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作月饼教案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月饼制作教案(精选16篇)
我们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月饼制作教案(精选1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月饼制作教案 1
活动目标:
1.知道中秋节的由来,体验节日欢乐气氛,知道中秋节要吃月饼的传统习俗。
2.了解月饼的制作过程,发展团、压、切、扣等技能。能选择小梳子等辅助工具刻花纹。
3.让幼儿发挥想象力,利用废旧物品装饰月饼表面,培养幼儿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1、橡皮泥,不同形状、花纹的月饼3——4个。
2、人手一份泥工工具以及刻、印的工具(小梳子、瓶盖等)、废旧报纸。
3.葵花籽,花生、小米、大米、绿豆等各色五谷杂粮若,花瓣、树叶等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教师利用提问和猜谜语的方式让幼儿知道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引起幼儿做月饼的兴趣。
(1)“小朋友知道这是什么吗?(月饼)什么时候吃月饼呢?(八月十五)这一天是什么节日?(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呢?(中秋节我们有吃月饼的习俗,月饼圆圆的象征团圆之意。)”
(2)“今天我们来上一次手工课,猜猜要做什么?我给大家猜一个谜语提示一下,又圆又方,又甜又香;平时少见,中秋用上。(月饼)小朋友非常聪明,就是月饼,今天我们一起来做月饼。
二、教师出示已经做好的几个“月饼”进行示范讲解,幼儿观察制作月饼的材料,说说使用的方法和技巧,调动幼儿制作月饼的积极性。“老师这里已经做好了几个月饼,大家一起欣赏吧,注意仔细观察老师月饼的颜色、形状、用什么材料做的',这个月饼是用泥做的,什么形状呢?(圆圆的)上面用橡皮泥做的各色花纹,五颜六色的非常漂亮,月饼周围边上用塑料刀切出一道道刀型纹。这个月饼使用橡皮泥做的,周围用小米、绿豆等五谷杂粮及花瓣树叶制作的花纹,让我的月饼更加的漂亮,真的好想吃一口啊!
三、教师为每个幼儿发一块泥或橡皮泥,一张废旧报纸,教师带领幼儿先重点学习团、压、切、扣等技能,为幼儿自由制作月饼打好基础。“老师为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块泥(橡皮泥),一张报纸,我先教小朋友如何制作一个简单的月饼,大家要认真学习。”“先将报纸铺到桌子上,这样就不会把桌子弄脏了,将泥放在两手手心,用手心使劲揉来揉去,把泥揉成一个球形,将球形泥放在报纸上,用手心按住使劲压,将泥压成一个扁扁的圆形。用塑料小刀在泥的边沿切出一个个小花边,大家可以自由练习一下。
四、幼儿通过初步学习,已掌握制作月饼的基本步骤及动作要领,教师为幼儿准备葵花籽,小米、绿豆、花瓣、树叶等废旧物品,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用多种花纹尝试制作月饼。
“我为大家准备了许多材料,大家可以自由想象,制作出你想象中的月饼,可以从形状、花纹、大小等方面进行改变,注意必须和别人做的不一样。”(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想法制作月饼,并能创造性的使用材料,如可选择小梳子、瓶盖、雪花片等辅助工具刻花纹等。)
五、举办“我的月饼最漂亮大赛”,通过评比,让幼儿发现其他幼儿的创新之处。
“请小朋友上台介绍自己的月饼,仔细看看自己的月饼和别人的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一会我们评选出谁做的月饼最漂亮。”
六、延伸活动:和家人一起吃月饼。
月饼制作教案 2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2、学习用团、压等方法制作月饼。
3、了解中秋节的习俗。
活动准备
1、歌曲磁带《爷爷为打月饼》
2、实物月饼。
3、幼儿操作材料橡皮泥、小刀等。
4、教师自制“烤箱”
活动流程
一、谈话导入:
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里有一个很重要的节日——中秋节。你和你的家人是怎样过节的.?那你见过什么形状的月饼?你吃过什么馅的?
