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秦帝国》有感

时间:2024-06-12 12:18:31 专题读后感 投诉 投稿

读《大秦帝国》有感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读《大秦帝国》有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大秦帝国》有感1

  大家好,今天我要跟大家介绍的书是【大秦帝国】

  全书共六部 11卷 先后顺序是【黑色裂变】【国命纵横】【金戈铁马】【一陽一谋春秋】【铁血文明】【帝国烽烟】。

  全书讲述了从秦孝公商鞅变法开始,直到秦二世乱政亡国的一百六十余年间,秦国由弱变强,统一中国,又迅速灭亡的故事。从书中,我们见证了秦国从一穷二白、列强环伺之下,变法图强。经过了几代君臣的不懈努力,最终扫清六一合,统治八荒的艰辛与悲壮。然而,从始皇帝建立帝国到帝国崩塌,只用了十五年。

  鲁迅说:喜剧是将人生中无价值的东西拼凑给人看,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撕碎了给人看。而大秦帝国的兴亡史,就好像是这么一个黑色的幽默。

  书中,在那个大争之世,在秦面临灭国之危的时候,我读到了老秦人“啾啾老秦,共赴国难”的志气;在山东士子皆卑秦的困境中,我读到了秦孝公的胸怀;在商鞅变法的举措中,我读到了“极心无二虑,尽公不顾私”的肝胆;

  在张仪与苏秦的连横、连纵中,我读到了一代名士的报复与坚持;在屈原兵败自投汨罗江的时候,我读到了君昏国惑的悲愤与无奈;在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中,我读到了思想的解放与文化的`融合;

  从秦始皇的坚持法治、整肃军政、超拔新锐、修渠利民中,我读到了一代帝王的大刀阔斧;从他扫清六一合、统治八荒的连绵大战中,我读到了一代帝王的雄心壮志;从帝国初定,“欲将何等一个天下交付后人,我等君臣,可功也,可罪也”的话中,从他统一架构华夏文明驱逐匈奴中,从他数次巡视天下积劳成疾中,我读到了一代帝王的一种责任,一种担当。

  一个国家如此,人亦如此。当你为了一个目标的实现,不惜付出所有的时候,你就离成功又近了一步。

  我不止一次有想过,我的目标实现需要几年,五年、十年、二十年、还是无限期。其实,实现目标难的不是路途的艰辛,也不是对未知的担忧;难的是缺乏一种说走就走的勇气,难的是是否对目标还一如既往的坚持。

  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书中这样写到:“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

  我想:当我年华不再的时候,我又留下了什么。

  所以

  听从内心的呐喊

  寻找失落的目标

  坚持向前的脚步

  别停下

  已错过了的别怀念

  已失去了的别留恋

  向前向前

读《大秦帝国》有感2

  今年三月有幸到西北大学学习了《周秦汉唐文明》,对自己生活的这片土地产生了浓厚兴趣,作为现在的秦人,了解自己祖先奋斗的历史、生活的足迹、经过的苦难、辉煌的成绩等,都是件理所应当的事情,而就这理所应当的事在知天命的时候才想到,是不是有点不敬祖先了,是不是有点忘本了,无论怎样,我还是想到了,并且行动了,还来得及。借局机关开展的读书活动,我选择了由孙皓晖先生历经十六年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大秦帝国》。

  《大秦帝国》从公元前362年开始到公元前207年,历时156年,经过七位秦王的不懈努力,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了中国,建立了秦朝,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先河。虽然秦朝只存在了十五年,但对中国文明的贡献,对中国社会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不可质疑的意义。

  看《大秦帝国》,前五部给人的感觉是心潮澎湃、起伏跌宕、扣人心弦,无意中对祖先的奋斗史抱以无比的崇敬和骄傲,战国时期七国,唯有秦国统一了天下,就是用现在的历史价值观来评判,也是件了不起的事情,谁愿自己的祖国四分五裂,谁不愿自己的祖国领土完整,同属中华民族,长期的内斗,只能是国弱民穷,那有幸福生活可言,所以民族的统一、领土的完整、国强民富,无论什么时候,都是每个中华民族儿女的心愿。但看到第六部时,就使人心里滴血了,秦人用无数生命和鲜血造就的帝国,在秦二世短短的三年中就毁灭了,在秦法森严的国度里,一个太监赵高、一个白痴的胡亥皇帝,就将泱泱的大秦帝国葬送了,怎能不令人惋惜呢?虽然从以前的历史知识中已经知道了结果,但还是忍不住可惜的心情,看到最后真的有点看不下去,那种气愤、惋惜、鄙视、无可奈何的心情,很是折磨人,但还是想看下去,也许是替古人担忧吧。

  可以说《大秦帝国》是一部历史巨著,作者孙皓晖先生搜集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用必要的情节将事件连惯起来,使枯燥的历史知识有了灵性,更难能可贵的是敢于挑战已成为历史定论的"暴秦"论,并对秦帝国灭亡的原因提出了自己的不同看法,将历史问题的争论能融入自己的作品中,这是需要勇气的。总之,这部作品是值得读的,特别是生活在这片土地的秦人,需要了解五千年中华文明历史正源的人们。

  关于秦政,我在上学的时候也看过有关的书籍,总之感觉秦政是残酷的,苛捐杂税太多,人民生活太苦等等,都是说些不好的,特别是焚书坑儒事件,更将秦始皇描写成残暴的皇帝。今天看了《大秦帝国》后,好像将原来的记忆推翻了,原来商鞅变法的意义那么伟大,它开创中国历史上依法治国的先河,一切以法律为依据,而不是依人的意志为转移。通过变法,使弱小的秦国在战国七国中居于强国。战国时,列国对秦国的`看法是:民风是三代同居,男女同室,寒食恶饮,好逸恶劳;民治是悍勇好斗,不通礼法;民智是钝蛮憨愚,不知诗书。这就是秦孝公与商鞅变法的背景,弱小贫穷就要挨打,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这就是"求变图存",不变就要灭国,可以说是逼出来。通过变法,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不但雪耻,而且还扩充了疆土,最终一统天下。对秦政无论有何种看法,但有一个基本的事实就是:其一商鞅变法在秦国实行了141年,国家强大,人民生活富裕,成为其它列国眼中的"虎狼";其二秦政在中国延续了二千多年。

  这里就有一个问题是:为什么继承了秦政,反而又要批判它呢?特别是西汉时期,基本上延用了秦政,作者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历史的实践与历史意识的最初分裂",并作了详细的分析研究,这里就不再累赘。一个政权要推翻另一个政权,必须要找出其推翻的正当理由,那么秦政就成了这个理由的牺牲品,而大多数攻讦秦政的著作出自儒家之手,儒家与秦国的矛盾众所周知,儒家在中国历史上地位是显赫的,也是公众对其言可信度很高的,明白了这点,也就不难理解历史上对秦政的攻讦之词了。

  商鞅变法的思想原则,对我们现在也是很有启发的。像"法以爱民"的立法思想;"去强弱民"的立法目标原则;"使法必行"的司法原则;反对"滥仁"的司法原则;"刑无等级"的公平执法理念;"使民明知而用之"的普法思想。与"王道"形成鲜明的对比,那种"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民"的法则,在古老的秦帝国就已经抛弃了,但这个问题至今我们还在讨论着,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法治还是人治争论,这个问题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先人已经解决了,面对如此问题,我们不觉得脸红吗?依法治国,关键是执法,而执法的关键是国家的权力机关,是不是依法办事,其一是示范引领作用,对太子赢驷犯法的处理;其二是取信于民,徙木立信。只要做到"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法就会为老百姓认可和接受的。用商鞅变法的思想和原则来反思我们现在依法治国中存在问题,不难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界真正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国历史上的许多学派都是在这个时代产生的,像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有些成为一门学派可能要晚些,但其基本思想已经在春秋战国时产生了,有这么多的学派,为什么秦国变法只用法家呢?秦孝公时,秦国处在战国时代,天下大势是齐、楚、燕、赵、韩、魏、秦七国并列,东周的王朝在洛阳,但对其它七个诸候国已经失去了约束力,每个诸候国只有靠自己国家实力而生存,如果你弱小,随时都有亡国的可能,而此时秦国是七国中最弱小的国家,经常受到来自魏国、楚国的侵犯,就关中华山以东的大片土地,被魏国长期霸占,在这样的大争之势下,怎样使秦国立足于战国之列,是摆在秦孝公前面必须面对的问题,唯有一条路"求变图存",因为魏国、韩国的变法在前,已经指引了明确的方向,而且都用法家进行变法,这为秦孝公选择商鞅变法提供了参考;其二,每一种思想的运用都要与所处的时代相符,在战国时的大争之势下,怎样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国家达到国强民富,立于不败之地,这是统治者优先的选择。基于以上两点,我们就不难理解秦孝公选择商鞅变法。

  当然,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都是自成体系的,都闪耀着灿烂的中华民族文明成果,就拿儒家思想来说,历朝历代的统治阶级对孔子的尊重是前所未有的,()因为当统治阶级夺取天下后,需要的是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而此背景正适合于儒家的思想治理天下,因为儒家是盛世安邦之学,是修身齐家之学,是克已正身之学,要求天下庶民遵纪守法,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同样在这样的天下大势下,也推崇道家思想,道家思想讲求的是个体的修炼,与儒家的治国理念相近。所以讲,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批判的继承,就是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真正做到"古为今用"也是需要讲求方法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治国理念上更需要创新,这是政治家的事情了。

