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

时间:2024-05-19 14:41:53 读后感 投诉 投稿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1

  这本书是以对话的方式来探讨生命中的一些道理,它并没有像普通的哲学书那样晦涩难懂,而是以简单易理解的文字向读者传达着它想表达的一切。其实我不得不承认,哲学家的思想确实有些难以接受,他们的观点有些绝对化,有时我也会和书中的青年一起产生不认同的观点,但哲学家的阐述有时又不得不令我信服,我的思维也随之产生了一些变化。

  就像书中所说的“所谓愤怒其实只是可放可收的一种手段”,其实不然,在现实中我们也会遇到这种现象。记得高中时期,我和要好的朋友因为一件小事意见不一而大吵起来,我气愤地转身离开,那是我第一次对别人发那么大的火,出于一种不甘示弱的心里。事后很是懊恼,当我们再次聚到,把自己对想法说出来时,也觉得并没有什么了,事情也得到了化解。

  愤怒并不能解决事情,也没有办法左右别人的看法和自己的想法一致,所以这个时候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思考,用一种心平气和的口吻进行交谈,说不定事情就完美地解决了。

  书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说是一个小孩因为成绩不好,他的妈妈对他大发雷霆,当在训斥过程中电话突然想起,他的妈妈瞬间改变了语气和态度,对电话中的人物表现得恭恭敬敬,电话结束后,他的妈妈又开始对他进行一番说教。这个例子是在提出“因为大发雷霆而制造愤怒”后举出的。说实话,我在看到这个观点时很不赞同,难道说别人溅了你一身咖啡,你真的不会生气吗?但看到这个生动的例子再想想现实中发生的一些事情,确实不无道理。想象对方是我们领导、父母或者亲密的朋友,我们真的会对他们发火吗?或许他们给我们道歉,我们还要微笑着说一句“没关系”吧。这样看来,脾气确实是自己可以控制住的,乱发脾不仅会伤害到别人,也会伤害到自己。我们发脾气无非是想让对方对某件事情引起重视,那心平气和地商量不是更好?

  书中还提到了如何看待过去的经历。我想,如果我们一味地活在过去,那么我们必然不会得到进步和成长。过去如果是成功的,我们会因为陷入其中而目中无人,毫无进取;过去如果是失败的,我们会长久被其束缚,整天萎靡不振,灰头丧气。所以当前才是我们最应该把握的,接受当下的自己并为之努力才是我们最应该做的。纪伯伦曾经说过:“回忆是一种重逢,忘却是一种自由”,回忆有时并不是美好的,但关键在于我们怎么看待它,遵循自己的内心,不被外界所束缚才是我们给自己的幸福!

  “无论过去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现在的状态取决于你赋予既有事件的意义。”这句话读完,我深有感悟,一件事情本身是一个陈述句,但是因为当事人的情感赋予在了它的身上,他才会变成了感叹句,疑问句亦或是省略句。一个人的一生也是这样,它由很多件发生的事情组成。在此看来,人生不是由一条线组成,而是由许许多多的点组成,每个点都是独一无二的且都是不可重复发生的,而只有我们当事人才能决定它的大小、形状等,这也就是我们所赋予它的意义!

  “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其实现在很多人活在别人的言论中。这是一个普遍现象,一般来讲,它也并不可耻。毕竟孔圣人也说过“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我们根据别人对我们的评价,从而做出相对应的反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我们的某些表现力而获得进步。但是凡事都有一个“度”,如果我们过分地关注别人对我们的评价只会让自己深受折磨,困于言论的枷锁无法获得自由。不管何时我们都要明白,无论对方做什么,最后的决定权在我们手中,决定怎么做的都是我们说了算;反之,当别人做某些决定时,我们也应当尊重他们,不应该对他们指指点点,不去干涉别人的人生课题也是换来我们自由的前提。况且,都是第一次做人,哪有谁比谁更有经验?

  对于我们自己的人生课题,只要做到问心无愧就好,至于别人怎么看待我们,那是他们自己的事情。无论是喜欢也好,讨厌也罢,我们无法左右。如果我们做到让所有人都喜欢自己那将会是我们最大的缺点吧!

  再来谈谈自卑,其实我认为自卑情结每个人都有,只是有轻重之别。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在公司里,领导下发了一个任务,很多人会自信大方地向领导推荐自己,但有些人因为自我感觉能力不足而畏畏缩缩;班级里,一群男生们在比较着自己的球鞋,“我的球鞋多少多少钱买的”等等,这时却有一名男生低着头看看自己普普通通的鞋子,继而把脚缩了回去……这些都是自卑情结在作怪。

  我想那一刻他们是不幸福的,他们因为自卑不快乐。但是我们可以想一下,我们为了谁而活?为了别人吗?肯定不是的,当然是为了我们自己。毕竟,安全感不是别人给的,是我们自己给我们自己的。况且如果我们连自己都不接纳,那谁还会接纳我们?获取幸福的第一步就应该是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哪怕我们有些小自卑,有些小缺点,但是都是可以去改变的!

  《被讨厌的勇气》,它乍一看像是有毒的心灵鸡汤,但是细细品读可以发现,它并不是鸡汤,文中的某些描述或许会让我们产生不快,但是确有醍醐灌顶的作用。它给我们带来重拾信心的勇气,勇敢的做自己;勇敢的接受平凡的自己;敢于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希望每个人都可以在这有限的一生中,保持一份勇气,找到自由,找到幸福。做的每件事情,不为取悦别人,只为悦纳自己!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2

  《被讨厌的勇气》是对阿德勒哲学思想的解读,以类似《理想国》中的对话形式,通过青年与哲人之间关于人生问题的讨论,对阿德勒的心理学做了很好的诠释和示范。

  这本书通过青年和哲人五个夜晚的讨论,透过生活中各种烦恼的表象,朴实平直地阐释这些束缚产生的原因,并试图让我们读者从这些束缚中解脱出来。

  第一夜

  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

  面对变化带来的"不安"和不变带来的"不满",大多数人会选择后者。同样,面对市场竞争和更新迭代的压力,传统行业在转型和战略调整上,总显得有点儿力不从心。

  企业过去的业绩与经验、一贯以来的工作方式、内部的改革阻力,也让不少企业止步不前,无法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攫取新的成长机会,甚至走向衰落。改变,需要壮士断腕的决心。改变,也是从不幸中解脱出来的第一步。

  改变不幸的第一步是要理解现状,自己找出问题的答案。通过选择改变的勇气和决心,摈弃"保持现状"的安全感,改变与世界的沟通方式,甚至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重新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掌握幸福的主动权。

  第二夜

  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在人际关系中,大多数人太害怕被他人轻视或拒绝、害怕在人际关系中受伤,看到身边的人活跃幸福的姿态,容易心生嫉妒或者感到非常焦躁,进而产生一种强烈的自卑感,而选择缩在自己的壳里,避免与人发生关联。适度的自卑感,如果处理得当,也可以成为努力和成长的催化剂。追求优越性,并非是要尽力超越他人甚至通过排挤他人来取得晋升,而是积极地看待自己与别人的差异,接纳自己的不足,利用自己的长处,与"理想的自己"相比较,不断前进,不断超越自我。

