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1
一、教学分析:首先,我从这四个方面进行教学分析。(展示幻灯片)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是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前两章学习了细胞的定义以及组成细胞的分子,后面将要学习细胞的物质、功能以及生命历程,所以《细胞的基本结构》这章处于过渡的地位,在整个必修一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整章甚至整个高中生物学习过程中都占有重要地位,起铺垫作用。
学情分析:作为季延中学的高一年学生他们已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知道了细胞的分子组成,初步了解细胞膜;初步掌握了显微镜的使用;同时细胞膜的功能对于学生而言是抽象的、不易理解的;
2、能力基础:一定的自学能力;一定的分析材料和推理判断的能力;
3、情感基础:我们的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活跃,上课充满热情、积极发言、善于表达自己;具有合作精神;
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课标要求和教材的具体内容,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水平,制定了下列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如何选用提取细胞膜的实验材料,明确实验方法,理解的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及功能。具体内容如下4点:(展示)
(1)能够解释选择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
(2)能够明确提取细胞膜采用的实验方法;
(3)能够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推理得出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4)能够简述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具有的功能;
能力目标:能找出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并进行实验,提高实践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等。通过以下三点进行详细的阐述。
(1)尝试从已有知识背景中找出制备细胞膜的方法的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
(2)通过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的实验,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熟练掌握使用显微镜的技能,提高实践探究能力;
(3)通过对资料、图片的分析和推理,进一步提高提取信息的能力和推理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体验制备细胞膜的实验,体验自然科学基本的研究方法,培养科学兴趣,提高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1)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和过程,体验自然科学基本的研究方法,逐步形成科学素养;
(2)通过对细胞膜成分与功能的资料分析探究的学习,培养科学兴趣,探索科学精神,进一步提高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以课标的要求为出发点,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考虑到学生有较高的.学习积极性,但对抽象的知识理解掌握能力仍有待提高的现状,我确定了如下重难点。
教学重点:(1)体验(利用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方法与过程;
(2)简述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3)理解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具有的功能;
教学难点:(1)选择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作为制备细胞膜材料的原因;
(2)理解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具有的功能;
二、设计理念
基于以上的分析,本节课的设计理念分为三个层次:
(一)实验探索亲身感知:
(二)理性探究把握实质:
(三)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三、教学策略
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与实践能力,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着重用到这几个教法和学生的学法:(展示)
教法: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问题探究法;
学法:小组讨论法、实验探究法、问题归纳法、分析推理法。
四、教学过程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分析本节的教学过程。总体的设计如下:(展示总的结构)
环节1:创设情境设疑激趣:由奈利的实验视频引入。这样的直观视频不但能拓宽学生的实验思维,还能很好的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环节2:进行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分组实验的由来:为了让红细胞吸水涨破,教材的设计是直接在盖玻片一侧滴加蒸馏水,同时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这个方法并不理想,吸水纸极易把红细胞吸跑,以致视野中观察不到红细胞。所以我做了改进:采取分组实验、小组合作的方法进行。同组的两位同学分工合作,一位同学观察正常状态下的红细胞;另一位同学直接用蒸馏水对家兔血液进行稀释,制作临时装片,观察吸水涨破之后的红细胞的。这样调整之后实验效果比较好,基本上每组同学都能在显微视野中观察到正常状态的红细胞和吸水涨破之后的红细胞。(展示实验结果照片)
从知识完整性考虑,补充了实验室提取细胞膜用到的离心机的使用,最终获得较为纯净的细胞膜。
设计意图:分组实验、小组合作。动手实验,在做中学
环节3:细胞膜的化学成分:先提供两则科学家的研究结果作为知识背景,引导学生对细胞膜的化学成分进行讨论推理,得出细胞膜的可能成分。然后呈现科学家通过实验得到的几种不同细胞的细胞膜的化学成分数据图表,学生归纳总结细胞膜的组成成分。
设计意图: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和推理能力
环节4:细胞膜的功能。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这个功能是作为边界的基本功能,学生能较好理解。设计时选用学生已做过的实验中见过的细胞图像,以学生熟悉的例子解释新的知识;
“这个功能是不是意味着细胞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呢?”以这样的问题过渡到细胞膜的第二个功能,引入生活中常见的红苋菜为例,说明活细胞能控制物质的进出,并鼓励学生尝试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解释这个功能;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这个功能要到后面才会深入学习,所以在这里我主要是通过这些材料让学生了解该功能。
细胞壁:解决学生产生的认知冲突,温故知新:为什么细胞壁不能作为细胞的边界?
