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杜十娘》有感

时间:2024-07-15 12:46:09 读后感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读《杜十娘》有感

  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读《杜十娘》有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杜十娘》有感1

  在封建社会,妇女被压在最底层,斑斑血泪,向谁控诉?

  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人类解放程度的天然尺度,也是衡量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天然尺度。社会要向前发展,决不能后退。

  妇女本身只有自尊、自重、自强、自立,有自己的事业和经济权,才可作为一个大写的`人与男人共存,出卖色相是走向死亡的深渊。

  社会必须男女平等,女性才有自由生存的空间,否则,即使女性拥有百万金元,也不能自由自在地生存。

  女性不能轻信人言,要有独立思考的、智慧的头脑。

  记住古人的话:“冶容诲淫,慢藏诲盗。”女性时时要“夹紧尾巴做人”。要是杜十娘不在深夜的船头上放声唱那首《小桃红》,不就可以避免恶棍孙富的注意和暗算了吗?

  恶有恶报。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随之投江之后,李甲“终日愧悔,郁成狂疾,终身不痊”;孙富“得病卧床月余,奄奄而逝,人以为江中之报也。”

  善有善报。真诚帮助过杜十娘的柳遇春过江坠铜盆于江心,觅渔人打捞,竟捞到装有无价之宝的百宝箱。

  正是:湛湛青天不可欺,善恶到头终有报。

读《杜十娘》有感2

  在那一刻,我看到一个绝美的女子纵身一跃,在跌入僵冷水中的千分之一秒,你没有回头,也没有像屈子那样的仰天长叹,更没有急呼。此刻,泪水应该饱和着你的双眸,应如夏天早晨花瓣上的露珠,只要轻轻一碰就会掉下来。可是,你没有。你泪已干。你已彻底绝望了,所有的梦想都在李甲要卖掉你的那一刻破碎了。

  你对李甲忠贞不渝,可他却在途中听取小人的只言片语亲手将你们曾经的山盟海誓出卖掉。旦夕间,你的真情全部被扼杀。你已万念俱灰,那个曾经以为可以托付终身的人却是亲手把你卖掉的人。

  李甲对你的爱只是空气对流形成的错觉。对,错觉,一切都是错觉。所以你选择了死,这也许更会是一种解脱。也许只有这一江清水才能洗去你在尘世染上的肮脏,只有这晶莹剔透的江水才配你那高贵的灵魂。

  我不禁想起了刘兰芝和焦仲卿,他们的'爱情也是那么的悲惨。可你比他们更悲,上天对你更残忍。他们的爱情是别人断送的,这可能不应该说断送,因为他们至少还有那个至始至终爱着他们的人。而你呢?你剩下的只有绝望和那箱珠宝陪你沉如江中。

  这个世界已经不再有什么值得你留恋的了,你的梦想已经完全被阴暗,残酷,可怕的现实所抹杀。带着你如黑色的潮水般涌动的绝望,你选择了离开……

  破碎可以不再痛苦,破碎可以不再绝望,破碎可以带来快乐。能够破碎的人必定真正活过,所以你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读《杜十娘》有感3

  叹杜十娘

  青楼女子叹飘蓬,心向真情梦却终。

  泪洒寒江情已逝,魂消暗夜恨无穷。

  千金难买真心爱,百计空留薄幸风。

  可怜一片无瑕玉,误落风尘花柳中。

  可怜一片无瑕玉,误落风尘花柳中。”昨天无意中读到杜十娘的故事,被故事里的情节深深震撼,她如同一曲凄婉的悲歌,穿越时空,依然触动着人们的心灵。杜十娘,一个出身风尘却心怀高洁的女子。她身处烟花之地,却未被那纸醉金迷的世界所侵蚀,始终怀揣着对真爱和自由的向往。她凭借着自己的美貌与才情,积攒下了价值连城的百宝箱,这不仅是她物质上的财富,更是她对未来生。活的一份寄托和希望。

