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褚时健传》有感

时间:2024-03-30 15:27:40 专题读后感 投诉 投稿

读《褚时健传》有感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你有什么体会呢?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褚时健传》有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读《褚时健传》有感 篇1

  非常感谢公司组织大家一起阅读《褚时健传》,一起学习他身上的精神品质,这也开启了我对他的了解和迷恋之路。我羡慕他,因为他的故事紧贴着共和国一个甲子的时代变迁;我敬佩他,因为他在与时代和命运的碰撞中书写出了自己的传奇。

  一帆风顺的人生,如同童话故事,玄妙美好却不可得。曾多少次,我在困难面前萌生出了“得过且过”的念头,在磨难面前产生的“畏缩不前”的心理,褚老的现实经历,给了我一记响亮的耳光,这让我汗颜。

  这个在中国烟草史上举足轻重的名字,这位将地方工厂发展成世界级行业巨头的能人,这位临近退休却折戟沉沙的强人,通过自身经历向我们展示:风雨后的彩虹更加美好,风雨中亦有柔情。“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是身处于世、为人事故的准则。纵观褚老一生的跌宕起伏,绝非常人所能及,他曾历人生之巅,俯瞰事态万千。而他却在历经风雨后,依旧看到生活的美好。几经波折后,仍然心怀坦荡,拓步向前。

  很多人感慨于人生在世的不易,既要面对繁忙复杂的工作,又要过好看似“一地鸡毛”的生活,人人想寻求工作中的欢乐、生活中的惬意,然而,暴风雨的来临往往非你我可左右。褚老是这样一个老人,在舐犊情深中忍骨肉分离之痛,他有着超人的智慧、缜密的思维,在人生的'暴风雨中他始终站立,凸显一代人的担当和智慧。

  风雨变幻不可测,若能在风雨之后依然坦荡,那这就是一个人的胸怀,这正是褚老的人生写照。因为有他的胸怀,才有了“褚橙”的励志故事,才让我们后辈有了得以效仿的对象。愿你我在工作、生活中,如褚老一般,缜密细致、胸怀坦荡,历经风雨后仍能发现生活中的柔情。

  《褚时健传》读完感慨万千,我现在所处的工作环境就在青山绿水间,管理着一片马家柚果园。从城市到农村,做一回农夫,感悟劳动的辛苦,品尝种植和收获的乐趣。看着果子一天天长大,心情在随之变化。在果园里散步,看它们一天天长大,看阳光和月光洒满果园,品味一种真正的田园乐趣,让人感受到满足和幸福。那的确是一种美的享受,颇有几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禅意。

  每当身体疲劳,抑或心里有什么纠结的时候,只要走进果园,看到那长势旺盛的果树,闻着那满园的柚花香,看到那满树的硕果,什么疲劳和烦恼都随之烟消云散了。

  种植,种的是一份情怀,体会的是一种生活感悟:一是不要以为种植很简单,看似简单,实则一点也不简单,也不是人人易会的;二保持平常心,培养的是一种乐趣,能有足够的精力及时间来照顾它们等。

  种植是一种对生活的感悟,也是对人生的细细品味……

  读《褚时健传》有感 篇2

  花了17小时读完整本书,传记一类的书大概要从两个方面点评,一个是写作人、还有一个就是传记主人翁。

  对于写作作者来说,这本书其实很多都有点偏,不知道是不是大环境下政治话题敏感不让写,还是因为什么,很多大众好奇的事情都没有写!

  对于传记主人翁来说,通过这本书更深刻的了解到了这个伟人,读完万分敬佩!褚老的大概经历:少年丧父,扛起家业,堂哥点醒,省城读书,参加革命,亲人牺牲,县城征粮,结婚生子(27岁),右派运动,打成右派(28岁),农场劳改,右派摘帽(30岁),新平畜牧,曼蚌糖厂(35岁),历经文革,玉溪烟厂(50岁),无限期工作,家人出事,痛失爱女(68岁),失去自由(69岁),离开监狱(73岁),夫妻种橙,直到现在90多岁。一生信条:不闲着,不亏待任何人,尊重党的安排!注重质量,为人诚恳!!人生跌宕起伏,否极泰来,依然活的'如此有力!敬佩!

  文革欠了那个时代诸如褚老这样伟人一句道歉!我时常在想如果中国没有那几年文革会不会发展的更快?像小日本二战时期打仗也要抓人才注重创新和经济,抢先成为发达国家!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落后那些年到底是哪些年?明朝后期吗?清朝?总之,在任何时代,经济、科技、人才都很重要吧。

  读《褚时健传》有感 篇3

  无意中在微信读书看到了《褚时健传》这本书,欣喜万分,立刻将它放入书架中。

  以前只在朋友圈,看到零星几篇报道褚时健的文章,都是因’褚橙’而蹭上热度的。却引起了我对他的兴趣,今天终于能如愿翻开书,去探究褚老先生传奇的一生。

  作者开篇从褚时健小时候写起。跟随作者的笔一起来到了到褚时健的家乡——云南玉溪矣则村。褚时健出生在1927年,在矣则村度过了他无忧无虑的童年时期。在故乡的小河里练就了超强的抓鱼本领及极好的水性。这两样生活本领在他今后的岁月里,也是他本人一直津津乐道的。

