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汉卿《窦娥冤》教案

时间:2022-10-06 02:53:40 教案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关汉卿《窦娥冤》教案范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汉卿《窦娥冤》教案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关汉卿《窦娥冤》教案范文

  关汉卿《窦娥冤》教案1

  [教学目的]

  1、巩固学生元杂剧知识及对古白话的理解。

  2、培养并提高学生古典戏曲的鉴赏能力。

  3、赏析、理解《窦娥冤》主题,人物形象及意义,认识封建社会吏治腐败的黑暗现实。

  4、赏析,把握《窦娥冤》戏曲语言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的艺术手法。

  [教学重点]

  1、把握窦娥人物形象及意义。

  2、品味关汉卿本色的语言。

  [教学方法]

  诵读法、导析法

  [重难点突破]

  1、通过诵读,品味语言、分析语言,把握人物形象。

  2、通过诵读、对比,把握语言特点。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回顾导入

  1、导语设计:

  上一节,我们已经讲解了元曲特别是元杂剧的有关知识,并且让大家预习《窦娥冤》,下边检查一下上节知识掌握及预习情况。

  2、习题

  ①元杂剧知识

  ②典故掌握

  ③古白话理解

  三、讲解新课

  ㈠作者与背景

  ㈡《窦娥冤》剧情梗概(指导学生看课下注释①)

  ㈢欣赏精彩剧照,认识作品影响

  ㈣解题、导读提示,了解学习要点

  ㈤鉴赏分析

  1、整体把握

  ①三个场面(找学生概括内容)

  ②本折线索(冤)及感情变化(怨→悲→恨)

  ③矛盾冲突(基本主题)把握

  2、具体赏析

  ⑴戏曲语言,人物形象赏析

  (问):窦娥身上最光辉的性格特点是什么?体现在哪些场面,哪些唱词中?

  (生答):略

  ①分析第一场面,范读[端正好][滚绣球]两支曲子

  (让学生品味语言,体会语言所体现出窦娥的感情及反抗精神)

  ②分角色朗读第三场面,继续赏析语言,人物形象

  ③点拔第二场面,把握窦娥善良美好心灵

  (问):为什么要突出窦娥冤善良美好的一面?

  (答):略

  ④整体把握人物形象,语言特点,继续探讨作品主题。

  ⑵通过课堂练习,继续把握语言特点

  ①对比阅读《窦娥冤》与《西厢记》唱词。

  ②总结本剧(关汉卿)语言特点

  ⑶赏析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的艺术手法,继续探讨作品主题。

  ㈥思考讨论

  明传奇《金锁记》由《窦娥冤》改编而成,剧中窦娥的丈夫蔡昌宗并没有夭折,而是在赶考途中不幸落水,被龙王招为驸马。三年后又入京考试,举夺魁。而窦娥也在行刑时,因天色阴暗,寒风刺骨,提刑官急令刀下留人,得以不死,最后窦天章平反其冤案,一家人欢庆团圆。正是“翁做高官婿状元,夫妻父女得团圆”。

  比较《金锁记》与《窦娥冤》的.结尾,你更喜欢哪一个?谈谈你的感想。

  四、总结

  1、窦娥形象及意义(作品主题),学习其美好品质。

  2、语言特点

  3、艺术手法

  4、读书、写作指导

  五、作业

  1、背默[端正好][滚绣球]两支曲子。

  2、思考讨论

  作者在第一场面安排窦娥指天骂地,为何又在第三场面靠天地来显示其冤情?谈一谈你对此问题的看法。

  窦娥冤

  关汉卿

  冤

  怨悲恨

  (反抗)(善良)(反抗)

  现实←→浪漫

  控诉、歌颂、表达愿望

  课堂练习:

  阅读《窦娥冤》与《西厢记》中几段唱词,回答下面问题。

  《窦娥冤》:

  [倘秀才]则被这枷纽的我左侧右偏,人拥的我前合后偃,我窦娥向哥哥行有句言。(刽子云)你有甚么话说?(正旦唱)前街里去心怀恨,后街里去死无冤,休推辞路远。

  《西厢记》:

  [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粉蝶儿]风静帘闲,透纱窗麝兰香散,启朱扉摇响双环。绛台高,金荷小,银烛犹灿。比及将暖帐轻弹,先揭起这梅红罗软帘偷看。

  思考:

  1、元曲作家素有“本色派”与“文采派”之分,通过唱词分析,关汉卿与王实甫各属哪一流派?