  在遇到李甲之后,杜十娘以为自己终于找到了可以托付终身之人。李甲,这个富家子弟,起初或许也曾真心对待杜十娘,然而,他的真心却在世俗的压力和利益的诱惑面前显得如此脆弱不堪。当他面对父亲的威严和社会的偏见时,选择了妥协和背叛,将杜十娘转手卖给了孙富。杜十娘的绝望和悲愤在那一刻达到了顶点。她怒斥李甲的薄情寡义,痛斥孙富的阴险狡诈,然而这一切都无法改变她悲惨的命运。她毅然决然地抱着自己的百宝箱投身江中,以死来捍卫自己的尊严和爱情。

  杜十娘的悲剧,不仅仅是她个人的悲剧,更是那个时代的悲剧。在封建社会,女子地位低下,命运往往不能自主。风尘女子更是被视为社会的边缘人物,她们的爱情和尊严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保障。杜十娘虽有反抗命运的勇气和决心,但终究无法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和世俗的偏见。从杜十娘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复杂。李甲的懦弱和自私,孙富的阴险和贪婪,这些人性的丑恶在这个故事中展现得淋漓尽致。而杜十娘的善良、忠贞和勇敢,则与他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她的悲剧让我们深思,在面对利益和诱惑时,我们是否能够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和初心?

  同时,这个故事也让我们对爱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爱情,本应是纯洁而美好的,但在现实的考验面前,却往往变得脆弱不堪。杜十娘对李甲的爱是真挚而深沉的,她为了他付出了一切,然而最终却换来了背叛和抛弃。这让我们明白,爱情不是单方面的付出和牺牲,而是需要双方共同的努力和坚守。只有建立在相互尊重、信任和理解基础上的爱情,才能经得起时间和考验的考验。此外,杜十娘的悲剧也反映了社会的不公和残酷。在那个等级森严的社会中,出身和身份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杜十娘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摆脱自己风尘女子的身份,这使得她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充满了艰辛和阻碍。这让我们意识到,一个公平、正义、包容的社会环境对于每个人的幸福和发展是多么的重要。

  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相对开放和自由的时代,女性的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人们有更多的机会去追求自己的爱情和幸福。然而,我们也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那些曾经为了自由和尊严而抗争的人们。我们应该从杜十娘的故事中吸取教训,珍惜当下的生活,努力去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在爱情方面,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一时的激情冲昏头脑,要学会在相处中了解对方的品质和价值观。同时,我们也要不断提升自己,让自己拥有独立的人格和经济能力,这样才能在爱情中保持平等和尊严。在社会层面,我们应该倡导公平、正义、包容的价值观,消除各种歧视和偏见,让每个人都能在平等的机会下展现自己的才华和实现自己的梦想。

  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类似杜十娘的悲剧再次发生。总之,杜十娘的故事是一部深刻的人生教材,它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善恶、爱情的真谛和社会的现实。让我们铭记这个故事,以它为镜,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和价值观,努力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美好,让社会更加进步。或许,杜十娘在投身江中的那一刻,心中充满了无尽的遗憾和不甘。但她的形象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成为了一个永恒的警示和激励。愿我们都能从她的故事中汲取力量,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追求真正的幸福和自由。

  杜十娘的故事,如同那滔滔江水,奔腾不息,诉说着世间的悲欢离合,也激荡着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波澜。它让我们明白,人生的道路上充满了曲折和坎坷,但只要我们坚守信念,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够迎来属于自己的光明。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常常会迷失方向,被各种欲望和诱惑所左右。然而,当我们回首杜十娘的故事,便会发现,真正的价值和意义不在于金钱和地位,而在于内心的纯净和对真善美的追求。

  杜十娘用她的生命捍卫了自己的尊严和爱情,她的勇气令人钦佩。相比之下,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时,是否能够如此坚定地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呢?也许,我们会因为种种原因而选择妥协和退让,但杜十娘的故事提醒着我们,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信念,要勇敢地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同时,这个故事也让我们看到了社会舆论和传统观念的强大力量。杜十娘尽管拥有出众的美貌和才华,但却因为身处风尘而备受歧视和偏见。这种不公平的待遇不仅限制了她的发展,也最终导致了她的悲剧命运。

