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告诉孩子你真棒读后感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告诉孩子你真棒》读后感
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告诉孩子你真棒》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告诉孩子你真棒》读后感1
经学校班级老师的推荐,我有幸接触到了“知心姐姐”卢勤的教育书籍《告诉孩子,你真棒》。全篇以教育的规律引出,从教育是一门科学说起,引导家长走近孩子的心灵,有艺术地开展家庭教育。身为双重身份的我,既是一位二年级孩子的妈妈,同时也是一名老师。书中的各个章节给了我们深刻的启发,行走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我,对此书有着诸多的感悟,也给我留下了许多关于教育的思考。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我们需要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是让孩子按照成人的意愿去开展,还是倾听自己内心的呼唤,让孩子成为她自己。带着教育的困惑,摸索着教育的方法,回首和孩子相处的点滴,今天和大家一同分享学习阅读后的收获和感想。
当下,家长都对孩子们建立了较高的希望,一是家长急迫的心理所致,二是家长未懂得孩子的开展是有规律和特点的。书中开篇针对当下的现状谈到“过高的期望带来孩子的无望。”这使我联想到女儿在学习钢琴时,她的识谱能力比较弱,每次弹奏时总要花费很长时间在识谱上,自己感到了很大的挫败感,兴趣也逐渐下降。开始,我并没有意识到孩子的心理变化,反而对她进行指责,认为她没有用心。在严苛的要求下,女儿只得完成“任务”,过高的期望带给了她巨大的心理压力。通过书中的介绍和自我的反思,我意识到是成人没有理解孩子的个体开展差异,总认为同龄的孩子应该都是差不多的水平,为什么你不能做到,我的行为使得孩子失去了对学习的渴求和对成功的期望。其实,每个孩子都有它自身的开展特点和学习方式,各自的开展速度和到达某一水平的时间也不尽相同。为孩子制定“跳一跳就能够着”的目标,充分理解孩子,根据孩子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支持和引导孩子从原有水平向更高开展,才是我们父母应该做的。
教育的奇特之处不仅仅在于求真求知,启迪智慧,更在于能激起人的心灵的美好、感动与追求。陪伴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我们更多的关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然而对于情感的呵护,心灵的滋养少之又少。第三章节“关注孩子心灵的成长”给了我较大的启发。孩子如同成人一样,也有自己的各种情绪体验。你是否能在成功后给予她肯定与鼓励,犯错后给予理解与宽容,宣泄后给予帮助与引导,实那么都需要我们拥有一颗同理心,看懂孩子的喜怒哀乐。女儿自小喜欢各种昆虫,常蹲在地上观察,琢磨,甚至捉回家饲养。天牛、瓢虫、蜗牛、蚂蚁、蝈蝈、蚱蜢等,只要活动着的生命,它都将其饲养在各式各样的容器中,给水喂食,饶有兴趣。对于她的这种行为,家人一致持反对态度,一是不讲究卫生,二是这个兴趣爱好不适合女孩子。一次吃饭时,她津津乐道地讲述这个昆虫喜欢晒太阳,吃苹果,那种昆虫不能晒太阳,怪不得它经常出现在潮湿的地方……事无巨细地描述了一番她的'发现。原来,孩子的天性在于和大自然的相处,生活的赋予,四季的更迭,亲密了孩子和大自然的关系。在的呼吸中,幼小的心灵荡起了美丽的涟漪,纯真的童年流露出自然的天性。而后,就女儿的兴趣爱好,我还买了《法布尔昆虫记》这套书籍,让孩子在更加专业的知识引领下,去研究自己的爱好,满足自己小小心灵的需要。
家庭教育应当从孩子的心灵出发,当我们发现孩子的那根隐秘的情感琴弦,悄悄拨动发出悦耳的琴声时,尊重生命的教育之树便悄悄开始萌芽。
为人父母是一门学问。试问“我们合格吗?”,是孩子引发了自我深刻的反思。家庭教育最为可怕的是“发现问题,或视而不见,或无所谓之,导致最终的无力为之。检讨自己:我是一个吝啬赞美之词的妈妈,性格急躁的我常常挫伤了孩子。书中家庭教育的五大冲突确实存在,家庭中或多或少的都在上演着这一幕幕。人无完人,只要成认自己的问题,勇于改变都为时不晚。关键在于要懂得教育的真谛,学习教育的方法,你才能成为孩子的指路明灯。我们应努力成为勤奋好学,不放弃自我改变的父母。众多的实践证明:小学教育是为终身教育打根底的,孩子的开展应该顺应天性。家庭教育是一个漫长的求索过程,这个过程,既是为自己,又是为孩子。我们要做顺应天性,顺势而为的教育,家校携手共同呵护孩子唯一的童年,陪伴孩子的成长,为孩子的后继学习和终身开展,为孩子的未来做准备。
