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教案

时间:2022-07-29 14:52:42 教案 投诉 投稿

精选狼教案汇总6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狼教案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选狼教案汇总6篇

狼教案 篇1

  鹿和狼的故事

  教学目标 :

  1.能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增强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3.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概括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

  根据自己听过、读过的童话故事,谈谈对狼和鹿的印象。

  是啊,在我们的印象中,狼是一种凶残的动物,,应该毫不留情地消灭。可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却告诉我们另外一种看法。

  二、自学课文

  1.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作者借这个故事给我们讲了一个什么道理。

  2.在你感受最深的语句旁边简单写一写自己的体会。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三、交流自学收获

  1.指名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复述课文所讲的故事。

  3.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师生共同解疑。

  四、深入学习

  1.我们为什么不能完全消灭狼?

  2.理解句子:“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人们必须尊重这种动物乃至整个生物界中的相互关系。”

  (1)用课文中的.事例说说狼和鹿以及森林间是如何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

  (2)用课文中的事例说说为什么人们必须尊重这种动物乃至整个生物界中的相互关系?如果破坏了会怎样?

  3.扩展

  (1)结合《蛇与庄稼》的故事,理解生物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观点。

  (2)读《塞翁失马》的故事,明白任何事物都要从正反两方面看,要有一分为二的观点。

  (3)像这样生物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事还有很多,请你说一说。

  附: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为了引起学生阅读本文的兴趣,导入 新课时,先让学生根据自己听过、读过的童话故事,谈谈对狼和鹿的印象。然后告诉学生在我们的印象中,狼是一种凶残的动物,,应该毫不留情地消灭。可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却告诉我们另外一种看法。请先根据“阅读提示”自学课文,然后交流自学收获。在充分阅读,熟悉具体事例的基础上深入学习,用课文中的事例说说我们为什么不能完全消灭狼?理解句子“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人们必须尊重这种动物乃至整个生物界中的相互关系。”后,结合《蛇与庄稼》和《塞翁失马》的故事进行适当扩展,加深体会。

  探究活动

  兔子吃青菜

  树上拴着一只狗,绳子长十米。离树九米远的地方有一筐青菜。有只白兔想吃青菜,可是一到那里,狗就跑去咬它。只不过,聪明的兔子还是吃到了青菜。你想:白兔想了什么办法让狗吃不到它?

  答案:

  白兔逼着狗围着树来追它。这样,绳子一圈一圈地绕在树上,白兔就可以吃到青菜了。

狼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1只猪和100只狼》是日本著名绘本作家宫西达也的又一力作。作品秉承了宫西达也一贯的创作风格,充满原生态的生存智慧和童稚童趣的游戏精神。作品描写了1只小猪被100狼追捕、围困,最后却因为狼的贪婪和愚蠢而幸免于难的故事,急剧转折的情节设置和出乎意料的结尾,让人读来忍俊不禁。作者在画风方面则沿袭了他一贯的富有力度、夸张、变形的画法,巧妙地运用黄绿、棕、白三种简单的色彩,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绘画风格。

  在这本绘本中,宫西达也运用了文字的变形、画面方向性的逆转、多种视角的呈现等多种艺术创作手法,使整个作品如同动画片般形象生动,让人读来妙趣横生。而在内容的安排上,一波三折的情节设置看似荒诞,却蕴含了充满原生态的生存智慧,那就是,对于生活中的艰难和险境我们不必太过紧张和在意了。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化阅读,借助创造性表演,体验绘本阅读的乐趣。

  2、采用单页、多页、跳页多种阅读方式,感知绘本中文字及方向性等特质。

  3、对故事情节展开大胆地猜想,提高解读画面的能力。

  4、幼儿活动时遵守秩序的观念。

  5、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学大书。

  2、PPT。

  活动过程:

  1、引题。

  教师:绘本的扉页上有谁?小猪它要去哪儿?树林里有什么?

  2、阅读绘本的开始部分。

  教师:树林里到底有什么,让我们绕到小猪的前面去看看吧!