  战国时期,有三对人物也想说说。第一对是庞涓与孙膑,同师同门,学的都是兵法,同效力于魏国,到头来却成为死敌;第二对是李斯与韩非子,也是同师同门,在韩非子还没来得及将自己的理论付诸实践的时候,就为李斯所害,小说中对韩非子的死归于本人的愚腐,宁可将自己的著作奉献于秦始皇,而不愿效力于秦国,以表示对自己国家的忠诚,但历史真的是这样吗?在我看来,还是李斯所害,就是按照小说的故事情节推理,李斯还是有可能救下韩非子的。归根结底还是应了洵子所说的"人性本恶"论,人一旦自私起来,什么事情都能干出来,而这种自私随着个人欲望的大小不断升级,最后达到毁灭人性的地步,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一个人人生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是自己的自私,是自己的欲望,那么能否既可成全自己的理想而不去伤害与自己有同样理想的人呢?答案是肯定的,就是第三对苏秦与张仪,也是同师同门,都是纵横家,苏秦效力于六国,合纵对抗秦国,张仪效力于秦国,连横破解六国的合纵,服务的主子不同,但并未影响两人的个人感情,这就是个人的品德,以才服人,以德服人,尊重对方的选择,而不影响各自才能的发挥,这何乐而不为呢?前人的教训应该为后世人吸取。

读《大秦帝国》有感3

  《大秦帝国》的作者是孙皓晖,中国当代历史小说家之一,他用了十六年,创作了《大秦帝国》。你知道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帝国吗?是秦国。

  《大秦帝国》讲的是在春秋末年,面临亡国之祸的秦国经过六代领袖坚定不移地努力,一步步崛起,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帝国。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秦国面临亡国之祸,齐、楚、燕、韩、赵和魏六国商量一齐出兵,瓜分秦国。秦孝公誓以变法强国。他向天下发出了求贤令,青年士子卫鞅入秦和秦孝公开始了二十年的大变法。从此,秦国崇尚法治、统一政令。秦孝公积劳成疾病逝后,卫鞅之前因为变法得罪了旧贵族,如今没了靠山,旧贵族和六国都要求杀卫鞅以谢天下。此时的秦国刚刚崛起,根基不稳。为了避免秦国陷入内乱,卫鞅交出政权兵权,坦然入狱,被旧贵族车裂身亡。

  我觉得卫鞅真是一位英雄!他是我最喜欢的人物。在当了秦国的丞相后,他变法强国,把秦国治理得井井有条。他遇事冷静沉着,大公无私,睿智富有内涵。为了避免秦国陷入内乱,他牺牲了自己,他为秦国做了数也数不清的贡献,我非常敬佩他。

  读这部书,让我受到了很多启发。卫鞅遇事冷静果断,我应该学习。秦孝公嬴渠梁一心为国,我应该热爱集体。我还知道了只要坚定不移地追求理想,就一定可以成功。

读《大秦帝国》有感4

  三、战争与名士

  战国以前,战争是那么地单纯。也许人类的心思还没有进化到使用诈术的地步。

  很简单,完全拼实力。在辽阔的原上,两军各据一方,只待准备就绪,一声令下,两军蹙兮生死决。

  于是,他们努力在练兵,努力在装备,努力在人心。无论是孙武还是司马穰且,他们都是那么单纯。

  他们以为,打仗,就是这么回事。寻求天时、地利、人和。

  但是……

  发生了围魏救赵的桂陵之战。那场战争的谋略者是孙膑,一个后天的残疾,一个知兵不知人的不世奇才。桂陵之战围魏救赵那漂亮的一击,让当时的人们惊愕;而后来又一次以少胜多的马陵之战,竟以相同的方式,用心理战的方法,使那个不可一世的魏国上将军、他的老伙伴老仇人,命归黄泉。这场精心策划的战争,让时人惊觉:原来,仗,也可以这么打!原来,得到一个军事人才,可以抵得上一个军队!

  于是,诸国就在加强军事力量的同时,积极寻觅作战人才。

  战场需要人才,兵家名士便应运而生。战国是兵家名士的天堂,在那里,打仗,是多么寻常的一件事儿,他们便有了肆意发挥所长的空间。一个兵家名士的得到与失去,直接影响到整个战局。

  念往昔,魏文侯任用吴起,夺得秦河西三百里地,成为战国初年的霸主;而魏惠王错失商鞅致使商鞅入秦,在秦国厉兵秣马,最终以诈术轻松夺回河西之地。战争,在商鞅的手里,仿若成了一件精雕细琢的艺术品,他不损兵折将便将那个金镶玉的草包公子耍得团团转。于是,他成功了,秦国成功了。

  虽是礼崩乐坏,但时人心中仍有疑惑,那样作战,是否太不厚道?那样作战,是否违背了一个人的做人原则?

  兵家说:兵不厌诈。军谶中说:百战百胜,其国必败。胜利,分很多种。在战国之时,作战的过于频繁,倘若次次以国力相拼,倾举国之力,即便百战百胜,国家已是残破不堪。只要以最少的牺牲换来最大的胜利,保得国家基本,个人的区区浮名,又有何计较之处?自身声誉是小,可舍弃道德束缚却能省却本国数以万计的兄弟的性命,何乐而不为?那样,是以最小的投资,做最成功的事。

  于是,一场由兵家名士发起,渐渐弥漫中国历史的作战方式的改革便拉开了帷幕。

  战国名将都知道了,作战,除非国之危亡,否则,要记得保存实力。他们也都知道了,只要能取得胜利,坑蒙拐骗,无人会置喙。

  保存实力的个中高手当属赵国大将李牧。赵国邻接匈奴,屡受其犯,李牧当任,一代名将并未整装杀去,而是发展边疆贸易,搜集匈奴情报,待得匈奴来袭,闭关不发。如此数年,匈奴虽未被击退,但也未得到便宜。待得时机成熟,他一击便中,使匈奴在数十年中无力再犯。他投入了极少的兵力,既发展了边关经济,又以逸待劳,保存了赵军实力。

  而秦将司马错则是以作战奇诡著称于世。变法后的秦国,令中原六国忌惮的,便是在司马错率领下那神出鬼没的黑色铁骑。作为司马穰且的后代,他承袭家学中的精华,吸收当世兵家知识,配以自我的天赋,在惠文公放手治理内政之时,做了多次奇袭。先是悄无声息地攻下巴蜀,接着直取楚国房陵,再折回得到韩国益阳,赵国晋阳……一系列举措,一气呵成,在敌人还没有回过神来之时,他已迅速撤离。他将“兵贵神速”与用兵神秘贯彻得通透,以快制敌,以快保存了自己的实力并且达到了自己的目的。神哉!司马错。

  作战,不仅仅是狭义的两军对战,外交的战场也是硝烟四起。于是,纵横家横空出世。

  论起“兵不厌诈”四个大字,张仪可是首推行业翘楚。齐国动乱,秦国欲乘机攻齐,但要横越中原,路途遥远,又恐楚国偷袭,为与缔结联盟,张仪蛊惑楚怀王,欲以六百里秦地赠楚,使楚国与齐国断交。昏聩的怀王果然与齐国断交。可六百里秦地倏忽缩水变成六里,怀王大呼上当却已无法挽回破裂的齐楚关系。张仪晃了一招虚实之术,便耍了一个国家。在如今,我们不敢苟同他的做法,但他的确成功了,不是吗?

  相仿的策略,在张仪手里便可以玩转一个老牌大国,而在齐湣王手里,却玩得凄凄惨惨,国破家亡。齐湣王自诩天降神才,在六国联军攻秦之际,自率军队,前往攻打各国均馋涎的宋国那块肥肉。他攻打宋国是成功了,但却激怒了其他诸国。肥肉已然到口边,但喉咙被掐住,他却咽不下去,只得眼睁睁地看着煮熟的鸭子插着翅膀扑棱棱飞走,并且隐忍多时的老仇家燕国,在此时由乐毅领兵,会同其他各诸侯国,一举攻下惹得天怒人怨齐国。可怜的齐湣王,画虎不成反类犬,不单没得利,反而赔上了整个国家。

  由此看出,玩弄战术可以,可切莫忘记掂掂斤两,审时度势一番呵!

  白起毋庸置疑是一代名将,他的作战计划亦不可谓不高,但是,撇不开“长平之战”阴影的我,无法心平气和地去挖掘他的战术高明之处。

  战国之时,战役不知凡几,撇开伤心惨目,有如是焉的“可怜河边无定骨,犹是春闺梦里人”之感慨,单看战国名将的作战风格与方法,我们不得不感叹,纵横古今中外,哪里还能找得到如此齐全的战法策略?哪里还能发掘到如此精彩的用兵之道?哪里还能寻得如此人才济济于一堂的胜景?

