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曾国藩传》有感

时间:2024-03-28 17:30:26 专题读后感 投诉 投稿

读《曾国藩传》有感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读《曾国藩传》有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曾国藩传》有感1

  近日读《曾国藩传》颇有感触,特别是对曾国藩前半生的治学精神很是佩服,我觉得此种精神可用“呆子”哲学来形容。 曾国藩前半生的治学可谓书呆子。此种精神我思之为当今中国少有之精神,因为双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被认为是百无一用的呆子,但是我认为只有先做呆子才能之后做聪明人。

  一位日本老科学家讲过这样一个道理“要想成为一个科学家,必须要聪明。”在某种意义上,的确是这样。所谓脑袋聪明的人可以说他们如同腿脚快的游客,虽然他们可以捷足先登的到达他人尚未涉足之地,可恐怕会遗漏路旁,脑袋笨的人犹如走路慢的人,一直漫步在后,往往毫不费力的把珍宝捧在手中,脑袋聪明的人正是因为他们的推测,可以纵观路上的所有难关险阻,至少也是有这种预感的,所以常常容易挫伤自己的进取的勇气。对于脑袋笨的人来说,别人的工作总是显得卓越出色,同时也感到大人物的工作也似乎可以做到,因此,很自然地刺激着自己的上进心。脑袋聪明,而且又自命不凡的人即使能为人之师却难成大家难为大师。正如苏东坡所说的难得糊涂。我觉得难得糊涂的境界就是一种呆子的处世哲学。

  人生中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有明确的答案,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用好坏来区分的。当遇到不能改变或者对自己无害而有损的事情的时候,能装糊涂,扮呆子确实也是一种很高的`境界的。所谓的呆子哲学的精髓就是能对生活中的有些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你对人生的有些不好的事情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的时候,往往它却向好的方向发展。着也许就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的道理。这个道理在曾国藩身上很好的体现了出来。他能够在后期的官场如鱼得水就是因为把难得糊涂的呆子哲学发挥的淋漓尽致的结果。

  在如今的物质世界里人们把自己的利益看的空前的重,不允许任何人伤害自己的利益。这也无可厚非,但是过了就是浅视地表现了,糊涂一次也许更好。这就是我从曾国藩身上所了解到的“呆子”哲学。

读《曾国藩传》有感2

  萧一山在书的引子里写道:“曾国藩的事业之成就,完全由学而来,无关乎命运,今昔人的议论都是一致的`。”

  由于大兴文字狱,导致清朝的知识分子噤若寒蝉,形成了热衷考据的风气,天天考据各种历史上的书,最后就比谁肚子里考据的这些学问多,比谁认识的字多,比谁解释的字更全面。

  曾国藩逆流而上,他以经世致用为指导思想,学习的内容涉猎甚广,不仅学儒家经典,还学军事、科学、历史、风水,为了治好眼病,甚至还学过气功。

  萧一山评价曾国藩治学的方法,是“由博返约、由约返博,兼归纳演绎而为一”。他的思想体系,经历了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的这么一个演变过程。年轻时像所有修习儒家思想的知识分子一样,想做圣人;而后经历了官场沉浮、沙场生死,在学中用、在用中学,这个曾经世人眼中的平庸之人,终成通才、奇才。

  这让我想起骆驼和兔子理论。骆驼知道自己要穿越沙漠,就会储存许多的水、长很多肉;兔子则每顿只吃一丁点儿,剩下的物料途中再补充。积累显然很重要,但光积累不实践,这些积累能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所以我们不仅要广泛学、深入学,更要学以致用、以学促行,在提升个人能力素养的同时,不断提高执行力和效能。

读《曾国藩传》有感3

  终于耗时一年,磕磕绊绊的才读完这部密密麻麻写满1200多页纸的长篇小说。这么久才读完,并非全部因为妈妈说的那样,读的仔细,并时有笔记。诚实的说,这两本书大部分是在火车上读完的,在家静下来的时候到很少读了,因为有更多急需去读的东西。

  这本书是老爹强烈推荐。他如此强烈的推荐,甚至于,有一段时间,天天谈话不离《曾国藩》,搞得我甚是抵触。我对于这个事是这么看的:《曾国藩》这本书与它的主人公确实在历史长河中名流千古,读一读确实有必要,也一定有益于修生养性。但除了《曾》就是《曾》的这么劝,只能说明……我换一种委婉的说话吧。比如,偶然有一次,我吃了一次肯德基,美味可口,便深信肯德基的'烤鸡是世上最棒的烤鸡,所以我每次吃饭都推荐人们去那吃;可是直到有一天,我来了澳大利亚,各式各样的烤鸡数不胜数,我便惊醒,以前那么强烈的追逐的东西,也不过是茫茫美食中的冰山一角罢了。远了不说,与曾文正公同时代的豪杰不胜枚举:张之洞,李鸿章,左宗棠与曾文正公同称晚清四大名臣,他们每个人都各领风骚,每一个人的经历和成就都值得学习。而固步于曾文正公一人,无疑将对于史集认识的局限和粗浅暴露无遗。读完《曾》只是很平凡的一步,没什么好炫耀的。我读了,不代表我就能功成名就;我不读,也不至于就一事无成。希望老爹能对我的话有个深刻的认识,以后不要再看完于丹就“建议”我读《论语》(悉闻于丹在北大被学生们哄下台,心情极为爽朗),看完易中天就“建议”我读《三国演义》,自己读完《曾国藩》就马上如获至宝般的“建议”我也赶紧读……您不也是将近知天命之年才重新又读的么?我能鄙视一下而立之年却没有读过《曾国藩》的小王同志么?我不能,因为那时候有那时候读的书。曾文正公有许多关于教育晚辈和齐家治国的思想,这对于一个连女朋友都没有的我,显得很急切么?读完了这本书,我反倒希望老爹能从中获取许多对待自身、亲人和朋友的领悟。我随便举一个例子:曾文正公说,“正人先正己”,就这么一句,就够王主任您回味无穷的了。