  观察画面,通过模仿活动进行角色体验。

  --教师:这么多狼躲在树背后一动不动,它们想干嘛?它们又会怎么说呢?

  小猪越走越近,它们会对旁边的同伴说什么?

  体验文字变形带来的阅读乐趣。

  --教师:狼怎么了?它们一边冲一边嘴里还说什么?为什么要把狼说的话变红变大呢?

  --教师:为什么小猪会说两个"大"字呢?

  3、阅读故事的发展部分。

  感受绘本的方向性特质。

  --教师:我们一起来连翻三页,这三页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小猪东逃西窜,害怕极了边逃边会喊什么呢?它的表情又是怎么样的'呢?

  引导幼儿猜想小猪逃生的办法。

  --教师:小猪怎么了?你们赶紧替小猪想想办法哦!这只可怜的小猪看着狼群慢慢逼近,它的表情是怎么样的?你看它的手和脚都怎么了?

  猜测故事的高潮部分。

  --教师:结果怎么样?狼呢?狼怎么会在月夜下等待呢?这可是一群饿了三天三夜的狼啊,在这当中一定发生了什么事情,谁来猜猜看?

  --教师小结:孩子们,你们真棒,遇到危险的时候能够动脑筋脱离险境。

  结尾:留下悬念,结束活动。

  --教师:这个答案就藏在这本《1只小猪和100只狼》绘本里面,等会儿请小朋友自己去书中找找答案吧!

  4、延伸活动:分享阅读。

  活动反思:

  导入环节调动了孩子们的经验,“如果1只小猪遇到一只狼会发生什么事?”然后我又夸张的问“1只小猪遇到100只狼又会发生什么事?”,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孩子们都理解这些都是危险的事,为后面故事情节的展开作了铺垫。

  孩子们都从封面上看到了很多,特别是把狼“藏”在树的后面的神态动作都描述了出来,可见孩子们观察的多仔细。让他们描述狼的动作和表情时,我对他们的回答也做了很多的预设,这环节孩子们也有机会表达。然后播放“狼冲出来”的图片,我特意夸张了动作,把危险发生的紧张气氛传递给孩子,但是还是不够夸张,有些孩子们没有被感染;然后连翻三页,我只考虑了要让孩子们说发生了什么事?小猪是怎么逃的?忽略了要把整体呈现给孩子们,在这里PPT还可以调整:把三页放在一个画面上,这样孩子们可能更好的理解“东逃西窜、四处逃窜”的意思。小猪被包围的时候,孩子们也很紧张,我请了几个孩子上来表演,孩子们参与度也很高,而且表演的很逼真,在这里我遗漏了“让孩子们说一说狼可能在想什么?小猪可能在想什么?”的环节。

  然后我直接放了小猪结局的图片,然后请孩子们来猜一猜中间可能发生什么事,再两两讨论,这里给了孩子们说的时间,但是在分享交流的时候,由于时间关系,我请了三个小朋友来说一说,应该请更多的小朋友来分享,孩子们天马行空的想法很有趣,基本上每个人想的都不一样,在这里应该给更多的时间去让孩子们自由表达。之后的环节处理的不太恰当,有点拖沓,应该直接给孩子们讲述故事里发生的事,而不是再让孩子们去说。导致后面没有时间去完整欣赏,缺少了整体感受。

  最后我还向他们介绍了作者,以及关于小猪、狼的其他绘本,做了一些经验的拓展和延伸。

狼教案 篇3

  狼和小羊

  1 谈话引入

  1、孩子们,你们喜欢听童话故事吗?老师今天从童话王国里请来了两位朋友.大家掌声欢迎他们.(贴图)

  2、 谁来告诉我,在你的印象中狼和羊的本性是什麽?

  小结:大家都说的非常好,狡猾、凶残的狼,善良、温顺的羊,它们会发生什麽故事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请大家翻开书本132页.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生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字,做到不加字、不丢字,遇到不懂的字音可以请教同学和老师,并多读几遍.

  过渡:同学们读的很认真,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词语宝宝你会读吗?

  2、检查字音

  【词语】(请大家看大屏幕、先自己读读,待会请你来读.)