二、出示月饼,请幼儿观察
1、月饼是什么形状的?掰开月饼,让幼儿观察月饼是什么馅的?那你想象一下月饼是怎么制作的?谁想来示范一下?
2、请个别幼儿动手操作。
三、教师演示制作月饼。
圆形:先团—压扁—放馅—团圆—印花
正方形:先团—压扁—放馅—团圆—用刀切下四条边—印花
四、请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形状自己动手制作月饼,教师巡回指导。
(播放音乐《爷爷为打月饼》)
五、展示幼儿作品,讲评作品。
六、活动结束:把幼儿制作的月饼放进烤箱。
月饼制作教案 3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与习俗,感受与教师、家长、同伴共同庆祝佳节的快乐,萌发爱老师、父母、同伴的情感。
2、乐于交往与分享,能积极、主动、大胆地表达与表现。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请家长帮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共同收集有关资料。开展观察月亮变化的记录活动。
2、物质准备:与幼儿共同制定庆祝中秋节亲子活动的计划、确定布置方案后,共同准备布置活动会场所需要的材料,月饼及分享食物等。活动前幼儿通过张贴海报、制作邀请函的形式,邀请父母来园参加庆祝活动。
活动过程:
1、庆典活动(幼儿主持活动):
(1)幼儿交流观察月亮边哈的情况,进一步感知月亮变化的奥秘。
(2)请家长介绍中秋节的来历。
(3)开展亲子活动:师、幼、家长共同表演自己编排的节目。
2、团团圆圆过中秋,赏月、分享活动。
1、结束:举办化装舞会。(扮演自己喜欢的形象并跳邀请舞)
活动目标:
1、锻炼手部动作的灵活性,鼓励幼儿大胆制作,培养想象力、创造力。
2、了解做月饼的过程‘练习团、压、捏、刻、印等技能。
3、感受中秋节的欢乐气氛,体验自己的劳动成果
活动准备实物月饼、音乐(爷爷为我打月饼)请食堂师傅准备好作月饼的面团、馅泥等材料,各种形状的月饼卡片。
活动流程:
歌唱(爷爷为我打月饼的歌曲),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1、师生谈话:刚才我们唱了(爷爷为我打月饼)的.歌曲,小朋友们你们吃过月饼吗?(吃过)哪你们吃的月饼是什么形状的?什么味道的?里面都有些什么?(冰糖、红绿丝、花生米)等。
2、出示不同造型月饼让幼儿观擦,问: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做一个香甜的月饼送给你最喜欢的人吗?(愿意)现在老师就来教你们做月饼。
3、教师边讲解边示范月饼的做法:
〈1〉先将面揉好,用手团、压、然后包馅,一手托皮,一手沿皮的边缘包上、捏紧。
〈2〉将包好的面团放入模型,摁一下,然后磕出来。
〈3〉将做好的月饼放入厨房内的蒸笼里蒸熟。
4、幼儿自己制作教师巡回指导,教幼儿团、压、捏、刻、印等技能,引导幼儿做出各种各样的不同形状、不同花纹的月饼来。
5、带领幼儿边唱:打月饼的歌曲边把自己制作的月饼放入厨房的蒸笼里。
6、师生一起做着游戏等着欣赏自己的作品,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师讲解:今班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很多月饼卡片,你们想知道这些卡片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吗?(发给幼儿每人一份,先让幼儿观察并大胆发言讲一讲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
7、做游戏:(利用图片进行二次分类)教师拿两个纸盒做汽车,请幼儿先把大小不同的圆形月饼装到一辆车上,再把大小不同的正方形月饼装到另一辆车上,再请幼儿把大小不同的圆形月饼分别分给两种小动物(小猫、小兔),再把大小不同的正方形月饼分给(小熊、小鸭)。
8、幼儿做练习:快把小猪商店的月饼装上车,教师向幼儿交代清楚:月饼的形状要与车身上的标志相同,再把月饼分别送到小动物的家里。
9、将自己做的月饼带回家。
月饼制作教案 4
活动设计
中秋节就要来临了,中秋节最不能缺少的一样食品就是月饼,月饼是我们中秋佳节最爱的一样食物,家家户户都要吃,那么,让我们一起来教会小朋友们用橡皮泥制作月饼吧。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橡皮泥进行搓、压的方法来制作月饼。
2、喜欢参与泥工活动,初步建立玩橡皮泥的常规。
活动准备
人手一份橡皮泥、泥工板;收集各种月饼礼盒。
活动过程
一、月饼店开张
1、宝宝们明天我们就要过中秋节了,那你们知道中秋节我们要吃什么吗?那为什么中秋节要吃月饼呢?(中秋节月亮圆圆,月饼也是圆圆的,表示我们一家人团团圆圆在一起)
2、出示实物月饼,小朋友仔细观察
我们要吃月饼,月饼长什么样的呢?(月饼是圆圆扁扁的,上面会有一些美丽的花纹和漂亮的图案)
二、做月饼(尝试用橡皮泥进行搓、压的方法来制作月饼)
1、过中秋节咯,我们来自己动手做月饼吧!
