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提问》读后感

时间:2023-04-06 11:51:36 专题读后感 投诉 投稿

《学会提问》读后感(精选13篇)

  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学会提问》读后感(精选1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会提问》读后感(精选13篇)

  《学会提问》读后感 篇1

  当我初读《学会提问》时,我就意识到,我可能是发现了一直困扰我的问题的答案,他们缺少的是——批判性思维。而这应该主要归罪于我们的传统教育。

  从古到今,我们的教育就一直禁锢着人们的思想。从古代的三纲五常到现代社会的服务服从,无不是靠学校教育一点一滴进行渗透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这样的道德观念始终束缚着人们的思想,以至于渗透到了中国人的基因里,纵观当今社会,领导干部竞争上岗,各行各业的工作计划和总结都必须要有这样的内容“我一定服从领导,听从安排…”;从古代的科举制度到现在的中考,从寒窗苦读到题海战术,我们的学生一直就是在机械地重复练习和记忆,从来没有也没有时间去质疑,甚至不知道该如何去质疑。

  质疑是批判性思维的雏形和基础,而批判性思维是质疑的高级思维方式。批判性思维是英语CriticalThinking的直译。CriticalThinking在英语中指的是那种能抓住要领,善于质疑辨析,基于严格推断,富于机智灵气,清晰敏捷的.日常思维。20世纪40年代,批判性思维被用于标示美国教育改革的一个主题;70年代,批判性思维成为美国教育改革运动的焦点;80年代成为教育改革的核心。美国批判性思维运动的开拓者恩尼斯(Robert Ennis)1962年就认真分析了“批判性思维”概念,新近的表述为:批判性思维是“为决定相信什么或做什么而进行的合理的、反省的思维”

  批判不是科学家的专利,我们的日常生活同样需要批判性思维。批判的选择,批判的接受,否则,你会对这个社会无所适从。当今社会发达的传媒使人们每天都处于海量信息包围中,而无法辨别真伪。人们越来越依赖专家、律师、记者、评论家,依赖的程度超乎想象。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是“电视上说”、“报纸上说”、“网上说”,而唯独没有“我认为”。我们在被动地、不加批判地接受每天蜂拥而来的大量信息。这是一个可怕的趋势,久而久之,我们就不知道判断,甚至想不起来要去批判。

  如何拥有这项技能呢?这种思维的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目前只有部分大学开设了这一门课程,作为中学的一名基础科学的老师,我们也应该着手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当然首先自己要学会如何去进行批判。

  细读此书,作者用非常通俗的语言,活泼的风格,深入浅出的进行讲解,并配有非常生动的实例,来引导我们如何提出正确的问题,并围绕“什么是论题,什么是结论”“理由是什么”“哪些词句有歧义”“什么是价值观冲突,什么是价值观假设”“什么是描述性假设”“推理中存在谬误吗”“这些证据的可信度有多大”“你发现干扰性原因了吗”“统计数据是否具有欺骗性”“哪些重要信息被遗漏了”“什么结论可能是合理的”等十一个要点,一步一步地指导我们进行批判性思维的训练。

  我边读边想,如果学会了批判性思维,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将受益匪浅。作为学生如果学会了批判性思维,便可以更加科学、理性地分析家长、老师、专家、领导的语言、思想和行为,避免上当受骗甚至可以解决盲从的问题,使公民逐渐走向诚信、民主,社会健康发展。更重要的是,学校通过对学生进行这样的训练,会让学生掌握一种更好的学习方法,当他们将来对某个事件产生疑问后,知道如何去寻找理由、搜集证据,如何利用互联网或者查阅资料获得所需要的知识,如何通过探究实验验证一个又一个的假设,不再盲目、机械地学习,为知识所累。

  读完此书,我在扉页上写下这样的文字:“这是一本影响你思维方式的书,它不可能影响你的一生,但足以影响你的后半生。”

  《学会提问》读后感 篇2

  《学会提问》一书读后让我耳目一新,让我们学会用批判性思维去思考别人的观点和结论,而不是一味的全盘接受。我顿时发现,原来平时我阅读文章,都是全盘接受作者观点的,我习惯去努力地领会文章的主要内容,习惯去提炼文章的中心思想,自觉不自觉地会把作者的观点当成自己的观点。

  而批判性思维让你掌握主动权,让你带着问题去读书,让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与作者的对话交流中来,以怀疑的态度去分析作者观点的真伪。批判性思维是让人理性评判作者的观点,然后在理性判断的基础上决定是否接受哪些思想或采取哪些行动?

