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寻觅中华》有感

时间:2022-10-06 13:44:16 读后感 投诉 投稿

读《寻觅中华》有感范文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领悟呢?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寻觅中华》有感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读《寻觅中华》有感1

  近几周,我读了余秋雨的《寻觅中华》,在断断续续的阅读中,我跟随大师的脚步从我们中华民族的童年时代起慢慢行进。猜测华夏文明的始祖—黄帝,探索商朝的神秘,感受汉朝的伟大。终于,我走进了我们引以为傲的唐朝。

  大唐,如一座高峰,屹立在历史深处,也矗立在人们的心中。是什么力量缔造了巍巍大唐,创建了如此一个伟大的文化盛世呢?

  北魏鲜卑族开凿的云冈石窟、龙门石窟,使中西文化精华相互化育,为大唐气象注入浑朴的旷野之力。说到北魏,总是想到孝文帝拓跋宏,他四岁即位,在位二十八年,只有九年时间独立施政,却在这九年中使中国改头换面。他主张“汉化”,这是一条血迹斑斑的改革之路。这条路,本来也许要走几百几千年,可是他,却把它压缩到了几十年。这次改革,不仅是汉文化对“胡文华”的濡养,更是“胡文华”对汉文化的输注。正是这种双向的交融,才让中华文化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生命力,打通了一条通向大唐之路。

  唐朝时一个“诗的时代”,唐诗是唐代的灵魂。唐诗标志着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高峰,是中国古代诗发展的全盛时期。其成就卓越,在封建政治、经济进一步发展变革的历史条件下,在社会思想比较开放、艺术文化普遍高涨的推动下,诗人们继承和发扬《诗经》和《楚辞》以来的优良传统,广泛总结前人的创作经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结果。唐诗的作者广泛,上至帝王将相,下至贩夫走卒,上至老人,下至几岁的小孩,还有外国作者。唐诗的`题材非常广泛。有的是从侧面反映当时社会的阶级状况和阶级矛盾,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有的歌颂正义战争,抒发爱国思想;有的描绘祖国山河的.秀丽多娇;还有抒写个人抱负和遭遇,诉说朋友交情,人生悲欢等。

  而在唐代的诗人中,我最喜欢的便是李白。李白,字太白,晚年自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天才横溢,被誉为谪仙人。其诗想象丰富,构思奇特,气势雄浑瑰丽,风格豪迈潇洒,是盛唐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

  李白是一个随性洒脱的人,他高度自负,傲岸不羁,而又热情豪放,天真烂漫。他的诗受到唐玄宗的青睐,却又因此受到小人的排挤。天宝三年的夏天,李白到了东都洛阳,在这里,他遇到了杜甫,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两位诗人见面了。他们在一起的时间不到一年,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对彼此产生了深刻影响。

  唐朝是一个自信的时代。唐朝时期整个国家从上到下,透出一种自信的气度。这种自信从他的军事、外交、文化、国家治理、疆域版图等各个方面均有体现。这种自信是以国家的真正实力为后盾,内百姓安居,外四夷臣服。太宗被尊为天可汗,这也是后世历朝历代所羡慕和追求的一个圣境。

  唐代地域不小,历时不短,“仅仅长安城就已经很大,比古代世界最骄傲的城市—那个曾经辉耀着雄伟的石柱和角斗场的古罗马城,还大了差不多六倍”。这是余秋雨对唐长安城的评价,而它不止面积大而且商业繁荣,走在长安街头,外国人多的是,还允许留学生参加考试,考取官员,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智慧啊!这也是源于唐朝的自信吧,他有自信心使外国惊叹于自己的时代,不担心外来的文明会把自己淹没,甚至也没有想过自己会被淹没。他很明白,自己离不开别的文明,如果离开了,他就会索然无味了。所以,余秋雨说,“盛唐之盛,首先盛在精神;大唐之大,首先大在心态。”

  今天的中国正在融入世界,我们就需要盛唐的胸襟。唐朝是我们历史过程中的精华。

  读《寻觅中华》有感2

  我喜欢余秋雨先生的文章,因为在它的文字中,总能找到心中那块最柔软的地方,会感到一股特殊的韵味,在身体内汩汩流淌......

  曾先后读了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千年一叹》,《寻觅中华》和《余秋雨散文》等。他的每本书都有自己的气味,而我就是被它特殊的气味所吸引。它们既是旅行漫记,又是读书笔记,更是心灵独白。它向读者展现了在那个困厄时代,一个胸怀抱负的学者,挥动如椽大笔,对中华文明梳理出的细致反思。

  而《寻觅中华》讲述的多半是为我们所熟悉,戓者是我们自以为熟悉的历史片段。作者以自己的切身经历与感受,揭示了中华文化起落进退的原生态。任何一部真正的历史,起点总是一堆又一堆的资料,终点则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感悟。这是余秋雨心中的中华文化史,也将成为我们这些读者心中的中华文化史,也成为了所有华夏儿女不可忘却的记忆与遐思。

  文章中出彩的不光是历史的本身,更多的是作者自身的辨证思考。比如在谈到黄帝与炎帝的战争时提到: "黑格尔说世上最深刻的悲剧冲突,双方不存在对错,只是两个都有充分理由的片面撞到了一起。" 很多伟大的争斗,往往发生在文明共创者之间。双方都很伟大和高尚,但各自为了自己的伟大和高尚,又都无法后退。我们由此明了,如果用是非,善恶和忠奷来概括世上的`一切争斗,就是一种狭隘的观念。