  四、流亡乱世的文化

  春秋时期,周室强盛,周公制定礼乐规定,天下莫不遵循。后周室式微,礼崩乐坏,瓦釜金鸣,大雅入王侯,小雅进市井,更无论敛葬仪仗。而战国中期,周室已名存实亡,诸侯公然称王,六国尊王的闹剧刚落幕,齐魏相王又登上舞台……乱世,让一切变了调。

  而文化,在乱世之中流亡,可它不同于可怜的李太白,也不同于失意的苏东坡,它的流亡之徒,似乎还挺惬意。

  乱世,自由乱世的文化,乱世的文化,自有其发展的方式。并且,在这人才极缺的年代里,芸芸众生,为了生存,为了理想,为了名利,他们历经苦难为它——文化,铺展康庄大道。

  1. 楚辞

  文化流亡于乱世,它碰上了屈原,成就了不朽的楚辞。

  提起战国,我们最先想到的,自是沉了江的屈原,想到了屈原,就想到了他的楚辞。若说楚辞是屈原的一部分,莫若说屈原是楚辞的一部分。屈原,就像一个迷路的小孩,不小心捡到了一件稀世珍宝,于是,荆楚之地便到处吟哦着那令人迷醉的曲子。屈原,便在楚辞的吟哦中缓缓起舞,舞出他的忠、他的义、他的烈、他的忧伤、他的无奈。硝烟、战火,一切都在此处褪色。喜欢楚辞的韵调,它可以是暖暖的,软软的,仿若吴越多情的姑娘,就连忧伤与抱怨,也是那么宛转,它可以在忧愁中“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它也可以在抱怨中“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它可以是激昂的,奔放的,怒问苍天,难诘神鬼。它可以一问三千里“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天地万物,阴阳盛衰,无一不包,它也可以撕心裂肺地呐喊“魂兮归来!”……楚辞,在屈原的胸臆发出,变得不朽,而屈原,也因着楚辞不朽。

  屈原之后,有宋玉、唐勒、景差等亦好辞赋,但他们终其一生没有超越屈原的高峰,后之来者,莫有出其左右。

  2.诸子学说

  纷扰乱世,文化在其中跌跌撞撞。他碰到了形形色色的人,成就了形形色色的学说。

  大家都说,乱世里容不下儒家的“王道”思想,但是,偏偏就在这个不需要儒家插手的.时代里,出了孟子,出了荀子。孟子,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代大儒,儒家学说的真正完善者。他四处游说,在绝望中希望着,希望着他的“仁者无敌”,他在劝告着别人莫缘木求鱼,可他,却是真正在缘木求鱼。他不若孔子般温煦,因为在没有儒家立足的世上,他需要以激越、不屈来维护儒家飘摇的局势。他在挣扎着,但却是天下间最高傲的挣扎者:他坚信儒家的至高无上,睥睨百家,他坚信“王道”思想,直指当世的诸侯王。若论当世风采,谁也不能忽视这位在庙堂之上妙词训荐君王的大胆儒士。风沙,马蹄,硝烟,他和他的《孟子》矗立在那交错的时空里,巍峨而又不屈。

  一个时期能集一家学说之大成者,有一已是非同凡响,而在这不适合儒家生长的土地上,居然长出了芝兰玉树。荀子,另一位旷世大儒,相较于孟子高傲而又惬意的挣扎,他的命途,却是坎坷流离。但偏偏,他碰上了自己。到如今无人得知他的师承,只知,他在稷下学宫里学成。也许,稷下学宫里驳杂的思想,给了他较孟子更宽阔的知识层面,他与孟子虽同为儒家,但所持观点却不尽相同。他秉持着“人性本恶”之论点,多少有些法家思想含于内,这也是为何一个大儒家,教出了两位法家名士韩非与李斯了。终于有一天,两大儒士在稷下学宫相遇。年过半百而又高傲的孟子,与年轻气盛锋芒毕露的荀子,在关于不朽的话题“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上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他言辞犀利,使得辗转与君王之间的孟子也无可奈何。一举成名,他成了稷下学宫的祭酒。但命运之神没有那么仁慈。齐湣王即位,他几经辗转于楚地兰陵与稷下学宫之间,最终客死兰陵。如今的我们,仍在诵读着“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缅怀着这儒家大士。

  儒家以德治国不是乱世的治世之典,而法家“以”法治国却成了乱世之中各个君王寻求的富国强兵之道。魏文侯任用李悝变法,使战国初年魏国居首;而吴起在楚国变法,使楚国当时一改靡靡之气。至此,战国之人意识到,变法,是富国图强的有效途径。此后,便是商鞅入秦申不害至韩,各谋变法之道。商鞅重法而申不害尊术,秦韩两国,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变法运动。然而申不害的变法未能彻底,本来蓬勃发展的韩国新气象转瞬夭折于战火之中。韩昭侯、申不害同时辞世,韩国变法以失败告终。他的失败,许是说明了,“术”之为本,过于虚幻,君主以手段控制、驾驭臣下而非尊重,非坦诚,毕竟不可为。然而商鞅成功了,那个严峻冷酷的男子,以化腐朽为神奇的本领,以凡事据法以行的要求,带出了崭新的、充满朝气的秦国。秦国苏醒了,不再是那个逞凶斗狠,教化不及的蛮夷之族,他们尊法、守法、重法。他总是那么严苛,他那般地理性,那般地淡漠爱着那群不知该如何向他表示感恩的秦人。商鞅成功了,站在了至高至远之地。可,猝不及防地,他的天空一夜之间塌掉了。他被车裂了,那相传最酷烈的刑罚加于最该感恩的人的身上。商鞅走了,那神的化身,留下了他的《商君书》和他苦心经营的未来的秦帝国。当时之世,法家还有一位人物,他没有去实践自己的理论,仅仅钻研着。于是,他躲开了法家名士的必然结局——凄切地死亡。他就是慎到。那个崇尚“势”的稷下学宫名士,他主张权力崇拜意识,主张君主震慑国民。他与他的《慎子》被定格在了那个年代。

  战国到了后期,荧惑守心现于太白,秦国大出于天下。与秦毗邻的韩国首当其冲。韩非,就出生在这样一个时期。他为韩国王族,家国衰微,君王昏聩,不纳谏言,失意的他,来到了稷下学宫。也许,所有的因果,只是为了让他来到这个地方,让他去见两个人,然后,集法家于大成。他投到荀子门下,修习帝王之术。在求学的阶段,他接受了“性恶论”,结识了李斯。结束学业,面对国难当头而君王依旧不以为意,他愤而著书。他成就了《说难》、《孤愤》、《五蠹》等,而它们,却毁了他。他太过于出色,太过于耀眼了,佼佼者易折,皎皎者易污。秦王的一句赞美,反而成了他的催命符,他被自己一向信赖的师兄李斯陷害下狱,在异国他乡的地牢里,静静地离去了。李斯终是高了庞涓一筹,他成功了,他与他的“老鼠哲学”在秦国站住了脚跟。他跟随着秦始皇,站在了天下的制高点上,俯视苍茫。中国大地迎来了第一次全面的统一,他功不可没。他的成就也是过于辉煌,终也脱不了法家名士的宿命,他被赵高所害。再也无法“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但他仍算是幸运,因为,他躲开了楚人毁去他苦心经营的封建第一帝国的一炬。重法的秦帝国大厦至此崩溃,法家呼风唤雨的日子,谢了幕。

  战国之世,欲使国家富强,则离不开法家;而欲使国家扩张,则离不开兵家。战国的烽火,烧出了孙膑。许是应了“天降大任于斯人也”的论调,他的生活,坎坷、艰难。遭同门陷害以致残疾,并被囚于地牢数年。可重见天日的他,身上却没有沾惹半分戾气。他的作战方法,总觉得带着些许艺术气。打小就喜欢读他的故事,田忌赛马的精妙,桂陵之战的迂回,马陵之战的扬眉吐气。他该是完美主义者吧,就连报仇,他也要报得漂亮。杀一个人并不难,难的是如何折磨他。桂陵之战定是让庞涓提心吊胆,战战兢兢了,而马陵之战就是他给庞涓设下的坟墓,他用最高明的战术——心理战,一步一步达到了他的目的。把心中的积怨放开,他便恢复了那个沉稳、淡薄名利的孙膑。急流勇退,他在名气如日中天时,毫不留恋地走出了世人的视线,隐居山林,做闲云野鹤,安心著书。于是他和他的《孙膑兵法》过得快意、潇洒。可怜世人都无法达到他的境界,商鞅放不下,田忌放不下,他们便走到了幸运的尽头。孙膑知兵不知人,而庞涓,比于孙膑,却是在知兵上逊了太多,而在知人上,也好不到哪里。庞涓乃魏国上将军,不曾闻得他的战术有多精妙,只知,有庞涓,魏国不惧外敌。但也正是这魏国的守护者,在多年前,便已埋下葬送魏国的种子,正是他的不知人。庞涓与孙膑同窗数载,居然无法了解他这位师弟,并不若他般汲汲于名利,他下手狠毒,把孙膑推向了地狱,也把魏国推向了地狱。马陵之战后,老魏国奄奄一息。

  到战国后期,争霸日益激烈。名将层出不穷。秦有白起、王龁、蒙骜,赵有赵奢、廉颇、李牧,燕有乐毅。白起南征北战,为秦国壮大立下汗马功劳。他从士卒做起,一级一级升至名将,如此踏实的做法,令人敬佩,但他同时也是长平之战坑敌20万的刽子手,他的残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赵奢刚正不阿,智勇双全;廉颇忠肝义胆,勇于认错;李牧温和内敛,智计过人;乐毅内外兼修,以仁制敌。战国,兵家的天地,兵家的舞台,滋养了数位名将。