  批判性思维是一个思维方式,如果学会了使用批判性思维去看待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那就会拥有良好的鉴别力,就会去伪存真,在信息的海洋中找到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而不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我们也可以使用批判性思维去处理日常工作,对自己遇到的一切不断提问,找出问题背后的真实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你会发现哪些信息是无用的`,哪些信息是有干扰的?别人的说法有没有存在逻辑方面的问题?这样的推理是否正确?只有用批判性思维去思考、梳理、汇总各方面的信息,才能在浩如烟海的信息海洋中解脱出来,开拓视野,理性思考,科学评判。

  《学会提问》读后感 篇3

  在四本必读书目中,《学会提问》是最薄的一本书,也是我第一本拆开封面开始阅读的书目。没有按照指定的阅读书目顺序,纯粹只有两个原因,一是被最薄所吸引,因为我的阅读速度太慢,总习惯一字一句的阅读,为了减轻阅读压力,早点完成一本阅读书目的任,;另一个原因便是被《学会提问》这个书名所吸引,看到这个书名我的第一印象是,这应该是一本讲述如何问问题的书,而怎么去提问一直是我想学习和提升的内容。

  但是当阅读之后,我发现自己理解的片面性,它其实讲的是:革命批评精神。善于对生活中的现象提出问题,带着批判性的思维,学会善于向各方面提出问题,即学会去提问。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内容充斥网络和生活,直击我们的眼球,以至于我们很难准确把握自己真正需要的有价值的信息。而《学会提问》不止教会我们学会提问,更教会我们如何自我思考、批判性的思考,为我们提供了一准思维工具,让我们可以在大量参差不齐的信息中不至于迷失自己的方向,不至于被错误的信息所蛊惑,筛选出自己想要的内容。

  在工作中,会碰到很多问题,如何解决它们?提问便是第一步。提问题比回答问题更能启发人的智慧。提问题带动我们去思考,而我们思考都有明确的目标,提问的目的就是为了使我们的思想更有深度、更加精确,了解到那些我们没有真正全面透彻加以了解的论证,这样就可以兼百家之长而不至于迷失方向。也就是说,我们的智慧被启发,思想被开拓。在面对对现有观点感情上的依恋时,也能更理智的思考、对待,而不是不断地改变自己的立场,使自己处于无休止的内部心理斗争的内耗之中。

  问问题,也需要讲究方法。工作中的碰到的问题千种万类,打交道的对象形形色色,如果用千篇一律的方式提出问题,不仅不利于思考,还会使得交流变得无趣而索然无味。封闭性的问题让对话人机械的回答“是”或“不是”、“好”或“不好”等等,这样的交流是无法让对话一直进行下去的。当我们问的问题引起批判性思考时便是达到了不错的效果,因为批判性思维是一种社交活动,所以当我们对他人的看法和结论不断质疑时,我们还得考虑他们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只要与我们交流的人对批判性思维的主要价值观和我们心照不宣,那么我们提的问题就会被当成新的证据而受到欢迎——大家面对的是共同的问题,一起结伴寻找最佳解答。

  问问题,也需要讲究思维。一定不能舍弃了批判性思维,因为我们是在寻找更合适的'解释,而不是必须完全接受另一种他人的思想,自主性是我们在工作和学习中不能丢失的品质。所谓批判性的聆听和阅读,即对自己耳闻目见的一切进行系统的评判,其具体内容我觉得也是有必要与大家分享一下的:①有一套相互关联、环环相扣的关键问题意识;②恰如其分地提出和回答关键问题的能力;③积极主动地利用关键问题的强烈愿望。

  我们知道眼睛看到的和耳朵听到的都不一定是真实的,要想判断一件事是否为真实,需要我们建立自己的数据库,提炼有用信息,逐渐形成对事物自己的看法。《学会提问》给了我们一个思考的金库——批判性思维,让我受益匪浅,希望我们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都能够始终带着这一思维来思考、不草率、不盲从,形成属于自己的真正独立性思考。

  《学会提问》读后感 篇4

  最近利用在外学习期间见缝插针的碎片时间,快速看完了这本《学会提问》,培养理性、缜密的思维习惯,比较适合学工科出身的我。

  本书案例丰富、层层深入,介绍了一系列批判性思维模式,首先是如何提出好问题,因为通往合理结论的道路往往从问题开始,并且一路都有问题相伴。

  在这个网络发达、信息爆炸的时代,谁都可以发表博客、微博、微信公众号文章、以及各种不明出处、或者所谓专家写的小文章充斥着各种网站。

  很多文章看似引用官方数据,权威结论、图文并茂,但其可信度到底多少?作者是基于什么样的个人经历和价值标准?论证的过程效力如何?推理过程有无谬论?调查的样本是否合理?有没有数据欺骗?真的需要我们擦亮双眼。

  这本书会非常系统性地提供给你超强逻辑性的批判思维,教你辨别。这本书同样适用于爱写作的你,特别是学术写作,研究报告,教你如何从实验中得出合理可信数据,写出条理清晰、得出令人信服的`最佳结论。写到最后发现自己像在给本书打广告了,确实这本书会让你聪明很多。回忆起我看过的文章,很多结论我很是质疑,甚至知道是谬论,但是说不上来怎么不对,看了本书你会豁然开朗。

  这本书适合学术研究、公众言论、专业论文领域,所以不要把这种批判性思维用在与家人、朋友的相处上,人是感情动物,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理智,也无需时刻保持理性生活。

  《学会提问》读后感 篇5

  最近读到一本实用性书籍,书名是《学会提问》,这本书不仅仅讲授了如何提出好问题,更多的是告诉读者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指导大家通过提问去理解他人的观点及论述,同时讲解了进行批判性思维的主要方法。