  褚时健快乐的日子嘎然截止在了15岁,这一年,他的父亲在外出做生意途中,在日军轰炸中受伤,不久就病逝了。他不得不和母亲一起挑起生活重担。家中的酿酒作坊,由他一人承担下来,在烤酒的过程中也磨炼出了,如何提高利润,提高产量,降低成本的经验。为他以后做企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褚时健人生的转折来自于其堂哥~褚时俊。他本以为自己一辈子,就在家乡经营烤酒作坊。褚时俊却告诉他外面世界的精彩,让他到外面去读书。得到了母亲的支持,他到了昆明读书,开启了新的`人生。

  之后他因抗日战争爆发而中断学业,加入到抗日斗争中去。战争胜利后又到了地方工作,在wg中被打成“右派”,下放到农场劳动。

  在下放农场的十多年中,他服从组织安排辗转几个单位。即使在最艰难的日子里,他依然保持着极高的生活热情,带领大家下河抓鱼,自己开荒种菜,把日子过的有声有色。最后在云南新平县的一个糖厂扎根,潜心专研,将亏损严重的糖厂扭亏为盈,并逐年盈利,成为当地最为红火的企业。

  wg后落实政策,又到了频临破产的玉溪卷烟厂。褚时健又积极地投入到新的岗位,将自己的工作经验又审时度势运用到工作中,十年时间又将玉溪卷烟厂打造成亚洲第二大、烟厂,创建了红塔集团,成为有名的烟草大王,创造了中国烟第一品牌’红塔山’。

  在历史车轮的行进中,1997年命运再次跟褚时健开了玩笑。他的妻子马玉芬入狱接受调查,女儿褚映群在接受调查的监狱中自尽。遭遇家中妻离子散变故的褚时健,1998年因经济问题被判无期徒刑,他放弃上诉,坦然接受狱中服刑。20xx年因严重的糖尿病,身体状况每况愈下,被批准保外就医。

  20xx年又是不平凡的一年,已经74岁高龄,本应安心养病,颐养天年的褚时健,做出了承包哀牢山三千亩土地,种植引进湖南冰糖橙,按照工业化生产农业的设想,开始第二次创业。

  又经过了十年光阴,在20xx年收获了巨大的成功。他种植的橙子获得大家一致好评,被大家冠以“褚橙”,成为他另一张靓丽的名片。

  褚时健是个有争议的人,大家对他的褒贬不一。我个人是非常钦佩褚老先生的,他的成功绝非偶然。一次次的将企业起死回生,除了投入非常的精力,还有他勤于发现问题,善于思考问题,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非常人所能及的。

  在褚时健第二次创业成功时,很多的报道中以他作为榜样众口一词,“看一个人的成功,不是看其巅峰时,而是看他跌入谷底的反弹力度”。然而在接受采访时,褚时健只是淡然的说:“希望大家提起他时,能认为褚时健还是做了一些事情的就够了”。

  也许就是他淡泊名利,脚踏实地做事的务实态度,才是能够成功的秘诀吧。所谓的产业、财富都是可触摸可计算的东西,他的精神和想法、做事的方式,才是真正的无价之宝,真正的传承之物。

  在他的身上有两点对我感触最深。第一:他工作中认真的态度。比如:在种植橙子时,他的奖惩条列中细化到,每一棵树下掉了几个橙子,按照多少钱来扣除。每两棵之间的宽距多少米,每一棵树上保持多少片叶子…。这些都在每天工作日志中详细记载。我想做事情认真到这个程度,成功也是必然的。第二:他坚强的意志力,顽强的生命力都让我佩服。在71岁高龄时,遭遇家庭的变故,事业的变故,在巨大的伤痛面前,依然屹立不倒。纵观他人生的传奇,可以说是贫穷给了他勇气,是坎坷给了他坚忍,是苦难给了他力量。这样顽强向上的拼搏精神让我敬仰!

  回望自己的人生轨迹,因家庭变故痛不欲生时,遇客户刁难背后痛哭流泪时,遭遇合伙人背叛时…都在抱怨命运的不公,自怨自艾。怨恨成了挥之不去的伤痛。在痛苦的泥泞中跌跌撞撞,悲伤不已。

  然而岁月就像一条河,不由分说向前奔腾而去。曾经的伤痛在追忆中超越爱与恨的界限。假若重新来过,愿以褚时健为榜样,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无惧岁月沧桑,世事流转,依然像一个勇士般直面生活和事业带给自己的各种问题。