读《曾国藩传》有感4

  经过一个月的断断续续的晨读,我读完了整本书。曾国藩的奋斗一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视他为我的偶像。让我分享一下我在阅读过程中的想法。

  1、强烈的使命感

  曾国藩六次科举落第,第七次才考中进士。此后,他年年通过高中入学考试,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这是他面对学业的目标;坚持下来,30岁的他制定了重生计划,一直在践行“学成圣人”。在京为官的`十年间,也广访贤才,继续深造,并晋升十品。这是他自律、求精的目标;他创建湘军时,遇到了太多困难和阻碍,从未放弃。后又创办安庆内兵工学院江南制造总局,处理天津教案,派学生出国留学,救国救国。保卫国家的目标;回顾自己所做的这些事情,他有强烈的使命感,坚定不移地做、做好。事实证明,这些事情对于当时的社会乃至后世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2、面对困难:从失败中寻找出路

  六年科举落榜。由于笨手笨脚,曾国藩苦读求道,终于第七次考上了。 43岁,他帮助组织团训,并外出练兵。他得罪了湖南官员,差点被痞子兵杀了。前往衡阳,他掉牙吞血,徒手创建了湘军。湘军的创建过程非常艰难,没有资金,也没有人支持。在困难的情况下,他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军队。他首战失败,差点投河自杀。好在湘潭大获全胜,挽回了面子。后来户口战败,他第二次自杀,被解除兵权。他在家待了两年,自我反省,完成了“重生”。之后,他在“与光和谐”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处理其他事情的方式也比以前多了。面对困难,他总是总结反思,认真分析问题。他采取的方法虽然不是最聪明的,但有很多甚至是愚蠢的。方法虽然不讨人喜欢,但却很实用,而且缓慢而稳定。

读《曾国藩传》有感5

  初识曾国藩,是在中学历史课本上,那时候对他的认识只是一位被写进中国近代现代历史的人物,是清代高官,是用兵高手。后来无意间接触“慎独”的概念,方才知道这一理念其实就是源自曾国藩,更加好奇他的一生。

  《曾国藩传》有好几个版本,我选择作者是张宏杰版,这是一个很有“历史感”的作家。所谓“历史感”,是指能够通过别样的角度,穿透历史云烟,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事实。书中描绘了曾国藩科举入仕到出将入相的宦官沉浮,祖祖辈辈平民出身到完成立功、立德、立言的成圣之路,展现了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和曾国藩耀眼的个人魅力。粗读全书,有以下几点感悟。

  一、“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曾国藩的一生,起点极低而抵达的高度很高。曾国藩“笨”,一个秀才考了七次,遭受他人的嘲笑讥讽。他身体禀赋差,一生与多种严重疾病相伴。出生平常,祖上几百年都是平头百姓。年轻的时候,不仅智商平庸,在性格修养方面,也有很多常人常见的缺点和毛病。之所以能抵达很高的高度,关键在于他持之以恒的努力。曾国藩一生中最推崇的品质就是“有恒”,也不断强调恒之重要性,他说:“有恒为作圣之基”。他在写给几位弟弟的信中说:“凡人作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在以我完善的过程中,一个人肯定会经受无数次的反复、失败、挫折甚至是倒退。关键是不能放弃,要持之以恒。很多的性格弱点是深植于人的本性中的,要想彻底改掉它们,需要用一生的时间慢慢磨砺,慢慢化解,这是一个终生的事业。

  二、“人的`一生,就如同一个果子成熟的过程:不能着急,也不可懈怠”。

  人的努力与天的栽培,会让一颗树静静长高,也会让一个人慢慢成熟:“勿忘勿助,看平底长得万丈高。”曾国藩得修身过程之于后人的最大意义是,他以自己的实践证明,一个资质平庸的人,如果真的实心实意地进行自我完善,通过“陶冶变化”,可以成为超人。

  三、“平易近人,乐道人善,慎终如始,修节庄敬”。

  曾国藩在江西数年之间步步荆棘,处处碰壁,树敌无数。他反思自己在官场上一再碰壁,碰得鼻青脸肿,不光是皇帝小心眼,大臣多私心,自己的个性、脾气、气质、风格上的诸多缺陷,也是重要原因。回想自己以前为人处世,总是怀着强烈的道德优越感,自以为居心正大,人浊我清,因此锋芒毕露,说话太冲,办事太直,特立独行,做事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当然容易引起他人的反感。他意识到,行事过于方刚者,表面上似乎是强者,实际上是弱者。所谓“大柔非柔,至刚无刚”。社会的潜规则是不可能一下子被扫荡的。那些他以前看不起的虚伪、麻木、圆滑、机诈,是在这边土地上生存的必要手段。只有必要时和光同尘,圆滑柔软,才能顺利通过一个个困难的隘口。只有海纳百川,兼收并蓄,才能调动各方面的力量,达到胜利的彼岸。曾国藩经历坎坷大悔大悟之后,平心静气,做事更多地考虑他人的心理,站在他人地角度立场想问题;更多地揄扬他人,表扬他人的长处;做事有始有终,越到后来越慎重;接人待物更成更敬。凡事从风险角度考虑比较多,遇事做加法。