  为什么需要批判性的思维?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无时无刻不被资讯包围。资讯是信息的承载方式,而资讯的撰写者常常并未做到光明磊落,时常是真假参半,例如作为资讯接收者的我,就往往易受情感控制,不能做到理性思考,故而作出错误的判断。

  为了得出正确结论,事实上要做的应该是,倾听不同领域意见的同时,对资讯进行分门别类和评估,权衡利弊做出取舍,用他们的意见构建对自己有意义的答案。在选择取舍中,理解了他人的观点并仔细思考权衡,最终才能选择个人意义上的最优解。

  书中用“海绵式思维”和“淘金式思维”之间的类比,加深了我对批判性思维内涵的理解。海绵式思维指的是类似于海绵吸收水分一样,尽可能多地吸收外部信息。而淘金式思维则是带着问题去接收信息,这种思维就需要去主动参与,不断质疑并作出取舍。

  例如读一本书,海绵式思维顶多是选择性获得信息,通常只会在阅读句子时思考这个句子的意思是什么,在标注重点时思考这个段落的关键在哪里,而后归纳总结并理解作者的想法。而淘金式思维则是主动思考并与信息提供者互动,比如提出问题,为什么作者提出了这个观点;质疑推理,作者的推导过程是否合乎逻辑;评估材料,思考这些论据可信度有多少,这样的`批判性思考才能让我们主动发现最有意义的论点并作出自己的评价。

  书中指出,在批判性思考时必须注意到三个问题,一是每个人的想法及决定都有自己的经历、价值观、训练和文化习惯等个人印记;二是在接受观点时情感卷入的危险就在于,很难去清晰思考他人表述的合理性;三是一个成功且积极的学习者,对任何观点都保持开放性,并愿意改变自己过去的成见。

  这三个问题让我联想到在日常信访工作中与群众沟通交流时的场景,而批判性的思维在实际信访工作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与信访群众面对面时,可以采取“望、闻、问、切”等方法来增进了解,观察外貌和情绪、倾听问题及诉求、询问重点和细节,提出措施及办法。深入沟通尝试获取信访群众经历、习惯、价值观等个人印记,从大量口语化的内容中筛选出信访问题的关键部分,摒弃固有习惯,抑制情感介入来清晰思考群众表述的合理性,保持质疑和批判并通过调查办理结果作出最优的判断。

  这本书告诉我批判性思维是我们武装大脑的利器,学会了批判性思维,就能更好地接近真相、追求真理,也让我明白寻找结论本身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得到结论的思考过程。

  《学会提问》读后感 篇6

  读书的过程,除了愉悦,也是思绪的梳理,这记录亦是心灵沉淀的过程。连续十天时间,每天按相似的模板进行分析,画思维导图。在第十天,突然反思寻找:发散的思维呢?有效的提问呢?原来不知不觉中僵化的思维潜藏在每日的打卡中了。如何破开这种僵化?从而提出有效的关键性问题,并拓展开思维?

  整体回顾下这本书的几个论点,在脑中构想下它的框架,这样就可以得到发散性思维?

  不,这只是在脑中对这本书的概念有个大概的感觉,而这个感觉可以带给我什么呢?可以让我再看到具体的实例,案例,能够触发对其概念的理解?

  前些天在笔记中,思考并将好几个谬误的概念写出,在生活中,却一时联想不出,为什么呢?是因为我只知概念,却没有联系实际,如何联系实际?多进行这样几次的训练,那么遇到同等类似的情景与案例,就会触发这种概念按钮。

  很多时候在生活中,喜欢用类比进行论述或论证,它在用具有相同特质或属性的事物,让人能够去理解我们想表达的概念或论点,事实上类比都是错误的假设,意思是它其实没有百分百的能够严谨定义我们所想要类比的概念或论点,但是为了方便我们去理解所想表述的论点或概念的含义,进行恰当地类比是非常必要的。在写文的时候会让文章更加通俗好懂,让读者更能够理解,也更能缩小彼此的知识诅咒。

  在进行论证的时候,有没有替代的原因,辨别论证中数据的欺骗性,同时观察有没有重要信息在论证中被省略了,最后在各种假设中得出合理的结论,这样的论述在逻辑中显得格外重要,在生活中虽然我们没有细细的去研读规则,但细细分析后发现其实很多都时符合其规则的。而其中并不符合的,发生谬误的,也是我们需要进行仔细辨析并竭力避免。

  前些天在思考稻草人谬误的时候,仔细看了它的含义:歪曲对方的观点,使它容易受到攻击,这样我们攻击的观点事实上根本就不存在。

  在列举生活中的例子的`时候,我却产生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空白,后想到了曾看过的这样一句话:“你今天都没有和我说话,是不是你不爱我了?”我想你会很容易理解这样的例子。因为生活中,小说中经常发生,而这和稻草人谬误的含义很吻合。

