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常谈》的读后感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经典常谈》的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经典常谈》的读后感1
先来说说我很不喜欢的散文家一个吧。想起来我有一天和美食家贪吃朱聊天聊到他,朱评价说:明明没那么有才华,还要矫情。我一边往嘴里塞寿司,一边连忙点头,说是是,就是这样,这么恶心巴拉的东西还要背,恨死了。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真是好烦好烦。不过话说回来,人家作者清华和西南联大中文系的系主任,只不过在那时代偶尔写了几篇白话散文就变成了超级畅销作家+时代跨不过去的白话美文典范,你也不能怪他不是。哦,对了,这个人是:朱自清。
作为一个老师,朱老师突然比散文家朱自清有爱多了。他教语文,就不勉强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而是:“第一,教育者先须有“培养”的心,坦白的,正直的,温热的,忠于后一代的心!”(养心!而且是对自己的要求啊,不跟孩子们过不去的语文老师都该获得五星好评!)
他的学生汪曾祺虽然和我们一样不喜欢阅(背)读(诵)朱老师的散文,但是对其学术知识水平还是十二万分的认同!
汪曾祺谈起自己的老师如是说:
“一是通,二是常。”
“朱先生把好几百年的纷纭混杂的文学现象绺出了一个头绪,清清楚楚,一目了然。一通百通。朱先生把一部文学史真正读通了。”
“把一部文学史真正读通”,谈何容易!而且千百余年的文学脉络仅用家常话表达出来,更是谈何容易!
《经典常谈》这本薄书就是这句话的最好注解,了了八万字,就能让读者把中国人该读的经典都梳理通透,四书五经、诗词文赋、中国古代的历史和哲学都说得清清楚楚。
汪曾祺不止一次在文章说这本书“对爱好国学的读者来说,也应该排在“经典”之列。”
在《经典常谈》面前,当下的`很多“国学大师”,恐怕只能充当小学生了吧。
汪曾祺评价朱自清先生“中年以后”的作品,“渐归简淡,朴实无华,显示出阅历、学问都已成熟。用口语化的语言写学术文章,并世似无第二人。”
这段话的分量,重到难以撼动的程度。
我敬重“中年以后”的朱自清,也基于汪曾祺提到的两点,一是文风,二是学识。
他在我心里正应了苏东坡的一段话:“大凡为文,当使气象峥嵘,五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
如果《荷塘月色》是“五色绚烂”;那《经典常谈》就可以算作“乃造平淡”了。
读了朱老师在治学上的文章,陡然扭转了他曾根植我心的固有形象。确实,看人只看到一面不足以妄下评判,世人尊其为“大师”,其中必有一些道理。
要怪,只能怪教科书只给孩子们看他的“柔情”,却不给孩子们看他的才华啊!一个明明可以靠才华吃饭的人,你却偏偏让他和我们“谈!感!情!”
