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未来》有感

时间:2022-10-05 23:51:53 读后感 投诉 投稿

读《未来》有感

  读完一本书以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读《未来》有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未来》有感1

  如果有可能,我相信有些人会选择拥有预知未来的能力,原本我也希望自己可以预知未来,但我在看完我的头号偶像作家杨鹏的新书后,便情不自禁地由心底生出一种与自己希望相抗衡的想法:“其实做平凡人,最好。”

  深深触动我的,不仅是曲折而离奇的情节,还有作者风格升华为话语的一句灵魂:“如果过日子就好像翻一张旧报纸一样,什么事情都知道得一清二楚,还有什么意义?那样会完全失去了每天清晨对全新一天的希望与激情!

  直到看到这句的那一刻,我才算彻底地醒悟了过来,原来能够提前知道每天发生的事,是多么的痛苦!一个人知道了明天,就不会再对明天满怀着希望与憧憬,整个人一天就会荒颓下来,就连原来可以做成的事都做不到了。

  如果一个人他预知未来,知道他过两天就要得病死去,那他还会努力地去用自己仅剩的余生去做一些未完成的.事儿吗?在这儿我不想一棍子全打死,我认为出于人的本能,有五分之三的人会选择失去信心,整日无所事事,或躺在床上静静地等待死神来取走他的性命。

  但是,如果我们把事情翻转过来,那个人并不知道他自己不出两天便会与世长辞,他必定会像往常一样做事,而且神采飞扬,定能完成许许多多的事情。

  预知未来并不好,上面我已经说了一个充分的例子证明了。其实以我个人认为,只要开开心心地过好自己生活中、学习中的每一天,就已经足够了。不是有句话说:“想要明天美好,今天就要付出努力。”如果一个人他(她)今天非常地努力,自然也就用不着预知未来,大家说,对吗?

  我们要用充满希望和激情的呼喊,唤起东边的太阳!

读《未来》有感2

  《未来》这篇文章讲述的是一位美术老师让学生画一幅命题创作:未来。随后他又给学生讲了他以前一个学生格桑的故事:格桑在一次野外郊游,被五颜六色的野果吸引住了。听了老师讲祖国各地所盛产的水果后,做了一个梦,画了一幅画。一个身穿藏族衣服的少年,捧着两个又大又红的苹果,站在果实累累的果林里。这幅画被命名为《未来》。格桑用这幅画鞭策自己,长大后成了一名园艺工人,用行动把理想变成现实。

  老师说完后,同学们陷入了沉思。我也在想,我该在人生的答卷上用行动画一幅怎样的未来呢?未来,令人向往。我们的现在是长辈的`未来:很舒服,很安逸。那我们该给后辈一个怎样的现在呢?

  过去、现在、未来牵扯前三代人,改怎样画,才不会使自己造成错误连累后代呢?想到这,我忽然觉得,画笔变得异常重,似乎在下棋,错一步就会影响最后的胜负。

  文中的格桑毫不犹豫地把自己地未来建在了家乡,我呢?我好像未曾想过我的未来,后辈的现在,我似乎满足于长辈给我的现在。

  未来,我该怎么画?我要用行动在人生画出一张张幸福的脸,让身边失去幸福的人重拾幸福。我想到了我的未来,你呢?让我们共同努力,在人生上画上一幅让自己,让后人都满意的画卷吧!

读《未来》有感3

  我读到了关于科普类的书――《未来科学家》。

  我一下子被深深吸引住了,有趣的图片,动人的解说,奇妙的幻想……我真是爱不释手啊!高尔基曾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终生的伴侣,最诚挚的朋友.”这本耐人寻味的‘良师益友’,让我受益匪浅。

  我与它亲密接触了一个学期,里面的一板一字,扣人心弦的故事,我都难以忘怀。

  《未来科学家》告诉我,科学是一种艺术。

  它告诉我海市蜃楼只是一个美丽的幻象,告诉我神九飞天的点点滴滴……我最喜欢那些富有创意的设计了,可任意改变形态的LED台灯,可以投映星空的星空投影仪,360度的折叠衣架,可以上天入地的三轮车……这种充满艺术的美丽的科学深深地吸引了我,令我爱不释手。

  看!这就是科学的力量!!!《未来科学家》告诉我,科学是一种精神,它给我讲述一个个成功的'科学家不断探索的故事。

  爱迪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为了发明电灯,光寻找灯丝就失败了1600多次但他并不放弃,最终终于成功了。

  还有很多的科学家凭借自己的信念,不停地奋斗,向世人证明了真理……这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就是科学的精神!《未来科学家》还向我介绍了天体的形成过程。

  让我知道了金星,水星,土星等9大行星在太阳系里的形成过程。

  而银河系则是由许多像太阳系一样的星云构成的。

  我们人类居住的地球只是宇宙当中的一颗“小星星”。

  这简直太奇妙了,我真是太爱这本书了。

  这本用科学开启智慧,用智慧点亮生命的书,为我们读者推出了丰富的科学大餐,它让我认识到世界原来如此神奇,不仅给我解答了人类和自然界中的许多问题。

  还帮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让我认识到:人类和自然界是息息相通,相互依存的。

  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科学知识,节约能源,爱护环境,增加环保意识,保护我们的地球,让人类生生不息,世世代代幸福安定地生活在这美丽迷人的地球上。

