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读后感

时间:2024-05-23 10:38:23 专题读后感 投诉 投稿

[推荐]《正面管教》读后感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正面管教》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推荐]《正面管教》读后感

《正面管教》读后感1

  转眼儿子已经小学二年级。真不敢想象,为人父母已是第九个年头了。面对不断成长的孩子,总要面临各种问题和新的挑战,期间伴随着种种迷茫,焦虑与困惑,那匆匆的时光来不及回忆,只是“一晃儿”就飞逝了。

  爱孩子的父母,总想把的带给孩子,究竟如何陪伴,如何担负起做父母的责任,我们要学习的太多。这既是孩子的成长,更是自我童年的治愈。我感受到自己成长中的痛苦和不足,并且特别担心我的孩子重蹈覆辙。所以我经常通过读书去寻找答案和方法。跌跌撞撞的走来,一本本育儿书籍就像闯关宝典一样,扶持我向正确的道路靠近,一次次点化我,打开自己的心门。

  还记得儿子出生以后,我第一次接触到的育儿书籍,是孙瑞雪的《爱和自由》和《捕捉儿童敏感期》,能够及时的读到这两本书非常幸运,对于初为人母的我像一块儿未曾启用的试验田被滋润了甘露。在一个生命的初期,他那些不被成人理解的各种行为背后,是趋光般的成长规律。作为母亲需要给他提供足够的支持并保护他不被不懂的家庭成员制止。要把自己的焦虑与恐惧从爱中剥离出来,不以成人的习性去爱孩子,而真的看到他的需要。这是在保证顺利通过0-6岁的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

  孩子逐渐长大,我后来读过的是《正面管教》。学习到很少有孩子在行为失控时对自己感到满意。他们需要得到鼓励,以便从错误中学习,并需要弥补损失的办法,父母们需要将自己的态度从羞辱和责备转变为支持和真正的管教,本着爱而不是愤怒的精神,以和善而坚定的方式纠正。这样,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才会重获一定程度的'自尊,在错误中成长。

  还有一本好书名叫《通往幸福的教育》。我们不能做“空心”教育,如果孩子只是有很强的学习能力,知道怎样考出好成绩,却没有自我,不知道为什么而学习,那将是多么的遗憾哪!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是幸福感,每个人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幸福生活,我们追寻这样的幸福,就要帮助孩子实现自我价值。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独特的天赋,当某种方式适合某个生命的时候,你会发现他充满活力与激情,这种感受只有他自己最清楚,我们应当尊重他自我选择的自由。

  家庭教育,首先是陪伴,亲情让孩子有安全感。后来我又读过《你就是孩子的玩具》,我们需要花时间来倾听和回应孩子的需求,而不是孤立和拒绝。有时候孩子可能确实不知道该怎么做,他需要你的指导,提供解决方案或者引导孩子思考解决方法。哭泣是因为他们还没有足够的语言能力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请给哭泣的孩子足够的支持与爱吧,痛哭一场之后,孩子会更容易和你诉说他的心情。如果发现孩子总是闷闷不乐,应该重新评估一下你的日常活动,是否给孩子足够的运动时间、安静时间和各种活动来锻炼孩子的智力和体能。

  接受孩子的性格内向,害羞通常是与生俱来的性格,孩子们对陌生面孔和环境的过度敏感有着遗传学上的根源。他们拥有细腻的内心世界,他们会花时间去分析为什么某些人会做某些事,而且具有奇妙的想象力,害羞的孩子往往会成长为敏感和善解人意的成年人。

  虽然我们至今仍然不时会坠入错误教育方式的漩涡中去,但至少我一直在努力想要成为一个称职的母亲。我们努力的目标不是接近完美,而是不断醒悟。

  后来我读到《原生家庭》,这本书真的是太好了,每个人都有必要读一读。我们能给孩子提供一个什么样的环境,决定了这颗种子是否健康,快乐的成长。这个环境,指的不是多好的物质空间,和多优越的学习资源,而是我们是否能提供一个稳定的充满爱的精神世界。这也是为什么我总要往漩涡里掉的原因,就是我的生活模式从原生家庭受到的影响,我必须要认清楚,为什么我们不容易控制情绪,我们本身的问题,以及上一代的问题,这是一代代传下来的模式,我们不是要责怪父母,我们必须要搞清楚问题的根源。

  《快乐养育法》是非常适合在读过《原生家庭》以后读的一本书。书中讲到了大脑结构,以及孩子大脑的发展顺序,下层脑和上层脑的概念,也就是“情绪脑”和“理智脑”。大脑像一栋双层楼房,当情绪失控时,下层脑情绪的房盖被掀起后,上层脑无法理性思考,也就无法继续发展理智脑。

  需要读的书和需要学习的方法还会有很多,但是我落实的不够好,以致现在还是没能很好的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我需要更多的一步步的改变,这是我们共同的成长。

《正面管教》读后感2

  《正面管教》作为简尼尔森对于正面管教理论体系的整理归纳之作,全书言简意赅,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从中受益,我也不例外。全书围绕孩子成长的两个详细环境:家庭环境的和学校环境,排列了一系列的详细案例,还原孩子们学习和生活中的每一个场景。让读者在读的过程中,如同声临其境,感同身受,引起剧烈的共鸣。在共鸣的同时赐予正面管教的详细应用工具,让每一位父母不仅有一颗爱孩子的心,更有详细的爱孩子的方法,让孩子和父母之前的爱通过正面管教的教养方式链接,让我们的孩子成为有幸福感,有价值感和归属感,能够通过自己影响他人,影响世界的一个人。

  这本书每一个章节围绕一个主题,给出围绕这个主题消失的相关问题及解决方案,读起来轻松明白,条理清楚。比如第三章:“诞生挨次的重要性”,围绕家里有两个及以上孩子可能消失的状况,提出了诞生挨次对于每个孩子的影响,独生子和多子女家庭的家庭氛围等理念,给出了如何运用诞生挨次的学问来鼓舞孩子和引导孩子,让你在遇到孩子战斗,家里混乱不堪的时候能冷静下来给出正确的处理方式。比如第七章:有效的运用鼓舞,提出鼓舞和表扬,鼓舞和批判之间的异同点,给出了如何正确的给孩子鼓舞,给予能量,如何花时间训练培育孩子的一些技能,如何利用启发式提问引导孩子思索等等。书中每一个章节解决一个问题,既可以整本书阅读,也可以翻阅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对父母来说随读随用,有用便利。

  上面提到了整本书的结构,除了结构严谨,这本书中金句频现,每句读到,都让我有如获至宝的感觉,重点的词句值得好好理解和汲取。书中第二十二页提出“赢得”孩子和“赢了”孩子的不同。所谓“赢了”孩子是指大人用掌握,惩处的手段战胜了孩子;而“赢得”孩子则是指大人维护孩子的尊严,以敬重孩子的态度对待孩子(和善而坚决),信任孩子有力量与大人合作并贡献他们的一份力气。这两个词语“赢得”孩子仿佛是父母和孩子最终达到了双赢的结果,而“赢了”孩子其实是父母用自己的权利压制住了孩子,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孩子。表面看大人胜利的`让孩子的听了自己的话,但其实孩子听话的背后隐蔽了什么才是更重要的。

  久而久之,父母总是想赢了自己的孩子,孩子要么变得自暴自弃,毫无主见,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变得胆小怯懦;要么孩子积压心情,觉得自己没人疼爱,总有一天爆发出来,以牙还牙。所以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战胜孩子,而是引导孩子合作,让他们觉得自己是有价值有力气的。“赢得”孩子对于青春期的孩子尤为重要,让孩子觉得自己和父母之间爱在流淌,才不至于将他们越推越远。

