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仨》读后感(集锦15篇)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们仨》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我们仨》读后感1
《我们仨》杨绛以母性的慈爱诉说一生对女儿的牵挂,向读者展示了一家三口真诚、平和、乐观、向上的家庭氛围,文字皆从肺腑流出,行文用笔皆由情牵挂,读到感人之处,不无热泪盈眶使我们看到生命的可贵,亲情的相惜与呵护,全篇充满人性美的光辉。
首先,从杨绛的人生观来看,勤奋与乐观是他们生活的基调,杨绛先生相信命理,但是更注重个人的努力,她说:“我们不论在多么艰苦的环境,从不停顿的是读书和工作,因为这是我们的乐趣”年轻时在英国,她和钱钟书勤奋读书,比赛谁读的书多,图书馆是他们经常去的地方,探索知识,格物致知,追求知识成了生活习惯,勇于探索新的知识领域,包括在生活细节上,比如:探路、学习、做饭、散步游玩等都充满乐趣,杨绛在书中说:“我们与世无争,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碰到困难,钟书和我一起承担,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媛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就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是不寻常的遇合”他们相处,既有各不相扰的`专心读书,又有融洽愉悦、妙趣横生的“捡石子”(把不在一起时的趣闻乐事记录给对方分享)游戏,一家三口经历坎坷与磨难,却因为一起的彼此安慰、共同承担从而创造乐趣与甜润。由此可以看出,杨绛先生的一家三口的相知、相契、相亲、相爱是多么的令人敬重与羡慕。
《我们仨》读后感2
好看的皮囊太多,有趣的灵魂太少。
《我们仨》是一本感人至深的书,没有波澜壮阔的情节,只是生活琐事,却能让人触动。
杨绛先生,钱钟书先生,钱瑗女士是一个真正的“我们仨”,少一个人都无法组成这个词。他们像又不像,不像又像。
杨绛先生是一个真正的“大女人”,却又能有小女人的似水柔情。她和钱钟书之间的爱情真的让人羡慕,又是知己,又是爱人。有个能懂你的人真的难得,有个值得你懂的人更难得,而最难得的,是你和你的爱人都有着有趣的灵魂。
钱瑗女士承包了我的`泪点,可能与作者的怀念有关。遗憾总是最让人念念不忘的,因此对钱瑗女士着墨很多。钱瑗女士去世比钱钟书先生和杨绛先生都要早,去世前还深受病痛折磨,作为一个母亲心痛时难免的。钱瑗女士真的是一个好女儿,这点我觉得自己很羞愧,不管在什么方面都是。钱瑗女士是钱钟书先生夫妇的骄傲,她学术研究颇有建树,为人善良深受爱戴,对待父母也是爱意至深,翻看最后的目录,画着一个个可爱的简笔画,深深觉得,钱瑗女士真的是一个很可爱的人。
钱钟书先生就像一个大男孩,像书中钱瑗女士所说:我和爸爸最哥们,我们是妈妈的的两个顽童,爸爸还不配做我的哥哥,只配做弟弟。,觉得钱钟书先生真是个妙人,博览群书却又有一颗童心,有着极有趣的灵魂。
《我们仨》读后感3
读杨绛《我们仨走到人生边上》,我被作者真挚的情感所感动。一家人其乐融融的生活场景历历在目。他们三人作为高等知识分子,有着悲天悯人的情怀,有着正常人的生活与喜怒哀乐。中国知识分子“不忮不求”与世无争孜孜以求的严谨治学精神在他们身上体现的很浓厚。
钱钟书是我最钟爱最尊敬的大知识分子。我把他所有的作品都买下来了,有空的'时候就读一读。虽然有些读起来比较费事,但我还是很乐意去翻一翻的。记得当时的《管锥篇》是我30岁生日时,我让妻子给我买的礼物,至今还在书架上整齐的码放着。我很惊诧于他读书的广博与驳杂,中外知识与思想在他那里互通有无,信手拈来,全无丝毫的别扭与不适。以后,凡是有关钱钟书的传记、逸事我都爱看,并且做了很多笔记。我想走近他,看看他是怎样读书、治学的。我的书架上还有《钱钟书与西学》、《钱钟书传》等。因为喜欢钱老,自然“爱屋及乌”:喜欢他的夫人杨绛的作品。
杨绛老先生怀着深深的眷恋,回味着他们一家的幸福生活。在《我们仨》里,作者说:“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齐,相守在一齐,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钟书总和我一同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瑗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十分快乐。所以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此刻我们三个失散了。往者不可留,逝者还可追;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我只能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相聚。”其诚挚真切的情感及其单纯朴素与世无争的书香生活令人感动和艳羡。
《我们仨》读后感4
情真意切的都是好书。
前段时间在跟朋友讨论说唱歌感情重要还是技巧重要?同理,文章的情与采哪个更重要?
