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科学家袁隆平》有感

时间:2023-12-25 18:06:53 读后感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读《中国科学家袁隆平》有感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读《中国科学家袁隆平》有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读《中国科学家袁隆平》有感

读《中国科学家袁隆平》有感1

  袁隆平,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是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在寒假里,我读了《中国科学家袁隆平》这本书,对袁隆平爷爷的故事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袁隆平爷爷在目睹了农民们因粮食短缺而挨饿的现状后,为了让中国人民能过上好日子,他决心改良水稻品种,走上探索科技兴农之路。

  在当时,袁隆平爷爷提出改良水稻的.设想是需要勇气的。按照当时的经典理论,水稻作为自花授粉的植物没有杂交优势,实验没有任何意义。但他不迷信权威,坚持要亲自实验。他一年四季都在农田里观察水稻,一有空余时间扎在实验田里研究水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虽有一些收获但更多的是失败,可他没有沮丧,他说:“我不在家就是在实验田,我不在实验田就是在去实验田的路上”。他下定决心要和饥饿、灾荒作斗争,坚持科技创新和报效祖国的信念一直激励着他。就是这样,袁隆平爷爷坚持不懈地和失败赛跑、和时间赛跑,在他和整个科研团队的一次次努力下,终于发明了水稻新品种——杂交水稻。

  他因此获奖无数,先后获得“国家特等发明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沃夫农业奖”、“世界粮食讲马哈蒂尔”等多项国际大奖,并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019年,他还被国家授予“共和国勋章”,人们都称他为“杂交水稻之父”、“当代神农”、“米神”等。

  读了袁隆平爷爷的故事,我也把袁隆平爷爷的精神用到我自己的学习中,比如为了背诵古诗,不管作业写得多晚,不管是否在家,我都没落下这项任务。我先把古诗读三遍,再看注释理解诗句,做完批注后再练习背诵,背诵完了录视频,最后再默写一遍。因为坚持不懈,我背了很多很多古诗,积累了不少关于古诗方面的知识。我能坚持背诵古诗,正是袁隆平爷爷坚持不懈的精神影响了我,袁隆平爷爷的故事已装在我心中。

  我想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也要有这种态度。遇到难题时,我们要刻苦钻研;学习技能时,我们应知难而进......不论做什么事情,只要认定了目标,就要一往无前、永不退缩,相信坚持的力量。

读《中国科学家袁隆平》有感2

  立春,标志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已过去,开始进入风和日暖、万物生长的春季。清晨,望着熹微的远方,我总会不时的想起袁隆平院士,我有幸读到了这本《中国科学家袁隆平》。

  在这个战火纷飞的年代—1930年,袁隆平出生了,各路军阀混战,搅得他生活不能安宁。此后的日子里,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袁隆平的一生跌宕起伏,他在那么艰苦的环境里孤身一人做研究,功成名就而不居功自傲,淡泊名利,现今安详离开人世,国士无双,举国哀恸。

  对于他来说,母亲的教导是不可获缺的,一个个故事,让袁隆平渐渐领悟了些许人生的哲理,读懂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里的悲寂,“女娲造人”使袁隆平知道了土地对于人类的伟大意义,为袁隆平“立志学农”的理想奠定了基础。

  素履以往,独行愿也,他在一片又一片的反对声浪中逆水行舟,不曾回头。“没有错误的实践,只有错误的理论”,成为了袁隆平的前进动力,炽热而深沉的家国情怀,正是他冲散阴霾,乘风破浪的力量所在。他就是这样,在艰苦卓绝的日子里,默默无闻的奋斗着,壮年的袁隆平在一次又一次的实验中总结,不断的尝试,成功培育出优质多产的杂交水稻,功成名就,这是多少年的艰辛奋斗啊,他们凝结成“袁隆平”这个不朽的名字,照片也许会因时间的流逝而泛黄,而脚下的'稻田会一直努力生长。

  星河灿烂,洪波涌流,袁隆平院士以梦想为舟,奋斗为桨,立己达人,兼济天下,淡泊名利,不愿做官,全身心投入研究。“我们吃饭靠两平,一是袁隆平,二是邓小平”,这是农民多么发自内心,感人肺腑的话呀!它是那么真诚,那么质朴。

