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教案

时间:2022-07-11 03:11:35 教案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教案3篇

  作为一名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教案3篇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教案1

  【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好!在上一节课接近尾声的时候,老师布置了一个作业:按照课本上的要求完成“体温日变化规律”的调查。现在大家以前后4位同学为一个小组,汇总交流各自的体温调查的结果,并根据调查结果回答下面的问题:

  多媒体显示问题:

  1、不同家庭成员的体温完全一致吗?这说明了什么?

  2、和其他同学交流调查结果,比较班级中同一性别同学的体温数据,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3、将人体体温的日变化情况与当地气温的日变化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如何?

  4、同一个人在一日内的体温变化有什么特点?

  生1:不同家庭成员的体温不完全一致。这说明人的体温有个体差异。

  生2:同一性别的同学的平均体温有个体差异,但是相差幅度较小。

  生3:人体体温的变化不受当地气温的变化所影响,或者说在正常情况下影响非常小。

  生4:同一个人的体温白天比晚上高,但是变化幅度不大。

  师:(总结)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个体的人的体温具有差异,同一个人一天中的体温也是有差异的,但是这一差异往往不超过1 ℃。健康人的体温始终接近37 ℃,处于动态平衡中。

  像体温的变化情况一样,健康人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之中,这种动态平衡称之为稳态,内环境的稳定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多媒体显示:

  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师:体温是内环境理化性质的一个方面,调查结果证明体温处于动态平衡中。上一节课我们通过实验了解了生物材料在加酸或加碱后pH变化范围较小,这就证明了生物内环境的pH也处于动态平衡中。

  那么,内环境的渗透压又如何呢?我们知道内环境中的渗透压与内环境中的化学成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先了解内环境中的各种化学成分是如何变化的。

  【合作探究】

  多媒体显示:课本“问题探讨”中的血液生化六项检查化验单。

  师: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是衡量肝功能受损情况的一项指标,转氨酶存在于肝细胞的线粒体中,只要肝脏发生炎症、坏死、中毒等损害,转氨酶就会由肝细胞释放到血液中,所以肝脏本身的疾患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转氨酶升高。肌酐与尿素氮是衡量肾功能的一项指标,当肾功能发生障碍时,代谢废物不能排出体外,以致大量含氮废物和其他毒性物质在体内积累,内环境稳态被破坏。血清葡萄糖是血液中血糖浓度的一项指标,对于诊断以及指导治疗糖尿病具有重要意义。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是衡量血液中血脂水平的一项指标,血脂是血液中各种脂质的总称,其中最重要的是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无论胆固醇含量增高,还是甘油三酯的含量增高,或是两者都增高,都统称为高脂血症。高脂血症与冠心病有密切的关系,尤其是胆固醇与甘油三酯皆增高的,患冠心病的危险性更大。

  多媒体显示问题:

  1、为什么血浆的生化指标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

  2、每种成分的参考值(即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这说明什么?

  3、从化验单上可以看出哪几种成分超出正常范围?这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什么不利影响?

  生:血浆的生化指标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因为血浆是机体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血浆中各种化合物的含量如果发生异常变化就会导致机体出现相应的病症。

  师:说得不错。血浆生化指标指的是血浆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其中包括机体多种代谢产物的含量。健康机体的生化指标一般都处于正常范围内。当机体某项生理功能出现障碍时,势必影响其代谢产物的含量,因此血浆的生化指标可以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并可以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例如,正常情况下,转氨酶主要分布在各种组织的细胞内,以心脏和肝脏的活性最高,在血浆中的活性很低。当某种原因使细胞膜通透性增高时,或因组织坏死细胞破裂后,可有大量转氨酶进入血浆,引起血浆中转氨酶活性升高。

  生:每种成分的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这说明内环境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生:还能说明不同个体存在一定差异。

  师:说的很好。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正常集体的内环境中的化学成分是稳定的,而这种稳定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稳定。既然内环境中的各项化学成分都是稳定的,那么它们综合起来就能说明内环境的渗透压也是稳定的。下面来看看问题3。

  生1:肌酐含量超标,肌酐是有毒的代谢废物,积累过多会影响健康。这表明肾脏的排泄功能有障碍。

  生2:葡萄糖含量超标,血糖含量过高可并发酮症酸中毒、糖尿病的心血管合并症等。

  生3:甘油三酯超标,可引起高脂血症,易并发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

  【教师精讲】

  师:我们做过的“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实验能够说明内环境的pH是相对稳定的,大家作的“体温日变化规律”的调查说明了内环境的温度是相对稳定的,通过刚才对血液生化六项检查化验单的讨论,又说明了内环境的渗透压是相对稳定的。论证至此,我们可以下结论了:健康人的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这种动态平衡是通过机体的调节作用实现的。生物学家把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这里注意两点:一是稳态不是恒定不变,而是相对恒定的一种动态变化;二是这种动态变化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那么,稳态是怎样实现的呢?