  战国主流,法与兵,但由不可忽视的,是活跃在外交舞台的策士们。合纵连横,数千年之后的我们,人所皆知。而发起合纵连横的纵横家们,却背了数千年的骂名。人说,纵横家们一心只向功利看去,无半点忠义、信用在里面。可许是太过于感慨配六国相印的苏秦,或感同于耍弄楚臣的张仪,我竟生不出半丝赞同的意味。

  苏秦,洛阳王城的布衣士子,那时的年轻气盛,目光如炬,瞅中了尚未东出的秦国,他以绝对的自信去游说秦王,但“机不待发《阴符经》”,完全没有料及的失败令他措手不及,他衣衫褴褛,疲惫返乡,可迎接他的,不是溢满的温情与关怀,而是“嫂不为炊,妻不下杼”,他愤而悬梁刺股,复修学问,三年而出。他不愿再踏足秦那块拒绝了他的土地,转向山东六国。合纵抗秦,自此展开。他在困厄中崛起,身佩六国相印,沉甸甸的,那是责任。但他风光的背后,却是多少辛酸!六国相印虽在手,但他无半分实权,他四处奔波忙白了发,但却被扣上心思多变、不可信赖的帽子。事实上,他真是为了那无半分实权的六国丞相吗?或者,他是在与同学张仪在玩弄天下,摆布诸侯?司马迁对此也不甚认同,“吾故列其行事,次其时序,毋令独蒙恶声也”。是啊,“禄饵可以钓天下之内才,不可啖尝天下之豪杰;名航可以载天下之猥士,而不能陆沉天下之英豪”,他的合纵,为天下争得了二十余年的喘息时间,他与张仪一东一西,合纵连横,相互牵掣,便得来了战火纷飞中的片刻宁静。他功不可没。后传苏秦未被刺死,而是隐遁了,如此,他的人生哲学更是进了一层。张仪,那位和苏秦唱对手戏的天才纵横家,行骗六国的策士,苏秦的同窗,共担骂名的可怜虫,他的一生,都在风刀浪尖上度过。这位拄着拐杖的智者,置自身安危于不顾,出使各国。彼时秦为各国公敌,但他,面无惧色并且游刃有余。人说,他背信弃义,亲攻母国魏,又处处与于他有恩的苏秦为敌。他是吗?也许。

  战国之世,在各家名士奔波挣扎于俗世之时,有一个人,他总是那般地遗世独立。他悠游于世,人自花丛过,片叶不沾身。他学宋荣子,“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他愿做九天之鹏,“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变,以游无穷”,他赏鱼,沉浸于鱼之乐;他葬妻,却鼓盆而歌,面无悲色。碌碌红尘,他走过,周围笙歌战鼓俱哑了声;他走过,匆匆人群成了流动的背景;他走过,仿佛天地间仅他一个人在走着;他走过,走得那般闲适,那般缓慢。在战国寒青色的天地间,他是一股清泉,清冽而不惹尘埃。他是庄子,他总是那般地快意、洒脱。在战国这块土壤里,孕育出了千姿百态的植株,他,是战国唯一的一株幽兰,静静地,他开放着。他,过着他自己的战国。

  同那株空谷幽兰不同,墨子,是参天挺拔的白杨。他总是顶天立地的。他的墨家,是正义的化身。他反对大鱼吃小鱼的兼并战争,但赞同吊民伐罪、救民水火及被迫自卫的战争。他崇尚“兼爱”,但不爱残忍暴虐;他呼吁“非攻”,但帮正义之士进攻;他要求“节用”,于是,他总是朴素的,就同一株白杨;他信奉“明鬼”,希藉鬼神权威惩戒人心;他渴求“尚统”,唯有一统,才能上下协调,臻于大治……他的思想,总是那般朴实无华,他,是最底层人民渴求的神明,是大旱的甘霖;他,是暴虐者难醒的噩梦,是索命的阎罗。他是偏执的,是激狂的,但他偏执得可爱,激狂得可敬。

  战国的名士,不是时代附属的产物,他们,是时代的脉搏。他们掌控着战国的发展,丝丝入扣地渗入了战国的每一个层面。他们辗转各国,左右朝政,他们披挂上阵,扭转战局,他们流亡天下,承载文化。他们,是历史的参与者、缔造者。在战国的长绢上,他们或轻描淡写,渲染氛围;或浓墨重彩,勾勒主题;或画龙点睛,扭转乾坤。他们,较君王更为显眼,比公侯更为重要,他们,才是画卷的主角。

  他们,是那般鲜活,为权为利,他们坦荡无伪;为家为国,他们宵衣旰食;为理想为价值,他们杜鹃啼血;为战火不在燃烧为黎民不再受苦,他们辗转挣扎。是与非,功与过,在这个年代是没有意义的。他们,只是真实地活着,或冷或暖,或嗔或痴,或喜或悲,或仕或隐,他们,总是最令人神往的一群。他们或敌或友,亦敌亦友,他们或师或徒,亦师亦徒,他们或君或臣,亦君亦臣。在战国这幅长绢上,绘尽了他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历史的车轮在他们手下,滚滚向前。滚过礼崩乐坏,滚过战火硝烟,滚过尔虞我诈,滚向统一。

  战国这幅长绢,在秦王嬴政的黑色铁骑印下,收了尾。

  尘埃落定。

读《大秦帝国》有感5

  大秦帝国这本书看了不下六遍(电视剧没看过),不仅仅因为我是陕西人,对秦帝国的亲切感,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做企业管理咨询的朋友说,这是当年他们入行要读的第一本书,而且是教科书般的存在!全书讲述了从秦孝公商鞅变法开始,直到秦二世乱政亡国的一百六十余年间,秦国由弱变强,统一中国,又迅速灭亡的故事。从书中,我们见证了秦国从一穷二白、列强环伺之下,变法图强。经过了几代君臣的.不懈努力,最终扫清六合,统治八荒的艰辛与悲壮。然而,从始皇帝建立帝国到帝国崩塌,只用了十五年。

  理据一、大秦帝国里一句话贯穿始终:“赳赳老秦共赴国难”。每次听到这句话内心油然而起一股力量,如同“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如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满满色负面力量推动自己向前!

  理据二、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背后带来的是一股力量,一股精神,是老秦人团结向前,共赴国难的精神!大家都知道六号喜欢团队协助,有团队,有力量,安全。

  理据三、从商鞅到李斯,大秦帝国一直在变法,法者规矩也!有规矩有规范,不会错。

读《大秦帝国》有感6

  《大秦帝国》六部十一卷正式全部看完了。在看的过程中,有许许多多的感触,感想。秦国,能够从一个穷苦偏僻小国,最终能够一统山东六雄。期间有商鞅变法,有张仪的连横之计,有白起的辉煌战绩,有秦皇嬴政的一统天下。通过总结秦国的成功,其中有太多震撼我的人和事迹。虽然秦国距今已经20xx多年了,但是所带来的启示依然值得我学习受用。

  坚守承诺,威武不屈——商鞅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是商鞅的变法指导思想,为了取信于民,在变法令下达后,商鞅以三丈之木置于国都南门,募民有能徙木于北门者赏十金,但无人响应,最后他将赏金增至一百金,有一人应募,即获得一百金,以此来取信于民。"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是古人高风亮节的'人格,在这部书中的商鞅为了变法的实施,不畏同贵族、权势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他也知道这样会得罪他们,但为了秦国的强大,为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在他们的威逼恐吓、甚至暗杀面前丝毫没有退缩。他所体现的对事业的忠诚,对承诺的坚守是使他的法能够最终在秦国实施并且深入人心的关键保证。我们在做事情上也要坚守自己的原则,不能在困难和大部分人反对的情况下就退缩。要有自己的观点立场,并且敢于担当。

  不拘一格,广纳贤良——秦国历任君主

  古人常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秦国自秦孝公的招贤令开始秦国就像大海一样的吸纳天下人才。秦国丞相商鞅、吕不韦来自卫国,张仪、范雎、李斯来自楚国,大将蒙骜来自齐国。这些人在自己国家被排挤压迫但到了秦国却都能大显身手一展胸中之志。秦国对人才的重视也得到了人才们的回报,是这些外来人才成就了大秦帝国,而这些人才得以青史永存,离不开秦国历任君主的招贤纳士。没有他们的不拘一格,广纳贤良,也就没有秦始皇的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所以秦国得以强大不是一时之功,秦国统一六国也不是秦始皇一人的功劳。对一个国家是这样,对一个单位,对一个人更是如此。作为领导,要有大气度,大胸襟,要懂得洞察他人的才华,任人唯贤。作为员工,要懂得展现自己,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才华得以证明,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秦国的成功同样告诉我们,成功绝不是"三分钟热血"就可以得到了,要有长远眼光,以及坚持不懈的决心和毅力。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山东六国

  总结秦国的成攻,就不免想到山东六国的失败,君王的昏庸无为,大臣的迂腐无能,连年的征战使得民不聊生,而此时的秦国却在悄无声息的改革军事,农业,法制最终得以一统六国。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要懂得忧患意识。碌碌无为,也许就会给竞争对手以可乘之机,对于国家,对于企业,对于个人都是这样,唯有不断创新,提高自身水平,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读《大秦帝国》有感7

  大秦帝国是历史学家孙皓晖花了十几年的时间写出来的,分为六部,分别是《黑色裂变》、《国命纵横》、《金戈铁马》、《阳谋春秋》、《铁血文明》、《帝国烽烟》。这套书,从秦始皇他爷爷的爷爷开始写,写一代代老秦儿女是如何克服重重艰险创立一代帝国的。

  第一步《黑色裂变》,秦献公与当时的大国魏国一战,死翘翘了,年仅21岁的秦孝公即位,他就是传说中的官二代加穷二代。当时的秦国,被山东六国孤立,封锁在函谷关内,没有中原国家历来的富谡,也不如当时变法图强声名鹊起的小国有活力。和山东六国相比,秦国就是贫穷落后的农村,真是一穷二白,山东六国在此时孤立秦国甚至打算分而食之。怎么办怎么办?