  书中第八页和第一百一十页,提出了在孩子消失心情问题的时候如何应对。第八页提出的“转移留意力”法对于低龄的孩子大哭大脑的时候,可以适时的让他们止住哭声,分散心情。而“我要抱抱法”的拥抱是战胜一切的力气,无论是对于父母和孩子还是对于夫妻都是法宝,当我们觉得生生气怒哀痛各种心情下,假如对方给一个拥抱,我们就会觉得被关爱,被观察,心情就好了一大半。这一点我们家姐姐做的特别好,每当我生气难受的时候,或许是跟她完全不相关的事情,她也会过来说:“我想抱抱你”这个时候我会觉得孩子经常是我们的老师,有时候做的比成年人更好。所以尝试说:“你可以抱抱我吗”或是“我需要一个拥抱”或许能解决你和孩子之间的大部分问题。

  读书,学习不能解决我们育儿中的全部问题,但是可以经常给我们一些方法,让我们学会如何懂得爱孩子,如何更好的爱孩子,《正面管教》无疑就是这样给我们详细方法,同时给我们前行力气的书籍。

《正面管教》读后感3

  20xx年寒假开始之前,学校给我们发放了一本教师共读书目——由美国简 · 尼尔森等三人共同编著的《教室里的正面管教》。作为一本写给教育工作者的“工具书”,里面谈及了:正面管教作为一种鼓励的模式,在被教师运用到教室里去解决问题的时候,就涉及到教师的领导风格、学生的行为目的、师生之间的联结和沟通、生生之间的关系处理等各种各样的影响因素。为此这本书提供了多种有效而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来解决涉及到这些因素的问题,间插多位教育工作者运用正面管教理念解决问题的实例,给了我们对正面管教更具体、更直观的认识和理解,也让读完此书的我受益匪浅。下面谈谈我的几点感悟和收获:

  一、鼓励是正面教育的核心。

  正如书中摘录的鲁道夫 · 德雷克斯的话所说,“丧失信心是所有不良行为的基础。”阿尔弗雷德 · 阿德勒也说,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只有孩子们对未来满怀希望和欣喜,教育才成为可能。”鼓励就像阳光雨露,给成长中的孩子带去力量和希望。因此在我们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妨谨记并用行动让孩子们谨记以下三个帮助孩子们在学校和人生中成功的三个信念:1。我能行;2。我的贡献有价值,大家确实需要我;3。我能够以自己的力量做出选择,对发生在我自己身上和我的群体中的事情产生积极影响。当孩子犯错时,鼓励他接受错误并承担责任;当孩子遇到困难时,鼓励他看清目标、找准方法、勇往直前;当孩子达到目的时,鼓励他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二、转变思维,从问题行为的根源找方法,更好地鼓励。

  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冰山理论,我们看到的人的行为就像浮在水面的冰山,在水面之下的则是更为复杂的人的心理。因此正面管教比一般管教方法更多的关注水面之下的部分,把学生的各种不良行为归结于四种错误目的:寻求过度关注、寻求权力、报复、自暴自弃,并挖掘出其目的反映的“密码信息”,给教师或父母提出相应行为下对孩子作出回应的建议和方法。在活动案例【冰山丛林】中,书中更根据四个错误目的'给出了相应的鼓励话语,为教师解决孩子的不良行为提供一定的借鉴。用鼓励代替责罚,也能让学生更愿意去面对错误,承担责任,从而改正并进步。

  三、相互尊重即相互鼓励。

  “当教室管理以相互尊重为基础时,学生们在学业和社会情感技能方面都会学得最好。”除了一般的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在教室里的教育过程中,更应该有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和尊重,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相尊重。由此鼓励者和被鼓励者这两个角色也不应该只由两种人去扮演。《教室里的正面管教》告诉我:尊重学生,教师应该学会在纠正学生之前先建立情感联结,这时我们则需要像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所说的去做:“用一个人的眼睛去看,用另一个人的耳朵去听,用另一个人的心去感受。”学生之间的相互尊重也是如此。那应该如何学会相互尊重和教会学生相互尊重呢?书中为此给我们提供了4个赋予力量的相互尊重的沟通技巧:1。说到做到;2。少即是多;3。头脑、内心和直觉;4。网球比赛。学会互相尊重,让对方感受到你的理解和肯定,本身便是对对方的一种鼓励。

  和善而坚定,和善即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理解,坚定则是教师能够始终用鼓励对待孩子的态度。这不仅是从《教室里的正面管教》中体会的一些感悟,更多的需要我们加以思考的同时、活学活用,把所学的方法落实到行动中去!

《正面管教》读后感4

  近段时间读了《正面管教》这本书,也看了邓老师写的读书心得,当时很是心动,很认同书中提出的正面管教和善而坚决的理念,认为与我的组织上课理念很是接近,但系统、完善、深刻的太多了。后来由于上班期间太忙,始终没能有时间认真读这本书。后来,我迫不及待地买来这本书,认真研读了一个多月,一边读,一边勾划,一边回顾和反思,记录自己的感悟。感觉自己以前的熟悉真是太肤浅了,此次阅读,对于正面管教有了一个更深刻、更全面的熟悉,现将我这段时间的学习体会整理下来。

  《正面管教》这本书出自美国训练学博士、心理学家简·尼尔森博士,是一本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书中反复强调: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处也不骄纵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决”的气氛中,才能培育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力量,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果。书中主要介绍了如何运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获得这种力量,并且用了特别多的案例来告知我们如何有效地与孩子沟通,以及为什么这样做背后深层的缘由。书中令人信服地讲解了家长和老师为什么必需这么做的深层蕴涵,以及如何正确解读孩子的错误行为背后的信息,该怎样实行最有效的应对方法。

  成年人对孩子的引领和指导是很重要的,但是孩子应当得到同等的尊严和敬重;他们也应当有机会在和善而坚决而不是责难、羞辱和苦痛的氛围中进展自己所需要的人生技能。我们经常剥夺孩子以负责任的方式作出贡献来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的机会,然后却反过来埋怨孩子,嫌他们没有责任感。这也正是我们的现状,我们大人制定了规章而不是由孩子们争论制定却要求孩子们必需遵守,否则就要受到惩处,而且是以“我爱你,我这是为你好”的名义。我们嘴里说着爱,却面目凶恶,怪不得孩子们怀疑,反叛。我们必需明白,给孩子们供应机会,培育他们的责任感和上进心,是我们不行推卸的责任。

  书中几次提到这样两句话:“我们毕竟哪里得到这么一个荒诞的观念,认定若想要孩子做得更好,就得先让他感觉更糟?”“孩子们在感觉更好时,才会做得更好。”我很受触动。面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劝阻不起作用时,我一向认为“做错了就应当受到惩处”,惩处会促使孩子做得更好并成为更好的人。我像许多人一样被惩处的当时效果所愚弄,同时怀疑着孩子们为什么“不长记性”。

  正面管教不以任何责难、羞辱、或苦痛(肉体上的或精神上的)作为激励手段,它以相互敬重与合作为基础,把和善与坚决融合为一体,并以此为基石,在孩子自我掌握的基础上,培育孩子的各项人生技能。对比有效管教的4个标准,特殊是对管教子女方面,我很惭愧,我所采纳的训练管理方法,并不都能满意这些标准。许多时候我作为一名家长,帮孩子报爱好班也没有考虑到孩子喜不喜爱就帮他报了,经常强迫他做一些他不喜爱做的'事情。