  知道这些谬误有什么好处呢?在生活中知道这些谬误,让我们对话语的构成和表达的含义会更能理解,并且从中得到可以修正的途径和方法。这样,我们自己表达的时候也会更严谨,在反驳别人的时候也会更有说服力。除了说服别人,让自己在生活中面对谬误,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触发实质的论点。理清思绪,更好的思考与对话。

  《学会提问》读后感 篇7

  时间不在于你拥有多少,而在于你怎样使用。

  记得在打暑假工的时候,我们几个人从老家一个人一个行李箱一个包,终于在一个城市之后我们我们停下了我们的脚步。我们找了一家电子厂,并且面试体检都通过了,在这个地方呆了差不多一个星期,该买的生活用品基本上都买好了,这无疑又给我们增加了行李负担。但是面试完的下午,我们去开始体验一下上班,上完班以后一个个的都在蠢蠢欲动的想要离开了,开始抱怨这抱怨那的,那一天晚上基本上确定我们又要开始新的旅程了。直到现在我才发现那时候我好像没有目标,根本没有主见,完完全全是跟着别人的'意见来走。

  转眼即逝,我已经是一位大学生了,听人们都说大学时光都是美好的,什么大学基本上都不用上课,这就好比小时候我们羡慕比自己大点的人或者是说羡慕成年的人,他们想干嘛就干嘛。现在的我就是到了小时候羡慕的年纪,却没有成为小时候羡慕的人。我的中学基本上都是在混中度过的,从而导致了我现在没有自主管理、没有主见、没有时间观念。

  我已经是个大学生了,也是要为自己做点什么了,最起码让自己不会很闲,不会像中学那样一天到晚无所事事。我正在努力。有些事情不是我能掌控的,我会朝着这方面去发展,去探索,直到我最后可以掌控。现在是有老师压着我,但是我希望大学三年后,我能依靠自己、管理自己、掌控自己、甚至超越自己。

  进入大学生活已经二个月了,我已经可以初步控制自己的时间了。这两个月来也是改变了一些我以前的坏习惯,我希望可以在大学里学到更多的技能,因为我们出了这个校园就要接触“社会”这个现实了,我曾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句话,“出了校园进了社会男女都一样,社会不会因为你是女人而善待你”更何况男人的压力还要大一点,我只希望三年不会像我中学那样浑浑噩噩的度过。

  《学会提问》读后感 篇8

  我认为学会提问这本书是批判性思维的圣经,仔细研读可防止被别人忽悠,进而在不断质疑不断探索中发现事物背后的真相。

  学会提问这本书,感觉有很多的问题,他在提出问题的时候并解答,在书中有两种思维方式:海绵式思维方式:像海绵,照单全收,比如有多少水就吸多少水。淘金式思维方式:像淘金,不断质疑,不断筛选;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所呈现出来的事态也不同,练就批判性思维首要的就是提出好问题。淘金式思维方式更能帮助我们思考实质性问题,批判性思维既是淘金式思维方式。而批判性思维又分为两种,强势的批判性思维和弱势的批判性思维。弱势性批判思维和强势性批判思维区分在目的上,弱势批判性思维是为了捍卫自己;强势批判性思维则是为了接近真理,求得真相,这两种思维方式是截然不同的。也正因为是这样,所以他们的过程与结果也完全不同。

  在前面我也有讲到学会提问这本书给我一种感觉就是不断地在提问,然后在提问的时候又会进行讲解,而最鲜明的例子就是上述两种思维方式,海绵式思维和淘金式思维。

  海绵式思维有两个显著的优点,第一,吸收外部世界的信息越多,你就越能体会到这个世界的千头万绪,其实仔细想一想的确如此。在吸收外部世界的信息的时候,有众多的信息汇入在你的脑海中,而这获取的信息将会为你进一步展开复杂的思考而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这种思维方式是被动的,它并不需要我们绞尽脑汁地去冥思苦想,因此来的轻松而又快捷,尤其当你看到的材料本身已是井井有条又生动有趣时,这种思维方式更显成效。虽然这种思维方式比较被动吸收外部世界的信息,但是它会为你提供一个富有成效的起点,但是他却拥有一个极严重、及致命的缺点:它对于各种纷至沓来的信息和观点做不出取舍,它不能提供任何办法,所以说如果读者始终依赖海绵式思维方式,他就会对自己最新读到的`一切深信不疑。比如一道题的解法,老师的解法可能会与教科书的解法不一样。为什么教科书的解法是这样的呢?为什么不跟老师的解法一样呢?我相信老师的,教科书错了,这就是海绵式思维,固定的思维方式。作者就提出一定要带着一定的态度去读书,即带着问题去读书,要学会质疑,为什么不呢?