  每个人都是在苦难中前行,不同的只是面对困难的态度。

  今天褚老先生已经永远离开了我们。他曾说过的话:“人要对自己负责,只要自己不想趴下,别人是无法让你趴下的。过去的就过去了,过好今后的日子,做好最后的事情。”还时时萦绕在耳边,将他的坚韧、勇气、力量、认真传承下去,作为生活的态度,作为现在要做的事情。

  生活中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罗曼·罗兰

  读《褚时健传》有感 篇4

  褚时健始终是一个在不断地做事的人,他闲不下来。他的身心健康、人生价值与生命的意义始终都在不断的实干中得以维系、实现和升华。

  对于时代、社会、体制、改革对他的成就与牺牲,他总是抱着认命的态度,但却又极其认真地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到极致。他有胸怀接受自己无法改变的事情,不做无畏的.抗争;也有勇气改变自己能够改变的事情,执着且坚决;并且他有智慧区分这两者的不同。这一点,他同他同样被打成右派并郁郁愤懑而终的表哥褚时俊形成了鲜明对比。

  需要些运气。褚时健和他的家族兄弟参加革命战争,他是为数不多的幸存者;在戴着右派的帽子下放劳改,身染疟疾而生命垂危时,路过的陌生医生救了他一命;在为农场打捞林木被洪水卷走时,他求生欲点燃,死里逃生。

  他觉得做事并不难,说到底就是:实践、观察、思考、学习、再实践。不管是小时候替母亲酿苞谷酒,还是长大后在糖厂制糖、在烟厂制烟、在哀牢山种橙子,褚时健总是能够做到一流。他对自己看中的事情总是抱有极大的认真态度,他总是亲身实践,并在细心的观察中发现问题,然后以茶饭不思的态度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通过学习、求教、借鉴经验等找到应对的方法,然后再在实践中去应用和改进。他总是以极致的认真态度和科学的方法论,在曾经陌生的领域一步一步做到一流。

  读《褚时健传》有感 篇5

  大约四年前,我第一次吃到“褚橙”,果肉入口即化,汁多味甜皮薄,确有惊艳之感。这大概是中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以个人姓氏命名的水果品牌。“人生总有起落精神终可传承(橙)”的Slogan,浅吟低唱着褚时健跌宕起伏的一生。而他书写了88年的传奇人生,一直践行着自己对“企业家精神”的诠释。

  天性迷恋技术

  年少的褚时健,为了提高单位重量苞谷的出酒量,他主动琢磨发酵温度的问题,出酒量立马得到提升;经营玉溪卷烟厂时,他又亲自带队维修锅炉,原来需要48天才能完成的任务,不到4天就完成了;晚年,他在荒山开垦种橙,为了改善橙子口感,他创造性地在有机肥中加入烟梗,弥补了之前肥料中缺失的钾元素。

  褚时健认为,一个工厂领导,如果不懂技术,能力再强也只会盲目指挥。对于技术的钻研,一方面来自于他的天性,更来自于他深知产品质量的重要性。他始终站在生产第一线,重视技术,重视专业技术人员。每一次攻坚克难的重要时期,都是技术改革为他打开了突破口,迎来了命运的转折。

  敢为天下先

  为了将工厂扭亏为盈,褚时健严格把控质量,不惜重金引进德国先进的生产设备,而当时的外汇指标都是政府严格控制的,褚时健便以利税游说政府,并辅以和广东串货的方式,实现改善生产设备的目的。当时,全国的烟叶种植和销售都是国家烟草部门控制并分配的,因此褚时健想要染指烟草种植,其阻力可想而知。他能在大锅饭的环境下冲破制度的藩篱,坚持改革创新,玉溪卷烟厂的利润自然逐年递增。

  与褚时健每一段辉煌相得益彰的是他的改革魄力,他不会人云亦云、固步自封,不会囿于制度的阻碍,更不会惧怕困难。他敢于直面政治、挑战权威,甚至是他开启了许多中国重要的制度改革。每一次挑战对于他而言,都是一个跨越式进步的阶梯。他的胆识与谋略,成就了许多不可能变为可能。这是一种高瞻远瞩的境界,也是心系家国的情怀。

  触底反弹绝地重生

  褚时健颠沛流离的一生有太多标签:“幼年丧父”、“右派”、“亚洲烟王”、“贪污犯”、“痛失爱女”、“橙王”……当这些故事串联成一个人的一生,他的内心世界该历经多少波澜壮阔?恰恰相反,褚时健异常平静地看待这一切。

  “衡量一个人的成功标志,不是看他登到顶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反弹力。”这是对于褚时健最为广泛的评价。的确,成功登顶的人很多,能一而再再而三地绝地重生,却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每一次反弹,都是他对人生更高维度的升华,是对生命再度拓展的凝结。而褚时健只把这种精神朴素地定义为,想做事,做好事。也许,最为朴素的初心,才是陪伴他看云卷云舒的动力之源,更为重要的是,他不仅自生这种独特的内在爆发力,甚至影响着自己的家人、朋友、伙伴。这是一种高山仰止的影响力。

  褚时健,他是中国企业家光荣榜上无法超越的旗帜,是率先垂范“工匠精神”的实干家,是会一边批评工人“杂”、一边关心他们生活的性情中人,是疼爱孙辈、可亲可敬的普通老人。他还会继续奔跑,会带着赤子的骄傲,继续纵情燃烧,去看繁花绽放、星河闪耀!