从教至今已有一年了,这一年中我学到了很多,成长了许多,也感悟了很多,要想成为一位好老师我真的远远不够,我只有不断的充实自己,多看书,看好书,才能离目标越来越近。暑假期间我就找到了这样一本好书,卢勤的《告诉孩子你真棒》,看后让我受益匪浅。
教育孩子从来是人生的一件大事。牵动着千千万万父母、老师的心。因为,孩子就是我们生命的延续。有了孩子,我们的愿望、理想才能子子孙孙传之久远,不断开创新的光辉领域。
阅读这本书时,我感觉我是在与朋友对话,是在面对孩子那一双双渴望、期待的目光在说话,面对父母那一个个充满困惑和忧郁的面庞在说话,用一个个发生在身边的故事教育我们做人的道理。 只知道爱孩子是不够的,书中告诉我们爱孩子的方法,用爱的眼睛去发现孩子,用爱的行为影响孩子,用爱的理由拒绝孩子,用爱的责任惩罚孩子。
新时期、新事物扑面而来,孩子在不同于前人的新环境中生活,他们面临的矛盾、问题常常超出父母已有经验。许多的父母常感到苦恼和困惑。书中谈到家庭教育的冲突和解决冲突给父母的忠告。首先改变自己,千万不要跟孩子较劲,把对抗变成对话,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给孩子一个和谐的世界、和谐的环境,才能塑造出孩子美好的心灵,充分挖掘孩子的潜能。孩子心灵成长的需求是什么,那么样去挖掘孩子的潜能,书中都有很精细的阐述,书中提出的重要观点,大量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对于当代家长是极其受益的。
聪明的父母不应希望孩子一辈子不跌倒,而是要培养能应对复杂人生的雄鹰。我们的责任是给孩子帮助、支持、鼓励,也给孩子必要的保护。读过这本书后,你将会动的如何去爱孩子、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从而把事情做得更得法、更巧妙、收效更大!这真是一本启人心迪的好书,值得更多的人去欣赏,感悟!
《告诉孩子你真棒》读后感2
两年前,“知心姐姐”卢勤应邀来扬给全市家长们作演讲,我也有幸成为一名现场观众。记得当天数千人的会场上座无虚席,观众席上坐满了二十多岁的年轻父母及六七十岁的爷爷奶奶们。当时的“知心姐姐”也已是六十多岁的奶奶辈儿的老人了,但在讲到家庭教育问题时,却激情澎湃,字句激昂,发人深思。使人不禁觉得台上站着的更像是一位正在呼唤全民觉醒的革命家。家长们每至共鸣之处,热烈的掌声久久不能平息,许多家长不仅详细地做笔记,听得动情时还会悄悄流泪。
为什么一场“知心姐姐”的教育演讲,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听过“知心姐姐”的演讲,看过“知心姐姐”写的书,你会发现,“知心姐姐”正如她的名字一样,是能真正走进孩子和家长内心世界的人。
概览时下的中国家庭教育,真正符合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又有多少。记得社会上曾经就中国家长是否需要持证上岗展开过讨论,说的是中国家长大多没有接触过家庭教育方面的专业培训,导致家庭教育出现很多问题,有人呼吁家庭教育能像国外一样上升到必修课的高度。
我觉得这个讨论,从某种程度上契合了“知心姐姐”要对家长们说的话:家庭教育问题的根源在哪里?改变孩子首先改变谁?怎样关注孩子心灵的成长?学习成绩和成长哪个更重要?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怎样发掘孩子潜能……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做家长的是否认真思考过,是否知道的做法。
作为一名小学一年级学生家长,经过将近一学期的实践,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的困惑已逐渐显现:你会发现这时候的孩子已不再是幼儿时期的乖小人儿,许多时候他会依据自己的喜好做事情,尽管你一再强调小学生应以学习为己任,而不能将玩儿放在第一位。结果是孩子满口应合着,实际行动上就看不到回应了。读了“知心姐姐”《告诉孩子你真棒》一书,不禁产生这样的思考:为什么家长总是对孩子苦口婆心地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一件事情,结果总是收效甚微。是不是自己与孩子的沟通有问题?