  自古忠孝难两全,晚年的袁隆平,因为工作而不能回家,父亲重病不知道,为了不影响他工作,邓哲瞒住了袁隆平,这是一个多么通情达理的父亲啊!一九八二年春节,妻子与母亲患病,他照料的无微不至,是那么细心,袁隆平那种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也是那么值得我们感动。

  他为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操碎了心,稻子变酒精,是多么有创意的一件设想啊,他节省了能源,让农民从中受益,他为的永远是天下百姓。洪荒岁月的炉火明灭,时代巨变的波澜不惊,最终都不着痕迹地投射在粮食上,化作我们平凡的一日三餐,每个仔细品味的人都会心怀感念,余味无穷。

  袁隆平院士去世的那一天还恍如昨日,他铺就了人民脚下的路,成了我们心中的明灯,他定永存我心。我们当今的生活来之不易,科研工作者们在背后付出了多少汗水?不浪费粮食,就是对袁隆平院士的最大的缅怀!

读《中国科学家袁隆平》有感3

  最近,我一直在阅读一本书——《中国科学家:袁隆平》,我被里面的故事深深打动,所以很想分享给大家。

  这本书分为六个章节:与众不同的求学生涯,斗志昂扬的探索时期,踏上育种新旅程,功成名就以后,别样的印象和永不停歇的脚步。

  我最喜欢第三章,这一章讲述了袁隆平在试验时遇到的一些困难,如五一八毁禾案、天气因素等。但无论多大的困难,都没能阻止袁隆平前进的脚步。1968年,袁隆平跟他的助手们去了海南,那儿条件落后,住着茅屋,还有无数老鼠、蚊子来折磨他们,但这些外在条件对于有着坚定意志的`科学家来说都是可以克服的困难。终于,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袁隆平的不懈努力下,发现了一种雄性不育株:“野败”。

  读完这本书后,我深深体会到袁隆平工作的艰辛和不易,无论是烈日炎炎还是电闪雷鸣,袁隆平都必须照看好稻苗;无论实验成功与否,袁隆平始终要保持坚定的信念,在研究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也正是因为有袁隆平这样的科学家,我们的国家才能繁荣昌盛。作为祖国的未来,我们应该学习袁隆平爷爷身上那股迎难而上、勤奋踏实的精神,在自己的学习道路上不断前行!

读《中国科学家袁隆平》有感4

  “我曾经故过一个梦,梦见杂交水稻的茎杆像高粱一样高。麦子像扫帚一样大,稻谷与葡萄结着一串串。我和我的助手们在一块稻田里散步,在水稻下乘凉。”袁隆平爷爷这样描述这他的梦想。

  这本书叫做《中国科学家袁隆平》,这本书的.主编是陈泽华,是吉林教育出版的。至于这本书的内容,那肯定是讲我国伟大的科学家袁隆平爷爷的啊!

  1961年7月的一日,袁隆平爷爷在找到常规的品种试验田里,发现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水稻。麦子大,籽粒饱满,这株水稻简直是天然杂交水稻。袁隆平爷爷想:既然自然界存在天然杂交水稻,那就一定可以培养出人工杂交水稻的水稻来,提高生产量,让大家不再受饿。

  袁隆平爷爷的生平事迹,我不禁感到这一生是多么的坎坷而又伟大呀!“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这两个就是袁隆平爷爷坚持研究杂交水稻的原因。可是现在这两个梦只能是梦了。

  但是我相信袁隆平爷爷不会后悔将自己的青春献给了研究杂交水稻的!

【读《中国科学家袁隆平》有感】相关文章:

科学家袁隆平院士作文(精选8篇)10-21

科学家袁隆平作文(精选23篇)03-28

读《袁隆平传》有感08-07

读《袁隆平的故事》有感11-21

读科学家的故事有感10-05

读《科学家的故事》有感04-28

读《科学家的故事100个》有感11-22

读科学家的故事有感20篇07-13

读科学家的故事有感(通用41篇)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