朋友想了一阵对我说,技巧更重要,至少能听得下去不算噪音。我说一定是感情最重要,文与乐终归是因感情而生。
此书泛泛记录全是家常之事,事很小,语言也很朴实,每个人都能写,但是每个人都写不出来。这是一种难得的动容。且所有的家长里短都带有一种悲凉的色彩,都是时代剪影。这又是一种深远的意义。
而先生最厉害的是在那样的环境里,手笔头永远有一种幽默。这让我想起前几天看的《芳华》,不同的是后者黑色幽默前者幽默中有很多温情。
不知在哪里看过,先生论钟书他俩的关系,是家人、朋友和情人。家人的患难与共,朋友的惺惺相惜,情人的浓情蜜意,这本书里体现的淋漓尽致。真是世间最令人羡慕的关系。
家庭环境真的很重要,正直的父母,正确的教育方式,才能造就钱瑗这样优秀的'人。在不自由的环境里尽可能给孩子最多的自由,让她尽情成长,本身的模样加言传身教,一定会是最好的样子。
看这本书的时候家中有人去世,内心总是有种对生离死别的无奈之感,很不符合23岁的年龄。朴树说我们这一代还没长大就在老去,估计就是这意思。而书的前几章就讲述了三人分散,让从小经历很多告别的我深有感触,人世间不过就是一场场离散重逢,在这里分开,在那里重聚,不必太过担忧,不用太过忧愁。
《我们仨》读后感5
“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相信很多人对《围城》还记忆犹新,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钱钟书和杨绛这对伉俪情深的佳人,相信很多人都看过杨绛暮年的经典著作《我们仨》,相信很多人阅读时都会如我一般湿润了眼眶……
《我们仨》用叙述的方式讲着一家三口快乐而简单的生活,用最朴实的话语给我们讲着Pop,Mom和圆○的故事。故事从一个走失的梦境开篇,写着古道驿站的'离别,写到最后一家三口天人永隔,真正的走失了。讲述了钱钟书晚年一千多天的住院就医期间杨绛在身边陪伴的点滴,讲述了女儿离世后一位母亲锥心的痛,讲述了杨绛晚年期间一个人对丈夫和女儿的思念。
钱钟书、杨绛这对夫妻是一对爱国的文化人,从来都是淡薄名利,他们的女儿圆○出生在英国确毅然放弃了英国国籍,跟随父母回国生活,看似大义凌然的一家人在《我们仨》这本书中确没有任何的豪言壮语。它呈现给我们的只是一个简单的三口之家,夫妻的爱情,父女、母女的亲情,以及“家人”走失后的种种挂念。
《我们仨》的初稿并非出自杨绛,而是圆O,附录中不少圆O的手稿,然而我想,最后成书多半也是妻子想在书中与自己的丈夫和女儿再次团聚,所以她在书中写到“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我只能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聚聚”
我们必须感谢杨绛先生在自己92岁时带给我们这样一部作品,我们还应该感谢《我们仨》,让我们看了之后更加觉得平凡生活的幸福和可贵,我们更应该感谢Pop,Mom和圆O让我们在他们的故事里看见自己的影子。
《我们仨》读后感6
第一次读杨绛女士《我们仨》这本书应该是在06年或07年间,那时候还年轻吧,只是为那份真情而感动过。
“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正是这个朴素的家庭让我看到了一家三口不平凡的追求,面对灾难时的平静,面对荣誉时的低调,面对苦难时的淡然,相知相守,相濡以沫。
随着年龄的增长,当我再次打开这本书时,从翻看目录起便开始了感动:第一部“我们俩老了”;第二部“我们仨失散了”;第三部“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一个92岁高龄的老人,一个先失爱女后失爱人的女人,我在想,当杨绛女士写下目录的那一刻,承受的是怎样的一种心境?
