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万历十五年》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篇1
最近我把《万历十五年》重看了一遍,当然还没看完。我就看了三章,可是这三章让我明白许多,也让我明白了黄仁宇先生在《万历十五年》里极力想说的观点。
1、道德与法律的位置,也就是儒与法的位置。自从秦朝因重法而灭亡后,自西汉以来,各朝都开始任用儒生。但是治国不能光靠儒家的道德观念,还是需要法家的,于是明儒暗法这一治国之道诞生了。但是一直以来儒都是高于法的,也就是说道德是高于法律的。这一点到了明朝最为显著。明朝的官员遇到法律所不能包括的案件时,是在用道德观念来判定对错,而明朝的道德观念是被朱熹的四书概括的。海瑞的斟酌标准里就非常强有力地表现出这一点:
凡讼之可疑者,与其屈兄,宁屈其弟;与其屈叔伯,宁屈其侄。与其屈贫民,宁屈富民;与其屈愚直,宁屈刁顽。事在争产业,与其屈小民,宁屈乡宦,以救弊也。事在争言貌,与其屈乡宦,宁屈小民,以存体也。
这样就算有一些事依靠道德观得以解决,可是法律上的漏洞一味去用道德观填补,没准有一些没有道德观的官员回去钻法律漏洞,以图私利。但是如果让法律高于一切,就会造成像秦朝的短亡。更何况,无论制定法律的人想得多么面面俱到,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法律肯定会有漏洞,这个时候又没有道德观,社会将会更加腐败。只有让法律与道德齐头并进,社会才会与谐。可是自秦朝以来,各朝统治者怕蹈秦之覆辙,所以致使儒生目空一切。
2、文官集团的弊端。由于天下所有的事情不可能都让皇帝过目,所以各朝统治者创建了文官集团,就是为了解决问题,可是久而久之,统治者们发现问题本身就是文官集团。但是这个时候要改是不可能的了,因为文官集团这个制度已被天下有学之士所接纳,如果彻底改变,天下人都会说统治者无道,局部改变又无济于事。文官集团的问题出现在哪里呢?科举制度。
如果想入朝为官、名扬天下,这缺不了祖父的生财致富、父母的辛苦养育、妻子的贤淑达惠、老师的辛勤培养、朋友的.鼓励加油、考官的欣赏录取、上级的提拔教导等等等等,所以说一个人当官之后都要回报这些人,可是明朝官员的俸禄仅够温饱,与实际脱节,就算俸禄可以维持小康,但是不够回报帮助他的人。所以要收常例,有良心的人就收一点,没良心的就会造成苛政。这全看当政的人的品行。所以张居正想改革,最后措施全部作废;申时行与稀泥,最后虽然使明帝国苟且残喘,可还是阻止不了帝国的衰亡。
如果真的想改变这一状况,还是需要林达所提出的“平衡与制约”。
当然,《万历十五年》里对封建社会制度的看法远不止这两条,还有许多的侧面描写与一笔带过的东西,如:重文轻武的利与弊,愤青的不顾全局等等等等。这里我就不多说了,如果想全面了解,就去看一下《万历十五年》吧。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篇2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我的感受:那就是被主宰的悲哀命运。我觉得这句话适用于这本书里面的每一个人。
黄仁宇的这本《万历十五年》,介于学术与通俗之间,读起来有如在读一本小说。他的文字虽然通俗,文笔也不失生动,却在深入浅出中演绎了深刻的道理,字里行间充满了微言大义,为中国历史的研究和写作开辟了一块新的'天地。每一位阅读这本书的人都会觉得,原来历史可以这样写,原来历史是如此的有趣、复杂、丰富,原来历史人物并不是只有历史书上才真正灵动、有趣。
读到张居正时,我感到了世态炎凉,生前的荣华和身后的悲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当时,张居正搞经济体制改革,在道德立国的环境下,试图改变文官系统,以效率代替道德伦理对官员进行绩效管理,却得罪了全体官员,招致死后两年被抄家。申时行试图建立和谐社会,希望通过诚意感化官员们道德的一面,使“不肖者犹知忌惮,而贤者有所依归。”却因为立太子一事被迫辞职。海瑞试图保持执政意识形态集团先进性,却仅凭一人之理想,干预境内的农田所有权,同时损害了地主和农民的经济利益,而被迫辞职。戚继光试图实现国防现代化,采用现代军事理念管理军队,并且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但是张居正倒了,戚继光也跟着被革职。李贽主张个性解放、思想自由、提倡功利主义,但在当时的环境下,最后选择了自杀。作为他们的统治者万历皇帝,实际上也失败了,虽然贵为皇帝,他并不自由,他不能出皇宫到各地视察,不能将自己喜欢的儿子立为太子,甚至不能决定死后和自己喜欢的嫔妃葬在一起,于是他三十年不理朝政。
从他们身上,我们清楚地看到,整个明代社会在发展,但是国家管理系统却保持原样,而且一切改革都被视为异端。所以那些历史人物虽然努力想作出改变,但在整个一成不变的体制面前却只能碰壁,帝国也就走到了尽头。
以史鉴今,通过读《万历十五年》,我们了解到,法治与德治在中国自古就是一对矛盾,当今中国正进入社会转型期,改革所产生的利益的重新分配,需要我们居安思危,时时去拨开安定的表象,看清这个时代的脉络和架构。这也是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想要告诉我们的,就是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历史。不要片面了解历史的一部分内容,只有这样我们才知道每个人物与每个朝代又为何会发展成这样。
——我们无奈与幽暗,也尽量做到让幽暗无奈于我。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篇3
大风起于青萍之末!