  作者紧接着就向我们介绍了淘金式思维,相对而言,淘金式思维比海绵式思维更积极,更活泼,更主动。淘金是思维淘金的过程,为积极主动的读者和听众提供了一种可效仿的模式。所以他们对于自己的所见所闻,会做出一个评价。在一场互动的对话中披沙拣金,需要你不断的提问并思考问题的答案,这是作者说的话。而我认为海绵式思维强调单纯的知识获取结果,而淘金式思维则重视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与知识展开积极互动,他们两种思维方式其实可以互补的。海绵式思维强调单纯而淘金式思维则注重过程。当两者相结合的时候,就会碰出不一样的火花。

  学会提问首先要学会的就是提出问题,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就是,对我来说在思维上要有一定的改变。海绵式思维显然更省力,相对而言,淘金式思维更费力,但我们所要选择的,就是淘金式思维,作者也详细的做出了说明。它们的好处明显的做出了对比,根据作者所提出的,我们不仅仅要学习并引用淘金式思维。更要把海绵式思维与淘金式思维两者相结合起来使用,这也是我从这本书中在我当前这种状况下来说受益最好的!

  《学会提问》读后感 篇9

  《学会提问》这本书是我党校四本必读书目第一本读的书,其实我不是一个爱读书的人,一是因为阅读速度慢,二是因为看了书后不知道作何评价,特别是一些理论性的东西,但是读了《学会提问》这本书后对我启发很大。

  该书以不同角度和大量的示例向我们阐述了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建立批判性思维的模式,或者更准确来说,这本书教人如何针对现有的事情或已经形成的结论,用批判性思维去思考真相。例如我们读书要带着批判性的观点去读书,建立批判性思维方式后,我们能发现读书的乐趣以及提高工作中碰到问题时应对问题的能力。

  批判性思维不是与生俱来的,要想建立批判性思维方式必须要有丰富的“实战经验”。批判性思维是敢于质疑的创造性思维,是在主动思维中对已知或结论等积极辨析判断,并能有根据地做出肯定接受或否定质疑的断定,在评判中形成主观结论的较为全面的思维,它需要我们有大量的基础知识作为支撑、大量的事实和各种不同的可能性为依据。

  批判性思考的.人往往会对问题报以怀疑、审视的态度,他们会推敲这个问题背后所有的可能性,用自己的方式排除只留下最有用的东西,其过程相当繁琐。生活存在着更多的可能性,批判性思维方式能帮我们做出更好的选择,难道不是吗?

  《学会提问》读后感 篇10

  本书是一本非常经典的批判性思维读物。通过阅读,我收获良多,重新开始思索问题,在一个被泛滥信息包围的时代,我们会主动或者被动地遇到各种各样的信息,大到涉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小到个人生活的决策。面对这些信息你是不是不假思索的懒惰地全盘接受,还是提出关键问题,让大家探讨?

  首先,我平时也有这个问题,常常会不加思考的接受别人的观点,通常是比我资深或更专业的人的观点,大多数时候确实没有经过分析。

  日后需要注意:

  1.或许他的论点是片面的,或已过时的,我没有分析,简单接受,时间长了会影响我的思维习惯。

  2.如果对观点进行批判后再接受,更能将谈话深入下去,能够产生更多话题和火花。

  其次,我认为本书作者提出的批判性思维其实是培养一种思维逻辑和表达能力。

  第一点:思维逻辑的要点,首先提出问题要环环相扣,也就是讨论问题时的每个提问应该和上一个提问有关联,更深入,而不能跳跃,跳跃会导致讨论无法深入。

  第二点:提取关键字,快速做出分析(批判性的),如果没那么快想清楚,可以问他:我对这个很好奇。这样可以引导对象继续就这个问题说下去,同时,给我自己思考的时间。

  第三点:提问的时候多带上对方刚才表达过的关键词,这样一个是让问题和回答始终不离核心。还有就是让对方感觉我能够听懂他说的话,更愿意谈下去。

  最后,于我来说,通过品读这篇文章,就像是接受了一个拥有资深教历和提问经验的`教授所上的一课。内心有的是触动,思想有的是提升,提问技巧有的是积累。

  在我的人生道路中必定有学与问,正如那句俗语:小疑者小进,大疑者大进。学与问就像打开知识海洋的钥匙,让我们尽情地翱翔于知识的海洋!

  《学会提问》读后感 篇11

  在读《学会提问》之前,以为可以通过这本书快速掌握怎么提问,然而经过一周的精读,最初的想法过于天真,虽然还不具备高水平的提问技巧,但是对批判性思维有了系统的认知。

  问题

  问题一旦被提出,就需要有人给出一定的答案。通过提出关键问题,可以让你从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转变为平等的互动者。在这一过程中还能够提高个人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从此不再盲信盲从。

  比如,临近全运会,天津各区在维护市容市貌上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另外不少工厂必须停工导致有些小工厂只能晚上偷偷开工。因此近期时常听到不一样的声音:

  期待全运会;为能在天津开展全运会而荣幸;大额财政支出,只为面子工程;生意没法做。

  面对种种观点,如果不具备批判性思维,只是纯粹的接纳,照单全收,甚至再把别人的观点未加思索分享给其他人。长久下去,大脑中有大量信息,看起来博学多才,其实只是又“浅”又“薄”,沦为别人思想的奴隶。而有的人,通过批判性思维,坚持用自己的智慧去寻找真相。

  两种思维方式

  刚才提到的对于别人的观点照单全收,即“海绵式思维”;

