岛村自己所想“大概这些都是在幻化的镜中幻化出来的缘故。”作者以这两面镜子作为跳板,串联起了整本小说的感情,两面镜子中的驹子和叶子,都是属于岛村的感觉中产生的幻觉。对于驹子,最初也是岛村对于精神美的追求对象,因此只是萍水相逢,但这嚷他有意愿回到雪国,再次相遇;第二次来到雪国,看到驹子沦为艺妓,岛村既惊诧,又似乎在预料之中,他对驹子感情是对美貌的依恋,和对她的怜悯,岛村在驹子身上体会到了“实”,却没有感受到“灵”。也许有的也只是男欢女爱罢了!所以当叶子请求他好好对待驹子时,岛村却表示无奈和惋惜,而叶子却继续以之前驹子的美好形象,让岛村倾心而他却未有对叶子爱的的表示。直到在他离开雪国之前,剧场失火,发现叶子从二楼上掉下来死去,对于追求精神化,人情化爱情的岛村如同是美的幻灭。

  至于驹子与叶子之前的关系也甚是微妙。驹子羡慕叶子那么纯粹的存在,叶子却为驹子这样活着而悲哀。驹子爱岛村爱的纯粹而卑微,其实她心中默默地期待岛村带她回去东京,希望岛村能够好好待她,但是驹子却又是一个为生活而生活,为爱情而爱情的人,对生活似乎是一种逆来顺受的乐观,她爱岛村而这样的她在岛村面前觉得不知怎么开口,觉得无颜开口,同时她也早知道回答与结局。她只是缺一个让她死心的致命一击。当叶子帮她问出了心中所想时,驹子暗暗的从岛村的话中得到了结论。叶子看清了驹子与岛村的悲伤结局,当叶子结束与岛村的谈话后,“叶子想要扔掉那只被捏死的飞蛾似的打开了窗户”,这已经暗暗了预示了结尾。她不相信岛村与驹子会有美好爱情,也不相信岛村会把自己带回东京。

  爱之所以徒劳,是因为岛村是驹子的全部,而驹子却可有可无。穿过界县那长长的隧道,只有他可以来去自如。而她,哪儿也去不了,谁也留不住,不如纵身一跃。驹子就是叶子,叶子是内心的驹子。

  “叶子死去,岛村看见驹子抱着叶子的身体就像她抱着自己的牺牲和罪孽。”

  读完这本小说后我了解了川端康成这位作家,诺贝尔奖给他的颁奖词是“川端康成极为欣赏纤细的美,喜爱用那种笔端常带悲哀,兼具象征性的语言来表现自然界的生命和人的宿命。”而《雪国》则被评为史上最美的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川端康成的文字总是凄哀而又悲凉的,这和他的自身经历有着莫大关系。

  他幼年父母双亡,祖父母与姐姐又相继死亡,一生漂泊无定,逐渐形成了感伤与扭曲忧郁的性格。深受佛教和虚无主义影响,世界级诺贝尔文学奖的荣誉没给他带来丝毫的快乐,只使他感到厌倦和烦闷。而在他在经历了辉煌的岁月,获得了无数成就加身。他自杀了,或许是他一直以来的压抑而又或许是三岛由纪夫的死刺激了他,未留下只言片语,两人相继自杀,留给了后人无数的疑问。我想也许这就是川端康成一直追寻的自由了吧!我们终归是不懂他的……

雪国读后感5

  这是一片隔绝孤立的净土,穿过县界长长的隧道,大雪纷飞的地域自由地散发着蛊惑人心的魅力。经过长久的黑暗才能到达的雪国带着与生俱来的梦幻与缥缈,遗世而独立。以此为背景,一场飘落着雪的梦徐徐展开。

  雪国是一场梦,这场梦里有萦绕着鲜嫩气息的后山,有积雪覆盖的村落,有雪水融化的青石板,也有美得极致而冷清的巨大星带。

  岛村,这位玩世不恭、未尝认真对待生活的纨绔之人,始终贪恋着一种虚幻的美。因此他踏上了这片梦幻的乐土,邂逅了符合自己虚无美学的驹子、结识了双眼中灯火闪映的叶子,岛村在这座遥远偏僻的雪国建立了自己迷幻与虚无的梦境,也在一次次的闯进与入侵中慢慢解构粉碎着自己的白色美梦。