读《未来》有感4

  通向成功的路,从来就不是平坦的。有沟坎,有荆棘,充满了艰难险阻。在重重困难面前,燕雀多半不敢振翅了;然而鹰,就要搏击。 《飞向未来的雏鹰》一文,向我们描述了五位中学生通过顽强的“搏击”终于取得成功的过程。为了祖国振兴而刻苦攻读的'“数学上的挚友”陆宏卫、吴永生;在失败中前进的费新礴、蔡卫兵、刘永辉,他们的拚搏精神,他们的顽强性格,喻之为“雏鹰”是不算过分的。

  他们为什么能攀登到全国水乎的高度?因为他们站在一本又一本的书上,站在“一叠叠草稿纸” 上!怀着崇高的目的,读书,演算,演算,读书,一次次,千百次,白天弄不完晚上接着干,失败了爬起来继续干,这就是搏击,也就意味着成功。文章始终围绕着这个意思来写,中心是明确而突出的。 不到两千字的短文,要写出五个人的事迹,在布局谋篇上是要下一番功夫的。

  本文详写陆宏卫和蔡卫兵,吴永生和陆宏卫是挚友,就放在一起写;费新礴鼓励过蔡卫兵,刘永辉同是在失败中前进,这三个人便放在一个小标题下。这样的安排,是很不错的。 由于作者未能向我们提供更具体生动的事例,概括性的叙迷和议论嫌多,所以文章显得有些空泛,读后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另外,有些语句也有值得推敲的地方。不过,三位作者和五位数学竞赛获奖者一样,都是“刚刚起步”,“还在……起跑线上”,成功是初步的,只要不断搏击,就能不断取得成功。

读《未来》有感5

  “老师不好当了”,这是在职教师普遍的危机感,那么,教师该怎么做,才能适应不断提高的要求呢?

  做有前展性的老师。被动的适应环境,是迟早要被淘汰的,这是一个不可抗拒的自然法则。那么作为一个培养下一代的教师来说必须要走时代的最前列,才能胜任教师的职责。我认为教师的前展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要把握时代的脉搏,与势俱进。二、要了解当代青少年发展的特点,不断地学习,站在当今的社会去看待青少年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避免用自己当年的经历来处理学生问题。切忌用“我做学生的时候”怎么样怎么样,这会造成学生的反感。教师应当积极主动地去研究当代青少年发展的特点,对学生这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要看得惯看得到,有预见性有针对性的策略。

  做“博士”式的老师。中小学是基础教育,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教师的讲授不能拘泥于书本,学生本身对知识的需求,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旁征博引,另一方面也是考试的需要,现在高考的特点就是要打破学科之间的界线,学生的思维迁移要求比较高,物理、化学和生物教师都必须具备相关科目的知识基础,而政治、历史和地理教师也是如此,甚至还要具备语文、英语科目的知识。

  做出色的裁缝师。我们的学生有高矮胖瘦,因此不能让他们穿同样型号的衣服,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量体裁衣,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因材施教。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往往是流水线式的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我认为教师在备课是要设计三类问题,针对三种不同的学生,有难度的针对程度好的学生、一般的针对全体、简单的针对程度差点的学生,使得学生能够各取所需,并且自己的水平也都能得到发挥,在这样的成就感的.作用下,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另外,是对教材的处理。课本内容好象是一块布,教师要根据不同人的需要,裁剪出不同款式的衣服,对教材的适当处理是衡量一位教师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如果照本宣读那不叫上课,其实我们的老师往往不同程度地犯这个错误,就是迷信教材,自己没有一点主观能动性,对教材的盲从就是无能的表现。教师对教材必须进行调整、补充。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创新意识,告诉学生“尽信书不如无书”的道理。

  做民主型的老师。一个好老师不仅要有丰富渊博的学识,而且必须是学生喜爱的老师。而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要使学生敬爱老师,老师的观念必须转变。

读《未来》有感6

  最近我读了一本关于科学方面的书,名叫《未来科学家》,读了之后,使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光污染——影响人类健康的又一次环境杀手》这篇文章了。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有一个叫小胖的男孩,总喜欢搞恶作剧,他总是在太阳出来时,摆弄着自己手中的镜子,阳光刺得一个叫小林的女孩子睁不开眼睛,两人争执之间,被科学于老师喊到了大楼的天台,突然,一道强光刺得他们三人睁不开眼睛,三人本能的闪到一边去了。听于老师讲后,小胖才知道,原来,在阳光的'照射下,产生的眩光对人体的危害是人们始料不及的。