所以,即便是语文老师,恐怕也无力回天了。
《经典常谈》的读后感2
近日读完了朱自清先生的这本《经典常谈》,该书主要是介绍讲解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书的自序上也说这本书是学习传统文化的典籍,也可以称作为“国学入门书”。既然能够称得上“国学入门书”,其分量可谓不言自喻。这本书的出现也为各个阶层的人群翻阅史籍做了一个很好的指引。
朱先生这部书所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传统的“四书五经”,“十三经”等著作。囊括了经,史,子,集四部的一些最广为流传,最为经典的著作。在朱先生的这本书的书目编排顺序上依次是: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第,文第。书中自序中说“各篇的排列按照传统的经史子集的顺序,并按照传统的已经将“小学”书放在最前头。”所以这样一个比较循序渐进的次序也让读者能更好地来理解该书的宗旨。朱先生也说,要读懂这些书,特别是经,史,子,集就必须先从理解字义开始,所以他选择把《说文解字》放在第一位,真可谓是用心良苦。
纵观通篇,朱先生不但对每一本著作都做了精辟的解释,并且在对某些著作的阐述上也加有了他自己的一些认识。比如在《礼》第五中,朱先生说道:“天生万物,是个很古的信仰,但最普遍的还是祖先的信仰,直到我们这个时代,这个信仰还是很有力的,但大部分可以说是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有一些也可以说是生活的艺术。”在《尚书》中,朱先生对几千年来关于《尚书》的真伪也做了自己的考证,确定伏生的《尚书》为最原始的真本,但即便如此,朱先生还是建议我们对这29篇要分别看,因为中间也有一些文章是战国时人托古之作。所以,这样严谨的态度也恰恰可以为一些刚接触这些著作,或者即将接触这些著作的人提供了一个更为客观、更为辩证地来了解、认识这些著作的渠道。
朱先生的这本书虽然称作为“经典常谈”,但在我看来其实这本书不仅仅是单纯意义上的“经典常谈”,更深远地来看,其实还包含着“经典导读”这更深一层次的含义。众所周知,在国际化程度不断地深入每个人生活时,我们的.生活也充斥着许多新生文化,以至于年轻一代对我们华夏文化的关注越来越少,面对日益增多的“泊来”文化,已经很少在有家庭再给孩子接受“传统教育”了。所以能以这样的方式来为我们的古代文化做一个诠释、代言,一定程度上也能让我们的华夏文化得以更好地流传。毕竟,我们的华夏文化还是需要下一代来传
最近读了朱自清先生的《经典常谈》一书,自朱自清先生逝世已62年,看了这本书,书中字里行间都闪现出他嚼饭哺人孜孜不倦的精神,使人追怀不已,并为其短暂的生命而惋惜。
《经典常谈》的读后感3
《经典常谈》中所谓的经典被广泛使用,包括群经、先秦诸子、几本史书和一些集会;要理解这些书,尤其是经典和儿子,理解“小学”就是文字学,所以《说文解字》等书也是经典的一部分。经典训练应该是中等以上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实用,而是文化。一位外国教授说,阅读经典的用处在于教人们阅读经典。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讨论。此外,作为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国民,至少有义务接触自己的经典。
传说中文是黄帝史官叫仓颉造的。看到地上印有兽蹄和鸟爪的痕迹有灵感,开始造字。仓颉泄露了天机,却教坏了人。所以他写字的`时候,“天雨粟。鬼夜哭。“人有文字,会变得聪明,会努力做那些容易赚钱的商人,努力种地的人会变少。天怕人不够吃,就降米让他们救急。鬼也怕这些聪明人用文字制作他们,所以晚上嚎叫;文字有巫术作用。但这个传说是战国末期才有的,当时并不是所有人都相信;比如《易》和《系辞》只说文字是“后人圣人”造的。这个“后世圣人”不止一个人,是很多人。文字不断演变,说一个人是原创的,是绝对不可能的。识字是教育的初步阶段。《周礼》《保氏》说贵族子弟八岁入小学,先生教他们读书。秦以前字体很复杂,贵族子弟学的只是官书。秦始皇统一了文字,小篆成了国书,别体逐渐淘汰,识字简单多了。
为了统一文字,始皇教李斯写了《仓颉篇》七章,赵高写了《爱历篇》六章,胡母敬写了《博学篇》七章。但字体以当时通用的小篆为准,方便原文略有不同。汉初,教书先生把这三篇文章合成一本书,单称《仓颉篇》秦朝的三本书都没有传下来。
