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等分大班教案及反思(通用10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二等分大班教案及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二等分大班教案及反思 1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用(目测、计量、数数、折叠)等多种方法大胆去尝试探索多种二等份的方法将一个物体等份成两份。
2、体会二等分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捷、美化作用。
活动材料;
教具:小蚂蚁两个、蛋糕一块、二等份图卡10张
学具:长方形纸、剪刀、尺、毛线、包装纸;吸管、圆片、三角形、正方形;硬币、蚕豆、雪花片、纽扣、小碗;量杯6个、天平、蛋糕、番茄、豆腐干、刀子、菜板、橡皮泥等。
【活动过程】:
1、幼儿将长方形纸进行二等份。
(1)班上请来了两位小客人,看看是谁?它们还带来了最喜欢吃的蛋糕,可是只有一块蛋糕,两人都想吃,怎么办?
(2)请一位幼儿动手试一试,有什么办法知道这两块一样大呢?(重叠)
(3)教师小结:把蛋糕分成一样大的两份,这种方法叫二等份。想想蛋糕除了这样分,还有不一样的分法吗?每位小朋友面前都有一张像蛋糕一样的长方形纸,请你想出和别人不同的方法进行二等份?
(4)幼儿动手操作,展示幼儿分法。(边与边对折、对角折)请幼儿比较一下,分出来的图形和原来的图形有什么变化?
(5)教师小结:小朋友用了对折、对角折对长方形纸进行了二等份,把它分成了两份一样大的图形。
2、幼儿分组操作,尝试用多种方法进行二等份。
(1)小蚂蚁邀请你们到蚂蚁王国去参观,愿意吗?参观时小朋友应不推不挤,有秩序地参观,看看乐园里有什么?教师介绍各种材料,请小朋友帮忙把里面的东西进行二等份。
(2)幼儿>自由操作,教师重点指导天平秤量、实物分法等。
第一组: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剪刀。
第二组:毛线、彩带、吸管、尺、剪刀。
第三组:硬币、蚕豆、雪花片等。
第四组:量杯、水。
第五组:天平、橡皮泥、蛋糕、番茄、豆腐干、刀、菜板。
3、幼儿讲述操作过程、方法。
(1)小朋友分过很多东西,请你想一想你分了什么?怎样分的?
(2)幼儿讲述各种分法,教师引导幼儿联系生活想想在什么时候用过目测、数数法----
(3)教师小结:小朋友在乐园里用了目测法、折叠法、计量法、数数法等对乐园里的东西进行了二等份。
4、游戏“看谁说得对”
小蚂蚁想和你们做游戏,请你看图形说说它是不是二等份?比一比谁说得又对又快?
【课后反思】:
本次数学活动的目标是引导幼儿学习用折剪的方法将平面图形二等分、四等分,在活动的一开始,学习二等分的时候,我刚说完让幼儿帮助小熊来分蛋糕 (圆形的),大家的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了起来,都努力的想办法来帮助小熊,充分的融入到了活动氛围当中。孩子们争先恐后的举起了手回答说,“可以用笔在中间画一条线”,“用手指在中间把它撕开”,我接着引导孩子问:你怎么知道哪里是中间呢?带着这个问题,孩子们又一次的展开了讨论和尝试。“只要把这个圆形对折一下就知道了。”又是孩子们自己的.总结。在整个的活动中,我都大胆的让孩子们自己去操作、尝试、提问。他们的兴致比较的高,同伴间的合作和争论也此起彼伏。
二等分大班教案及反思 2
设计意图:
根据幼儿生活中出现的等分的问题,如:吃午点,还剩了10个小西红柿,有两个孩子们吃,让他们两个自己分,一人一半;或在美工区活动时孩子们分纸等问题,展开了此次的活动。
活动目标:
1、理解二等分的含义,学习二等分的方法。
2、通过操作探索出不同的方法给图形二等分,体验等分中的包含关系、等量关系。
3、探索对不同图形进行二等分。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发散点:
运用不同的等分线对图形进行等分。
活动准备:
正方形彩色纸片若干、多项操作学具、棋盘若干,记录单,剪刀,铅笔、手偶
活动过程:
(一)等分图形
1、以情景引入。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了这个问题情境,吸引幼儿参与活动的同时,也能够更加生活化地展现生活的数学,更加易于幼儿的理解。
(1)出示手偶:“你们看谁来了?”幼儿:“是平平姐姐。”
(2)以手偶表演,教师问:“平平姐姐今天怎么不高兴了,有什么烦恼吗?”平平(教师扮):“今天早上吃早点,我发现只有一片面包片了,可是我要和盈盈一起来分享,小朋友,你们快帮我想想我该怎么办呢?”
(3)师:“谁想到好办法了?”幼儿:“把面包片分成两份不就行了吗!”
(4)平平(教师扮):“可是分完了会有大有小,怎么办?”
(5)教师出示正方形的彩色纸片,提问:“面包片是什么形状的?”幼儿:“正方形的。”教师:“那我们就用正方形的纸来代替面包片帮平平姐姐来分成两块一样大的!”