  【方法引导】

  多媒体显示:

  二、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师:下面以内环境中的营养物质、代谢废物,02、C02和水等化学成分为例来分析。我们先来看一段动画演示,看完以后分别请3位同学说一说内环境中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02和C02、水的与去路。

  演示多媒体

  生1:营养物质通过消化系统进入内环境,后为组织细胞所用;代谢废物由细胞排放到内环境中,最后经过泌尿系统、排泄系统、皮肤等排出内环境。

  生2:02通过呼吸系统进入内环境,后为组织细胞用来进行呼吸作用产生C02;C02由细胞排放到内环境中,最后经过呼吸系统排出内环境

  生3:水主要通过消化系统进入内环境,除了为组织细胞所用,也通过泌尿系统、呼吸系统、皮肤等排出内环境。

  师:(总结)

  多媒体显示:

  机体内各个机体内各个器官、系统,为什么能保持协调一致?

  师:同学们把教材翻到11页。我们来了解人类对机体维持稳态机制的认识是怎样逐步完善的。

  生:(自行阅读)

  师:科学家贝尔纳和坎农对这一机制分别是怎样解释的?

  生:贝尔纳推测:内环境的稳定主要依赖于神经系统的调节。坎农解释: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的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

  【教师精讲】

  师:坎农的解释对贝尔纳的推测做出了补充,但是他的解释还不够全面。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们发现,免疫系统也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它能发现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等引起内环境波动的原因。因此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稳态的概念源于对内环境的研究,后来逐渐发展成为适用于整个生物科学的基本概念。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生物科学从分析走向综合、由分支走向统一的发展趋势。

  【知识拓展】

  内环境稳态遭会不会出现失调的情形呢?

  多媒体显示问题:

  1、你有过发高烧的经历吗?谈谈高烧最严重时的感受。体温过高时为什么要采取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的措施?

  2、大量出汗或严重腹泻后,如果只喝水,不补充盐,内环境的渗透压会出现什么变化?这会带来怎样的后果?

  3、有人到青藏高原后会出现头痛、乏力、心跳加快甚至血压升高等症状,为什么?这说明外界环境与内环境稳态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1:有过发高烧的经历。发烧会头疼发晕,全身无力……体温过高时要采取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的措施是因为体温高过一定范围或体温过高持续时间过长都会给机体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

  师:正常的体温是体内细胞进行各种生化反应最适宜的温度。在发高烧的状态下,由于内环境发生一系列变化,导致体内的各种反应出现紊乱,于是机体功能发生异常。发热时的主要症状大部分集中在中枢神经系统,病人感觉不适、头疼、头晕、嗜睡等,同时常有食欲不振、厌食、恶心的表现。发热时机体处于一种明显的分解代谢过旺的状态,持续高热必定引起器官的功能负荷加重,有可能诱发器官功能不全或引起组织损伤。孕妇发热可能导致胎儿发育障碍,是一个重要的致畸因子。对于6个月至4岁的幼儿来说,持续高热容易发生惊厥,相当数量的患儿由此造成脑损伤,如智力落后,甚至癫痫,因此应注意及时采用物理方法或服用药物来退烧降温。

  生2:大量出汗或严重腹泻后,如果只喝水,不补充盐,内环境的渗透压会变小。当内环境渗透压变小时,内环境中的水将较多地通过渗透作用进入细胞内,造成细胞吸水肿胀,进一步导致细胞代谢和功能紊乱。

  生3:有人到青藏高原后会出现不适症状是因为高原空气稀薄,大气压和氧分压低,易造成体内缺氧。这说明外界环境的变化势必影响内环境的.稳态。若外界环境变化不甚剧烈,并且机体代偿机制良好,内环境的波动较小,仍能维持稳态;若外界环境变化剧烈,机体代偿机制不好,内环境稳态将受到破坏,就会影响身体健康。