  读《褚时健传》有感 篇6

  日前《褚时健传》在北大新书首发,王石、张维迎等大咖云集,聚在一起讨论,主题为“从褚时健看中国企业家精神”。这个主题看起来有点大,企业家精神本就是一个长期被学者讨论的问题,而加上中国两个字,又复杂了一层,更别说在一个人身上就能得到答案。所以不禁让人疑惑这褚时健究竟何许人也,竟能担起中国企业家精神这几个大字。

  搜寻发现,褚老当年一手缔造了红塔山这个妇孺皆知的卷烟帝国,后因经济问题入狱,02年保外就医,当时已经七八十岁的老人家开始种地,种的是一种冰糖橙,或许你身边不少朋友都听过褚橙,就是它了。

  这样看来似乎也没什么稀奇的,但细细想来却非同一般。可以说“从褚时健看中国企业家精神”确实不是噱头,值得思考。为什么这么说呢?我觉得至少有三点理由:一是褚老非常有代表性,也就是为什么是从褚时健看中国企业家精神而不是别人;二是褚老无形财富的可传承性,褚老和他的褚橙有深刻的现代价值;三是褚老体现出来的时代特征,是后人解读这个时代一个非常好的注脚。

  一、为什么是褚老

  事实上以褚老为解答中国企业家精神的线索或者代表,有着他自己独一无二的优势。

  1、最老的企业家

  中国被大众广泛认可的步入老年的企业家不少,例如柳传志、任正非、宗庆后等等,这些人每个人都是一个传奇,身上都有着常人难以比肩的精神品质。但和褚老比起来他们都属于年轻后辈。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企业家已经完成了几代交替。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分法,自己比较喜欢六代的说法。新中国第一代企业家被称为红色资本家,比如荣毅仁。第二代企业家是计划经济体制下政企合一的产物,如褚时健。第三代企业家仿佛江湖好汉,例如牟其中。第四代企业家开始半官半民,后来逐渐市场化,如联想的柳传志,产权曾是他们面临的最大问题。第五代企业家诞生于相对更完全的市场经济,如马云。第六代企业家正是当下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弄潮儿,如雷军。

  由此可见,褚老的资格比起柳传志他们来要高两代,同时代或更早一辈的企业家都早已作古,所以论健在的最初的企业家,褚老可以说是一根独苗。而显然健在和作古差别大了,作古了身后事只能让他人评说,唯有健在才能自己和他人分享智慧和经验。这点是褚老得天独厚的优势。

  2、一部活商业史

  褚老与企业打了一辈子交道,保外就医后本可以安享晚年,但他仍然选择了做企业,而且又做成功了。从1963年担任华宁农场副厂长,到现在,刨去入狱那几年,褚老拥有着近50年的企业经营管理经验,比中国改革开放的时间还长,简直就是一部活的商业史。

  不过,虽然褚老80多岁还健在很难得,但中国百岁老人也不是稀罕事,其中说不定也有一直经营自家企业到今天,好比过去的老字号。那为什么不是从他们身上看中国企业家精神?可能是因为他们曾经或者现在没有做到褚老的成绩。九十年代中期时,褚老已经把一个地方小烟厂做成了亚洲第一,世界第五的烟草帝国,而七八十岁创建的褚橙种植面积已接近1.5万亩,产量可达1.2万吨,还玩电商。这样的成就谁与争锋?

  不仅创造出了惊人的成就,而且经历了几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整个商业发展历程,试问探寻中国企业家精神,还有比这更好的教科书么?

  3、做实业敢创业

  中国老一辈的企业家,令人扼腕叹息的不在少数,在吴晓波老师的《大败局》中就有很多这样的故事。而那些经历风浪尚在人世的企业家往往又都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消失的原因往往是不再创业了或者当起顾问不做实业了。而褚老在这一点上和他们完全不一样,不仅年逾古稀还继续创业,而且做得是和人们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的农业。

  08年金融危机,让人们认识到了金融可怕的一面,当下层出不穷的P2P跑路新闻也让实业带来的安全感进一步凸显,而褚老不管是做糖,做烟还是做水果,可以说都是在做实业。这一点和BAT的巨头们比起来,更能代表中国的企业家群体们。同时,现在提倡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不少年轻人开始跃跃欲试,但创业之难却是实实在在的,而褚老年近90还在创业的故事给了他们不小的鼓励,80多岁的老爷爷都敢创业,而且还做成功了,我们这些年轻人害怕什么。