2、提供幼儿正方形纸和剪刀,请幼儿操作。提供给幼儿尝试的机会,验证自己的想法,并可以不受限制地尝试各种二等分的方法,用剪刀将其剪开的方法便于幼儿验证两部分是否相等。
3、小结:
(1)师:“你把正方形分成了几块什么形状,你是怎样分的?”
(2)师:“有几种分的方法”(对角和对边折)
(3)师:“怎样证明这两块一样大呢?”(比一比)
(4)师:“怎样分才能一样大呢?”
(5)教师于幼儿共同总结:只要找到了中心线,就可以将一个分成两个一样大的。进一步引导幼儿掌握二等分的关键要点。
(二)运用学具进一步探索。只用纸来等分,以现阶段幼儿的年龄特点所致,比较精确的二等分方法只有对角和对边折两种,运用学具,抓住学具有洞洞点的特点,可以让幼儿进一步尝试以各种折线为中心线进行正方形的二等分,并且能够保证精确性。促进幼儿发散性思维的发展,是幼儿在明确等分要求的基础上自由地尝试二等分的多种方法。此环节更加注重幼儿的创造性和独特性,同时渗透了做一件事情可以有多种方法解决的道理。
1、师:“你们用了两种办法,还有没有更多的方法呢?”
2、请幼儿运用学具进行尝试,并准确找到不同形状的中心线,探索检验的方法。检验能够证明所分的两部分是一样大的,检验的方法并不是单一的,为幼儿投放了与一块学具板相同的作业单的目的就是能够在记录等分方法的同时,还可以剪开记录后的作业单进行比较证明。除此方法还可以比较等分线两侧的洞洞子每排数量是否相同等方法。
3、幼儿分组操作,教师针对寻找不同的中心线以及检查的办法进行指导,并引导幼儿记录、检验。
4、小结:展示幼儿作业单,谁来说一说你用了什么方法进行了等分,你是怎样指导它们是一样大的。请幼儿将有创新的分法介绍给其他的幼儿,并展示不同检验相等的方法。让幼儿能够有交流展示的.机会,并且结合大班幼儿集体学习的特点,鼓励幼儿创新。
活动反思:
二等分是大班关于“等分”的重要内容,把一份整体分成相同的两份就叫做二等分。
二等分的运用很多,可以涉及到面积、长短、数量、体积等方面的二等分。平时孩子们也分点心、分玩具、分学习用品等,但有时会因分得不公平而找老师。可见,对于二等分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不能准确地、科学地认识此概念。本节活动重点探索图形面积的二等分,通过游戏“叠叠乐”帮助幼儿获得二等分的初步概念,同时通过实践操作、交流分享的形式,鼓励幼儿尝试对正方形、长方形二等分进行多种分法,巩固建立二等分概念的同时,发展其观察、比较、判断的能力,体验数学操作活动的乐趣。
在活动导入环节,选取生活材料叠一叠,也是为了孩子能迁移生活经验,并初步了解二等分。但由于材料的层次性,所以我们又在材料中添加了图形——圆,也是为了能让孩子从生活经验逐步转入到教学内容中来,让孩子明白二等分的含义,从而进入下一个环节,探索正方形、长方形的多种分法。
在磨课的过程中,我看到了选取差异资源对本次活动的重要性。比如在第一环节中,当我初次投入生活材料时,我发现了孩子的叠一叠的经验受生活经验的影响很大,会叠成多份。这时,在交流样本的过程中,除了交流正确的资源,象这样的错误样本就是对孩子经验的一个延伸和巩固,让他进一步了解游戏规则,并在同伴样本中学习经验,在自己样本中学会纠错。
在第二探索环节中,我认为让孩子尝试多种分法,首先得激发孩子探索的欲望。在插板的设计上,我们尽量将所有分法想到,并加长了插板长度,让孩子在尝试的过程中,首先不受到学具的影响,能大胆尝试。在孩子探索结束后,交流又是关键,因为孩子全部从生活经验迁移到图形上来了,他迁移得怎么样,就只能看他的操作结果。在交流中,我第一个找的是半错误样本,孩子能给正方形找出两种方法,可是他又继续以同样的方法二等分,只是调整了摆放的位置。这说明孩子理解了二等分,但是不知道二等分含义,为什么这么做,所以活动的主要核心就被我破坏了。我认为我应当先找正确资源,让孩子知道有这样的分法,再在接下来的样本中,追寻,这样两份一样了吗?让孩子在正确中寻找经验,在错误中吸取经验。从而才能进一步延伸到生活经验中来,并进行运用。
二等分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在生活中常用到二等分,如分蛋糕,分饮料等,可是绝对的等分在生活中又是比较少见,所以如果能让孩子在游戏情境中理解二等分,并学会运用,那便是活动的价值所体现了。
二等分大班教案及反思 3
活动目标
1.借助四季花圃设计活动,引导幼儿学习将物体分成两份和四份。
2.探索各种图形四等分的方法,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3.通过种花的活动体验园丁的辛勤劳动,培养幼儿绿化意识。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5.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正方形花坛图片一张,长方形、圆形、椭圆形各种形状花坛卡片若干;剪刀;胶水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引出话题
1.出示迎春花、荷花、菊花、梅花四季典型的花图片。
师:这里有一些是特定季节的花朵,你能说说它们是在哪个季节开花的吗?