  师:(总结)机体对稳态进行调节的能力是有限的,当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内环境稳态就会遭到破坏。内环境稳态被破坏后机体就会出现相应的病症。

  演示多媒体CAI—2:《缺钙会引起哪些疾病?》

  师:当然,内环境稳态被破坏除了个别化学成分的改变外,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我们知道,夏天使用空调可以帮助你摆脱酷热的煎熬,但是长时间使用容易引起“空调病”。请同学们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角度,分析“空调病”的原因。

  生:室内室外温差大,室内空气干燥,空调的温度打得太低,室内空气不流通等。

  师:(学生分析的时候给予适当引导、补充和纠正)据分析,空调对人的影响主要在于:空调风使人体表面水分蒸发量加大,毛孔收缩,不能正常排汗,也会引起内分泌的紊乱;空调房间里,气流方向经常变换,气流速度增加,空气热量不断变动等因素干扰了人体的嗅觉,削弱了人体对空气中病菌、过敏原和异味的反应;房间内湿度太低,会对眼、鼻等处的黏膜产生不利作用,导致黏膜病;室内空气与外界几乎隔绝,干燥而又温度适宜,空气中有害细菌含量快速上升。

  师:大家再来列举几个稳态失调的病例,说明症状和危害。

  生:尿毒症、糖尿病、严重腹泻造成的脱水等等。

  师:也就是说,机体的内环境必须处于稳态,当稳态不再,就会对机体造成危害。

  多媒体显示:

  三、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师:同学们试着从细胞代谢需要的物质和条件角度入手,分析分析为什么内环境稳态失调后,会对机体造成危害。

  生:细胞的代谢过程是由细胞内众多复杂的化学反应组成的,完成这些反应需要各种物质和条件,只有各种所需物质和条件保持在正常范围内,才能为反应提供充足的反应物。从另一个角度讲,细胞代谢的进行离不开酶,酶的活性又受温度、pH等因素的影响,只有它们都在适宜的范围内,酶才能正常地发挥催化作用。

  【课堂小结】

  师:(总结)由此可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师:每一个人的健康都与内环境的稳态有关。学习有关内环境稳态的知识,有助于养成自我保健的意识和习惯,还可以运用这方面的知识关爱家人和亲友。

  【例题剖析】

  例1 高的动物和人的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与内环境的稳态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通过汗和尿排泄废物 B、将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C、血液运输氧和废物 D、血液中二氧化碳增加会使呼吸加快

  解析:内环境稳态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将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物及时排出体外,但是这些物质都是由血浆等运输到相应的部位后排出体外的,而血浆就是内环境的组成之一。食物残渣没有进入内环境,不会对稳态产生直接影响。

  答案:B

  例2 从事高温作业的人,应该多喝一些淡盐水,原因是

  A、维持水分代谢平衡 B、降温,维持体温恒定

  C、维持体液代谢平衡 D、消毒、杀灭细菌等病原体

  解析:高温作业的人有大量的汗液排出,这样会使机体的无机盐代谢受到影响,失去平衡,因此要从体外补充一定量的无机盐,来保证维持体内盐类代谢平衡。如果光喝水是不行的因为只喝水不仅不能维持体内电解质的平衡,而且会进一步引起因电解质的减少而产生的肌肉抽搐、昏迷等症状。

  答案:C

  【作业】

  完成P11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二、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教案2

  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一、教学目标

  1.说明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简述稳态的调节机制。

  2.关注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3.尝试解释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

  三、课时安排

  2

  四、教学过程

  〔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老师提示。

  〔生答师提示〕1.提示:血浆生化指标指的是血浆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其中包括机体多种代谢产物的含量。健康机体的生化指标一般都处于正常范围内。当机体某项生理功能出现障碍时,势必影响其代谢产物的含量,因此血浆的生化指标可以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并可以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例如,正常情况下,转氨酶主要分布在各种组织的细胞内,以心脏和肝脏的活性最高,在血浆中的活性很低。当某种原因使细胞膜通透性增高时,或因组织坏死细胞破裂后,可有大量转氨酶进入血浆,引起血浆中转氨酶活性升高。

  2.提示:这说明(1)内环境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内环境的稳定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稳定;(2)不同个体存在一定差异。