  二、留给后代的财富

  褚老身上有丰富的无形财富,很多都可以流传后世,并对现代商业具有重要意义。

  1、匠人精神

  有采访问褚老说为什么你做什么都成功?褚老回答,要认真。又说自己对自己孩子们说产品质量不好,牌子马上垮掉,以后橙子的质量只能比现在好,不能比现在差。事实上褚橙不是这两年种的,而是种了十几年,而且褚橙的挂果时间为六年。褚老曾花巨资引进红外设备,这些设备能对橙子检查,那些表皮有损坏的橙子就能被挑出来。能说明褚老做产品精益求精的例子,可以说是数不胜数。

  匠人精神古来有之,而我们今天见到通常是在日本或者台湾。为什么在今天呼唤匠人精神回归的声音这么大?因为随着消费升级,我们对好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而消费升级之前,更多的人是什么赚钱做什么,所以山寨假货横行,一些商人甚至为了利益不择手段,威胁公众食品安全,更不用说花六年甚至十几年来打磨一款产品了。

  所幸假冒伪劣产品大行其道的时代即将成为过去,褚老身上的匠人精神将是新一代产品生产者们的安身立命之本。

  2、产品人格化

  褚橙这个品牌之所以所向披靡,因为背后支撑它的是褚老的人格力量。这种产品的人格化可以说是未来非常重要的商业趋势。当商业发展到今天,我们已经不再满足与功能消费,一款产品能够帮我们解决什么问题已经不再是我们最关注的,我们希望这个产品好玩,有故事。

  但同样是产品人格化,为什么柳桃和潘苹果没有褚橙这么成功?因为柳传志和潘石屹与被人格化的产品之间并不像褚橙那样有非常紧密的直接联系,柳桃只是柳传志投资的公司,而潘苹果不过是潘石屹家乡出产而已,而早期的褚橙上却饱含着褚老的汗水,从这一点来说,丁磊养的猪还略为接近褚橙一些。

  产品人格化的趋势和影响对未来的商业来说是举足轻重的。新一代的企业家们从褚橙的故事中可以学到很多,特别是被人格化的产品必须要与人格化的本人有非常直接紧密的联系这一点。事实上已经有一些创业者做的不错,例如老罗和他的锤子手机,锤子手机天生骄傲的理念可以说就是老罗的人格化。这样的故事相信未来会越来越多。

  3、百折不饶

  褚老一生经历过许多波折,入狱,丧女等等,但他一直没有倒下。我常对那些鸡汤喝多的人说,成功从来不是看上去那样简单。现在我们熟悉的每个企业家在创业的过程中都遇到过各种难题,这些我们并没有去经历,我们很多人只是看到了他们的成功和表面的那些故事。例如小米手机大卖之后,很多人都觉得不过是网上卖手机而已,我也可以,于是也去做个手机品牌开始在网上卖,但是现今活下来的'有几何?

  褚老能够把红塔山做到亚洲第一,并不仅仅是因为专营这么简单,当时专营的烟草厂又岂止红塔山一家?褚老曾说当时省里财政部为难他们,于是他直接去找中央,去了三次才把这件事情解决。我们可以问自己,如果在当时那种体制环境下,自己遇到这样的问题会怎么做?大多数人应该都会觉得没办法只能这样了,放弃解决这个问题。

  褚老说不撞南墙不回头,和那句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如出一辙。即使现在经济环境变好了,创业仍然不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百折不饶仍然是未来每个创业成功的企业家必备的品质。

  三、体现的时代特征

  褚老的经历可谓跌宕起伏,而且很多不仅仅是他个人的经历,也可以说是这个时代的特征,对下个时代也具有启示作用。

  1、群体犯错

  在吴晓波老师的《大败局》里,我们不难发现,那个时代的企业家很多都会和当时的体制产生矛盾,而他们的失败也往往是由于这种冲突。褚老也是一样,他带领的红塔山为国家纳税超千亿,而他自己18年的工资不足百万,所以退休之际为自己和一起打江山的兄弟们弄了笔钱。当年律师为他辩护提出“富庙穷方丈”正是真实的写照,我们无法否认褚老当年犯了错误,但这是他那个时代企业家犯错误的时代特征。

  现在可能已经没有企业家在分配自己企业的利润上不甘了,贿赂官员,产品偷工减料成了这个时代企业家犯错的时代特征。那么下一个时代,当贿赂官员已经行不通,当假冒伪劣商品已经走投无路,他们又会犯怎样的错误?我不知道,但我想总有那样的错误存在,而一个时代企业家群体频率高发的错误就是那个时代的特征。褚老是这样,三鹿是这样,未来也会是这样。

  2、体制改革

  褚老入狱后,国家开始对企业经营者实施激励,后面更有一段时期高薪、养廉。这让人觉得褚老的运气真是不行,但事实上褚老与体制改变可以说是某种程度的因果关系。而这又不禁让我想到温州,想到吴英,和褚老当年一样,她的案子也是一直争论不断。但我们看到的是,吴英之后,温州成了民间金融改革的试验田。