  曾国藩的一生,对于我们而言,更重要的是一个榜样,精神力量的存在。我们不仅要学习他在学习上的孜孜不倦,还有他对一件事的剖析能力,做一件事的耐心和思考,打好基础,如果失败也要在其中寻找经验,自己做对得起自己的事,问心无愧。

读《曾国藩传》有感6

  这本书,我读了很久,也深深的打动了我。对于曾国藩,一开始的认知是教科书里面的坏人,现在,我知道他是多数人的信仰。对于个人明明就没有彻底好的和彻底坏的之分。他也是这样的一个人,一生以圣贤自期,却也不能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活一辈子。他的风雨飘摇的一生,浩浩荡荡,也给我带来很多不一样的感受,具体说不清是什么,但是我觉得似乎离我们的理想很近,离我们的初心很近。我们走的越来越远的时候,需要关照自己的内心,保存灵巧与可爱,也需要高瞻远瞩的目光以及对自己的一些要求和期待。圣人,完人本就没有一定的标准,并且我们的.生存条件也不一样,如何的要求自己,这是很难的。“君子慎独”一直以来,我不知道自己信仰的是什么,是教科书吗?还是别的。近来的日子我确有体会,似乎知道意识到,儒学理学文化以及现代科学对当代人的影响,那种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渐入我们的灵魂,长成我们的骨骼,成长为一个健康的人。一直以来我常常会追求完美,但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节奏,今天我知道那是自己的惰性,想要成为更好的自己,要自我节制。昨天看了白岩松的“对白”他说“自由即自律”在物欲横流的时代,每个人更是要自律,形成自己的良好行为养成规范。未来的日子,我就试着做更好的人。

读《曾国藩传》有感7

  本周我又成功读完了一本书,那就是《曾国藩传》,这本书并不是曾国藩自己写的,而是现代作家梅寒写的。此书逐年逐事讲透曾国藩61年人生的无奈、复杂与挣扎。

  下面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曾国藩。曾国藩出生于嘉庆十六年,也就是1811年十月十一日,出生于湖南省湘乡县白杨坪村(今属双峰县),1816年他开始在家塾读书,1833年考取秀才,入县学,1834年又考取湖南乡试举人,之后就被二品录取,开启了为国家做出贡献的开始。他帮助清朝将马上由盛转衰的局面拉了回来,从不会打仗到带兵打仗,从对战敌人多次失败,到最后终于将敌人打败这些都是曾国藩所有经历过,并实现的事情。

  本书要讲晚清重臣曾国藩跌宕起伏的一生,他为了挽救晚清政府而鞠躬尽瘁,然后成为了一代重臣,深受皇帝的喜爱,可是最终这个为晚清朝做出巨大贡献的人,却只落得了个毁誉参半的结局。我个人认为曾国藩是一个清廉的官,他没有因为皇上喜欢他就不务正业,而是一直努力想要将他带领的.军队培养好,只是一开始幸运之神并没有眷顾他。他创建了湘军后,接连吃败仗,甚至有一次绝望到投江自尽,只他并没有放弃,而是更加努力的去查找原因,最终他终于扫清了叛军,解救了晚清局面。

  曾国藩,一个出身卑微,资质平平,却刻苦读书,学习,做官,从乡下秀才走到了权力顶峰的人,我们应该向他学习。

读《曾国藩传》有感8

  从资质鄙陋到金榜题名,从文理欠通到名列翰林,从下里巴人到大儒本色。从湖南的一个小镇走出,出身低微的曾国藩,完成了人生一次又一次的蜕变。不断推动着他的,正是他的三大品质。

  一为“尚拙”,即崇尚笨拙。这看似迟钝,实则是一种独特的人生哲学。“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这是曾国藩的名言,也是他自身的写照。漫长的九年,他经历了七次秀才考试,虽有天性钝拙之故,但也扎实了他的根基。弥补天资的卑劣,唯有超人的努力。他曾回忆,自己读书“或携诸途,呼诸枕”,笨拙的方式,在他的身上培养起了超乎常人的勤奋和踏实。凭借这看似笨拙的学习方法,之后的路却顺风顺水。不久,他便连中举人和进士,甚至名列翰林,受道光皇帝的钦点。那些曾经看他笑话的同学,有的却连举人也没有考上。这实与他的踏实密切相关。尚拙,则更肯付出,更能虚心,更能一步步拓宽自己的人生之路。涓滴积累,水滴石穿,凭着这股拙劲,他化拙为巧,走上了飞黄腾达的.京官之路。