年轻时我读不懂第二部分,第二次翻阅,因为经历,深深体会到了杨绛女士当时有着怎样的情感,一句“我有没有说明天见呢”道出了她内心翻滚的辛酸,然而,再没有明天了,钱瑗走了,钟书先生走了,就这样“我们仨失散了”。
“我们仨失散了”,我为杨绛女士心痛不已!虽然书中没有多少凄凉的词句,但我读着却倍感凄凉,这也许跟我父母相继过世和多愁善感的'性格有关吧。
天上人间,阴阳殊途,却难断挚情。这个老人用文字无声的记录着她对爱人和爱女的思念。
含着泪花掩上书,感慨由然而生,那份无法表达的爱,无人诉说的情,回荡在心里很久很久……
回眸处,灯火阑珊,眺望那相思的彼岸……愿杨绛女士能在这寻寻觅觅中永远怀着他们仨这份曾经的幸福,在另一个世界找到他们曾经温馨的家!
《我们仨》读后感7
近日,工作不忙,于是拿起才到的《我们仨》看了起来。
这书不厚,不算附录,共165页。封面是浅褐色的格纹纸,书名是深褐色的字体,一眼看去,内心顿时平静了许多。
作者杨绛,是钱钟书的爱人,被其誉为“最才的女,最贤的妻”。这位见证了中国一个多世纪变迁的奇女子,却在晚年受到重创,接连失去爱女和丈夫。但杨绛老人强忍悲痛,整理丈夫生前的手稿,并在92岁高龄时提笔完成女儿未写完的作品《我们仨》。
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和第二部分由梦引发,虚实结合,写了女儿和丈夫相继生病离世,第三部分是作者回忆三人相处的生活点滴,文笔朴实,字里行间是对亲人满满的怀念,又透出淡淡的'哀伤。看到第二部分我们仨失散了的快结尾处,眼泪没有断过,想尽力忍住,还是从眼角溢出。我悲懂事辛勤的钱瑗全身病痛,我哀才华横溢的钱钟书缠绵病榻,我更伤强打精神,奔波于两人之间的杨绛,心中苦楚无处说!
第三部分钱氏夫妇出国留学,是他们美好生活的开始,出门散步探险,博览图书馆的藏书,尝试做中国美食。女儿的出生,是他们生命的延续。战火四起之际,毅然回国,那时的生活虽苦,却有继续前进的方向。新中国成立后,经过生活变动的2位老人,不离不弃坚守彼此。钱钟书和杨绛是众多恩爱夫妻的典范,杨绛的一句“不要紧”就让慌乱的他安心不已。就这样,你需要时,我在你看得到的地方。你老去,我陪你双鬓染霜。你走后,我完成你未了的心愿,相濡以沫,平淡相守是他们的真实的写照。
杨绛,优雅的老去,饱经风霜的你在20xx年与世长辞,终于去见你心爱的丈夫和女儿了。
我猜在生命的最后那刻,她嘴角或许含笑,心想着“我们仨,又在一起了,真好。”
《我们仨》读后感8
暑假时妹妹将她从学校带回来的东西一股脑倒在了床上,像个卖杂货的,我就躺在这“一堆”的旁边,随手拿到了一本书,恰巧是他们暑假必读课外美文,杨绛先生的《我们仨》。
打开看了看却愈发上瘾,杨绛先生的文字平淡却包含深情。《我们仨》讲述的是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几十年平淡无奇、我们仨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经历。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中,杨绛以其一贯的慧心、独特的笔法,用梦境的形式讲述了最后几年中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第二部分,女儿与丈夫先后病重去世,作者在书中以梦幻的形式表现了这段深重的情感经历。第三部分,以平实感人的文字记录了自1935年伉俪二人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喜得爱女,直至1998年女儿与钱先生相继逝世,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
杨绛的作品就像她的为人一样谦逊朴实。在杨绛的作品中,他们一家确实是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家庭。正如书中所说‘我们仨’其实是最平凡不过的。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但生活总不如人意,后一部分变成了一个人思念我们仨,一个先后痛失爱女和爱人的老人,在其最后的年月中孤单前行,并终于将这个温馨又历经挫折的家庭用朴实的.文字展现在我们面前。
全文没有大起大落,看完又不禁让人扼腕叹息。在最真实的情感面前,我们总是会被轻易征服。于我而言,生活中健康、平淡的相处就是难能可贵的幸福。每个人都是匆匆来匆匆去,短短几十年,相遇千人,相识百人,相知数人,相爱一人。珍惜眼下,珍惜相处的日子才能守住心中的小幸福,因为有的人一旦离去,真真就是后会无期。
