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面埋伏是什么曲

时间:2022-10-06 02:36:23 参考资料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十面埋伏是什么曲

  问题:

  十面埋伏是什么曲?

  答案:琵琶曲

  【相关阅读】

  琵琶曲《十面埋伏》

  这是一首历史题材的大型琵琶曲,它是中国十大古曲之一。关于乐曲的创作年代迄今无必须论。资料追溯可至唐代,在白居易(772—846)写过的著名长诗《琵琶行》中,可探知作者白居易曾听过有关表现激烈战斗场景的琵琶音乐。

  《十面埋伏》流传甚广,是传统琵琶曲之一,又名《淮阳平楚》。本曲现存乐谱最早见于1818年华秋萍编的《琵琶行》。乐曲描述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垓下决战的情景。汉军用十面埋伏的阵法击败楚军,项羽自刎于乌江,刘邦取得胜利。明末清初,《四照堂集》的“汤琵琶传”中,曾记载了琵琶演奏家汤应曾演奏《楚汉》一曲时的情景:“当其两军决战时,声动天地,屋瓦若飞坠。徐而察之,有金鼓声、剑弩声、人马声……使闻者始而奋,继而恐,涕泣无从也。其感人如此。”所绘之情景、声色与今之、

  《十面埋伏》全曲分十三个段落,都标题可归三部分:

  第一部分:

  (1)“列营”全曲序引,表现出征前的金鼓战号齐鸣,众人呐喊的激励场面。音乐由散渐快,调式的复合性及其交替转换,更使音乐增加不稳定性。

  (2)“吹打”。

  (3)“点将”主题呈式,用接连不断的长轮指手法(但轮一句轮一拂轮)和“扣、抹、弹、抹”组合指法,表现将士威武的气派。

  (4)“排阵”。

  (5)“走队”音乐与前有必须的比较,用“遮、分”和“遮、划”手法进一步展现军队勇武矫健的雄姿。

  第二部分:

  (6)“埋伏”表现决战前夕夜晚,汉军在该下伏兵,气象宁静而又紧张,为下面两段作铺垫。

  (7)“鸡鸣山小战”楚汉两军短兵相接,刀枪相击,气息急促,音乐初步展开。

  (8)“九里山大战”描绘两军激战的生死搏杀场面。马蹄声、刀戈相击声、呐喊声交织起伏,震撼人心。先用“划、排、弹、排”交替弹法,后用拼双弦、推拉等技法,将音乐推向高潮。

  第三部分:

  (9)“项王败阵”

  (10)“乌江自刎”先是节奏零落的同音反复和节奏紧密的马蹄声交替,表现了突围落荒而走的项王和汉军紧追不舍的场面;然后是一段悲壮的旋律,表现项羽自刎;最后四弦一“划”后急“伏”(又称“煞住”),音乐嘎然而止。

  原曲还有:

  (11)“众串凯”

  (12)“诸将争功”

  (13)“得胜回营”

  整曲来看,又有“起、承、转、合的”布局性质。第一部分含五段为“起、承部”,第二部分含三段为“转”部,第三部分含二段为“合”部;明代王猷定《汤琵琶传》中,记有被时人称为“汤琵琶”的汤应曾弹奏《楚汉》时的情景:“当其两军决战时,声动天地,瓦屋若飞坠。徐而察之,有金声、鼓声、剑弩声、人马辟易声,俄而无声,久之有怨而难明者,为楚歌声;凄而壮者,为项王悲歌慷慨之声、别姬声。陷大泽有追骑声,至乌江有项王自刎声,余骑蹂践争项王声。使闻者始而奋,既而恐,终而涕泣之无从也。”从这段描述可看出,汤应曾弹奏的《楚汉》与《十面埋伏》在情节及主题上一致,由此可见早在16世纪之前,此曲已在民间流传。

  《楚汉》在明代嘉靖、万历前后流行一时,深受琵琶演奏家的喜爱;自公元1818年华秋萍编的《琵琶谱》问世以来,其后各个琵琶谱集都载有《十面》乐谱。各个版本在分段与分段标目都有所不一样:《华氏谱》称《十面》,由直隶王君锡传谱,凡十三段;《李氏谱》名《淮阴平楚》,隋秦汉子作;金山周瑞清厚卿校,凡十八段;《养正轩谱》称《十面》,一名《淮阴平楚》,凡十八段;《瀛州古调》名《十面埋伏》,凡十段。

  二、小说

  《十面埋伏》张平著

  应对20世纪末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以《天网》、《孤儿泪》、《抉择》而获得广大读者钦佩和赞誉的著名作家张平,经过长达三年多的调查、采访、思考酝酿,再次写出一部惊世力作《十面埋伏》:狱侦员罗维民有些发怔地瞅着眼前这个脏兮兮,浑身散发着恶臭的服刑人员。据监狱的管理人员说,这些天这个服刑人员的神经似乎有些不正常。整天胡说八道,不吃不喝不洗不睡不服从管理也不好好劳动干活。动不动就四仰八叉地躺在地板上,而且还满地捡烟头吃,好几次把屎拉在裤裆里。其实他长得相当精干和结实,皮肤红润,身板匀称。尤其是那双手,白皙而有力。很难想象一个不断从事体力劳动的服刑人员的手会长成这样……