这本书的网上评价是相当高的,或许由于几十年国内的传播,其中的一些观念已经间接或直接影响我们,或通过影响相关史学文章进而潜移默化影响我们。读的时候,没有那么强的新颖、觉得与众不同的观念。当我看完书,看到后面关于成书的介绍,我想大概是八十年代时候,书中的那些说法相较于传统较为突破人们对史学文章的认知。但,今天,可能由于其影响通过我身边的老师、或读物直接与间接影响着我,就没有了眼前一新的感觉,或许这正是其伟大之处吧。我没有去探查八十年代时候人们的历史观念是什么样的,不能站在那个时代而以今天的`视角来评价是不合理的。
作为一本畅销书,自然可读性是其第一要素,要兼顾可读性,自然史学的严谨会有所欠缺。但是,wr如果仅仅是枯燥客观的描写,又有几分精神能够读下去。文章包含了作者带感情的理性分析,也给我们开拓了一种眼界,毕竟假如是枯燥的描写不见得我们就会去思考。作者的大历史观,我总结为分析背后的制度及根生蒂固的道德,而把而人看作在历史的车轮面前无抵抗之力。对于背后的道德、法律分析是深刻的,我比较认同的。
但是,作者似乎给予了历史人物更多同情,尤其是万历、申时行,这点我是不太苟同的。在书中,他们是制度、根生蒂固儒家的受害者,有种心有余力不足的感觉。历史的兴衰更替确具有周期,每个人均会在其中深受影响。但是,我对万历的态度确是批评的。不论这么样从内心去,万历是不值得同情的。万历的不作为,消极怠工不值得同情。生活中谁不又遭受着痛苦呢?我更喜欢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乐观、拼搏态度。对于申时行,作者予以了他那折中调和、熟悉人性阴阳的赞美,在我看来,身处要职,如不够强硬,是难以改变现状而有所进步的。在世上,只有你什么都不做才有可能受到别人的最小非议。既然如此,就应为了正确的事情而不顾他人看法。对于身居要位,处事显示温和又为哪般。为人谦恭是应有之义,但做事应有坚定与不让步的原则、立场。在历史的进程中,我更喜欢强势人物张居正。虽然身上有有那些黑暗面,但强势更能反应一种改变精神。
最后,大风起于青萍之末,人生何尝不是,看似简简单单的万历十五年,何尝又不是我们看似平平淡淡的每一天。几十年后,我们走到的地方,都映射着我们身上一直以来的影子。正如这个帝国,一直为其固有的道德与法律、文官系统的牵累,终将走向衰落。而,我们身上的懒惰、得过且过,也在不断的在无意中束缚着我们。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篇4
公元一五八七年没有弥赛亚的诞辰,没有先知的教诲,没有预兆变迁的星斗闪烁满天。有的,不过是一张张脸罢了,一张张疲惫地奔波于历史的定格之中的脸。
万历注定不是属于帝王的时代,这张脸谱中注定没有多少王权的神气。大明王朝注定只是封建史上的一个瞬息,而万历朝大约是合眼的前奏,毕竟紫禁城中休憩的已不再是一个雄心壮志的统治集团,这点,万历之前的嘉靖就感觉到了——万历同他一样早年登极,充满变革和振兴的希望,但这一些希望都随着自身年龄与矛盾的增长、深化渐渐瓦解。明孝宗(弘治)应当感到悲哀,因为他的子孙没能像他那样扭转祖宗留下的可怕局面。也正是因为如此,多事之朝才如同一出又一出的折子戏,留下那么多红红绿绿的角色。
惟独有个人不绘脸谱,单看他一眼就觉得有凛然之气扑面而来。他不是贡生,乡试出身,也不应是有权对别人吹胡子瞪眼的那一类,却绝对有憋着气唱大红脸的天赋。他叫海瑞,就是鼎鼎大名的海刚峰。如果出生在当今社会,他一定算是个勤奋的好少年,与此同时,又是无知的愤青。想要为萎靡的朝政打一剂强心针的他,若不是有打不死的勇气,怎么敢傲立于群臣之中?说他简朴,却又嚣张,普天之下,凡为仕者无不惧其威风;说他忠诚,却又不能扛顶风的旗,固执于毛皮小事之间。一个儒道的修行者,一个斋戒灵魂的素食者,他因为与尘世相触而不再是圣贤。这不仅是海瑞的不幸,更是明王朝的不幸。他以一种极端的方式舒展自己的政治才华——以博得帝王的信任。但嘉靖尚道,万历重情,他只能做一面没有人去照的镜子,被搁置三朝的老臣。
明朝没有李世民,没有长孙氏,宫廷中人人戴着面具。读《明史》我几乎没有抓到一个背影,但庆幸《万历十五年》让我勉强看见了一个海刚峰。几乎孤芳自赏的他,行走于浓妆艳抹的人群中,很干净。他死的时候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镜碎了,却没有人去补。