  3.提示:(1)肌酐含量超标,肌酐是有毒的代谢废物,积累过多会影响健康。这表明肾脏的排泄功能有障碍。

  (2)葡萄糖含量超标,血糖含量过高可并发酮症酸中毒、糖尿病的心血管合并症等。

  (3)甘油三脂超标,可引起高脂血症,易并发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

  〔问题〕以“本节聚焦”的问题,再次提起学生的思考。

  〔板书〕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homeostasis: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二、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学生互动〕学生思考与讨论,师提示。

  1.提示:绝大多数人都有过发高烧的经历,可以让同学先谈谈自己发高烧时的感受。

  正常的体温是体内细胞进行各种生化反应最适宜的温度。在发高烧的状态下,由于内环境发生一系列变化,导致体内的各种反应出现紊乱,于是机体功能发生异常。发热时的主要症状大部分集中在中枢神经系统,病人感觉不适、头疼、头晕、嗜睡等,同时常有食欲不振、厌食、恶心的表现。发热时机体处于一种明显的分解代谢过旺的状态,持续高热必定引起器官的功能负荷加重,有可能诱发器官功能不全或引起组织损伤。孕妇发热可能导致胎儿发育障碍,是一个重要的致畸因子。对于6个月至4岁的幼儿来说,持续高热容易发生惊厥,相当数量的患儿由此造成脑损伤,如智力落后,甚至癫痫,因此应注意及时采用物理方法或服用药物来退烧降温。

  2.提示:内环境渗透压会变小。当内环境渗透压变小时,内环境中的水将较多地通过渗透作用进入细胞内,造成细胞吸水肿胀,进一步导致细胞代谢和功能紊乱。严重时会出现疲倦、周身不适、表情淡漠、恶心、食欲减退、皮下组织肿胀等症状。

  3.提示:因为高原空气稀薄,大气压和氧分压低,易造成体内缺氧。这说明外界环境的变化势必影响内环境的稳态。若外界环境变化不甚剧烈,并且机体代偿机制良好,内环境的波动较小,仍能维持稳态;若外界环境变化剧烈,机体代偿机制不好,内环境稳态将受到破坏,就会影响身体健康。共3页,当前第1页123

  〔社会联系〕生思考,师提示。

  〔讲解〕夏天时,空调房间与室外的温差较大,如果经常进出空调房间,就会出现咳嗽、头痛、流鼻涕等感冒症状。如果在温度较低的空调房间呆的时间过长,就会引起关节酸痛或颈僵背硬、腰沉臀重、肢痛足麻、头晕脑胀等。如果呆得太久,由于空气不好,容易使人头晕目眩。这些症状就是空调综合征,俗称空调病。空调病的主要表现为:感冒、过敏、风湿痛、黏膜干燥、紧张、烦躁、注意力难以集中、头痛,等等。据分析,空调对人的影响主要在于:空调风使人体表面水分蒸发量加大,毛孔收缩,不能正常排汗,也会引起内分泌的紊乱;空调房间里,气流方向经常变换,气流速度增加,空气热量不断变动等因素干扰了人体的嗅觉,削弱了人体对空气中病菌、过敏原和异味的反应;房间内湿度太低,会对眼、鼻等处的黏膜产生不利作用,导致黏膜病;室内空气与外界几乎隔绝,干燥而又温度适宜,空气中有害细菌含量快速上升。

  〔板书〕三、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活的必要条件。

  〔实验并讨论〕生看或做实验,思考,师提示。

  1.生物材料加入hcl或naoh后ph的变化更像缓冲液。

  2.提示:缓冲液加入少量酸碱后,ph变化不明显。原因是磷酸缓冲液中含有nah2po4/na2hpo4,其中nah2po4溶液呈酸性,当加入少量naoh时,可以中和oh-;na2hpo4溶液呈碱性,当加入少量hcl时,可以中和h+。水溶液则不同,因而加入酸碱后,ph变化明显。

  3.提示:生物材料中含有缓冲对nah2po4/na2hpo4、h2co3/nahco3等,它们能够对酸碱度的变化起缓冲作用。此外,机体还可以通过对生理活动进行调节来维持ph稳定。例如,当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中会产生大量的乳酸和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可与血液中的碳酸氢钠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是一种弱酸,可以分解成c02和水。血液中的c02增多会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运动增强,增加通气量,从而将c02排出体外,所以对血液的ph影响不大。当乳酸钠进入血液后,与血液中的碳酸发生作用,形成碳酸氢盐,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排出。这样由于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以及机体的调节作用,可以使血液的酸碱度维持相对稳定。