我看了这篇文章后才知道了光的污染性有多大,于是,我便打开电脑,搜索了一下,就搜索到去年的一条关于光危害的新闻:《美赌城酒店玻璃做成凹面镜,反射光烧伤多人》,看到这条新闻后,我大吃一惊,不由叫道:“灯光杀手!”,于是便把精通科学的刘叔叔喊来,刘叔叔看到后,便问我:“知道这是什么原理吗?”我疑惑地摇了摇头,叔叔抚摸着我的头,笑着说:“凹面镜反射光汇聚到一起了。”叔叔又补充道:“对了,上次的广州亚运会火种采集就是一个凹面镜,太阳光经过反射后汇聚,使置于凹面镜焦点上的火炬被点燃。”听后,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暗自说道:“灯光杀手也有好处啊!”叔叔笑着对我说:“当然有好处了就要看你怎么科学运用了!”于是,我便想亲自做一下实验。我按照叔叔说的,找了一面小镜子,又找了一张硬卡纸和一支蜡烛。我先把蜡烛固定在硬卡纸上,然后把镜子照着太阳。

我静静的等待着,大约等了十几分钟后,太阳已经把焦点凝聚在蜡烛上了,不一会儿,蜡烛就被点燃了。实验成功!!!对!叔叔说的没错,光一定要科学运用,只要科学运用,“灯光杀手”就会有好处,但是想美赌城酒店的玻璃幕墙的设计一定要注意。我向全世界倡议,我们应该围绕“光污染,危害大”为主题,向社会宣传科学用光。

读《未来》有感7

  你像极了一首歌,有着从未想要屈服的旋律。又像一颗心,倾吐着生活的味道。更像一位大师,告诉我们人生应该如歌,给予我们从悲痛中走出来的勇气。在我的印象中,你释放了对人生的感悟和文字它独有的魅力。时间在流转,而你却从未失去你华美的容妆,纵使我们都曾与你遇见,但你的神秘感总让不同的人群亲近你的肌肤,感受你情感的流露。于是我做了最大胆的表白,对于诗歌的热爱,如此的沁我心脾。爱你如初——诗歌。

  这首诗创作于1968年,而我与它遇见是1995年,那时候我刚六年级,初读这首诗就已经喜欢的不得了,虽说读不太懂,但这首诗已经影响了我对诗歌热爱的程度。这首诗就是诗人食指(原名:郭路生)创作的《相信未来》。我把它抄录下来,一直保存到现在。每次读到它,总能给我莫大的鼓励。从那时起我也喜欢上了写诗。

  高中那年,学习和接触诗歌的机会越来越多,记得当初有本课外读物,上面就收集了很多首诗歌,虽然没有这首诗,但他一直陪伴着我。再次读来,发现诗人当时的心情和大多数在那个时代背景下的人一样。有过消极、不堪和痛苦的经历,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见诗人的不幸: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但他却固执的铺平失望的灰烬,却写下相信未来。纵使和那么多不幸遇见,但还是怀着一颗坚定的.心相信未来。这首诗应该也影响了那个时代的青年朋友们。

  惆怅、失败的痛苦,同情、嘲讽,即便腐烂皮肉,可我们还有脊骨,更重要的是还有相信未来的那颗心。有种心情,慢慢铺陈,重复着一致的旋律,就像初恋,心跳加速,爱你如初。

  超越时间的枷锁,我把相信未来写在心间。我读懂了你,这一刻,更多的应该不是什么解读、阐释,更多的是一种情感的传递,就像诗人写下的:

  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

  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

  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

  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读《未来》有感8

  上周星期一,学校为我们征订了一本书——《复兴中华,从我做起》。老师要求我们认真阅读。周末,我把家庭作业做完后,就迫不及待地翻开这本书,便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当我读到《美国无家可归女考上哈拂大学》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深深地被感动了。

  一个无家可归女居然可以考上哈佛大学。在她小的时候,她和哥哥就被染有毒瘾的继父和生母抛弃了。由于家里没有钱,上不起学。后来,伯恩斯学校得知这个消息后,同意让她和哥哥一边打工赚学费,一边继续上学。

  这个人就是洛金斯。洛金斯到学校上学后,学习非常认真。到了高中最后一年,洛金斯的成绩突飞猛进。后来,洛金斯被美国著名的哈佛大学录取了。我简直不敢相信,一个无家可归女居然考上了哈佛大学。我看完这个故事,不禁思索起来:

  “一个无家可归女居能考上哈佛大学。那么我们21世纪的中国小朋友现在吃的、穿的、玩的、看的,应有尽有。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关心我,爱护我。每到周末,爸爸妈妈还陪我出去郊游,还可以和同学去溜旱冰、去爬山……。有不懂的问题,还可以向爸爸妈妈、老师请教。为什么我就不能刻苦读书,立下远大志向,将来考上一个好的学校呢?”