  尼尔森告诫我们,我们言行背后的感觉比我们做了什么或说了什么更重要,我们做了什么永久不如我们怎么做的更重要。假如我们能时刻问自己,“我这样做是在赐予孩子力气,还是在挫伤他们?”我们在对待孩子时就会更有效。怎样对待孩子的不良行为?德雷克斯强调鼓舞,并且认为这是大人在关心孩子时应当学会的最重要的技能。他说过多次:“孩子们需要鼓舞,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舞,他们就无法生存。”尼尔森认为,通过鼓舞来关心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最好的方法,这的确是不简单做到的事。鼓舞不是赞扬,鼓舞是给孩子机会,让他们培育“我有力量,我能贡献,我能影响发生在和身上的事情,我能知道我该怎么回应”的感知力。鼓舞是教给孩子们在日常生活和人际关系中所必需的人生技能和社会责任感。鼓舞可以是简洁到一个关心孩子感觉好起来从而做得更好的拥抱。

  我很圆满到现在才看到这本书,才了解正面管教的训练理念。心底无私,天下宽。我的孩子们都在渐渐长大,假如早些了解,我们的亲子关系可能会更好,我们的相处可能会更欢乐。所幸,我发觉书中所提到的一些原则和方法可以连续运用于我们的生活或工作中,比如乐观的暂停、相互敬重等,遇见另一个自己,我信任我的工作和生活会因之更和谐。

《正面管教》读后感5

  读《正面管教》这本书已经是第二次了,每次读都有不一样的收获!但读完之后又会忘掉很多,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时有时又回到了原点,然而我还是要常忘常学,以作自勉。

  《正面管教》这本书所说的大部分原则是针对几个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运用,以及大人们的正确态度。书里讲到的工具有:

  1、花一些时间让自己冷静下来,因为你在感觉好的时候才能做得更好。

  2、决定你自己要做什么而不是让孩子做什么。

  3、让孩子预先知道你会怎么做。

  4、和善而坚定的行动,而不是光说。

  5、如果必须要说,语气要和善而坚定,而且说的越少越好。

  6、以情绪上的撤出让自己避免开权力之争,等双方都冷静下来以后,关注与解决问题。

  7、用日常管理表来避免权力之争。

  8、要避免就寝前的斗争,你可以一边给孩子盖好被子,一边和孩子分享一天中最快乐和最伤心的.事情。

  9、通过让孩子参与解决问题来避免权力之争。

  10、对孩子间的争端置身事外,或“让孩子们处境相同”。

  11、要先安慰大人的孩子,然后让这个孩子和你一起去安慰被打的孩子。

  12、表达对孩子感受的理解。

  13、给孩子一个拥抱。

  14、运用你的幽默感。

  15、让孩子参与晚餐的计划、烹制和打扫。

  16、设计一些暗号来提醒孩子该做什么。

  17、给孩子提供选择,而不是要求。

  18、用“你一……,我们就……”。

  19、用零花钱教孩子学习管理金钱,而不是用作奖励和惩罚。

  20、安排特殊时光。

  21、家庭会议。

  ……

  没有罗列出来的还有很多,我自己运用最多的是“家庭会议、日常惯例表、清单、负面情绪表以及每日自评分”,然而还有那么多的不尽人意,还是忍不住的对孩子会吼叫、会自责。随着年龄的增长记性越来越不好,脑子里填满了无尽的事情,总也做不完还记不起来,就用每日清单来解决,腾出大脑空间还能有序的做完每日事件。家庭会议呢就会充分调动家庭中每个成员的积极能动性,让每个人都有自主权和使命感(当然我家坚持的不太好)。日常管理表就对孩子很有帮助了,让孩子自主制定每日惯例,不合适及时更改,这样时间长了孩子有个好习惯家长也解放出来了。我最最喜欢和受益的就属每日自评和负面情绪表了,做完自评然后对自己的负面情绪做个深度解析就一切烟消云散了,等到再有脾气的时候会想到已经解析过的问题换种做法大家就都能接受了。还有很多需要我们作为家长来一一改善和实践的,真的是家长做到了孩子也就跟上了。

  相信榜样的力量,要想孩子是自己心中理想的样子,就先把自己变成那个理想的样子!我们做到了孩子也就做到了。一起砥砺前行吧!给自己加油!

《正面管教》读后感6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促使着人才全球化的进程,教育也逐渐被人们重视。社会、学校、家庭围绕着孩子的教育都在做着不断的尝试和努力,但是应该怎么教育孩子呢?

  前段时间大部分的孩子都在经历期末考试,一时间各种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上吊的片风行朋友圈。网上也有网友分享原本以为期末复习是查漏补缺,复习了才知道需要女娲补天,补着补着才发现还得请精卫来填个海,最后才发现,其实,最好是请盘古来重新开个天地。足见陪娃写作业和辅导功课的功力了。还有朋友圈里各种领走你家女婿、女儿,气出脑淤血、心脏支架、手掌拍断骨折的',都在诉说着辅导功课的辛酸苦辣。

  《正面管教》一书中主要告诉父母和老师们: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或许这在老师和家长看来是一件充满理想的事情,但是只有孩子在种和善、和谐、坚定、正面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尊、自律、充满责任感、拥有合作精神以及自己解决问题能力的孩子,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

  生活中我们发现惩罚和娇纵或许会取得短时间内的效果,但时间一长它的弊端就会显现出来,孩子会变得叛逆或者唯唯诺诺,正面激励会让孩子学会理解、尊重并找到自己的价值,愿我们已正面来引导每一个孩子。

《正面管教》读后感7

  以前在樊登读书会听过这本书,时间久了忘光了,前天偶然机会再听樊登老师讲的时候感悟颇深,有些感悟记录下来。

  在本书《正面管教》中心就是一句话:和善而坚定。也就是说,家庭教育有爱也要有边界,有原则。光有爱没有边界就成了骄纵,光有原则没有爱,孩子就不会听我们的,只能解决短暂问题,如果我们感觉教育孩子很费力,那么说你的方式肯定是有问题的,甚至也只能是解决短暂问题。

  记得以前看过一句话,爱是一切问题根源,爱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办法,大人问题也是如此,其实孩子也是如此;孩子在3岁之前我们可以给予无条件的爱,哭闹时就要去哄,3岁以后孩子已经懂得很多,这个时候不能光有爱,还有有边界。但是孩子又跟大人不一样地方在于,孩子对于事情的理解方面,更多靠感知力,解读能力很差。书中举例子,二胎来到后,因为小宝宝不会照顾自己,家里更多精力观照老二,老大就错误认为当自己是个小宝宝,爱哭闹,需要奶瓶,尿裤子爸爸妈妈就会照顾自己,结果是适得其反,阿黛尔解释并非事实,只是他通过感知得来的,他的行为取决于他认为的事实。其实这个时候孩子是需要关爱,一个拥抱一个无言的暗号就可以满足孩子。通常这个时候大人往往就会更加气愤,其实越是愤怒,呵斥效果越差。让他感知父母是爱她的胜过千言万语的教训来的快。

  爱是教育的前提的话,那么原则才会让这个孩子更加健康自信成长呢。何为原则,何为边界。为何要对小孩有原则,有的人喜欢对出问题孩子说,那是孩子天性,实则是大人对孩子的骄纵。我们要尊重孩子,但是要知道孩子以后也是社会人。我们不教育,迟早会被社会教育。有人说小孩子不懂法律,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日常小事告知他。这让我们想起前段时间,关于大连14岁男孩猥亵10岁女孩不成将其杀死的案件,如果说14岁还不构成法律责任的话,那么未来这个孩子也将是父母的终生负担与遗憾,因为这个孩子这么小就做出这样事情,没有走向社会,完全是家庭教育造成的,父母还以为对孩子的骄纵是爱,实则是害,今天的`结果可以说是父母一手造成的。今天能杀人,并且杀人后如此淡定,还在同学群云淡风轻的谈起此事,可见“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积土成山,积纵成害呀,再比如李双江儿子李天一也是一样,孩子后半生就这么让父母给毁了。