  本书相关评论:山西作家张平的长篇小说《十面埋伏》(作家出版社,1999年5月第一版)是继《天网》、《抉择》之后又一重要作品。

  小说写的是古城监狱的侦查员罗维民,从服刑犯王国炎身上发现有重大的犯罪嫌疑,经过险情迭起的侦破与反侦破的斗争,最后破获一齐涉及狱内狱外社会各阶层的大案,把一批社会败类和钻入国家专政机关的蛀虫,现形于光天化日之下。这部作品显示出张平在驾驭这类文学体裁方面已日趋成熟。这主要表此刻:首先,他善于把社会小说的深刻性同侦破小说的可读性结合起来,小说中以一个案件的侦破贯穿全书,情节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引人入胜。但作者绝不仅仅仅为了让读者看热闹,而是把笔触伸向古城监狱这个专政机关的各级领导、省市领导和社会上的犯罪团伙,引导读者对诸如专政机关产生腐败、公安与劳教分开产生的问题等严肃的政治体制和社会问题的思考。小说不仅仅有很强的可读性,而且有深刻的思想性。其次,小说成功地塑造了英勇的公安干警、部分腐败的官员和凶残的罪犯等三组典型人物的形象。从这部作品看来,张平在创作上又跃上一个新的台阶,但仍留下不注意艺术上的节制,描述中重复之处屡屡可见等缺憾。

  《十面埋伏》以生动的事实证明,公安司法的腐败会是最可怕最恐怖的腐败。但公安司法队伍里的腐败岔子,这些蛀虫和害群之马,毕竟只是极少数,的绝大多数都是值得尊敬和依靠的。他们时时刻刻在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维护社会的秩序和安定。正因为这样,老百姓这天才会有祥和安宁的生活,才会有安全感。《十面埋伏》中,为战胜穷凶极恶的犯罪团伙和他们在权力机关中的代理人,多少公安司法战士进行艰苦卓绝的工作,他们疾恶如仇,舍生忘死。有的受伤致残,有的献出宝贵的生命。正是这些公安司法战线上的铮铮硬汉,在组织和群众的支持配合下,才使正义最终战胜邪恶。

  《十面埋伏》取得这么大的成功。一是其题材为当前广大民众的关注。二是其写作技巧的高超。这方面恐怕是读者的共感。全书情节曲折、险象丛生、跌宕起伏、惊心动魄。使人开卷以后就被深深吸引,恨不能一口气读完。这在同类的反腐败为主题的小说也是不多见的。我认为,《十面埋伏》虽然可读性极强,但它不是一般的言情、侦探、武侠和恐怖小说之类的消遣性文学,而是严肃文学。

  力拔山兮,虞姬奈何兮――《十面埋伏》

  十大古曲·十面埋伏《山海经·卷七·海外西经》中提到一个神话中的天神,“刑天与天帝争,帝断其首,乃以乳为目,操干戚以舞。”后人说,“干戚之舞,猛志常在。胸腹代首,天刑何有于我哉?”陶渊明也有“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这样的诗句。每当看到这些文字,总令人想起历史上一位惊天动地的人物,这个人也一样的“猛志常在”,有“力拔山兮气盖世”超凡气概,虽然最后失败,却在历史上留下耀眼的身影。这个人就是项羽。华夏如果有一个战神似的人物,项羽无疑应属第一人选。

  项羽具有不可一世的胆识和气势,古今少有。他是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暴秦的终结者。诚如太史公所言,“(项羽)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做为暴秦的终结者,项羽创造了很多奇迹。例如巨鹿之战,应对秦军,诸侯皆惧。唯项羽率领楚军迎战强大的秦军。从秦二世三年十一月项羽任上将军渡河北上起,至这年七月章邯投降为止,历时九个月,先后全歼王离军,收降章邯军,使秦军的全部主力丧失殆尽,为推翻秦皇朝创造了条件。又如彭城之战,千里奇兵突进,以三万击败数十万刘邦联军。

  然而,打碎了旧王朝后,他却不能建立一个新王朝。而刘邦,以一地位低微的亭长出身,与他的平民追随者们一道,缔造了一个新的大一统帝国,在当时也算得上是前无古人了。

  勇猛之余,项羽残暴的一面也相当惊人。早年攻襄城之战中,由于秦军誓死不降,襄城被攻破后项羽将守城将士“皆坑之”。巨鹿之战后,项羽下令将秦将章邯手下二十万秦军将士全部坑杀。汉高祖二年,项羽还支使手下杀了“义帝”。手下谋士韩生劝项羽不成,说了句“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立即被项羽烹杀。项羽还烹杀了刘邦的御史大夫周苛等人。