《我们仨》读后感9
从一个梦开始,厮守半生的另一半突然走散了,焦急地找寻。转侧半夜,得到老伴的安慰:那是老人的梦。又是一个梦,一个长达万里的梦。古驿道上,“我们仨”聚少离多,现实与梦幻交错,相失的是人,相系的却是情。
我相信,那正是一位历经风霜、穿越云雨的老人,孤独惆怅的灵魂。梦之后的那些她的故事、她家的故事,娓娓道来,含蓄节制得几乎没有情绪的涟漪,然而闻者不禁动容,因为那深挚刻骨的亲情和难以言表的忧伤就在字里行间游荡,时不时撞入读者的胸膛,弥漫、回响。
“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地一起过日子。’
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
人间也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
读到这句时,我禁不住落泪。终于,我也到了这样一个年纪,真正过了不识愁滋味的年纪。终于,我也有了自己切肤的生活体会,不再只是读书后的多愁善感。
一辈子很短,名人百年也不过薄纸百页,即便再著名、再睿智也一样历经生活的磨砺,面对亲人的远去,还要寻找生命的归途。更何况我们?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掩卷,惆怅、悲伤……
《我们仨》读后感10
前两天看了杨绛的《我们仨》。若干年前曾看过这本书,但当时没有这个兴致。后来读了《傅雷家书》,对那个时代的文人对他们的生活产生了莫大的好奇心,在这种情况下刚好看见这本书,就囫囵吞枣地把书读完了。
记得傅雷曾在家书中跟傅聪谈起翻译,提到杨绛和杨必姐妹二人的文笔和文风,当时曾想有机会一定要找来他们三人的'译本好好读读。可惜一直没有时间。
这本《我们仨》用淡淡的口吻描述了杨绛对家人的思念和他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虽是淡淡的口吻,但思念和忧伤却在字里行间不经意地流露出来。
摘录:
三星河寓所,曾是我的家,因为有我们仨。我们仨失散了,家就没有了。剩下我一个,又是老人,就好比日暮途穷的羁旅倦客;顾望徘徊,能不感叹“人生如梦”“如梦幻泡影?”
但是,尽管这么说,我却觉得我这一生并不空虚;我活得很充实,也很有意思,因为有我们仨。也可说:我们仨都没有虚度此生,因为是我们仨。
“我们仨”其实是最平凡不过的,谁家没有夫妻子女呢?至少有夫妻二人,天上子女,就成了我们三个四个五个不等。只不过各家各个样儿罢了。
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钟书总和我一同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媛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三是不寻常的遇合。
现在我们三个失散了。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我只能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聚聚。
《我们仨》读后感11
转眼在中山这个城市已经生活半年多了,越发喜欢中山这个城市。
就读书而言,中山的图书馆就比北京便利很多,这是我之前没有想到的。无需押金,刷身份证即可(国家图书馆和朝阳区图书馆的押金合计1000多,还没有退掉呢),全程自助,刷身份证机子自动吐出一个读者证,选好的书放在指定位置,自动全部借阅成功。便捷的我都不确定自己借阅成功没,哈哈。
“市民选书,政府买单”,不错吧,几乎你想读的书都可以在图书馆里借到哦,如果借不到,给政府发书单啊,哈哈。
最近借阅的是杨绛先生的《我们仨》,读书之前对杨绛先生和钱钟书先生的经典语录多有耳闻,只觉得是距离自己遥远的名人而已。读完之后更是多了一份敬意,出乎意料的`平实、简单、真实、朴素、智慧,就像生活在身边的一个贤良的妻子、一个乖巧的女儿、一个有趣的爸爸,让凡人的生活也可以有很多启发。
最喜欢他们仨“小石子”的习惯:钟书每和我分离,必详尽地记下所见所闻和思念之情。阿瑗回家后,我曾出国,而他和阿瑗同在家,他也详尽地记下家中琐碎还加上阿瑗的评语附识。这种琐琐碎碎的事,我们称为“石子”,比作潮退潮落滞留海滩上的石子。我们偶尔出门一天半天,或阿瑗出差十天八天,回家必带回大把小把的“石子”,相聚时搬出来观赏玩弄。
陪伴女儿成长的日子,每天都有很多值得记忆的“小石子”,可惜我这个母亲太懒了,总是有各种借口忘记记下,过一段时间又忘记了。读完此书,熬夜写此文,那个小可爱不停地在身边捣乱,那就先写到这里吧,晚安啦!
