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南渡北归的读后感
读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南渡北归的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南渡北归的读后感1
南渡之人,未有能北返者:晉人南渡,其例一也;宋人南渡,其例二也;明人南渡,其例三也。「風景不殊」,晉人之深悲;「還我河山」,宋人之虛願。吾人爲第四次之南渡,乃能於不十年間,收恢復之全功。庚信不哀江南,杜甫喜收薊北。此其可紀念者四也。
书的封面有个副标题(大师远去再无大师)吸引着我一本本的读下去,来探索验证这个答案。
此书共有三本,分别是南渡-北归-离别,越读到后面越沉重,它呈现了从日本侵略中国开始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20世纪中国最后一批大师群体命运在剧烈的历史变迁中的结局。处处引证、各处搜罗,相对真实地还原了梁启超、胡适、陈寅恪、傅斯年、梁思成等等知识分子的生活、学术、精神与情操,全景描绘了抗日战争时期流亡西南的大师们感伤的命运。
读第一本的时候,印象深刻的是,中华民国初年学风极盛,海龟众多,大师辈出,办学恪守学术之自由独立之精神,学术研究蔚然成风,真可谓人才济济,但随着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大师们只得叹声无奈地踏上那悲壮而浩大的南渡之旅。在西南联大那么艰苦的教学环境下,依然激情四射地给学生们讲课,连“跑警报”跑的都很浪漫,苦难让师生们变得更加坚韧,让中华文明的血脉得以延续,并相继走出了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和李政道。而对比我们今天的年轻人,这么好的学习条件,生活衣食无忧,却少有大师们的`成就,真是要感到惭愧啊!
经全国军民与知识分子的共同奋战,终于赢来了抗战的全面胜利,南渡之后的北归,本可以快慰人心,可谁又想到不出三年,内战爆发,大师们的命途依旧多厄,又需做出一次无奈地人生抉择,忍痛别离,自此天各一方,海峡两岸遥遥相望,命运从此不同。
最后一部离别,是一个不堪回首的年代,百废待兴需重建,而在大陆的知识分子则需要迎接一场又一场的运动,人性的贪婪展现的是和战争一样的残暴,让我们在运动中送走一位位大师;而在台湾的傅斯年、梅贻崎、胡适等也纷纷驾鹤西去,相继离别。
大师们虽已远去,但其卓绝的贡献和高昂的灵魂是永存的,面对国难、国乱,他们所呈现出来的那种勇气和力量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坚守信仰,无问东西。
南渡北归的读后感2
但如今,突然面对着坟墓,我冷眼向过去稍稍回顾,只见它曲折灌溉的悲喜,都消失在一片亘古的荒漠。这才知道我的全部努力,不过完成了普通的生活。——穆旦《冥想》
《南渡北归》讲的是民国时期中国大师的群体命运变迁历史。内容夹杂了各类官方文献和野史趣闻,和作者爱憎的感情交织在一起,勾勒出悲怆又真性情的一个个人物。乱世成就英才,各种挑战人性的底线的事情,让人更加多思而复杂。苦难,是不幸,也是幸运。
选择——从卢沟桥事件说起
故事:第一个故事是关于张自忠将军,卢沟桥事件开启了这段颠沛流离的历史,当时北平守军是宋哲元、张自忠。卢沟桥之前,张自忠认为可以和平解决与日本的冲突,撤防撤军,私下签订《香月细目》。被社会视为“准汉奸”、“自以为忠”。
后参加多场对日战争,1940年,张自忠在对日的枣宜会站中全军覆没,战死。
别人做的选择,是基于他当时所获得的信息而做的判断。上帝视角来审判他人的选择时,你在局内未必会做的更好。
传闻——从一个风流韵事说起
故事:广为流传的版本中,林徽因将徐志摩失事飞机残骸悬于卧室,彼时至今各类小文章据此有了各种猜测,演绎,脑补一系列的故事推测林徽因和梁思成的`不和睦,熬成一碗碗的鸡汤。
在另外一个版本里,林徽因保留的飞机残骸有两片,另一片是其胞弟林恒对日空战阵亡的飞机残骸。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子,感情这种事或者当事人也讲不清楚。别人告诉你一些事情,是为了论证他的道理。你信不信他的论据,你的道理是什么?