  而我们提倡的则是“淘金式思维”:不仅动用记忆力,还要动用推理分析能力,质疑接收到的信息,筛选最有价值的信息,重视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和知识开展积极的互动。

  批判性思维的强势与弱势

  难免遇到一些人,以批判性思维为幌子,利用对手的逻辑漏洞来凸显自己的正确,抵制反驳甚至狡辩耍赖来捍卫自己的观点,这便是“弱势批判性思维”(偏封闭)。

  强势批判性思维(偏开放)目的是为了接近真理,寻找真相,为此,质疑包括自己的观点在内的各种主张,有种海纳百川,兼听则明的大气感(偏开放)。

  也许我们根本就问错了问题

  批判性思维并不是说,一有问题就立即提出来,这并非好习惯。我们要学会的是,如何在对的时间进行有效地提问。那么我们要提什么问题呢,为此,作者分解了批判思维的问题体系,也是书中各个章节名称:

  论题和结论是什么?

  理由是什么?

  哪些词语意思不明确?

  什么是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

  推理过程中有没有谬误?

  证据的效果如何?

  有没有其他替代原因?

  数据有没有欺骗性?

  有什么重要信息被省略了?

  能得出哪些合理的结论?

  关键是什么时间,怎样有效提出以上问题?

  《学会提问》读后感2

  翻开书,我的习惯是看完目录和序言后先对自己进行提问,这一类思维提升的书更是如此,往往我的问题由如下环节构成:

  1、我希望从这本书里学到什么技能和思维方式?

  2、我在这个方面有什么成功的经验和心得?是否可以进行提炼?还有哪些经验需要作者的点拨?

  3、我在这个方面有哪些失败的经验和做法?我曾尝试过哪些技巧来克服但是并没有作用?

  4、假设我看完这本书后,我想要对几种不同的人群介绍这本书,我会使用什么角度?(无答案)

  良好的阅读习惯,让我在这一类的书本面前,不仅收获颇丰,而且速度也明显越来越快。因为在阅读之前先对自己的思维进行汇总和梳理,那么在阅读过程中,会更容易找到自己需要的相关点,甚至作者思维不同点会如同跳入眼帘一般,深深地印在脑海中。

  然而这个阅读习惯在这一次的看书中,却起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作用——转变我的读书时的思维立场。

  因为跟随着我的老师做过的思维的锻炼做的.比较多。在很早期的时候,便已经形成了对日常工作和生活发生的事情进行重审,模拟场景思考,从而锻炼批判性的意识习惯。所以初读的时候,好像是把老师教授的观点和方法,重新模拟和熟练了一次,当然还有一些双向的查漏补缺。让我对这一类的方法有了更系统和细致思考。但是这并不是我读此书的初衷。

  人的思维方式大多数情况下已经定型,很难通过一两本书的阅读,来提升自己思维的敏锐度,提升自己阅读的质量。而反复的锤炼与其在随书阅读中,不如放在每日的工作和思考中,对日常的反思和模拟,才是真正思维锻炼的地方,也才是真正能让我们有兴趣深入下去的地方。

  第一个书外音,来自于一个自问:这本书我想要得到什么?书中给了一个很好的视角——写作者。

  当视角发生转变,我不再是需要进行批判的接受者,而是要说服听众的写作者的时候,便发生了有意思的事情。

  不过这个有意思,不是来源于避免谬误,而是来源于——如何有效利用这些谬误?

  身为老师,一个普通的老师,我们日常要面对的不是保持高度敏锐的专家,而是模棱两可容易混淆的普通人。而在交流与写作中合理使用一些“谬误”,反而更加能够清晰的传达我们的指向性,表述我们的结论。

  比如我饶有兴致地看到了我最常使用的“滑坡推理谬误”和“不恰当地诉诸公众意见”。在和家长的交流以及我日常的教学日志中,我经常无意识地在巧妙使用这两招。我会以我从初中到小学的教学经验,以及家长们对公众心理的模糊定位,来对我的目标指向进行强化。在写字中,会经常说到字如其人,会说到写字是在看孩子的性格,会强调到低年级练字的习惯至少会一直影响到中考,而中考字迹影响下,至少有二十多分的差距!巧妙的滑坡谬误和诉诸公众意见谬误,让家长非常轻易地接受了我对书写的严格要求。

  再比如在其中某些谬误中,我很有意思地看到了一些指导说话谈判的书会经常使用的技巧。如答非所问,如光环效应等等。

  所以在整个阅读的过程中,我的定位角度是:我在日常的交流与反馈中,如何更有效的利用这些“谬误”和引导,来使得他人更加轻松地接受我的看法和论点?

  第二个书外音,也是对书本内容的`补充。在阅读此书的时候,书中给了很多思维体操的地方,但是警惕!请对书本内容本身警惕并保持批判!他希望我们能够看到的,虽然也有生活场景的描述,偏向于文字意义上的提问,为什么不能扩展到事物意义上的提问呢?

