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读后感

时间:2022-10-07 23:30:52 专题读后感 投诉 投稿

三体读后感(通用11篇)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你有什么总结呢?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体读后感(通用11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三体读后感(通用11篇)

  三体读后感1

  《三体》的引人入胜没有读过的人是很难体会的。从前我对宇宙的认识,除了星空还是星空,无非就是恒星、行星和星云组成的大大小小的星系。人类是这浩瀚宇宙中的唯一,我不相信外星生命的存在,更没有想过有一天外星生命会“光临”地球。这一切在《三体》中都出现了,《三体》将我带入一个全新的宇宙,还让我见识了一个不同的人类社会。

  “有时候下夜班仰望星空,觉得群星像发光的沙漠,我就是一个被丢弃在沙漠上的可怜孩子……地球生命真的是宇宙中偶然里的偶然。”这是其中的主要人物叶文洁所说的一句话。从科学的角度说,以地球如今的文明程度,或许真的不具备探索遥远宇宙的能力。我们目前对宇宙的认识只是极其浅薄的。如果真的有高级外星生物的入侵,或许人类连组织反抗的机会都没有,这是人类所面临的危机,也是使得人类不断向前发展的.最强大的动力。

  我们必须承认人类的渺小,必须认识到宇宙的残酷和无垠。因为我们的微不足道,我们才有更加奋发图强的必要,危机意识是个人包括集体以及国家长盛不衰的必要因素。放到宇宙这个大世界里,危机意识也是一个星球文明长盛不衰的必备条件。

  从这本书中,我更深刻的认识到人性;人性是这个世界上最难以捉摸的东西之一,有关人性的讨论和思考在人类社会已经持续了数千年之久。是非对错,黑白善恶具有相对性,这让人性显得更为复杂。《三体》中所描写的全人类与个人之间的取舍:罗辑的个人享乐被舍弃合乎情理,而程心与云天明的爱情被摧残的触目惊心就很难让人接受,大多数人所谓的“为地球文明的延续”更让人心寒。

  《三体》引发的我对于生命的思考:有时觉得生命珍贵无比,重如泰山;有时候又觉得生命是那么渺小,不值一提。

  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人类不应该安于现状,在获得一点点的自由之后就迷失自我,开始尔虞我诈,毫无人性可言,在纸醉金迷之中忘记了宇宙的残酷。我们应该去创造新的历史。

  给时光以生命,而不是给生命以时光。我们应该在岁月长河里那有限的时间内去创造无限的价值,生命和命运都可以由自己决定。

  三体读后感2

  近来心烦气躁,无意看专业性的东西,便随便下载了《三体》在手机里面翻一翻,这随便一翻却一发不可收拾,硬是一口气读完了这八十八万字的巨著。读完之后,内心也久久不得平静,有种难以释怀的焦虑而不知所措,总想再找类似的剧情来填补顿时塌陷的空虚。

  看科幻小说能够让人脑洞大开,使人在浩瀚的宇宙当中遨游,但科幻小说也如智子一般,像一把锁把人的想象力局限的既定的空间里,使读者难以冲破作者的封锁,而只能成为作者想象力的复制者。在看三体之前,我也喜欢构建自己的宇宙世界,在那片天空里,我会不断的加入自己知识范围内的元素,并让它在合理的知识范围内持续的运行,每当生活无聊之时便钻进这个世界里面自娱自乐。我不知道他人会不会如此,或许随着大型网游的普及,很多人的世界都被网游所替代,这比自己苦想构筑一个世界要轻松有趣的多,但我仍然还在用这种古老的方式去娱乐,最起码也算是动了动脑子,能够有自己的原创。但自看了《三体》后,就连这点原创也被剥夺,我所构筑的世界便如物种大爆炸一般,开始了全新的.构建,甚至颠覆了以往的运行模式。这里面的元素变得更为科幻,结构也更为合理,整个世界发展到了非常成熟的阶段。但我知道,这已经不是我所构筑的世界,这不过是把《三体》里面的碎片与我世界里面的人物,按照大刘的逻辑进行了重组,我的世界已经成为《三体》世界的复制品。但我不能逃离这个结构当中,因为我觉得这是最为理想,最为成熟的结构。