  秦孝公唯一的财富,就是人民的忠心耿耿。“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血流不干,誓不休战”这句誓言是全国秦人效忠祖国的誓言,够血性。带着这群人,秦孝公开始艰难的创业之旅。第一步,就是把仅有的家底全部捐献而出,甚至他老母的钗子妹妹的耳环都拎出来,干嘛?送给当时的第一大国魏国的当权臣子,给魏王说和说和:我们秦国穷的只剩人了,也没有啥煤矿天然气的,你们就算是把我们灭了,也得不到啥好处。魏王一想,哪有人花钱买了真刀真枪,再顾上打手,去一个贫困户家里打劫的啊?不划算。强回去了,还得负责这一家子老小的吃喝呢。和其他几个国王一商量,算啦。

  就这样,第一个危机解决了。此时你就得佩服这个只有21岁的青年国王的智慧。因为当时他爹秦献公其实是被魏国杀死的。当时他即位,好战的.秦人一蜂窝的嚷嚷这要报仇,大臣们也是主战派,也不管买得起买不起一把刀。但是秦孝公不但没有盲目听信,而是忍辱负重。其实他想,等老子富裕了,去买了长枪大炮,不把你们这些混蛋炸死!

  接着,就是学习山东六国变法,转型升级。战国时期,很多国家脱离周王朝,废除旧制,积极变法,国富民强。但是秦国慢人一步,得跟上来。此时一些老臣子就反对了,他们又不懂变法,也没有活到老学到老的觉悟,就知道倚老卖老,要是国君真得找了一个懂变法的,这个大家族的总经理副总经理不就得退居二线么?但是秦孝公坚持变法,出了一个求贤令,在山东六国各大电视台网站到处宣传:谁能想个法子让我们这个家族企业变强变富,我就给你高管爵位,甚至可以共持国政,其实就是把50%的国家股权都给你。这在当时战国大大小小十几个国家中,第一位敢这么提的,真舍得啊。此时刚刚在魏国找到工作的卫鞅(就是后来的商鞅)听说了,蠢蠢欲动,因为魏王看似对他没什么兴趣,不知道是不是简历写得不华丽。魏国丞相公孙痤病危时,就把卫鞅举荐给魏王让当丞相,还说你不用卫鞅,就杀了他。这个人可是个顶级ceo,到了任何一个国家受到重用,几年下来人家转型升级,很快就强过你了。老魏王想公孙痤一定是病糊涂了,要我把国家大事托付给一个无名小辈。眼看在魏国不受重用,卫鞅就跑到了秦国。

  诸位且看,卫鞅到了秦国,不是屁颠屁颠的说自己是怎么怎么能干,立马新官上任三把火,写企业转型升级报告,而是,失踪了。干嘛去了?他化妆成为游学学子,花了三个月的时间跑遍了秦国的山沟沟,深刻了解了秦国人的厚重秉性、清苦日子与秦国现制的弊端。这时秦孝公眼看着求贤令也没求到什么大才,只有一些适合当部门经理的中才,就打算自己学着变法呀,让秘书搬来一堆列国变法的书,埋头苦学。哎,就是因为太爱学习了不睡觉,后来英年早逝。没想到,三个月后卫鞅来了。高兴啊!这个人看似靠谱,竟然还去实地调研去了。

  谁知,一聊,没戏。卫鞅竟然说起了什么王道治国,仁义礼智信的,在大争之世的战国,儒家中看不重要,拳头和票子说了算。卫鞅不服气呀,要求二次面试。再一聊,秦孝公都想找扫把直接扫地出门了,因为卫鞅竟然换成了逍遥派,庄子无为而治。老子要一个敢大刀阔斧改变秦国的强者,你让我啥也不干,不是等死吗?拂袖而去。卫鞅是谁呀,死缠烂打是找工作的法宝,所以又要求面试。秦孝公都失望了,但当时战国所有国君都不能慢待士子,就是怕给人家落下话柄,搞得其他人才不来,只好再次面试。

  第三次,卫鞅捧出了早就想好的法家强国之说。秦孝公一听,对味。哎呀,你这个卫鞅,不早说,害得我都上火了。卫鞅嘿嘿一笑,表明了心意。你试我有没有能力变法,我也得试你有没有慧眼,知不知道什么事真正的变法强国。卫鞅的《治秦九论》更使其看到了秦国的未来希望。他们连谈三天三夜,决定实行变法,以法制国。并立下了“君臣相知,永不相负”的誓言,话说这两位的基情真是感天动地,怪不得作者能凭借此书荣登作家富豪排行榜,时下的流行元素很重要啊。秦孝公拜商鞅为相,开始了君臣二十年的大变法(史称“商鞅变法”)。自然,经过重重阻难,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秦国终于成为继山东六国之后的第七大战国,迅速崛起。卫鞅也变成了商鞅。

  书中,让我特别感悟的有四,一,严格的法制是一个庞大族群繁荣发展的根基,现代企业管理实在应该多学学。因为太子触犯法律,就被他爹给驱逐出去了,秦孝公的哥哥赢虔则被割去了鼻子,正式因为敢拿皇亲国戚开刀,寻常百姓也不敢犯法。话说商鞅真是有才,这么狠毒的招式都想得出来。二是对合作伙伴的信任以及放权。商业变法的时候,不太懂法学的秦献公就主动做好后勤,谁阻挡你变法我解决,你只管变,正是在秦献公扫清障碍的前提之下,商鞅才可以大展拳脚。后来秦献公因为太勤奋马上要累死了,就和商鞅说,你去把我儿子找出来,看他能不能担当得起国君之位,不能的话,君可取而代之。最后虽然商鞅为了护法而心甘情愿被车裂(这就是传说中的nozuonodie),但是君臣之间的深厚情谊让人惊叹。哎呀,以国相托,这才是真爱。第三,就是战国时期自由的学风以及开放的言论,现代企业也应在言论上放开,多听不同的声音。商鞅来自战国时期的小国卫国,却不远千里来到秦国,使秦国变法一跃成为七大战国之一,卫国却奄奄一息,这是一种什么精神病?其实当时百家争鸣,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农家兵家都著书立作广收门徒,学风开放,还经常开辩论会,谁说得好,辩得精彩,常可一辩惊人。国君们不会因为你有没有重点大学毕业证而轻看你,更不会因为你骂了他而迁怒你,你骂得好,还奖赏你。学子们饱读诗书,却也不拘一格,并不囿于自己的国家,这么多国,哪个用我,我就在哪里发挥光和热。其实当时很多人都是在别的国家当官,可以说没有开放的学风,就没有百家争鸣,也不会有战国争雄。还有就是国君的敬贤之心,即现在的企业应有的惜才之心。无论是大国小国,只要听说那个才华横溢的学者来到他家门口,莫不出门迎接,好吃好喝招待着。即便是在战国之时看来没什么实际用途的儒家,孟夫子也凭着声望到处白吃白喝,哪个国君都不敢得罪。你看孟子见魏惠王,魏惠王心里本来麻烦得要命,心想你来干什么本王还要看美女跳舞呢,但却依然迎接,并加装认真听取意见。以前的君王尚能容忍别人的谏言,现在的办企业的,更应该多听多看多学。

读《大秦帝国》有感8

  战乱年代,数不尽英雄人物,道不尽世间沧桑。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历史之辉煌,远非只言片语所能形容,只是通过历史,自我觉悟与成长。

  苏秦与张仪仲伯之间,时也势也。

  苏秦六国合纵,成就张仪六国连横六国合纵出于天下大乱之时,因时而生;合纵出于大争之时,因势而生。苏秦天下为公,想给六国争取一个变法强国的机会也时间,使天下群雄同等大争,只可惜独木难支,难以挽回六国之颓废之势。纵使苏秦像如同卫鞅一般极公无二心,但世间再无秦孝公,终是枉然。

