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点亮生命》有感

时间:2022-10-06 22:47:18 读后感 投诉 投稿

读《点亮生命》有感4篇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点亮生命》有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读《点亮生命》有感1

  黄舸和他的父亲用了三年时间,行程17000余公里,向所有爱心人士表示感谢,看到这里,我们扪心自问:我们做到了感恩吗?是的,没有。在当今这个社会,许多美好的品德被繁多的诱惑所蒙蔽,这里面,也包括感恩,而黄舸的行为不正是一种中华美好品德的体现吗?他的行为,虽称不上壮举;他的思想,虽称不上伟大。但他用了他的感恩方式,教会了别人学会感恩,继而点亮生命,使生命大放光彩。

  于是,我学会了感恩生活的.美好,感恩阳光的灿烂,感恩雨水的滋润,感恩绿树的苍翠,感恩老师的教导,感恩父母的哺育,感恩朋友的关爱......

  在一个礼拜天,我特意买来礼物送给母亲,礼物很廉价,但妈妈当时却感动得热泪盈眶。妈妈获得了女儿对她的爱,而我获得的是一种内心的充实与快乐。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正因为如此,我们更应该学会感恩。不要认为别人给你的一切都是天经地义的。曾看见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男孩儿向一个女孩要一碗水喝,而那个女孩却给了男孩一碗牛奶,男孩很感动,多年以后,女孩生了重病,手术费用十分昂贵,她无力支付,但最后却一文未收,这是为什么?毫无疑问,男孩就是那个医生。在这里讲这个故事,并不是说要像男孩一样,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而是要学会感恩,哪怕是一句简简单单的谢谢,也能在别人的心里泛起一圈圈涟漪......

  在大自然中,落叶翩翩起舞,最后成为土地的养料,那是它对哺育他的大地感恩;鸟儿放声高歌,不知疲倦,那是他对哺育他的树林的感谢;花儿竞相开放,展示最美的一面,那是他对哺育他的蜜蜂的感恩......我们人类,作为万物之首,我们更应该学会感恩。

  学会用感恩来看待世间的一切,感恩对手,是他们给了自己前进的动力;感恩伤害自己的人,是他们磨练了自己的意志。同样一株玫瑰,心怀感恩之心的人认为是美丽的玫瑰,而相反的人,则认为是带刺的玫瑰。所以,用感恩来看待世间的一切,世间的一切会更美好,我们会更幸福......

  让我们学会感恩吧,像黄舸一样,寻找自己生命中的火种,点亮自己的生命!

读《点亮生命》有感2

  我曾望着满天繁星,天真的认为:那么多的星星,一定都是自由的化身,它们的生活没有任何东西去操控。后来,才渐渐明白:每一颗星星都早已被上帝缚住,只能沿着那条轨迹行进。也从那时,我开始相信:每个人的生命也有轨迹,是一条早已画好的轨迹。你没有权利去改变它,却可以让生命更闪亮、更有意义:就像黄舸的生命。

  黄舸是《点亮生命》中的主人公。当同龄的孩子正赤着脚丫在田埂间捉迷藏;当身边的伙伴被父母牵着手去逛公园;当每个人都学着摆脱依赖、学会独立时。 身患绝症、父母离异的悲惨命运。这时,黄舸才8岁。然而,小黄舸不绝望,他向往着康复,但上苍让他十一岁便失去了行走的能力。

  世界总是温暖的,左邻右舍们纷纷伸出援手,来帮助他们,无亲无故的外地人千里迢迢寄来现金和祝福信,附近年迈的邻居甚至不顾自己腿脚不好亲自跑了几条街为小黄舸买来肯德基。一对拾破烂为生的母子,她们的全部财产只有5元钱,却拿出3元捐给了黄舸父子。这些美丽的心灵撼动着黄舸,这些援手为黄舸的生命轨迹铺的更平坦,更美好。

  望着自己一天天退化的身体,黄舸作出了一个让常人难以相信的决定——去感谢所有帮助过自己的人!坐在轮椅上的他,还是一个年仅17岁的孩子,他本可以与我们一样,尽情享受青春的美丽、精彩。这一次,老天却又给了他一个重重的打击:他的生命会在18岁终止。然而,越是这样,黄舸越是坚决——他踏上了不回头的感恩之旅。

  他却不知,他也踏上了一条饱受煎熬的路:当夏天面对吸血的蚊子自己却动弹不得任其撕咬,当意外跌下轮椅就永远无法自己爬起,当自己亲眼见证自己从能走到只能爬到不能动的残酷人生旅程;当感恩之旅遭遇嘲笑和讽刺,当热情的回馈被笑话为作秀,当荒山路上险些跌入深谷;当发音变得困难,当心跳变得虚弱,当身体一天天无力地瘦下去的时候,黄舸依然揩干泪,昂起头,坚守着“永不放弃”。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捧着一束不调的花,诵着一句感人的“谢谢”,继续着他的感恩之旅。

  正是他的那颗炽热的心灵,让黄舸货到了二十岁。三年,17000公里的感恩之旅,见证了一个坐在轮椅上的.英雄!

  当他伸出僵硬的双臂,拥抱了一路上风雨无阻陪着她的父亲时,所有人都落泪了,一句“谢谢爸爸”,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上天以为每个人设好了轨迹,黄舸再努力,都无法使自己活的更久些。那天,他走了,他的心,却依然在!