  现在说说《三体》,大刘构建的世界太让人震撼,以至于让人不禁抬头去仰望早已陌生的星空,去感受宇宙中的深邃,并重新引发思考生命的意义。经过漫长的自然演化,地球诞生了人类,并又在黑暗世界中不断摸爬滚打终于步入工业文明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中,人类技术得到了几何性的增长,人类征服了世界,看似前所未有的伟大,能够把上帝拉下神坛。但人类却又何其渺小,在亿万光年的尺度上,人类能够算作什么,不过是“阴沟里面的虫子”,或许连虫子也算不上。人类始终无法突破万有引力而遨游太空,宇宙飞船的速度不及光速的万分之一,脚步也始终局限在地球引力的范围之内,也听不到来自宇宙另一个世界的声音,这就像在无限的黑暗之中,一个小孩子拼命向周围呼喊,却始终没有一丝的回应,人类在这个宇宙中是显得何其的孤独!然而,宇宙中这些孤独的虫子,如此微不足道,却仍在为更微不足道的事情攘攘熙熙,疲于奔命。认识到在宇宙中的微不足道,不应该是消极的催化剂,而更应该打起精神,珍惜在如此浩瀚深邃的宇宙中仅此的生命,弱小与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我们应该“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让生命有它该有的价值。

  三体读后感3

  三体讲述的是在文革期间,一名被迫害的科学家叶文洁利用太阳的反射放大信号的原理,把太阳变成一个恒星级的信息发射器,将地球的信息发送至外太空,希望收到信息的外星人能前来拯救黑暗的地球文明或者说希望外星文明帮助人类进化得更加高阶一点。信息被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文明三体文明所收获,三体星人由于三个太阳的无规则运行,已经经历数百次的文明覆灭和再生,极需要在三体星被太阳最后吞没以前,找到新的星球延续文明,而来自地球的信息使他们锁定了地球作为新的栖息地,于是,三体星人对地球的远征开始了,三体文明与地球文明的战争也开始了。

  这本书所释放的信息量非常的大,基于作者强大的物理学基础,向我们展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外太空世界,多维的世界,微观的世界,作者的想象力如此丰富,描绘能力如此之强,逻辑紧密,文笔出众,读来引人入胜。

  三体,带给我的思考是很多的。今天要分享的,是关于文明的一些想法。

  有了人才有了文明,文明就是人类在追求“真、善、美”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知识体系。但,一个文明的价值观似乎决定了这个文明本身的命运:是走向永盛,还是在繁华后走向覆灭?

  地球文明,最具有代表性的体系,就是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东方文明的.价值核心是天人合一,讲究的是天时、地利、人和;西方文明的价值核心是以人为本,讲究的是科学。人类文明的进程,其实在世界范围内是保持高度的一致性的,东西方几乎在同一时间进化出各自的文明,如东方孔子出现的时间就是西方耶稣出现的时间,我想说的是,人类文明的进程似乎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调控着,东方与西方,除去非洲与澳洲,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高度的时候,就会发生类似的“巧合”:比如莎士比亚出现的时代,正是元代散曲盛行的时期。或许,我也可以这样理解为,此类如孔子或者耶稣这样的人,是那个时代所需要的,而且是特有的,当文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就会有这样的一类人出现。当然,是时代赋予他这样的光芒与色彩,还是其本身带有那个时代所特有的精神特质,就不得而知了。也许,时代的特性能够造就一个又一个适合这个时代的伟人来代表这个时代吧,或许,这也就是东西方相同时间出现类似的神像的原因吧。