  生活中尤其是网络上,常常见到年轻人怨天尤人,用父母的社会地位、经济能力或者儿时的经历作为自己糟糕境遇的借口,将自己当前的窘境归咎于他人。比如"我因为学历低所以无法成功"之类的"因为有A所以才做不到B"的理论,将原本没有任何因果关系的事情解释成似乎有重大因果关系一样,却根本不考虑"因为我学历低,所以更要付出加倍的努力"。自卑感源于我们的竞争或胜负意识,因为常常拿自己跟别人相比就会产生"优于这个、步入那个"之类的想法,自卑情结或优越感就会随之而生。竞争或胜负意识,不知不觉就会把他人乃至整个世界当成"敌人"。而因为这种竞争关系,人一旦确信"我是正确的",就会步入权力之争,通过发怒、责难对方,试图让对方屈服,想要通过获胜来证明自己的力量。夫妻关系是如此,父母兄弟姐妹之间是如此,同事之间甚至上下级关系更是如此。如果遭人辱骂或者公然挑衅,我们不妨退一步想想对方的隐藏目的是什么。"不由得发火"之类的话,其实是借助发怒来进行交流,借此让对方屈服。一旦破除这种竞争关系,我们就能克服自卑情结;直面人生课题,不给自己找借口,才能摆脱人际关系烦恼的摆弄。

  第三夜

  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

  首先我们要了解"课题分离"的概念,即把自己的课题和别人的课题分离开来,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而辨别究竟是谁的课题的方法非常简单,只需要考虑"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过分追求别人对自己的认可,满足别人的'期待,不想被任何人讨厌,常常会扼杀我们选择的自由。在人际关系中,自由的代价就是被别人讨厌。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人讨厌、不追求被他人认可,如果不付出这些代价,那就不能贯彻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无法获得自由。

  在中日韩这几个推崇赏罚式教育的国家,几乎所有人都会采取"满足别人期待"这一手段,来得到别人的认可,因为做了恰当的事情就能够获得表扬和奖赏。对于年轻人来说,父母的认可和希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所学的专业和从事的工作。身边有个朋友重点大学毕业,毕业后开了家餐馆,虽然工作辛苦,但干得特别充实,每个月也能净盈利两万。但朋友的家人对他开餐馆一事特别反对,认为餐饮是低级的工作,三天两头跑去店里找他吵架。朋友最后迫于压力,把餐馆转让了出去,去当地一家小有名气的企业干起了文员,每天郁郁寡欢,觉得相当痛苦。

  第四夜

  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如果说分离课题是人际关系的出发点,那么"共同体感觉"就是人际关系的终点。对于幸福的人际关系,获得共同体感觉极为重要,即把对自己的执着变成对他人的关心。这也就要求我们意识到自己是共同体的一部分,而不是中心。一味在意"他人怎么看"的生活方式其实是只关心"我"的自我中心式的生活方式。只有直面工作、交友、爱之类的人际关系课题,积极主动地去面对,参与和融入共同体,思考"我能给别人带来什么",才能在共同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获得归属感。

  第五夜

  认真的人生"活在当下"

  人生中最大的谎言就是不活在"此时此刻"。人们纠结过去、关注未来,把微弱而模糊的光打向人生整体,自以为看到了些什么。过去和未来根本不存在,起决定性作用的既不是昨天也不是明天,而是"此时此刻"。

  《尼布尔的祈祷文》里有一段很有名的话:"上帝,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活在当下要求我们分清能够改变的和不能改变的,通过为他人做点什么,发掘"我有能力"的意识,更积极地与社会和谐共处,从而达成共同体感觉,赋予人生以意义。

  阿德勒的心理学,通过对简单案例的讨论,把读者从过去、人际关系和未来的羁绊中解放出来,而且让我们意识到,真正让自己裹足不前的,原来正是我们自己。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3

  昨晚,自去年的一次深夜读书,又一次凌晨四点入睡。只因为,今天下午的读书会,群主要求我分享还未读完的《被讨厌的勇气》,于是为了这一安排和对读书会的期待和喜悦,我做出了应允的勇气,因此开夜车一气读完。下面是本人对这本书的浅薄认识,和大家共享,也希望感兴趣的朋友也拿起这本书,以便我们更多更顺畅的交流体会和收获。

  这本《被讨厌的勇气》是一本基于阿德勒哲学思想的心理丛书,是由两位日本作家及哲学家编著,他们分别叫岸见一郎和古贺史健,俩人以一位年轻人和一位禅师即哲人的五个晚上的对话形式,对阿德勒“世界极其简单,人人都可以获得幸福”加以分析,里面告诉人们:一切的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所谓的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而人际关系的起点是客体分离,终点是共同体感觉。

  他用家长怎么对待那些不爱写作业、不爱学习的孩子来阐释客体分离,用“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的谚语告诉家长,学习、工作甚至结婚生子都是他自身的事,孩子也是一个个体,不是家长的附属品和全部,因此家长不能强加干涉。他还强调孩子既不应该批评也不应该表扬,是用糖还是用鞭子,产生的结果都是在操纵孩子。

  而他还说:共同体感觉是指把他人看成朋友、伙伴,并在其中能感受到有自身的位置,人只有能感觉自身有价值的'时候才能获得勇气。

  人生课题分为:工作课题,交友课题,爱的课题。而这些课题里,强调“我为别人做了什么而不是要求别人为我做了什么”!

  人生是一连串的刹那,我们只能活在此时此刻,我们的人生只存在于刹那中。计划式的人生不是没有必要,而是根本不可能。起决定作用的既不是昨天也不是明天,而是“此时此刻”,让我们不停的舞动人生,活出精彩。最后,阿德勒哲学论对人生的意义做了解释,他说:人生的意义由你自身决定,并不存在普遍性的人生意义。

  就此,我理解的人生意义是:我是个凡人,我活着的意义就是被需要,说白了,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老娘说,生我那天早晨,生产队分谷子,虽然我刚降生,也给家人分了一份,因此,我觉得,为家人奉献,是我的最大享受,这样挺好!这本书,建议作为案头书阅读,因为里面的道理不是一遍俩遍,一天俩天明白的,专家说,从现在起,要再用你岁数的一半才能参透悟懂,因为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

  感悟:你的人生意义是什么呢?你有思考过吗?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4

  《被讨厌的勇气》描述了一位失意的青年与日本哲人的一系列对话。日本的哲人重点向青年讲述了阿德勒心理学的核心要义,告诉人们:“世界及其简单,人们随时可以获得幸福。”现在很多人都不会完全认可这种观点,大家都生活中充斥着竞争、压力和烦恼,复杂的人际关系总会把人们压的喘不过气。我想也正是这样一种极具争议的观点才让这本书变得更具魅力。这本书的笔记我整理了两遍,写下这些文字也仅仅是要对这本书的内容再次梳理而已。其实每一章都值得去吸收和消化,我仅仅是粗浅地记录一下主线供大家参考:阿德勒心理学概要、自我接纳、他者依赖—课题分离、他者贡献、关于幸福的总结。