万历十五年,一五八七,明代的又一面镜子不在了。在一片景仰的声音中,海瑞那张不戴面具的脸成了永远的`幻影。他的矛盾并不来自内心,而是与外界摩擦的结果。我不想假设他为那个时代的良心,或许他没有资格,李贽有,因为他忏悔过。
海瑞不会回头,他不知为何要忏悔,他要做信念,而不是心的殉道者。大明王朝合上眼的前一刻,他或许,是最后的那个愤怒的拳头。
脸?对,他的脸,不过是一张皮。皮下的,才是硬骨头。历史的脸谱是多端的,但油彩背后的,方是本原。一面能透过它的镜子,是不是很好?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篇5
《万历十五年》是中国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所著的一部历史著作,它是对明朝万历年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状况的深入分析和探讨,全方位立体地还原了明朝当时的真实情境,通过这本书,我对于明朝历史和中国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万历十五年》展示了明朝皇帝的弱势地位和权力制衡的局面。明朝的皇帝虽然拥有绝对的权力,但是却受到了各种限制和制约。皇帝并不是可以随心所欲的,一言一行都要受文官的监督,万历想立爱妃的孩子为太子,却遭到了百官的一致反对。黄仁宇通过对于明朝历史的深入研究和深刻思考,分析了明朝皇帝的权力制约和政治弱势地位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他认为明朝的政治制度存在严重的缺陷,那就是它缺乏一个具有真正意义的“中央政府”,导致各地方官员的权力过大,而朝廷的权威却无法得到有效的维护。
同时,《万历十五年》也揭示了明朝官员的腐败和无能。明朝的官员们往往只关心自己的利益,而忽略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这种官员腐败的现象在明朝社会中十分普遍,致使政治混乱,社会的动荡。然而,书中也描绘了一些优秀的官员如海瑞,他们不仅能够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还能够为国家和人民做出重大贡献。这些优秀的官员对于明朝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像海瑞这样的人太少了,无法从根本上更改官场上的生态。明朝沿续了宋朝的重文轻武器想法,使得优秀的将领像俞大猷,戚继光等本来可以帮助强大明朝军队的,却因为文官的压制而无法发挥作用。虽然戚继光战功累累,但还是因为张居正倒台而受到牵连,无法得到善终。
另外,宦官作为明代官员中的特殊群体,在《万历十五年》中也得到了详细的描写。黄仁宇指出,明代的宦官集权力和财富于一身,他们对政治和军事的干预,使得朝政更加混乱。宦官们往往以自身的私利为重,通过贿赂和勾结大臣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对皇帝的影响力巨大,使得皇帝的决策往往受到宦官的操控,进一步加剧了政府的腐败和无能。
最后,从百姓的角度来看,《万历十五年》展现了明朝百姓的苦难和困境。在这个时期,明朝社会存在着严重的.不公平和剥削,百姓们的生活非常困难。明朝重农轻商,再加上海禁的政策,大大地限制贸易的发展。还有由于没有官方的借贷,只能通过民间渠道。“九出十三归”,大大加剧了土地的兼并。为明朝的灭亡埋下了隐患。
黄仁宇通过对明朝皇帝的深入研究,展示了万历皇帝的矛盾性格和统治手法。万历皇帝在位期间,面临着内忧外患的严峻局面,但他却过于追求个人的享乐和安逸,缺乏有效的治国才能。他对于政务的不重视以及对大臣的不信任,使得政府无法有效运转,国家面临着诸多问题,直接导致了明朝政权的衰落和灭亡。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篇6
《万历十五年》是即我在床头读完《明朝那些事》之后又一本关于中国阶段历史的描述,由于习惯性失眠,书中其中感慨也大多因为深夜的躁动而随风去了,但也却有一部分随着可吸入颗粒物一齐沉淀到了我的血液里。