2、介绍橡皮泥及泥工板:这是橡皮泥,这块板叫泥工板,是橡皮泥做游戏的地方。
3、我们先要拿一点橡皮泥让它变圆,怎样让它变圆呢?我们用小手中间的地方转圈圈地搓,这样橡皮泥就能变圆了。
4、橡皮泥变圆后,接下来我们要让它变得扁一点,但是不能像大饼那样扁,用什么方法呢?我们只要轻轻一按就能让圆圆的小球变扁了。
5、请个别幼儿来搓和压,看看他们的'方法是否正确。
6、幼儿继续做月饼,老师鼓励不愿意动手的幼儿大胆尝试,尽量让月饼做得圆一点。
三、包装月饼
1、我们终于把月饼做完了,现在把它们放到盒子里,我们一起来看看哪一组宝宝做的月饼最受欢迎好吗?(幼儿相互参观、比较)
2、把月饼盒子盖上盖子,然后将月饼送到超市里可以卖给客人了。
3、整理工具和桌面。我们要把橡皮泥送回家,把小房子的门关住,不然橡皮泥会偷偷地溜走,我们就没有玩了。
月饼制作教案 5
活动背景
大家都知道月饼好吃,但是却不知道月饼是怎么做的,小朋友们对月饼的理解仅仅只是一样吃的东西而已,通过让小朋友们自己制作月饼,让他们知道月饼是中秋节的一样传统美食,每年中秋节都要吃月饼的。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爱生活的情感。
2、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在欣赏月饼的基础上,引导幼儿用团、压等动作制作月饼。
活动准备:
橡胶泥每人一盒
活动过程:
1、欣赏各种月饼,引出主题:
师:小朋友带来了很多的月饼,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漂亮的月饼吧!
2、引导幼儿讨论月饼的外形及制作方法,并示范。
师:小朋友你们看到的月饼是什么样子的'?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制作成这个样子呢?月饼的表面有些什么呢?(花纹)那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制作出花纹呢?
3、教师提出要求,并引导幼儿制作月饼。
①幼儿自己制作月饼,并将自己的作品好好保管。
②活动结束后,自己主动收拾橡胶泥。
③可以将自己做好的月饼装进月饼盒。
活动结束:
欣赏作品,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看看自己做的月饼吧!