“知心姐姐”在书中指出: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不是家长的附属品,家长不能总以强者的姿势居高临下地与孩子对话,孩子虽小,却需要被肯定与被尊重。否则,不管你怎样苦口婆心,孩子也仿佛没听进去。没有尊重的沟通何以形成有效沟通?许多时候,家长如果能耐心地倾听孩子的想法,包括孩子在成长过程出现的过错,与孩子做朋友式的沟通交流,长此以往,不论孩子到了哪个时期,都会向家长敞开心扉,亦会听取家长好的建议。我想教育的最高境界也应当如此吧!
记得“知心姐姐”曾说过,“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作为家长,我们还应当常常反思,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难道仅仅是孩子自己的问题?孩子生来是一张白纸,正是我们做家长的一笔一笔在白纸上书写着孩子的昨天、今天和未来。
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现在想来,真的是这样,每个孩子出生时差别不大,后期会随着所处的教育环境的不同,逐渐形成天壤之别。“知心姐姐”告诉我们,每个孩子都有他的特点——长处和短处,我们做家长的任务,就是努力帮孩子肯定和放大自己的优点,从而修正和淡化弱点。所以,我们家长要像书中说的,学会夸赞孩子,学会使用正面激励,而不是总以负面否定进行消极暗示。正如“知心姐姐”说的,家长总说孩子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久而久之,孩子便会觉得自己真的和家长说的一样,从而失去前进的信心和动力,试问孩子今后该怎样迎接重重挑战,走向美好未来?
“知心姐姐”还在书中写到一个普遍现象:有时当孩子的表现不如人意时,家长会简单粗暴地对待。这种以强欺弱式的教育,或许短时内达到了一定效果,但它的负面作用却不容小觑——孩子也学会了用暴力对待比自己弱小的人。要想孩子不暴力,要想孩子不叫嚷,家长要试着心平气和地和孩子讨论暂时出现的一些缺点问题并设法解决问题。作为孩子心目中最亲的人,父母都不能耐心地正视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阶段性的问题,而是希望以自己错误的方式——打骂来纠正孩子短期内的错误。这种以错制错的做法,如何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真正认识到自己需改进的地方,如何学会以自我驱动来不断完善自己。
记得前段时间,我每天下班较迟,回家检查孩子当天学习情况时,小家伙一会儿要上厕一会儿要喝水,总之以一系列理由拖延时间。工作的疲劳和孩子的拖拉,以及时间一分一秒流失产生的紧迫感,使我顿时就火了,冲着孩子喊:“你知不知道自己已经上一年级了,学习是你的主要任务,不能专心学习,拖拖拉拉地你想要干什么?”孩子被我的叫嚷吓哭了,不良情绪带来的后果是不但没能好好复习,更糟糕的是孩子在入睡后被恶梦吓醒。时间再长一点,居然发现孩子也学会了对着大人叫嚷。由此可见,错误的教育对孩子来说就是一场灾难,不但会给孩子造成不好的心灵体验,更会影响孩子对待事物的做法。我意识到自己的做法非常糟糕,于是找机会向孩子道歉:“妈妈本来是希望你尽快认识到作为一名小学生要专心学习,珍惜时间。可是妈妈的那天的做法不对,妈妈不该对你叫嚷,请你原谅妈妈,希望你以后也不要对着别人叫嚷,我们都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好吗?”孩子听后微笑着点点头……
说到这里,忽然想起前段时间在辅导孩子学习时的一个小点滴:孩子刚学的.知识容易遗忘,复习时效率会不高,作为家长千万不能将自己的着急流露出来,别看孩子年纪小,却善于捕捉大人的不良情绪。那天孩子做着算数题,情况有些不理想,不经意间,我咂了几次嘴,没想到这个举动的反作用却是“立竿见影”的。孩子顿时有些发慌,连之前会做的题也突然懵掉不会做了。由此可见,家长的耐心和肯定对孩子来说是多么重要,反之,孩子从小没有从父母那里获得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勇气,真由可能向另外一个方面发展了。
“知心姐姐”说到孩子的养育问题时,还提到“娇生不能惯养——用爱的理由拒绝孩子。”和书中写到的黄思路一样,我的孩子在两周岁多就会很娴熟地用筷子夹菜,而且是左右手都夹得非常好,至今还记得小家伙自己吃饭时的成就感,给孩子带来的快乐远远胜过吃饭本身,孩子不论做什么事儿积极性都很高。然而好的开始并没有得到好的延续,由于祖辈的包办代替,以及孩子后期更加专注于玩儿,导致孩子很多时候都是在一边看电视或者玩玩具,一边由大人填鸭式地喂养。久而久之,孩子没有了自理实践的快乐,包办代替抹杀了孩子对许多未知问题的探索能力和挑战的激情,没有了由此产生的成功的喜悦,甚至对许多问题缺乏主动认知和积极应对的能力。