  二为“自省”。年方而立,曾国藩便立下了圣人之志,决定要脱胎换骨,洗刷自己身上的庸俗之气。他坚持着圣人之准,每日痛切自责一番。他在日记中屡次斥责自己的傲慢自是,批评自己的虚伪浮夸,甚至一言一动,一语一行,都要记上几条自省录,来督责,规范自己,言语之间更是针针见血,刀刀剜心。这一封封日记犹如汹涌的浪花,一遍遍打来,不断冲刷着海滩上的沙石,也洗涤着他心灵的杂质,使他褪去了狭隘与偏执。自省,使他的精神焕然一新,变得大气宽广,平实沉稳。

  三为“有恒”。曾国藩一生最推崇的品质便是有恒。“有恒为作圣之基。”耐得艰苦,忍得辛劳,才能驰骋于这天地之间,因此一颗恒心必不可少。曾国藩曾尝试戒烟,第二天便如同“失乳彷徨”。但他一旦下定决心,便从未退让一步。在烟瘾发作的痛苦与煎熬中,他的一颗恒心显得更加闪耀。他曾说“无事不可变”,而求变所必须的便是不断坚持的定力。三十天戒烟易,三十年修身难。修身途上,恒字为先。天的栽培,会让一棵树静静长高。人的恒心,也会让一个人慢慢成长,历经时间的积淀,更加成熟。曾国藩的恒心,驱动他不在小目标前止步,不在大困难前退缩,最终实现了自己的追求。

  尚拙,自省,有恒,正是这样的品质使曾国藩成为一位不朽的人物。他以一人之力,渴望为万世开太平,做到了立功,立德,立言三境界。他无力挽回晚清的颓败,但仍用一生捍卫着它。他,为我们竖起了一座仰之弥高的丰碑。

读《曾国藩传》有感9

  《曾国藩传》让我有幸结识了曾国藩这么一位中国文化的集大成者。按照中国士大夫的圣人标准,立德、立功、立言,他在每一个领域都达到了一般人难以企及的高度,被封为近代最后一个圣人,在他身上,我看到了我作为一个行政助理最重要的两条处世之规——慎独与主敬。

  “慎独”,就是在一个人独处时能够真诚的面对自己的内心,去除内心的恶念,培养自己的善念。这一点对于我来说是特别重要的,在日常的生活中,作为一名行政助理,在完成工作任务、管理同事时,对上应该做到不阳奉阴违、不欺暗室,对下应做到心口如一、以诚待人,如王阳明所说:我心光明,夫复何求?!

  “主敬”,就是外表整齐严肃,内心纯净专一。接待贵宾和参加活动,都是主敬的具体表现。古语讲:“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主敬”反映的'是一种庄重、专注、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和精神状态。作为行政助理,在遇到客户到访需要接待时,首先应仪态端庄,以体现公司的良好形象;其次应内心纯净专一,让往来的宾客能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公司的文化底蕴。面对日常繁琐的工作,要有静气,把控好自己的情绪,气若不动则心不动。谨记:凡事心要静,若不静,省身也不密,见理则不明。心平气和、稳重稳妥地去处理问题,让所有的事情都得到最完美的解决,这才是工作的王道。

读《曾国藩传》有感10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立功、立德、立言,大巧若绌,大智若愚,实事求是,经世致用,反身而诚。

  文正公作为中国封建王朝末期儒家历史上最后一个圣人,真正的实现了每一个儒家传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理想愿景,在风雨飘摇的王朝后期硬生生的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使中国传统文化免遭彻底毁灭的命运,使清王朝的生命又延续了一甲子。

  文正公一生功名赫赫,组建湘军,镇压太平天国叛乱,追剿捻军,兴办洋务,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公费派遣学子留学,家书谆谆教诲,一言一行影响后世。

  文正公的成功,很好的佐证了传统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可以很好的阐释了“空疏无用”等指摘,于今人也是莫大的鼓舞。我们亦当如文正公一般志存高远,并时时反省自己,不虑人人如龙亦当做一个有为之人。最后以其最杰出的弟子——李鸿章之评价来结尾:师事近三十年,薪尽火传,筑室忝为门生长;威名震九万里,内安外攘,旷世难逢天下才。

读《曾国藩传》有感11

  北宋理学家张载有云:"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立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句话堪称理学的精髓所在,而在数百年后将其贯彻至今的却是一名不喜理学但却足够伟大的清代官员。虽然他在历史上的记载不讨人喜爱,但他却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国家,无愧于民族,他便是曾国潘。

  近日读了由萧一山先生呕心沥血所创作出来的《曾国潘传》后,令我感慨万分,对曾国藩这样的人物刮目相看。此书深刻透彻地分析了曾国藩政治和学术思想的形成、发展以及影响,同时也概述了以曾国藩为核心的政治集团的形成发展和主要特征。除此之外,萧一山先生还在这本书中详细介绍了曾国藩的生平经历和主要事迹并重点记述了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和捻军起义的过程,同时还系统客观地总结评价了曾国藩的历史作用,是第一部全面评述曾国藩的历史著作。