  不仅是在对话和交流中。其实对场景和事情发生的反思拓展,原本也应该贯穿于我们生活中。

  比如这样一个事故中,你能够转换角度,去思考其中人物面对此事的心里,以及换不同的情景、人物,会发生的故事变化吗?这是我常做的思维体操。

  例:大学女生小林去超市购物,没注意的情况下放了一个文胸在购物筐没有结账就走出去了。中途被保安拦下,要求到小黑屋搜身,最终以10倍的罚款逃离现场。

  短短一个小的故事片段,可以进行训练的方面太多了。如果有耐心可以尝试一下。事情的发展,从来都不是一个方面的因素,当其中某一两个因素变动,那么一切的结果会变得迥然不同。

  第三个书外音,其实是一种态度。强势,意味着开放性与整体性。这算是意外的收获,因为也是最近一直在反思的地方。

  每逢新年都要做新的规划,以及去年的反思。与过往每一年都不一样的是,今年的新年规划不再是在已有基础上进行构建,而多了很多稀奇的以往都不会想到的东西,比如今年要去潜水和滑翔,要去森林里徒步一次,要做我的2017摄影集之类。一开始的变化,来源于暑假里的一次生死之别。陷入巨大沉痛的我,从用工作麻痹自己,逐渐地变成明确自己不想浪费每一天,因为想到要带着他人的希望活下去,所以更要活够本。

  什么是活够本?不是要不断的成就,而是要不断的成长。

  于是开始梳理我从大学至今的点滴变化,从心态到知识到行动,于是悚然意识到:呆在舒适区的轻松愉悦是老去的标志,而保持激情与好奇的探索才能是成长的开端。

  教小学的我也经常观察孩子们,什么样的孩子更加容易“成熟”?毫无疑问,不是等着他人来教导的孩子,而是主动探索和发现,保持着开放与积极的孩子。如果要比喻的话,《全职猎人》的主角小杰应该是最好的例子。

  我秉持的理念是,只有当你的世界发生改变,你才会自然地发生变化。这个世界有可能是物理环境,也有可能是心理环境。

  所以,开放是一种强势,一种不断保持生命力的强势。

  就如同此书反复梳理的前提:保持批判。

  开放之外,还需要提到整体性思维。

  相比和对方说话的结论是什么,你更容易记住和对方说话的感觉。

  同样,在看到此书的时候,也会注意将文段作为整体层层拆分的过程,上一次让我有这样感觉的时候,是读叔本华,即便是哲学随笔《人生的智慧》,他的逻辑也浑然天成,一气呵成,简直让人喝彩!

  是以有了我第一个书外音的思考:作为引导者,我要如何让对方更加容易接受我的结论?

  也有了我另外的串联,不论是结论还是自我管理,我们更需要的是一种整体性思维和调整。

  最简单的来说,想要提升专注力和精力,都知道要从保持合理膳食和适当运动开始,而《深度工作》一书,更是将专注力比喻为大脑的肌肉:你不能只在你专注的时间段保持训练,在闲暇的时间段则用碎片来打断专注的肌肉能力!

  我们对一个东西的关注,需要一种整体性。一方面是时空的横向与纵向的整体,另一方面是对于每个节点的观察与反思。人的心理特征便是如此。

  任何一个事物,都不会是单一结构的因素促成,而是层层递进互相交织的一张网。从一个方向使力,必然不如从多个节点处作用。

  《学会提问》读后感 篇12

  《学会提问》这本书,一共12章内容,前面每天看一章画思维导图,写一篇读书笔记发在简书。当读完的时候还想再总结一下我的收获。

  这本书前面说过,光看前言,就很有启发,书籍很经典,我读的这个已经是第10个版本,应该说是作者多年来用心锤炼的精华。

  这本书的结构非常清晰,开头,就把这本书要讲什么,说清楚了,简单又自成体系,批判性思维的基本结构——论题,结论以及理由,看完前3章,已经将重点都学会了,反而有好奇心,后面还有好多章,要讲什么?

  给我那么大的触动,是因为和自己的表达习惯很不同。我自己以前,有一些好的想法,好的内容,恨不得一下子全部告诉别人,让别人瞬间了解很多。而这本书前3章,就把整体框架全部展现出来,后面还有很多内容,也很重要。但是作者却在前面没有任何拖泥带水的提及,放在后面再娓娓道来。

  发现自己以前的想法,就像有10件非常漂亮的.衣服。我恨不得一下子全部让别人看到。可是如果我把10套衣服全部穿到身上去给别人看,那会很不好看。因为即使是最外面的一套也会露出里面的边边角角,而如果不要那么着急,一天一套去展示,可能会更凸显出这些每件衣服的风采。这本书的结构,就是很有自信和耐心的将内容一点一点地展示。

  中间的部分也有很多亮点,非常细致的把关于理由如何去判断,哪些证据的效力在什么条件下更好等等,说的很清楚。

  对我来说中间部分最大的一个收获,是作者一直强调的关键问题,在书中都作了展示,关键问题就是那些最基础的简单问题。比如:结论是什么?理由是什么?价值观假设是什么?描述性假设是什么?这个证据的效力如何?我体会到了关键的问题,都是这些基础的问题。不是多么有技巧或者多么神乎其神的问题,最主要是不要怕麻烦,勇敢坚持的去问。