  然而,残暴并非项羽的致命伤。项羽最大的失误在于,没有建立起一个强有力的政治联盟。秦亡之后,天下纷争。项羽以前自封西楚霸王,并以裂土分封、功臣为王的方式分封天下,但这次分封后,诸侯们并没有效忠自我。由于他的残暴和赏罚不明,使得他在诸侯间缺乏公信力。分封之后回到徐州不到才几个月时间,就已经反叛四起了。正如贾谊所说,仁谊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那里的仁谊当然是一种政治手段。项羽显然不是一个具有政治智慧的人物。

  刘邦最后与项羽决战时,和韩信、彭越相约合力伐楚,当时韩信、彭越没并有发兵。最终刘邦承诺把齐地封给韩信,梁地封给彭越,两人才引兵而来,这不是以皇帝的身份分封臣子,而是以对等的资格结下了分地之盟。所以,与其说楚被汉灭,项羽败于刘邦之手,不如说项楚实际上为被诸侯的联盟军队所灭,汉高祖但是是联军领袖罢了。

  两军阵前,项羽曾对刘邦说:“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刘邦虽在气概上虽已略输一筹,但他不以为意,大笑着说:“吾宁斗智,不能斗力。”最后的胜利总是属于那些更有政治智慧和权谋手段的人。

  公元前202前,楚汉相争接近尾声,双方会战于垓下(今安徽灵壁南),三十万汉军围住了十万楚军。汉方为瓦解对方军心,就叫兵士们唱起了楚歌,楚兵大多离家已久,早已厌倦了连年征战。楚军中有人开始唱和,军心彻底动摇。一看大势已去,项羽已无计可施,对虞姬唱道“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则和道:“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唱完便拔剑自刎而死。项羽之后逃到乌江边,应对滔滔的江水,仰天长叹道:“此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于是拔剑自杀。

  后人根据这一段垓下之战作了两个有名的琵琶大套武曲《十面埋伏》和《霸王卸甲》。《十面埋伏》和《霸王卸甲》的前身是明代的琵琶曲《楚汉》。明朝王猷定为明代琵琶演奏家汤应曾写的《汤琵琶传》中生动的描述了这支曲子。此曲一开始便是两军决战垓下,一时“声动天地、瓦屋若飞坠”。“金声、鼓声、剑努声、人马辟易声”此起彼伏,然后一阵沉寂。胜负已见分晓,一片哀怨的“楚歌声”响起,英雄末路的项羽发出“悲歌慷慨之声”、“别姬声”,后有“陷大泽有追骑声”,“至乌江有项王自刎声”,“余骑蹂践争项王声”等等。

  《楚汉》之后演化为两个不一样的版本,即《十面埋伏》和《霸王卸甲》。虽然反映相同的历史题材,但两支曲子立意完全不一样。《十面埋伏》的主角是刘邦和汉军,重点资料是“十面埋伏”、“鸡鸣山小战”、“九里山大战”等,乐曲高昂激越、气势磅礴;而《霸王卸甲》的主角是项羽和出军,重点段落是“楚歌”、“别姬”,乐曲沉雄悲壮,又凄楚宛转,重在描述项羽在四面楚歌声中与虞姬诀别的场面。前者是赞歌,后者则是挽歌。

  杜牧《题乌江项羽庙》诗云:“胜败兵家不可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豪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杜牧很为项羽惋惜,他认为胜败“不可期”,是兵家常事,假设项羽渡江,也许会象当年兴兵抗秦那样卷土重来。而王安石则反其意而行,他在《叠题乌江亭》中说:“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谁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与杜牧的看法恰恰相反,为史家正论。但杜诗表现了一种死中求活的心志,读来更令人荡气回肠。

  琵琶名曲·十面埋伏以上无论是琴曲还是诗,都有两种不一样的立意。后世的观点中有的扬刘抑项,为刘邦唱赞歌;也有的抑刘扬项,为项羽献挽歌。这种对立,折射出两种不一样的英雄史观。即对历史终结者和历史建构者所采取的不一样态度。

  事实上,“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但是是文人的咏叹罢了。当年是天下人共反强秦,楚霸王几乎靠一己之力,打垮了秦帝国的军队,号令天下,莫敢不从。而如今,刘邦携天下之众,而自我众叛亲离。战乱日久,天下人心思定,势易时移,时局已非当年八百江东子弟起兵抗秦可比。项羽已经彻底丧失了争天下的资本。朱光潜说:“杯具人物一般都有非凡的力量,坚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他们常常代表某种力量或理想,并以超人的坚决和毅力把它们坚持到底。”项羽至死不承认自我的过错,说“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也许这才是项羽。

  在《十面埋伏》高昂的曲调中,传来的不仅仅仅是胜利者的欢快的号角,还有失败者非凡的气概。

【十面埋伏是什么曲】相关文章:

曲不成曲散文10-05

秋曲作文10-09

离之曲作文07-22

乡村篱笆曲散文07-11

课堂狂欢曲作文10-05

曲院风荷10-09

锅碗瓢盆交响曲10-09

独步曲_800字08-09

交响曲作文05-16

春之曲作文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