  洛金斯洛金斯看看洛金斯,想想我自己。从现在起,上课时我决心认真听讲,放学后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周末,还要多看一些课外书,多积累一些各科知识。有时间,还要帮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儿,争取做一个新时代全面发展的四好少年。在上课时,发言要积极,多动脑思考问题。下课后,如果周围同学有不懂的问题,要给予帮助,耐心给他们讲解。

  做事也不能太粗心,有时,一道简单的数学题都会因为我的粗心大意导致做错。我现在最大的'缺点就是缺乏做事的毅力,缺乏耐心,遇到困难就想退缩。譬如遇到自己认为有一定难度的题就不想去多思考思考,而是比较烦燥。以后我一定要改正我的缺点。不仅要做到更好,而且争取做到最好。我相信我不断改正自己的不足之处,一定会做得最好,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指导老师:袁祚萱、陈琳

读《未来》有感9

  读罢,我默默地合上书,心中有了无限感慨,从前暗藏于心的阴霾也霎时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我明白了:一个人,生存的时间长短并不重要,关键是要活得有意义,活得精彩。这或许在任何一个人看来都是毋庸置疑的道理。但,到底怎样的人生,才算得上有意义呢?

  在我看来,一个人在世界上应该有自己不断追求的目标,有属于自己的自我追求和健康向上的人生计划,使自己的每一天都过得多姿多彩、丰富充实。

  在短暂的生命中,要有乐观的心态,有面对一切的勇气;要有属于自己的.个性,不能肓目追求时尚;要有属于自己的思维,不能随波逐流,从而泯灭了自己的本性。

  世间的路千条万条,每条都有各自的风景,路的好与坏不在于崎岖多少,而在于谁能先到达路的尽头。人生也是这样,总是坎坷不平。但只要你付出足够的努力,就会收获丰硕的果实。

读《未来》有感10

  如今,科学已经完全的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使我们得到了许多方便。可燃冰也被人们发现,并且发掘,科学家认为它将是21世纪的“未来无害新能源”。从1400万年前到如今,我们人类已经消耗了地球的大量的能源,现在的人们正面临着能源短缺的危机问题。

  不知道有没有新的能源可以代替日渐枯竭的现有的能源呢?近几年科学家们发现的可以燃烧的冰终于算是我们将来的大救星了。因为可燃冰的杂质少,又没有污染,燃烧后不会产生有害物质,尤其是生成的二氧化硫要比燃烧原油或煤低两个数量级呢?

  现在是不是觉得它既环保又卫生呢?不仅如此,它还是近三十年发现的众多特征均不同于常规油气的新型清洁能源。另外还有科学家指出,凡是以往用天然气生产的化肥、化纤等物品,都完全可以用“可燃冰”来制造。由此可见,继石油之后的“可燃冰”有希望可以成为人类的又一根支柱能源。

  “可燃冰”,“可燃冰”一听就知道是可以燃烧的冰,但是有句俗话不是说水火不相容吗,冰火两重天的吗?可燃冰的发现彻底的击破了这种谎言。

  虽然现在世界上的可燃冰很多,但结成可燃冰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它必须要充足的水份和天然气,而且环境温度还要接近0℃时,再须要30个大气压才可以结成。

  先了解一下我们地球上的天然气的`储量,大约在1800吨到4000亿吨左右。全世界可采的天然气的储量才只有70多亿立方米。有一种看法是,目前全世界可采的天然气总储量高达281立方米,最多才只能满足我们人类170年的需求。而煤炭呢,目前已证实的储量大约为14000亿吨左右,按目前全世界每年耗煤量计算,可用500年。

  还有一种估计为,全世界煤储量的预测量是10万亿吨,但可供采掘的只约7000亿吨,以每年人们的开采量34亿吨计算,只能维持200年多年左右。如果人类能好好利用这些无害的新能源,结果肯定超出我们的想象,我们的未来也会更加美好。

读《未来》有感11

  有许多好书,都是在细细品味、慢慢欣赏中完成了阅读。许友彬的所有书籍,我也都是怀着这样的心境,看了一遍又一遍。其中最让我难忘的,是他写的《20xx年》。

  20xx年,12岁的男孩徐若宣在一次旅行中遭遇雪崩被活埋。47年后,他被一名医生——比古先生解冻醒来,发现世界已经变成了他不认识的样子:人们不穿衣服而喷护霜;出行不乘坐汽车而用飞天球;吃饭不吃天然食物而吃分子食物,甚至连鸟儿的歌声,虫儿的鸣声,动物们的蹦跳声都消失了……更恐怖的是,他成了灵魂转移手术的对象!非法医生——日本的上原空女士正准备将其他人的灵魂转移到他身体里,谋取暴利!但聪明的若宣发现了真相,凭着勇气和智慧,逃离魔掌……

  小说中那可怕的异体人,诡秘的月亮湾,神奇的通天罩……这些我从来没听过、没见过的事物,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可是在这未来世界的神秘风采背后,却又暗藏着多么恐怖的情节啊!难道再过几十年,人们真的连带骨头的鸡肉,带刺的鱼肉,连皮的西瓜,甚至常用的纸张,天天穿的衣服都无法企及了吗?这样的世界简直等同于恶魔的天堂!可又是什么,让动物、植物还有人的善心都消失了呢?是人类的贪婪,无休止的掠夺资源,污染环境招致的恶果!

