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读陶渊明《归园田居》有感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陶渊明《归园田居》有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归园田居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每次读陶渊明这首诗,“草盛豆苗稀”,忍不住噗嗤一笑。一个真正的农民,怎么能忍心看着田里的野草比豆苗还要茂盛的?可是陶渊明站在田埂上,看看自己家地里疯长的野草,再看看邻居家长势旺盛的豆苗,无可奈何地摇头叹息,毕竟他并不是真正的农把子啊,知道自己在这方面技术不如别人,却乐此不疲。这心态,值得我学习。
这是一首真真正正劳作的诗,非久居田家而不可得,宁静、平和、充实的天趣使然。又虽累得半死也不忘说一句“但使愿无违”,可见其率性的人生。
他的笔触不仅描绘了宁静的乡村景致,更以其独特的幽默感,为这幅画增添了几分灵动和趣味。
首句“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就以一幅滑稽的场景拉开序幕。我们可以想象陶渊明在山坡下辛勤地种着豆子,却无奈地看着杂草如同热情的观众一样,将豆苗淹没。他的种植技巧似乎并不专业,但这份自嘲的幽默,却让这个场景变得亲切而有趣。
接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更是将幽默推向高潮。陶渊明形象地描绘了自己从日出到月升的劳作场景,仿佛他是一个不知疲倦的农夫,但实际上,这背后透露出的是他对于自然规律的顺应和对农耕生活的深刻理解。他以一种戏谑的方式,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最后,“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展现了陶渊明对物质的淡泊和对理想的执着。他不在乎衣物的污损,因为对他来说,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才是最重要的。这种幽默的对比,让人感受到他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真实态度。
总的来说,《归园田居》是陶渊明幽默风趣的一面的绝佳展现。他通过生动的形象和幽默的笔触,将自己的田园生活描绘得栩栩如生,让人感受到了他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真实态度。这种幽默的表达方式,让人忍俊不禁,也让我对陶渊明这位田园诗人更加敬佩和喜爱。
【读陶渊明《归园田居》有感】相关文章: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教学设计02-17
归园田居10-07
归园田居教案04-25
归园田居作文10-07
归园田居优秀教案02-25
归园田居简单版教案08-25
归园田居教案(通用15篇)06-08
《归园田居》公开课教学设计10-06
读借山而居有感09-28
读《野马归野》有感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