  在当今社会,我们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封建礼教的束缚,但仍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偏见和歧视。我们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去接纳他人,尊重每个人的个性和选择,共同营造一个包容和谐的社会环境。此外,杜十娘的悲剧也让我们反思教育的重要性。李甲之所以会在关键时刻做出错误的选择,与他所接受的教育和家庭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他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或许就能够勇敢地面对困难,坚守与杜十娘的爱情。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教育,培养人们的道德品质和责任感,让他们在面对诱惑和考验时能够做出正确的抉择。

  回顾杜十娘的一生,她虽然历经磨难,但始终没有放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她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生活多么艰难,我们都要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相信未来会更好。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在挫折中成长,在困境中寻找出路,用智慧和勇气去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杜十娘已成为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经典形象,她的故事将永远流传下去。让我们带着对她的敬意和感慨,不断前行,努力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让每一个人都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和尊严。

读《杜十娘》有感4

  《杜十娘怒沉百宝论》出自《警世通言》,是明代拟话本中的佼佼者。杜十娘的故事不是发生于明代万历年间一牛真实的事件,宋幼清《九集》卷五的《负情侬传》,即记述此事。传末说“庚子(万历二十八年)秋闻其事于友人”。后八年才写成此传。《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当是据《负情依传》改写,改写人可能疑是冯梦龙本人,至少也经过他的加工。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塑造了杜十娘这个光辉的女性形象。她流落风尘,受尽凌辱,“久有从良之志”;可惜她所接触的,无非是些眠花宿柳的纹挎,不曾象羊瑶琴那样遇到一位知情重义的人。他见李甲也算“忠厚志诚”,便倾注了自己全部的爱情,幻想获得个人的幸福。经过千辛万苦,得以脱离苦海,与李公子相陇来到南方。不料渡江之时,遇到奸人孙富,李甲“惑于浮议”,出卖了她。

  当十娘发现自己的美好愿望幻灭以后,她不愿惹以珠宝换回李甲虚伪的感情—正因为不愿把他们的关系建筑在金钱上,她才一直保守百宝箱的秘密,终于以死表示了对黑暗社会的抗议。回味一下杜十娘的悲剧,震撼我们心灵的是什么呢?无疑是那人格的力量。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的家族>第八章中说,妓女玛丽“尽管她处在极端屈辱的境遇中,她仍然保持着人类的高尚心灵”和“人性的优美”,是“一朵含有诗意的花”。杜十娘也是这样一个保持着高尚心灵和优美人性的不幸的女子,是一朵出污泥而不染的含有诗意的花。

  十娘的悲剧是由孙富的破坏和李甲的负心薄伸所造成,而从根本上说则是她生活的社会环境所造成。社会把她逼进了火坑,社会舆论和道德观念又把她视为低贱的人,不允许她迸入正常的生活领域。李甲的负心薄悻,固然出自他卑怯、自私的品质,同时他的处境和身分也决定他在与杜十娘的交好中必然软弱、犹豫、被动,以至最后“中道见弃”。杜十娘和官僚世家子弟之间难以逾越的鸿沟,迟早会要暴露出来的。如果李甲不能背叛自己的家世利益,即使在瓜州不遇到孙富,十娘的悲剧迟早也会发生。孙富的出现不过是促使这场悲剧过早地降临而已。

  难能可贵的是小说作者把人的情义放在门第、身分和家世利益之上,表现了一种新的道德观念。如果按照传统的封建道德去衡量,孙富说的一套倒是“发乎情,止乎礼”,切实可行,李甲出卖十娘也算是浪子回头。而小说对不尊重、不珍视十娘感情的`李甲,对从中进言以售其奸的孙富,都进行了遗责。对美好善良、重视情义的杜十娘,表示了由衷的同倩与赞颂。