  那么曾国藩究竟何许人也呢?曾国藩在1811年出生于湖南双峰的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从小热爱书文,后来只身一人进京赴考,凭自己的才华斩获进士之名并且在京师任职,年仅37岁便任礼部侍郎,官至二品,留下了"十年七迁,连跃十级"的美誉。在我看来,陆游的这句"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便是对曾国藩一生最好的评价了。本是胸怀大志的一代鸿儒,却因硝烟四起的国土毅然选择了弃笔从戎。当如日中天的太平天国肆虐华夏大地之时,心怀天下的曾国藩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在战斗中磨炼自我,逐步掌握了用兵的精髓所在,最终得以崛起,为平定动乱立下了汗马功劳。但这样兢兢业业的他却被皇上所猜疑,借口曾国藩汉人身份而将已然许诺的王位贬成了"毅勇侯",他忠实的将士门为其抱打不平,甚至一致拥戴曾国藩自立为王。熟读史书的曾国藩焉能不知"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道理呢?但"君为臣纲"的儒家思想已然融入了曾国藩的骨肉之中,他的内心不准许他作出这样违背道德的事情。所以在如此巨大的权力诱惑之前,他始终不忘初心,不存半分怠慢之心地服务于当朝圣上,可谓是无愧于国家了。

  而曾国藩之所以能有如此令人侧目的成就都离不开他严以律己的高尚品质。而除了对自己严格之外,曾国藩对于自己的后辈更是有着诸多期望和劝诫。他所作的《家书》中不仅有着:"一家之中,勤则兴,懒则散,一国之中,廉则兴,贪则败。"这样的话语,更是有着:"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这样的教诲。他让我了解了为人处世的三个最重要的地方,一是读书之勤——唯有专注才可以有所作为,富贵功名只是过眼云烟,通过读书来提高自己的修养才是最为重要的;二是为官之廉——要以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作为为人处世之道,将廉字时时自惕;三是做人之谦——天地间唯谦谨是载富之道,要时时刻刻将谦这一字牢记于心,鞭策自我。可以毫无夸大地说,他用他一生的积累教会了一代人如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不得不说是曾国藩一生最大的成就,他对于国家,对于民族都有着不可忽视的教育意义。他的.《家书》不止是对其后辈有着深远影响,更是令我们这代人振聋发聩,警钟长响。毛主席曾说过:"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如此高的评价,可见曾国藩在为人处世,治学为官以及齐家治国等方面成就斐然了,让伟大的毛主席都情不自禁地肃然起敬。而中国作为拥有悠悠五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无数先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而曾国藩便是其中的伟大人物之一,他让我领悟到了许多人生哲理,可谓是给我的前路指明了方向,让我很是感慨。

  身为一名铁警后辈,曾国藩有太多太多的精神和品质值得我去借鉴和学习。我们铁警需要秉持着"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这样的道理,不骄不傲,持之以恒,在铁警这个岗位上不懈地奋斗下去,虽然前方道路迷雾重重,但我相信谦逊和努力定会冲破重重阻碍,不负韵华,抵力前行,为我的从警梦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读《曾国藩传》有感12

  终于终于终于有时间安静地坐下来记录一些想法了。

  忙碌的工作让我们生活变得充实的同时,也让我们失去思考的时间。当我们的大脑一直被各种事情缠绕的时候,我们的思绪、情绪、心绪将会凌乱,从而导致我们变得浮躁,焦虑和沉闷,这不是二哈想要的自己。所以,无论再忙再乱,二哈都会留一段独处的时光给自己,让自己静下来思考一些事情。

  今天二哈想利用这段独处的时光来和大家分享一下,阅读完《曾国藩传》之后的感受。二哈与曾国藩的缘分来源于身边的人宣传曾国藩的为人处世,说曾国藩的为人处世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在《道德经》中也有讲述一些小故事是描写曾国藩的智慧,听多了,见多了自然就会萌生想要了解的冲动。

  “我命由我不由天”这是很多人,尤其是很多年轻人想要打破的规则,前进的动力。这句话曾几何时也激励过无数人,大家都觉得自己能够成功改命。

  人定胜天能成功吗?能成功,历史上也有成功的例子,但其前提需要具备以下几个要素。

  “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它决定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和方向。内因是事物运动的内在根据,是事物变化的基础。外因则是事物发展变化不可缺少的条件,有时甚至对事物的发展起着重大作用。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对事物的发展产生影响。”无论站在哲学的角度,还是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自我内在的驱动力一直都是事情是否能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曾国藩从小的天资并不聪慧,可以用愚钝来形容。曾国藩祖祖辈辈的人都是以务农为主,很少有读书人出生在他们家。曾国藩的父亲考了17次的科举才中秀才,而曾国藩也考了7次才考中秀才。用现代话来说,曾国藩他不是一个读书的料。虽然,曾家没有天资聪颖的基因,但曾家有良好品德的基因。

  曾国藩在曾祖父和祖父的影响下,养成了坚韧不拔,吃苦耐劳,勤俭节约,为人正直,谦逊有度等品质,这些品质支撑着曾国藩度过了人生很多艰难时刻。曾国藩屡败屡战,少年不得志的经历,让他更加发愤图强读书,不仅为他后面的快速生长提供充足养分,正可谓“厚积薄发”,也体现了他有很强的自我驱动力。

  选择比努力重要,机遇比选择重要。从机遇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理解为命运的安排,理解为玄学。按照曾国藩在读书方面的造诣,他想要顺利进军政坛可谓是一路艰难险阻。曾国藩是真正出身寒门的人,每次考试的成绩排名屡次都是垫底,但最后他却成为家喻户晓的名人,只因他有机遇。