  其实,这样的事每天都在地球上演。就拿我们浙江人引以为豪的钱塘江来说吧。从前江水清清,白浪滔滔的美丽景象已不复存在。浑浊的江水,使壮丽的钱江大潮如同泛起白沫的速溶咖啡……与之相对应的,是人们每天都把大量的生活垃圾甚至动物尸体投入江中。仅钱塘江的一个河段,在两年中,就打捞出2.4万吨垃圾和7000具动物尸体。为了谋取利益和降低成本,江边的大量制衣厂每天还把大量的染色水排入江中……照这样下去,不仅美景不会再有,连带刺的鱼儿也真的会消失不见的。

  而钱塘江的污染还不是最触目惊心的。我曾经看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惨剧:1987年3月16日,美国的超级油轮“亚莫克卡迪兹”号满载伊朗原油驶往荷兰鹿特丹。可是,船在法国海岸触礁沉没。漏出原油22.4万吨,污染了350公里的海岸,导致牡蛎死亡9000多吨,海龟死亡20000多吨!我之所以记住了这件事,是因为我看过一张照片,鸟儿们的翅膀被原油包住,沉重得再也飞不起来,它们张着嘴,望着天空,绝望的眼神里透出原油的黑……

  当时很震惊,觉得小鸟太可怜了,现在看了《20xx年》,我开始思考和探寻:人类的作为,未来的世界。人类在世界的发展中到底扮演着什么角色?是文明的缔造者还是毁灭地球的罪魁?我们的子孙又该如何生存?一个个问题在我脑中产生,却没有答案。我甚至上了网,希望那里有我要的'东西。我看到的是一张张更加触目惊心的照片:无数的死鱼漂浮在水面上,密密麻麻;原本清澈的河水现在变得“色彩缤纷”黄、红、黑、灰……还有星星点点的垃圾作伴;化工厂滚滚的浓烟,升腾、翻滚着,如恶魔般可恶……地球已危机四伏::1984年的印度,污染导致毒烟弥漫,数百人在睡梦中死去;1986年的切尔诺贝利,辐射诞生,导致日后十年中10万居民死亡;中国,从去年开始,pm2.5猛增,除了夏季,已看不到蓝天,肺癌患者连年猛增……

  这就是我们和我们的子孙赖以生存的地球?我们用自己的狂妄、无知和贪婪把她吸食得如此遍体鳞伤!她养育了我们,这个伟大的蓝色星球!她是我们的妈妈!不要再把自己当作万物的主宰,人类只是受到上天庇佑的孩子。但是,没有人能一直受到佑护,也没有人能不停犯错而不用为此付出代价。我们可不是《20xx年》中那个幸运的男孩徐若宣,要想在20xx年那样的“恶魔天堂”中长久生存是不可能的,最明智的做法就是:让书中描述的20xx年永不到来!不纸上谈兵了,我要走出家门,看看自己能为地球妈妈做些什么?……

读《未来》有感12

  不管是谁,一看到《未来的我》这个题目,肯定都会有兴趣读上一读,自然我也不例外,当我看到这个题目时,我马上对这篇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我细细品位之后,作文丰富的想象力,有趣的幻想,美丽的文字都让我回味无穷。

  这个“未来的我”还有三把火呢!第一把火是管好城市里的“白色垃圾”,秘密武器是一个小型吸收器,凡是“白色垃圾”报到,吸收器一律不放过,全吸进体内。

  第二把火是解决路滑的问题。“未来的`我”设计的“散热器”可以在寒冷的天气里吹出热风,马路上的雪就很快融化了,因为有了这个,雪后行车不再成为安全隐患。

  第三把火是灭一灭城市里的噪音。按放在马路边上的小型“收音器”可是噪音的天敌,只要一出现噪音,收音器就会把它吸进体内,转化为美妙动听的乐曲……

  这三把火威力可不小,城市变成了人们的“天堂”,如果我们城市也能来这么三把火,那么我们的城市将更洁净、更舒适、更安全,一想到我们城市的未来是如此美丽,我不禁笑了。

  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就变成了那个未来的我,正燃烧着我的三把火,城市在我那些的秘密武器的帮助下越来越美……

读《未来》有感13

  今天早上读了隆兴发群里的一篇情感文章,说林徽因,梁思成,金岳霖的情感,当时他们3个坐下来谈谁更爱林徽因,结果是梁思成,林与梁便选择结婚,可笑的后来林徽因死了,梁思成马上再娶,而金岳霖为了林徽因终生不娶。 谁更爱。看了我其实觉得有点可笑,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因此发表的文字也是毋庸置疑的态度,也许每个人都认为金岳霖是为了林徽因终身不娶,子非鱼又焉知鱼。或许金岳霖就与我们现在大多数的剩男剩女一样,当时错过了一份感情,后面左突右击,就再难得寻找到那个互相喜欢的人了呢?而并非不娶就是为了林徽因。