所以,正如“知心姐姐”所说:要想发掘孩子的潜能,就不能惯养,不能包办代替。当我们懂得这些道理时,就应该试着放手让孩子去尝试,去积极主动地应对一切未知,或许短期内会出现失败或错误,但孩子却因此收获了抗挫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家长才能看到一个各方面能力与日俱增的孩子。
《告诉孩子你真棒》读后感3
这本书的作者卢勤,也就是著名的“知心姐姐”,《中国少年报》“知心姐姐”栏目主持人,《知心姐姐》杂志创办人。书中没有什么大道理,只是将一个个身边的小故事娓娓道来,有的与儿子颇有几分相似,有的则与班上的孩子相同。一路看下去,许多故事,令人感慨;许多话语,给人启迪……
爱是一个大口袋,装进去的是满足感,拿出来的是成就感、幸福感。一味向孩子施爱,孩子并不觉得甜,更不懂得珍惜。接受孩子的爱吧!因为施比受更有福!
你说他行,他就行;你说他不行,他就不行。你为他喝彩,他会给你一个又一个惊喜;你说他不如别人,他会用行动证明他真的很笨。大人就是这样用语言来塑造孩子的。
岁月流逝,孩子一天天长高,父母一天天变矮。孩子要学会俯下身去,倾听父母充满爱的“唠叨”;而父母完全可以放下长辈之尊,高兴地说:“终于长得比我们高了!”
不是儿童没有声音,而是你们没有倾听,请放大儿童的声音。
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是现代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孩子的自信来自于父母和老师的鼓励和肯定。
爱的感觉需要培养,从点点滴滴去培养,因为最感人的爱往往就像人们最需要的空气一样,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而人一旦有能力从细微之处感受到“有人爱我”,那做人与作文都将是最有品位、最有情趣的。“
”孩子,你真棒!“充分的肯定与鼓励正是开启孩子心灵宝藏的一把金钥匙。我顿悟:7岁的儿子已经开始萌生自我意识了,而我对他的喋喋不休一定让他感到反感,进而反抗。不如像”知心姐姐“说的,母子换个位置,换个形象。让儿子做高山,儿子就能长成山;让儿子当大伞,儿子就能顶天立地!
人同此理,人同此心,当老师必定也是同样的道理。
因此,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做到
一、尊重孩子的人格。
尊重人格是不分时间、地点的,也不分优点多还是缺点多。如果一位老师在孩子有成绩时就尊重他,在出现问题时就不尊重他,任意褒贬,这就做错了。老师不妨用心理换位的方法想一想,自己有了缺点、错误时,希望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孩子渴望被尊重,首先是被家长和老师尊重孩子。尊重孩子,就不能对孩子说有辱人格、有伤自尊的语言。二、帮助孩子成功,经常鼓励孩子。
任何微小的成功,都能增强人的自信。一个孩子,当他写好一个字,做对一道题,正确回答了老师的问题,他都有成绩的喜悦,会期望自己下一次做得更好。作为老师,给孩子帮助,让他有点滴的成功体验,并不是多么难的事情。这就是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一个个小小的成功中,积累一分一分的自信。
我读过一篇文章叫《一位母亲与家长会》,文章中的母亲共参加了孩子的三次家长会。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
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因为全班30名小朋友,惟有他表现最差:惟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然而母亲做出很自豪的样子对儿子说”老师表扬了你,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其他的妈妈都非常羡慕妈妈,以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有让她喂。第二次家长会,小学老师对母亲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49名。我们怀疑他智力有些障碍,您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母亲她流泪了,然而,当她回到家里,却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的,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