  本书中介绍几种家教类型,严厉型,顾名思义有原则,缺乏爱的沟通;骄纵型,放任,给予无限自由,没有原则,有爱。正面管教型,是既要有爱也有原则。在现实中,每每遇到问题我们都会头痛,其实每一次问题都要把他看成学习机会,跟孩子一起解决,先给孩子一个拥抱,让孩子感受到归属感,让孩子感觉到被尊重,同时由要告诉孩子我们的感受,当孩子不哭闹时候,再去训练孩子,告诉孩子该怎么做。书中案例,如何解决孩子早晚作息问题。可能我们会遇到,到了该吃饭时候不吃,该刷牙时候,去玩玩具,该睡觉的时候,却要看绘本.....等等一系列问题,也都是我面对的。本书观点是:让孩子参与到日常作息计划中来,征求孩子意见,一起参与制定晚间作息时间表:哪个时间段玩游戏,哪个时间看动画片,哪个时间运动,哪个时间要刷牙洗脸上床,上床进行几个游戏后要关灯睡觉。包括早晨要穿什么衣服,提前一天跟孩子沟通好,这样早上时间就很轻松。甚至早餐吃啥,当让孩子参与制定这些后,早晚时间都会很美好轻松了。通过让孩子参与制定孩子有了归属感和价值感,孩子有动力。这样做起来不费力还有效。

  赢得孩子还是赢了孩子这是一个我们选择。当我们赢了孩子,孩子就选择输了。教育孩子的路上,自己还有很长路要走,未来要正视自我问题,自我成长,孩子才会成长。

《正面管教》读后感8

  今后的社会最缺少的是什么?两个字,人才。人才是什么?简言之就是有用的人,这个有用的人包含了很多,比方:作为人的良好的道德品质,优秀的办事能力,或是一技之长的技术能力??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从孩子一出生,我们这些做家长就在给他们做着不断的规划,为了让他们成为我们想要他们成为的人。在我们“好心〞的规划化中,他们在一代代失去这个

  年纪该有的童真与幸福。现在的孩子们固然可以有着衣食无忧的物质生活,但是他们是否真的幸福?我们作为家长又是否真正的关心过孩子们的内心需求和精神世界呢?何为养育?其实就是生养和教育。生养孩子,就是赋予他们生命力,让他们吃饱穿暖茁壮成长;而教育就是用最适宜有效的方式让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绽放自己的生命力。所以作为家长,养育自己的子女是一种责任更是一个不断需要我们家长学习的课题。

  《正面管教》,这一书,分享给家长们的就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教育方式。作为孩子父亲的我,在阅读了这书之后也浅谈一下自己的感悟和体会,与之共勉。

  父母是子女们的第一任老师,并且是影响终身的人。家庭教育对于孩子最初的身心成长,特别是孩童时期的子女的影响特别的大,可以说那是孩子们唯一接触的社会关系。当自己的孩子再成长一些,步入了校园课堂生活之后,学校环境的影响对于孩子越来越大,甚至开始慢慢超越家庭环境在那期间的影响程度。最后当自己的孩子在全部的校园学习生活结束之后,有了属于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之后,他们会再次回归家庭关系。因为家庭环境的重要性不可小视,作为家长的言行举止会在每日的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的孩子,这个就是所谓的言传身教。我们要选择最适合我们自己家庭关系和环境的教育方式来教育自己的子女。

  生活在这个社会中有千千万万的家庭,现在与我相同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子女的教育。其实不管用什么方法,教育的方式可以简单的分为两大类:积极有效的和消极无为的。

  1、积极有效的教育方式就是这本书中向我们推荐的正面管教这样的方式。

  2、消极无为的教育方式就是那种相对极端的方式,例如:骄纵式的教育方式,过度的的宠溺自己的女子;严厉式的教育方式,过度的控制,严厉的管教,似乎将子女视为自己的私有财产。身为家长的我们选择何种方式教育自己的子女是会深深的影响孩子未来的学习和生活的。

  为人父母,总希望给孩子最好的教育,自然是希望自己在教育中有自己独到的方法,但是方法再多也多不过生活中发生的各种问题。因为方法是死的,第29页共32页

  人是活的,在学习方法之前,我更倾向于先了解,为什么别的家长用这种方法教育孩子就能成功?为什么我的孩子身上会存在一些不良的行为?又是什么因素导致的呢?等等。只有追根溯源找到问题存在的本根,我们才能有效的对症下药,了解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之后我们才能真正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首先要改变我是家长听我的权威思维误区。

  我们作为家长要改变一个思维误区,孩子是我们的骨肉,不是我们的私有财产。我们生养了他们,但是我们没有权利,盲目的、没有原那么的.让他们成为我们想要他“成为的人〞。这个是多么自私的父母才会做的事情啊。设想一下,我们年轻的时候学习成绩不是很好,拿不到班级的前一名,我们被我们的父母打骂的时候是何种感觉?而现在我们为人父母却反过来要求我们的孩子成为班级第一,年级第一,甚至是全校第一。看看这个是多么苛刻的要求。他们仅仅是个涉世未深的孩子。这个是真的为孩子们好么?还是冠名了“为孩子好〞来实现我们年轻是未曾做到和实现的人?孩子不是我们拿来实现我们愿望的对象,而是造就未来更多不可能的事情的梦想家。我们不应该做折断孩子梦想的侩子手,而是应该做孩子梦想的灯塔、指南针,帮助他们找寻方向,为他们插上翅膀,向着他们梦想的方向起飞。

  于此同时,要给予孩子更多的是尊重和理解,这个我觉得是开启与孩子沟通的第一步,只有赢得了孩子对我们的信任,他才愿意真正翻开心扉与我沟通他内心的想法。当然我们表达的态度和气氛首先是要给孩子营造一种友善的气氛,这样他才愿意听我说或是跟我说。

  其次,孩子的成长总会遇到各种问题,了解问题,才能解决问题。

  我觉得更需要了解的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好的坏的行为产生,但是产生各种行为的最终导向是一样的,就是孩子在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以前我们总是会抱怨我们的孩子不听话,让他不要做什么他就是会反其道而行之,越是让他不要做的时候,他越是要做,让他往西越是往东。然后我们会将这样的行为归结为孩子的叛逆。现在我们换个角度看看这个问题,他为什么不停话?是不是他在用这种叛逆的方式表达他的不满,表达他对于家长对他的无视的对抗,或是简单的说,他就是有一种不平安感,害怕失去父母亲的爱。然后他通过跟我们“反着干〞的事实来引起我们的关注。其实身为家长的我们会因为工作的忙碌而忽略孩子很多的感受,往往正是这种忽略让他慢慢养成这样的行为态度。然而一旦养成这种不良的习惯,我们可能要花上2倍、3倍甚至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想更多的方法来改变孩子的不良习惯。了解了这些,现在会试着花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我们可以采取和孩子约定一个只属于我们彼此的“特殊时间〞,在这个时间里暂时丢开一切,仅仅和孩子共同相处玩乐学习,一同成长。“赢得〞孩子对我们的尊重。