  阿德勒心理学

  阿德勒心理学简单的理解是:“个体心理学”、“使用心理学”也可以看作是“勇气心理学”。他不同于大名鼎鼎心理学家佛洛依德的地方在于,阿德勒否定“心理创伤学”。佛洛依德认为很多成年人的烦恼和痛苦来自于成长过程中的创伤,也就是每个人都背负着曾经经历过的种种阴影。而阿德勒认为:“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也就是说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他认为我们每个人都为了某种“目的”而活。比方说,一个人形容自己说话总是脸红,他不敢去与人沟通。那么按照佛洛依德的观点也许要探究这个人小时候是否收到过某些“伤害”从而不敢表达自己。而按照阿德勒的理论来说,这个人也许是因为”害怕被他人拒绝“这个目的从而选择了”脸红“这个自我逃避的手段。又比方说有的人经常挂在嘴边说自己脾气不好,那么按照此理论,他只是为了”震慑“住别人或者用更少的沟通控制别人这个目的,利用”发脾气“这个手段去大发雷霆。脸红也好,发脾气也好都是可以改变的,关键在于这个人是否有勇气去改变。

  “如果一味地关注过去的原因,企图仅仅靠原因去解释事物,那就会陷入”决定论“。也就是说,最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的现在甚至未来全部都由过去的事情所决定,而且根本无法改变。”阿德勒心理学告诉我们:“如果我们一直依赖原因论,就会永远止步不前。”所以想获得幸福的关键也在于我们是否有勇气承认我们是有能力改变的,并真切的付诸行动改变。很多人都知道自己的不足,比起用”儿时阴影“、”外界因素“为自己找借口来说,改变其实是很难的。对大多数人来说保持现状都是更加安心,更加简单的事情。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都会觉得自己不幸福。改变难同等于幸福难。

  自我接纳

  很多人都有羡慕别人的时候,那么这个时候要真的问问自己:“你想成为别人吗?”我们每个人都无法成为别人,这件事是无法改变的事实。所以获得幸福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做到—自我接纳。我们要知道“我”这个容器不可以更换,但是可以更新。”某人如何看世界,又如何看自己,把这些赋予意义的方式汇集起来的概念就可以理解为生活方式。生活方式也可以看作是人的性格,广义来说也是一个人的世界观或者人生观。阿德勒鼓励人们分清“可以改变的事情”和“不可以改变的事情”。当然我们的出身、父母、家庭、国籍等因素都是无法改变的,但是我们可以自由的对可改变的事情进行“重新选择“。我们要告诉自己:”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刻的自己。“如果想获得幸福就要拥有改变自己的勇气,学会更新自己的生活方式。

  课题分离

  说到他人的问题就不得不的提到烦恼二字。书中提到一切的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我觉得这样的烦恼在我们国家就更为明显。因为中国的文化里有一种“耻文化”,人们都十分在意自己的“面子”。在过去的农村就更为明显,就像李银河老师说提到过的,在过去的农村人们会花很多钱去办“红白喜事”也不会投资钱在改善生活和教育子女上。这种落后都在于人们太在意别人的评价,在意自己所谓的“面子”。阿德勒心理学也提到所有的烦恼都是来自于人际关系,但是人们又不得不面对人际关系这个课题,这就好比是每一个人的义务一样无法逃避。所以切断烦恼的根源也在于如何去处理人际关系。书中提到了一种方法那就是做好—课题分离。我们要做到不去妄加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要让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判断是谁的课题的方法很简单,只需要考虑一下”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如果不需要你承担的结果那就是他人的课题,也就真的不需要你去妄加干涉了。书中阿德勒举例说,心理咨询辅导认为,被辅导者是否改变并不是辅导顾问的课题,最后还是要被辅导人自己去下决定做决定,辅导顾问师不能干涉的。正如一句谚语所说:“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

  课题分离很容易被消极化,其实他并不是让我们对他人放任不管,而是帮助他人找到自己的课题,让自己和他人由自己处理课题的自信和能力。尤其在亲子关系中更是如此,作为父母更要让孩子认识到哪些是自己的课题,如何把自己的课题做好,为自己做好。

  人际关系按照距离和深度大致分为工作课题、交友课题、爱课题。这三个课题的分离难度是递增的,给人们带来的烦恼也是递增的。其实人生这三大课题中工作课题是相对简单的,倘若有人不喜欢这个工作大多都是因为在工作中受到了批评、被贴上了无能的标签、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而当你离开这个工作的时候,这个烦恼也被剪断了,工作课题是很容易被处理的。再者就是交友课题,在这样一个”友船翻“的时代,很容易瞬间失去一个所谓的闺蜜或者知己。爱的课题其实最难的,按照深度来看亲子关系又难于夫妻关系。因为亲子关系是不会被任何因素割裂的。因此父母对孩子做好课题分离也是帮助自己和孩子获得幸福的关键。

  以最难的亲子关系为例,父母和孩子也要做好课题分离。这种分离和放任完全不同,放任是指:“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孩子在做什么的态度。”相反阿德勒主张:“在了解孩子干什么的基础上对其加以守护。如果就学习而言,告诉孩子这是他自己的课题,在他想学习的时候父母要随时准备给予帮助,但绝不对孩子的课题妄加干涉。在孩子没有向你求助的时候不可以指手画脚。”能做到亲子关系的课题分离是一个相对较大的课题,这样是帮助父母减少生活的烦恼和负担更是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课题,给他们独立和自信的能力,更是给予孩子获得幸福的勇气。只有接纳自己,过好此时此刻的自己才是幸福的开始。

  做好课题分离,幸福的人际关系是幸福的重要指标。

  他者贡献

  做好课题分离只是人际关系的一个入口,只需要我们记住:”在意我们脸的只有我们自己。“那么人际关系的终点在于:“共同体感觉”即“把他人看做伙伴并能够从中感到“自己有位置”的状态,就叫做“共同体感觉”。阿德勒告诉我们要把对自己的执着变成对他人的关心。这一点其实是让我们找到幸福的导航,我们要按照这样的方向去生活,不去向外寻求认可和肯定(那是他人的课题不是自己的课题)只需要从心底信赖别人,相信别人是自己的伙伴(至于别人怎么对待我们也是他人的课题),从我们自己做起不去计较别人的反馈,由内而外的获得自由的幸福。比如工作也是一种他者贡献,我们工作更多的是要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归属感,而非单纯的满足,在我们做好自己对集体贡献的同时,收获了归属感从而回归到自我价值的实现(即自我接纳)。

  共同体的概念无限大,可以让我们用宇宙观的视角看问题从而也可以化解一切问题。你不在这里工作,也会在家庭中找到归属感,离开家庭你还有国家,离开国家还有世界......有无限大的共同体让你找到自己的归属和价值,因此每个人都无需活在害怕关系破裂的恐惧之中,那是为他人而活的'一种不自由的生活方式。

