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读后感

时间:2024-04-01 10:17:00 读后感 投诉 投稿

乡土中国读后感大全(4篇)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乡土中国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乡土中国读后感大全(4篇)

乡土中国读后感1

  最近读了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利用晚上入睡前的时间,本来是要养睡意,哪想这本书有瘾。可能和自己农村生活经验相关,书中描写的人情世故就像自己小时候生活的场景,分析这背后的`原因又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也处处闪耀着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芒。费孝通先生写这本书,是从小处开始,从生活琐事开始,分析却鞭辟入里、入木三分,另人叹服。

  讲到乡下人夫妻之间的相敬如宾,似乎总是隔着一层,似乎很少谈笑风生、谈情说爱就更是少见了,这很像很像农村夫妻之间的状态,似乎相敬如宾、客客气气的,但这客气背后确是礼法束缚而至的习惯。这隔膜,我是早就有所感悟的,但经这本书一点,就更真切了,像这种司空见惯的现象,我们早已习以为常、见怪不怪的了,但至于为什么,确没见过什么人讲出个所以然来,这本书给出了答案,对人的启迪远的很。

乡土中国读后感2

  作者指出,乡土社会的感情是浮士德式的,而生活模式却是阿波罗式的。这一矛盾使得乡土社会中的男女感情之间有大的隔阂。乡土社会中的家庭男女似乎只不过是因为生育的`目的而结合在一起,并没有太多情感上的交流;而真正情感上的交流,更倾向于在同性之间的展开,所以在乡土社会的感情生活中同性更重要些,因而夫妇之间感情的淡漠也是常见的。所以乡土社会中“家庭”的团结受到同性组合的影响而不易巩固。于是,家族代替了家庭。家族是以同性为主,异性为辅的单系组合。而现在我们的乡土社会在受理性社会的冲击,我们的乡土社会在很多方面被瓦解着,这些转变是工业文明带来的结果。

乡土中国读后感3

  刚开始看这本书是有心理障碍的,总觉得它太富有学术气息,没有精致的辞藻和引人入胜的故事,但能读下来,其实收获很多。在这十几年的人生中,我还没有将眼界与脚步都延伸得足够远,也有很多事情无法进行客观地思考判断,想法和观点总带有极浓厚的主观色彩,《乡土中国》便教会了我从多方面着手去看待每一种事实。费孝通先生用通俗的语言、生动的案例,循序渐进地描绘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特征,解剖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构建中国社会特有的伦理体系,利于扩大受众面,传播知识。乡土有利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引发情感共鸣,助力于现代社会建设。奇怪的是,就是这样一本充满理性光辉的书读来却十分感动,有些想法一直在心中徘徊,但本人文化水平有限,说不清楚也讲不透彻,能在本书中与作者共鸣许多次。很高兴,中国人总是懂中国人的'。他写下了他的所闻所见所想,而我透过文字看见了真正的中国和真正的我们。

乡土中国读后感4

  首先,乡土本色

  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大多数的人都是下田讨生活。

  乡下人“土气”,因为不流动;乡下人也离不开泥土。中华民族和泥土分不开。

  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农业国“土”的地位聚村而居,人和空间,出于农业以外的原因,孤立和隔膜不绝对。小农经营,合作方便,安全,人口累积。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乡土社会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现代社会是一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的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

  其次,文字下乡

  乡下人没见过城里人的世面,因之而不明;怎样应付汽车,乡下人在城里人眼睛里是“愚”的;城里人到乡下不知如何赶狗。

  乡下人不识字,是因为没有机会学习,环境不同;由于乡土社会的本质,不需要文字。

【乡土中国读后感】相关文章:

《乡土中国》心得04-21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11-09

乡土中国教学设计05-01

《乡土中国》教学设计模板10-20

《乡土中国》优秀教学设计10-22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精选17篇)03-08

《乡土中国》读后感09-29

《乡土中国》读后感09-02

乡土中国的读后感10-06

乡土中国读后感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