  纵观天下大势,苏秦看到了天下大趋势,如同今天的我们也要看清中国发展的趋势,这样才会在其他方面有正确的判断。而苏秦的二次出山,也是建立在此条件与基础之上。

  张仪同样虚怀若谷,有雄韬伟略经纬之才。

  在张仪如此出山,便是小胜苏秦一筹。先谋魏,虽没有被聘用,但一骂孟子成名。再次入齐,说服齐威王进行第三次变法,同时入越楚解齐国之威,请出田忌,大败越国,但同时因为轻言军事,楚国房陵之失算在田忌与张仪头上。张仪此次败北,回去为母守孝三年,但依旧不忘关注天下大势。在苏秦出山时,提出六国合纵,结盟抗秦时,他也审时度势,谋定思虑,给自己做了合适的定位-入秦破纵。

  苏秦六国合纵-跑遍六国,泅度至齐,费尽唇舍,诉尽利弊,终于促成六国合纵。然魏王,齐王,燕王,赵王相继去世,为六国合纵带来重重危机。秦国试图在楚国撕开一个口子,苏秦力促六国连军,惜溃败。楚秦大战,终成死敌,合纵瓦解。终于争得齐国变法机会,好景不长,被人刺杀,终结有过落败,有过辉煌的一生。

  正如张仪所说:“秦国实力不足,秦国也很害怕山东六国的合纵抗秦。否则,张仪的连横如何成了秦国国策?说到底,方今天下都在扩展实力,都需要扩展实力,也都需要时日。谁抓住了机会,扩展得快,谁便占了先机。谁坐失良机不扩展,谁便自取灭亡!”一语道出苏秦在合纵中为六国争取机会,可惜无人看到其本质。

  先来看下苏秦与张仪的原生态家庭背景。苏秦,殷商之后,父辈在公孙痤府上受辱,誓要改变门庭,期待儿子们可以挤身士大夫贵族世家。苏父言语不多,但关键时候总会给苏秦有见地的意见与指引。典型的一是“祖国为根,理根为先”。二是“创业有三难,败、苦、辱。三关能过,可望成也。”三是父亲珍藏了《阴符经》,更有伊尹太公范蠡鬼谷子的注文,是一部开启权力大智慧的棒喝之书。能够拥有这样的父辈,何其幸运。

  而在此过程中,苏秦反思了为什么自己说秦失败的原因,一个是后之不及,一个是先之太过。因为当时的秦国有东出争霸之心,却没有对应的实力,所以最初的方案是定不会被秦采纳的。根据第一次的失败而悟出“机在目”,就是见机而动,不死守一端。因此他在等机会,等待一个山东六国大乱大争之时。

  同时张仪也在反思两个人失败的原因。苏秦的第次失败在于“策不应时”,与苏秦的自我判断一致;自己的第一次失败在于“轻言坏策”,这一点在此后再一次被验证了。两个人有一个共同之处,反思自己失败之原因-觉悟。

  张仪,祖上隶农出身,因从军立功升之将军,张家跻身为新兴贵族。因父亲卷入政治漩涡致死,母亲有远见,忍辱负重,为其觅佳师,最终被鬼谷子相中。在张仪低迷之时,母亲给予激励让其振作。家中有变故时,没有告知张仪,只让其放手闯荡自己的天地。

  再说司马错之家室背景:

  1.出身兵家,祖上为齐国的'田氏部族。

  2.先祖田穰苴是名将,并著有兵法《司马穰苴兵法》,也是春秋战国的第一部兵法,比《孙子兵法》早了数十年。

  3.司马错从少年时就浸淫于先祖兵法,心无旁骛,思考用兵之路从来与人不同。他谋兵思路受先祖兵法影响,最大特别是不“就兵论兵“,而是”据势论兵。“所以他是从一个国家的角度寻求用兵出路,对兵事之外的整体形势尤为关注。吃透国力,自然有清醒的判断,但又如何让兵事上有作为?他是就势论事,就秦国的条件来制定可行的方案。这一点,倒是与《天幕红尘》里的条件论不谋而合。

  4.考虑问题的思维异于常人-总是攻其不备,出其不意,清醒冷静,深谙再宏大巧妙的谋兵方略,如果没有细枝末节的精确算计,同样会招致惨败,所以他同时又勘察详细的数据,以制定扎实可行的方案。

  5.深谋思略,考虑全局,这点与苏秦有异曲同工之处。以上是在读书时感觉的司马错成功的关键因素,也原生家庭依旧是分不开的。其实每次读一本优秀的作品时,总会引起很多共鸣。这次的关注点更多在看到了其成长背景,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书中优秀的人物太多,樗里疾的逆向思维,屈子之爱国情怀,战国四公子……举不胜举,只是管中窥豹,略微看到了冰山一角而已。

  “纵横策士,度势为本。”苏秦做到此,才有六国合纵。张仪紧跟其上,因为苏秦占据六国之相时,他只有在秦国实行六国连横,才使英雄有了用武之地。“苏秦之才,暗夜点火。张仪之才,有中出新。”“人之能,不仅在学,且在悟。悟之根本,不在少学,在难后重学。大难而有大悟,始得大成。”以上几句皆出于鬼谷子。

读《大秦帝国》有感9

  秦武王是个被观众读者误会的历史人物。现代人因为他举鼎而死,就觉得他滑稽可笑。其实,从“武”这个谥号看,当时的人对他评价还是不错的。谥号,是君王死后给他上的终身评价。

  混蛋的君王真的会在死后得到一个“黑暗”“昏聩”“暴戾”这样的恶谥,比如周幽王周厉王齐湣王等。刚彊直理曰“武”;威彊敌德曰“武”;克定祸乱曰“武”;刑民克服曰“武”。怎么看武都是个好谥号啊。再看历史上谥号是武的其他人——汉武帝刘彻,魏武帝曹操,晋武帝司马炎,每一个都是牛哄哄的。就算是被大家公认为任性的明武宗,人家也是真的亲自带着大军跟蒙古人干过一仗的,据他自己说他还上阵亲自斩杀了一个敌人。秦武王的政绩比明武宗显然好多了,人家平定了巴蜀叛乱,又在宜阳大败韩国。

  大家笑他最终举鼎而死,实在是不明白鼎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存在。鼎是天子权势的象征,天子拥有九鼎,而诸侯只能有七个。秦武王不是要作死,他拿走天子的鼎,是想要表示秦灭周取而代之的意思。如果当时不死,下一步估计就要让周天子退位了。他的死让周王室又苟延残喘了几十年。

读《大秦帝国》有感10

  放暑假前,佳欣姐姐送了我一整套孙皓晖著的《大秦帝国》书籍。这套书总共有六部,十七本书,一本比一本厚,约五百万字左右。我曾看过《历史漫画》《上下五千年》等历史书,可从来没像《大秦帝国》这样规模如此之大的。我怀揣着好奇与激动的心情,翻开了这套历史小说的第一部————《黑色裂变》。

  故事的开头就让我热血沸腾:秦魏河西大战,秦国节节败退,丢失了国家最重要的屏障———函谷关。此时新君秦孝公即位,他断了自己一根手指,在石头上写下了“国耻”两个血字,誓要收复失地并变法图强。他发布了一道“求贤令”,表达了自己求贤若渴的心情。苍天不负有心人,一代奇才卫鞅入秦,为秦孝公讲述“霸道”,并阐述了自己的变法主张。两人谈得十分投机,秦孝公便任命卫鞅全权负责变法,他对田制、官制、徭役制等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秦国国力蒸蒸日上。

  卫鞅变法后,大秦不仅收复了曾经的失地,还抗击了当时最为强大的山东六国,卫鞅被封为商君。眼看秦国将要一跃而起,进入天下强国的行列了,只可惜秦孝公这位励精图治的`君主没有看到这一天,就早早地去世了,卫鞅也被反对变法的老世族们车裂了。但新君秦惠文王保留了卫鞅的新法,使秦国的强大没有成为昙花一现。

  后来,这部小说又生动地描写了苏秦合纵、张仪连横、秦赵长平之战、吕不韦弃商从政等脍炙人口的传奇故事,直到秦国一统天下,又再次土崩瓦解。

  当然,《大秦帝国》并不是只有这些纯粹的历史剧情,更多的是为我们展现了那段磅礴历史的百科全书。从卫鞅变法的宗旨内容、白起的战事分析、苏秦张仪的纵横之道,到秦始皇的大一统事业,如三公九卿制、郡县制、井田制等,为我们揭示了这段历史的详细细节,让我感觉这分明是一部十分完善的“历史小说教科书”。

  孙皓晖在《大秦帝国》中的写作手法也令人心醉。无论是不同人物的说话风格,还是每个人物心中的一念一想,他都给刻画得淋漓尽致,读后感将一位位当世豪杰都描写得活灵活现,让这些尘封许久的历史不再枯燥无味,反而让我们犹如身临其境一般,我们为秦国的逐步崛起、强大而兴奋,为山东六国的不断没落、灭亡而惋惜。

  《大秦帝国》如此引人入胜,我也花费了将近整个假期去咀嚼消化,细细品味。而作者孙皓晖为写这部书,从43岁到59岁,整整十六年,他将自己生命中最珍贵、最年富力强的时光奉献给了这部书。感谢孙皓晖写下了这部宏大的历史巨著,不仅让大秦帝国的文化精神在世人面前得到应有的辉煌展现,而且也让我的阅读境界提升了一个层次,更上了一层楼!