月饼制作教案 6
设计意图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月饼是中秋节最有代表性的食物,小朋友也熟知,但对于制作过程比较生疏。为了增加幼儿对月饼的了解程度,我设计了这堂课,幼儿通过自己动手做月饼,掌握一些食品制作技能,从而发挥了想象力,体验动手操作带来的快乐。
活动目标
1、知道中秋节的传统习俗,体验中秋节欢乐的气氛。
2、了解月饼的制作过程,学习压、团、切、划等操作技能。
3、对方形、圆形,线条等涂鸦感兴趣,并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4、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绘画,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橡皮泥,几个不同形状、花纹的月饼。
2、塑料刀、尺子、花生、米、花瓣、树叶等。
活动过程
一、用谜语引出中秋节这一主题
教师猜谜语:“又圆又方,又甜又香;平时少见,中秋用上”(月饼)让幼儿知道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引起幼儿关于月饼的兴趣。
1、每年的八月十五这一天是什么节日?(中秋节)为什么这个节日要吃月饼呢?(月饼圆圆的,象征着家家团圆的意思。)
2、中秋节快到了,今天,我们就来上一次美术手工课,学做好吃的月饼。
二、出示月饼范例,引导幼儿观察月饼的形状花纹等
教师出示已经做好的几个“月饼”,幼儿先观察制作月饼的材料,说说自己知道的一些做法,调动幼儿制作月饼的积极性。
师:大家看老师制作的这几个“月饼”,仔细观察一下它们的的颜色、形状、用料等等。
这个月饼是用橡皮泥做的,圆圆的,上面有五颜六色的花纹;另外一个月饼是正方形的,周围用米、豆、花瓣、树叶等制作的花纹。
下面我们也学着做一做,看谁能制作出漂亮的月饼。
三、组织幼儿制作月饼
教师给幼儿发放橡皮泥及其废旧报纸,带领幼儿学习压、团、切、划等操作技能。
制作过程指导
(1)先将报纸铺到桌子上,再将橡皮泥泥放在手中,用手心揉揉成一个球形,将球形泥放在报纸上,用手心使劲压一压,压成一个扁扁的'圆形。再用塑料刀在周围边缘划出一条条小花边。
(2)利用米、豆、花瓣等物品,发挥想象、创新的能力,尝试制作多种花纹、形状各异、美丽好看的月饼。
四、月饼展评
将幼儿制作的月饼进行展示,互相评价,制作好的进行表扬,评选出谁做的月饼最漂亮。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幼儿积极配合,认真尝试,在自主练习里获取了经验,又在集体练习里感受到了快乐和喜悦,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教学目标也得到了圆满的完成。
月饼制作教案 7
活动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中秋节的由来和传统习俗,知道中秋节吃月饼的意义。
2. 技能目标:发展幼儿的团、压、捏、刻等彩泥操作技能,培养手眼协调能力。
3. 情感目标:体验制作月饼的乐趣,感受中秋节的节日氛围,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喜爱。
活动准备:
彩泥(红、黄、绿等多种颜色)
月饼模具
小梳子、瓶盖等辅助工具
展示板或托盘
嫦娥奔月、中秋团圆等主题的图片或故事书
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
通过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或展示相关图片,引入中秋节的主题。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吗?”引导幼儿回答,并简要介绍中秋节的由来和传统习俗。
2. 示范讲解:
教师出示已经制作好的彩泥月饼,引导幼儿观察月饼的颜色、形状和花纹。
示范月饼的.制作过程,包括团泥、压扁、刻花纹等步骤,并介绍辅助工具的使用方法。
3. 幼儿操作:
分发彩泥和辅助工具给幼儿,鼓励幼儿自主选择颜色和模具。
幼儿尝试制作月饼,教师巡回指导,帮助解决遇到的问题。
4. 展示与评价:
将幼儿制作的月饼展示在展示板或托盘上,引导幼儿相互欣赏和评价。
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点评,表扬创意和进步,鼓励幼儿继续努力。
5. 总结与延伸:
总结中秋节吃月饼的意义和本次活动的收获。
延伸活动:邀请幼儿回家后与家人一起品尝真正的月饼,分享节日的快乐。
月饼制作教案 8
活动目标:
1. 知识目标:深入理解中秋节的文化内涵,知道不同种类的月饼及其寓意。
2. 技能目标:提升彩泥制作技能,能够创作出具有创意和个性的月饼作品。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活动准备:
彩色超轻黏土
黏土美工刀或竹签
多种形状的月饼模具
装饰材料(如亮片、彩带等)
展示区或展板
活动过程:
1. 回顾与导入:
回顾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和月饼的种类,激发幼儿的.兴趣。
提问:“你们吃过哪些口味的月饼?想不想自己动手做一个特别的月饼?”