  本篇在人物描写上,采用白描手法,主要通过人物行动和简洁的细节描写便能入木三分地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动。大家记得,李甲出卖十娘以后,回到舱中,颜色匆匆,郁郁不乐,半夜醒来欲言不语者数次。十娘先十分温存,劝慰再三,而当李甲说出孙富的主意,十娘头脑中萦绕的美好幻想突然破灭时,小说是这样描写的:“十娘放开两手,冷笑一声道·…”一声“冷笑”把十娘的剧烈痛苦、失望和刚强性格充分表现出来了。第二天早晨四更天她便起来梳洗。她对人生已毫无希望,已经下决心告别这残酷的社会,可是还要精心打扮,用意修饰,“花铂锈袄,极其华艳,香风拂拂,光采照人”。作者捕捉住生活中这些反常现象,十分传神地写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本篇的情节结构象一般“小说”话本和拟话本一样,有头有尾地叙述故事纵的发展过程,波澜起伏,引人入胜。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重要手法,那就是“留扣子”。小说题目是《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但对百宝箱这个重要物件迟迟不作交代。它开始出现时,是“从人絮一描金文具至前,封锁甚固,正不知什么东西在里面。十娘也不开看,也不推辞,但殷勒作谢而已”。隐隐有所暗示,未引起读者注意。途中曾开箱取出五十金,公子“也不敢窥觑箱中虚实”,“十娘仍将箱子下锁,亦不言箱中更有何物”。

  作者也不进一步交代,似隐似现,藏头露尾。这都是“留扣子”。这个重要物件,直到十娘被出卖,她当众表白心迹,才将“百宝”的秘密一层一层地抖露出来。十娘先将描金文具“安放船头之上”,“取钥开锁,内皆抽替小箱”。她叫公子抽第一层来着,“只见……,约值数百金”,逮投之江中。再抽一箱,约遭数千金,也尽投之江中。最后又抽一箱,“诸般异宝,目所未睹,莫能定其价之多少”……。此时李甲才明白箱中秘密,读者也才恍然大悟。十娘“一片真心”的形象得到升华,抱匣沉江则成为异常悲壮的场面。如果不是采用留扣子的手法,把力量积蓄到最后,是不会产生这样强烈的戏剧效果的。

读《杜十娘》有感5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三言二拍中最有名的一篇,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为杰出的短篇小说之一。它写的是一个悲剧,但这个悲剧又有其他悲剧所没有的特别之处,那就是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故事的开头是非常普通的,富家公子李甲在京读书,遇见了名妓杜十娘,从此日夜厮混,花掉了大把大把的银两。李娃传,霍小玉传,我们熟知的古代爱情小说基本都是这样的开头。但在杜十娘与李甲相处的过程中,她为李甲的付出,是其他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没有的。杜十娘是名妓,所以钱财尚且不论,单单她在离开时对鸨母所说的话,就足够震撼人心的了。她说“倘若妈妈失信不许,郎君持银去,儿即刻自尽。恐那时人财两失,悔之无及也。”在斯时斯地光景下,她敢这样说,肯定是真的敢在鸨母不答应的情况下去自尽的。为了离开,敢赌上自己的性命,足见她对李甲的深爱了。正是这样的付出,这样的爱,把结局的悲剧反衬得更加壮烈。

  历尽千辛万苦,总算是凑够三百金,逃离了鸨母的魔爪,故事到这里也过半了。如果到此为止,那真是一个完美的happy ending。可风云突变,孙富垂涎杜十娘的美色,摇唇鼓舌,一席话说得李甲就决定把杜十娘给卖了。其实想想看,孙富说的那些问题可能也不是问题。为什么非得明媒正娶,往父母的枪口上撞,就为了要那一个名分?像司马相如和卓文君那样,那不也是挺好,在异乡过日子,谁知道你们是明媒正娶的还是怎么回事呢。可李甲为了区区千金,就甘愿把为他付出了那么多的杜十娘给卖了,送她走的那天甚至还有一点高兴的样子。其实故事进行到这里就已经是很大的一个悲剧了,杜十娘是这样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就这样被李甲物化了,变成一件可以拿来卖的商品了。更何况她为李甲付出了那么多,李甲却仅仅为了拿一点钱来讨父母开心,说不要她就不要了。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杜十娘帮助他度过了困难,却要在平静的日子里被他抛弃了,这已经是悲剧了。像霍小玉传、莺莺传,就是以这样一个被抛弃的悲剧作结的,但本篇显然与它们不一样。