读《大秦帝国》有感11

  巍巍秦关,莽莽秦川。苍苍明月,迢迢关山。同耕同战,浴血何年。锐士铁衣,女儿桑田。谁谓明月,照我无眠。天地同光,念日月之共圆。

  一部好的历史小说,真实而又不真实。真实,在于其历史事件上,其他的,都是不真实的。说白了,就是将大框摆好后,向其中丰富细节,刻画人物。能写到《大秦帝国》这样高度的作品,寥寥无几。唯有《明朝那些事儿》可与其一决雌雄。它雄浑,沉郁,而又轻松,热血,青春,它的魅力不在于用词有多美,而在于细节刻画的细腻。大秦的逐步崛起,令人兴奋;秦风低回,又使人沮丧。赳赳老秦,共赴国难。为一句誓词而热血沸腾,为商鞅的慷慨赴死而又感慨万千。

  秦国地处西北,经济文化落后,六国又步步紧逼,然而这个被称为戎狄的边陲诸侯却一跃而起,一统天下。根源在哪里?在于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血不流干,死不休战的精神,在于法制,更在于君臣之间的绝对信任。

  六国会盟,企图灭秦。国难当头,秦孝公继位后,当即发出招贤令,正是这种唯才是用、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方针才使秦国身陷重围而国不灭。于是,商鞅出现了,在秦孝公的全力支持下,商鞅大刀阔斧地进行了彻底的变法:废井田,开阡陌,除隶农,赏耕战,刑无等级,不赦不宥;最终使秦国由奴隶制转向封建制。改革之后,前景一片大好,赏罚有制,清除陋习,走上了崛起之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所以,正是栎阳宫中的那场君臣合璧,才使商鞅尽公不顾私。最后,商鞅为了护法,慷慨赴死。

  在变法的过程中,一次,因为水源问题,两族发生械斗,不仅伤亡惨重,而且还导致了河水决堤,这件事,触动了朝廷,商鞅在渭水刑场杀了七百余人,震惊了六国。墨家总院当即派出杀手,诛杀暴政秦王。后来,秦孝公亲自前往墨家总院,与墨巨子交涉,功身而退。不仅君臣之间绝对信任,商鞅为了变法,也是言出必行。徒木立信想必大家都听过,那位少年后来成为秦军中的一名小将。

  自秦国崛起以来,历代人才几乎绝大部分出于六国。而反观六国,人才济济却被秦国逐个击破。齐国有著名的稷下学宫,那里是人才圣地,可是,为什么还是国灭了呢?六国君王务虚不务实,只听那些虚无缥缈的大道理,可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大道无边,就算是今天,也并未实现。拿魏惠王来说,他表面上礼下贤士,可是却放走了多少人才呢?先是不听公叔老臣遗愿,放走了商鞅,因为商鞅当时只是个中庶子。接二连三的,再就是孙膑、张仪、乐毅。他只接待像孟子那样的圣人。当时,魏惠王出城打猎,还未出城便听说孟子来了,虽然觉得晦气,但也只好回宫了。适值张仪求见,于是乎,张仪与孟子两人便在魏惠王面前骂了起来,孟子惨败。因为这件事,本应受到重用的张仪却被逐出宫门。此时,在秦国碰壁的苏秦也铩羽而归。两个人,静修三年。最后,张仪志在秦国,苏秦志在六国。受到秦国重用的丞相张仪以连横大计,对抗六国丞相苏秦的合纵大计。最终,张仪成功退隐,苏秦死在邹忌所派的刺客剑下,合纵破裂,六国如同一盘散沙。本来,合纵一成,秦国必亡无疑,可是,六国君主听信谗言,不用能士,合纵失败。可笑的是,合纵的阵脚先从盟主楚国站不住了。楚王派一无知王子为六国主帅,竟能想到用云梯观景。并且,秦国特使收买王后郑袖,楚王就是因为在王后郑袖那里做了两天大男人竟然听信秦国以退出合纵换交割房陵之约,可笑之极,蚂蚁之见。合纵一败,即便那战国四公子再有通天的本领也救不回来了。

  所以,治国务实,唯才是用才是硬道理。法家商鞅,纵横家张仪,战神白起,水家李冰,技然家蔡泽,秦国之所以强大,就是因为有这些人存在。

  当然,读这部书不宜动真感情,那些真性情的人会让你痛哭流涕。当你看到车裂商鞅,宣太后自杀谢罪,白起被赐死等片段时,如果你是用真感情读书,你会悲痛不已,肝肠寸断,于身体无益。秦赵两国的长平攻防战,长达三年之久,秦国不仅断了赵军粮道,而且使计令赵王命赵括为将。没错,就是那个纸上谈兵的赵括。用人之不信,自毁长城。没有善守的大将廉颇,赵军败得一塌糊涂。赵括没有办法,兵士饥饿,无力作战,于是就摆出了车辕圆阵,只守不出,简单而又有效。一天夜里,赵括忽然听到了惨叫声,心想那最不该发生的,竟然发生了;便率卫队前去,果然看到有人吃伤兵。赵括当即下令斩首,并命令杀战马,羿日死战。他对将士们说,秦国有首描写士兵感情的歌,叫《无衣》,感动了所有人。直到那一刻,他才有资格被称为赵将军,最后一战,他终于成长了。第二天,带着必死的决心,中箭身亡,咽气前,他终于展现了属于将军的风采,下令投降。然而,这二十万降卒,令白起不知所措。留着?消耗太大;杀了?自古将士忌杀降。此时,当了二十年国君,却未掌实权的秦襄王想要专政,就在白起的信到达后,回书杀降。自此白起背上了杀降的黑锅,让二十万降卒吃了顿好的,便送他们上路了。白起的`噩运也从这里开始,先是染了恶疾,然后便一意专权的国君不听劝,该发兵时不发兵,等六国听说杀降而联合起来时,却要发兵。几次失败后,国君又怪罪到白起头上来了,国君以为:你白起出征便能胜利,你不上阵就算了,你还不让我发兵,你白起几个意思?谁掌权?谁老大?于是乎,白起这个不听话的老头又上了几次书。此时,国君杀意已决。于是,在白起退休返乡的路上,将其赐死,离老家只有几步之遥。白起死前悲呼:赵军降卒,老夫还命来了!临死前,还要问老侍内,国君是否听从他的意见。

  说到这里,又不得不提到范雎这个人。当初,为了打天下,芈冄掌内,白起掌外,好生和谐。自从范雎来了以后,先是流放丞相芈冄,而后又因与上将军白起的私人恩怨,向国君进谗言,使得白起最终被赐死。赶走芈冄固然是为了防止外戚专权,但陷害白起的行为实在令人深恶痛绝。一代名将,没死在战场上,被自己人害死,这是耻辱。范雎这一辈子举荐过三个人,郑安平与王稽的先后叛国令他无地自容,于是他选择了退隐,在确立好太子后,他向国君举荐了蔡泽。他帮帝王完成了封建统治中专权的一步,这也算是他在历史长河中起到的良好作用吧!由此看来,大秦的大良造,做不得!商鞅被车裂,白起被赐死。

  当三尺利剑高悬于秦的头颅之上,秦孝公与商鞅便如那雷公与电母的兵器。发出了一道改革的春雷,触发了一场法的大火,烧出了一条崛起之路。那个年代里,秦国是先进的,是改革的先驱,唯有法制才是立国之本。从先秦的经历来看,儒学会让他们亡国。这种推崇仁,义,礼,智,信的学说,只能用于安邦。国家的长治久安必须依靠法治,而并非人力。

  一句赳赳老秦,共赴国难。不知打动了多少读者,这是历代入秦士子最爱说的一句话。此言一出,任何困难都成了空话这是一句比命还重要的誓言。这是一种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群体思想的延续,在中华文化的延续及演化中,变化为民俗文化,还有的,就是我们骨子里有的东西,即骨气。在岁月的长河中,这些东西在不断淡化,褪色,甚至消失。作者在开篇前言中这样写到:虽然我们没有忘记秦帝国,但也淡漠了那个时代的勇气和创造力。民族精神,是国家的脊梁,更多的人苏醒,民族才有希望。

  何以国立,唯有法制:何以报国,唯有自强。纵观全书,剔除个人恩怨,宫闱阴谋,情感发展,便是一个大国成长史。法使其生,法使其灭。用法得当,国家方可长存。那老秦人本色是我们这几代人所缺少的,我们必须找回这些东西。

  秦已大出,霸绝天下。而今我中华,国强乃为法强,观我中华子弟,皆懒惰。若使我中华子弟尽操秦人之风,大出天下,当指日可待矣!