  在实践中阿德勒提出了“横向关系”的概念,我们在使用语言的时候要做到“不表扬”也“不批评”,因为这样的表达方式都来自于你对他人的不平等关系。比如你表扬别人,那一定认为那个人的位置比你低,一定有等级产生。批评就更是如此。这样有等级对对话都是一种“操纵比自己能力低的对方”的纵向关系。阿德勒心理学强烈否定赏罚教育也是因为它是为了操纵孩子。我们只需记住无论是老板、公司职员、家庭主妇、同性恋、异性恋都跟人的价值毫无关系。人与人之间“虽不同但平等”。学会用鼓励性的语言去表达,尤其是一句”谢谢“真的足够表达你对他人的感谢和肯定了。这也让我想起《零极限》那本书中提到的四句箴言:”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这些都是横向关系的很好的展示也是获得幸福的人际关系的核心。

  还有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用”存在标准“代替”行为标准“,每个人的意义在于他的存在而非他的行为。这一点特别能够帮助老人和失业的人找到幸福的坐标。很多”工作狂“都只能狭隘的靠”行为标准“来认可自己的价值,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家庭的不和谐来自于“生产者”。他们很容易因为自己是生产者来以不平等的方式对待其他家庭成员。比如很多父亲会以挣钱养家为由拒绝陪伴孩子、对妻子动怒、支配家人等等。书中提到每个人都有不是生产者的时候,退休的人、重病的人等等。我们要有勇气用“存在标准”来接受自己从而不再需要他人的认可。比如妈妈是一名家庭主妇,她做的美味可口的饭菜就是对他者的贡献,这种贡献就是一种幸福。很多贡献都是看不见的,而我们自己要感受这种“贡献感”,这种感受就是幸福。甚至是重病在床的老人,他即使无法做事,全家也因为他还活着而倍感幸福和喜悦,这也是一种贡献感,更是一种“存在标准”下带来的幸福和自我接纳。

  关于幸福的总结

  “世界及其简单,人们随时都可以获得幸福。”人生不是一条设定好终点的线而是点的连接。我们只要此时此刻充实就可以获得当下的完整和幸福。你的世界只属于你自己,不能靠他人改变而智能靠“我”来改变。阿德勒说:“必须有人开始。即使别人不合作,那也与你无关。”从接纳自己开始不去妄加干涉他人的课题也不被他人妄加干涉;信赖他人,无条件的相信他人视他人为自己的伙伴而非敌人;从我开始进行他者贡献,体会贡献感带来的幸福感,最后找到自我的价值和归属;最后再次回归到对自我的接纳。

  哲人说:“认真过好此时此刻,这本身就是跳舞。不要把人生弄得太深刻。请不要把认真和深刻混为一谈。人生很简单,并不是什么深刻的事情。如果认真过好每一个刹那,就没有什么必要令其过于深刻。并且还要记住一点。站在现实性角度的时候,人生总是处于完结状态。”

  愿我们每个人可以认真但不深刻地过好每一个幸福的当下......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5

  这本《被讨厌的勇气》阿德勒认为在人际关系上,要将自己和别人的课题分离,只解决自己的课题,同时尊重别人的课题。因为别人如何对待你、要怎么做,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同样的,你也有你的课题,也是别人无法涉足的,只能靠你自己。人际关系之所以出现问题,正因为我们混乱了彼此的课题。这个观点将我以前一些模模糊糊的认知进行了高度提炼,让我一下子认清了人际关系的本质,同时也直接改变了我与人的相处方式。

  一名深陷自卑、无能与不幸福的青年,听到了一名哲人主张的“世界无比单纯,人人都能幸福”便来挑战,两人展开了你来我往的思考和辩论,在一夜一夜过去后,青年开始思考,为什么“所谓的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问题不在于世界是什么样子,在于你是什么样子。它期许我这一年能拥有被讨厌的勇气,继续大胆地许下做自己的愿望,并勇敢实现它!如果说自卑是人类与世界互动的必然结果,那么勇气就是人们在追寻意义人生中的必然能力。它就藏在每个生命体的某个角落,期待着特别的机遇。

  本书的名字《被讨厌的勇气》,承担这种自由和责任,需要无畏的`勇气。这种勇气,是阿德勒心理学的关键词,也是我们人生问题的终解药。作者以超越心理咨询的方式,进行心灵的对话,是一本自我成长和疗愈很有帮助的书。一部振奋人心又好读易懂的心灵作品。看完之后,你可以为你无意义的人生增添美丽色彩的意义。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6

  最近状态不是特别好,所以想从书中吸取经验和建议,看了一本名叫《被讨厌的勇气》的书,这是阿德勒的信徒之一叫岸见一郎所著,看到一些评价颇高的评语,让我坚定了读这本书的勇气。

  有人说:如果说自卑是人类与世界互动的必然结果,那么勇气就是人们在追寻意义人生中的必然能力。也有人说:若你的成功只是以害怕被他人讨厌而换来的,那你的成功不幸只代表你为他人活了一辈子。岸见一郎说,人的一切烦恼源于人际关系。世界极其简单,人们随时可以获得幸福,我对此表示有些疑惑不解,读完这本书,我是一半肯定一半怀疑,总体来说还是有收获的。

  文中讲到世界本身不复杂,是人把世界看的复杂了,人是住在自己营造的主观世界里,每个人看到的世界是不同的,也不能与任何人共有。与课题分离的观点有点相通之处,别人怎么看我评价我,都是别人的课题,无法左右,诚实面对自己的人生,做自己该做的事,其他人的选择、评价或是干预都不要去理会,你的世界是由你自己作主,你的人生取决于当下,人生的意义由你自己决定。岸见一郎说:过于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就会按照别人的期待去生活,就舍弃了真正的自我,活在别人的人生之中,假如说你不是为了满足他人期待而活,那他人也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当别人的行为不符合自己的想法时也不可以发怒。

  生活中很多事情都需要课题分离,比如信任,信任别人是你的课题,如何对待你的信任就是别人的课题,不能把自己的.的希望强加给别人,不然就变成粗暴的干涉了。

  目的论,有时候很多事情,是因为我们心中得到了目的,在为目的找借口,最后才形成了目前的结果,比如:每一次都说要改变的自己,每次都只是一个想法,没有改变的勇气,有时候觉得麻烦,有时候舍不得花钱,就会有各种各样的借口,导致改变不是很彻底,就只是稍稍改变。

  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正是因为真诚的接受不能交换的这个我,就是自我接纳,才能不惧背叛的做到对他人寄予无条件的信赖(他者信赖)。自我接纳是指假如做不到就诚实地接受“做不到的自己”,然后尽量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努力,不对自己撒谎。他者信赖:在相信他人的时候不附加任何条件。虽可能会遭遇背叛,却依然继续相信的态度就叫信赖。他者贡献是在我对他人有用时体会到自我价值的存在。