  2、试概括本色派”与“文采派”各自的语言特点。

  关汉卿《窦娥冤》教案2

  教学目的

  1.初步了解元杂剧的特点。

  2.结合“单元知识和训练”,掌握研究性阅读的特点,学会研究性阅读的方法。

  教学重点:

  1.通过窦娥冤这一历史冤案,认识元代和统治者的残暴,认识当时阶级矛盾的尖锐。

  2.认识窦娥的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

  3.介绍元杂剧的体制。

  教学难点:

  1.戏的开头窦娥对天地鬼神的严厉指责与结尾要感天动地之间的矛盾。

  2.对[端正好][滚绣球]等曲子的理解,以及对全剧情节高潮的认识。

  教学方法:讲授与研究性阅读相结合。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1.介绍关汉卿:

  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北京)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也最伟大的戏剧作家。他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齐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元代人说他:“生而凋搅,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籍风流,为一时之冠。”

  他曾在散曲《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中说自己精音律,会吟诗,能吹萧弹琴,歌唱舞蹈,也会下棋射猎,多才多艺。

  元代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关汉卿不满社会现实,不仅写作剧本,有时还登台演唱,借杂剧来揭露黑暗现实,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他一生创作杂剧有60多部,但大都散失,现仅存15部。《窦娥冤》《救风尘风望江亭》《单刀会》等流传很广。其中的《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1956年,他的名字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

  2.介绍元杂剧:

  元杂剧有一套较严格的体制:

  ①结构: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演一完整的故事,个别的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

  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一折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类似于现代戏剧的“幕”。有的杂剧还有“楔子”,通常在第一折之前起交代作用。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用来说明情节,介绍人物。

  杂剧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的一套曲子。演出时一本四折都由正末或正旦独唱。(其他角色只有说白),分别称为“末本”或“旦本”。

  ②角色:扮演的角色有末、旦、净、丑等。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此外,男配角有副末(次主角)、外末(老年男子)、小末(少年)等;女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

  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如张飞、李逵。

  丑:俗称“小花脸”,大抵扮演男次要人物。

  此外,还有孛(bó)老(老头儿)、卜儿(老妇人)、孤(官员)、徕儿(小厮)。

  ③剧本的构成:剧本由唱、科、白三部分构成。

  唱词是按一定的宫调(乐调)、曲牌(曲谱)写成的韵文。元杂剧规定,每一折戏,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其宫调和每套曲子的先后顺序都有惯例规定。

  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舞台的程式、武打和舞蹈。

  白是“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部分。”宾白又分以下四种:对白:人物对话;独白:人物自叙;旁白:背过别的人物自叙心理话;带白:唱词中的插话。

  宾白是元杂剧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所谓“曲白相生,方尽剧情之妙”,正说明这一点。

  指导阅读

  1.阅读“自读提示”中与本折有关的情节。

  2.阅读课文。

  3.提问式阐述:文学史上公认课文所选部分是全剧的高潮。但在前两折里,已经把窦娥受害的故事情节交待得清楚明白。窦娥与张驴儿的冲突,窦娥在公堂上的斗争,都已在前两折里表现出来,那么高潮为什么出现在第三折里?

  通过阅读课文,我们发现;第三折里仅有窦娥指天发誓,刑场受戮,故事情节简单,而构成窦娥矛盾冲突的对立面,如社会恶势力的代表张驴儿、元代残酷统治的典型官府都隐藏在幕后,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更没有高潮,可见,全剧高潮出在第三折里是与戏剧本身的特点分不开的。

【关汉卿《窦娥冤》教案】相关文章:

窦娥冤教案01-04

《窦娥冤》教案01-18

《窦娥冤》教学教案07-25

窦娥冤教案15篇01-04

精选《窦娥冤》教案3篇08-13

《窦娥冤》教案15篇01-31

窦娥冤教案(15篇)01-31

《窦娥冤》教案(15篇)01-31

窦娥冤教案(精选15篇)02-02

《窦娥冤》教案7篇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