  杜十娘冷笑着对李甲的负心决定表示了赞同,甚至还细心地嘱咐李甲兑足银子,自己又亲自检看,确保分毫不差。平静的表面下,是起伏的暗潮汹涌,而这表面的平静,与后文怒沉百宝箱的高潮形成了鲜明有力的对比,更强烈地凸显了杜十娘坚贞刚烈的性格。最后,她让公子打开百宝箱来看。这些宝物本来是她想用来讨好李甲父母,以求得明媒正娶的,也是恩情的一个证明。可现在什么都没有了,恩情都烟消云散了,她也就把它们都投进了江里,因为这些都没有意义了。这时李甲“抱持十娘恸哭”,可他在哭什么?把十娘卖掉是他的意思,送走十娘时他不但不悲伤,反而“欣欣似有喜色”,他现在又是在哭什么?这些宝物价值万金,本来都可以是他的,可他一个决定,让他拿万金换了千金,他只是在心疼钱啊。这个时候是杜十娘自尽的前一刻,作者着意一写李甲的恸哭,也是别有用意的。人命都已经在旦夕之间了,可他居然还在为了钱财恸哭,这是怎样的负心、怎样的绝情啊。

  最后杜十娘一番痛斥。妾椟中有玉,恨郎眼内无珠。妾不负郎君,郎君自负妾耳。然后纵身一跳。这一跳,把全篇的悲剧推向了一个巅峰。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而全篇中最有价值的东西莫过于这个如花似玉的杜十娘了。美人和钱是男人的最爱,但因为被辜负,只好一起毁灭。它们的一起陨落带有消极而凄美的气息。杜十娘想要的是爱,那样一种身份的女子,不得不终日为了换取金钱而生活,因此她们将真情看得无比重要。可李甲为了金钱,轻易地践踏了她的真情,粉碎了她的幻梦。她没有像霍小玉那样,哀哀怨怨,一病不起,也没有像崔莺莺那样,说着“始乱之,终弃之,固其宜矣”这样的蠢话。她选择了一种最为壮烈决绝的方式。既然恩情已经断绝了,那就把物质和精神也都一同毁灭了,这样的方式,比霍小玉的死后厉鬼复仇要壮烈得多,不光是对孙富和李甲的控诉,更是对命运不公的抗争。俗话说,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最重情的人反而遭遇了最无情的对待。杜十娘用这纵身一跃,表达了对命运的愤怒与抗争。

  最后写了一小段杜十娘死后托梦报恩的'故事。因果报应思想本来是中国古代小说里的所谓封建糟粕,但本篇里的这种因果报应,却是在壮烈的悲剧结局过后,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善良的人得到报答,绝情负心的人遭到报应,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也是一种正能量吧。

  全篇以一首小诗作结。不会风流莫妄谈,单单情字费人参。若将情字能参透,唤作风流也不惭。结局时李甲对杜十娘肯定是无情的,但在那之前呢?如果没有孙富的出现,如果没有他出的这么个馊主意,那李甲和十娘可能还会这样举案齐眉地幸福生活下去。从古到今说来慌,不过是情而已。情是什么,它到底有没有,不管什么时候,都是一个难解的谜。或许这样的模糊暧昧,也正是它的魅力所在吧。又或许,温暖的假象也总比残酷的真相要好,纯粹的东西死得太快了。想起王家卫电影里的台词。如果有一天我忍不住问你,你最喜欢的人是谁,请你一定要骗我。请你一定要说,你最喜欢的人是我。