  书中提到“人生中有时候无意间拿起的一本书就会完全改变之后的人生。”虽然不能完全同意,但还是想说读书会使人睿智,说不定书中的某些观点或建议就是适合你的呢。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7

  终于看完了这本书《被讨厌的勇气》。

  这本书是以一个迷茫青年和哲人探讨对话的形式书写,其实还蛮创新的。看到后来才发现,原来当初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也是这样跟人讨论哲学书写文章的,不过也让我们读者更清晰的看到问题并找到答案,因为很容易就把自身代入到这个迷茫的青年人身上。

  虽然不完全赞同哲人的观点,可是想一下能找到完全相同观点的人,又有几个呢。而且韩寒的那句话我一直很同意,学过那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其实我特别同意哲人说的关于人际关系的观点,就是关于课题的观点。

  很多烦恼都是来自人际关系的牵绊,这个真的是深有感触。我们一直都在要求自身去迎合别人的要求,就算有时候并不是我们愿意做的事情也是。这个倒是跟我之前参加面试的`时候的观点很相似。

  当初面试的时候,老板问我:你觉得什么是社会责任感?确实当时我也蒙了一下,我是来应聘做客服的,需要懂这些吗?因此当时我的答案是: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不影响他人。不知道老板对我的回答印象怎么样,不过他倒是一直强调要帮助同事,一定要相互帮助。这个在团体中是必然的,因为一个团体一定要相互帮助才能进步的。但作为团体里面的个人,做好本职工作是前提。一个人连本职工作都做不好的话,那他再去怎么帮助别人也是一个不合格的员工。因此各司其职就是这个意思。

  所谓各司其职就是我们各人的课题。我们首先要做好自身的事情才有精力和时间去帮别人,要不然的话还要求别人来帮你,那你就是给团体拖了后腿了。

  而另一个比较深刻的观点就是目的论了。我们现在的样子行为,并不是归咎于过去的影响,而是我们潜意识里有某种目的才会做出这样的行为。例如说我现在在熬夜写文章,并不是我白天没时间,而是我本身就觉得晚上写文章思路会更清晰。过去的影响其实在于我们怎么总结经验,除此之外没有任何意义的。追究过去的错误,并不会使时间倒退来消除这件事的发生,但总结反省过去的错误,却可以使人变得聪明。因此我们之因此是我们,并不是因为过去的影响,而是对于现在所作出的反应。

  人的一生都是有无数个瞬间组成的,跟物理学中的概念说物体都是有无数个离子原子分子组成的概念差不多,只是空间和时间的差别吧。哲人主张我们不需要考虑过去,也不需要张望将来,只需要过好每一个现在的瞬间,那这一生就可以无愧于心了。

  我们过得这么苦恼迷茫,埋怨这个埋怨那个,从来的不是因为缺失机会,而是缺失勇气。人都是因为总结改善才有进步,那从现在开始,给自身勇气去过好每一个瞬间吧。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8

  《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很早之前就听说过,但是一直都没有读,因为不喜欢书名。在当今社会当中,人人都渴望能够在群体当中被认同,被肯定,有谁会愿意自己被讨厌呢?题目如此不可爱,怎么能够吸引读者?后来因为偶然的原因,在喜马拉雅上听到了这本书的音频。当时正好接了20xx级2班,这个班级里面的个别学生和家长都挺奇葩,发生的很多事情与书中的某些事例有所吻合,于是被吸引了,就买了这本书开始阅读。其实听书要比看书更容易,看书需要动更多的脑筋,将文字与生活紧密结合,带给自己更多思考,然后指导自己的行动。近期,认真读完第二遍,所以才开始写这本书的读后感。

  整本书就是一位缺乏自信,并且烦恼不已的青年带着一肚子的抱怨和疑惑,来到了哲人的面前,经过5个夜晚,5次深入的对话,最终让青年豁然开朗的故事。青年有困惑,禅师有智慧。只说故事太浅,只讲道理太深,于是禅师和青年恰到好处的相遇了,在一场关于人生问题的大讨论当中,完成了智慧的传承。那个在哲人面前没大没小,不断抱怨、质疑和声讨的年轻人,不就是捧着书本的我吗?

  阿德勒最主要的思想主题,也是这本书带给我最大的收获是自我的解放。

  我们时常感觉人生诸多不幸,万事诸多无奈,经常幻想着换一种活法。可是一旦真的要改变又只能长叹一口气说,我又能怎么办呢?生活给了我们各种各样的束缚,从表面上来看,这些束缚来自时间上的,金钱上的,人际关系上的,而实际上这些束缚只来自于一个地方,那就是我们自己的内心。阿德勒就是试图把我们从这种束缚中给解救出来,让我们重拾心灵的自由。

  第一个束缚来自于我们的过去。从弗洛伊德开始,很多心理学家都相信人就是过去,尤其是童年的产物,甚至我们大部分人都是这样认为的,因为过去的经历塑造了现在的自己,这非常容易理解。我们过去的经历变成了潜意识,决定着我们的人生。可是阿德勒却说,重要的根本就不是过去,重要的是你怎么看待过去。而我们对于过去的看法,是可以被我们的主观所改变的。他所推崇的是摒弃决定论和原因论,相信目的论。

  第二个束缚是来自于人际关系。看到这本书的书名的时候你感到疑惑吗?在这个人人都与你说要讨好他人,要掌握说话的艺术,要让周围的人都认可你的社会当中,阿德勒却告诉我们,不要担心被别人讨厌,要有被讨厌的勇气,才能获得自由。

  其实我们许多的心理困扰都来源于社会或者是他人的评价。而正是这样的评价体系才造成了人们的骄傲或者自卑。书中告诉我们,每个人的课题都是独立并且是分离开的,我怎么爱你,是我的.课题,而你接不接受我的爱,是你的课题,与我无关。每个人都恪守自己的课题,过自己的人生,那人际关系中就没有这么多的纠结与烦恼。

  当时读到这里的时候,这个观点就像一缕阳光照进了我的内心当中。

  小A同学,没有同龄小朋友身上的活泼开朗。因为老人包办代替太多,自理能力非常差;由于原生态家庭的一些影响,导致他的内心当中缺少正能量,他也不接受老师的指导,只服从他妈妈对他的强制性管理。小A妈妈的情绪也非常不稳定,允许自己对孩子呵斥、打骂;但是当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出现问题之后,护犊子现象特别严重。作为班主任老师,不仅要管孩子的问题,还要时刻关注到这个心理极不成熟的家长。我在小A的身上付出了很多的心血,但是却得不到家长的理解支持,哪怕一句感谢的话都没有,我当时真的特别郁闷。

  所以当时读到阿德勒的课题分离的观点的时候,我突然之间就释然了。不管小A同学的父母怎么对待他?我会一如既往关爱他,尽可能不去伤害他,跟家长的交流就顺其自然。作为一名老师,我尽心尽力,问心无愧足够了,这是我的课题。关于家长怎么跟老师交往?那是她的课题。我完成好自己的工作,过好自己的生活就可以了,真的很奇怪,当你把这个关系理顺之后,突然之间,我的心灵就变得轻松、自由了。