  【关于人体血液ph值缓冲作用原理】

  人体血液不会因为进入少量酸性和碱性的物质而使其ph值超出7.35~7.45之间,原因是血液中含有缓冲物质,如h2c03/nahco3、nah2po4/na2hpo4等。在此结合有关生化知识对h2c03/nahco3在维持血液ph值稳态中所起的作用加以说明。

  它们的电离如下:h2c03一→h+ + hc03- (1) (双向,可逆);nahc03一→na++ hc03- (2);由于(2)式完全电离,有大量的hc03-存在,对(1)式电离产生同离子效应,使hc03-和h+结合成h2c03,也就是说(2)式的结果抑制了(1)式h2c03的电离,因此血液中存在大量的h2c03和hc03-,而h+浓度很小。

  当血液中进入少量酸(例如乳酸、磷酸等)时,由于血液中存在大量hc03-,能和进入的酸中的h+结合成电离度很小的h2c03,使血液中氢离子浓度几乎没有升高,因此血液ph值并不明显降低。

  当血液中进入少量碱时,此时血液中的h+与进入碱中的oh-结合成难电离的h20,当血液中的h+稍有降低时,血液中存在的h2c03,就立即电离出h+来补充血液中减少的h+,使血液ph值并不明显升高。共3页,当前第2页123

  正是因为h2c03和hc03-的大量存在才会使血液的ph值不会因为少量碱、酸的进入而造成明显升降。

  〔小结〕略(黑体字部分)。

  〔作业〕练习一二题。

  1.d。 2.c。 3.d。

  4.提示:因为人体各种生命活动是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细胞代谢本质上是细胞内各种生化反应的总和。内环境为这些生化反应的进行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条件。当内环境稳态保持正常时,细胞的代谢活动能正常进行;当内环境稳态失调时,细胞代谢活动就会受影响。因此内环境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说明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简述稳态的调节机制。

  2、关注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3、尝试解释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

  三、教学策略

  1、关于课时安排

  本节教学内容包括两部分:"内环境稳态及其重要性"和实验"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课时安排为2课时,1课时授课,1课时进行实验。这两课时如何安排?可以有两种方式:其一,按照教材安排的顺序先授课后实验,实验安排在后可以验证课堂上学习过的人体维持内环境pH稳定的知识,并解释pH维持稳定的机制;其二,先实验后授课,实验安排在前可以让学生先观察到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现象,增加更多的感性认识,以利于学习后续的稳态、稳态失调等抽象概念。两种安排各有特点,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

  2、在活动中丰富学生对内环境稳态的感性认识,促进稳态概念的建构

  稳态概念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涉及到的内环境,内环境的化学成分、理化性质等很抽象,而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的动态变化更令学生难以捉摸。因此建议在本概念的教学中应该多花时间和精力,引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以丰富学生对内环境稳态的感性认识。问题探讨"化验单分析"侧重于内环境中化学成分的稳定(如血糖稳定、血脂稳定等)、调查"体温的日变化规律"可以让学生体验体温的相对稳定。此外,教师还可以适当增加活动,让学生对内环境理化性质中的另外两方面──pH稳定和渗透压稳定有一定的体验。关于pH稳定,可以在课堂上演示血浆pH稳定的实验,具体做法详见教学案例。或者采用实验在前的教学安排方式。关于渗透压稳定,可以让学生讨论"为什么医院里给病人输液时必须使用生理盐水"、"为什么多喝多尿、少喝少尿"等问题,学生通过讨论可以初步认识渗透压的稳定。如果能够保证上述活动的落实,稳态概念的形成则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这些活动的具体实施过程详见教学案例。

  3、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讨论分析来认识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内环境稳态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稳态失调会导致各种健康问题。在这些健康问题中,有的是学生亲身经历过的,有的是从家人、朋友那里间接了解到的。因此进行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应当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启发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教材的"思考与讨论"提供了一些病例,教师可以参考。事实上,学生了解的.病例可能不止这些。教学时,不必拘泥于教材中的实例,可以通过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打开思维的闸门,列举出更多的实例进行分析,这样教学效果会更好。在学生的分析讨论中,一定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教师要发挥好引导作用,适时给予补充、修正和扩充。把学生的讨论引导到了解疾病的症状和危害、理解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以及如何在生活中加强保健等问题上来。这样也有助于学生关注自身和他人的健康问题,形成自我保健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四、探究指导──实验"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一)实验的准备