  细看驹子,她本人的命运带着深深的徒劳,淋漓地体现了一种日式虚无。当她因为行男重病而堕入风尘成为艺妓,失去自己的'“纯粹”之后,这种种的努力最终还是在行男死后归为徒劳,彰显一种令人窒息的无力。岛村早早便看透她命运的徒劳,但是岛村执着于一种“徒劳感”,因此将驹子本身的徒劳生命作为自己的审美取向,去欣赏、去把玩。而他也一直作为驹子徒劳命运的旁观者与见证者,他无可奈何,也无动于衷。

  岛村对驹子的迷恋源于他对虚幻美的执着。驹子在岛村心中是一个“连脚趾弯里大概也是干净的”洁净得出奇的女子,从这一点来看,岛村对驹子的喜爱并非建立在驹子本人之上,而是建立在岛村自己的幻想之上,这更可以印证岛村对个人幻想的热衷,以致显得他对现实之物若即若离了。岛村对驹子在肉体上表现出来的些许克制其实也是在竭力不去破坏自己建立在驹子身体上的幻想,可以断言,岛村对驹子的怜爱感情更多是源于对虚幻美的固执追求。川端康成对岛村与驹子之间感情的描写从未浓墨重彩、歇斯底里,这份以幻想为基础的感情没有火焰般热烈的情欲,只是雪将融化时的无力与哀伤。只是这种日式的迷幻与虚无之美,带着徒劳感,在全书中无时无刻不在被作者强调凸显。

  岛村对叶子的兴趣同样起于他个人迷幻的爱好。通读全书后不难发现,在岛村第一次到达雪国时,尚未成为艺妓的驹子是岛村心中纯粹之美的无瑕象征;而当岛村第二次来临,因为行男而成为艺妓的驹子失去其“纯粹”,取而代之的便是在窗玻璃上映出漂亮容颜的女孩叶子。叶子在车窗上透明的侧脸和闪烁的眼神为岛村做的这场雪国之梦蒙上一层更缥缈的纱。

  这三人在雪国之中形成一种稳定三角形结构,平衡了岛村的迷幻梦境。然而随着岛村的步步入侵,最终驹子和叶子都向岛村提出了将自己带走的想法。读后感岛村却将这二者尽数否定,打破这种三角平衡,最终,雪国梦境以叶子的死亡与驹子的疯狂收尾,岛村自己精心建立的美梦解构离析,崩塌破碎。当银河哗啦一声向他的心坎倾斜下来时,千万颗星星的重量该将这场梦砸得粉碎,该将岛村从这场幻境中照耀清醒。

  川端康成笔下的雪国透露着他本人的世界观,让人感觉到美的同时又产生了一种深深的无力感。书中那句“生存本就是一种徒劳”让人感觉海水没顶般的绝望。正如岛村对驹子那句“我什么也不能为她效劳呀“一样,阅读此书时,我也对书中人物的命运感到无可奈何。读完后便有一种怅然若失的虚无之感。这是日式虚无之美,在不经意间挖空读者的灵肉,吞并进书中,因此读者与书中的人物一起连带着变得无力与缥缈了。

  回看全书,从头至尾都贯穿着一种日式虚无,也就是所谓的“徒劳感”。从生存到死亡,中间连接着的不过是徒劳。驹子被命运玩弄便是如此,叶子没能来得及掌控自己命运的航向也是如此,雪国梦醒,驹子疯了,叶子死了,只留岛村一人在从雪国归往东京的列车上徒劳叹息。读罢不由得让人感叹,人生也如雪国梦一场,迷幻而虚无,缥缈而徒劳。

  川端康成这本著作为我们展示了何为日式的迷幻与虚无之美,它的魅力像一层薄雾氤氲着湿气,浸淫你我的心灵与头脑。

雪国读后感6

  “不知为什么,岛村总觉得叶子并没有死。她内在的生命在变形,变成另一种东西。”