东汉和帝国时期,许慎制作了一本《说文解字》。这是一本划时代的书,包括历代的各种书法风格。他保存了小篆和晚周的文字,让后人能够沿着潮流走。研究文字的形式和音义的人过去被称为小学,但现在被称为文字学。以前的知识仅限于经典,所以研究知识必须从小学开始,也就是说,从文本学开始。
造字和用字有六条规定,叫六书。一是象形;二是指事物;三是会意;四是形声;五是转注;六是假借。
汉字从秦朝演变为各种书体,真(正、楷)、行、草、隶、篆书体的起源和发展。
从第一课的内容来看,应该说是非常丰富的。从文字的产生和发展出发。文字的构成,各种字体的演变。介绍清楚,相关传说生动活泼,仿佛就在眼前。从这本七万七千字的书中,我们可以看出作家的知识渊博,文笔圆熟,令人惊叹。读完这本书后,开卷有益的成语实现了。我感到受益匪浅:我对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什么是经典以及这些经典的发展及其对社会的影响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朱先生那个时代可能还没有用过这个词,但他写这本书的初衷是倡导人民继承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因此,朱先生将这本书命名为《经典常谈》。既然是常谈,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忘记这些经典,也就是说,随时学习这些经典是有用的。
《经典常谈》的读后感4
朱自清先生出了这样一本书,没想到现在才有缘读到,实在不该。这本书不是对中国经典著作的概论,也不是导读,按照朱先生自己的话来说:如果读者能把它当作一只船,航到经典的海里去,编撰者将自己庆幸,在经典训练上,尽了他做尖兵的一份儿。书非常薄,如果比作船,也像是一叶接引船,引导到更大的船只,驶向远方。
书一共分为十三篇,前面九篇分别论述了《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后面的四篇分别从类别展开,诸子百家、辞赋、诗和文。真是难得的对经典的入门介绍,相比起一般的导读,朱先生的对考据的史实更加重视,其中又不去过多的添加上自己的感慨,实属难得。
所谓经典的入门,就是要从客观的角度介绍这本经典的行程,前因后果,中间所经历的一些变迁等等,如果只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对他进行现代化的阐述,那不叫导读,叫跟着我读。市面上多的是这样的读后感书籍,凭着自己的人生感悟,让字里行间按上个人的理想抱负,甚至加上哲学思考,乍一看很有学识和见解,其实抛开所依附的经典本身,也可以独立成书。这种作风和诸子百家为推行自己的学说强行拉古人来站台是一个道理。
客观,是本书所呈现的一大主体。比如现在大力推崇的《论语》,在书中仅仅是《四书》一篇的几个段落而已,从时间来看,《论语》没有前面的《周易》、《尚书》等来的久远,从现在包容兼并的角度来看,孔子一家之言也没有强行推崇的必要,因此,在经典介绍中,朱先生秉承着尽量和其他著作平起平坐的态度对他进行了客观介绍。对于《论语》,朱先生的评价也是相当客观:这部书不但显示一个伟大的`人格——孔子,并且让读者学习许多做学问做人的节目:如“君子”“仁”“忠恕”,如“时习”“阙疑”“好古”“隅反”“择善”“困学”等,都是可以终身应用的。
对于经典的入门书籍,最忌讳的就是加入自己的感情判断,如果在整本书中《论语》或者《周易》被扩大篇幅,不停地赘述他们对后世所产生的影响,那势必会对读者产生一定的误导,既然入门,就让给出事实,让读者自己去推开经典的大门,让他们去取舍其中的奥秘。儒家未必周全,八卦也未必无用,做到能够让书籍回归书籍本来的位置,才是朱先生本书最大的用意所在。
除开对于经典书籍的介绍,书中的后面几篇对诗、辞和文的历史演变也做了一次梳理,在详细得学习“举头望明月”之前实在是非常有必要,不然就只记得唐有诗、宋有词、元有曲,连来龙去脉都搞不清楚,就有点吃瓜吞核的糊涂了。
《经典常谈》的读后感5
最近,在阅读了朱自清先生的经典故事后,这本书主要介绍和解释了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这本书的顺序还说,这本书是一本学习传统文化的经典书籍,也可以被称为“中国传统文化入门书”。由于它可以被称为“中国传统文化入门书”,它的重量是不言而喻的。这本书的出现也为各阶层的人们阅读历史书籍提供了很好的指导。