我惊诧,此书中许多人物身上,竟都有当今现实社会的影子。
若将万历儿时看做我们的当代,他原本聪明敏感、乐于上进,也以往励精图治、喜欢读书,他本不是暮气沉沉、消极厌世的人,怨只怨那些作为臣僚的.教师或家长,从不曾将他当作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确切的说是有尊严的独立个体来看待,同样也像像我们的学生时代,很多时候被当成了学习的机器,原本活泼好动、乐于思考,最终却极度厌学。诸如参加完升学考,要将书本剪碎或早上依旧习惯的坐在写字台前却不明白该干什么。所以,万历皇帝作为学生,臣僚做为教师,最大的失败之处,是大臣们剥夺了万历作为一个聪明的年轻人应有的个性、思想和活力。
张居正不让他练习书法,申时行不让他练兵,所有人都不让他立三皇子为太子,甚至与他生前形影不离的爱妃都不能与自我埋在一个坟墓里。失去了如此自由,就算做着皇上,又有什么趣味?但他毕竟是皇上,依然拥有无尽的奢华和整个国家,而当今社会我们的悲哀何至于此。
张居正作为首辅原先言行不一,到我们看见了太多人士的虚伪。官二代,富二代,军二代,黑二代。这个社会原先已经并正在真正属于这些有钱有势有权和不要命的,“学校十年功,不如一棵葱”的现象难免出现。
我一向感觉,张先生本不是奸臣,他也是期望明朝国富民强的,他仅仅是一个有缺点的聪明的刚愎自用的大臣而已。孔子说,“唯女人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其实,“难养”的岂止是女人和小人?任何人彼此接触久了,都难免“不逊”起来,皇帝如此,张居正如此,恐怕包括我在内的大多数人也难免如此。事实摆在眼前,改变虽不及万难却也非一朝一夕之功。
由此,我唯有在心田播种善的种子,也时刻提醒自我,只要是人都会产生某些偏见和不可避免的缺点,学习如何体谅并选择,哪些是我们应当学习的,那些是“见不善而内自省”的,现实无奈与社会种种幽暗的侧面,但却必须允许这些幽暗的存在,因为他毕竟是“丰富多彩”这个词的重要部分。
应对如次、遇到问题、唯有进取想办法,努力让自我多一些才能,开阔些眼界,理清些思绪。而决不能消极怠工,心灰意冷。充满期望才能使我们欢乐生活。
——我们无奈于幽暗,也尽量做到让幽暗无奈于我。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篇7
读完黄仁宇老先生的《万历十五年》,令我印象最深的便是他笔下的海瑞。海瑞是明朝一位清官,最著名的事迹便要属他向嘉靖皇帝上奏的《治安疏》,然而他却并没有像一个寻常的的清官一样受人赞扬。赞扬者说他清廉正直,为百姓说话。批评者说他古怪、冷僻而执拗。海瑞的政治生涯,终归到底是失败的,因为他并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或者不如说,他的理想本身在当时就是不可能实现的。
一个君子何以有志于当官?海瑞说是出于恻隐和义愤。他同情饥寒困苦的流民,也为别人被欺压而感到不平。在他心目中,出仕做官是为了取得为国家尽忠、为百姓办事的机会,而不是借官职谋私利。如此看来,他的确是官员中的典范。
海瑞这种精神的本质也和创建本朝的洪武皇帝的治国思想完全一致。然而海瑞所不知道的是,当朝文官们的行事标准就是在上层颁布一个道德标准,而责成下面的'人在可能的范围内照办,行不通就打折扣。而海瑞却不懂这种所谓阴阳之道。他凭一己之力即想改变整个社会制度的想法,不免有些草率。
不仅如此,海瑞的个人道德之长,不能补救组织和技术之短,更不能代替周密的考察和详细的法律。
海瑞对国家和人民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他也确是一个公正而廉洁的官员,他想让人民生活更幸福,国家更强大,但因为对当时的问题没有有效的处理办法,加上他的操之过急,而干不成实事。他既没有对情形做过周密考察,又没有宣布法律的准则,也没有建立专门的机构去调查案情。仅仅有他自己奋力践行维护的伦理道德,是远远不够的。明朝是以农民为基础的农业社会,缺乏有效的商业法律和货币制度,经济制度也较为僵硬。想要改变这些,明朝现有的政府机构是没有能力办到的,要在当朝力挽狂澜,就要依靠有力的技术与组织。而海瑞偏偏没有意识到这点。海瑞以为只要自己以身作则,实行新制度就能改变现状。