  许是日本文学笔下时刻笼罩着淡淡的悲哀,我总不敢轻易去触碰。读罢川端康成的《雪国》,无力感似有似无地涌上心头,竟感到了莫名的惆怅。

  “穿过县界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

  故事便从川端笔下这片茫茫雪域开始。

  岛村,坐食祖产的有妇之夫,对西方舞蹈感兴趣,然而却只是凭借西方舞蹈的书箱和图片去任意想像。他不是欣赏舞蹈家栩栩如生的肉体舞蹈艺术,而是欣赏他自己空想的舞蹈幻影。驹子,雪国的艺妓,为了给师傅患病的儿子行男等医药费成为艺妓。她是一个连脚趾弯里大概也是干净的女子,她希望能够上城市去,与其它山沟沟里的艺妓不同,她几乎每天都写日记,把读过的小说做了十册多的读书笔记。小说描写了岛村三次到雪国来找驹子,在第二次来的途中被一双美丽的眼睛吸引。“她的眼睛同灯光重叠的那一瞬间,就像在余晖里飞舞的夜光虫,娇艳而美丽。”这是一个叫叶子的姑娘,她的声音悲戚而优美,仿佛是某座雪山的加声,小说平谈如水,却纤弱氤氲着淡淡的悲哀。最后以叶子在一场大火中丧生而结尾。

  川端康成的文笔极其细腻,意识流的内容按时间顺序相互交织,所有情节,语言都如雪国的皑皑白雪,纯净而无丝毫杂质。平淡却能给予心灵沉重一击。

  小说始终围绕着“虚无”与“徒劳”。

  在岛村看来,一切都是徒劳的,他拥有幸福的家庭和令人艳羡的社会地位,却一直在寻找活着的意义。驹子在他眼中,所做的一切都没有意义。驹子记读书笔记是徒劳的;对城市的幻想是徒劳的。“看上去她那种对城市事物的憧憬,现在已隐藏在淳朴的绝望之中,变成天真的梦想。他强烈感觉到,她这种情感与其说带有城市败北者那种傲慢的不满,不如说是一种单纯的徒劳。”她爱上不可能的他是一种徒劳,她为了将死的行男筹医药费是徒劳……

  生命本来就是徒劳的,所以岛村在看到叶子死的时候并没有什么极度的悲痛。“待岛村站稳了脚跟,抬头望去,银河好像呼啦一声,向他的心坎上倾泻了下来。”叶子是虚无的美丽,是精神纯洁美丽的化身,她的死亡映证了生命的虚无。生死无常,人生无常,无生就无死,无死就无生。人生无所谓生和死,死并不是生的.终结,无并不是有的肯定。生和死,有和无只不过是生命存在的两种形式,只有敢于肯定死,才能拥有生,才能在生的时候不为死的影子所困扰,才会在列的时候不会因贪生而却步。死是幸福的重点,人死后就回归到虚无,同自然万物一样,达到万物一如。这是川端康成通过《雪国》想表达的,与中国古代老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有时候我们将生死看得太重,在这世界上,我们谁也没有办法活着离开。那又何必自寻烦恼,为生死所困呢?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倒不如坦然去面对生老病死,像赶赴上盛宴般去迎接自己的宿命。

  生命会回归虚无,但我并不认为生命本身就是一种徒劳。

  哪怕到最后我们什么也带不走,但在有限的生命里面,我们可以探究生命无穷的意义,因为岛村觉得一切都是徒劳的,所以他一直深陷在一种混沌的泥潭中,找不到生命的意义所在。我们活着,就有活着的使命,有更多未知等待发现,许多问题等待思考。我不愿意因为结局而放弃享受生命的过程,哪怕是为了一朵春天早开的花,第二天升起的太阳,我都有正取幸福的理由。就如同雪国不会一年四季都大雪飞扬,它总会等到了春天的到来。这也正如我们每天都做的,期待第二天的朝阳,为更好的明天奋斗。

  在川端康成的笔下,那里还是一片白雪琉璃的世界,迷迷蒙蒙地罩上一层柔和的乳白色,整个世界纯白洁净地似有似无。里面有物的悲哀,人的悲哀,人的徒劳,生命的虚无,岛村的哀伤,驹子的三弦梦……

  “没有剧场墙壁,没有听众,也没有都市的尘埃,琴声就会透过冬日澄澈的晨空,畅道无阻地响彻远方积雪的群山。

  在那里,雪山将给生命,最冗长的回音。

雪国读后感7

  “不管怎么说,这个女子总是个良家闺秀,即使他想女人,也不至有求于这个女子。这种事,他满可以毫不作孽地轻易了结它。她过于洁净了。初见之下,他就把这种事同她区分开来了。”川端康成在《雪国》中这样说。