  曾国藩虽然每次考试都快要被淘汰了,但是屡次让他遇到制度改革,规则变更等机遇。在机遇的夹持下,曾国藩凭借他那普通人的身份成功挤入了官场。

  曾国藩的这些经历也影响了他对自己人生的看法,他一生都颇为迷信运气。“不信书,信运气。”是他非常信仰的一句话,这句话用在他身上也不为过,因为他的'人生每次到了关键时刻,总是犹如天助神佑一般,安然度过。

  对于没有家境扶持的寒门,在当下21世纪都很难闯出一片天,更何况是在封建制度下的清朝。曾国藩在官场能够做到十年七迁,连跃七级,离不开他的贵人穆彰阿的欣赏和举荐。

  朴实无华,谦虚有度的曾国藩得到他的老师穆彰阿的提携,让当时清朝统治下的汉人曾国藩有了施展才华的平台。自身拥有的能力和才华遇到贵人的加持,曾国藩很快就得到了道光皇帝的赏识,让中年的曾国藩开始在官场上平步青云,扶摇直上。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当我们遇到机遇和贵人带我们走入一个大平台之后,最后耕耘的成果还是需要靠我们自己的努力。曾国藩少年不得志,中年得到这么好的机会,理应一生坦途,可奈何他的人生还是一生坎坷。

  曾国藩在官场虽然得到道光皇帝的赏识和重用,但是他的光芒太过耀眼,刺伤了那些被他光芒遮蔽掉的一群人。曾国藩出入官场的为人处世可以用“桀骜不驯,血气方刚”来形容,用现在很多领导喜欢评判一个不服管的员工的话来说“太有个性了”。

  出入官场的曾国藩把官场想得过于简单,咸丰帝上台之后,开始鼓励臣子建言献策。于是,忧国忧民,企图复兴大清的曾国藩信以为真,向皇帝上书《应诏陈言疏》,文中对当下的官风加以斥责,痛斥以做官发财为耻,此言一出,曾国藩得罪了所有京官。他也因此在官场树敌无数。

  建立湘军初期也因他的性格过于刚正不阿,导致引起公愤,得罪了当时在湘的很多官吏,最后落败而逃。

  成功人士与普通人唯一的区别可能在于悟性及知行合一的能力。曾国藩如果一如既往按照自己的性格行事,那他也不会有之后的成就。曾国藩之所以会被大家推崇,在于他的悟性,自救能力以及知行合一的执行力。曾国藩官场失意之后,曾三次自杀未遂,后面不得不回乡避难。

  在家乡的那段时间,曾国藩开始自省,开始回顾自己一路走来所遇到的事情,总结自己的不足,并加以克服。当他再次返回官场时,他变得沉稳,圆滑许多,为人处世之道相较之前大相径庭,这个改变也让曾国藩后续的官场之路少了很多障碍。

  结束语

  成长是残酷的,岁月是无情的,社会是现实的。回顾曾国藩的变化,让我联想到现在所谓的中年人、大人,他们哪个不是从当年桀骜不驯,血气方刚的青年过渡过去的。只是我们在过渡的旅程中,不知不觉就丢失了当年那个有个性的自己,或许是因为我们无法对抗社会上的大多数,或许是我们将那个没有长大的小孩隐藏起来了······只为能能够在社会上生存立足,曾国藩是如此,我们亦是,最后只能美曰其名:“我们长大了!”

  人定胜天是我们理想状态下的希望,也是很多想要自我改命人的精神支柱。但如果你不具备以上几个要素,想要实现这个愿望是有难度的。

  古人喜欢用天时、地利、人和这几个因素制定作战计划,其实我们的人生又何尝不是一场“战役”。我们在规划我们的人生道路时,我们也需要综合考虑天时、地利、人和这几要素。

  所以,当你处于低谷时,不要一味地质疑自己的能力,否定自己的一切,或许应该跳出来看看整体的原因,分析各方的因素,多维度思考后再来下结论,或许会客观一些。

  伟人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这一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课题需要解决。如果你的课题比较大,比较沉重,或许是上天给了你更大的平台,更多的责任。如果你的课题比较小,或许是上天眷顾你,怜惜你。

  看完这本书之后,二哈觉得成为家喻户晓,历史留名的人好像也并不是那么幸福。他们所经历的,所承担的,所感受到的都是非普通人所能承受的。

  有时候二哈也在思考,每个人都要成功吗?每个人都要成名吗?每个人都要成熟吗?每个人都要完美吗?这好像是个必选项,但好像又不是一个必选项。你觉得呢?

读《曾国藩传》有感13

  有一个人,从风谲云诡的晚清王朝中脱颖而出,傲视群雄;

  有一个人,十年七迁,连升十级,书写大清官场上的神话;

  有一个人,文人出身,却领兵作战,力挽晚清将倾的大厦。

  可这个人,又曾被人民怒骂为“残酷的刽子手”,又背负“吾祖民贼”“卖国亡徒”等千古骂名!

  他,曾国藩,是英雄,还是民贼?

  朋友,倘若你也有这个疑问,我想,这本梅寒写的《曾国藩传》或许可以给你答案。

  梅寒写道:“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有多少英雄曾名满天下,在建功立业的背后,也常常伴随着毁誉参半的争议。”曾国藩就是一个典例。曾国藩出身之时,被说是巨蟒天降,先后在一家塾二书院肄业,中了举人,会试两次落第,第三次中贡士,又过了殿试,朝考。步步升官,多次充任正考官。后建立湘军,立下赫赫战功,其中吃过败仗,投水自杀两次都失败,咸丰十年又写下遗书准备一死,后存活。同治六年新湘军破产,同治七年接见美国公使被骂“卖国贼”,同治十一年病死......