关于海瑞,还有一件小事:海瑞简朴的屋舍里,挂着的立轴上是“忠孝”二字。这是海瑞毕生的信仰。但只能说海瑞空有信念。海瑞的失败,在于他不能洞明世事。他一心崇尚着洪武皇帝的制度,却不知制度早已在潜移默化地改变。他用自己的是非标准衡量着一切,却不知道这标准早已失效。最终,海瑞也对官场,对政治死了心,在贫寒困苦中离世了,想必他的心里,也是充满了苦涩与不甘的吧。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篇8
这是我第二次读这本书。第一次是在大一上学期的时候,那时候看的是电子版的。当时因为“久仰大名”就去找了电子版的资源读。结果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不忍卒读”。对当时的我来说,这本书像百年孤独一样难看,常常的篇幅,堆叠的术语,还有复杂的人物关系、叙述的风格让我望而生畏;加上我本人也比较急功近利,静不下心来看这种难看的书,所以那时候的`我看了十几页就失去了继续看下去的欲望。
然后到了这学期,由于我参加了读书分享会,加之有前车之鉴,我下定决心要把这本书读下去。于是花了差不多4天的时间,每天阅读四五十页,终于把这本书啃完了。期间为了能更加了解其中历史,我还在B站上找了关于张居正的百家讲坛。看完这一遍之后,对本书有了一些了解,对明朝的历史也是,甚至对于整个中国两千年来的历史都有了一些思索。也算是读了这本书的一些收获吧。
这本书之所以难读,我觉得正是它的优点吧——正经、堆料十足。里面所叙述都有章可循,大量引用史料来佐证自己的观点。而且言辞中肯,极少有不正经,片面的言辞。这是一本畅销的学术性著作——欠缺畅销书的通俗易懂,不能像畅销书那样一目十行那样就能懂得其中所写,反之你应该一行一行地认真去读;但是这本书又比其他的学术性著作容易读的多,像看小说一样。我觉得书名也取得不错——万历十五年。取一个年份来当书名,里面有什么奥秘吗?说实话我也是被这个书名吸引的。
说到书名,就要提到书的内容了。我觉得,万历十五年是一个引子,引出了书中故事的前因后果。书中所讲的人物,有六个,分别是万历皇帝、申时行、张居正、海瑞、戚继光、李贽,出来万历皇帝做两章来论,其他五人各做一章。但是每章并不是脱节的,相反,者些人只是相应章节里的主角,其他人充当配角。书中讲述了这些人,这些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局。宿命般的结尾,余韵悠长。
作为一部历史性著作,它的写作是成功的。作者考究了很多史料,详实得记叙了当时的情况,然后又由此引发出自己的历史观,即是:“中国官僚体制以道德代替法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人们理智上的自由被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宗教上善良也无法弥补技术上的不足,这便是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大失败的主要原因。”且不论这种观点对不对。不过这本书确实试图提出一个理论对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做一个原因。历史上也不止他一个人试图提出一个理论可以全面笼统地对中国历史做一个适用的法则。如金观涛在《兴盛与危机》中根据系统的控制论得到的“超稳定结构”社会说。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篇9
万历十五年,在我国朝廷上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起来虽似末端细节,但实质上确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于是,作者黄仁宇便以独特的视角和鲜明的观点,对这段时期加以详实的叙述。
初读此书,并没太大兴趣,以为就是正史野史拼接起来的文字。而其朴实却十分有力道的语言,以现代化口吻描述一段段古代帝王、君臣以及百姓间的故事,着实深深的吸引着我。
皇帝,永远是被仰视的对象。而万历优柔寡断,他甚至不敢对臣子下绝对的命令,文官集团用一些道德观念就可以紧紧的束缚着他。不过,毕竟他是万人之上,一人之下的.帝王,说他软弱,谁会相信?