读《杜十娘》有感6

  读《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看到文末十娘投江处,想到了一个人——屈原。

  似乎两人并不存在太大的关系,除了选择了投江自尽结束生命的方式。实则二人有着相同的本质。倘若娼妓意味着出卖,屈原亦不过是一个政治娼妓。十娘出卖的是肉体,屈原出卖的是智慧。略有不同偶的是,屈原的出卖是自始至终的坚贞,十娘的坚贞却来得颇费周折。二人还有着共同的悲剧:当认定的倾注体(倾注智慧,情感,金钱,青春)不复美好,不能继续供他们倾注时,二人用自尽成就了忠贞。

  想来绝大多数人是可以称之为娼妓的(一个鄙俗的美称),他们有着向往,寄托,简单地说就是一个支撑点,一个存活的理由。一旦确定这样一个支撑点,他们的忠贞便开始了。(之所以也将忠贞授予十娘,是因为她的爱由李甲始,亦由李甲终,爱是忠贞的开始。为此十娘之前的风尘不过是对世俗,礼教的'不忠。)为着这种忠贞,一切皆可因之失色,再多无所求的付出(出卖)亦不曾有丝毫吝惜。当人的一生只认定了一个支撑点,也就选择了忠贞。十娘唯倾情于李,屈子只效忠于楚。支撑点的消亡即是生命的终结。

  但从人性而言,十娘的死令人惋惜。就支撑点人的存活意义而言,却是必然,自然,无可厚非的,与封建社会无关。任何社会情形下都会有如此的刚烈存在,而并非虚假的小说情节。梵高的举枪自杀,莫泊桑的银弹自尽,海子的卧轨自杀,老舍,三毛,张纯如显而易见,现实中的悲烈主角多执着于营造一片精神家园,宁愿为之倾尽所有,并非因之而生,但一旦找到了这样的心灵归属,便可因之而亡。足见作为人,一个真正活着的人,便应当有如此寄托。而他们,是这群人中目标明确,性情刚烈的忠贞者。

  说来十娘的死,最应当引发我们深思的不是爱情,礼教,而是人生的追求。不是每个人都应如十娘般决绝,而是对生存追求的明确,还有对生命的珍惜对人生应该担当的责任。珍惜的是生命应有的纯洁,注重的是人生的质量。不在乎寿比南山,地久天长,却活出了品质。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生命远远超过了一个苟活的寿星在我们心中的分量。

  再一次想起梵高,莫泊桑,海子一个个曾经璀璨的生命,惋惜,慨叹,但更多的是敬畏,对他们决绝的勇气,饱满无拘的自我。

读《杜十娘》有感7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原出自《警世通言》,讲的是教坊名姬杜十娘钟情风流少年李甲,遂从良一心跟了他,未料半道李甲耳根子软,听了别人言语,想用十娘换千金,十娘遂发怒将随身所带各种细软珠玉扔到江里,自己也投江自尽的故事。后人多可惜十娘遇人不淑,鲜有深入分析的!

  话说杜十娘生得:浑身雅态,遍体娇香,两弯眉画远山青,一对眼明秋水润。脸如莲萼,分明卓氏文君;唇似樱桃,何减白家樊素。如此佳人,必博人欢。文中说那李公子俊俏庞儿,温存性儿,又是撒漫的手儿,帮衬的勤儿。这种贾宝玉般的性子,必然女性缘极好,虽不至于人人欢喜,也不会有多少人嫌腻。

  然而性情如贾宝玉,为人却不及贾宝玉丁点。书中说,十娘见李公子忠厚志诚,甚有心向他。我对“忠厚志诚”四个字始终持怀疑态度,不仅是对李甲本人,还有十娘自身对李的真实评价。