  这就是曾国藩跌宕起伏的一生:步入仕途连升十级,创办湘军,镇压天国,倡导洋务运动,成为一代重臣,却落得毁誉参半的结局。有人高度赞扬他,说他推崇儒学,实现“立功、立言、立德”三不朽的理想境界,甚至称其为“千古完人”;也有人憎恶痛恨他,说他扼杀农民运动,卖国叛国,称之为“千古恶人”。

  其实,在读这本书之后,我意识到:曾国藩既非“千古完人”,亦非“千古恶人”,既非“英雄”,亦非“民贼”。他是一个拥有传奇色彩的普通人。在家中,他孝亲敬长,也被琐事苦恼;在官场,有过春风得意,也有步履维艰,大清王朝让他平步青云过,也让他步入过绝望之境。他有着常人不及的无限风光,也有常人不及的苦痛与泪水;他虽是湘军最高的统帅,却也曾绝望几度自杀......

  这才是更为真实的曾国藩!梅寒所勾勒的他,有着坚韧不拔的意志,谨慎从事,有家国情怀与强烈的责任感,有过失败挫折,犹豫挣扎,最后又凭借坚韧与努力站在大清之巅。61年人生的`无奈、复杂与挣扎,跌宕起伏,步步荆棘与行行血泪,无疑是一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传奇!

  事实上,历史本就不分对错,只有不同的观念。对于曾国藩这样一个集复杂与矛盾为一身的人,他却不在意他人看法。接见外国使者时,无人愿意去,是他毅然站了出来,背上莫须有的罪名走了大半辈子,或许这才是他成就传奇的根源。

  在我看来,人的一生应像曾国藩一样:失败绝望时仍能毅然站起,国家受难时仍能挺身而出!在这大千世界里,芸芸众生皆是一粒尘埃,可即便自身渺小,也要像曾先生一样,将谈论与评价留给后人,今朝,只需全力以赴地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一道属于自己的浓墨重彩的一笔!

  61年跌宕人生书写一段传奇,且看今朝无数贤人智士再续一篇佳话!

读《曾国藩传》有感14

  如果说出不出兵的纠结,是曾国藩迈入大清国艰难的第一步,那么以后都是步步艰难,步步惊心啊。

  咸丰四年(1854)一月,曾国藩带着皇帝的期望从衡州出发了。岳州首战,船毁人亡,退守长沙。以此来看曾国藩之前的多次拒绝,不是没有道理的。此时湘军建立也不过一年多的时间而已。

  曾国藩湘军退守长沙时,本该是上下一心团结时,但事实并非如此,有人公开嘲笑他无能无用,有人公开建议解散湘军,就连湖南巡抚骆秉章态度也不能不热。这种境况,在出征之前就想得到的.,哪知现实比想象更艰难。

  初次带兵,求胜心切,难免缺乏经验,曾国藩连细作也分不清,在靖港,水师遭遇太平军,再次遭遇惨败。曾国藩气急交加,该如何面对寄予厚望的咸丰皇帝,该如何面对湖南官员的冷嘲热讽,该如何面对支持他信任他的人,唯死而已,爱将江忠源如此,恩师吴文镕如此,于是曾国藩跃身入水,好在救得及时。

  兵败如山倒,幸好在未倒之际,陆师取得了“湘潭大捷”,暂时拂去了靖港战败的愁云。这次胜利,挽回了一些名声,得到了皇帝的支持,官员也不敢小觑,就连湖南巡抚的态度也转变了。

  如果战争一劳永逸该多好,不过,这只是人们的一厢情愿罢了。岳州首败,靖港惨败,湘潭大捷,曾国藩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经过整顿的湘军,规模不断扩大,作战实力不断增强。咸丰四年八月,湘军再获佳绩,夺取了太平军据守多年的重镇武昌,连咸丰帝都表扬曾国藩:“不意曾国藩一书生,乃能建如此奇功。”朱笔一辉,就赏赐了一个湖北巡抚之职。哪知刚发出谕旨,咸丰皇帝就反悔了,最终赏赐了一个有名无权的兵部侍郎衔,还被咸丰皇帝警告“严行申饬”,不等湘军修整,就急促命令东下剿匪。

  有功受赏,理所应当。国难当头,满清需要汉族官员,但又要防他们觊觎大清的江山。曾国藩这次夺下武昌,应该算是湘军出道以来的一次小辉煌了。他虽然没有得到湖北巡抚这一实职,但他在大清国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却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夺回武昌,而后田家镇再次挫败太平军,湘军渐生骄愎之气,曾国藩对左宗棠的提醒居然以沉默作答。

  咸丰四年十二月,湘军水师在湖口遭遇出征以来的致命打击,就连曾国藩坐的船都被太平军俘获,什么管驾官,监印官都被敌人杀死,什么文策卷牍也丢掉了。太平军重新夺回武昌,曾国藩数年心血毁于一旦,再次投水自杀未成。

  屋漏偏逢连夜雨,行船又遇打头风。湖口战败,武昌又失,皇帝推责,爱将塔齐布病亡,罗泽南离开,胡林翼升迁离开,重建水师......这些困难重重叠叠,就像一道道千山万壑把曾国藩当成一只猛兽团团困住。

  进,太平军锋芒正盛;退,江西官员的挖苦和断饷威胁。无论进退,都让曾国藩如坐针毡,不知如何收场。

  如果说训练湘军还未成功之时,曾国藩经历了忠孝的两难选择;那么出征之后,曾国藩经历成败荣辱的高光与暗淡时刻,而此时,正在经历进退失据的艰难处境。这种艰难和尴尬又该如何化解呢?