  (1)实验试剂的配制方法

  ①0、1 mol/L NaOH:将4 g NaOH放在1 L的烧杯内,缓缓加入500 mL蒸馏水,不停地搅拌直至溶解。然后定容至1 000 mL。

  ②0、1 mol/L HCl:将8 mL浓盐酸加于500 mL蒸馏水中,再定容至1 000 mL。

  ③pH=7的磷酸缓冲溶液:先配制0、1 mol/L Na2HPO4和0、1 mol/L NaH2PO4两种溶液。具体配制方法如下:将26、8 g Na2HPO4·7H2O在容量瓶中溶解再定容至1 000 mL;将13、8 g NaH2PO4·H2O在容量瓶内溶解再定容至1 000 mL。然后将这两种溶液混合,可通过调整两种溶液的比例将混合液调至所需的pH。

  ④肝匀浆:将10 g新鲜的或冷冻的肝放入100 mL蒸馏水中,用匀浆机或研钵捣碎(肝的用量会影响匀浆的缓冲能力)。

  ⑤马铃薯匀浆:将10 g马铃薯块茎放入100 mL蒸馏水中,用匀浆机或研钵捣碎(材料的用量会影响匀浆的缓冲能力)。

  ⑥黄瓜匀浆:配制方法同上。

  ⑦鸡蛋清:用水5∶1稀释鸡蛋清,搅拌均匀。

  (2)4人一组,每组至少测4种溶液的变化:自来水、缓冲液和2种生物材料(由教师指定,最好一种是植物材料、一种是动物材料),提前完成的小组可多测几种生物材料。肝匀浆、马铃薯匀浆都是较理想的实验材料,也可选用下表中的常见材料。

  生物材料pH生物材料pH生物材料pH

  苹果2、9~3、3牛奶6、4~6、8虾5、8~7、0

  扁豆5、0~6、0柑橘3、0~4、0番茄4、1~4、4

  人血浆7、3~7、5豌豆5、8~6、4人尿4、8~8、4

  白面包5、0~6、0酸菜2、2~3、5柠檬2、2~2、5

  胡萝卜4、9~5、2人唾液6、0~7、6人乳汁6、6~7、6

  玉米5、0~6、5鲑鱼肉6、1~6、3葡萄酒2、8~3、8

  (二)实验教学的策略

  1、加强预习环节,培养主动学习的习惯。本实验指导具体明确,适合学生自学。加强预习环节有利于敦促学生转变学习观念,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同时,按照课时安排,本实验要求用1课时完成,既要完成操作又要完成讨论,时间很紧张。学生若能在课前进行充分预习,就能够节约课堂时间,提高教学效率。不同学生预习效果不同,为保证实验质量,教师仍有必要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通过提问的方式使学生明确本实验的目的、操作的要点及其他注意事项。

  2、重视组织教学,提高实验课效率。本实验的组织形式以小组活动为主,教师应对小组活动给予指导。进行实验操作时,小组成员应进行合理分工,以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实验。绘制pH变化曲线图适宜以个人为单位进行,这样能使每个同学都得到锻炼的机会。进行讨论时,应以小组为单位,以利于相互启发、集思广益。实验结束后的总结,则应当面向全体学生。

  3、加强讨论和总结,落实教学目标。由于时间紧张,实验课草草收场是常有的事情。这样做的结果是,课上做得热热闹闹,课下忘得干干净净,不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落实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在课前要精心安排好实验课的各个环节,在课堂上要有效地进行调控,保证最后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讨论和总结。为便于开展实验后的讨论,应倡导学生带着问题做实验,在动手操作的同时,积极动脑思考,这样才能使讨论深入而有效。本实验中的讨论题2和3涉及缓冲作用的机理,需要利用化学知识才能解释清楚,教师在课前应查阅相关的化学教材或请教化学老师,既给自己补充相关知识,也可了解学生的化学基础。

  五、答案和提示

  (一)问题探讨

  1、提示:血浆生化指标指的是血浆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其中包括机体多种代谢产物的含量。健康机体的生化指标一般都处于正常范围内。当机体某项生理功能出现障碍时,势必影响其代谢产物的含量,因此血浆的生化指标可以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并可以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例如,正常情况下,转氨酶主要分布在各种组织的细胞内,以心脏和肝脏的活性最高,在血浆中的活性很低。当某种原因使细胞膜通透性增高时,或因组织坏死细胞破裂后,可有大量转氨酶进入血浆,引起血浆中转氨酶活性升高。