  看着书,泪水打湿了书的扉页,一股暖流轻轻注入心田:从今天起,我也要学着感恩!想起了妈妈额上增添的几条皱纹;想起了爸爸头上悄悄长着的白发;想起了回家前,老师每天不曾改变的叮嘱“路上走好,过马路要左右看,要在人行横道上走……”;想起了朋友在我比赛前的一声加油;想起了上次帮我看钥匙的陌生阿姨……这一幕幕像电影一样浮现在我的脑海,又摸着手中沉甸甸的书,想着黄舸的感恩之旅,我疾呼:“沿着黄舸生命的轨迹,继续走!”

  我们谁都无法改变生命的轨迹,却可以像黄舸一样,让生命之星变得更闪亮,更有意义!

读《点亮生命》有感3

  开学了,新的学期,新的开始,顺顺上四年级了。

  想起暑假给儿子在网上邮购了一本一个有关感恩的故事——《点亮生命》一书,顺顺读完深有感触,并写下了自己的感言。

  黄舸,一个进入生命倒计时的阳光少年,他患了一种发病率仅为30万分之一到50万分之一的“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绝症,医生断言他的生命不会超过18岁。这种病一般从小就发病,肌肉软弱无力,最后心脏肌肉收缩从而停止跳动。黄舸很不幸,从小妈妈就离开了黄舸和爸爸,爷爷在黄舸五岁时也因肺气肿离世了。黄舸非常想见妈妈一面,于是平常很少提要求的黄舸向父亲提出了这个要求,父亲刚好有个朋友在电视台工作,他听了黄舸的故事后,十分感动,答应让黄舸参加一个叫《真情》的栏目。黄舸在现场唱着:“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他把前两句唱了一遍又一遍,没有唱后面的“没妈的孩子像根草”,听了这凄凉的歌声,在场观众泣不成声……终于,妈妈出现了,只见她一把抱住黄舸,说:“妈妈对不起你,妈妈也下岗了,没有能力养活你,妈妈给你带了衣,希望你喜欢。妈妈不在的日子里,你要听爸爸的话啊!”黄舸说:“没关系,妈妈对我很好,谢谢妈妈,谢谢妈妈……”就在这时候全国的募捐箱都装满了。

  爸爸听到黄舸总是说:“好想去北京啊!”就决定完成儿子最后的`心愿,一路在好心人的帮助下,他们骑三轮摩托车来到北京,先到天安门广场看升国旗,接着踏上了他们的感恩之旅。父子俩用了三年时间,行程17000余公里,分三次,感谢了他们能找到的好心人。

  读完这本书,最令我感动的是:黄舸知道自己的日子不多了,他还要感谢帮助自己的好心人,足迹踏遍大半个中国,难道他不怕自己病情加重,在路上离世吗?而且千里迢迢地跑来,就为了对帮助过自己的人说声“谢谢”,这种精神非常值是令我们学习的。

  读了这本书,再想想我们现在的生活,我们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妈妈在洗衣服,没人说声:“谢谢。”妈妈做出了可口的饭菜,我们只顾吃,哪里还有人注意到大汗淋漓的妈妈?我们真要向黄舸好好学习学习,要知道,在我们这时代,还有人不知道感恩的含义是什么,这是多么荒唐啊!父母对我们做了那么多,难道我们一点都感受不到吗?

  我读了这本书,受益匪浅,黄舸的故事令我非常感动,并且也温暖了千家万户,也把感恩的心传给了许多人!

读《点亮生命》有感4

  今天,我读了《学习点亮生命》这篇文章,这篇文章使我感悟极大,让我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使我知道了未来的道路非常宽广。

  在1994年9月。季烨剑出生于江苏一个普通农民家庭里,三四月后,母亲发现了小烨剑的眼睛不对劲,到医院一检查,竟是先天性失明,全家花光了所有的积蓄,还是没有治好。

  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听说出国能赚钱,可是却遭遇了一场骗局,让季家负债累累,那么季烨剑的眼睛也无法治疗,全家重担压在了患有心肌炎的季爸爸身上,季爸爸因随建筑队打工,不幸的事情再一次发生了,爸爸的腿摔成了粉碎性骨折。家中的顶梁柱塌了,生活重担压在了母亲的身上,母亲在农田辛勤劳作的微薄收入勉强维持。

  正因为家中万事的不幸,小烨剑的意志被激起了,她7岁时,来到了南通市盲童学校就读,最初的学习非常困难,由于先天失明,她对抽象的东西没有概念,她感知事物的一却第一步要从手摸开始,老师手把手的交她生活自理能力,无论家中和学习中的多重压力,没有压垮季烨剑的双肩,她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只要努力,就能成功。

  季烨剑参加兴趣小组,后因用书写器太复杂,太麻烦了,所以她要发明写器,虽然经历了很多次的失败,但是她仍然不放弃,终于,成功了。这一发明给盲人带来了许多方便,这一奇迹使所有人都惊讶,发明人竟是一名盲人。小烨剑曾多次获得奖项和荣耀,正因为她的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使她获得成功,获得生命中最为荣耀的.时刻。使她成为成功人士,让家里人为她骄傲,让她的老师和同学们为她骄傲,为她自豪。

  小烨剑的成功背后,有多少艰辛的故事啊。我们也更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学习,向自己的梦想迈进。

【读《点亮生命》有感】相关文章:

点亮生命作文10-07

《点亮生命》读后感10-05

生命的触发——读《生命生命》有感10-07

读《生命生命》有感10-06

读《生命,生命》有感10-06

读《生命生命》有感08-31

读生命生命有感10-06

读《生命、生命》有感10-07

读生命·生命有感10-06

读《生命 生命》有感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