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师的第一本书》有感

时间:2024-01-13 07:59:05 读后感 投诉 投稿

读《教师的第一本书》有感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教师的第一本书》有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读《教师的第一本书》有感

  我们改变不了世界,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温度”,做个有温度的师。 ——题记

  读《教师的第一本书》,看到了这么一篇《把脉教育的温度》。“温度”,一个多么温暖的词语,著名特级老师窦桂梅老师曾经说过:“教师身上必须有温度、深度、广度。”温度让教师更加具有亲和力,温度让教师更加接地气,温度让教师更加具有人文情怀。

  那么,教师的温度来自哪里呢?我的理解是:如果我们做一个有“爱”的老师,做一个有“妙招”的老师,我们就是一个有“温度”的老师。书中的万平老师就是这样一个有“温度”的教师,她用自己温暖的行动诠释了她说的:“教育的生命力在于教育的温度,我想用自己的心和行动将教育理念变成有温度的爱与教育。”

  做一个有“爱”的教师。万平老师的爱体现在“善于倾听孩子的心声”上,从她踏上教师这个工作岗位开始,她就是孩子的大姐姐、大朋友,不轻易发脾气,由衷地赞扬孩子的闪光点,时时与孩子交流想法,用写心灵日记的方式与孩子沟通,并在征得孩子同意的基础上把心灵日记的内容编撰成《小笔头》《小木桥》之类的班级小报刊,成为每个孩子的成长档案,这样的老师怎么不是一个有“温度”的老师呢?在我们的身边,不是也有许多这样的老师吗?当孩子遭受挫折的时候,有爱的老师就会找个适当的机会,拉着孩子的小手,用母亲一般温和的语言跟他沟通,鼓励他,让他重新燃起信心;当孩子身体不舒服时,有爱的老师就会亲切地摸摸孩子的额头,关切地嘱咐孩子按时吃药,多休息,让孩子感受到父母一般的温暖;空闲的时候,有爱的老师就会来到孩子们的中间,与孩子聊聊天,说说话,交流一下各自的想法,甚至可以知道一些你以前不知道的专属孩子们的“小秘密”,让孩子觉得老师不是高不可攀的······有温度的老师,就是能够最大限度的把学生当自己的孩子来爱。

  做一个有“妙招”的老师。每个教师在接手一个班级后,面对的不仅是几十个孩子,更有孩子背后的几十个家长,几十个家庭,是一个以孩子为连接点的复杂的“小社会”,因此,与家长的沟通就是一门极具艺术性的学问。万平老师有“三不”原则:不和家长吃饭,不家访,不请家长到自己家里来,用这三不原则与家长保持等距离的职业关心,使工作起来更方便。万平老师还有很多家校沟通的“妙招”,每周一期的《家校通讯》,使每一位家长都能够结合班级状况对自己的家庭教育进行反思和调整;“家长沙龙”是万平老师为不同类型的家长举办的不同主题的讨论会,就某一个孩子教育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使班级教育拥有了不同的层次和针对性,教育的效果就是多元的、立体的。还有网络教育形式咪咪乐园等。这样的老师怎么不是一个有“温度”的老师呢?在我们的草根教师民众中,这样有思想、出妙招的老师也比比皆是。为了激发孩子的竞争心,有妙招的老师在教学中设置争星榜,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得一颗颗星星,给争得星星的孩子们颁发不同的奖励,让孩子在争星的过程中培养了竞争意识,明白了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证明自己;为了管理好一个班级,有妙招的老师与学生一起制订了专属自己班级的“班规”,这些班规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凝聚了师生的合力,贴近学生的心里需要,让孩子自愿接受班规的约束,造就了一个向心力极强的班级,班级风貌不同一般······有温度的老师,就是能够在教育的过程中想出许多有利于孩子发展的“妙招”。

  我始终相信,真正的教育在草根,正因为有了很多很多有“爱”有“妙招”,充满温度的草根老师,我们的教育才能够健康的、平安地一路前行。

  那么,让我们做一个有“温度”的老师吧,至少,有了温度,我们不会凉了自己。

【读《教师的第一本书》有感】相关文章:

新学期第一本书读《吴正宪给小学数学教师建议》有感08-04

读《感恩父母》这本书有感作文07-06

教师读一本书心得体会11-10

教师同读一本书读书心得(精选15篇)07-14

读《父亲是一本书》有感05-05

我的第一本书作文03-09

《我的第一本书》的教案03-07

我的第一本书教案01-22

《我的第一本书》教案01-22

学生第一教师读书心得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