读《曾国藩传》有感15

  这是我读的第一本关于曾国藩的书,觉得不错,推荐大家可以看看。

  曾国藩被称作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首,关于所谓四大,我查了一下,有两种说法,一说: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彭玉麟;一说: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看起来曾国藩作为所谓中兴名臣之首是没有争议的。实际上左宗棠、胡林翼、彭玉麟等与曾国藩年龄相仿,算是一代人,李鸿章比曾国藩小了12岁,算是晚辈,张之洞则又比李鸿章小了15岁。江山代有才人出,所谓四大也不过是后人主观给起的名号罢了。

  从人物关系上来说,是曾国藩创建了湘军,胡、左、彭都出自于湘军,多少得到过曾国藩的提携和推荐,后来才逐渐自立门户,而李鸿章更是在曾国藩家当过幕僚,算是曾的学生。

  曾国藩最后做到封疆大臣中的最高级直隶总督,封一等毅勇侯,可以说位极人臣,而李鸿章、左宗棠后来也不过是一等伯爵,可见曾的江湖地位,当然从跟皇室的关系上可能李鸿章更进一步,这也主要是两人的为人处事方式不同。顺便回顾一下,古代公侯伯子男五级爵位的划分,也就是说在除了清满族只给自己皇室宗亲保留的王公级别的爵位外,曾国藩在对汉人始终有防备心和小气吝啬的大清朝已经做到了当官的极致。

  回到本书,作者非常详尽的讲述了曾国藩的生平、品行、思想、一生的主要功绩以及自始至终的志向和心路历程,曾国藩可以说做到了立功立德立言的几近完人,我觉得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首先,曾国藩不是那种天赋异禀从小就开挂的人,而是一个光秀才就考了七次才考上的普通青年,所以作者在文中也多次提到曾国藩资质平平,很多成功是以拙笨坚守取胜。这给人以欲扬先抑的感觉,试想一下,单是这份考了六次不中后还没有崩溃的执着与坚韧就不是凡人能比,尤其还能在第六次不中后痛定思痛,深刻反思总结自己之前不足的这份越挫越勇的强大内心,并且真的'就找到了成功的要诀,打通了任督二脉,第七次终于得中,并且在次年就接连中了举人,可见他不但不笨拙,而是本来就是一个天性坚守,耐得心烦的人,这在他后来的领军过程的成功中也能体现出来。

  然后,进京官后,曾国藩发现了自己在大城市的不足,在学识上的浅薄和品行上的鄙陋,于是立志做圣人,以圣贤的标准要求自己,而且后来真的就成为了儒家理学大家,实在令人佩服。据说他甚至还是毛爷爷的精神偶像,毕竟都是湖南人。

  曾国藩平生严于律己,很多方面都做的不错,他培养和提携了很多人才,也算是为国家做了很多的贡献。他的格局很大,不太关注私利,不过也并非那种“众人皆醉我独醒”式的清官和高洁之士,而是既能入世也能出世,毕竟活在晚清那种昏庸混乱的朝代,想出淤泥而不染也是不可能的,也只有放松一些细节,才有机会做自己本心想做的利国利民的事情。

  曾国藩平生的两大功绩主要体现在平定太平天国和兴办洋务运动。前者可以说是给大清朝续命,后者则是为后世之中国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建造了中国第一艘现代战船,创办了中国第一家兵工学堂,还提议送出了中国第一批留洋学生。总体来说他的功远大于过。

  书的后半部分讲述了曾国藩晚年经历的也是让他背上“卖国贼”标签的天津教案,不得不说,在一个昏庸落后孱弱的国家,谁去出面处理这件事也讨不了好,没有强大的国家做后盾是不可能有正常的外交的。要么先认怂但要吃耻而后勇,早晚要把丢掉的面子和里子再挣回来,要么就是拼命的打法,不管代价与后果如何反正就是拼了,至于孰对孰错,就只有历史能够回答了。

  最后,曾国藩在回认两江总督位上因病去世,享年仅62岁,依作者讲,他很大程度上是累死的,曾国藩一生也算是为了风雨飘摇的大清朝拼尽了全力,只是大厦将倾,个人的力量能延迟一会已经是不易了。功过后人评,我觉得曾国藩还是很值得尊敬的和学习,有机会再看看别的关于他的书。

【读《曾国藩传》有感】相关文章:

读《曾国藩传》有感06-30

曾国藩传的读后感10-06

曾国藩传读书笔记范文10-06

《曾国藩传》读后感10-09

曾国藩传读后感12-29

曾国藩传读后感(精选29篇)09-30

《曾国藩传》的读后感(精选16篇)10-08

《曾国藩传》读书笔记(通用35篇)03-31

读曾国藩有感10-06

《曾国藩传》优秀读后感(精选22篇)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