2.在教师的示范下,幼儿在白纸上绘画这四种花,并剪下。
(二)实例操作,理解知识
1.出示正方形的花坛。
师:裴老师家的小院子里要建造一座小花坛,准备种上刚才的那四种花,小朋友请你们帮我想一个办法,在这个花坛里种上四种花卉,并且让每种花卉所占的地方一样多呢?(幼儿自由发言)
2.教师小结:要把正方形的花坛分割成大小相同的`4块,才能保证四季的花卉所占的地方一样大。
3.师:观察一下这个正方形的花坛,怎样才能把它平均分成大小相同的四块呢?你是怎么分的?还有没有其他小朋友有不一样的分法?
4.教师小结:用对折的方法,先把正方形二等分,然后再对折一下,就能得到四块形状、大小都一样的花坛了。
5.师:小朋友,我们来想一下,在我们的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还用过对折的方法?(整理跳绳、折叠小手帕等)
(三)问题拓展,升华课堂
1.出示各种形状的纸(长方形、圆、椭圆)。带着幼儿再次认识一些这些图形。
2.师:花园里还有许多各种各样形状的花坛,都要种上四季花卉,请你们试着把花坛分成大小不一样的4块。
3.布置任务,幼儿从三种图形中任选一种自己喜欢形状的花坛进行等分活动。
4.完成任务,交流挑战成果:
(1)谁分的是长方形花坛?你是怎么分的?还有其他方法吗?
(2)圆形花坛怎么才能平均分成4块呢?你是用什么办法分的?
(3)椭圆形花坛的分法和哪种形状的分法是一样的?
5.幼儿将课堂开始时画的花粘贴在花坛上。
(四)延伸活动
想一想,三角形的花坛能分成4块同样大小的花坛吗?怎么分呢?
活动反思:
今天的数学教学中,我准备了一些图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长方形等)。我邀请幼儿自己来动脑筋先将圆形分成两份,并且分出两份的要一样大。调动了幼儿的兴趣,兴趣是幼儿学习的最好老师,正式这样,在教学中才能有效的和幼儿互动起来。幼儿都非常愿意的尝试,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更能让幼儿去集中精神思考如何能将物体进行二等分,也能大胆的尝试各种方法。但是幼儿对“二等分”这个词是很陌生的,这是需要老师帮助更好的理解。经过这一环节,提高了孩子的学习兴趣,使孩子的数学学习成为他们自愿进行的、快乐的事情。也使幼儿思想集中,开始研究怎么样进行二等分。通过学习二等分之后,已经初步形成了分的概念。接下来的四等分,幼儿们就更容易掌握。
接下来的环节“分蛋糕”,是要求孩子进行四等分。这个提材非常好,使幼儿认识到生活中的许多场景充满着数学知识,使孩子能主动地进行自主学习,并且能从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整个活动下来,幼儿逐渐认识到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现实问题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久而久之,孩子会自愿从数学的角度来思考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去解决问题,即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通过这次活动收获颇多,做为一个教师应该更注重数学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二等分大班教案及反思 4
活动目标:
1.通过尝试性的操作和判断,学习将一个物体二等分。
2.探索物体等分的多种方法,对等分活动产生兴趣。
3.尝试运用二等分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5.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准备:
1.《二等分》课件。
2.人手一份操作纸、剪刀。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活动兴趣。
教师:你们认识团团圆圆吗?冬天到了,不知道他们过得怎么样,有三个小朋友去看望它们。(演示课件)教师:它们怎么啦?怎么办呢?
教师:听听三个小朋友想到了什么好办法。(演示课件)
(二)初步尝试用一种方法进行二等分。
1.讨论交流。
教师:看,他们找到了什么?(演示课件)教师:每人找到了一块布,要帮两个熊猫宝宝分别做两条一模一样的围巾,怎么办?
2.实践探索。
教师:老师给你们准备了材料,请你们用刚才想到的方法去试一试。
3.交流探讨。(演示课件)教师:谁说一说用什么方法来分的。
教师:它原来是什么形状,二等分后是什么形状?你怎么知道它是一样大的。
(三)探索多种方法进行二等分。
1.实践探索。
教师:把一个图形对折,剪成完全相同的两份,这种分法叫做二等分。把图形二等分还有很多方法,我们再去尝试一下,看看谁的方法多。
2.交流学习。
教师:你用了哪些新方法?介绍给大家分享。
教师:谁也用到这种方法的?
小结:东东、丽丽、贝贝谢谢你们,看,他们用你们的好办法做了把围巾做好了,送给了团团圆圆。瞧,团团圆圆围上了一样的围巾多开心啊,在谢谢小朋友呢。(演示课件)
(四)拓展延伸二等分经验。
(1)将多个物体进行二等分。
教师:团团圆圆肚子饿了,怎么办呢?
教师:(演示课件,出现一堆竹子)这么多的'竹子,请大家也帮团团圆圆来分一下,怎么分呢?
(2)将液体进行二等分。
教师:熊猫口渴了,叔叔赶紧送来了一桶水,怎么分呢?