朱先生的书主要包括传统的“四书五经”和“十三经”。一些最广为流传、最经典的作品,包括经、史、子、集四部。在朱先生书目的顺序上,依次是: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词赋、诗第、文第。书中自序说:“每篇文章的排列都是按照传统经史子集的顺序排列的,“小学”书已经按照传统的排列放在了前列。因此,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顺序也能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本书的目的。朱先生还说,要理解这些书,尤其是经典、历史和儿子,我们必须从理解单词的意义开始,所以他选择把“说话和解决单词”放在第一位,这真的是一颗善良的心。
纵观整篇文章,朱先生不仅对每一部作品都做了精辟的解释,而且对一些作品的阐述也有了自己的理解。例如,在《礼物》第五中,朱先生说:“天生的一切都是一种非常古老的信仰,但最常见的是祖先的信仰。直到我们这个时代,这种信仰仍然非常强大,但大多数可以说是习俗,其中一些也可以说是生活的艺术。“在《尚书》中,朱先生也对《尚书》几千年的真伪进行了自己的'研究,并确定伏生的《尚书》是最原始的真本。但即便如此,朱先生还是建议我们分别阅读这29篇文章,因为有些文章是战国时期的托古作品。因此,如此严谨的态度可以为一些刚接触这些工作或即将接触这些工作的人提供更客观、更辩证地理解和理解这些工作的渠道。
虽然朱先生的书被称为“经典常谈”,但在我看来,这本书不仅仅是一个简单意义上的“经典常谈”,更深远的是,它还包含了“经典指南”的更深层次的含义。众所周知,当国际化不断深入每个人的生活时,我们的生活也充满了许多新文化,年轻一代对中国文化的关注越来越少。面对越来越多的“泊来”文化,很少有家庭给孩子接受“传统教育”。因此,以这种方式诠释和代言我们的古代文化,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更好地传播我们的中国文化。毕竟,我们的中国文化仍然需要下一代来传播
最近看了朱自清先生的《经典常谈》一书。朱自清先生去世已经62年了。看完这本书,字里行间闪现出他不知疲倦的咀嚼和喂人的精神,让人怀念,为他短暂的生命感到遗憾。
《经典常谈》的读后感6
这几天有幸拜读了朱自清先生编写的《经典常谈·文艺十六讲》,收获颇丰。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是很欣喜的。先不说名人大家之作,光是随手翻阅一下目录,也能看出是一本需要虚心学习的好书了。与一般的小说、随笔不同,这本书绝不能以悠闲之态囫囵吞枣便略过了事,学术性极强的读本,需要平心静气细细品读。也正因如此,不免有人在读时觉得枯燥难啃。
这本书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经典常谈”,也是单独出过一本集子的部分;第二部分是“文艺十六讲”,收集了十六篇朱自清先生相关的文学论著。前者为“汉语言”的细析,后者是“文学”的畅谈,合二为一,便是“汉语言文学”。这对作为准中文系学子的我来说,可谓是拾到宝了。
先说第一部分。朱自清认定,“经典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经典训练是一般人文化教育的必要内容。但我国古代经典,浩繁艰深,为使一般人有兴趣去接近它,作者在书中用十三篇文字要言不烦地介绍了华夏民族文化遗产中的菁华。常谈不囿于陈腐的旧学框架,尽量采择近人新说。读来亲切自然,通俗易懂。字里行间可见出一种嚼饭哺人,孜孜不倦的精神。作者有一个美好的心愿,希望“读者能把它当作一只船,航到经典的海里去。”而我在读时,也确实看到了不同于古文化以往的枯燥形象的解读。
图文并茂有助于形象化地将古典文化传达给读者。在阅读本书之前,我对那几本经典的印象仅局限于“四书五经”的名号。高中时为了应试把“四书为哪四书”“五经指哪五经”的.答案背得滚瓜烂熟,而后只有机械化地把那几部著作捆绑记忆,从未想过深究每一部到底讲了些什么。在《经典常谈》中,我第一次了解了几本古书的大致内容,也对写作时期的社会文化背景作了大致了解。枯燥乏味的知识点通过作者轻松又不乏严肃的语气变得灵动,而那只“船”,也确有把读者带入经典的魔力。再谈第二部分,即“文学”部分。后半部分是我最喜欢的话题,相对于语言学和离生活较远的古文化,我更愿意亲近离人性与艺术更近的文学。