  2、提示:这说明(1)内环境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内环境的稳定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稳定;(2)不同个体存在一定差异。

  3、提示:(1)肌酐含量超标,肌酐是有毒的代谢废物,积累过多会影响健康。这表明肾脏的排泄功能有障碍。

  (2)葡萄糖含量超标,血糖含量过高可并发酮症酸中毒、糖尿病的心血管合并症等。

  (3)甘油三脂超标,可引起高脂血症,易并发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

  (二)思考与讨论

  1、提示:绝大多数人都有过发高烧的经历,可以让同学先谈谈自己发高烧时的感受。

  正常的体温是体内细胞进行各种生化反应最适宜的温度。在发高烧的状态下,由于内环境发生一系列变化,导致体内的各种反应出现紊乱,于是机体功能发生异常。发热时的主要症状大部分集中在中枢神经系统,病人感觉不适、头疼、头晕、嗜睡等,同时常有食欲不振、厌食、恶心的表现。发热时机体处于一种明显的分解代谢过旺的状态,持续高热必定引起器官的功能负荷加重,有可能诱发器官功能不全或引起组织损伤。孕妇发热可能导致胎儿发育障碍,是一个重要的致畸因子。对于6个月至4岁的幼儿来说,持续高热容易发生惊厥,相当数量的患儿由此造成脑损伤,如智力落后,甚至癫痫,因此应注意

  及时采用物理方法或服用药物来退烧降温。

  2、提示:内环境渗透压会变小。当内环境渗透压变小时,内环境中的水将较多地通过渗透作用进入细胞内,造成细胞吸水肿胀,进一步导致细胞代谢和功能紊乱。严重时会出现疲倦、周身不适、表情淡漠、恶心、食欲减退、皮下组织肿胀等症状。

  3、提示:因为高原空气稀薄,大气压和氧分压低,易造成体内缺氧。这说明外界环境的变化势必影响内环境的稳态。若外界环境变化不甚剧烈,并且机体代偿机制良好,内环境的波动较小,仍能维持稳态;若外界环境变化剧烈,机体代偿机制不好,内环境稳态将受到破坏,就会影响身体健康。

  (三)实验

  1、生物材料加入HCl或NaOH后pH的变化更像缓冲液。

  2、提示:缓冲液加入少量酸碱后,pH变化不明显。原因是磷酸缓冲液中含有NaH2PO4/Na2HPO4,其中NaH2PO4溶液呈酸性,当加入少量NaOH时,可以中和OH—;Na2HPO4溶液呈碱性,当加入少量HCl时,可以中和H+。水溶液则不同,因而加入酸碱后,pH变化明显。

  3、提示:生物材料中含有缓冲对NaH2PO4/Na2HPO4、H2CO3/NaHCO3等,它们能够对酸碱度的变化起缓冲作用。此外,机体还可以通过对生理活动进行调节来维持pH稳定。例如,当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中会产生大量的乳酸和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可与血液中的碳酸氢钠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是一种弱酸,可以分解成C02和水。血液中的C02增多会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运动增强,增加通气量,从而将C02排出体外,所以对血液的pH影响不大。当乳酸钠进入血液后,与血液中的碳酸发生作用,形成碳酸氢盐,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排出。这样由于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以及机体的调节作用,可以使血液的酸碱度维持相对稳定。

  (四)练习

  基础题

  1、D。 2、C。 3、D。

  4、提示:因为人体各种生命活动是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细胞代谢本质上是细胞内各种生化反应的总和。内环境为这些生化反应的进行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条件。当内环境稳态保持正常时,细胞的代谢活动能正常进行;当内环境稳态失调时,细胞代谢活动就会受影响。因此内环境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拓展题

  提示:当动物进食高浓度的糖溶液后,大量的葡萄糖被吸收进入血液,导致血糖浓度暂时升高。血糖浓度的升高会刺激机体加速分泌胰岛素,同时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在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共同调节下,血糖浓度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具体调节机制可参考第2章有关血糖平衡调节的内容。