活动延伸:
回教室尝试将多个物体和液体进行二等分。
活动反思
在学习活动中,我本着以幼儿为主体的原则,让幼儿亲自动手去操作、去探索、去发现、去解决问题,我在操作活动中充当好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幼儿通过操作和探索,自己找出了二等分的分法,建立等分的概念。整个过程下来大部分幼儿的积极参与性还是比较高的,有个别两三个幼儿不喜欢动脑筋探索,在以后应鼓励幼儿大胆探索,不要太过于拘谨。
二等分大班教案及反思 5
(一)活动目标:
1.尝试将一个物体分成相等的两份,知道部分小于整体,整体大于部分。
2.运用二等分知识,合作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
3.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4.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二)活动准备
1.蜡光纸:圆形、正方形、心形、花边形、泡沫正方形,木棒一支。
2.花生米、红豆仁、红枣、黄豆仁。
3.故事挂图二张,塑料蓝若干个,小盘若干个,录音带。
(三)活动过程
1.初步接触二等分通过故事导入课题,熊妈妈有两个孩子,一个叫大黑,一个叫小黑,一天哥儿俩拾到一个香喷的面包,大黑怕小黑多吃一点,小黑又怕大黑多吃一点,正在闹着,大婶来了,不安好心地帮熊哥俩把面包分成了两块,哥儿俩一看,急得叫起来:"不行,不行,一块大,一块小"。大婶说:"你们别急,这块大一点的,我咬它一口?哥儿俩一看,那块大的变小了,小的变大了,又急得叫起来:"不行,不行,一块大,一块小"。……就这样,大黑、小黑只吃到了一点点面包,还不知道上了的当呢。
教师提问:小朋友,假如你们碰到哥儿俩,你们愿意帮忙吗?假如老师给你们一个圆形面包,小朋友们会分吗?怎样才能分成一样大的两块面包?老师提供圆形纸引导幼儿想办法把它分成一样大的两份,幼儿操作。
讨论:谁来告诉大家你是怎么分的?怎样证明你分的两份是一样大的呢?教师鼓励幼儿想出各种办法加以证明。
2.用不同方法等分几种图形教师说:"圆形面包小朋友们都会分了,如果熊哥俩拾到的是心形面包、正方形面包、花边形的面包,小朋友们会分吗?怎样才能分成一样大的两份?教师提供各种图形,幼儿操作,教师参与小组活动,鼓励幼儿探素图形的各种分法。
3.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1)集体交流,请幼儿讲述各种图形的分法,老师说:"谁来告诉大家,你是怎样把正方形面包分成一样大的两份是一样大的?还有谁用不一样的方法把正方形分成了一样大的.两份",用同样方法让幼儿说心形、花边形的分法。
教师小结:"通过对折,我们把这些图形分成一样大的两个部分,这就是二等分"。
(2)师生共同探讨,深入探素正方形的其他分法。
教师出示正方形泡沫,操作给幼儿看,教师用小棒在上面任意摆一摆,分一分,看看不对角分,也不以边中心对折,是否也能分得二等分,根据操作情况加以验证,让幼儿进一步明白。
(3)引导幼儿理解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教师:"我们刚才用不同的方法把圆形、正方形、心形、花边形分成了一样大的两份,请小朋友看看已分出来的一米和原来的图形比(出示图形)哪个大?哪个小?分出来的一份是原图形的多少?(一半)
4.解决新问题。
教师问:"1块面包,1块点心,小熊哥俩分着吃,每人只吃一半,如果有2块点心,2块面包,小熊哥俩分着吃,每人吃到多少?如果有4个苹果,哥儿俩各吃几个"?
分实物教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帮助熊哥俩分面包、分点心,熊妈妈心里可高兴了,熊妈妈现在准备煮八宝粥给小朋友吃,可是熊妈妈说八宝粥的配料要先分成二份才能煮,小朋友,下面我们再来帮助熊妈妈分配料好吗?"(好)那我们先看一下配料里都有些什么,有红枣4颗、花生米2粒、红豆仁2粒、黄豆仁2粒,下面请小朋友们两个人一组把篮子里的配料分在两个盘子里,分的时候要注意两份一样多。
教师提供配料,幼儿讨论操作,分好后教师集体提问:"小朋友,你们盘子里红枣多少颗?花生米有几粒?红豆仁有几粒?黄豆仁有几粒?好,小朋友真聪明,都分对了!
5.结束部分:
教师:好了,聪明的小朋友们已经帮助熊哥俩把不同形状的面包分成一样大的两份,教会了熊哥俩二等分的知识,熊哥俩为了谢谢大家,现在请小朋友们一起到外面去做游戏。
活动反思
在学习活动中,我本着以幼儿为主体的原则,让幼儿亲自动手去操作、去探索、去发现、去解决问题,我在操作活动中充当好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幼儿通过操作和探索,自己找出了二等分的分法,建立等分的概念。整个过程下来大部分幼儿的积极参与性还是比较高的,有个别两三个幼儿不喜欢动脑筋探索,在以后应鼓励幼儿大胆探索,不要太过于拘谨。
二等分大班教案及反思 6
活动目标:
1、学习将一个物体分成相等的两份、四份。
2、探索物体等分的多种方法,激发对等分的兴趣。
3、发展观察能力、比较能力。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活动准备:
课件、剪刀、 图形纸(圆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习二等分和四等分
难点:通过操作引导幼儿探索等分的方法
活动过程:
一、复习图形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图形,我们小朋友看看都有什么?