  第三个束缚来自于未来。这一点倒不难理解。很多人的目标远大,觉得有朝一日我出人头地,当上CEO,实现财富自由,走上人生巅峰了。那么我的人生才算是真正的开始。而现在的生活不能称之为人生,只能算是在通往人生的路上。当我们这么想的时候,我们就把现在贬低成了实现未来的工具。但其实,现在才是我们唯一真正拥有的。正所谓“当你急着奔向未来的时候,说明你已经不喜欢现在了。”

  人生是在每一个瞬间不停旋转起舞的连续的刹那。在舞蹈当中,跳舞就是本身的目的,最终会跳到哪里谁都不知道。当我们停下来的时候,常常会惊讶,已经到这里了吗?但其实,我们不停舞动的每一个瞬间就已经构成了完整的人生。

  阿德勒的心理学,就这样把我们自己从过去,从人际关系和未来当中解放出来。以前我们裹足不前,可以怪父母怨社会,而阿德勒却完全把人生责任和选择的权力交给了我们自己。当我们从这些束缚中解脱出来后,却会发现,我们其实一直都很自由,真正让我们裹足不前的,原来正是我们自己。

  正如本书的名字《被讨厌的勇气》,我们获得了自由也就意味着我们再也没有任何的借口,所有的责任全部都在我们自己的肩上。而拥有自由,承担责任,需要无畏的勇气。这种勇气,是阿德勒心理学的关键词,也是我们人生问题的最终解药。

  即便我们现在的工作压力很大,但我们仍然可以去拥抱幸福,去热爱生活,去享受平凡的人生。我们依然可以学会关心与善待他人,依然可以做我们喜欢的事情,并且把它做好。我们可以去学习,并且把我们学到的知识传递开来。去爱身边的人,去为他们做些事情。去热爱、去感恩、去追寻、去拥抱,跳跃、奔跑、欢笑、哭泣,去享受我们仅有的短暂的生命。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9

  以哲人和青年对谈的形式,围绕所谓人生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以及“我将去到哪里”展开对话。

  读完这本书,我第1次知道三大哲学家,原来除了平常所知道的荣格与弗洛伊德,还有一个叫阿德勒的。哈哈哈~涨知识啦~

  阿德勒心理学他更想表达的是,只要你想,你随时随地都是可以改变的,不要被固有的过去的一些东西,局限了现在以及未来的你自己。

  他和我们惯常的思考逻辑刚好相反。一直是逆向思维,主张目的`论,进行课题分离,然后冷静地划清界限。我们日常笃定原因结果论,现在阿德勒正好相反,他主张目的论,从目的出发往前推,这似乎和我大学一位教授的授课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处。

  中间一段在讨论共同体话题的时候感觉很混乱很分裂。不过整体读下来让我对人生课题有了更宽泛的认知。有时候在想我是不是天生就该做哲学家或心理学家,很多东西其实我并没有读过,也无人告知,但我一直是这么践行的。

  活在当下,聚焦“此时此刻”,认真而谨慎地做好现在能做的事情。不要把人生弄得太深刻,应秉持认真而不深刻的态度。

  “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喜欢书友的一句评论:如果“我”改变,“世界”就会改变。在改变“世界”的旅途中,希望“我”能做自己的太阳,成为照亮别人的光。

  有时候无意间拿起的一本书可能就会完全改变之后的人生。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10

  当第一次看到被讨厌的勇气这个名字的时候,自己真的是不能够理解其含义,难道说被人讨厌还需要勇气吗?

  看完之后个人印象比较深刻的有以下三方面。第一,相比于广为大家熟知的弗洛伊德的原因论思想,阿德勒的思想是目的论。第二,分离课题,不妄加干涉他人的课题,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第三,我觉得就是四个字,活在当下。

  1、原因论和目的论

  原因论从我们小的时候已经不知不觉的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它是给予了我们很大的帮助,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也给了我们一定的'束缚。因为所以从很小的时候我们就了解这样的因果关系。

  比方说因为小时候的经常被欺负所以自己现在性格比较自闭害怕与人相处,站在原因论的立场上那就是小时候经常被欺负导致了你现在害怕与人相处,小时候被人欺负已经是事实,这个事实造成了你害怕见人的另一个事实。

  站在目的论的角度应该是这样的,你的目的是你害怕见人,所以你需要寻找可以让你实现害怕见人目的行为、方式。你自卑、小时候被欺负导致你性格内向这些都是你害怕见人给自己提供的办法。

  或许你会说这都是事实,如果说这是事实,是否一个事实造就了另一个你害怕见人的事实。但是难道所有小时候被欺负的小孩子都害怕见人吗?当然不是。去和别人接触沟通会让你感觉害怕,而不和别人沟通会让你感觉舒服,根本原因是因为你不愿意走出自己的舒适区。

  如果你的目的是去和别人交流、沟通,是为了这个目的而为,我想你所有的想法也会为这个目的而做。改变自己的目的,改变自己对既定事实的看法。

  2、分离课题,分清主次

  为什么要分离课题呢?分离课题就是为了分清主次关系,不要妄加干涉他人的课题。比如说你有一个画画的兴趣爱好,你给自己定了每天画一个小时的画,这肯定是你的课题了,因为这个画画是你的事情。比方说有一天你因为有事没有画画,你的朋友看到了你没有画画让你赶紧画画去。我想你当时肯定不会特别开心,因为他干涉了你的课题。

  我们都不希望被他人所干涉,反之亦然,他人也不希望自己被干涉。当你去干涉他人的课题的时候主观意识里是想要别人按照自己的思维去做事情的,怎么能让人开心呢。可以去引导但是不能无视他人的意愿去强加干涉。就好比带着马儿到河边喝水,你可以把马儿带到河边但是不能强迫它喝水。

  3、人生只存在于刹那之间,我们的生活只是此时此刻

  人生最重要的是此时此刻,人生是由每一个刹那的点组成的。因为我们不可能知道下个瞬间会发生什么事情,需要怎么做。所以说尽可能的做好当下瞬间应该做的事情。

  最后,不管是目的论、分离课题还是强调人们的生活是由每一个刹那组成这样的思想,最终实际上还是想要让我们尽可能的能够放下包袱,活得轻松。只有放下了包袱,我们才能够活的简单轻松,只有活的简单轻松了才能够体会到幸福感。我想负重累累的你肯定不会有时间去体会到幸福吧。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够从此书中有所收获,还记得这本书的结尾的一句话,“人生的意义,由你自己决定”。幸福与否只在我们的意念之间,当你改变了这个世界都会跟着改变,你只是需要有能够改变的“勇气”。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11

  这本书是两位日本学者以“哲人”和“青年”对话的形式围绕阿德勒心理学进行的讨论,书中的种种话题频频让我有“躺枪”感。

  阿德勒是心理学三大鼻祖之一,另外两位是弗洛伊德和荣格。

  简单来说阿德勒和弗洛伊德的不同是:

  弗洛伊德说:你之所以有今天都是因为你过去遭遇了不幸。

  阿德勒说:你之所以认为你的人生都是不幸是因为你不想从过去走出来。

  如果说弗洛伊德像一个圣父高举受害者的大旗告诉你“孩子这不是你的错,错的是这个世界…”,

  阿德勒就像一个不讲情面的老板告诉你:“别跟我哭唧唧些没用的,我只关心kpi完成了没有!”