  三体读后感4

  《三体》是一篇科幻小说,这是我从未看过的小说题材,但朋友强烈推荐我就翻来书本看了。第一次花了2个小时只看了20多面,很慢,因为里面有很多生涩的词汇和我不理解的内容。但第二次当我读到王淼进入《三体》游戏时,游戏里面的内容真的吸引到我了。

  《三体》游戏中出现恒纪元(太阳有规律的升起落下)和乱纪元(太阳没有规律的升起落下),在乱纪元中人们为了躲避寒冷或是酷暑,会自动脱水,变成干纤维,还可以折卷携带着,放入干仓,等恒纪元出现时就放入水中浸泡就可以活过来了。有的放在干仓在乱纪元中被老鼠咬断手指的,咬到腿的,等活过来后还在河里哭。读到这里真的觉得很有意思,作者的想象力真的太令我惊讶了。

  王淼在拍照冲洗照片时出现的那串幽灵倒计时也是很科幻的。随着王淼为了解决这个倒计时的问题,慢慢接近科学边界这个组织,再在《三体》游戏中得到的启发,和红岸基地成员叶文洁的描述,谜底慢慢的揭开了。

  叶文洁经历了“文革”,亲眼看着父亲被打死,再到后来在大兴安岭被陷害而入狱,最后杨卫宁和雷志成把她带到了红岸基地,开始了外星文明项目的'研究中。叶文洁发现了有外星文明,他对这个世界失去了信心,他希望外星文明能来这拯就地球文明。在遇到伊文斯后她开始成了地球三体活动的领导人。同时,在三体世界里,三体人也是进行着自己的文明和科技发展,想占领地球……

  《三体》是游戏,《三体》是另一个星球的名字,地球三体运动是地球上反对地球文明组织的一支叛军。文章中很多词汇和科学知识是我根本不懂的,但不影响我对文章故事的喜爱。前面很多的疑问在后面的内容中慢慢得到答案,很喜欢史强的终极定理:邪乎到家必有鬼(有人捣鬼)。

  一直都觉得科学家真的很伟大,很神秘,还是那种代代相传的职业。文章中人物都是物理,数学,天文,军事等科学家,是我连想象都想象不出来的领域,每每读着,就感叹作者不愧是高级工程师,不然也写不出这样的内容来,想象力也是惊人的,把中国科幻提升到了世界水平。

  《三体》有三部,我只看了写第一部,想看后两部,想知道最后地球和三体如何了。又不想看后两部了,对于我来说,很多科学知识真的很晦涩难懂,后两部的科学知识是不是更多了?

  三体读后感5

  很早就听说过三体这本书,尤其记忆深刻的便是说这本书难得,内容难得,科幻题材的,还是中国人写的。

  一直很喜欢科幻题材的内容,总觉得这种内容干练,不像讲家长里短的故事那么弯弯绕绕。

  看过很久了,没记错的话大体是讲有个在航天航空里面工作的女的,因为家里受到政治上的迫害,觉得这个地球被这些人治理没救了,便乘着工作的机会,与外星人通信,希望有外星人接收到,并来管理地球。

  本来她工作的地方就是做探索外空的工作的,突然有一天这个隐秘的机构对外太空发射的信号有了回信,刚好被这个女生拦截了,而且她还回复了,接着便私自跟这个外星球的团体保持着联系,一直到21世纪。

  那个星球好像是叫三体,那个星球的四季不固定,生活在那里的'人不能安定下来生产生活,他们急需一个拥有正常天气和外部环境的生活场所,他们的科技非常发达,可以制造飞船飞来地球。

  自从那个女的跟这个外星球的人生物联系了之后,他们便建造飞船飞往地球,在地球发现有外星人将要来地球的时候,一些人高兴,一些人担忧。那些高兴的人觉得这是客人,那些担忧的人担心他们会霸占地球,而且那个星球的人也提前安排的他们的人来到地球,杀害科学家,最后地球人明白,他们不是来地球喝茶的,他们是想占有地球,地球人组织了联合军队,准备应对。