在第一篇文中,朱自清先生便提出了“什么是文学”的论题。“文字的作用不外达意表情,达意达得好,表情表得妙就是文学。文学有三种性:一是懂人性,即要明白。二是逼人性,即要动人。三是美,上面两种性联合起来就是美。”
朱先生在十六讲中也以一名教师的身份,对国学教材、学生习作等方面作了论述。其言之有理,理之精确有力,鄙人也只有观摩仰望的份,不敢亵渎,只得在心里记下他对学生们的每一句指导与教诲,希望在日后的学习中更加沉稳细致,对知识、对文学、对自身素养的提升报以严谨认真的态度,不做“穷酸的读书人”、不读不写“低级趣味”之作。
总而言之,这本书对于还未入门的中文人来说,可谓是一个引路者的作用。关于国学经典,关于文学文化,虽未得细枝末节,但也有大体的轮廓方向。正如作者所说,读者将其当作是一艘船,从平涸的细流行到经典的海中去。相信有这本书的引荐,在日后的深入研究中,会免得走些弯路。
《经典常谈》的读后感7
这个寒假我读完了朱自清先生的《经典常谈》一书,《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初代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分。这本书主要介绍了我国古代文化的基本知识,还包括了朱自清先生对四书五经的独有的理解。
朱自清先生的《经典常谈》全书共13篇主要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里》,《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还有系统性的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与历史脉络。
朱自清先生的《经典常谈》这本书,内容简洁精辟,语言流畅不仅有高度和深度,更有大众所能接受的广度,还有这是一本写给中学生看的`书。所以普及性和通俗性较为强等。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文》因为文字不同,体现出了国家和民族的书面表达方式和思维是不一样的。文字使人们进入有历史记录的文明社会。而且文字是语言的符号是不可缺少的部分。
读完了朱子清先生的这本书后,我更加深入的理解了读经典的意义。读经典不仅仅是要学习知识而是通过阅读古代经典汲取先贤的智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等。
这本书的主题思想是为了给希望读经典的中学生做个向导,指点阅读的门径,让他们面对豪如烟海的古代典籍【篇2】经典常谈读后感500字
《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写给广大群众读的书,朱自清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1948年逝世,享年50岁。他的代表作有《踪迹》、《背影》、《欧游杂记》等。
《经典常谈》大概讲了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由来的过程,内容有《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他的见解精辟、史笔卓越、通俗流畅、深入浅出,成为我的爱书。
我来讲讲诗经吧,诗的源头是歌谣,上古的时候,没有文字,只有唱的歌谣,没有写的诗。一个人高兴或悲哀的时候,常愿意将自己的心情诉说出来,给别人或自己听,日常的言语不够劲儿,便用歌唱,一唱三叹的叫别人回肠荡气。唱不够的便手也舞起来,脚也蹈起来了,反正要将劲儿使到了家。创造了文字以后,才有人把歌谣记录下来,便是最初写的诗了。搜集各种歌谣以外,大师们所保存的还有贵簇为了特种事情如祭祖、宴客、房屋落成、出兵、打猎等作的诗,这些可以说是典礼的事,要把这些诗给君上,因为君上喜欢听典礼的事,《诗经》编成三百一十一篇,六篇有目无诗,实存三百零五篇,大多都是典礼诗,不关于典礼的非常少。
我也谈谈我的感受:古人的诗为什么收集得那么少呢?真奇怪!
【《经典常谈》的读后感】相关文章:
经典常谈的读书笔记04-03
经典常谈的读后感06-07
经典常谈读后感04-29
《经典常谈》读后感05-17
经典常谈读后感(精)05-06
【热】经典常谈读后感02-10
《经典常谈》读后感(精华)06-15
经典常谈读后感20篇04-21
《经典常谈》读后感精选【15篇】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