2. 创意构思:
引导幼儿讨论并构思自己心目中的月饼样式,包括颜色、形状、花纹和馅料等。
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设计独一无二的月饼作品。
3. 制作指导:
教师介绍超轻黏土的基本特性和操作技巧。
示范如何使用黏土美工刀和模具制作月饼的基本形状和花纹。
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和卫生,避免黏土进入眼睛或口中。
4. 幼儿创作:
幼儿自主选择黏土颜色和模具,开始制作自己的月饼作品。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和创新,必要时提供帮助和建议。
5. 装饰与展示:
引导幼儿使用装饰材料为自己的月饼增添亮点,如贴上亮片、系上彩带等。
将完成的月饼作品展示在展示区或展板上,让幼儿相互欣赏和交流。
6. 总结与分享:
请幼儿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意义和价值,强调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传承的必要性。
月饼制作教案 9
活动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中秋节的由来和传统习俗,特别是吃月饼的习俗。
2. 技能目标:掌握彩泥的基本塑形技巧,如团、压、切、刻等,制作出具有创意的彩泥月饼。
3. 情感目标:感受中秋节的团圆氛围,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活动准备:
1. 材料准备:彩泥(红、黄、绿等多种颜色)、美工刀、小梳子、瓶盖等辅助工具、废旧报纸或桌布。
2. 知识准备:提前了解中秋节的相关知识,包括节日的由来、习俗等。
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
通过提问和讲故事的方式,让孩子们了解中秋节的由来和传统习俗,特别是吃月饼的习俗。
展示真实的'月饼或月饼图片,引导孩子们观察月饼的形状、颜色等特征。
2. 示范讲解:
教师展示已经制作好的彩泥月饼,并详细讲解制作步骤和技巧。
强调安全使用美工刀等工具的重要性。
3. 幼儿制作:
分发彩泥和工具给每个孩子,让他们尝试自己制作彩泥月饼。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孩子们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展示分享:
鼓励孩子们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感受和想法。
可以进行“我的月饼最漂亮”评选活动,增强孩子们的参与感和成就感。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手工制作彩泥月饼的方式,让孩子们在动手操作中感受了中秋节的传统文化和节日氛围。同时,也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活动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安全,避免孩子们误用或误伤工具。
月饼制作教案 10
活动目标:
1. 认知目标:加深对中秋节及月饼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2. 技能目标:学习使用黏土制作月饼的技巧,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目标:通过团队合作和分享,增进孩子们之间的友谊和集体荣誉感。
活动准备:
1. 材料准备:超轻黏土(多种颜色)、黏土美工刀、模具、托盘等。
2. 环境准备:布置一个温馨的中秋节氛围环境,如悬挂灯笼、摆放月饼模型等。
活动过程:
1. 情境导入:
通过播放中秋节相关的视频或讲述故事,让孩子们进入中秋节的氛围。
展示黏土月饼的`样品,激发孩子们的制作兴趣。
2. 讲解示范:
教师边讲解边示范黏土月饼的制作过程,包括颜色搭配、形状塑造、花纹装饰等。
强调创意和个性化的重要性,鼓励孩子们发挥想象力。
3. 分组制作:
将孩子们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配不同颜色的黏土和工具。
小组内成员合作完成黏土月饼的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4. 展示评价:
各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简短的介绍和分享。
教师和孩子们共同评价作品,表扬创意和团队合作的亮点。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创意制作黏土月饼的方式,不仅让孩子们了解了中秋节的传统文化,还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也激发了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未来的活动中,可以进一步丰富材料种类和制作形式,以满足不同年龄段孩子的需求。
月饼制作教案 11
活动目标:
1. 知道中秋节的由来,体验节日的欢乐气氛,了解中秋节吃月饼的传统习俗。
2. 了解月饼的制作过程,发展团、压、切、扣等技能,并能选择小梳子等辅助工具刻花纹。