《我们仨》读后感12
倒一杯清茶,开始读这本书
杨绛先生从在英国和钱先生开始回忆起,一个家两个人,慢慢磨合着生活,好在两个人合得来,有着相同的爱好,后来有了女儿钱媛,三个人互相在尘世里搀扶着过活。
生活不易,那些浓墨重彩的岁月在杨绛先生笔下也能晃晃悠悠地过去了,没有细致入微的写实,也没有刻意夸大的艰苦岁月,寥寥几笔,勾勒事情的大致面貌,少了许多惊心动魄,多了些质朴平淡,我没有那个年代,也没办法体会到生活的艰辛,从细枝末节也能体会到当时的生活,只是觉得他们在一起就是件顶幸福的事情。
音乐,书籍,天真总是我们渴求的东西。无论经历了怎样的动乱,他们三个人总在学习,在读书,像毛姆说的那样,把书籍当做避难所,在兵荒马乱的日子也能让心守一处安宁。在看到最后附录钱媛写给父母亲的信时我看到她画的大头像,在我看来幼稚的笔迹,像小孩子一样,在信里和妈妈讲一些细枝末节的`小事,我觉得很是触动,六十几岁一如孩童,难能可贵。
物质生活发展的速度早已超过我们的精神财富的积累速度,难免看到一些匪夷所思的现象,就像狄更斯说的,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经历几件不好的事情就开始怀疑人生,由于几个评论开始拒绝相信人心,这是我自己的写照。现在想来,着实可笑,就像我没有到过远方,就不相信会有天堂。
这本书文笔说不上多好,更像是偶然碰到的老妇人给你在一个悠闲的午后和你一起饮茶时絮絮叨叨地给你讲的家事,里面关于家的记忆里总是让人温情四溢,明明质朴平淡,但读到最后一句“世间好物不坚劳,彩云易逝琉璃脆”就湿了眼眶。
《我们仨》读后感13
一间陋室,一堆书书籍,一份真情,一辈子,他们三个人相知相守。——题记
一个温馨的家庭,一段绵远久长的回忆,一个寻寻觅觅的长梦,杨绛一个人思他们仨。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杨绛的《我们仨》,如清风一样,拂面而来的一阵阵幽香。杨绛在垂垂暮年,记下这些珍贵的回幸福的点滴,怀念她一生中最爱的人。他们仨从开始的陌路人,到钱钟书和杨绛的相识相知,再到小生命钱媛的诞生与成长一个家庭,两代学子间的依偎与温暖,苦难与别离,爱与忧,都化作他们毕生至爱的`方块字,落到了纸面上。
钟书、杨绛、圆圆组成了他们家里的“吉祥三宝”,彼此尊重,彼此友善,互相支持,相知相爱相守,温馨的家庭氛围使他们仨形成了一个稳固的三脚架,创造出各自的成绩。他们仨的爱都在“石子,这是爱的表达朴实却又值得回忆。感情真挚与否,行动比语言更重要。”看着一个个小故事,读一篇篇信件,望着一副副漫画,我看到这个其乐融融的家里,处处有欢笑,有情调,有趣味。世间彩云易散琉璃脆”钱老生病了,好物不坚牢,杨绛每日跋涉在探视的路上,走过一个又一个驿站,走过春夏秋冬几个季节;圆圆先走了,钱老也走了,“我们仨”失散了,家,成了寻觅归途路上的驿站,杨绛也走到拉了人生边缘。古道驿站上,一程一程相送,成一段万里长梦。家在哪里?在曾经的梦里。真是人生如梦!