  谁来读,其它同学竖起耳朵倾听,待会请你做小老师来评评他读的怎麽样?【谁来评评?】你能比他读得好吗?请你做小老师带大家读读

  小结并过渡:哇,真棒!我们不仅会认词语宝宝,还学会了倾听、学会了评价,这是会学习的表现.除了这些我们还要学会思考,学会表达.

  过渡:请同学们挺直腰板、拿好书快速地数数狼和羊进行了多少对话?(指名回答)同意吗?

  3 细读课文、品读三次对话

  4 默读课文

  现在请大家默读课文2-6自然段,画出狼(︿︿︿)和小羊(———)的三次对话.想想狼是怎样找碴儿的?说说你从中你读懂了什么?

  4 指名汇报7

  过渡:同学们,学得那么起劲.老师真高兴!谁来把狼第一次找碴儿的话读一读?(指名读)

  2 狼为什么要这么说?它说得对吗?【没错,狼的无理取闹就叫找碴儿,也是找借口】那应怎样读这句话.【指导读】

  3 〖T范读

  过渡:小羊不会把水弄脏的理由是什么?它当时的心情怎样?应怎样来读这句话.

  1 这句话说狼站在什么地方?水是怎么流的?【上游在哪个位置?】

  我们再把狼和羊的第一次对话读一读,谁愿意来读狼说的.话,羊说的话?【注意读出狼和羊的语气,其他同学读旁白】

  ②狼还找了什么借口?小羊是怎么说的?【谁来说?】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3.师生合作读三次对话(男女)

  过渡:大家能读出狼和羊各自的语气,那能不能加上动作演一演它们的故事?下面就让我们分小组合作练习表演狼和小羊的故事.并比比,哪个小组合作的最愉快,演得最逼真!

  4 演一演(小组练习表演狼和小羊的故事)

狼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自我,发现自己的特征,知道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

  2、阅读故事,倾听故事中的细节,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教学ppt

  活动过程:

  一、介绍主角:

  1、来了一个朋友,是谁?

  一起来听听发生在小绿狼身上的故事吧!

  二、故事讲述:

  1、森林里生活这一群灰狼,他们是一群调皮的狼,瞧,他们正在举行一场足球比赛。

  小绿狼非常喜爱踢球,所以他兴奋地跑了过去,说:“朋友们,我能参加吗?”

  所有的灰狼们都看着小绿狼。你们觉得灰狼们会怎样回答。

  2、孩子们,小绿狼为什么感到难过呢?

  3、 你和谁不一样,有什么和别人不同的特别的地方?

  (大眼睛有很多,可是大眼睛、皮肤白、小嘴巴的就你一个。)

  :就是这些与众不同的地方组合在一起,才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你。

  孩子们,你们会因为自己这些与众不同的地方而感到难过吗?

  3、用我们的与众不同来玩个迷迷转的游戏。猜猜我说的是谁?

  玩过迷迷转的'游戏吗?怎么玩?

  可是今天有些新的规则,就是要用你的与众不同来玩这个游戏哦。

  4、故事继续:瞧,小绿狼忙了好一阵子。

  第二天,灰狼们聚在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小绿狼正好路过,这场比赛谁会赢?

  :独一无二的绿色皮毛给小绿狼带来了胜利和快乐。从此,他骄傲的生活在这群灰狼之中。

狼教案 篇5

  教材简析:

  这是一则寓言。讲的是狼为了吃小羊而故意找碴儿,先后找了三个借口要吃小羊,小羊据理争辩,反驳狼的故事。这篇寓言采有了对话的形式,运用了许多生动形象的词语,讲出了狼和小羊说话时的神态。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认识到狼的本性是凶残的,对狼这样的坏家伙只讲道理是不行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狼和小羊》的故事大概,我们已经知道了。这节课,同学们在学习理解课文的同时要大胆说出自己的感受。