  这就印证了我们群里一起发起读书会要读的书里的话,这本书就是《未来简史》,它里面写到“意义的网”的时候就是这么说的:人觉得现实只有两类:客观现实与主观现实。殊不知还有一种情况:互为主体。我们给很多东西赋予了一种意义,其实都是虚构的,人类会为一种不断自我循环的方式,持续增强彼此的信念。每一次互相确认,会让意义这张网收的越近。所以很多并非存在的东西,大家都认为是这样的,那么它就是这样的。很多东西并不存在,但是我们都认为它是存在的,那就存在了,就如上面林梁金三者之间的关系,看所有的文章都认为金岳霖是为了林徽因终生不娶,因此一般的人深信不疑,但是谁知道结果是不是这么一回事呢。这只是一个例子,或许你认为他们的感情与我无关,我只要过好我自己的生活就够了,但是那只是一个例子,放到很多事情中皆准。所以在评判想象一件事情的时候不要总认为自己有那么的正确,不要对自己一贯以来的思想那么深信不疑。

  读《未来简史》,读书会要分享,对于这种类型的看法我想我暂时表达还有点困难,我比较擅长把它写下来。在看这本书之前,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个无宗教信仰之人。因为我确实不信教啊,我也认为没有上帝,也许大部分人都与我一样。但是看完这本书之后,我认为自己是个不折不扣的宗教主义信仰者。为什么呢?因为我总是相信destiny,在美剧大片中,总是在结尾的时候会让你相信这是destiny。平时我也相信冥冥之中,很多事情总觉得是冥冥之中发生的,相信很多事情是命运,就比如婚姻,我一直在想,为什么我总是不能找到合适的人结婚,我就认为这是冥冥之中的事情,冥冥之中总会安排那么一个人在等待。但是看完《未来简史》之后,我不免有点绝望了,因为这本书里面根本没有destiny,一切都是算法,连意识感觉都是算法,可以从根本上来说都是虚无的',哪里还会有destiny呢?

  又比如我喜欢说随缘,按《未来简史》说的意思,是没有缘这一字的,一切都是意识中的虚幻,哪有缘可以随,不过这让我想起一件事。我的好朋友刘滔,我们认识也好多年了,从高中开始的朋友,他之前没结婚的时候要我介绍女友,我与他说“这么急干什么,随缘吧”,他当时是这么回答我的:“如果听你的随缘,这辈子我估计就娶不到老婆”,现在他已经结婚很久了。有点搞笑,确实有时候真的不要太过于相信随缘,或许这生活中根本就没有缘。

  其次看完这本书之后,我还是觉得现在的生活很好,因为未来的某一天,全世界都是数据化时代,什么都是算法,你的思维,你的感知都只是算法,我不免觉得那是一个冷冰冰的时代,因为连情感与体验都是可以花钱买到,就像买一支雪糕一样。每个人都不是独一无二的,可以买艺术家的才华,科学家的智慧,你能想象得到的,都可以买。都可以像芯片一样存储于你的身体,你可以变成万能,升级为神。那么我想我还是不愿当神,我还是愿意活在这个世界当一个普通的人,体验普普通通的生老病死,爱恨情仇。

  以前我大部分就是读读红楼梦,张爱玲,世界名著,中国名著这类型的文学作品,托群里一大咖的福,让我接触到了很多我以前从未接触过的东西。看了一些以前我从来没有想过要看的书,比如《三体》《世界通史》《未来简史》《道德经》等等,这些书放以前或许从来不会进入我的世界,现在我却会为之入迷,读书对我的生活或许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它不能帮我找到一份薪水更高的工作,或者让我过上不一样的生活。但是它确实开阔了我的眼界,让我的思想从只关注自身的一点小情小爱突然开阔起来。我会明白站在历史的长河中,站在宇宙的高度,我真的连一粒沙子都不是。所以很多时候不必那么纠结自己的一点郁郁寡欢。尽管最终我还是回到我的小小世界中来,写着一些我自己的小小情绪的文字。但是至少我明白了这个世界还有那么多站在人类的高度在奋斗的人。

  最后再送大家一首诗:

  《 惑 》

  我难道是真的在爱着你吗

  难道 难道不是

  在爱着那不复返的青春

  那一朵

  还没开过就枯萎了的花

  和那样仓促的一个夏季

  那一张

  还没着色就废弃了的画

  和那样不经心的一次别离

  我难道是真的在爱着你吗

  不然 不然怎么会

  爱上

  那样不堪的青春

读《未来》有感14

  虽然很难以启齿,但我也要诚实的说,断断续续,用将近一个月的时间终于草草读了一遍《未来简史》,而且是跳跃的读,应该说并没有以一而贯之的通读,更不用说读懂、读通了。在培训期间所有推荐书目中,我最先看的是这本书,是"史"字吸引了我,应该说我是一个表象主义者、形象思维者,喜欢历史性的传记、历史性题材的故事,不太喜欢学术性太强的书籍、大部头,那些精深的理论、想破头也难以知其所以然的模型、公式和辗转腾挪的论证令我头疼不已,只能止步不前、望洋兴叹。

