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论美》初三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论美》初三语文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论美》初三语文教案1
论 美
培根
教学目标
1.体味文章对美的论述
2.品味美的内涵,能表达对美的理解
教学重点
品味文中富有哲理的语言
教学难点
感受美的内涵
教学方法
引导法 讨论法
教学过程
作者介绍:培根(1561~1626)英国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科学家
被尊称为哲学史和科学史上划时代的人物,被誉为“科学之光”“法律之舌”。著有《论人生》等著作,留下了很多广为传诵的名言,如: 。
检查字词:
肃然起敬( ) 吝啬( )( ) 滑稽( )
摄取( ) 谚语 ( ) 愧悔( )
问题设置:
1. 作者谈论了哪几种美,这几种美之间是什么关系?
2. 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文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3. 文章最后作者给我们提出怎样的勉励和希望?
品味语句:
例:美言: 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以保持的。
赏析(推荐理由): 这里的美是指外表的美丽。这句话用水果打比方,说明没有丰富的内涵而只有表面的美丽,是不可能长久的。
美言:
赏析:
拓展延伸:
用发现的眼睛寻找身边的.美。
作业布置: 以“论不美”为题写一篇小随笔。
论美
培根
美德好比宝石,它在相互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同样,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美貌的人并不都有其他方面的才能。因为造物是吝啬的,他给了此就不再予以彼。所以许多容颜俊秀的人却一无作为,他们过于追求外形美而放弃了内在美。但这话也不全对,因为奥古斯都、菲斯帕斯、腓力普王、德华四世、阿尔西巴底斯、伊斯梅尔等,都既是大丈夫,又是美男子。
仔细考究起来,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最高的美是画家所无法表现的,因为它是难于直观的。这是一种奇妙的美。曾经有两位画家----阿皮雷斯和丢勒滑稽地认为,可以按照几何比例,或者通过摄取不同人身上最美的特点,用画合成一张最完美的人像。其实象这样画出来的美人,恐怕只有画家本人喜欢。美是不能制订规范的,创造它的常常是机遇,而不是公式。有许多脸型,就它的部分看并不优美,但作为整体却非常动人。
有些老人显得很可爱,因为他们的作风优雅而美。拉丁谚语说过:“晚秋的秋色是最美好的。”而尽管有的年轻人具有美貌,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
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保持的。世上有许多美人,他们有过放荡的青春,却迎受着愧悔的晚年。因此,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只有这样,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论美》初三语文教案2
学习目标:
1、能找出文章的主要观点,简述理由。
2、能恰当引用课文语句,写一段文字表明自己的观点。
3、能对文章的观点说出自己的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1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写的一篇杂感《论美》。常言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有的人为了让这张脸变得好看一些,花许多钞票去美容,还有甚者,不惜千金去做整容手术,当一回或人造美男。我们都不是一掷千金的富翁,当然没有那么许多闲钱花在这张脸上,那么我们如何去追求自身的美呢?那么我们学习完这篇课文,相信同学们能找到一个满意的答案。
(二)整体感知。
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用文中的句子归纳课文的`主要观点,并简要说说课文论述的思路。
(三)观点运用。
1、有一位品学兼优的同学,他的脸上有一块难看的胎记,其他同学的异样眼光使他很难为情。他自己也常常为这块胎记而郁郁寡欢。作为好朋友,请你写一封信劝说他(她)。
要求:
(1)运用文中的一些观点或语句进行劝说。
(2)认真研读课文,收集有关语句,仔细揣摩。
(3)150字左右,10分钟左右完成。
(四)辨别观点。
1、 仔细阅读课文,对于作者的一些见解你是否赞成?如果赞成请举一个例子证明;如果不赞成也请举一个例子来反驳。
总结:
教师寄语:拥有美,犹如拥有冬日的阳光,温暖了别人,也会温暖你自己。学会热爱,学会珍惜,学会奉献,你就是最美。
《论美》初三语文教案3
教学目的:
1、把握文章主旨
2、掌握各种论证方法
3、学会鉴赏格言式的语言风格
4、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和良好的行为美德。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方法:引导提问、讨论
教学过程:
一、 课文导入:
各位同学好!我是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的硕士研究生王琳,今天借用大家一节课的时间,看看我是否有缘成为大家的老师。初次见面,想必大家看着我这位新老师,是不是心里在琢磨着:艾,这位老师长得……穿得……
可见,看一个人我们首先会想他漂亮不漂亮,帅不帅,也就是说外表美不美。
所以外表美不是不重要
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英国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科学家。他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中被尊称为哲学史和科学史上划时代的人物。马克思称他是“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第一个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人。
二、教授新课:可结合“大长今”
1、美德
美德好比宝石 喻证
有美德的人 例证
(第一组朗读)
2、美貌
(第二组朗读)
讨论思考:为什么要写这一段? 对比中看出作者的价值取向 对比论证
大家先想想,一个长得很漂亮的人但没有什么才能的人,和一位长得比较普通但很有才能的人,你偏向喜欢哪个,或者说比较欣赏哪位?
俗话说:“绣花枕头一包草”其实就是对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人的鄙视。也就是大家更看重的是一个人的内在表现。其实伟大的科学家培根和大家一样,他也觉得有才能有所为的人比光有美貌的人更值得肯定、赞赏。从这一段里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作者培根的价值取向,即还有其他东西比美貌更重要。那么究竟是什么呢?
3、最高的美——美德
好,我们来跟着培根“仔细考究”一下:
(第三组朗读)
对比论证、例证
外在:优雅行为 形体之美 颜色之美(最直观,画家最容易表现出来)
内在:美德——最高的美(难于直观,画家无法表现)
内在外化 外在内现
随后作者进一步说明:
“美是不能制定规范的,创造它的常常是机遇,而不是公式。”公式是简单的,机遇却是可遇不可求的,难得的。课文举例说明,可以让学生补充说明。
——美是难的。柏拉图《大希庇阿斯篇——论美》
【《论美》初三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论美》教案03-13
《论美》九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07-21
语文教学论教案11-23
初三语文教案02-10
家乡美教案11-25
《桥之美》教案02-13
秋天多么美教案03-12
《秋天多么美》教案02-24
《曹操煮酒论英雄》教案02-17
《六国论》教案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