  弗洛伊德是决定论,阿德勒是目的论。

  如阿德勒本人所说,他研究的不是“拥有的心理学”,而是“使用的心理学”。

  一、关于心理创伤:

  阿德勒说,心理创伤都是自找的,是因为下定了决心不改变,因为改变太痛苦,于是你一直向后看,试图从过往经历里找出不让自己前进的理由,以便更心安理得的呆在舒服的当下。

  向前看,只有目的,为了达成目的,我该怎样看待和合理利用过去的经历。此时就无所谓创伤,都是可以为我所用的经历。

  二、关于接纳自我:

  改变的第一步是你要接受此时此刻你严重“残缺不全”的自己,不管现实如何不尽如人意,你都要告诉自己,我允许自己这样。

  三、关于“你是一切问题的原因”:

  当你听到这句话觉得委屈,说明还没有摆脱归因思维,这句话是说不管外部环境如何,不管你经历了什么,你能把握并改变的只有自己,所以凡事外求不得皆应反求诸己,这就是一种功利的思维方式,我不关心背后的原因因为对我没那么重要,我只关心对我未来达成目标有帮助的东西。站在当下坐标系的`原点,我永远选择往正数的方向看。

  四、关于自卑感:

  阿德勒写过《自卑与超越》,他认为自卑感是一种健康且积极的情感,我们的一切进步都源于开始小小的自卑感,然后才有超越先前的自己,所以没必要排斥自卑感,正视它,把它当做一种信号,然后让自己变得更好。

  五、关于自卑感的来源——缺点:

  缺点不是缺点,取决于你如何看待,

  身高矮,可以使人容易接近,没有距离感。

  越多元的社会,市场越发达,各种“比较优势”的人越有立足之地,于是需要各种各样的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定位。你中性的看待自己的“缺点”,可能一不小心就会变成你独有的竞争优势。

  “和别人一样”,“追求相似的优点”,是价值观单一的工业时代的过时的价值观。

  我的感想:

  一开始看这本书感觉真是诡辩论的邪教,看到后来发现不过是作者发现了一种效率最大化的能量使用方式。

  人生苦短,纠结过去确实能使你最终“死的明白”,但是解释远不如创造来的过瘾。

  每一个人的此时此刻都像是一个坐标系的原点,你可以选择项后看,也可以选择向前看,弗洛伊德是负数的方向,阿德勒是正数的方向。

  你可能觉得阿德勒很阿Q,明明很不幸,不但不承认不幸,还想尽办法吹自己,我也这么觉得。

  但是谁说阿Q一定不好呢?要看你用来干什么,如果你只追求心里舒服,那确实是毒鸡汤,如果你想用来鞭策自己改变现状,那用的正逢其时。

  阿德勒是关于改变的哲学,并给予你改变的勇气。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12

  心理学家阿德勒出生于1870年,虽然年代久远,但他的观点一直影响着我们。例如,“发生什么事不重要,我们怎么看待这些事才重要”转换到我们现实生活的态度是,发生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怎么看待眼前的事情。你怎么看,怎么诠释,就等于你决定了某一个版本的世界。

  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很不同,对于一些人很致命的事,另一些人却觉得没什么。就拿分手这件事情来讲,有人在分手后觉得很难过,整个人都很悲伤,觉得可惜,成为了遗憾;也有人抱着轻浮的态度,傲慢的姿态来看待分手这件事;也有人在分手后产生了愤怒,憎恨的情绪,因而又导致了某些令人难以启齿的后果;也有人懂得反思自己,在这段已经结束的感情中发现了自己的问题,或者是让自己明白了更重要的某些道理,从而驱使自己改变,在这段恋爱中得到成长。

  “重要的不是过去,而是你怎么看待过去,而我们对过去的看法是可以改变的.”阿德勒如是说。我对这句话深有体会,但是反观自己的过去,我想说:过去并不是不重要,它很重要,因为已经发生过的许许多多的事,让我明白,让我成长,才有了如今的我。修正了许多问题,打磨了我的棱角……今非昔比,却也仍不完美。不同时期的我,不同状态下的我,对过去的看法,也是尽不相同,所以“我们对过去的看法”在不断改变。

  我谈过一次刻骨铭心的恋爱,差一点触摸到了爱情的高度。在一起两年的时光,虽说分分合合,却也惺惺相惜,当时是快乐的,想起来是幸福的,最后没继续走下去,只留遗憾满满。那时候不懂事,让我喜欢的人受了不少委屈,积攒了失望,是我的问题,也是成为遗憾的根源,很对不起她……但是我觉得始终有机会,去弥补。心中默许,乾坤未定,我们在顶峰相会,我还想看到你的笑脸。

  其实两个人要在一起,外力是毫无作用的,因为要在一起的最终是两个人,最后如果真是崩塌了,也顶多是外力给了一点暗示,推倒壁垒的依然是自己。无论情感曾经多么残缺,结局一定归于平静宽广,如果不是,那它还不是结局。

  以上,便是我的感悟和理解。我想到了姬霄说过的话,我们都是突然长大的,那个瞬间在无可挽回的事实前,学会了从容不迫,在大势所趋时,学会了不动声色,开始保守的给予,迅速的放弃,游刃有余的周旋。在那些众口一辞的节日里,将最好的情感夹杂在寻常祝福中,试图蒙蔽隐秘的初衷。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13

  《被讨厌的勇气》一书的思想核心是阿德勒心理学中的关注个体的人格完整和社会需求。阿德勒重视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如何促使心理层面的改变发生,所以容易被运用到教育和心理治疗领域。在如今人文主义盛行和“上帝已死”的时代,《被讨厌的勇气》的两位作者——岸见一郎和古贺史键,希望复活阿德勒在一百年前提出的理论,帮助现代人找到精神的安身之所,寻获生命的喜悦和幸福。

  兹以为,该书的核心论点就是——向内求索,方是找到幸福的唯一出路!因为世界变化莫测,他人不能把控,我们能做的只有向内延展,自我改变,寻求内宇宙的终极平衡!

  《被讨厌的勇气》谈及“有趣的目的论”,在鞭策我们,过去不能决定现在的你,“因为过去的伤痛所以现在我滞步不前”是根本不成立的!所以,你休要以过去为借口而放逐现在的自己。过去发生了什么并不是现在的核心重点,你如何诠释才是眼下要事!从前的不幸,诸如被父母苛待、被同学欺负,皆是已经发生过的既定事实,它的性质全由现在的你决定。它只是一段尘封往事?或是现在成长的启蒙?还是激励自我加速的经历?无论难易,决定权掌握你自己的手里,我们的人生不该由他人摆弄!