  准备了几十年,在外太空驻扎了军队,但发现与对方的战斗力水平不是一个等级,对方也没有共同生存的意思,最后好像有几位地球人逃离了地球,去往了外太空。

  三体这本书,提出了黑暗森林的概念,就是大家同处在一片漆黑的森林之中,谁都不知道谁在哪个位置,这个时候突然有个人举了个火把,仿佛就是告诉别人“欸,我在这呢”,刷刷刷,一波饿得不得了的未知生物就把ta给吃了,但是如果ta有能力抵御外敌,那ta举火把也没事,别人反倒会绕着ta走,免得ta发现自己,把自己吃掉。

  物理学家霍金不是说过嘛,不要像外太空发射信息,不要回复,我的理解或许意思就是不要打无准备的仗。

  三体读后感6

  可能是我第一本认真读过的科幻类小说,无法给出对比,只有自己对小说的感觉。自己作为软件方面对于秦始皇三千万的兵士组成的计算机中,这种每个单元都是由人来构成的想法很惊讶,更多的是感觉很可爱。在知道有三体的存在时,我原本的想象中三体文明可能是宇宙外更高级的无视地球所在宇宙法则的存在。可能因为是科幻小说,引导我读下去的是对那个未知世界的好奇和人类的命运走向的担忧。如果遇到其他存在的文明,对人类文明的多半是敌对的。文笔上可能有点粗糙,但是科学和幻想作为基本元素值得被更多的读者阅读。对于对物理和计算机有简单知识的人应该不会觉得这本书很难懂。

  自己的感受:

  从小接触的科幻类的题材不多,从未对于自己存在的宇宙有过更多的思考。如果自己没有记错的话,因为物质原因,自己记忆中的第一本让自己感受到地球,太阳系,宇宙之类的概念应该是学校的课本吧。第一次感受到人类的渺小,自己的渺小和那种想知道一切的愿望和害怕得知一些真相的恐惧。在读到叶文洁在大兴安岭农家齐猎头儿家里,大凤突然问:

  姐,你说天上的星星咋的就不会掉下来呢?

  当时愣了一下,自己小时候真的问过同样的问题,为什么星星不会掉下来呢?

  而且还做了最可怕的一场梦,晚饭吃完,整个天空泛出黄色,一种诡异的黄色,随后有房子大小的.发亮的巨石开始从天上落下。(我以为的星星是会发光的巨石,因为收到过会发光的塑料片,晚上关灯之后会短时间发光。)小时候无知的自己对那些遥远的存在本能的感觉到害怕,得知如此巨大的地球只是一颗渺小的尘埃,而我连自己所达到最远的地方便是所在的县城。对于使自己真实存在的这些基础,在仰望星空的时候,多了一份敬畏。使自己有更多的欲望想要了解我们存在的宇宙甚至宇宙之外的更多更多。

  如爱丽丝漫游奇境一样,这本书可能为一些人打开科幻世界的大门。(有没有人开发了三体游戏,好想体验。

  如作者所说:科幻与其他幻想文学的区别就在于他与真实还牵着一根细线,这就使它成为现代神话而不是童话。

  如古代的人们可能认为神话是真实的,现代神话可能会成为现实,希望读这本书人对夜晚仰望的星空多一份敬畏,对未知的世界多一份好奇。

  三体读后感7

  我是喜欢看科幻小说的,但是也要分是什么类型的科幻小说。暑假时,我在书店不经意间看到了一套叫《三体》的科幻小说。作者是刘慈欣,我对他也是略有耳闻。随手翻了下,里面的情节深深地吸引了我。

  早在90年代末,中国在北方某个城市建立了一个叫做“红岸”的外星人探寻基地,基地中有一个叫叶文洁的物理学家,她的亲人被文革残害,她极端的认为人类一定要被管理或消失——人类不配在地球。