  最后,我们生活的环境是怎么样?我们是怎样的人?会直接或间接在孩子身上显现,成就或是影响一个孩子。

  对于孩子而言的环境其实是可以分为两类的: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

  学校的环境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气氛的营造,师生之间的尊重沟通,同学之间的友善相处,俗话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些均能改变孩子,但这个问题是作为家长无能为力改变的。对于家庭环境,我们要了解我们自己的原生家庭环境和气氛是如何?是遇事积极合作的、还是相互抱怨的,这个首先会给我们的家庭定下一个家庭环境的基调。而日后我们的育儿行动中也会慢慢改变这个气氛,会趋于更好,亦或是更糟。我们与孩子共同营造的家庭环境的好坏会直接间接的影响孩子的各方面的身心成长。一个好的家庭环境它一定是拥有一种和蔼的、坚决的、富有爱的力量的环境。当然,在育儿行为中,家庭成员越多,参与的对子女教育问题上的意见和分歧也就越多,所以要建立好的家庭气氛首先就是要建立统一的家庭成员战线。在这个战线中,我们家长之间要相互约定,不可以用消极的抱怨的方式对待家人。这个行为其实是另一种的骄纵孩子,因为孩子很会看颜色,他会在家人之间对教育产生分歧时找那些“最容易心软〞的家人,然后哭闹着,让他们站在自己的一边,这样慢慢就衍生出众多的骄纵的教育模式的家庭。良好的环境是要让孩子学会彼此坦诚交流,然后用爱和包容来影响和改变家人。让孩子懂得争执、讨论是为了更好的找寻问题的答案,然后找出解决方案,最终趋向统一。

  同样的良好的家庭环境的建立首先在与家庭中的每位成员本身。从我这个父亲开始自省和改变。

  我是积极向上、热情、真实、真诚的人,那作为家长,我就要用这些人格魅力影响孩子,不是让孩子屈服在自己的威严下,而是要孩子仰望着说:“看,我拥有一个多么高大的爸爸,我要成为他这样的很棒很棒的男人!〞这个就是让孩子在影响中找寻真正的自我,让他了解他是社会人,是社会人就有社会责任感,就有在社会生活的行为导向。我们身为家长其实很多时候小看我们自己孩子的大脑,虽然他们是孩子,但是他们会用自己的眼睛记录看到的,用耳朵记录听到的,很多生活的道理他们就会这样似懂非懂的吸收,在幼小的脑海中落下根,慢慢成长发芽。有时候我们是不是会发现从我们孩子口中会不经意间吐露出那些经典而又老成的话语,开始跟你凯凯而谈人生真理了。我们甚至不知道孩子是什么时候学会的,忘记了什么时候,什么人教过孩子这个人生道理。这就是社会生活和我们不经意间的生活相处中对孩子深深浅浅的影响,作为家长的我们与其花时间想方法让孩子去参加各种补习班、钢琴班,不如让孩子用最真实的心拥抱大自然,在自然中自然而然学会更多的道理,懂得为人的根本,学会自我思考和发现自然。而这个时候的我们,其实才是最需要学习的人,学习让自己如何成为拥有正向能量的人,这样我们才能教予孩子更多的爱与信念,在这种教予中孩子会体悟到更多的关心和责任。言传身教总比呆板的说理强的多,这个可以更加真实的让孩子体会到,了解到一切的成功都源于做人,做一个怎样的人。这个是最原生最初的也是最真实的自己。希望通过家庭教育,让我成长,更让孩子成长,我愿“赢得〞一个先学会做人的孩子,“赢得〞一个拥有正面力量的孩子,“赢得〞孩子一个光明的未来。而不是“赢了〞孩子对我的顺从和依赖,那其实是在孩子身上输了自己,输了一个父亲的职责。

  最终祝愿天下的父母都能在不断地努力摸索中造就更多美好的未来星和梦想家,相信未来一定更美好。

《正面管教》读后感9

  最近我读了简·尼尔森的“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正面管教》,该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涉及孩子心理、行为、认知、教育等方面的经典理论,使我受益匪浅,尤其是书中第7章讲述的:有效地运用鼓励,让我更深入地认识到鼓励而非赞扬,书中说到:“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是的,孩子们需要成人的鼓励,才能茁壮成长。那么什么是鼓励呢?首先我们要将鼓励和赞扬有效的区分开来。作者也提出我们给予孩子的是鼓励,而非赞扬,这一时让我十分困惑,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吗?难到我们不应该给孩子们赞扬吗?

  带着疑问我继续读下去,慢慢地才了解到话中的含义。鼓励的学问非常深,平时我都没有好好地运用鼓励,而书中从假设干个方面加以阐述,比方时机、相互尊重、着眼于优点等,让我们了解到什么才是有效的鼓励,自我反思,我在该方面存在很多的误区,比方:我经常会用到这么一句话赞扬孩子:“你真是一个乖孩子,听话、懂事,是大家学习的典范!〞在这种赞扬下,该孩子会很快乐,会满脸灿烂,她会觉得“大人认可我,我是有价值的〞。作者提出:赞扬指向了做事的人,使得做事的人常常基于“别人会怎么想,怎么看〞的考虑来做事。当没有得到别人的认可时,他会茫然与疑惑。

  这位孩子〔长大后就是成年人〕可能会形成一种完全依赖于别人的观点的自我概念,可能会变成:“讨好者〞和“总是寻求别人认可〞。而鼓励是指向人的行为的,常常启发对方思考“我是怎么想的〞、“现在该怎么做〞、“我

  学到了、感觉到了什么〞等,它能让人内省,更多地让人思考并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无需他人的认可,最后形成自信、自立的态度。小班的孩子年龄小,自我反思的能力比拟差,所以老师在此运用的赞扬可能要比鼓励更多一些,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年龄的增长,我之前的那句话只会使孩子们变得“变动〞,缺乏自信。是作者让我了解到同一句赞扬鼓励的话对于不同的孩子,它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我们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性格等真诚而恰当地赞扬和鼓励。

  该书给了我很多启示,让我在经后的工作中学习更正确、正面的方法管教孩子,让孩子在自信、自立的环境下快乐健康的成长。

  疫情期间我又读了一遍《正面管教》这本书,读完之后我对“和蔼而坚决〞这几个字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首先要尊重孩子的态度坚持已同孩子商定的守则。其次是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防止过度控制或骄纵。

  一、寻找不良行为的原因

  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是因为他们在以错误的方式追求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时,很可能是因为家长没有给予孩子足够的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因此对于孩子的不良行为,作为家长不要生气,而需自我检讨。

  二、使用正面管教的方法

  〔一〕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

  1、表达对孩子感受的理解。

  2、表达对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宽恕。

  3、告诉孩子你的感受。

  4、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

  〔注意:当孩子犯错时,千万不要啰嗦,不要说“我早就说过……〞。这样的话语,对于解决当前的问题无益,只会增加孩子的反感〕

  〔二〕多问启发性问题

  在孩子犯错时,不直接告诉孩子要怎么做,而是多问启发性问题,如“发生了什么事?〞“你觉得原因是什么?〞“你觉得该怎么办呢?〞“下次怎么防止呢?〞。这不但可以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还能引发孩子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三〕积极的暂停

  当发生冲突时,给双方情绪缓冲期。如果孩子还小,家长可以同孩子一起“暂停〞,如一起阅读。如果孩子比拟大,可以提前和孩子沟通,如果发生冲突时,你会先暂时离开现场,等你们都冷静下来了,再一同商量解决方案。

  〔四〕决定自己做什么,而不是孩子做什么。

  当孩子反复出现某些不良行为时,不要去唠叨孩子该怎么做,而是告诉孩子你自己会做什么。如孩子总是将脏衣服乱扔时,不要去强制要求孩子把脏衣服放到脏衣篮里面,你只需告诉孩子你只会洗脏衣篮里面的衣服,并和蔼而坚决地实施。