  那是不是如果改革方案早点出来,就不会有吴英这样的悲剧,没有这样的如果。只是我们从褚老和吴英身上可以看到,中国改革很多时候都是自下而上的,好比一个人越长越大,裤子已经穿不下,终于有一天把裤子给撑破了,这个时候家长才想到说哦,以后要给他买大点的裤子,而不是说早早的把大号的裤子备好。

  现在的体制未来也可能会变,很可能现在一个束缚企业家的问题以后就不存在了,但这种自下而上变革的时代特征是否会改变?真心希望会。

  3、浮躁文化

  其实褚老是面镜子,正是他的朴实反射出我们的浮躁。褚老说话都很简单,都是大白话,通俗讲就是人听得懂的话,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的成功讲一些玄乎的道理。事实上,神化他是别人做的事情,他自己说的反而是你们为什么不忘了我。他也没有作秀,企业盈利一个多亿也没要抢着做慈善。

  正是在这样一个专家辈出的时代,朴实显得可贵。这是一个喧哗的时代,各种社交软件每天都在产生无穷的信息。然而也正是这样的一个时代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让褚橙,让褚老火遍全国。也正是在这样的时代,我们才会越发的需求朴实的东西。也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褚橙造成的舆论影响才会远远超过它带来的经济影响。

  所以褚老现象所体现出的,也正是中国处于转型时期的时代特征。和企业家群体犯错,自下而上的改革这些特征一样,褚老现象所折射出的浮躁文化的特征也是褚老身上一个时代的缩影和对下个时代的启示。

  读《褚时健传》有感 篇7

  标题这句话是读到最后的时候,与我的观点十分契合的一句。之前从安稳的单位跳槽出来支撑的就是我这句话,就像当初于不努力上进的富二代男友分手一样,看不到希望的人生,我没有办法过。现在的单位虽然比之前辛苦了许多,但是我可以看到自己每一天的进步,看到看到自己未来的种种可能,这样才是我想要的人生。褚大爹也是这样的`,我想当他出狱以后面对面对这样失去女儿的痛苦和人生低谷,我相信只有干一番事业,并且这个事业能让他看到希望,这样才是他一步步走下来的动力。褚大爹,我有以下几点感悟,我希望学习的地方。

  第一,凡事特别认真;第二,经商讲究各方利益均有所顾及;第三,终生学习;第四,有魄力,果断;第五,人生低谷时期抗击打能力,不纠结过去或者不公平待遇;第六,不纠缠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精力放在干实事;第七,格局大

  相信学习了这几点也会有不平凡的人生。

  读《褚时健传》有感 篇8

  人生总有起落,精神终可传承!吴晓波在书的推荐序里面说:“这不是一本普通的传记,它描写了一个人如何在17年的时间里缔造了一个商业帝国,然后如何陨落,自困荒山,然后又如何用17年时间走出心理和职业的巨大困局。这本传记分别从褚时健和作者的不同视角维度,重新呈现了褚时健的一生———“韧”性。通过褚老,我们看到人性在巨大诱惑前的堕落,又看到了精神在岁月磨难中的光辉。他身上所迸发出的顽强生命力,是他对自己人生的负责与决不认输、永不放弃!他不仅仅是一个人,更是一种精神。在阅读中,有以下收获:

  一、强大的人格和坚韧不拔的自信心。漫漫人生路,我们会面对各种困难,不管是大环境造成的,还是个人失误的,都不是我们放弃的理由。这个世界成功的企业家大有人在,东山再起重返巅峰的也不在少数,但耄耋之年还能触底反弹再创辉煌的恐怕再难有第二个。况且农业并不是一个立竿见影的项目,果树的成长需要漫长的周期,庞大的种植规模需要营造自己的销售体系。褚老在七十多岁的年龄,却做着以年为单位的事情,这是何等的格局和信念。正如尼采所言,一个伟大的人格,可以在自己的身上克服这个时代。

  二、专注力。纵观全书,褚老不管在什么时期,做一件事情,都非常专注追求极致。去糖厂工作时,为了扭转企业亏损的局面,他不断思考降成本的方法,从敲掉蒸锅上的锅垢,到利用废弃的甘蔗渣,褚老总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更快速的.找到核心的关键。就像褚老说的,种烟草最关键的是什么,是阳光,种水果呢,是水。褚老不爱打理人情关系,只专注于技术提高,在红光农场,在新平,玉溪,简单和善的当地居民也让褚老专注于自己的事业闯出了自己的天地。

  三、工匠精神;从糖厂牛刀小试到铸造红塔奇迹再到打造“褚橙”神话,褚时健成功的秘诀应该是十六个字: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精益求精、追求极致;褚老先生拥有匠人之心,做事认真,坚守自己的信誉和品质,比如找种橙子,亲自下地看果树,施肥剪枝。砍果树,保证品质。七十多岁还不服老,种橙子,伏蛰十年,想想几人能做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他是比老骥还老的跑个不停的奔马,不止千里。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没有任何一种人生是完美的人生,在苦难和弯路上,始终保持一种向前向上的姿态,不在过往里过多的停留,相信每一次的栽树施肥迟早都使自己走向丰收的无畏与幸福。幸福,有花期,也有颠簸,但它终将到来。