  于是她用特殊的方法向外星人求助,于是,一连串的剧情因此而起。

  我买回家后囫囵吞枣般读了一遍,可惜的是我只读了框架,没“吃”到精髓。于是我又仔细研读了一番。这不读不知道,一读吓一跳。这本书是非常难以“消化”的“硬骨头”只是可惜遇到了我这个好“牙口”我就尽力消化了一番。

  此书我也只能了解大半部分,这本书真是“有滋有味”让我“回味无穷”。

  此书涉及的方面很广。物理、化学、政治、哲学、伦理道德等。就举一个例子吧!

  在程心接管“持剑人”时,人类遭到了毁灭性打击,在危机关头,人类却只在乎自己逃命要紧。却不在乎集体安危,还对无辜的程心做出报复。三体机器人智子只好对他们进行屠杀。

  在第一次看的时候,我认为三体机器人智子是在对人类进行有目的的屠杀,而不是在声张正义,那些人类是无辜的。可第二次看,我的想法却与之前天差地别。第一,那时人类已经没有威胁,机器人没必要屠杀,而且这也不符合三体人的性格。其次,人类在没有社会时是没有道德可言的。我们在危机时刻真有能想作者描述的一样“回归野蛮时代”。在那时,做人和活下去是分裂的了,没有一致方向的`了。

  就像我说的一样,这本书实在是太深奥,令人琢磨不透、发掘不尽。

  我就要看第三遍了,却仍然非常期待。也许这就是这本书的魅力所在吧!

  未来令人遐想,令人期待,可能又令人沮丧。不管怎么样你都不能改变未来,就像《三体》最后程心去了哪里都一无所知。我们总是对未来有着美好幻想,而唯一可以准备的就是心理准备了。谁知道叶文洁会发现外星人,叶文洁又怎么知道她的选择同时改变了两个物种的命运。一切只能用时间解答。

  三体读后感8

  《三体2》的故事情节,紧紧联系着《三体1》来做续写,三体星人预计400年后舰队就会到达地球,而地球也充分的做好准备,随时开始迎战。与此同时三体人也秘密的策划将两个质子改造成“智子”,发射到地球上,一方面可以锁住地球上的科技,另一方面成为了监视着太阳系的工具。在地球上的叶文洁和伊文思也同时组建了“三体党”,光从名字中就能看出他们是人类的叛徒,他们帮助三体人来削弱人类的反击能力,他们不断地刺杀一些重要、有远见的科学家,不断地为人类搞破坏,这个组织就是三体人监视地球的眼线,有任何情况,都会迅速禀告给他们。

  但是这些奇怪现象很快就引起了当局的注意,并发现了他们之间的联系,很快就做出行动,全世界都知道了他们的存在。在一次的追捕“三体党”的过程之中,发现了巨大的线索,所以以得到的'线索来做更加充足的准备第一:就是用已有的技术来发展太空舰队,在400年后跟三体人正面交锋,第二:利用面壁者自己的计谋来去与三体人对抗,一共有四个面壁者,前三个都是万中挑一的策略家,但是很快就被智子识破了,只有第四个面壁者罗辑,在与叶文洁短暂的对话中,就从中了解到“宇宙黑暗森林法则”按照这个定理,人类再次得到重大的突破。

  智子马上把这次的失误连忙告诉给三体人,他们感到了了一丝的危机,立马派“水滴”号飞船来地球阻止信息再次发出;很快人类发现了在4光年外的三体舰队的穿行痕迹,这一下给科技毫无进步的人类一个当头一棒,在180年后,地球上的科技有了较大的发展,当年的“水滴”号飞行了100多年,到达了地球,并且毫无压力的把拦截它的2000多艘战舰一转眼就都消灭了,而章北海带着仅仅几千名幸运者,作为地球文明最后的希望,驶向茫茫宇宙当中。