  在最后部分也就是结尾的部分,书中的结论给我很多启发,也改变了我自己的一个认知。以前,对于一个问题有什么样的结论,认为存在着一种标准的答案。但这本书看到最后一章,才发现作者的观点是一个问题有多种合理的结论。你对于问题,对于假设,对于理由的不同理解和解读会造成不同的结论。这不仅会让自己的选择变得更多,也会让自己更容易去理解别人。

  这本书,无论是开头,中间,结尾都有亮点。

  学了批判性思维,那么我也要对这篇文章进行一些小小的挑刺练习,在这个阅读过程中也有让我自己困惑的部分是哪些呢?有没有替代原因那章节,关于如何去找到真正的原因,本质的原因,这部分所谈不多,这是我认为这本书有一点缺憾的部分。

  《学会提问》读后感 篇13

  很多人都说:我知道做个慎思明辨的人是很好的,会问很多恰到好处的问题也很棒,可我就是不知道该问哪些问题,不知道该如何提问。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困惑,那么《学会提问》这本书,就是一个学习批判性思维的入门经典书籍,作者是【美】尼尔·布朗、斯图尔特·基利

  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信息网络时代,不是能否获得信息,而是信息太多太多并难以分辨。如何在这个嘈杂的世界保持清醒,应该是一种智慧的体现。学习批判性思维,不仅可以用于工作,也可以运用于生活,提升我们的生存能力和个人影响力。

  通读全文的结构可以发现,找出提出观点的一方的结论和理由,相对是比较容易的。但是要找出理由背后的或许带有欺骗性的价值观是比较难的,所以书中的价值观假设部分是本书的重点核心章节。

  在第一遍读这本书的时候,对这一“价值观假设”章节还没有太深刻的体会,当我回头做思维导图的时候,意识到,我们日常生活中,这种现象太多了啊。每个人在阐述自己观点的时候……我们律师在为当事人做辩论的时候,法官在论证一个判决结论的时候……都有一个潜在的价值观或者立场,并进行着价值观之间的取舍或者平衡。

  我个人认为,也许法官在作出判决的时候,依据法律的基础上,作出取舍或平衡尤其重要。那么我们律师能做的,就是识别法官这种倾向性的价值观假设,并用批判性的思维或者提问进一步说服法官采纳我方的观点。读到此处的时候,突然觉得这部分是本书对我的最大启发。

  从论证的理由中,识别出写作者的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接下来就可以分析,这个价值观本身是不是能够让这个理由真正站的住脚。作者由此总结了十几个常见的假设中的谬误,使得写作者的理由有可能被一攻而破。

  理由中常见的谬误有:追求完美方案谬误、人身攻击谬误、叙述谬误、滑坡谬误、诉诸公众谬误、诉诸可疑权威谬误、诉诸情感谬误(政治辩论、法庭)、稻草人谬误、虚假的两难选择谬误等等。这些谬误的'阐述也能让读者精神一振,并有恍然大悟的感觉。

  作为律师回想一下,很多谬误在法庭上也经常会出现,比如人身攻击谬误,情绪激动的对抗双方可能偏离了论证本身而把焦点转移到论辩对手身上。比如在某次合同纠纷庭审中,被告为了抗辩一个担保协议的真实性合法性,称“原告道德败坏是个无赖,这份协议是在被告的办公室,原告胁迫被告签订的,所以协议无效”,首先原告的道德如何跟协议是否有效没有关联,是属于人身攻击;其次是否为胁迫的情形被告也没有任何证据支持,所以被告的这种抗辩是没有效果的。有时候法庭上会出现诉诸情感谬误,这种谬误是使用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语言来分散读者或听众的注意力,让他们忽略相关的理由和证据。诉诸同情就是一种在法庭上经常被适用的诉诸情感谬误,也许在一些婚姻、继承、工伤纠纷案件中,弱势群体一方的眼泪抵得上控辩双方的唇枪舌战。

  所以在论证中,我们要经常提问:“立论者有没有通过转移我们的注意力来欺骗我们?”,就有可能发现这类谬误,从而不会被轻易的说服。

  苏格拉底说:我唯一知道的事是我一无所知。批判性思维并非要成为一个喜欢“抬杠”的人或者“毒舌”的人,而是充满好奇、谦恭有礼、虚心学习、尊重严密的论证并自主决断,逐步练习淘金式思维而非人云亦云。

  总之,开卷有益,书中有句话特别喜欢:文字犹如砺石,思想好比锋刃,两相砥砺将使思想更加锋利,长相砥砺,会生发出更加深思熟虑的论证。共勉之。

【《学会提问》读后感】相关文章:

让教师学会提问读后感范文10-06

提问的技巧10-03

经典爱情感悟“苏格拉底式提问”10-31

读课堂有效提问心得体会05-24

学会坚强,学会生存——《丑小鸭》读后感10-06

学会感动——读《学会感动》有感08-07

学会10-07

学会选择学会放弃10-01

学会感恩,学会爱作文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