3. 让幼儿发挥想象力,利用废旧物品装饰月饼表面,培养幼儿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1. 橡皮泥或彩泥,不同形状、花纹的.月饼样品。
2. 人手一份泥工工具及刻、印的工具(如小梳子、瓶盖等)。
3. 废旧报纸,葵花籽、花生、小米、大米、绿豆等五谷杂粮,花瓣、树叶等装饰材料。
活动过程:
1. 导入活动
通过提问和猜谜语的方式引出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激发幼儿制作月饼的兴趣。
2. 教师示范
出示已经做好的月饼样品,让幼儿观察月饼的颜色、形状和装饰,并讲解制作方法。
3. 学习基本技能
教师为每个幼儿发放彩泥和废旧报纸,示范并教授团、压、切、扣等基本技能。
4. 幼儿自由创作
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利用所学技能制作月饼,并尝试用五谷杂粮、花瓣等装饰月饼表面。
5. 展示与评价
举办“我的月饼最漂亮大赛”,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相互评价和学习。
6. 延伸活动
鼓励幼儿将制作的月饼带回家与家人分享,体验中秋节的团圆氛围。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不仅让幼儿了解了中秋节的传统文化,还通过亲手制作月饼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通过评比和分享环节,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月饼制作教案 12
活动目标:
1. 了解中秋节的习俗,感受传统节日的氛围。
2. 掌握黏土制作月饼的基本技巧,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准备:
1. 陶泥或超轻黏土,黏土美工刀或普通竹签。
2. 月饼制作模具(可选)。
活动过程:
1. 介绍中秋节
简要介绍中秋节的由来和习俗,特别是吃月饼的传统。
2. 展示样品
展示用黏土制作的月饼样品,激发幼儿的兴趣。
3. 讲解制作步骤
以草莓馅月饼为例,详细讲解制作步骤:
用粉色黏土制作圆球作为馅儿。
用浅黄色黏土制作大圆球和两个小圆球作为面儿。
将圆球压成圆片,并按顺序叠放。
用长条形黏土围在叠片侧边,制作花边。
用工具在月饼表面戳点,制作花纹。
4. 幼儿自由创作
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喜好制作不同口味和形状的月饼。
可以提供月饼制作模具供幼儿使用,增加创作的趣味性。
5. 展示与评价
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趣事和心得。
相互评价作品,欣赏他人的创意和优点。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创意手工的方式让幼儿深入了解了中秋节的习俗,并掌握了黏土制作月饼的基本技巧。幼儿在创作过程中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出了各具特色的月饼作品。同时,通过展示和评价环节,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月饼制作教案 13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由来和传统习俗,知道中秋节吃月饼的意义。
2.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通过制作彩泥月饼体验节日的快乐。
3. 增强幼儿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促进亲子间的`互动与合作。
活动准备:
彩泥(或超轻黏土)多种颜色
月饼模具(可选)
小刀、擀面杖等辅助工具
月饼图片或实物展示
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
通过讲述中秋节的故事或播放相关视频,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由来和吃月饼的习俗。
展示月饼图片或实物,引导幼儿观察月饼的形状、颜色和花纹。
2. 示范讲解
教师展示彩泥月饼的制作过程,边做边讲解制作步骤和技巧。
强调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彩泥弄到眼睛或嘴巴里。
3. 幼儿操作
分发彩泥和辅助工具给幼儿,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喜好制作月饼。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展示与评价
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
教师和幼儿一起欣赏和评价作品,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5. 总结与延伸
总结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和本次活动的意义,强调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人一起制作月饼,体验团圆的乐趣。
月饼制作教案 14
活动目标:
1. 深入了解中秋节的文化内涵,感受节日的温馨与团圆氛围。