二、幼儿学习二等分 (幼儿演示操作)
1、启发幼儿想办法将圆形的纸片进行二等分并验证分出的两份一样大,理解分出的每一份是原来的一半。
师:今天老师想考考小朋友,动脑筋把圆形分成两份,分出来的两份要一样大,你们愿意试试吗?你们是怎么分的?分出的两份一样大吗?分出的每一份是原来的多少?分出来的两份合起来会怎么样?
教师小结:分出的每一份是原来的一半。二等分就是把一个物体分成相等的二份。把分开的两份合起来会变成原来的图形。
教师小结课件演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一样大的两份叫二等分。
2、幼儿尝试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进行二等分。
三、幼儿学习将图形进行四等分一个图形不仅可以进行二等分,还可以进行四等分,就是是一个图形分成一样大的四份,小朋友拿一个圆形试一试
1、幼儿动手操作,老师巡回指导,引导小朋友们相互讨论。
2、幼儿反馈尝试的结果。提问刚才小朋友都动手把各种图形分成了相同的四份,请小朋友说说,你是怎样分的?
四、活动结束
师:小朋友们今天很厉害,学会了二等分和四等分,我们以后还可以进行更难的等分活动。
教学反思:
理解二等分,四等分的概念,真正做到了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不经意地学到了知识,锻炼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7、大班数学教案《四等分》含反思
设计意图
本活动是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物体、空间、时间等等现象发生兴趣。为此,就让幼儿通过游戏、操作、探索来对形体进行等分。在学习和探索中引导幼儿由浅逐渐加深,并支持、鼓励幼儿独立、做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来完成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物体进行等分的兴趣。
2、让幼儿理解四等分的含义,学习将圆形、正方形和长方形四等分的方法,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和组成。
3、提高幼儿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判断推理能力。
4、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教具:圆形、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大卡纸,一些等分、不等分的图片ppt,已经等分的纸片,固体胶
学具: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以小狗分匹萨的情景作为导入,复习图形二等分的方法。
二、基本部分
(一)实物四等分
1、引入四等分的问题,让幼儿思考圆形四等分的方法。
2、教师引入分四等分的方法,让幼儿学习通过二次对折得到四等分。
3、教师通过实物演示,让幼儿初步理解四等分的含义,即把一个物体分成一样大的四份。
(二)图形四等分
1、分发正方形的纸,让每位幼儿动手探索正方形四等分的方法。
2、启发幼儿想出不一样的分法。并让幼儿讲一讲他们是怎样分的。
3、通过邀请幼儿代表将长方形用上面的几种方法进行四等分,总结将图形四等分的.方法,使幼儿巩固理解四等分的含义。
4、教师出示一些等分、不等分的图形,让幼儿判断四等分。
(三)比较整体与部分的大小,部分拼成整体
1、以圆形为例,比较等分前后整体与部分的大小,感知整体大于部分,部分小于整体。
2、出示正方形和长方形和其四等分,幼儿动手操作将不同的四等分拼成原来的整体。
三、结束部分
1、教师总结四等分的含义,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和组成。
2、延伸:让幼儿思考如何把图形进行八等分。
教学反思:
四等分的概念对大班下学期的幼儿来说并不是很难,但要让幼儿真正理解具体的方法也不容易。所以在本次活动中,我们设计了不同的环节,引导幼儿通过自己动手折一折,分一分,剪一剪,再拼一拼,一步步操作探索,从而得出各种图形的不同的分法。活动过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和操作特点。从幼儿的操作情况来看,大部分幼儿都能很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操作活动中,大胆想出各种图形的不同分法,也能很快地掌握基本的分法。对于个别难的分法,也能在老师或同伴的提示讲解下得到启发和提升。整个活动让幼儿在做做玩玩中掌握了四等分的知识,让孩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体现了新纲要的教学理念,所以效果还是不错的。但也发现在操作材料上准备得还不够充分,可能是计算错误,另外在摆放操作材料时还要考虑得更周到,这样活动效果可能会更加完美。
二等分大班教案及反思 7
一、设计意图:
随着年龄的提高,大班幼儿对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是熟悉的,因此对图形进行等分就有可操作性。本次活动从幼儿感兴趣的帮助老师分绸带入手,充分激发了幼儿学习探索的欲望,接着围着图形层层展开活动。整个活动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原则,并通过幼儿自己动手探索操作,对认识新事物具有积极意义。第一环节提供圆形可学习用对折的方法二等分,理解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第二环节提供长方形、正方形,幼儿凭自己地思维能力选择二等分地方法,在讲解中学习多种二等分的方法。第三环节,使知识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第四环节,要求幼儿在掌握二等分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操作,联系生活尝试用多种方法进行二等分。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尝试性的操作和判断,学习将一个物体分成相等的两份,感知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判断能力。
3、探索物体等分的多种方法,激发幼儿对等分的兴趣。
4、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5、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三、活动重点:
通过尝试性的操作和判断,学习将一个物体分成相等的两份,感知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活动难点:探索物体等分的多种方法,激发幼儿对等分的兴趣。
四、活动准备:
1、材料:绸带,纸(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分练习纸,各种食物(花片、毛线、吸管、米、水)。
2、工具:笔,剪刀,直尺。
五、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一)讲解演示:
1、出示绸带问:"小朋友,今天老师的头发有什么变化吗?(扎两个辫子)我还想给两条小辫扎上漂亮的绸带,现在只有一根绸带,怎么办才能扎两根小辫呢?请小朋友帮老师想想办法,怎么分?"