  从中学开始,我就喜欢读译著,是因为喜欢翻译过来文章的这种文风,语句常有倒桩、排比长句常见,比喻、拟人等幽默的气息都吸引我,有一种杂文的感觉。但《未来简史》读下来,我错了。因为《未来简史》不仅是"史"更是"推演未来"的"史"; 它是史学,还是哲学和科学、未来学。这部译著我读起来感觉有点难,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一是国外的史书,引证的事例大部分是世界的,并不是我熟知的;二是未来的技术、信息和概念,由于孤陋寡闻,也难以共鸣,往往还要查一些资料来学习,比如说信息和生物技术、人文主义特征、宗教和历史事件等等,有些梗过不去,就要反复几遍的读;三是不同于我们熟悉的纪传体、编年体和断代史等体例,这个"史"以人为核心,包括科学、技术、意识,又有预测,采用倒叙、插叙的手法分类、分块阐述和记叙,是基于过去300年的思想和希望指向未来。四是近几年抱着手机看短评、聊八卦,没有静心读大部头、学术性著作的心境、毅力和习惯了。

  但不得不说《未来简史》既震撼人心,又趣味盎然,既告知了我们熟知不熟知、经历未经历的过去,也以各种残酷无情或者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或修正、或颠覆我们对现在的思考、思索和思想,更重要的是在将历史呈现给我们的同时,让我们试图感觉、看到、认识未来,以及人类终将走向何方。所以说,博大精深的《未来简史》,截止写这个体会,我还未窥其一斑,未能登堂入室。

  基本判断是:人类基本解决了几千年来长期困扰并为之不断改革、创新和斗争的"饥荒、瘟疫和战争"等三大问题。为什么说是基本解决,是因为这三个问题局部小范围内还依然存在,并有时时发生的概率。但是我们有能力控制其蔓延,也就是风险可控的意思。不久的将来,甚至是今天,永不满足的人类面临三大命题:长生不老、幸福快乐和化身为神。这篇体会只能就"长生不老"来提出几个疑惑和思考,看看小伙伴们有没有同感,也算是从数据主义的`角度收集点信息吧…

  我们渴望延长自己生命的长度,是想延伸我们生存价值的广度和深度,是想要不断的追求和更加完美。物质不灭,那作为同为物质体的人类本身也是有多个部件、零件(专业叫法是器官、组织和神经)组成的,往微观了说也是由原子、分子等组成,也将永生、永存。关键是寻找到一种技术,避免这个物质被腐蚀,避免一切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近年来生物基因技术的重大发展使我们掌握了对抗死亡有力武器,解读生命密码、掌握长生不死之术,我们将不再慨叹去日苦多,也无需寸金难买寸光阴。我们将有大把的时间和精力专注于我们的兴趣与爱好、专研于我们的工作及事业,将一切做到极致,那是怎样的惬意和快乐。

  但"长生不老"给了我们希望,也让我们恐惧;给了我们笃定,也让我们失落。生命的乐趣和意义在于成就感和有事可为,如果生命长到无所事事、生无可恋死亦无所惧的地步,是不是人类下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寻找怎样幸福、快速又不违反道德的终结生命的方法了。

  《未来简史》说:知识如果不能改变行为,就没有用处,但知识一旦改变了行为,本身就立刻失去意义。随着医学、生物学的发展我们也许会实现超长的生命力。这是幸事,但也很残酷无情,以前我们60岁退休,我们要过20年才能安息;在不久的未来,我们发现自己60岁退休之后,自己还有60年要生存。那我们要怎么办?我们要怎么去面对呢?我们要以什么样的知识储备去面对呢?我们未来的竞争力在哪里?

  不推陈哪能出新,没有前浪死在沙滩上,哪能后浪一浪又一浪。我们如何应对繁衍和传承?原来的认知是死亡是自然规律,没有死亡就没有新生。今天我们为避免人满为患、失业率50%甚至更高导致新一轮的"饥荒、瘟疫和战争",为了永生要掐断新生吗?这个问题我想不出来,作者好像也没有告诉我们确切的答案,欢迎小伙伴们告诉我。

  《未来简史》是作者的预言,乐观与悲观各参半。但整体目的是为了引发思考。对此,我等屌丝也不过是害怕不能适应未来,难于驾驭未来,被未来所抛弃而聊发一感,美其名曰读书体会,实为完成邹群主爱护、关心我们所下发的阅读任务…不怕不知道,就怕你不知道你不知道。无论乐观还是悲观,未来终将到来,趁还有时间和机会,多思考一下各种可能性、了解些未来的趋势、多学些新知识、让自己多掌握些技能,成为一个兼具各种能力的多面手,总没坏处。

  最后来一句警句名言煲个汤:活到老,学到老。

读《未来》有感15

  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以及同质化竞争使得商业银行对公业务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而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居民消费以及理财的不断扩容标志着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大门的开启,可以预见,零售业务板块将成为银行金融创新以及利润增长的新大陆。《零售银行业的未来》作者约瑟夫?A.迪万纳从银行业的性质及其未来开始阐述全球零售银行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启发读者对零售银行业发生的变革的理解,介绍金融技术的创新所带来的新机遇,探讨未来零售银行业务的发展方向。

  对比《零售银行业的未来》提到的'已进入成熟阶段的国际零售银行业,我国零售银行业务仍处于成长初期。掩卷沉思,提升零售银行业务,要处理好三个关系:财富关系、传统消费与小微的关系、厅堂关系。