  〔五〕教孩子从错误中学习

  首先我们自己要做到把错误当成学习的'时机,而不是在犯错后垂头丧气。在犯错后勇于成认错误,并积极寻找解决方案,便是给孩子树立了正面的典范。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错误,接受自己的错误,同孩子一同寻找解决方案。

  〔六〕定期开家庭会议

  每周可以设定固定的一天开展家庭会议。由家庭成员轮流主持。

  家庭会议的内容如下:

  1、表达对家庭成员的感谢,并举出实例。

  2、专注于前段时间出现的问题,并到达全员一致意见。如未到达一致意见,该问题推迟至下次家庭会议。

  3、讨论家务事分配,鼓励孩子承当家务活。

  4、方案家庭活动。

  5、分享错误经历,并一同讨论解决方案。

  我们往往对孩子有着诸多评判、期望、指责、失望、愤怒。但事实上,爱和快乐才是我们管教孩子的全部目的,向他们表达无条件的爱,承当起自己的责任,把错误当成学习的时机,寻找积极的方面,和蔼而坚决地对孩子说“不〞,帮助他们找到真正的“是〞,是我们为人父母、师长可以、更应该采用的正确教养方式。

《正面管教》读后感10

  “最惹人讨厌的孩子,往往是最需要的孩子”。看到这句话,我就想到二年级的李__,他上课时永远坐不端正,常常趴桌子上,或站起来不好好坐在凳子上。喜欢插话,走路永远不在队伍里,磨磨蹭蹭地落在班级后面,作业不能按时完成,订正时从来不按老师的要求写……跟他讲道理,有时也威胁,单独留下来教育批评。可是一直收效甚微,但我一直认为他不是一个笨孩子,所以还是愿意在他身上花费很多的心思,争取对他有更深的了解。而现在在我看了《正面管教》书中的这句话,忽然领悟到,这个让我如此头疼的孩子的种种行为不正是缺爱的表现吗?我决定在接下来的相处中,用“爱”收服他。

  当然,我不知道最终结果会怎样,但我坚信,书里描写了这么多成功的案例,而我也会改变他的,即使达不到完美的效果,至少会引导他往正能量的'方面转变,也应该是令人欣慰的。

  期待中……

  我会把从中学到的可操作性强的方法,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努力将这些方法运用到平时的教育教学和教育自己的孩子中去,真正让学生受益,让孩子收益,从中感受做老师的快乐,做妈妈的快乐!

  《正面管教》——如何不惩罚,不骄纵地有效管教孩子。它确实是管教孩子的“黄金准则”。

  《正面管教》读后感当教室管以相互尊重为基础时,学生在学业和社会情感技能方面都会更好。书中的一些方法非常值得学习。比如有限的选择,这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就非常好。孩子在这个年龄还不能很明确的做出判断和选择,如果我们问封闭的选择题,对他们来说才更合适更好接受。比如你问一个学生你想坐在哪里?他会无从选择。但是你问他你想坐这里还是那里,同时指出两个位置,他会很快给出答案。还有“只做,不说”这个方法,书中说到,如果班级太吵,不要一直说“不要讲话”,可以尝试关一下灯,快速集中学生注意力,让学生把关注点放在你身上。对于年龄小的孩子,要用和善而坚定的态度,坚持到底。

  正如德雷克斯说的:“闭上你的嘴,行动”。启发式问题也是非常好的方法。遇到事情不要直接告诉学生该如何去做,而且多询问。比如:发生了什么事?你们有什么感受?你们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其他人是怎么牵扯进来的?你们有没有解决办法?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推论能力和承担责任的能力。除此以外,转移行为、什么也不做,决定你自己怎么做?尊重的说不……都是非常好的教育方法,我也会在教学过程中去学习和实践。

《正面管教》读后感11

  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学校中度过的,现在的老师们普遍实行的是以奖励和惩罚为基础的管教方法,其目的是为了控制学生,我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由于我面对的孩子年龄比较小,时常也会因为这件事情感到头疼,今年我利用寒假的时间读了《教室里的正面管教》一书从中收获颇多,下面我就谈谈我从书中获得感受。

  正面管教是一种不同的方式,是让学生们参与专注地解决问题,而不是成为惩罚和奖励的被动接受者。在接受过正面管教培训的教师们的教室中,学生们能受到尊重的对待,有热爱学习的勇气和激情,并有机会学习人生成功所需要的技能。正面管教的愿景是,孩子们在学校里遭遇失败时永远不会被羞辱,而是通过有机会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感觉自己被赋予了力量。这是这本书中对正面管教的解释,虽然很多可能都是从中小学方面考虑的,但是我觉得同样也适合与幼儿园,因为每位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而且每位孩子都需要得到尊重,尤其幼儿园的孩子,他们虽然年龄比较小,但是更需要得到尊重,让孩子们从小就学会尊重别人同样也要得到别人的尊重。

  另外书中讲到的帮助孩子们在学校和人生中成功的三个信念:我能行;我的贡献有价值大家确实需要我;我能够以自己的力量做出选择对发生在我自己身上和我的群体中的事情产生积极影响。以及帮助孩子们在学校和人生中成功地四项技能:我能自律和自我控制;我能与他人相互尊重地共事;我理解我的行为会如何影响他人;我能够通过日常的练习发展我的智慧和判断能力。虽然有一些对于幼儿园的幼儿来说他们不懂这是什么意思,不知道这是在讲什么,但是有一些是他们必须具备的。比如我能行我们必须从小培养孩子的自我肯定意识,这样才更有利于他们今后的发展,不管他们做什么事情才能更自信。还有我能自律和自我控制,有时我们与家长沟通时经常会提到孩子的控制力,幼儿年龄小他们的控制力也相对较弱,但是我们一直在慢慢的培养孩子们的控制力,比如再做某件事情时他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力度等。

  这都是在幼儿园中孩子们需要学习和掌握的技能。在平常的带班过程中,我通常都是以奖励的方式让孩子们达到我想要的效果,以惩罚的方式让调皮的孩子安静下来,从而忽略了孩子们内心真实的想法。通过读这本书我觉得我得改变我以往的带班方式,要让孩子们学会为自己做的事情承担后果,而不是被动的接受惩罚。他们还能学到即使当自己无法控制所发生的.事情时,他们也能控制自己对所发生的事情的反应。孩子们在得到倾听时会更愿意倾听别人。通过倾听别人的反馈他们能够获得对自己的情感和行为的理解,在一种没有威胁的环境中,孩子们会愿意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当出现问题时,孩子们会探究发生了什么事,什么导致了这件事情的发生,他们的行为如何影响了别人,以及他们如何做才能在将来避免或解决这样的问题。这才是我们教育的目的。

  孩子们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鼓励对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但是我们也要适时地鼓励根据孩子们的发展需要做出及时的鼓励。这是这本书带给我的感受,相信在实际运用中会带给我更多的益处。

《正面管教》读后感12

  “为什么付出了那么多,却没有效果?”最近这个问题总是萦绕在我的脑海。批改着学生的作业,我满腔怒火。很明显大家都进入了倦怠期,有的孩子拿别人的作业顶替,有的孩子自行缩减了作业数量,有的孩子直接自暴自弃不再交作业……有段时间进入课堂的第一件事不是讲课,而是灌输心灵鸡汤,可是还是不见起色,不觉得有些着急。

