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夷列传读后感-读后感

时间:2024-07-06 07:49:30 专题读后感 投诉 投稿

伯夷列传读后感-读后感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伯夷列传读后感-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伯夷列传读后感-读后感

  《伯夷列传》十分难读,难在对人性的拷问,难在对价值观的选择。因之,昔日读、今日读,竟有迥异的结论。

  余读《伯夷列传》,以为可从两处而入,一观伯夷叔齐之人格,二睹太史公之良苦用心。

  伯夷、叔齐两位在思想上都非常注重原则和道义,他们从不愿意偏离自己坚信的价值观。无论是兄弟之间互让位次,还是同归于尽西伯山,无论是匡扶正义以至饿死在首阳,他们对内心中的"道义"始终如一。他们目睹了太多兄弟相残的悲剧,因此敬仰推崇谦让的美德;他们向往盛世却痛恨暴政,但绝不容忍"以暴易暴"的行为,因为他们认为手段和目的同样重要。这样的人当然无法参与政治,因为政治没有洁癖可言。或许我们会认为他们过于守旧、固执,不能用发展和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但我们永远不应该指责他们的人格。古人对他们给予了赞许和称颂的评价,大概就是出于这个原因吧,“古之贤人也(孔子语)”、“圣之清者也(孟子语)”、“特立独行,穷天地亘万世而不顾者也(韩愈语)”。

  那他们有怨吗?“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他们有怨,但怨的不是自己的选择,“求仁得仁,又何怨哉?”他们怨的,是世道人心。

  太史公将其置于七十列传之首,当然不是没有他的寄托。他首先要彰显的就是“让”的美德,这在《五帝本纪》、《吴太伯世家》之中已早有体现,但这当然不是他所要寄托的全部。“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作为一个历史学者,太史公最为深切惋惜的,就是仁人志士在世时因天道无常而不得善报,没世后又不能见诸史籍而被人们遗忘,所以他才说“岩穴之士,趋舍有时,若此类名湮灭而不称,悲夫。”伯夷叔齐,事迹本是渺远难闻,但孔子的称述使其贤名益彰;颜渊好学,却不免蚤死,但终究有《论语》载其“身居陋巷、不改其乐”。太史公常以绪《春秋》的职责自任,自然是要给这些不该被历史遗忘的人做传。而七十列传之中的人物,或仁人志士,或游侠商贾,或出将入相,或郁不得志,但终究都是“扶义俶傥,不令己失时,立功名与天下”者,所以以《伯夷列传》为七十列传之首,正见太史公的良苦用心。

  然而,或许我们还会再问一句:“在全世界赢得声名真的那么重要吗?”当太史公为他人建立声誉时,难道不也是为自己树立威望吗?这种问题因人而异,就像面对伯夷和叔齐的情况一样,可能会有千百个不同的观点。

【伯夷列传读后感-读后感】相关文章:

伯夷列传读后感05-12

史记伯夷列传读后感08-10

伯夷列传读后感(精选8篇)08-08

《管仲列传》读后感10-06

《屈原列传》的读后感10-07

《货殖列传》读后感10-06

孟尝君列传读后感10-06

屈原列传读后感09-22

《货殖列传》读后感10-05

商君列传读后感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