他所有的妃都顺着他说话,唯独郑妃敢于讥笑他。不是大逆不道,而是因为郑妃确实走进了了万历的精神世界。
我从来不知道,人可以这样的平等,即使在封建时代,人性的光辉也可以发挥的淋漓尽致。皇帝又怎样,平民又怎样,只要存在一种傲骨的气节,不屈的个性,然后明智的发表自己的意见。我似乎理解了伏尔泰的那句话:人生而平等!
郑妃并没有拥有绝色的容貌,她的智慧与机警,使得万历在她面前尽述衷肠,挥泪如雨。作者描述的景象让人为之动容,我们为什么不以真诚的态度待人呢?纵使他在你之上,纵使他生活在社会的最低层。人与人之间不缺乏信赖。
作者用近乎司马迁所持有的公正态度,评价那一时期的人物。包括一代名相张居正,一代名将戚继光,一代名臣海瑞,一代名僧李贽。作者用他的语言魅力拉近了读者与历史名人的距离。他们有血有肉,他们自相矛盾,他们有和常人一样的内心。
每个人的一生都具有悲剧色彩,没有人能够至始至终都活的那么精彩,这就是人。万物都在变化着,人从来就没有什么固定的生存方式。清廉的海瑞固守着儒家思想的成规,他古怪的规矩不为时人所容纳,他青史留名,却仍有遗憾;抗倭英雄戚继光,他的将才也渐渐被埋没,他的军事思想也只能是纸上的字符,很多无法实现;多受后人崇拜的哲学家李贽,一生只在理想中漂泊,他的行为甚至和他的思想完全不同——即反对孔子的是非标准,追求自由,却依靠着达官贵人生存。
或许,我们只能找对一个方向,然后更加智慧的应对一切。
这是我通读全文的一点感想,我不知道是否一定正确,但我希望今后我读的书能使我更加明智。
弹跳着的字符串成了一章古谱,述说着久远的故事,却无法陌生,因为似乎就在眼前。那图画般的人物正向我哭诉,哭诉他们内心的痛苦。我看得到他们生前的光辉和屈辱,我读懂了他们的性格与荣辱将永远定格在历史的一页。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篇10
读书是习惯,但不一定是好习惯!如吸烟、如酗酒。中学时为了逃课而不过于自责,养成了读闲书的习惯,这习惯一养成就戒不掉了,一直保持到今天,以至于每年都要网购些闲书来读。说这习惯未必是好习惯原因有二,一是读书多了不但不会促进思考,而是怠于思考了,以至于生活中的许多事情都要到书本中去求证才算得到了认证;二是书读多了思想杂了,以至于对于现实中的事事与非非不能果敢地认知与判断,往往在茫然中断送了许多机遇。书是一定要读的,但要读适合的书,读适可的量。
《万历十五年》是非管理类、非金融类、非法律类书,于我来说自然是闲书。看电视剧时,育良书记读了,没有引起我的兴趣,我没读;逛书店时,书店老店热情地推荐过一回,我没读;在朋友的桌面上发现了它的存在,我没读。十月间利用早晨、晚上、出差的空闲读完《白鹿原》后,突然没有什么想读的书了,空闲时间一下子空闲了下来。闲来无聊,在与一位挚友聊天时,他郑重并诚恳地推荐了《万历十五年》与《北京法源寺》,于是这二本书就摆到了书桌上。
万历是明神宗朱翊钧的年号(1573-1620年),共使用了48年,为明朝所使用时间最长的年号,万历十五年是1587年。黄仁宇先生选择万历十五年,不是为了讲述万历十五年所发生的事情,只是以万历十五年为切入点,对明朝的政治(明神宗)、经济(张居正、申时行)、军事(戚继光)、文化(李贽)进行剖析,阐述自己的历史观、社会观、人性观等等。书中从文官政治体制中审视个体的`挣扎与存在,用现代政治、经济、历史技术分析评判明代中后期的历史变迁,自人性的角度看待历史人物的处世观,总之此书大视野、小视角,字字珠玑、句句灸痛。
开国君主有开国的难,万物皆衰、百废待兴、陈章立制、千头万绪;守成君主有守成的难,旧例积循、上祖下效、臣僚杂利、新盾待破。读后感万历十岁即位,李太后称制,张居正独揽军政,推行“一条鞭法”,是为“万历中兴”。万历即位时明代立国二百余年,几经中兴,国库虽不线腐钱散,但也不会像崇祯朝一样捉襟见肘;积弊虽深,改之亦艰,不改也不至于国倾家覆。整上国家似乎是一锅六、七十度的温水一样,不冷、不热,不至于冻成一坨,更不至于沸腾!