  第一次读川端康成的作品是在初中,当时好奇地捧着姐姐的高中课本看《伊豆的舞女》。高中时又看了好几遍,这应该是我看过的最多遍的课文了。当时我还没有喜欢上文学,却喜欢上了那段飘着缕缕悲伤的文字。

  《雪国》是在我高三毕业那个暑假看的。那时刚开始看书,不知道该看些什么书,因为想起了那篇《伊豆的舞女》,所以找来了川端康成的这本《雪国》。

  直到现在,我还记得看完《雪国》后的心情。那是一股浓浓的惆怅,还有不知所谓的悲伤,整个人恍恍惚惚,难受至极,想拨开心中那片阴霾,却不知道这份悲伤惆怅从何而来,虚无缥缈的感觉让人不知所措。可它又确确实实缠绕着我,让我坐不是,站不是,总觉得失去了什么,追悔什么。

  如果说《伊豆的舞女》只是淡淡的悲伤的话,那《雪国》给人带来的.悲凉就要浓厚的多。小说中的人好像都是病态的,似乎多愁善感到立刻就会去自杀。而在这病态的爱情中,却又始终透露着两个字,最吸引我的两个字:纯洁

  就像开头我写的那段话,“她过于洁净了。”这是与村上春树的作品完全不一样的纯洁。你能想象一个妖艳、甚至有些放荡(当然我不喜欢这样评价驹子)的舞妓从未与男主人公发生过那方面的事情。

  “她过于洁净了。初见之下,他就把这种事同她区分开来了。”

  就是这样,整本书都没有发生过。虽然他们两的举动是那么亲昵,也常常一起过夜,但最终还是相敬如宾。

  过去,我问朋友,你有没有喜欢过一个女孩,非常非常喜欢,但是却从来不想与她发生那方面的事情,觉得这样做是对她的一种玷污?朋友说没有。我问过几个朋友,他们要不是嗤之以鼻,就是说我太幼稚。可是,你不觉得这很纯洁吗?只是喜欢一个人,完全没有性上的冲动,这不是爱的更彻底更单纯吗?

  晚上又看了遍《雪国》。上次那种悲戚的心情还余音未了,所以我不敢太认真的深入故事。看书的过程中,一会儿上个厕所,一会儿去隔壁串个门,一会儿吃颗桃子。基本上,我是在这种三心二意中看完小说的。有时候真的很害怕,那种悲伤的心情是很难消除的,经历多了,渐渐害怕那种心情。于是乎,渐渐害怕看书。

  在这种故意的三心二意下,看完《雪国》后心里只是感叹:哦,原来是这样!

  我也不知道这样感叹的原因,也许是为故事感叹,也许是为看完故事的自己感叹。

  躺在床上,翻来覆去,这股悲伤就像晚点的列车,虽然会迟到,但永远都不会不来。于是,我又坐在了电脑前,想着故事里的那个驹子,那个爱的竟似癫狂的舞妓。

  驹子的心该有多矛盾?不停嚷着走,却又舍不得挪步,明明热烈的喜欢岛村,亲密接触后却又护住胸口,还喊着:这是什么玩意,什么玩意。明明想留下来过夜,又怕被人发现……,可问题是,她有着与这可爱的羞缅完全不符的身份,舞妓。要是别的舞妓,这样定会让人觉得虚伪、做作。可正因为她是驹子,正因为她是舞妓,这份羞缅却让人倍加珍惜了。驹子有股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纯洁,我从不怀疑。

  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岛村为什么不把驹子娶回去?不是喜欢吗?日本不是可以去二房吗?为什么岛村就不把驹子娶回去?一个悲伤的结局让悲剧更加悲剧。虽然小说的最后,他们俩还在一起看火灾,但是在弦外之音中我知道,岛村要离开了,很明显的要离开了。他都不会悲伤的吗?这一切真的都是“徒劳”吗?