  在《寻觅中华》中,引领我们追溯到遥远的五千年前,然后一步步沿路走来,跋山涉水,步履维艰,而民俗民风,又千姿百态。有关甲骨文,有关佛教,有关四大发明,以及中华文化过往的种种,这些都是我们值得骄傲的资本,以及它曾经有过的艰辛与苦难,也是我们不忍忘却的眼泪和史料。

  对于中华文化的现状与未来,作者怀着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巨大的悲悯,化作了对未来殷切的期盼。同时,广大民众对文化的崇敬与守护,使余秋雨先生,产生了一点依稀的乐观。他认为: 中华文化应该承担一点时间所交给子孙后代的义务。这样,中华文化就成为了人类诗意生存,和谐生存的积极传承者和参与者。

  从黄帝时期的传说猜想,到唐诗宋词和元曲,从西天梵音来到东方,惊奇的历史发展,充满着东方神秘的力量。《寻觅中华》,寻觅的不只是我们血脉里流淌的那一份浪漫的文化情怀,更是我们聊以寄托的中华文化芳香的漫长踪迹。

  如今,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际上是实现文化的复兴。我们要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因为我们坚信,中华文明的灿烂光辉,必将照亮全世界的人类社会。

  读《寻觅中华》有感3

  看完了余秋雨的寻觅中华这本书,感触颇多,为我们所拥有的中华文化感到自豪。

  书中按历史时间顺序大体介绍了历朝历代、各个时期的文化成就。炎黄时期、殷商时期、那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史记》的完成,曹家父子,魏晋名士,田园诗人陶渊明,文化的盛世大唐,那宏伟开放的长安城,唐诗,积弱宋朝文人治国的文化状态,异族男子耶律楚材,明清时文化专制的束缚,以及近代文化的现状。读来真是大开大合,数千年的文化状态就如此被余秋雨先生娓娓道来,读时真有一种于不同时期穿越往返之感,不亦快哉。

  自己赞叹于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灿烂思想相互碰撞,百家争鸣共谱中华文化优美乐章。也惋惜于曹操家中父子在三国时期在文坛上取得偌大成就,却又在政治上饱受后代知识分子诟病,也欣赏于狂狷的魏晋名士,嵇康、阮籍,酩酊大醉,视世俗礼乐如粪土。更艳羡于当时的大唐子民,那宏伟开放的长安城令多少文化之士向往,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那朗朗上口、意境优美的唐诗不也千年传唱。又哀叹于明清时期统治者为巩固自己一家一姓的统治,实施文化高压政策,致使中华文化走下一个高峰。更自卑于自己所处的'这个时代再难出现大师,文化似乎也越来越走了一条下坡之路,自己心中的那个文化天国显得如此遥远。

  这是第一次自己主动的写一篇书籍的读后感,虽然很短,希望自己能坚持下去,执着的在自己内心中的文化之峰上攀登。

  读《寻觅中华》有感4

  独特的文化、文明,让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独一无二。

  中国上下五千年,绚烂的华夏文明源远流长,人尽皆知,也成为了中国的代表,往往提起这四个字人们就会想到中国。而很早以前,我们的这段历史便被人们猜测了。这也难怪,“看看身边,今天我们还很容易体会。越是模糊的事情总是‘故事’越多,越过去的事情总是‘细节’越全,越是虚假的.事情总是‘证据’越硬。”书中是这样写的,现实生活中也是这样的,这些证据越足细节越多的事情越容易引起人们的怀疑,更何况炎帝和皇帝的事情已经过去了那么久,谁还记得住那么多关于他们的细节,所以黄帝便被猜测了,他的“细节”太多,让人们感觉这是中国人为了让中国的历史更久远些而编出来的。

  于是,就连我们自己,也分不清了。今日我们耳熟能详的炎帝与黄帝的故事究竟是确有其事还是前人的胡编乱造?被称作“炎黄子孙”的我们,却不知自己的祖先到底是否真的存在过,被告知我们所知道的关于我们祖先的是根本就从未发生过,先不去管我们有没有去相信这些话,我们面对别人对我们祖先的质疑却几乎什么也做不了,这才应该被称作可悲,亦或是称作可笑。

  在质疑黄帝之前,还有过“华夏文明外来说”的说法,有些学者断言巴比伦是“人类文明的唯一起点”,一些中国学者们也参与其中。这便如作者所说的,暴露了中国传统学术方法的典型弊病:严重缺乏真实材料,却又好作断语。是啊,连证据都是猜测的来的,又凭什么妄下此断语呢?我们没有时光机,不能随心所欲回到过去向世界证明华夏文化的源远流长,只能依靠现今遗留下来的古物证明。而在证明之前,我们自己要相信,中国这五千年的文化,绝对不是子虚乌有。

【读《寻觅中华》有感】相关文章:

寻觅中华读后感02-07

读《中华少年》有感04-28

读《中华好家风》有感10-05

寻觅的作文05-30

读《中华传统美德》有感07-10

读中华美德颂有感10-11

读《中华上下五千年》有感04-18

寻觅的味道作文05-15

寻觅春天作文02-11

关于寻觅的名言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