亲情源于血缘,血缘凝就亲情。人间依赖血缘的纽带,常常演绎出一个个可歌可泣亦喜亦悲的亲情故事。
回眸处,灯火阑珊,眺望那相思的彼岸静默....愿杨绛能在这寻寻觅觅中永远怀着他们仨这份曾经的幸福,找到他们温馨的家!
《我们仨》读后感14
“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我只能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聚聚。”
——杨绛
杨绛的《我们仨》这本书主要是对“我们仨”的回忆。这本书的开头写了钱锺书和钱媛生病住院,最后去世了。杨绛开始对“我们仨”那个家的`重温和回忆,更多的是表达了对丈夫和女儿的思念。她的语言朴素、平实却感动人心。
看完了这本书,我想起了我们一家三口的一些趣事。
有一天晚上,我正在专心写作业,突然听到老爸“啊”的一声惨叫,来不及多想我就冲了过去。原来,正在给老爸拔白头发的老妈,忽然发现有一只蚊子慢悠悠地停在老爸的脑门上,于是就条件反射地一巴掌挥了过去。蚊子是被拍死了,但可怜的老爸被打出了“脑震荡”。于是我们全家开始了灭蚊行动,一番努力过后,终于歼灭了飞蚊大军。我们数了一下,竟然有十多只!这时老爸把蚊子送到老妈面前说:“这些蚊子给你熬汤吧。”老爸原来是想捉弄一下老妈的,谁知道老妈幽幽地说:“你要知道,我熬出来的汤可都是给你们二位喝的哦。”吓的老爸立马躲进了书房,把我和老妈笑歪了。
《我们仨》里,作者提到他们一家三口给对方起了很多名字,随便叫。其实我们家也是。我那个“无敌老妈”也给我和老爸起了一堆的名号,高兴叫什么就叫什么。就说我吧:儿子、小伙子、小朋友、蛾子等等一大堆。高兴的时候叫“亲爱的”,不高兴的时候就会大声叫我“臭小子”!我想,我应该是世界上别称最多的人了。
在这本书里,作者描绘了一家三口温暖的生活画面,而如今,这个“我们仨”已经走散了,作者有一些悲伤。这本书让我懂得了,要珍惜一家三口在一起走过的每一天。
《我们仨》读后感15
通过《围城》,钱钟书成为我最为喜欢的作家之一。其实作家这个称呼放在钱钟书身上显得太没有分量。由于他的原因,我读了杨绛的《我们仨》,讲述钱钟书一家三口的故事。这本书像一位慈祥的老人给你讲述一个普通、温情的`故事一样,用毫不华丽的语言娓娓道来。就是这本书,让我喜欢上杨绛和钱钟书夫妇。
钱钟书夫妇的婚姻被一直都被视为美好婚姻的典范和楷模。钱钟书先生对杨绛女士有这样一段评价,后来被视为理想婚姻的典范:
1、在遇到她之前,我从未想过结婚的事情。
2、和她在一起这么多年,从未后悔过作她的妻子。
3、也从未想过娶别的女人。
什么样的女人才能如此完美,什么样的婚姻才能如此琴瑟和谐,让我用瘦狐狸的理论分析分析。
1、钱钟书、杨绛夫妇人生观、价值观高度一致
杨绛说:“我们仨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他们夫妇二者懂得英、法、意等多国语言,翻译众多文学著作,他们一生不追求功名利禄,只求得安心、专心的做做学问。在人生观、价值观上高度一致。他们是同一类型的人,他们想成为同一类型的人。
2、两人互相包容对方
在生活中,两个人互相包容对方。钱钟书是一个学问上的巨人,生活上的侏儒。
杨绛怀孕住院那段时间,钱钟书只能一个人过日子。他每次到产院探望的时候,经常苦着脸和杨绛说他打翻了墨水瓶,把房东家的桌布染了,不知道该怎么办?他把台灯打翻了,也束手无策,书里面还有一段说1972年的(钱钟书当时应该62岁左右)是钱钟书生平第一次划火柴。不知道生活中有几个人能像杨绛那样如此包容这样一个人?
【《我们仨》读后感】相关文章:
我们仨作文03-20
我们仨的路作文05-05
《我们仨》读后感08-26
《我们仨》的读后感09-20
我们仨读后感09-20
《我们仨》读后感04-06
《我们仨》的读后感04-27
我们仨的读后感09-20
我们仨读后感精选05-22
我们仨的读后感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