雪国读后感8

  “穿过界县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夜空下一片白茫茫。”

  川端康成在书的开头这样写到。

  读过许多日本作家的书,芥川龙之介,大江健三郎,三岛由纪夫,甚至是颇为中国读者喜爱的村上春树,我却独爱川端的文章。喜欢他美得到了极致的文笔,喜欢他文字间游走着的淡淡的忧伤,喜欢他笔下纯洁的没有一丝污垢的世界。我一直以为,在那个战火纷飞,硝烟四起的年代仍能写出这样不染尘埃的故事的作者,生活一定是优雅而富裕的。实则不然。他从小失去父母,无依无靠,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一贫如洗的家境使他初恋受阻,失意的他在独自旅行的途中偶遇了舞女鹤子,鹤子清纯美好,天真活泼,让沉浸在悲伤中的他倾心,而鹤子也喜欢上了这个沉静的大男孩。可是在那个年代,舞女是卑微低贱的下等人,而他却是受过良好教育的学生,这样拥有截然不同身份地位的两个人,是无法被旁人理解并接受的。最终,他只得忍痛与鹤子分别。为了怀念这段感情,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创作了小说《伊豆的舞女》,小说中纯洁的爱情故事至今仍感动着每一个读者。

  比起《伊豆的舞女》中清纯的代子和她无暇的爱情,《雪国》的基调无疑是哀伤荒凉的,背景也更复杂。主角“我”,岛村先生,是一位住在东京,靠继承遗产无所事事的作家。“我”在旅行至雪国的途中,寄宿于温泉旅馆,意外的遇到了五等艺伎驹子和他的妹妹——清纯美丽的少女叶子。驹子年轻又富有活力,“玲珑而悬直得鼻梁,虽显单薄些,但在下方搭配着小巧的紧闭的柔唇,宛如美极了的水蛭环节。两只眼睛,眼稍不翘起也不垂下,像有意描直了似得,恰到好处的镶嵌在两道弯弯的`浓密的短眉毛下。借助着”我“的眼睛,作者描绘了这样一个生长在雪国,却又带着几分烟花巷气息的女子。彼时,与岛村第一次相遇的她还只是旅店的女侍,如今却为了为未婚夫赚疗养费而卖身为艺伎。驹子的身上,散发着两种气息,既有山野女孩子的无拘无束,大胆直率,又有作为艺伎的娇柔妩媚。她可以在”我“面前莫名的抽泣,多愁善感的埋怨,告诉我不幸的身世遭遇,甚至向我说出自己本不爱行男,和他订婚只是为了满足师傅的心意,也可以在分别时笑着对我说”下次别忘了把夫人一同带来“

  这样年轻,大胆,渴望爱情的女孩,驹子毫不掩饰自己对岛村炽热的感情,而对于已有家室的岛村来说,与驹子的相遇并不算什么,他是漫不经心的。岛村触碰到的驹子,是冰冷的,当她把脸颊贴在岛村的掌心,岛村抚摸着她稠密的黑发时,感到的是雪国之夜的寒峭。驹子与岛村之间,永远隔着一层薄薄的,却又无法戳破的膜,这注定他们一直在分别。在我眼中,驹子与岛村之间根本没有什么所谓的爱情。岛村,这个来自东京的男子,出现在白茫茫的与世隔绝的雪国,驹子眼中的他,作为一个异性,无疑是新奇的,也许驹子因为寂寞,因为逃避行男,才会不由自主的接近他,甚至于爱上他。而对于岛村,驹子只是栖身雪国这个冷清之地的一个不谙世事的艺伎,岛村离开了雪国,还会记得驹子么?

  雪国的一切都是寒冷的,就连春季,也残留着残冬留下的寒意。驹子在行男去世之前竟不愿意回去再看他最后一眼,岛村与驹子分离时既无悲伤也无难过,他甚至未曾留恋;叶子从火场坠落死去,岛村心里只是也只有震惊。

  有人说川端康成笔下的一切都太美好,如水中花,镜中月,可望而不可及。也有人说,雪国太颓废,太消极。无论怎样,《雪国》带有的淡淡的忧伤和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悲观,消极的情绪是不置可否的,但这也正是美好到了极致的表现。川端康成一直极力渲染人性之美,无论代子,驹子还是叶子也好,她们都不曾受过半点世俗的熏染。

  然而,‘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他本人,却在多年后的一天,在工作室里打开了煤气阀门,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雪国读后感】相关文章:

川端康成雪国读书笔记03-23

雪国心得体会04-09

雪国读后感06-25

《雪国》读后感想07-14

《雪国》读后感01-16

《雪国》读后感06-29

雪国读后感范文04-25

《雪国》的读书笔记600字04-03

雪国读书笔记4篇04-03

雪国读书笔记3篇03-30

Copyright©2013-2024duanmeiwen.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