  “水滴”号运用高科技,封锁了信心传达系统。在最后危机时刻,人类的英雄罗辑再次登场,他发现了自己在百年之间发送的星图中,定位的恒星被摧毁,证明了自己对三体人恐惧的猜想,在以面壁者的身份,在木星的轨道上布设了超级核弹,经过罗辑的努力,三体人最终无法面对如此之大的威胁,兵分三路,调头行驶,飞回茫茫宇宙当中,人类再一次克服了困难,继续在美丽的地球上幸福的生活下去。

  三体读后感9

  暑假期间,我花了半个月的时间读完了三本厚厚的科幻系列小说——《三体》,也许你会疑惑为什么我一个女生也看这种科幻小说,但我想说的是,它绝不只是单纯的科幻故事那么简单。下面是我想要和你们分享的心得体会。

  这本小说简单来讲就是一个叫三体的外星文明与人类社会建立联系后,对人类文明、破坏自然不满的一群人成立了一个三体组织,旨在毁灭地球文明,迎接三体文明。同时,三体世界为保证顺利向地球移民,消灭地球社会和地球人类,利用“智子”技术将人类的科学研究锁定,使之停止不前。三体组织也在此时暗杀全球的科学家。为吸收会员,三体组织开发了《三体》游戏。与此同时,各国政府也组成联盟应付可能的危机。尽管三体组织后来被摧毁,但地球科技的发展已经被“智子”锁定,三体人的移民已经开始,450年后,三体人将降临地球,人类必须为此开始准备。但最终结果包括两个文明在内的全宇宙的'文明都逃不了物竞天择的命运,所有的一切都不过是昙花一现的美,此后便坠入永生的黑暗。

  这本小说内容庞杂,故事跌宕起伏,并且由于作者刘慈欣本身是一名科学家,所以其内容带有很多科学上的名词,尽管我是文科生,但由于作者描写细腻生动,文笔流畅,并没有给我带来理解上的困难,相反,我认为就是这种似懂非懂的感觉促使我发挥想象力去理解这部作品。外界评价该作者时称:“刘慈欣的作品宏伟大气、想象绚丽,既注重极端空灵与厚重现实的结合,也讲求科学的内涵和美感,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和鲜明的个人风格,为中国科幻确立了一个新高度。”我想再贴切不过。

  小说中有个场景让我记忆深刻,那便是地球的毁灭。作者充分发挥其想象力,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末日来临时全太阳系跌入二维平面的壮烈图景,在地球毁灭时,恋人相拥,父母子女手牵手,整个过程平静痛苦而又惨烈壮阔。不禁让我想象要是真的全世界都变为一幅画,那这幅画该是多么的静谧绝望,因它只不过是死神的一片小小收藏罢了。

  如若真的有外星文明,我希望他们能和我们这个美丽的星球交友,而不是侵略。毕竟宇宙中的每一个生命都有值得存在的理由,每一个生命都是上天的赏赐。

  三体读后感10

  看完《三体》的那个晚上,我在合上书本后下意识地望了一眼窗外的星空,似乎想在天空中发现些什么。只可惜在城市的天空里看不到几颗星星,也只好作罢。

  从此之后,在那些有着璀璨星空的地方,抬头看着天,我就会不知不觉地进入书中的情节,好久回不过神来,有时还能够看到一些和其他人所看到的不一样的东西。我会根据书中的描写,漫无目的地在空中搜索三体星系的位置,也会寻找云天明送给程心的那颗星星所发出的晦暗的亮光;我还总是把在夜空中航行的飞机想成是联合舰队,甚至会莫名其妙地感觉自己的周围飞旋着几个智子,或是头顶上有一大片四维碎块。更让我浮想联翩的`是,传说中的黑暗森林法则是真的吗?宇宙中真的有数以亿万计的生命吗?暴露自己的位置,真的就意味着毁灭吗?还有“他们”,是不是就躲在离我们很近的什么地方,只是我们没有发觉呢?