读《大秦帝国》有感12

  本书让我了解了先秦华夏文化发展了脉络,文化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本书最后提到,经史本为一体,经,思想观念,史,政治事件。本人愚钝,读到最后,作者点破写作本书的立足点,才恍然大悟。

  回想一下之前所读一些关于历史文化方面的著作,确实有作者所提出的经史分裂的'现象。读经,不知历史背景缘由,读史,不知思想背景的影响。读的扼腕叹息,其实自己已在空中楼阁,并不明所以。本书经史结合,思想文化牵引着历史,历史改造着思想文化,确实有醍醐灌顶之感。

  本书其实为家人赠书所得,之前并无阅读之愿望,然略读几页,竟然深深吸引,直至读完,受益颇深。

  我看到读本书的读者不多,在此,我极力推荐大家阅读。

读《大秦帝国》有感13

  商鞅变法废除封地,从根本上取消了国中之国,最大限度的中央集权,从此将一个结构松散的氏族联盟变成了一个以王权为中心的结构紧密的国家机构。设置郡县,由中央直接领导地方,这样如臂使指,政令统一,在最大程度上团结了整个国家的力量。

  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均分田地,变革了生产资料的从属关系,使耕者有其田,使劳者享其实。生产关系的变革彻底的激发了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这一重大变革致使原本疲民流窜、私斗成风的.老秦人将全部的精力用在农业生产上。商鞅第一次变法仅仅两年的时间秦国就彻底改变了饿殍遍地的惨状,能做到户有余粮,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

  商鞅变法废除隶籍,数以百万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奴隶得以解放,从此奴隶可以分得土地,可以参军立功。这一变革让数以百万计的奴隶由社会动乱的隐忧变成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更变成了秦国军事上源源不断的兵力来源。

读《大秦帝国》有感14

  花了几个月时间,终于读完孙皓晖先生16年时间创作的500万字巨作《大秦帝国》,本书重现了秦帝国崛起于铁血列强之林的历史,重塑了那个时代的刚健质朴、创新求实的精神。阅读中一次次地被感染、被触动,不禁与书中人物同呼吸、共命运,不禁神往那个百家争鸣、诸子争锋的精彩时代,不禁感叹以秦帝国为代表的伟大的中华精神和原生文明。通读下来,最深刻的印象有两点:

  法制是秦帝国的.立国之本。商鞅变法后的秦国,首先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法治国家,完善的法制是秦国的立国之本,除了立法精准、全面,秦国执法之严格,令人震惊,其严格程度比之当前的法治国家,又过之而无不及,且贵贱不论,一视同仁。

  联系当前中国的种种执法不严,可能源于汉武帝之后推行两千年之久的独尊的儒家思想,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中国人尊重法治的同时可能也会同时纵容很多例外情况。

读《大秦帝国》有感15

  前两天,同事推荐《大秦帝国》,于是就找来看看。

  这是一部雄浑、厚重、沉郁的书,这是一部轻松、热血、青春的书,这是一部怎么形容也不为过的书,因为它叙述的内容包含了太多的故事,因为它描绘的时代呈现了太多的元素。

  读这书的时间,我非常快乐也非常感怀,这是这部书的魅力,作者笔力苍劲、描绘细腻,为我们刻画了战国时期,大秦的逐步崛起。我的心也随着书中的情节跌宕起伏:为“赳赳老秦,共赴国难”的铮铮誓词而热血澎湃;为商鞅大义凌然的慷慨赴死而心怀敬意。

  秦帝国崛起于铁血竞争的群雄列强之际,建立了一个强大统一的帝国,开创了一个全新的铁器文明。帝国所编织的社会文明框架及其所凝聚的文化传统,今天仍然规范着我们的生活,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巨大精神支柱。

  民族精神是群体的思想延续,在中华历史的演变中,最终融合成我们能看见的那些儒道释法墨等哲学思想或者散落的民俗文化,以及看不见却遗传在骨子里的一些勇气或处事方法。然而,也是在历史的流转中,我们也失去了或者遗忘了许多。作者孙皓辉在开篇前言里写到:“虽然我们没有忘记秦帝国,但却也淡漠了那个时代的勇气与创造力。”

  民族的精神,是国家的脊梁,更多的人苏醒,民族才有希望。

  巍巍秦关,莽莽秦川。苍苍明月,迢迢关山。同耕同战,浴血何年。锐士铁衣,女儿桑田。谁谓明月,照我无眠。天地同光,念日月之共圆。

  秦国这个地处西北,文化和经济相对落后,被中原诸侯称为戎狄的边陲诸侯,却一跃而起,最终统一了六国。根源在哪里?在于“大争之世”求变图存的毅力,在于“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血不流干,死不休战”的精神根基。

  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商鞅进行了彻底的变法“废田井,开阡陌,除隶农,赏耕战,刑无等级,不赦不宥”,使秦国率先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转换,极大的调动了下层人民的劳动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至此国力逐年上升,走上了崛起之路。虽然有无数人指责秦政是暴政、秦国是虎狼之师,但是我们应该处于当时的时代背景考虑,秦法无疑具有时代的先进性。法家在大秦里面出尽风头,而后世独尊的儒术被摒弃在一旁!诸子百家都对法家刮目相看,就是因为商君。因为秦国近200年坚持法治,而在战国中最后脱颖而出,六国拍马难及!

  “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方针策略,是秦国在人才战争完胜山东六国,为秦的统一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河有中流兮天有砥柱!我有英才兮堪居四方!秦虽然本国人才不多,但对于招揽山东人才却不遗余力。不问出身门第,但凡有真才实学一律委以重任,绝不惜官吝爵。自秦孝公开始,秦国唯才是用,是故商鞅法家、张仪纵横家、蔡泽计然家、吕不韦杂家、尉缭兵家都能在秦国成就一番大业。秦国用人之道不在于学派出身,有才利国则用之。秦非人杰地灵之地,历代的大才绝大部分都来自六国,若非秦国用人之务实,岂能吸引这些人才?相反六国人才济济,却置之而不顾。譬如魏惠王时期,先后放走商鞅,迫害孙膑,鞭笞张仪,无视乐毅。这些都可谓是治国之大才,每一个人之后都曾改变过战国的格局,魏惠王不用治国之实才,却只是礼待像孟子这种所谓的圣人。圣人的大道永远是摸不着边际的,讲了几千年的“大同”至今尚未实现。治国在于务实,所以孟子之道永远解不了魏惠王之困,也终导致魏国的衰败。

  秦国用人之务实还在于“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正因为孝公与商鞅的青山松柏之情,所以才会有商鞅的“极心无二虑,尽公不顾私”。相反六国之才大多是怀才不遇,屈原忠心为国却始终不能得到大用;“廉颇老矣,一饭三遗矢”何其的荒诞,也终致使一代名将客死他乡;更为荒诞的是韩国派水工郑国去秦国大兴水利工程,其美名曰“疲秦计”,最终导致秦国的'国力昌盛,为之后的灭六国提供了充足的财力支持;战国的最后一位战神李牧也因“叛国”的罪名被杀,用人之不信,自毁其长城,赵国最终也将自己送进了坟墓。

  小说以秦献公的死去作为开端,引出了本书的第一个关键人物,秦孝公嬴渠梁。如果说火焰的燎原需要最初的火种,那秦孝公无疑扮演了这一角色。他即位之初,秦国正面临内外交困的艰难局势。野蛮贫弱本已是顽强盘踞的痼疾,其他国家的全面敌对,一致仇视更是一把高悬于秦国不屈头颅之上的三尺利剑。六国卑秦,不与会盟,一个濒临崩溃的小国,生还是死,继续还是终结,这是作者抛出的的沉重问题。用手段和计谋解决当下的困难只是治标,究竟如何才能完成一个国家的标本兼治。

  法!用法治国!!这是一个斩钉截铁不容置疑的答案。于是,在商鞅的霹雳手段之下,在秦孝公的绝对信任之上,秦国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变法。变法过程中,有反对,有抵抗,有阴谋,有暗箭;有信念,有虔诚,有真情,有血性。作者用挥洒自如的笔墨,把原本隔了帘幕的历史故事演绎显得格外曲折起伏,回转跌宕。“法”的芽终于在秦国萌发了,可这一切,在大秦帝国的缔造过程里,仅仅是个引,也仅仅只是序幕。从人治走向法治的道路无比的坎坷崎岖,要改变一个落后国家的面貌并使之重生更是需要付出好几代人的努力。所幸,在历史的风起云涌当中,秦国人没有退缩,接下去的几代君王也没有改变初衷,在百家争鸣的大格局内,他们始终奉行法家之学,排除各方阻力,把秦国一步步推向了鼎盛的巅峰。而秦国的文明,那在剽悍坚毅的血性土壤上诞生的文明,也最终战胜了并统一了其他文明模式,绽放出无比绚烂的光芒。

  纵览全书,剔除宫闱阴谋,政局斗争,情感发展,个人兴亡,我们不难发现作者的一个观点,那就是,“法”,是大秦帝国得以建造形成的最根本同时也是最大原因,文明的诞生源自于法治的兴起,而儒学则不符合战国之道。针对他的这一观点,我深感赞同。首先,从先秦历史来看,儒家之学本就是亡国之论。讲求仁义道德,礼让谦逊,大争之世,这种论调何能立国?其次,退一步说,儒学即便可用于安邦,也非用于开国。只有用“法”这一冷峻客观的利器,才能扫除乱世时因人治而产生的一系列失衡混乱,创建全新的国家运行平台,从而使国家达到一个更高的竞争起点。国家的长治久安必须依靠法治,而并非依靠人力。作者的这一理念,颇具现实意义。

【读《大秦帝国》有感】相关文章:

读《大秦帝国》有感10-07

读《大秦帝国I》有感10-05

《大秦帝国》读后感04-04

大秦帝国读后感10-05

《大秦帝国》读后感10-06

大秦帝国读后感09-20

《大秦帝国》读后感06-01

小说大秦帝国读后感10-07

大秦帝国读后感7篇02-26

大秦帝国读后感11篇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