儿子暗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来。儿子温顺得让她吃惊,好象长大了许多。第二天上学时,去得比平时都要早。第三次家长会,母亲坐在儿子的座位上,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因为每次家长会,她儿子的名字在差生的行列总是被点到。然而,这次却出乎她的预料,直到结束,都没有听到。她有些不习惯。临别,去问老师,初中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
她怀着喜悦的心情走出校门,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高中毕业了,一个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的日子,学校打电话让她儿子到学校去一趟。她有一种预感,她儿子被清华录取了,因为在报考时,她给儿子说过,她相信他能取这所学校。她儿子从学校回来,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她的手里,突然转身跑到自己房间里大哭起来。边哭边说:“妈妈,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是您……”
这时,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打在手中的信封上。
文中的这位母亲给予儿子的就是一种激励的爱,使儿子总有一种做得更好的欲望。我想如果我们老师能做想那位母亲那样就教育我们的学生,那么我们会成为非常棒的老师。
三、用全面的眼光看待孩子,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
孩子是一个完整的人,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人,看待孩子应有全面的眼光、发展的眼光。有了这样的观念,就不会一叶障目,只看一点,不计其余,也不会因孩子一时表现欠佳而气急败坏、大发雷霆。
四、教孩子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法
对于做事缺乏信心的孩子,特别是那些自卑感强的孩子,在不断肯定他们的微小进步、指出他们的闪光点的同时,要教育他们在面临困难和挫折时,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我能行”,“我再努一把力就会做好的”,“我不会被困难吓倒”……
总之,学会欣赏孩子,给孩子一个自信的世界,让孩子感觉今天比昨天学得好。让孩子带着自信步入人生的每一段旅程。
《告诉孩子你真棒》读后感4
假期开始的时候,阎笑说老师推荐家长读一本书,书名是《告诉孩子你真棒》,我开始不以为然,开玩笑说:我觉得我对你表扬的已经够多了,不需要再读这样的书了。有一次在书城无意中看到了这本书,随手翻了一下,仅目录就深深的吸引住了我。
书中的第一篇就触动了我,“过高的期望,带来孩子的无望”,家长往往以“爸爸妈妈都是为孩子好”为由逼孩子干一些孩子根本就不感兴趣的事情,这样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这让我想起了一位去了美国的朋友的告诫,他说在中国只要有条件的家长都会让孩子学习一种乐器,这是很好的。但不好的是,一旦开始了,家长就不管孩子是否喜欢,逼着孩子坚持下去,好象不坚持下去就说明孩子没有毅力。而在美国,家长也会让孩子学习乐器,一旦孩子没有兴趣了,家长也不去干涉,可能积累的知识到了中学用到,孩子又会重新有了兴趣。相反,如果逼着孩子去学习,给孩子造成逆反的情绪,可能孩子的一生也不会再有兴趣。另一方面,没有兴趣的东西,是很难学好的,往往是事倍功半。通过朋友的开导和本书的深刻的分析,我不再对女儿学习钢琴的事情过问太多,这样她反而没有了压力,还会根据自己的爱好弹奏喜欢的乐曲。
“过多的干涉,带来孩子的无奈”更是家长应该注意的,我们要学会和孩子做朋友,而不是站在高高的.位置上。有一天我女儿在qq上和同学聊天,我走过去她就盖上电脑,我说你多心了,我只是过来拿东西。我的眼睛始终没有放在电脑上,赶紧走开了。我很平静,也没问她在聊什么,过了很久,她忍不住问我:“妈妈,你不好奇我们在聊什么?”我说:“你和同学聊天,我有什么好奇的,那是你自己的自由。”她主动跟我说了所聊的两项内容,第三项是不想让我知道的,我也不多问。家长的这种不干涉,孩子反而会和你去沟通。