2、组织幼儿讨论,等充分表达意见后,教师边讲解边演示,让幼儿注意观察。
3、教师小结:把绸带两头对折,剪成一样大小的两份,叫二等分。使幼儿感知二等分的含义。(此环节以形象直观的具体事物――绸带为材料,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并提出问题,让幼儿开动脑筋,帮助分绸带。通过把操作的过程与结果展现给幼儿,使幼儿初步认识"二等分"这一概念)。
(二)基本部分:操作探索一、游戏:分蛋糕师(展示课件):今天小熊生日,请来了两位小客人,看看是谁?它想把一块蛋糕分给两位好朋友吃,怎么办?请小朋友动手试一试。
(1)每人两块圆形蛋糕,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观察。
(2)组织幼儿讨论等分方法。
(3)师小结:把圆形蛋糕对折,然后剪成一样大小的两份,叫二等分。(使幼儿进一步感知二等分的含义。)(4)操作验证二等分:"怎样让别人相信你的两份蛋糕是一样大的呢?"(叠在一起比较)(5)讨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①请小朋友把等分后的两部分与原来的蛋糕作比较,看它们有什么不同。比一比,等分后的部分是否一样大,以及原来的图形和分后的每一部分哪个大?哪个小?
②师小结:二个部分合起来是原来的一份。(此环节让幼儿开动脑筋想出对折的折法来二等分圆形,得到一样大小的两份,然后通过验证来证实二等分和理解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充分感知二等分的实际含义)。
二、比一比:谁的方法多。
1、出示(正方形):引导幼儿思考怎样把正方形进行二等分。
2、幼儿操作探索,教师观察指导。
3、请幼儿介绍新方法。
4、教师小结:向幼儿介绍讲清对边折、对角折的方法。请没这样折过的幼儿重新试一次。
5、出示(长方形):幼儿再次操作。
6、师:课件展示(此环节提供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纸,让幼儿操作,探索多种二等分的方法,给幼儿增加了难度,有个别能力强的幼儿能想出对角线折的方法二等分,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鼓励,能激发幼儿积极性和独创精神。教师让没有尝试对角线折和对角折的幼儿一个充分学习的机会,再次巩固新的二等分方法)
三、游戏"看谁说的对"天线宝宝想和你们做游戏,请你看图形说说它是不是二等分?比一比谁说的又对又快?
过渡语:刚才我们把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用对折的方法进行了二等分,可是,在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像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比如:桌子、椅子等。现在请小朋友看看这些东西,怎样进行等分。
四、探索二等分的方法。
1、将幼儿分四组,尝试用多种方法进行二等分。
师:今天老师带小朋友参观超市,看看超市里有什么?请小朋友动脑筋把这些实物分成相等的二份。
(教师介绍各种材料,请小朋友帮忙把里面的东西进行二等分。)
2、幼儿自由操作,教师指导。(鼓励幼儿积极动手、动脑,遇到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
3,幼儿讲述操作过程、方法。
(1)提问:(分别出示毛线、吸管、花片、米、水)小朋友你刚才是用什么方法、什么工具把毛线分成两个相同的部分?(对折、尺子量,剪刀剪、用手撕)
(2)幼儿讲述各种分法,教师引导幼儿联系生活想想在什么时候用过目测法、数数法、计量法
(3)教师小结:小朋友用了目测法、折叠法、计量法、数数法等对超市里的东西进行了二等分。不同的物体性质不一样,所以要用不同的方法。和纸一样又软又薄的东西可以用折叠法来分,和蛋糕一样比较厚的可以用分割法,和水一样的液体和数量较多的物体可以用等量的方法来
三、结束部分:活动延伸。
六、活动反思
在学习活动中,我本着以幼儿为主体的原则,让幼儿亲自动手去操作、去探索、去发现、去解决问题,我在操作活动中充当好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幼儿通过操作和探索,自己找出了二等分的分法,建立等分的概念。整个过程下来大部分幼儿的积极参与性还是比较高的,有个别两三个幼儿不喜欢动脑筋探索,在以后应鼓励幼儿大胆探索,不要太过于拘谨。
二等分大班教案及反思 8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尝试性的操作活动,学习将一个整体分成相等的两份,感知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愿意参与讨论活动,探索不同材料的二等分方法。
二、活动准备:
1、分别在两块黑板上布置小熊宝宝和小熊贝贝及它们的大盘子。
2、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椭圆形彩色纸若干,剪刀人手一把。
3、每人一份食物:饮料、糖果、花生、方形面包片、豆腐干、干果。
4、人手一套工具:两个小盘子、两个小量杯、纸条、线、尺、餐刀。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熊妈妈有两个孩子,一个叫小熊宝宝,另外一个是小熊。贝贝,这一天熊妈妈买了一些各种口味的饼干,小熊宝宝和小熊贝贝吵着要吃到每种口味的饼干,这可难住了熊妈妈,怎么办呢?