  恰巧本月的阅读书目是《正面管教》,不得不承认是它缓解了我的复杂情绪。其实这本书早在我的书橱上躺了三年之久,买它的初衷是想借鉴学习从而教育我那调皮闺女,没想到在这焦躁时刻却起到了安抚情绪的作用。之前翻看的时候仅限于看,未曾应用于实践,而近来试用了几次没想到竟然收获颇丰。

  抓住鼓励的时机

  书中出现频率很高的一句话是“大多数成年人错误地认为要使孩子们做得更好,就得先让他们感觉更糟” 。的确,我也曾习惯性地这样认为。前些天上课当我直接公布未完成作业的名单时,有个孩子带有怨气地提出了质疑,他认为自己完成了,而我只是鸡蛋里挑骨头而已。我压住了怒火,但在讲评作业的时候不忘又说了他几句。很明显他不怎么服气。但是我早已被他潦草的书写和不认真的'态度所激怒,每次总会借机进行一番说教。在他身上下了不少功夫,奈何收效甚微。

  前几天,当我改他的作业想挑毛病时,突然想起来简·尼尔森提到的鼓励的时机。彼时,我不愿再被“原始脑”支配,既然他都完成了为什么我还要放大那百分之十五的缺点呢?专注于“赢了”他又有何意义呢?于是我在批语上写下了“对照着优秀作业修改补充,最近进步很大,加油”。之后批改作业时我不再关注他书写的问题,坚持以鼓励为主,没想到今天结束课到提问环节时他竟然开了麦询问了我重点,并且跟我吐槽周末的作文好难写。持续的鼓励竟然解决了困扰我的一大问题。原来并不是付出没有成效,而是付出偏离了正确的航道。

  参与计划的制定

  自减少外出以来,女儿的生活就变得单调起来,她总是在我闲暇时想方设法缠着我陪她消遣,而我忙碌的时候她偶尔自觉地打开电视偷偷地看起她喜欢的动画片。当看电视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多时,我不止一次想过使用惯用伎俩——让电视坏掉,也进行过说教,但是效果不大。

  重读《正面管教》时,我突然想起来不如让她一起制定每天的计划吧。与她商量后她欣然同意和我一起制定方案。我启发式地问她每天可以做哪些事情,她把能想到的一股脑地说了出来,其中自然包括看电视。我又问她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没想到竟然是周末晚上的亲子类节目。于是我们共同决定把看电视的时间定为每天晚上6点之后。没想到的是,到今天为止,她再也没有在白天看过电视,并且每次看完节目后都主动关掉。原来并不是付出没有效果,而是付出的方式方法无效。

  巧用积极的“暂停”

  前些日子,当我叫一学生说明原因的时候,没有听到任何回应,再次点到他的名字时候,他很大声地质疑我说他当时都已经“啊”了一声只是我没听见而已,当我让他把头抬起来时他把头压得更低了。也许是现在的孩子变个性了,也许是我的包容性不够强大,一时间“教不了”的想法充斥了我的大脑。我知道如果为了树立我的权威,可能会两败俱伤。于是我选择了“暂停”。我无法决定他做什么,但是我可以决定自己做什么。

  等到我冷静下来,我想着这种事还是私下里解决的好。“暂停”过后,我俩之间没了冲突,他答应我会认真学语文。虽然现在上课的时候他偶尔表现得不那么尽如人意,但是作业都可以按时提交。如果没有积极的“暂停”,或许我们的关系会影响到日后他学语文的兴趣。还好,当时我“暂停”了。

  到目前为止,还是有很多问题等着我去解决,麻烦并未消失,但是我已然会用正面管教的理论知识来进行教学与生活。其实,付出并不等于有效,有时候我们一味付出使用的却是蛮力。要让付出变得有效,就需要掌握更多正确的管教方法。

《正面管教》读后感13

  近期读了《正面管教》这本书,对自己的冲击很大,觉得这本书对既是家长又是老师的我有很大的帮助。

  在 《正面管教》一书中,美国教育学博士,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家简·尼尔森的指出:“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他们受益终生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如何运用正面管教的方法使孩子获得这种技能,就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书中的正面管教孩子的方法,让我们老师在与孩子们的相处过程中提供了有效的一些的方法,文中列出了比较实用的正面管教工具:

  1、注意把握时机。要等到非冲突的时间,等到你能够给予鼓励,并且孩子也愿意接受鼓励的时候。

  2、从冲突中退出来。

  3、和孩子约好,等你们双方都冷静下来并感觉好起来以后,大家再碰头。

  4、以优点而不是缺点为基础,认可并鼓励孩子好的一面,其百分比就会提高。

  5、倾听,记住,当孩子们觉得受到了倾听之后,他们才会倾听你。

  6、关注并认可孩子的进步,而不是完美。

  7、转移不良行为。寻找不良行为中显露出来的天赋或能力,引导孩子把这些天赋和能力转向建设性,有贡献的地方。

  8、支持孩子们为错误行为作出弥补。

  9、给予鼓励,而非赞扬。

  10、避免批评,要问孩子:你打算怎么改进?你应该做些什么来实现你的目标?

  11、在你决定你要怎么做之前,先要让孩子知道。

  12、让孩子参与制定他们的日常惯例表。

  13、教给孩子把犯错误看作学习的大好时机我个人也从中获得以下两点启示:

  一、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正面!既不是俯面,也不是仰面。俯面,是上对下;仰面,是下对上;正面,是面对面。管教,需要一种地位平等的'原则。如果一位教师无论形式上做得多漂亮,俯面看孩子,言行中全是我正确你错误的教,或者仰面看孩子,言行中全是围着孩子利益转的教,适当鼓励孩子有自信,这是对的,但是不能过度。在这种教育下的孩子将来到社会,他面临的反差足以把他摧毁把他推向万丈深渊。所以“正面管教讲述的是一种既不俯视导致强行灌输,也不仰视导致娇纵的管教孩子的认识方法。”

  二、正面教育,正面什么?让孩子正面自己!不是盯着他人,而是正视自己的愿望。因“不如”而羡慕,不是一种坏的心理状态。因“不如”而要嘴上踩两下,就变成了嫉妒,开始发酵。因“不如”而要行为上给别人下绊子,便发展成了恨。统称羡慕嫉妒恨。羡慕完全可以发展为你追我赶的良性竞争,一旦上升到嫉妒和恨,就会对一个人的身心健康成长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培养孩子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真心祝贺别人的成功,做一个身心健康的人,是正面教育的宗旨,也是教育的终极目标。

  在进行正面教育时,尊重是前提,师生间有了彼此的尊重,才能谈得上平等的对话。有了平等的交流和沟通,我们才能“赢得”学生的心,也才能让教育从“心”开始,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我想如果我们能坚持“坚定与和善”并行,感谢孩子让我们学会包容、关爱;感谢孩子给予我们深重的使命感,在以后的教学和课堂管理中也积极地应用正面管教的方法,一定能让师生关系更加和谐,学生心理更加健康!

  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引知识泉浇其心骨、点智慧火亮其旅程、竖灵魂峰壮其行色”才能体现教育行业的价值。教书不易,育人更不易,且行且思索!

《正面管教》读后感14

  我们或许都玩过游戏,或大或小,我们更知道孩子对游戏的依赖,那么为什么不管是成年人还是孩子都喜欢游戏,甚至沉迷于网络游戏呢?难道只是因为网络游戏的有趣、刺激,还是还有别的更重要的原因呢?回想一下,我们玩游戏的过程,当我们在玩游戏中犯了一个错误时,我们只是重来即可,也就是只需再试一次,也可能我们需要一百次的尝试才能打过去一关,才能搞清楚一个问题,才能解决一个问题,才能进入游戏的下一级。尽管我们尝试了N多次,但是我们却一点也不厌烦,那是因为游戏不会责骂或者羞辱玩游戏的人!

