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千年一叹》有感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读《千年一叹》有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最近一段时间,看了余秋雨先生写的《千年一叹》。这也是我读第三本余秋雨先生的作品。前两部分别是《文化苦旅》和《山河之书》。
从读完之后的整体感觉来看,这本书还是一直延续着我读过的前两本书的特点,依旧是对文化的考察、描述、追寻与思考。
在《千年一叹》一书中,作者在二十世纪末,冒着生命危险贴地穿越数万公里到达希腊、埃及、以色列、巴勒斯坦、约旦、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等国家,深度考察了巴比伦文明、埃及文明、克里特文明、希伯来文明、阿拉伯文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等一系列最重要的文化遗迹。用充满辩证和考察的文字在一路上为我们呈现了世界不同文明的变迁。
在阅读这部作品的时候,我深知这部作品的很多文字来之不易,也让我深刻感受到万千世界所创造的精彩纷呈的文明在历史年轮和时间岁月的洗礼当中,经历的种种或是可以预料,亦或是不可预料的变化。
在这本书中,作者跨越数万公里考察世界重要的文化,最后一站是通过尼泊尔进入到祖国的边境城市樟木。从字里行间可以深切感受到,中华文明作为在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显示出了独特、与众不同的历史脉络,当然也就显得格外珍贵。我们对“文化自信”的感触和理解应该更加深刻一些。
在全书的《自序》当中,有这样一段话,作者是这样说的:
“在穿越伊朗、巴基斯坦、阿富汗边境这一目前世界上最危险地段时,我把这包日记放在离身体最近的背包里,又不时地把背包拉到身前,用双手抱着。晚上做梦,一次次都是抱着这个背包奔逃的情景。而且,每次奔逃的结果都是一样:雪花般的纸页在荒山间片片飘落,匪徒们纷纷去抢,抢到了拿起来一看,却完全不认识黑森森的中国字,于是又向我追来……”
很多时候,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文明遗迹都是发生在战乱的状态,以至于,当人类快要进入21世纪的时候,作者依旧还是会看到一些文明还存在于战火和恐怖主义的笼罩之下。
我在《山河之书》当中就一直觉得,如果我们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知道的太少,那或许是我们自己莫大的悲哀。
“总之,在我们这次寻访的辽阔土地上,几大文明古国早已打得昏天暗地,来回穿梭,没有遗落。说有遗落,只有中国。”
“各大文明之间的征战,既是文明的‘他杀’,又是文明的‘自杀’。这与同一个文明内部的战争就完全不同了。中国历来内战不少,但内战各方都只想争夺文明的主导权,而不会废除汉字、消灭经典,因此中华文明没有遭受到根本性的伤害。中华文明也收到过周边少数民族的入侵,但他们都算不上世界级的大文明,与中华文明够不成文化意义上的等量级对峙,更不能吞噬中华文明,最后,反倒一一融入了中华文明。”
对于文化和历史,我们还有很远的道路要走。
【读《千年一叹》有感】相关文章:
千年一叹作文10-07
千年一叹_1200字08-19
读《千年一叹》有感10-06
读《千年一叹》有感(精选16篇)05-12
读余秋雨《千年一叹》有感04-06
《千年一叹》读后感09-01
千年一叹读后感03-07
《千年一叹》的读后感10-06
千年一叹读后感(12篇)03-07
《千年一叹》读后感500字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