(二)、第一次尝试:二等分长方形
1、请幼儿尝试将长方形分成一样大的两份。
师:现在请小朋友试一试,看能用什么方法把长方形的饼干分成一样大的两份,好吗?
2、幼儿尝试操作,将长方形二等分,教师巡回观察幼儿的操作,鼓励幼儿想想有几种分法。
3、尝试操作后提问
(1)师:请小朋友告诉大家,你是怎么分的?怎么知道分出来的两份是一样大的?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边操作课件边提问:原来长方形的饼干和现在分出来的一份饼干,谁大谁小?
(2)小结:像这样把一件东西分成一样大的两份叫做二等分,二等分后的每一份都是一样大的。而且每一份都比原来的整体小,整体比部分大。
4、师:现在我们把二等分后的`饼干分别送给小熊宝宝和小熊贝贝吧!(幼儿把分好的饼干分别放进宝宝和贝贝的大盘子)
(三)、第二次尝试:二等分正方形、圆形、椭圆形
1、熊妈妈这里还有许多各种形状的饼干要分给宝宝和贝贝,你们愿意再来帮熊妈妈分一分吗?记住要二等分噢,不然宝宝和贝贝会不高兴的。
2、幼儿自由选择图形进行二等分操作。
3、幼儿将各种形状二等分后,贴到宝宝和贝贝的盘中。
(四)、第三次尝试:实物二等分
1、师:为了感谢小朋友,熊妈妈为小朋友准备了好多好吃的东西,有、面包、豆腐干、花生、糖果、饮料……可以用什么方法把它们分成相等的两份呢?
2、师带领幼儿集体观察、交流:你分的是什么?使用什么方法来分的?(用了什么工具)分得对吗?为什么?有不同的方法吗?哪个方法更好?为什么?
(五)、师:现在让我们拿着自己二等分后的食物一起回教室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分享吧!
四、活动反思:
在我园“园本教研”中,我有幸参加了“一课多研”活动,我把大班的“二等分”这一活动经过了“设计-教学-再设计-再教学”,其中自己也经历了不断的反思。
在数学活动中,幼儿是通过活动、通过与材料的相互作用,发现和建构数学关系的,教师设计的材料是否适宜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操作兴趣,探索效果也直接影响教育目标的达成。
紧扣活动目标,遵循数学知识内部的逻辑规律操作材料的特点以及由这些特点规定的活动方式往往决定幼儿能获得什么样的学习经验,获得哪些方面的发展,所以“操作材料应暗含幼儿通过操作能够达到适宜的教育目标的内容。”在第一次设计的二等分图形材料,请幼儿帮忙分窗纸,通过这样的操作,幼儿能将材料分成。
二等分大班教案及反思 9
活动目标:
1、学习将不同形状的物体分成相等的两份、四份,感知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探索物体等分的多种方法,萌发对等分的兴趣。
3、发展观察能力、比较能力。
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剪刀,不同形状(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的彩纸。
2、操作卡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1、今天小刘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请你们在看故事的同时,想想两个问题:1、故事中发生了什么事情?2、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看完故事,师:发生了什么事情?
幼:两只笨熊在分面包。
师:后来呢?
幼:被狐狸吃了很多。
师:总结:哦,他们没有分成大小一样的面包。
2、师:老师这里有一根非常漂亮的彩绳,要讲给今天非常听话的2个小朋友(强调2个),谁能来帮老师把这一根长绳分成长短一样的2段呢?
幼:就从中间剪。
师:好,那你来操作一下。
幼指着绳子:就是这里。
师:你来用手比划来剪一下。
幼:随便指个地方比划剪。
师:把绳子折起来问:这样是一样长吗?
幼:不是。
师:那怎么样剪才能剪成一样长短的绳子呢?
幼儿再次尝试。
师:你是怎么把它分成相同的2段的呢?
幼儿说完教师总结:两端相对,从中间对折就可以吧一个彩绳分成2个长短一样的彩绳。
二、操作过程
1、圆形:今天大黑和小黑熊没有吃到蛋糕,老师这里有1个圆形饼干,想把它分给大黑和小黑,但是该怎么分才能把一个饼干分成2个大小一样,形状相同的部分。
幼儿进行操作。
师:这两个是一样大小,形状相同吗?
幼:是的。
师:你是怎么观察他们是一样大小,形状相等的?