  读《褚时健传》有感 篇9

  读完褚老起起伏伏的一生,觉得荡气回肠,是应该总结一下。

  褚老最让人感到佩服的不过于能做好一件事,在了解到自己适合企业发展,做实业之后,褚老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干好一件事。心无旁路,遇到困难没有怨言,善于观察,能打破常规,当然这些溢美之词放在任何一个成功人士身上都是受用的。褚老身上比较特殊的可能就是有自己的人生信念,正直。不管是右反还是事,时时刻刻能感受到褚老那种不屈的品格,这也让他身边始终聚集了一帮真心朋友,而不是尸位素餐的酒肉朋友。这些人在他落难时能够伸出援助之手,特别是对那些身居高位的来说,政治的不正确能立刻就让他们被降维。从褚老受贿被判的事件来看,中国的事情远比想想中的复杂,做好一个企业做大做强,等于从别人嘴里夺食,能得罪多少人不好说。

  褚老有中国传统商人的品质,又有现代企业家的风范,兼有革命家的无畏,能与工人一起深入在一线,体察工人疾苦;成本管理堪称精准,并以此开启了许多人不敢进入的改革;敢于打破陈规,做人所不敢想。但是说到底,褚老还是政商,他的成功有其独特的时代背景,不可能复制,但是不管什么时间,能做成一件事的精神成本都是类似的。华为、腾讯、阿里这些21世纪响当当的公司,无一没有最困难要变卖的时刻,同时他们又都是各个开疆破土的新领域,杀出一片血路,背后还有众多死在半路的'小公司,其中的艰辛或许只有创始人自个清楚。

  读书的好处也许就在这里,了解的更多,你能以更为豁达的心态看待自己的处境,不至于迷茫,困难都是暂时的。这些也都是套话,纷杂的人生哪有这么容易看透。

  同样聊聊前几日中兴的跳楼事件。诚然更多的关注点聚焦在ICT行业以及职业的中年危机,是的,职业的焦虑,所有人都是拴在中国崛起这根绳子上的蚂蚱,房价、工作、家庭,我们透支的有点多,所有的这些都是基于将来的生活会越来越好的基础上,但是如果不呢,我们无能为力。普普通通人能做的,无非于在现在早做规划,给自己留条后路,在危机来临的时候,能有脱身的资本,当然这很难,能够不被拖下去。

  人工智能的时代即将来临,每个行业最后的人员都将被淘汰。行业精英的5%基本也可以生存,想混混日子,拿着铁饭碗,以后几十年是越来越难了。最好的方式,是能够当资本家,创造知识与财富。邱建康有一个观点,一个企业家起码要具备两种能力,一是引导自己的能力,二是帮助他人的能力。在这两方面,他觉得褚时健堪称完美。最佳的方式是了解自己、坚持把一件事情做好。

  读《褚时健传》有感 篇10

  晚上喝了瓶可乐,结果失眠了,趁着失眠,把这本书读完。

  在未读这本书之前,我完全不知道褚时健这个人,我一直以为他是个日本企业家来着。但在app上看到过好几次,终于决定在搜索引擎上搜了一下这个人,呀,竟然是中国人,还是烟草界的,于是决定看一下。

  这本书读起来颇为舒服,让我第一次有这种感觉:之前完全不知道一个人,但又突然对这个人又有如此详细的了解。

  仅凭一本书对一个人的了解有限,比如我很难想象一个七八十岁的老人会在这个年龄二次创业,从哪里来的`劲头?

  我这辈子都不是一个勤快人,也许身体上看起来并不懒惰,每天上着班,但事实上,我是个懒人。一个懒人很难想象一个闲不下来的人的生活方式吧。

  褚老严谨的工作作风值得学习,尤其是把看似简单的事情通过深入琢磨,加以改进;不盲目服从权威,一定要自己钻研,做一个内行人。

  其实还有做多地方,我认为都不错,可惜我缺乏实践,无法证实,仅仅是自己感觉不错。

  读《褚时健传》有感 篇11

  用了九个多小时看完这本书,我本想马上就写点评,内心太激动,眼泪叭喳的,写了删删了又写,很担心评语对不起这本书。

  此时,心情稍见平静,可以好好的表达一下颇深的感触。

  首先,一本书长达一千多页,却可以让读者废寝忘食的看下去,我觉得可以体现作者的实力以及用心,无论是描写手法与内心的感受,都很打动人,可以感受到,作者的内心也是激动澎湃的。

  然而,对于主人公的人生经历,让我对这个国家制度深感疑惑,政府辜负了一位赤诚忠心的老人,若以这个标准就可以判刑,那得有多少人正逍遥法外。

  对于一位深受伤害的人来讲,家是一个重要的精神支柱,因为家有温暖,有爱;有的爱情会不堪一击,有的爱情坚不可摧,像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这一说法只是针对能力欠佳的`人才奏效,对于积极向上,渴望进取的上进者,爱会是一种责任与动力,对老两口坚不可摧的情谊深受教育。