  游戏的设置是让玩游戏的人不断的尝试,并鼓励他们从过去的错误中学习。不管我们是教育孩子还是教育学生都与此没有什么不同。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会不断的犯错误,只要我们能从错误中学习,勇于解决错误中的问题,因为改正就是进步。

  因为我们都会犯错误,所以更有益的做法就是把错误当成学习的机会,而不是表明了自己能力不足。在正面管教的.教室里,学生们一起解决问题,学习相互尊重、合作和协作的工具。他们能体验到自己的力量的积极运用,这会减少他们为感觉到自己的力量而做出不当行为并制造问题的需要。相互尊重和学生们的参与是正面管教的一个必要基础。鹤山与鉴定并行会鼓舞孩子们的信心,并且常常会帮助他们体验到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进而改善他们的行为。

  在正面管教的教室里,当全班学生都真正理解了他们可以通过犯错误能学习时,每个学生作为个体就不会介意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了。他们会将错误看作是从同学们那里获得有价值的帮助的机会。他们实际上学到的是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而感到骄傲,即使是犯了一个错误,因为他们知道犯错误并不是因为他们不好,或者会因此陷入麻烦。他们不会因为承认了错误而被讽刺、羞辱,产生自己是“坏人”的意念,反而会在错误中学习,成长。

  要想在我们的教室里真正的使用正面管教,让学生在错误中学习,需要所有学生感受到承认错误的归属感,在承认错误中享受到承担责任的自豪感,而且得到的不是羞辱而是帮助,这就需要我们老师的转变与改变。

  我们老师习惯了命令,习惯了控制,习惯了批评,习惯了惩罚,而我们的学生也习惯了呗老师命令,被老师控制,被老师批评,被老师惩罚。刚开始时,学生有太多的不适应,但是一旦他们体验到作为一个对班级有能力作出贡献的人所带来的尊严、尊重和自我满足感,他们就能成功的应对这一挑战。学生改变自己的行为有太多的难点,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改变,只有老师改变了自己的行为,我们就会帮助学生学会自我控制、自律、承担责任和解决问题的技能。

  比如教室里前后桌的两个学生发生的争吵。后面的学生说前面的学生总喜欢背靠着自己的桌子听课,把自己的书都弄乱了,而前面的同学说自己并不是故意靠着后面的桌子的,是因为空间太小了,不小心总会把后面同学的书弄乱。以往老师就会不分青红皂白,各打五十大板。结果是,两位同学,谁心里都不服气,对老师有了看法,而且两位同学的关系会变得更加不和谐,再也找不到生活在这个班级中的归属感与价值感,同学们会不理解,如此一个小事也值得争吵,最后学生的不到同学的帮助,唯一的收获就是心情坏到极端,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如果我们用正面管教的方法,给学生创造在错误中学习的机会,那一定将会是春暖花开,前程似锦,美不胜收。我们可以用询问的方式,给两位同学建议,是他们两个和老师三人一起商讨解决的方案,还是拿到班会上一起讨论,给学生机会正真的倾听,做头脑风暴并帮助解决这一问题。这样在一种没有威胁的环境里,学生就愿意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学生们会从错误中学习,而不是试图隐瞒错误或者为自己的错误辩解。

  这样的解决,让学生学会了承认错误,学会了帮助别人,学会了与它们相互尊重的共事,学会了理解自己的行为,学会了用自己的能力影响别人,学会了运用自己的智慧,学会了提升自己的判断能力,学会了做出选择就要承担责任的能力,学会了……

  读《教室里的正面管教》,就想立即在自己的班级中运用。尽管这是一个漫长的体验过程,尽管过程中有太多的疼痛,但是只要我们愿意怀着一颗爱孩子的心,影响到孩子自己爱自己的美好愿望,我们就会坚持。相信只要在路上,一定会有庆典!

《正面管教》读后感15

  我身边有不少朋友和同事在学习并实践正面管教,受他们的影响,我也加入到学习和实践者的行里,并在和孩子相处中刻意练习着正面管教的方法。

  一、游乐场玩耍,先定规则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相信很多父母跟我一样都会经常带孩子去游乐场玩。我们基本每周六或周日去玩2小时,通常出发前我们会达成一致意见:

  1。出发前确定好玩儿多长时间;

  孩子在游乐场玩,当快到约定时间时[通常是饭点]我会提醒告诉他“时间快到了,要回家了”。孩子说,“我想再玩一下那个”。

  这时我也不会立刻制止,而是告诉他“好的,时间到了我会提醒你”。到时间了会提醒他"我们现在该回家了",孩子立马上放下手中的玩具跟我回家。

  2。到游乐场后,玩2次要过来找爸爸妈妈喝一次水;

  周末游乐场人一般比较多,有些玩的项目也不适合成人玩。到游乐场后我会找个视野比较好的地方,告诉孩子我在这里等你,你想玩什么就去吧,但你要玩一会儿过来找我喝水。

  我们的规则是玩了几次,和几口水,同时告诉我你玩了什么,玩的是否开心,接下来要玩什么去。

  这样既保证了孩子的'安全,又能让他自己决定玩什么,回来的复述也在锻炼他的表达能力。

  二、超市买玩具

  逛超市相信大家每周都会去一到两次,玩具区域我们通常都逃不过去。当孩子看到心仪的玩具想要买时,我们该怎么做呢?

  “嗯,你好像真的很喜欢这个玩具,我也觉得这个玩具很漂亮。”给孩子一种认同,并不是直接告诉他不要买。接着会告诉他“你好像刚刚买过xxx玩具,如果你真的很喜欢,等到xxx时我们再买好吗?”提醒孩子,我们商量好的买玩具的日子是什么时候,不是每次去超时都要买玩具的。读后感·用这个方式,给孩子自己思考的时间和一种仪式感。让孩子做出自己的决定,是否在约定好的时间购买这个玩具,不但给予他尊重,也锻炼了演示满足的忍耐力。

  三、孩子吃饭问题

  小朋友吃饭是一件几乎令所有家长都头疼的事情,在这一点上我们也特别注意。每天三餐,让孩子好好地坐在饭桌前,跟着大人一起吃饭,尽量不看电视不玩玩具,饭前一小时不吃任何零食;家里的零食也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

  规则虽好,也不一定每次都能顺利的把饭吃完,当孩子只吃肉不想吃青菜时,我们会讲挑食的佩奇看病的故事,让他知道青菜和肉配着吃才不会生病。有时也会用压力山大将食物变成飞机的方式喂孩子吃饭,毕竟谁的孩子能不娇惯呢!

  四、自理能力,生活习惯的培养

  孩子每天自己刷牙,自己穿衣服,自己收玩具。不用爸爸妈妈操心。相信很多父母都很期待这样的情景。虽说这些习惯并非一朝一夕能养成,但是每一个环节都长时间的付出,正面管教起到什么作用呢?每当孩子不想刷牙,不愿意收玩具的时候,我们坚持“和善与坚定并行”,积极的引导孩子,自己穿衣,刷牙,收玩具,慢慢形成习惯,而这时我们要做的只是提醒孩子就好了。

  不知你是否认可这样的“正面管教”的例子,你又是怎么做的呢?

【《正面管教》读后感】相关文章: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10-06

《正面管教》学习心得07-11

《正面管教》学习心得03-14

正面管教学习心得08-06

《正面管教》心得体会08-22

读《正面管教》心得体会08-18

《正面管教》读书的心得体会05-05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范文(精选10篇)03-07

《正面管教》心得体会15篇03-07

《正面管教》学习心得体会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