2. 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通过创意彩泥月饼制作展现个性。
3. 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享受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彩色超轻黏土
黏土美工刀、竹签等辅助工具
创意月饼图片或视频展示
展示板或桌面用于展示作品
活动过程:
1. 文化导入
通过故事讲述、视频观看等形式,让幼儿深入了解中秋节的由来、传说和习俗。
强调月饼在中秋节中的.特殊意义,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
2. 创意激发
展示创意月饼图片或视频,引导幼儿欣赏并讨论月饼的创意元素和制作方法。
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思考自己想要制作的月饼形状、颜色和花纹。
3. 制作指导
教师简要介绍超轻黏土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创意开始制作月饼,可以使用黏土美工刀切割形状、竹签刻画花纹等。
4. 创作实践
幼儿自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鼓励幼儿之间互相交流创作思路,共同解决问题。
5. 展示与分享
将幼儿的作品摆放在展示板或桌面上进行展示。
邀请幼儿上台介绍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有趣故事和感受。
教师和幼儿一起欣赏和评价作品,给予正面的反馈和鼓励。
6. 总结与拓展
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和体会,强调创新和合作的重要性。
鼓励幼儿将创作的月饼作品带回家与家人分享,增进亲子关系。同时,可以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相结合,创作出更多具有特色的作品。
月饼制作教案 15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知道中秋节的由来和吃月饼的传统习俗。
2. 发展幼儿的团、压、切、扣等泥工技能,并尝试使用辅助工具刻花纹。
3. 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利用彩泥制作各种形状的月饼。
活动准备:
彩泥(橡皮泥)
不同形状、花纹的月饼样品
泥工工具(如塑料刀、小梳子、瓶盖等)
废旧物品(如花瓣、树叶、小米、绿豆等)用于装饰
活动过程:
1. 导入活动
通过提问和猜谜语的方式,让幼儿了解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
展示月饼样品,引起幼儿制作月饼的兴趣。
2. 教师示范
教师展示已经制作好的月饼样品,讲解制作方法和技巧。
强调团、压、切、扣等泥工技能的重要性。
3. 幼儿制作
为每个幼儿分发彩泥和泥工工具。
引导幼儿先学习基本的泥工技能,如将彩泥揉成球形、压成扁圆形等。
鼓励幼儿自由发挥,制作不同形状、花纹的`月饼。
提供废旧物品作为装饰材料,让幼儿自由装饰月饼。
4. 展示与评价
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月饼作品,并讲述创作过程和想法。
教师和幼儿共同评价作品,表扬创意和制作技能。
5. 延伸活动
引导幼儿了解中秋节的其他习俗,如赏月、猜灯谜等。
鼓励幼儿与家人分享自己制作的月饼,体验节日的欢乐气氛。
月饼制作教案 16
活动目标:
1. 增进幼儿对中秋节传统文化的了解。
2. 通过DIY彩泥月饼,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激发幼儿对传统节日的兴趣和热爱。
活动准备:
彩色超轻黏土
月饼模具(可选)
黏土美工刀或竹签
展示板或桌面用于展示作品
活动过程:
1. 介绍中秋节
简要介绍中秋节的来历和吃月饼的习俗。
引导幼儿思考月饼的象征意义(团圆、幸福)。
2. 展示材料
介绍彩色超轻黏土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展示月饼模具(如果有的.话),并说明其用途。
3. 制作步骤
基础形状:指导幼儿选择喜欢的颜色黏土,揉成球形,然后压成扁圆形作为月饼的基础形状。
花纹装饰:使用黏土美工刀或竹签在月饼表面刻出花纹或图案,也可以利用模具进行压模。
创新设计:鼓励幼儿发挥创意,制作不同口味(如草莓、椰蓉、蛋黄等)的月饼,通过颜色搭配和形状变化来体现。
4. 展示与分享
幼儿在展示板上展示自己的月饼作品。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想法,以及为什么喜欢这个作品。
5. 总结与拓展
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和体会。
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鼓励幼儿将作品带回家与家人分享,共同庆祝中秋节。
【月饼制作教案】相关文章:
制作月饼教案(通用11篇)09-20
月饼的制作作文09-13
《打月饼》教案02-20
做月饼教案03-29
小班教案月饼圆圆03-21
《巧手月饼坊》教案03-01
香喷喷的月饼教案02-20
幼儿园大班教案《月饼》02-19
香喷喷的月饼教案7篇03-10
中秋节教案《月饼圆圆》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