  一个人成事与否,并非偶然。拿得起放得下,跌倒能爬起来,需要一个坚毅的信念。我们无颜抱怨生活带给我们什么,答案隐藏在自己的行为之中,自己还在骑驴找驴。

  我极力的推荐这本书给朋友们,我希望研读之后自省,让生活多一些希望,让自己多一份干劲,让爱情可以永恒。

  读《褚时健传》有感 篇12

  在读《褚橙你也学不会》这本书之前,褚橙的故事给我最大的震撼是一位75岁的老人敢于重头开始的勇气,而读完这本书后,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褚时健的四段创业经历。

  他14岁那年成为村里最好的酿酒师傅,他的出酒率比别人高15%~20%,酿出的酒口感更清冽。他只不过是在苞米恒温发酵过程中,采用了从老师傅那听来的用木炭和炭灰保温的做法,可至始至终老师傅也从没有这么做过,因为每隔两个小时就得倒腾一次炉火,晚上几乎睡不踏实,没人愿意这么麻烦,除了14岁的褚时健。

  文革时,他负责县里的制糖厂,在他经营期间,这家糖厂从每年亏损30万变成每年盈利30万。听起来很传奇,可是当追踪到他的经营细节时,发现褚时健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神力,只是因为他能把认真做到极致。担任厂长后,他很快发现榨出的甘蔗渣很甜,这说明压榨不充分,于是他把压榨机中3个滚筒改成9个。出糖率提升了,但甘蔗渣还是很甜,他又申请去广州糖厂学习,用新技术把甘蔗渣在40°的温水中再次压榨,终于把糖分全部榨干。又发现太耗燃料,性价比不高,他又去广州把人家废弃的真空蒸发设备拿回来实验,通过抽真空,降低水的沸点,利用水蒸气循环加热,大大提升了热能利用率。最终使得能耗降低到原来的15%,出糖率提升30%!省里30几家糖厂都来跟褚时健学习过,却没有一家能做到这一点,因为太麻烦了。

  后来褚时健出任红塔山烟厂厂长期间,云南省的财政收入由全国倒数第七,变成全国正数第三,红塔山烟厂给云南省税收的贡献几乎50%!

  了解了这些背景之后,再来看褚橙的成功就顺理成章了,上天更愿意把成功托付给靠谱的人来成就!当然创业成功有很多偶然因素,尤其是褚橙,比如独特的地理优势,比如褚时健的人脉积累为他带来充足的创业资金,比如独特的故事引爆了网络营销,这些都是一般的创业者无法复制的。这也正是《褚橙你也学不会》这本书的意义所在,黄铁鹰老师将这些偶然因素剥离开,把必然因素呈现给我们,这些才是创业者应该学习以及传承的精神。

  我认为褚橙的成功主要有三点:数字化分析、可量化指标和标准化操作,而支撑这三点的就是一个精神——认真!

  褚橙建立了自己的化验室——这在全国冰糖橙种植基地中绝无仅有。为了找到最适合的`土壤、肥料结构,褚时健对不同的生产技术同时进行对比试验,然后对结果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进而找出最优的解决方案。褚橙果园有自己的肥料厂,并且做到对肥料结构、用量、施肥时间和频率的精细化管理。

  褚橙一改我国传统农业靠感觉、靠经验种田的做法,尽量为每一步操作建立可量化的指标,比如施肥时距离果树的位置、沟渠的长宽和深度;间伐时每亩的植株数量;控梢时的具体枝长……这些在国内同行中大都没有标准可依,而在褚时健那里都一一摸索出了最佳数值。

  有了可量化指标,果农的操作就可以做到标准化,果农的工作也更容易评估。这才使得在两千多亩地,两百多户果农种出的褚橙口味近乎一致,这在国内也是绝无仅有的。

  支撑起数字化分析、可量化指标和标准化操作的是褚时健的极度认真的精神。这也使得他在十年间从一个冰糖橙的外行变成顶尖专家,他没有停留在感性经验的层面,而是深究每一个问题最底层的原因,让科学的方法在果树种植中得到落实,这使得他超越了很多有二三十年冰糖橙种植经验的老师傅。

  最有震撼力的一句话:什么是生命的质量?生命的质量就是一个75岁的人,同一个25岁的人,在同一个起跑线起跑;10年后,85岁的人把那个35岁的竞争者远远抛到了身后!

【读《褚时健传》有感】相关文章:

褚时健传读后感10-06

《褚时健传》读后感10-06

褚字组词10-05

读《名人传――贝多芬传》有感10-07

读《名人传·贝多芬传》有感08-07

学习“英雄机长”刘传健先进事迹心得体会09-27

读《苏东坡传》有感: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09-27

李健经典语录08-09

天行健作文10-06

读名人传米开朗琪罗传有感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