万历欲有所为,偏偏又掣肘过多,性格儒弱,与其因变革打破平衡、生出事端,还不如避舍静观、左提右挈、相互制约、无为而治。国如此,人如此,能奈何,只如此!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篇11
黄仁宇先生的这本书不同于以往的史书,全书仅仅细写了万历十五年——1587年这一年所发生的大大小小的杂事,却上升到了整个中华历史的思考高度,与中华文明的精神联系在一起,发表了自己独到的观点,读来更是令人眼界开阔,受益匪浅。
与教科书上仅仅几个四字短语便能概括的死板的历史人物形象不同,书中从多角度剖析了各个人物,在这里,没有绝对的好与坏,每个人物都有血有肉,人性复杂。
读此书之前,我一直认为万历皇帝的昏庸仅仅是张居正教育失败所导致,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他的形象也变得完整起来。张居正的腐败仅仅是令他失望的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他对整个政治体制的失望与无奈。
繁复的礼节以及所谓道德束缚的陈词滥调使他疲惫不堪,甚至让他由此陷入与整个官僚集团长期的无声对抗之中,以消极怠工、不理朝政来表示自己对这种长久凝固的封建制度的抗议。
他并不是彻头彻尾的昏庸之帝;相反的,他正是因为太过聪明,看透了这个社会的丑恶与悲哀所以至此。年少时的他也曾是一个励精图治,胸怀抱负的皇帝,甘愿忍受亢长无味的礼节教条,甚至曾徒步游行,求雨祈福。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万历皇帝骨子里的叛逆精神愈来愈烈,企图冲破封建的枷锁。他的叔祖正德皇帝更甚,是一位“离经叛道”的典型,二者都用实际的.行动向陈旧的道德礼教发出了质疑与抗议,更让读书的我们领悟到仅凭道德所堆砌和约束的社会就像是无根的草,浮于表面,不堪一击——这是一个社会的悲哀。
然而这种神奇的制度并不仅仅存于明朝,而是成为了一种传统,存于整个中国的封建社会。张居正也曾试图去改变这种看似已经凝固的制度,无奈根深蒂固。官场之中,人人都以道德君子自称,同时又用近乎严苛的道德去约束他人。
首府张居正自己即是一典例,他对待下属严苛,但是自己却不知检点,奢靡至极,使得官员上下怨声载道。无奈当时张居正权倾朝野,无人胆敢抵抗,可是当他一死,各种丑闻告状便纷涌而出,张居正怕是不曾想到自己生前荣华富贵,死后却背负了一世骂名。再看申时行、海瑞、戚继光等人,他们都是光荣一时的朝臣,但却都有着各自不被人理解的孤独与无奈。这无疑是明朝制度作祟。
纵观全书人物,每个人都可称作是失败的封建道德社会的产物。“存在即是合理的。”的确,我们应该肯定这种制度曾经给中国带来的种种荣光,但是静下来深思,它给予我们更多的是对政治的警示。有了前车之鉴,当今社会需要法治便变得理所当然起来。
当然,中华民族传统的优秀美德不可一并丢弃,不过,人们也开始明白,道德的背后如果没有法律给予支撑,便像没有双脚的人一般无法立足,最终只会被历史的车轮碾压在漫漫黄沙之中。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相关文章: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08-20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11-20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09-01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范文(精选6篇)03-08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通用11篇)03-08
读万历十五年有感04-21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11篇03-12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15篇02-22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13篇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