“成长比分数更重要”也是我们家长应该注意的,我们如果过多的关注孩子的分数,会造成两种恶果,第一孩子在考试的时候会很紧张,本来学得很好的也会发挥不好;第二有可能造成孩子的不诚实,为了得到家长的表扬,甚至是物质上的奖励,孩子有可能会选择作弊的方式。这对孩子的成长是很不利的。我女儿在二年级的的时候生字不好,明天考试今天还要突击听写。我会说,你今天突击的功课,明天就是考满分我也不觉得你最棒。到了三年级,她的学习进步很大,各方面表现得都很好。我就会说,你平时的表现已经很好了,考试的时候只要注意“认真”二字就行了,就是考的分数不高,我也认为你很棒了。带着自信和轻松,我女儿总会高高兴兴的回家,我下班也不多问,会根据她的情绪给于适当的鼓励。
《心灵成长需要尊严》对我的触动很大,因为在不久前我们全家被三位下肢残疾的“天行健组合”乐队深深的感动了,三位残疾人进行全国巡回演出,目的是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重新坚强的站起来。他们的命运已经很悲惨了,但他们靠自己坚强的意志跟命运抗争,终于拥有了自己的专业音响和动人的歌喉,令我感动的是从他们的脸上看不出任何的残缺,只有自信和魅力。所有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我也多次让女儿去往投币箱投钱,但我告诉女儿,你这不是施舍,是应该的,因为他们是靠自己的歌喉赢得的,这叫自食其力。而我们除了欣赏音乐之外,最应该学习他们的坚强的信念,不屈不挠的精神。人是要有尊严的,对那些街头行丐的有体力着我们不要给于。
《心灵成长需要宣泄》,这还是第一次听说,回想自己与女儿的交流,还真是如此,以前对这一方面不太注意,以后应该注意倾听孩子的心声。也许你在百忙之中觉得孩子的事情很烦,很小儿科,面对孩子的滔滔不绝,我们应该做个很好的听众,而且要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这样才能让孩子觉得我们是朋友,我们也可以从中了解孩子,对症下药的进行教育和引导。我女儿就经常“关不上水龙头”,这是我们给她描述的,每当单独和爸爸妈妈谈话很开心的时候,她就打开了“水龙头”,滔滔不绝,我们全家都会沉浸在这种愉快之中。
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培养孩子的九种环境。其中,给孩子一个和谐的世界令我眼前豁然开朗,我和女儿的相处时间很多,彼此也挺融洽,但我惊奇的发现,每当她和爸爸相处的时候,情绪特别高昂,总是有说有笑的,而且经常是他俩联邦对付我,有时候我会吃醋,我在女儿身上的付出远超过她爸爸。看到本文才知道,女儿虽然与爸爸相处时间少,但她爸爸去总能给她一个和谐的世界,能和孩子一起玩,而且很投入的玩,排除一切干扰。这是很难得的,我会努力!
把孩子培养成财富。首先,改变心情就改变了世界,把孩子变成财富的第一句箴言是:“太好了!”人生是快乐史,也是烦恼史。快乐的人并不是没有烦恼,而是善于排解烦恼,化消极心情为积极心态,尽可能保持快乐的心情;烦恼的人并不是命运不好,而是自己的心态不好,快乐的事情到了他那里也会变成烦恼。道理说起来简单,但真正做起来却并不容易,要让孩子真正懂得这个道理并做好,需要言传身教。把孩子变成财富的第二句箴言是:“我能行”,改变态度就改变了命运,成功是一种感觉,一种态度。“我能行”是成功着的态度,“我不行”是失败者的态度。这方面是很难教育的,连我们大人也很难做到。因此,生活中,我首先自己培养这种人生的态度,慢慢培养孩子,她做的好的时候赶紧表扬,让她尝到改变态度所带来的愉快。把孩子变成财富的第三句箴言是:“你有困难吗?我来帮助你!”大家都这样做,我们生活的世界会增加更多的温暖!前几天我见到了一位朋友,她女儿的牙很歪,但小孩子坚决不去整牙,为此朋友很是烦恼,担心孩子长大后牙齿不漂亮。我就说服我女儿,让她去说服朋友的孩子,开始我女儿不肯,在我的动员下,她打电话这样说的:“琳琳,我的牙以前比你还歪,但现在好多了,我觉得你也应该整一下。”“我考虑一下”朋友的孩子说。没想到的事,第二天琳琳就同意了,而且还非常高兴地说:“笑笑真够义气!”为此,我女儿真正尝到了帮助别人所带来的快乐。
本书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很多很多,我们要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借鉴书中所说的,给孩子以鼓励、支持、帮助,也给孩子必要的保护,把孩子培养成能应对复杂人生的雄鹰。
【《告诉孩子你真棒》读后感】相关文章:
告诉孩子你真棒读后感04-29
你真棒作文03-07
妈妈你真棒作文03-29
妈妈,你真棒作文03-27
【优选】你真棒作文01-30
爸爸你真棒的作文05-17
你真棒作文(通用)01-30
爸爸你真棒作文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