  一、以交叉营销提升客户粘度,做客户的财富管理专家

  随着居民财富的快速增长,大量的社会财富缺乏有效的投资渠道——如何提升客户的价值,成为我行零售银行业务新的增长点。正如约瑟夫?A.迪万纳在书中提到的“预见性银行服务依赖于顾客层级的细分行为模式的察觉,以及对生活方式和人生大事趋势变化的判断”。我们基层营销人员可以通过个体家庭收入、消费习惯、社区环境、职业属性、年龄特征、同类客户群特点等信息,预测目标客户潜在的金融需求,进而从客户需求出发,以贷款融资为核心,以存款为重点,实施结算、代发、信用卡、保险、基金、理财、贵金属等产品的交叉营销,提升客户交叉营销率和综合贡献,并根据客户粘度进行贷款的差异化定价,形成一个良性的金融闭环。

  此外,重点搭建由传统储蓄到私银业务的客户提升通道,举例新兴工业园某企主,我们的基层网点可以满足企业员工个人的存取款、信用卡、保险、按揭等基本需求,可以满足企业的结算、代发的需求,却往往对企业主缺乏吸引力。基层网点的领导班子可凭借“地利”,挖掘企业主的在“大额存单”、“撮合”、“子女留学”、“交易融资”等方面的需求,提供信息至分支行财富条线、对公跳线,为其设计专属的“金融套餐”,公私联动锁定优质客户。

  二、消费领域贷款是良性规模,小微领域是零售制高点

  利率市场化的直接结果是使商业银行的贷款结构向议价能力更高的零售类贷款、中小企业贷款倾斜。具体到风险定价方面,消费领域贷款是良性规模,小微领域是零售制高点。

  零售信贷业务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居民收入的持续提高及人们消费观念的快速变化,消费贷款增长将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我行有“县域工薪人员消费贷款”这一产品,具体到柳江县的发展实际,可以衍生面向国有企业员工、公务员、事业单位职工、律师、都市白领等群体,强化我行融资理财功能,和按揭房贷一起迅速做大我行零售方面的低风险规模。

  小微企业贷款派生性强,可以带来存款、中间业务收入等大量业务机会。在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正菱”非法融资等地方性事件等综合影响下,我行应整合产品、评审、业务跳线骨干,深入调研本地专业市场,瞄准小微企业客群集中的重点渠道和区域,并在此基础上圈定重点专业市场、重点产业链进行定向开发,凭借庞大的资产规模、雄厚的资金实力以及广泛的分支网络,熟练运用惠农卡、农户小额贷款、农村个人生产经营贷款等拳头产品,尽快打开局面,提高新发放贷款的价值客户获取率,充分利用零售贷款资源提升获客贡献。

  三、将人力资源从操作岗转移至营销岗,提升网点创利水平

  《零售银行业的未来》有例“随着互联网掀起的行业狂潮,银行高管通过关闭分支机构、增加计算机的使用使之迅速转向自助式服务技术,能够降低成本。”作为一名年轻员工,我20xx年10月加入农行,在柳江新兴支行相继从事柜员、会计、大堂经理、网点客户经理,我认为人力成本是最大的成本。作为全球最大的金融企业之一,农行在近年来开发出了很多自助终端,我们应该积极的将这些先进设备引入到基层网点,设立电子银行、自助银行体验区,在客户踏进农行网点第一步时便引导他们使用我们先进的自助终端,有效减少柜员的工作,将人力资源从柜员岗转移到大堂经理、客户经理等主动营销职能的岗位,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专业素养高、战斗力强的零售专业人才,在客户分流方面下足功夫,挖掘销售机会,深化和细化基层网点的销售管理,提高网点的产能及创利水平。

  此外,加强自助银行的选址管理,提高自助设备效能管理力度,积极寻求与政府职能部门、核心企业、专业市场、高端小区、加油站、连锁商超的联合发布合作,以提高现金交易替代率为核心,提高设备交易笔数为目标,加强对整改无效的低效能设备进行撤并,充分发挥离行式自助银行资源,形成以点带面的的效果,拓展大量低成本负债。

  综上,只有大力发展零售银行业务,努力改善老百姓对农行基层网点仅有“储蓄业务”这一俗套印象,才能重塑我行厅堂服务,实现交易服务型网点向销售服务型网点的转变。面对新的发展契机,我们务必要加强营业网点服务和营销的有机结合,以服务帮助客户,以服务感动客户,通过服务促进客户信任,实现服务渗透型的营销,才能在基层真正诠释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的经营理念。

【读《未来》有感】相关文章:

读未来简史有感10-07

读《相信未来》有感10-07

读《相信未来》有感600字10-06

读《小灵通漫游未来》有感10-07

读相信未来有感600字10-07

读《与未来同行》有感(通用8篇)06-28

读《小灵通漫游未来》有感7篇10-07

读《小灵通漫游未来》有感(7篇)10-07

读《小灵通漫游未来》有感集锦7篇10-07

读《不要让未来的你讨厌现在的自己》有感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