  大刘说:“我写《三体》,就是希望人们在工作之余有空的时候,能够抬头看一看头顶上的星空,哪怕只是一眼也好。”我想,每一个读懂《三体》的人,应该都是会不约而同地这么做的吧。

  其实,广袤的星空不只是一幅美丽的宇宙图景,而是亿万个像地球一样的文明。也许在它们上面,也有很多很多双与我们一样或是不一样的“眼睛”在注视着我们。我们就这样对视着,已经对视了十几个世纪,也许还将继续对视下去,几千年,几万年……

  嗯,黑暗战役就是宇宙的缩影,它所表现出来的就是黑森法则,在我看来,这也就是真正的人性。在“青铜时代”号、“蓝色空间”号上的那些官兵们,才是真正的、最根本的人。没错,他们是人,而现在这个世界上,包括我所在的千千万万个生灵,才是非人。只有像那些逃亡战舰上的官兵们一样,猜疑链横生,没有道德,甚至是无耻地借别人的死亡,来满足自己生存的需要——也许这,才是在宇宙这残酷的背景下,正确的活法。别说这太黑暗,这,就是事实。

  如果哪一天,地球真的在某一次突如其来的打击中毁灭了,希望我们不要觉得悲哀。因为,我们会到另一个地方去——在无边无际的宇宙中,我们将和众多的文明一起,永远存在。正如书中说的——一切终将逝去,只有死神永生。

  三体读后感11

  最近在读一本比较流行的科幻小说《三体》,在西西河论坛上看到有人介绍,于是自己也从网上找出来看。现在,刚刚看完第一本,后面还有两本。估计再有一个月左右时间,也就看完了。这次读《三体》给我带来了一种久违的激动。

  到目前为止,《三体》给我的最大感受是深邃。首先,三体问题本身就是一个深邃难懂的天体物理学问题,尤其对我这样一个文科生而言。由这样一个问题引出的一个全新的世界,这样的世界会产生一种什么样的文明,这本身就充满了吸引力。

  第二,科学的发展是否有上限,人类对世界的探索和旅行能否突破太阳系的范围。小说的内容让读者对这样问题产生思考,作者的对科技的发展充满幻想,并非完全的胡说八道,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第三,我们的头顶就是星空,恒星之间漫长的距离以光年为单位。

  天体的诞生与毁灭以亿万斯年为记录。至今为止,我们所知道的,拥有生命的星球只有地球,而地球上拥有生命的时间也不过短短的数亿年而已。人类是否是宇宙的唯一宠儿,宇宙是否还有其他生命的存在?这种具有大众趣味的问题,也是吸引我的另一个原因。

  合上书本,当我偶尔抬头仰望星空时,遥想到宇宙的漫漫无际和时间的.漫长,相对于人类生命的短暂和渺小,内心中多少有些莫名的恐慌。它有时让我感觉,人类仅仅是宇宙的一个偶然现象,人类的存在相对于整个宇宙,并不比一个细菌更渺小。人类的生活空间仍只局限于地球的某些角落,对整个地球尚且不能完全了解。相对于茫茫宇宙,类似地球的星球数以亿计,几乎所有的都是荒凉冷漠的世界,或许这才是世界的本来面目,地球迟早也将如此。

  《三体》除了科幻之外,还有对人性的反思和形而上的思考。比如中红卫兵的无知和残暴、人类对自然的破坏以及人类对人类未来的绝望,远远超出了某些哲学或者社会学大师的思考。

  我读初中的时候比较喜欢科幻内容的东西,但那时候资源匮乏,能够接触到的除了电视,就是几本过期很久的《飞碟探索》杂志。后来莫名其妙地报了文科班,逐渐地也就很少看科幻内容的文章。读科幻小说感觉和看穿越剧差不多,冗长而枯燥,味同嚼蜡。但内心深处,还是对科学充满好奇和敬畏。《三体》小说给了我更多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