达标检测巩固新知
1、过程性检测:在学生实验操作过程中的巡视、指导,检查学生的实验操作方法是否正确,实验现象是否明显;
2、以练习题的形式检测知识的掌握情况。总结归纳构建新知:以概念图的形式将知识系统化,构建知识网络。
板书设计
略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2
一、教材分析
1、地位作用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新课改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三章第一节的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生物的物质基础和细胞的种类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学好本节内容既能帮助学生巩固前面的知识,又能为学生学习动物和植物的代谢作好铺垫,它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因此本节课在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主要内容
细胞膜是细胞中必不可少的结构。本节课主要讲述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教材首先介绍了细胞膜的成分,随后教材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讲述了癌细胞的一些特征;其次教材分析了细胞膜的功能;最后简要讲述了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与功能。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做了一下微调,从学生已学过的细菌的细胞壁入手,简要说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与功能。紧接着从学生能体验到的细胞膜的功能入手,讲细胞膜的功能,生物学有这样的关点,功能是由结构决定的,结构又是由成分决定的,自然过渡到细胞膜的成份。最后联系生活,通过本堂课的学习能解释预测肿瘤的化验单。
3、教学总是具有教育性的,随着生产、科技和整个社会的发展,为了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作为教师更应该在重视知识教育的基础上,重视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因此根据国家教学大纲、教材以及学生心理、生理特点、认知规律和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把本节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目标
a、简述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b、解释细胞膜在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中的重要作用。
能力目标
a、培养学生识别生物图的能力和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b、培养学生依据科学实验史料建构生物学知识的能力。
c、通过玉米胚的染色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
情感目标
a、让学生理解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建立起生命活动的物质性观点。
b、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为了更好地解决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教学重点
a、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b、理解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
a、细胞膜的功能。
b、理解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二、教法运用和学法指导
1、教法运用
在确定了教学任务,具备了相应的教学内容之后,教学方法的选择就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陶行知先生曾这样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科特点,坚持以启发探究性原则为主,综合运用讲授、谈话、讨论、观察直观教具、电化教学和动手实验等多种方法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力求作到因材施教。
2、学法指导:依据不同的教法,指导学生的具体学法,体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目的,通过指导学生对电脑课件的观察,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通过指导学生的做死与活的玉米种子胚被红墨水染色的实验,教给学生实验的方法和动手能力;通过直观教具的使用和电化教学手段,教给学生分析综合的思维方法;通过指导学生运用形象记忆,教给学生记忆的方法。
三、教具使用
教具主要包括幻灯片、电脑课件、学生实验等,对于教具的使用,主要依据直观性、科学性的原则,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直观教具的使用力求能够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思考。因此在教学中我尽量创设条件,运用直观教具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本节课有些内容直观性差,比较抽象,难于理解。如难点之一细胞膜的功能,我不仅借助微机设计了动画、视频,借以演示生活现象,从而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而且设计了学生动手做死与活的玉米种子胚被红墨水染色的实验,亲身感受细胞膜的功能。将难点一一突破。教具的使用将在教学程序中具体阐述。
四、教学程序
本节课主要围绕细胞膜的成份与功能展开的。我分为四个环节来设计教学程序。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言在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留下悬念。本节课的导言我采用设疑的方法。提出问题(1)不论是微小的细菌还是高大的乔木,不论是低等的原生动物还是高智商的在座各位,都是由什么构成的?(2)细胞有什么功能?(3)细胞结构有哪些?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回答这些问题,而进入新知识的学习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2、引导探索,学习新知
(1)植物细胞的细胞壁
因为这部分知识比较简单,而且学生也很熟悉,因此我主要采用提问的方法,你认为细胞最外面的结构是什么?让学生得出结论,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主要是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回忆细菌的细胞壁的成份。教师点评后总结,注意点评学生的思维习惯。
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它们没有生命活动的特殊功能。能知道细胞壁的成分与功能就可以了,重点讨论的是“系统的边界”,系统的边界是什么?这里的答案就只有一个──细胞膜。自然过渡到下一个知识点。
(2)细胞膜的功能
这部分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知识抽象,学生缺乏感性认识,所以我主要采用讲授法并借助电脑动画、真实的录相来演示相应过程以及让学生亲自动手做死与活的玉米种子胚被红墨水染色的实验,非常直观、形象、生动,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会充满好奇并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会仔细观察并积极思考,这时教师给与适当的指导,积极设疑,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即有利于组织教学又利于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符合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规律,把难点分散、转化,便于学生接受、掌握细胞膜的功能。
学生学完这些知识后,并不能把它和成分联系起来,这就需要教师作为桥梁,帮助学生把知识联系起来,进入新知识的.学习。我们知道有什么样的结构才可能具有什么样功能,功能与结构是相适应的,结构又与成分相适应,那么,细胞膜具有什么样的结构与成分才能完成上述的功能呢?鉴于细胞膜的结构我们还会在第四章详细学习,我们这里主要来研究细胞膜的成分。
(3)细胞膜的成分
通过重温科学家的探索过程,教师给出相关的资料,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更容易理解这部分,能加深对新知识的掌握,增强学生依据科学实验史料建构生物学知识的能力。
通过对各成分功能的分析,引导学生认同成分与功能也是相适应,联系生活实际,引入肿瘤的化验单。
(4)读懂预测肿瘤的化验单
联系生活实际,教师介绍肿瘤的化验单各数据的意思,结合本课刚学过知识,学生会更加深刻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3。深入钻研,总结提高
将知识系统化,明确重点、难点,置疑解惑。
4。巩固练习,及时反馈
练习时突出最本质、最主要的知识,依据因材施教、教学信息及时反馈的原则,在出示练习题时,分为巩固题和运用题。巩固题考察学生对原材料的再认再现,运用题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总之在本节课上,在执行教学任务时,巧妙地运用各种教具,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发展他们的观察、思维、想象等能力。
五、教学反思
课后回顾本节课,我认为有以下几点不错之处。
1。灵活利用教材,微调了教学内容。
这是在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后做出的调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更有兴趣参与整堂课,易于接受相关知识。
2。合理创设问题。
依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设计出不同的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其中,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3。合理综合运用各种教法
坚持启发性教学原则,利用讲授、谈话、讨论、观察直观教具、电化教学和动手实验等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力求做到因材施教。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相关文章:
翻译也该有边界作文800字10-15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案03-12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教案11-26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的教案08-25
系统实习总结02-28
民政系统个人总结06-12
铁路系统述职报告01-21
电信系统述职报告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