  六、参考资料

  1、血液生化六项检查的意义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简称转氨酶)是衡量肝功能受损情况的一项指标(转氨酶存在于肝细胞的线粒体中,只要肝脏发生炎症、坏死、中毒等损害,转氨酶就会由肝细胞释放到血液中。所以肝脏本身的疾患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转氨酶升高);肌酐与尿素氮是衡量肾功能的一项指标(当肾功能发生障碍时,代谢废物不能排出体外,以致大量含氮废物和其他毒性物质在体内积累,内环境稳态被破坏);血清葡萄糖是血液中血糖浓度的一项指标,对于诊断以及指导治疗糖尿病具有重要意义;甘油三脂和总胆固醇是衡量血液中血脂水平的一项指标(血脂是血液中各种脂质的总称,其中最重要的是胆固醇和甘油三脂。无论胆固醇含量增高,还是甘油三脂的含量增高,或是两者都增高,都统称为高脂血症。高脂血症与冠心病有密切的关系,尤其是胆固醇与甘油三脂皆增高的,患冠心病的危险性更大)。

  2、尿毒症的病因和危害

  正常情况下,成年人每天排出的尿量为1 000~2 000 mL。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使肾功能严重障碍,则尿液不足,代谢产物不能排出体外,致使大量含氮废物及其他毒性物质在体内堆积,水、电解质代谢及酸碱平衡紊乱,机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由此所引起的自身中毒和产生的综合病症称为尿毒症(uremia)。

  引起尿毒症的原因有很多,肾本身的疾病如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等,全身性疾病引起的肾疾病如高血压性肾硬化、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以及尿路阻塞等引起的肾实质严重损伤,大量肾单位破坏,造成严重肾功能障碍时都可能引起尿毒症。在以上病因中,以慢性肾小球肾炎最为常见,占50%~60%,其次是慢性肾盂肾炎、肾小动脉硬化、尿路结石等。

  尿毒症病人的含氮代谢产物和其他毒性物质不能排出而在体内蓄积,除造成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外,还可引起多个器官和系统的病变,如患者的糖耐量降低、高甘油三脂血症等。对神经系统的危害是尿毒症的主要症状:早期患者往往有头昏、头痛、乏力、理解力及记忆力减退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加重可出现烦躁不安、肌肉颤动、抽搐;最后可发展到表情淡漠、嗜睡和昏迷。对消化系统的影响范围较广,从口腔、食管到直肠都可受累,以尿毒症性食管炎、胃炎和结肠炎较为常见,病人常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和便血等症状。对于心血管系统来说,常可引起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受损。呼吸系统常有肺水肿、尿毒症性肺炎。造血系统常表现为贫血和出血;另外患者皮肤干燥、 脱屑并呈黄褐色, 还经常瘙痒。

  3、空调病

  夏天时,空调房间与室外的温差较大,如果经常进出空调房间,就会出现咳嗽、头痛、流鼻涕等感冒症状。如果在温度较低的空调房间呆的时间过长,就会引起关节酸痛或颈僵背硬、腰沉臀重、肢痛足麻、头晕脑胀等。如果呆得太久,由于空气不好,容易使人头晕目眩。这些症状就是空调综合征,俗称空调病。空调病的主要表现为:感冒、过敏、风湿痛、黏膜干燥、紧张、烦躁、注意力难以集中、头痛,等等。据分析,空调对人的影响主要在于:空调风使人体表面水分蒸发量加大,毛孔收缩,不能正常排汗,也会引起内分泌的紊乱;空调房间里,气流方向经常变换,气流速度增加,空气热量不断变动等因素干扰了人体的嗅觉,削弱了人体对空气中病菌、过敏原和异味的反应;房间内湿度太低,会对眼、鼻等处的黏膜产生不利作用,导致黏膜病;室内空气与外界几乎隔绝,干燥而又温度适宜,空气中有害细菌含量快速上升。

  4、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常见疾病举例

  人体长期处于高温环境可能引起中暑。人的体温升高时可引起酶促反应受阻,代谢紊乱。此外,大量出汗,体液过量丢失会引起乏力、低血压和虚脱;盐也随之丢失,导致血液循环和其他各系统功能紊乱。

  血糖浓度过低可能出现低血糖症;血糖浓度过高可能出现糖尿病。

  当血液中钙的含量过低时,会影响骨发育;血钙过高则会引起肌无力等症状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教案】相关文章: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教学反思08-28

知道睡眠的重要性教案(精选16篇)12-29

有效的沟通重要性教案(通用5篇)10-11

备课的重要性10-06

团队的重要性09-27

学习的重要性作文02-05

诚信的重要性作文02-21

眼睛的重要性作文08-07

安全的重要性总结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