资历——陈寅格的那份学历
故事:陈寅格太有才华,也许他的大脑就是一个超级电脑。阅历丰富——多国游学;超强记忆——引文据典,涉猎广泛;逻辑严谨——从《琵琶行》推断歌女家乡,所嫁人情况等;简直是天生的学问家,被称为“教授的教授”。
陈寅格游学多地,哈佛、柏林转了一圈,却没有拿一份博士文凭回来,完全为求职而求职。也正是这一点,让好友吴宓聘用他做教授时费劲力气。
要么让自己拥有陈寅格那份出色的才华,要么就脚踏实地一步步做事情。
南渡北归的读后感3
读别人的人生,写自己的感悟。看到大部队都读完了《南渡北归》,我很汗颜,并没有读完,才到第六章。
看来我暑假时间利用率有点低,不给自己找借口。虽然只是阅读到第六章,感受还是深刻的。阅读《南渡北归》让我对民国到新中国建立之前这段历史有了更详细的了解;也对那时候的伟人有了更仰慕的敬意;更对那时候的苦难有了更醍醐灌顶的痛和悟。拥有和平年代的我们,该何去何从,该为自己和社会做些什么。先辈们用血泪打造给我们的和平安稳社会,我们该怎么珍惜并也做出些什么。
常常为文学大师的思想震撼,到底是怎样的情怀才可以不顾自己个人而为大家,为后代留下什么。
伟人和凡人的不同,因为他们的思想境界不同;而伟人又和凡人相同生活的'爱恨情仇,又多了份真实感。他们也会因为意见不合而不合,也会因为性格不合而不来往。但他们最终的目标是为国家而奋斗!
文学大师诸如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傅斯年,胡适,蔡元培等。他们的思想真的是永垂不朽。梁启超的育儿观让我记忆深刻。西南联大迁移的难和保护文化遗产而牺牲的伟人都让人敬佩不已。我已无话可说,文字言语都太无力,表达不出那时候的难。
觉得自己太渺小了,感受也很浅薄。我只能表达对那时候付出生命牺牲小家而成全国家的敬意,而让自己对民族有更高的敬意,民族毅力永传承,平时个人生活的挫折困难算得了什么,简直渺小至极!
感受也只能到这,我的阅读分不及格!我没有阅读完暑期任务,后期时间利用率应该提高了。《南渡北归》我连一半都没读完,要赶紧迎头赶超了,否则新书又开始阅读了。
加入组织阅读还真是特好,没完成也如学生般,羞愧不已,也会警醒自己,下次要加速了。拖延只会让自己吃亏。九月份两本书要一起开读完成。
南渡北归的读后感4
《南渡北归》讲了民国时期大学教授和学生在抗日战争爆发后随图书,文物转移到西南地区,抗战胜利后再北上的故事,全册分为《南渡》、《北归》、《离别》三部。书中,一个个坚韧绚烂的生命,在历史的丰碑上,刻下记忆。
全书开始于沦陷后的北平,屈辱与尊严,征服与抗争。每一个人,都是毫无杜撰有血有肉的人。这批人,他们护送中国文物和大学图书在烽火下南渡。在军阀混战,中日战争的硝烟中描绘出中国最初的考古,建筑轮廓。也在山区的艰难环境下完成生物科学实验。本该在优越实验室中完成的任务,他们在颠沛流离中仍不放弃。他们,让“自由之精神,独立之思想”在这古老的大地上生根萌芽。
正因为有这批坚守信念的大师们,当我们再去凝视这段沉浸在深渊的历史时,才会看到屈辱不堪之外的风骨凛然,这是中国式的风骨,是对家国情怀的深刻诠释。
在逃亡路上,为了不丢弃人才培养,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组成的西南联大。在艰难的日子里讲课声常伴随敌机的轰炸,师生们却把躲防空洞的事儿风趣地写成对联“人生几何,恋爱三角。见机而作,入土为安。”晚上停电时,刘文典就一袭长衫,对月讲《月赋》。但却这么艰难的日子里,它为祖国培养了多少人才。
解放战争时,梁思成焦灼地在楼上转圈,一看到有飞机在北平上空飞旋,就喃喃道:“完了完了,这些古建筑要全完了。”罗哲文回忆,梁思成在二战末期经常抱着日本地图标注古建筑所在,并把地图交给美军请求他们不要轰炸这些人类共同的`遗产。日本知晓后极为感激——梁思成此时却早已死去多年。
看过一张梁思成和林徽因的照片——他们坐在檐上,并肩笑望镜头,林穿着合体的旗袍,脚下踩着一双平底布鞋,他们正进行维修测量工作。那时候,所有的笑容都是发自内心的欣然。看照片的人关心的不会是林徽因的脸蛋长得美不美,也不会是照片拍的模糊而没有色彩。它展现的是中国大师们的坚定信念,在一个古国的土地上,用生命的时间抢记建筑的记印。
书本仍在读,它在慢慢展现更完整更浩瀚的中国,我想,这就是梁思成和《南渡北归》的意义吧。
南渡北归的读后感5
今年暑假跟随叙事者共读了南岳老师写的《南渡北归》三部曲,它从1937年卢沟桥事变起笔,止笔于大陆革命后。近四十年光景,中国烽火连天,风雨飘摇。最后一批大师,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胡适、傅斯年以及卷滚在大潮里的众生学者,从历史的苍茫中走来,又消失在那幽暗尽头。这样情形下,一大批知识分子、学界精英奔波向祖国西南,从长沙到昆明,从昆明到蒙自、李庄,在几近食不果腹时,仍专心学术,不忘民族复兴,用知识去触摸那“为万世开太平”的理想。