  先说“忠厚”。“忠厚”在字典里的解释是为人忠诚宽厚。李甲果真如此吗?李杜二人的相识始于李在北雍(明朝时指北京)坐监(国子监)时与同乡柳遇春同游教坊司。待杜让李花三百两将自己赎出时,李已山穷水尽,只好借口路费欠缺,向各亲友借用,一连奔走三日分毫无获。在他们看来:李甲是风流浪子,迷恋烟花,年许不归,父亲都为他气坏在家。他今日抖然要回,未知真假。倘或说盘缠盘到手,又去还脂粉钱,父亲知道,将好意翻成恶意,始终只是一怪,不如辞了干净。李杜二人将此称为人情淡薄,可后来李的同乡柳听闻十娘对李的一片赤诚之意后,两日便凑足一百五十两银子。可见并非人情淡薄,而是李自身的原因。李的父亲是布政使,可以说他也算个官二代,要是需要帮忙,想巴结他爹的人不会少,他却一分未筹到。由此可见,他惯于流连脂粉群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众人清楚他的性子,不想拍马屁拍到马腿上。若是第一次,大家会给他一个机会,就当一时失足。此为第一点,第二点是他为人软弱,没有担当。与十娘约好十日筹够,可他没筹到就罢了,却也不曾给她一个信儿,第六日偶遇杜的小厮,也不着急探问十娘情况,只是推说明日再说。

  再说“志诚”,听说十娘有从良之志,他惧怕父亲,不敢应承,虽则如此,却与杜海誓山盟,终日相守宛若夫妇。此外也无其他作为,可见海誓山盟乃缓兵之计,一心只垂涎十娘美色而已。这样后来与十娘乘船南下,被羡慕杜美貌的孙富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言语说动,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书中说:杜十娘自十三岁破瓜,今一十九岁,七年之内,不知经过了多少公子王孙。如此说来她也算阅人无数,对李甲这样的人应该见多不怪,不难看出他为人的,可一腔衷情只对他,这点我是有点不太相信。而杜十娘的一些作为也证实了我的.猜测。

  从后文中可知,杜十娘钱财颇多,凑足区区三百两白银乃举手之劳,可她仍让李甲自己去筹,等他筹不到时仍只给了一半,其余让他自己想办法。这事可见杜十娘对他们之间的感情也有些许不自信,此举是为考验他。等他们二人将凑足的银两给了鸨儿后,杜被她赶了出来,平时穿戴衣饰一律不准带走,而从后文十娘口中知她随带的钱财并非姐妹所赠。可见十娘仍是有几分心机的,熟知老鸨为人,早些时候便把财产转移了。她想从良便有了切实有效的行动,并有预见性的转移自己财物,而后对他们落脚何处等具体事宜皆有自己的主意,也算有主见之人。在此过程中,她丝毫未给李透露自己携带巨财的事,一直对他有所保留,不算百分之百信任。

  在被李甲卖与孙富后,投江前她说:妾不负郎君,郎君自负妾耳!照理说,将她赎出不全是李甲的功劳,李甲是没有随意买卖她的权利的,她完全可以忽略他的这种做法,可她没有反抗,一心只想着让李甲后悔。纵观全文,李甲对她没投入多少感情,只是羡她美貌,这点她不可能没有发觉。再说,依现代观点:爱情中没有谁对不起谁,只有谁不懂得珍惜谁。“负”这个词本就值得探讨。

  所以我觉得,李甲只是杜十娘的一个梦一个希望。她盼望有人将自己带离那个地方,尽管她自己也知道李甲为人,但她故意不相信自己的看法,假意欺骗自己,相信未来的美好生活并不遥远。与其说,她恨李甲薄情寡义,倒不如说她更多的是无奈与失落,李甲让她的梦破了,让她的希望没了。人都渴望被爱,从小她便被人为利所用,所有有交情的人,都只是她生命中的过客。她想停留下来,有个落脚点,找回失落多年的归属感。这点她自己做不到,便把希望寄托在李甲身上,明知这希望是泡沫,仍对它抱有幻想。

  杜十娘早已深刻体会人情世故,所以在最后的希望化为泡影之后,她不得不面对现实,却早已没有承受的勇气,遂满怀怨气选择投江。

【读《杜十娘》有感】相关文章:

[木兰诗读有感] 读木兰诗有感05-04

读《窃读记》有感11-18

读窃读记有感09-28

读《读碑》有感范文10-06

读《读不懂的父亲》有感10-07

读《窃读记》有感10-06

读窃读记有感04-28

读《窃读记》有感11-26

读《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03-30

读《海蒂有感》有感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