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读《在天堂里》有感
《在天堂里》是191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国作家海泽的作品,原来不曾听说过,上周到郑州图书馆,偶然发现此书,受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之惑,借来一读,感觉确实不错,愿与大家分享一段感受。
小说的第八章有这样一段描述:
雕刻家轻轻地摇着头说:“不是双手,而是思想造就作品的超凡魅力,遗憾的是这种美丽却走错了方向,因为感染到你和那些非专业人群的是一种冲撞,所谓艺术家的敏锐,这些东西都是艺术家走上正规的障碍。
就好比不按平时的套路学习书法,取而代之的是速成法,那么永远也别想写出好书法。因为这种思想就是速成者所追求的,就像蹩脚的艺术,用替代品替代信件,用象征的东西代替形式。这样,所有顺应天成的形式所传达的真实感受、意义和美都失掉了。为什么业余爱好者会比真正的艺术家更快放弃呢?因为在一种压缩式的引导下,他们更愿直接看到事情的结果——相似度、精神、体验的美。因此,他们通常会超级熟练地从脸部开始,比如,在脸部敲敲打打,人们都会惊呼:‘好像!简直活灵活现!太快了!’真正的艺术家懂的掌握节奏,画出来的肯定是佳作。
真正的演员明白花在作品上的时间的长短绝不是衡量优秀与否的尺度,演员不仅有对比例的大致观念,而且又对正确形式的想法,直到完全公正的完成之后,他才会休息,也就是说,直到他将眼睛所接受到、内心所理解到的内容由内而外地完全表现出来之后,他才会休息,在这休息期间,他会将湿衣服从他的酗酒女人身上松开,但是,在此之后,他会继续工作,你完全有自信相信所有这些仅仅是我个人的观点,仅仅是对真正艺术的夸大看法。”
这是著名雕刻艺术家詹森评论学生菲利克斯所作绘本时的一段话,读来感觉特有道理,对我们的年轻教师也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我们平时听吴正宪、李烈、于永正、于漪等名家的课时,都会感觉到他们那非凡的智慧,但搬到自己的课堂却达不到那样的效果,原因何在?因为你没有达到那样的境界。我们要上好一节课,就像艺术家完成一件雕塑一样,你的教学思想不是体现在你的教学语言上、也不是体现在你的板书上或者是体现在多媒体课件上,而是体现在你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上,体现在你指导学生的学习形式上。老师备课花在教材上的时间绝不是衡量教学优劣的尺度,而更多地取决于你在教材之外所下的功夫。
教育是慢的艺术,绝不能急功近利、急于求成,教师老盯着课本、拘泥于教材是绝对上不出好课的。教师平时要多读书、勤思考,你的积淀越深厚,你的眼光就会越独到,你就越能发现教材所蕴含的的思想,你在设计教学时就会有意来表现这种思想。
小学数学教育专家华应龙在评价李烈老师的一节课时讲到:“三流教师教知识,二流教师教方法,一流教师教思想。”教师要教思想首先要能读出思想。我们的青年教师要想成长得更快,就从夯实底蕴,领悟思想、表现思想上下功夫吧!
【读《在天堂里》有感】相关文章:
愿天堂里没有校车散文诗10-06
给天堂里的爷爷的一封信03-10
给天堂里爷爷的一封信02-06
写给天堂里的爸爸一封信03-08
写给天堂里妈妈的一封信07-11
致天堂里爷爷的一封信03-27
一路走好天堂里的句子大全12-26
送给天堂里的爸爸一封信08-19
寄给天堂里妈妈的一封信08-03
想念您——天堂里的父亲作文(通用22篇)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