幼儿说完教师总结:从中间对折,分开的两个形状能完全重合。
师:引出2等分的概念:二等分就是把一个物体分成大小相同,形状一样的2个部份就叫二等分。
2、幼儿探索将不同的图形进行2等分,进一步感知2等分的含义。
正方形:对折可以得到2个长方形(请幼儿演示)教师请幼儿继续探索还有什么办法?(有一块正方形的.饼干,但是两个熊宝宝都喜欢吃三角形的饼干,怎么办?)长方形:
师:长方形呢?对折后能有几种分法?也能折出相同的三角形吗?
幼儿折出的三角形是交叉不重叠的,会犹豫长方形能不能分出2个相等的三角形。
师:剪出三角形让孩子比对。
3、每人一把剪刀,把长方形对角后二等分剪开变成2个三角形。
师:请幼儿仔细观察看2个三角形能完全重叠吗?能完全重叠的就是相同大小的2个等分。
把其他图形也剪开试试剪下的2个图形是否能重叠?
三、比较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给幼儿发操作卡师:看看老师发给你们的饼干跟操作卡上的是一样大吗?
幼:是的。
尝试用我们刚学过的方法把他们分成二等分,把剪下的1个等分还原到操作卡上的各种图形问:你们发现了什么?
小结:整体由部分组成,整体大于部分。
四、在二等分的基础上,发放圆形材料探索四等分的方法。
五、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引导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经验分享、交流。
六、活动结束
师:小朋友们今天很厉害,学会了2等分发操作选择题,有空可以当堂完成。
教学反思:
在执教的过程中缺少激情,数学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识的时候,就需要老师以自己的激情带动孩子的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这方面也要注意。
二等分大班教案及反思 10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让幼儿感知许多物体(图形)可以分成相同的二分,并知道整体大于部分,部分小于整体。
2、尝试用目测,把实物分成一样多的两份,并在活动中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进一步提高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及动手操作能力。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师示范用的蛋糕一只及幼儿操作材料图形一套。
2、人手一分不同颜色的各种图形。
3、操作材料:红枣、豆子、橡皮泥。
活动过程:
1、以两只“小松鼠分蛋糕”的故事,激发幼儿学习二等份的兴趣。
师:“六一”这一天,是小松鼠花花和圆圆的生日,小伙伴们送了他俩一个蛋糕,两只小松鼠很开心,看了一会儿,花花说:“我们来分蛋糕吃吧,我们两人吃一样多好不好”圆圆说:“好”!可是两之小松鼠的数学学的不好,不知道怎么分才能分得均匀,小朋友说说看,两只小松鼠应该怎样分才能吃到一样大的蛋糕?
2、老师这里也有一只蛋糕,想把它分成相同的两份,请小朋友帮老师想一想,应该怎样分?
3、幼儿演示分法,教师帮忙。
4、蛋糕可以分成相同的两份,那么如果我们用图形,可不可以也把它们分成相同的两份?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好多各种各样的图形,而且,每种图形有两张,请你们把相同图形中的一张先用折的方法,折成相同的两份,然后,用剪刀剪开,看看剪下来的图形和原来的图形有什么不同?在折、剪的时候,你想一想一种图形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方法,都可以把它分成相同的两份?
5、幼儿动手操作,老师巡回指导,引导小朋友们相互讨论。
师:小朋友在操作的时候。可以相互讨论一下,应该怎样分?
6、幼儿反馈尝试的结果。
(1)提问内刚才小朋友都动手把各种图形分成了相同的两份,请小朋友说说,你是怎样分的?
(2)请几个有不同分法的小朋友讲述,并用老师的操作卡演示给小朋友们看。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通过操作、探索、观察、比较,掌握二等分的'方法,在学习和探索中引导幼儿由浅入深,学习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问题,能通过观察、比较、类推、迁移等方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的开始部分,是以故事《松鼠分蛋糕》导入,一下子吸引住了孩子,把孩子带进如何公平的分饼的情景中,使孩子们的兴趣很自然的被调动起来。
在学习活动中,我本着以幼儿为主体的原则,活动一开始,我就为幼儿提供可操作材料,每人一个圆圆的饼(圆形卡片),让幼儿亲自动手去操作、去探索、去发现、去解决问题,老师在操作活动中充当好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孩子们通过操作和探索,自己找出了圆形二等分的分法,建立等分的概念。接下来,对幼儿掌握的知识进行提升,探索、操作各种图形二等分的方法,对二等分的概念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活动的结束部分,老师为孩子提供了许多可操作实物:如饮料,让幼儿知道生活中,许多东西都可以二等分,把学过的知识与生活结合起来,进行生活中的实际操作,幼儿通过切食物、分饮料等实践,拓展二等分的知识,同时激发了幼儿对等分的兴趣,在操作中幼儿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在幼儿操作探索图形等分的这个环节中,我应该只跟孩子说对折,而剪的过程我应该在课前剪好,到这个环节直接演示就得了,把剪的过程放进来既浪费时间了,又没有把重点突出来,这一点我觉得不够完满。
【二等分大班教案及反思】相关文章:
《二等分》大班教案07-04
大班二等分教案03-26
等分大班教案01-19
大班主题正方形二等分教案及反思10-30
四等分大班教案07-11
大班数学等分教案01-15
大班数学《等分》教案02-17
大班四等分教案01-18
正方形二等分大班教案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