一个月的时间,仅仅看完了第二部,感慨颇多,我感受最深的还是民国时期知识分子的爱国主义精神。从知识分子身上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许多富有才华的知识分子,他们在国外取得学位后,大多选择回国,即使当时的中国非常落后,生活条件比现在差很多,但这些优秀的知识分子义无反顾地选择回国,为国家服务,他们认为这样做是理所当然的。从民国知识分子那一代身上我看到中国传统知识分子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情怀。这正是我们当前最缺乏的,当前社会,拜金主义盛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国的留学生大部分选择在国外,中国是世界上人才流失最严重的国家。
大师们求学所为中华民族之崛起,故而不计个人得失而从容投身祖国怀抱,且在条件非常艰苦前提下,做出伟大功绩和壮举,将以八股论优劣的时代,翻开中华民族的新篇章。他们从海外归来,谱写历史,创造辉煌,这二三十年代产生我国至今都是最好的大学,甚至在抗战的艰苦时期,由清华、北大、南开组建的`西南联大仍是中国大学史上的光辉。
“大师远去,再无大师”,赫然印在封面最显眼处的几个大字,貌似决绝地渗出那时代下的万般无奈与凄凉。曾离我们很近的大师们,当时光逝去,他们生命是远去了,但其卓绝的贡献和高贵的灵魂却却与年轮共生,“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读罢《南渡北归》,掩卷而思,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大师们令人仰止的高大身影,光辉深邃的文化造诣,起伏多舛的命运转折,无不让人在深深的感慨之后又久久难以释怀!
南渡北归的读后感6
正如标题,南渡北归这本书,因某些原因只是略读,但依然有不少感触。从此看出凡刘老推荐的无不是好书,奈何时间紧迫,无法细读,只能日后慢慢品味。可能很多同学和我一样,当我们第一次拿到这本书时,第一个感想便是这本书好难读。许多关于大师的琐事基本上都一一的展现在这本书上。让人应接不暇,如此繁多的细节铺天盖地地捐过来,的确让人喘不过气。
但当我略读完第一本后,又翻过来看到封面上的一行大字“大师远去,再无大师。”一切却又似乎明澈了起来。这是那个时代特有的东西,清华的四大导师,鲁迅一派与胡适一派的纷争,西南联合大学的出现。无不是这个时代才会出现的事件。这本书总体的时间背景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文中讲了许多在这个时期各个大师做的'事情以及贡献,但我发现当作者再讲关于大师们的学位时却鲜有人是真正的“海龟”,许多大师在出国留学时都没有拿到学位,不是说大师们拿不到,而是大师们根本没有时间或者那个心思。
很多大师出国留学只是为了知识,学到了知识便又去学其他的,所以很少有人拿得住学位,并不是说大师们半途而废,只是因为他们想更早的回到祖国加以报效,所以花了更少的时间将国外的知识学到手,仅此而已。
大师远去,再无大师。很多人也许不理解,不是还有句话吗?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人比一代人强,怎么会没有大师呢?其实这句话很容易理解,所谓”大师”是指这个时代特有的人物,他们是必须在这个时代的影响下才会出现的伟大人物,我们现在处于一个和平的时代我们也有我们这一代的大师,但是那些大师他们活在过去,给过去的人们乃至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影响,甚至连现在都有它们的影响。谁敢说自己的语文课本上没有鲁迅先生的足迹,谁敢说北大的校园没有蔡元培老先生,依然会有现在的辉煌?都不可能,他们是那一个时代的大师,是存在于人们心里的大师,大师远去,再无大师。
【南渡北归的读后感】相关文章:
《南渡北归》读书笔记03-30
关于南渡北归读书心得作文08-22
关于南渡散文04-02
《认识东、南、西、北》的教学反思范文03-25
《逝者如渡渡》读后感04-05
读《逝者如渡渡》有感03-20
读《逝者如渡渡》有感范文04-03
尘渡美文04-15
渡汉江作文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