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现场与背后》有感

时间:2024-06-30 15:46:25 读后感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读《现场与背后》有感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现场与背后》有感,欢迎大家分享。

  怀着一颗崇敬之心,捧起贲友林老师的《现场与背后》,学习以“学为中心”的数学课堂,感受大师对小学数学课堂的探索与思考。

  这本书是贲老师几年来课堂教学改革实验的回顾与梳理,书中是贲友林老师的课堂真实案例,完整呈现了学生的真实学习过程以及学生对知识的质疑与接受、学习方法的获得,这些材料的呈现都是课堂再现,每个教学案例,课堂中的每一个细节,具体到每一个提问、回答是由哪一位学生说的都如实地展现,不由得赞叹贲老师的“有心”、“细心”。学生在充满爱的引导和鼓励中,大胆发言、大胆质疑、演绎了以学为本的精彩课堂,才是真正的学习!

  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总是希望把自己知道的、最好的、最精彩的、最与从不同的、最有体会的,用最直接、最明了、最简便、最完整的方式交给学生,然而如果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感受、去经历、去体验,做到以最小的代价引起学生最大的思考才能真正使学生得以发展。”直接的方式告诉学生用最好的方法解决问题。却忽视了只有学生真正体会了,经历了,才会得到真正的发展。课堂上有时候担心这样会不会太浪费时间?完不成教学任务?学生的讨论往往无边无际,这可怎么办呢?贲老师在另一章节就谈到:“不从深层次去探讨,不从算理的角度去分析,学生的争论无法深入,会演变或无意义的争吵,适当的亮出红牌,把学生的争论引向“正轨”,这才是低耗高效”。书中还说到:“教学生活的曲折,丰富,耐人寻味,我们要扎根现实,又创造性的追寻理想”。“行动,反思,让我们的教育生活多了激情,多了智慧,多了艺术,多了创造,”是啊,教育中的美是需要用心灵去感悟的,是要用行动来彰显的。

  更为可贵的是贲老师的每一节教学实例后,必然有一篇“教学手记”,他的“教学手记”远远比我们的随笔和反思更有深度和广度。虽然在日常工作中,我也写教学反思,但跟贲老师比起来,远不及贲老师的有深度,有广度。这也让我更明确与专家的真正差距实际体现在“思考与行动”上。

  而贲老师的课堂上,学生可以“随心所欲”,可以畅谈自己的思路,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把自己心中的想法说出来,让别人明白他的意思。贲老师的课堂才是真正的生本课堂才是真正的原生态的理想课堂。

  要向大师学习对教材内容的思考:数学本质是什么?教师要教什么?学生要学什么?放手让学生自学,学生能学会吗?教师教学的着眼点在哪儿呢?教学,如何以简驭繁?如何表达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这一过程,学生获得了什么?如何真实表达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互动过程?一节课,在实践之前,居然要思考这么多的问题。不仅如此,如果仅是思考还远远不够,还要在具体操作中,探索、修改、设计适合学生的最佳方案。

  “成功是长叶的时候,而失败是长根的时候。不怕走弯路,就怕你不走路,每一次弯路其实就是一次成长”“今天的成功就是因为昨天的积累;明天的成功则依赖于今天的努力。真正的成功是一个过程,是将勤奋和努力认真的融入每天的生活中,融入每天的工作中。”

  努力学习,让自己慢慢成长。记住贲老师的一句话:没有不想学习好的学生,会在以后的工作中,努力做到关怀每一位学生,激励每一位学生,发展每一位学生。对课堂常报一种好奇的心态,让课堂慢慢充满魅力。力争做到:教不是为了教。

【读《现场与背后》有感】相关文章:

读《金牌背后的故事》有感10-07

读《太阳的背后不是光》有感10-02

读《妈妈的爱在门背后》有感10-07

读《太阳背后不是光》有感10-03

读妈妈的爱在门背后有感10-07

读《妈妈的爱在门背后》有感2篇10-03

成功的背后02-21

背后的作文06-12

幸福背后10-01

《诚信的背后》读书心得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