  所以,如果你明明到了可以掌舵的时期,却要把偏航抛锚的事故归咎于别人,那实际上是为达逃避问题的目的去操演自己的不幸!

  但是,在生活中,把自己的人生权柄交给别人的现象比比皆是,比如在学习上,将学习的重心完全寄托于课堂,寄托于老师,自己课后并不付出更多的时间……

  《被讨厌的勇气》也谈及“课题分离并不是人际关系的最终目标,而是入口。”阿德勒心理学否定寻求他人的认可。根本没必要被别人认可,也不要去寻求认可。此前我一直以为,人是脱离不了别人的认可的,像我们这样小时候缺乏父爱母爱的孩子,长大之后,虽然状态各异,但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拼命获取认可。关于自己的`人生你能够做的就只有“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另一方面,别人如何评价你的选择,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

  别人的爱与认可根本无法强求,我们要做的是自爱与自我认可!我付出以后,对方是否回报我,如何回报我,那都是别人的课题,我无法干涉。我究竟想过一种怎样的生活,这也都是我的课题,与别人无关。

  每个人都可以对自己完全负责!

  我们要对自己的课题百分百负责,不让别人干涉,也要做到不干涉别人的课题。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14

  越自负的人越自卑!

  产生自卑的原因是,我感到我不如他人。

  而自卑感对我们来说是难以承受的,为减轻自卑感,有勇气的人会选择努力改变自己,使自己变得优秀,以超越他人,从而获得优越感;而没有勇气的人,则会选择通过夸大自己的其他特点以凸显自己的特别,从而在心理上超越他人、胜过他人,以获得一种虚假的优越感,来弥补自卑感。而由于不切实际地凸显自己的特别而产生的优越感,是为自负。

  比如,领导发现一个下属能力很强,有隐约盖过自己的风头的趋势,由此产生了自己的能力不如对方的自卑感,为减轻这种自卑感,他会选择夸大自己的权力——“不论你做什么,有什么想法,都必须汇报给我,只有我同意了,才行,知道么?我永远是你的领导,你永远是我的.下属。”

  比如,有人发现自己身边高学历的人获得了事业上的成功,从而产生了自卑感,为减轻这种自卑感,他会说——“要是我有高学历,我也能成功”,“除了学历不如他之外,我并不比他差!我不像他,只知道死读书,我有工作能力、我懂得为人处世、我有社会经验。”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没有勇气改变自己的人,他所感受到的自卑感,会转化为自负感。同样,若自卑感越强,就需要越强的自负感来弥补前者,因而越自卑的人,越自负。

  论证完毕。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15

  本书最重要的一个关键词就是勇气。勇气是获得自由的前提,是获得幸福的基础。

  在我看来,把别人的课题跟自己的课题分离开来,就是会让别人讨厌,不被别人认可,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是获得自由的代价。

  说说本书对我来说有几个重要的启发。

  第一,阿德勒心理学考虑的不是过去的原因,这和弗洛伊德和荣格的思想是最大的区别。

  他只考虑目的,针对此时此刻的情景去创造未来,也不存在心理创伤,过去的经历就是过去的经历,至于过去的经历是什么?是事实,但是不同的人会赋予它不同的意义。

  如果我们一直依赖以前的'创伤,那么我们就会止步前(我倾向于相信这种观点,过去皆是序章,过去已是资源,至于创伤和痛苦,某种情况也可以转化成资源和天赋)

  第二,情绪,感情是我们捏造的。

  有的时候是为了我们做出某种行为,而且创造出来这种情绪(这个对我而言还是有些震撼的,为了发怒而愤怒,不过事实好像也是如此,哈哈)

  第三,我们觉得自己不幸,不是因为生来就不幸,而是我们选择了不幸。

  选择不幸,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好的选择,尽管改变可能会发生很奇妙的事情,但相比于现在的情况,不改变仍然是更为舒心,更为安心的选择。

  (这些内容我反复读了好多遍,觉得如果只要改变自己选择的话,那是不是就可以幸福了?

  但事实上好像也没有这么简单,自己认知的这种模式不太容易改变,在趋利避害的本能下,只有发生了比较大的变故,才会主动的寻求改变。

  但如果知道了自己拥有这种选择的主动权,还是蛮幸福的,虽然有些沉甸甸)

  第四,人的烦恼都是来源于人际关系的烦恼。

  如果不如别人,我们就会讨厌自己,厌恶逃避人际关系,会自卑。

  人际关系的矛盾都起源于对别人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干涉,如果能够分离开这种课题,烦恼也就放下了。

  但如果换一种角度来看,人际关系并不是权力斗争,人们都是自己的伙伴,我们处于一个共同体。

  我是共同体的一份子,我并不是自世界的中心只是其中一部分,这样就解决了这样的烦恼,不存在比较。

  (课题分离的这个概念,比较容易理解,但是生活中做的时候不是特别容易,干涉和被干涉是永远存在的,上下级的关系,公司的关系,权力斗争的关系,会导致我们倾向于发展一种纵向关系,就是控制与被控制,平等尊重的这种横向关系,不太容易发展,但是值得尝试,不管是父母与孩子,老师与学生,亲密关系都可以尽量发展成为一种横向的关系,把彼此的课题分离开,我做好我的,你的由你自己决定)

  第五,活在当下,接纳自我,信赖别人,甘于平凡

  (这个世界上最简单关系就是我跟你的关系。只有我充分接纳我,我又充分的信赖依恋你,关系才会变得更加深刻)

  第六,计划式的人生根本不可能,人生是刹那间的串联。

  做好这一刹那的事情就好了,享受这一刻,这个有一些享乐主义的味道,但对于阿德勒的理解来说,并不是这样,我们每一时,每一刻,都是一个点。

  人生并不是一条线,因为每个点跟每个点之间的联系,我们并不知道。人生只是一连串瞬间。

  并不存在真正的目的地,旅行从刚开始出门那一瞬间就已经开始了,并不是非要到达某个目的地,才是最终的目的,过程本身也是一种结果。

  我们每个人都想看到未来,其实根本就不存在未来。

  人生好似一张白纸,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来画。

  并没有故事,如同人生也没有意义,人生的意义靠自己来决定。

  那如果真的需要一个方向,就是:他者贡献,只需要过好每一个完结的刹那,没有必要跟谁竞争,也不需要目的地,就会走到此时此刻。

  第七,要想获得幸福,本质上就是要对他人有贡献,对他人有用(这个和需要别人的认可还是有分别的,需要别人的认可,是从别人的角度出发,满足别人。而获得幸福是自己发出的这种能量,认可的欲望就会消失,不存在别人的评价。)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相关文章: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06-02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10-03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经典好句摘抄09-23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09-19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10-06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05-11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03-30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好句摘抄09-23

【荐】《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