  二、创造条件,抒发情感

  1、读一读

  ⑴分别划出狼和小羊说的话,自己试读。

  ⑵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朗读。

  ⑶小组内读,其它同学用自己的方式来评一评。

  (设计意图:朗读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的情感与文章的内容达到共鸣,使他们的心态化入言语角色。学生自由读、小组内合作读能让学生充分地读,将读落到实处,使学生体会不同人物的不同态度,以实现培养语感的目标。)

  2、辩一辩

  ⑴狼真是不讲道理,故意找碴,请用你自己的话来反驳狼找的借口。

  ①你可以找出哪些理由来反驳狼说小羊把它喝的水弄脏了?(让学生自由说,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找理由)

  ②你怎样来反驳狼说小羊去年在背地里说他的坏话?(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说法从不同的角度去说)

  ⑵第三次狼不想再争辩了,因此只有狼说的话,没有小羊的争辩词,如果你是那只小羊,听了狼这样的话,你会怎样想?怎样做?又会怎样与它争辩呢?请你像小羊那样,既要说明自己的观点,又要说明理由。

  假设有学生说出:“要是我爸爸在背地里说你的坏话,你应该去找我爸爸,也不应该吃我呀!”要组织学生讨论:“要是真的羊爸爸在背地里说狼不好,那狼是不是就应该吃羊爸爸呢?”让学生体会:狼做了那么多坏事,别人说他坏,那是事实,狼也没有理由吃羊爸爸。

  (设计意图:争辩是阅读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在争辩中学生要不断地理解课文,寻找根据,迅速作出合理的推理,还得组织清晰而有说服力的.语言来驳斥对方,这既是思维训练,也是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3、谈一谈

  ⑴谈一谈你对小羊的认识:你认为它是一只怎样的羊?要说清理由。

  ⑵如果小羊的头脑是清醒的,他认出了狼的本性,那他用什么办法才能平安脱险呢?(要引导调控学生想象的方向,使之符合理性。)

  ⑶请你对狼(或小羊)说几句话。

  (设计意图:学生按自己的选择去读书、思考、感悟、体会,使阅读过程成为潜心读书、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自主学习的过程。学生在读书中交流讨论,发表见解,进行思维的碰撞、情感的交流。这样集思广益,把学习引深、拓宽,使他们在自读自悟的层面上又有一个提高。)

  4、演一演

  ⑴小组合作,分工角色,自由练习。

  ⑵班内比赛(强调在演的过程中,要加进自己的想象)

  (设计意图: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以课文为依据,让学生演一演,用这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鼓励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让学生在演的过程中把这些想象加进去,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在表演中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创造力,学生在说与动的欢乐气氛中受到教育,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三、课外延伸

  ⑴多媒体演示《伊索寓言》中《狼和羊》的故事。

  ⑵课外阅读《伊索寓言》。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苏教版《狼和小羊》教案之五,希望对你有帮助!

狼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小兔和狼》是一首富有故事性的歌曲,二拍子,旋律简洁流畅、活泼有趣。特别是趣味故事性的歌词,形象生动,便于幼儿记忆。还有幼儿熟悉喜欢的小兔子,都是他们很感兴趣的,也有助于提高他们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特别是最后大灰狼的出现,更是在游戏时把活动气氛推向一个新的高潮,让幼儿在玩玩乐乐中学习,体验快乐,很适合中班幼儿进行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玩游戏,熟悉乐曲旋律,演唱歌曲《小兔和狼》。

  2、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内容,创编不同的造型。

  3、体验音乐游戏带来的乐趣。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5、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活动准备:

  1、背景图

  2、大灰狼头饰、小兔头饰

  3、小图片若干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1、师:孩子们,看,谁来我们班做客了?(小兔子)我们和小兔子打个招呼吧!

  小兔子:小朋友们好!

  幼儿:小兔子好!

  2、小兔子:小朋友们,今天我给你们讲个故事!你们想听吗?(讲述故事)一天,小小兔子跳呀跳呀跳到树林里玩,它竖起耳朵仔细听,听到风儿在呼呼地吹,树叶沙沙地响。正当小兔子玩的开心的时候呀,只听!嘭!嘭!哎呀,不好,来了一只大灰狼,吓的小兔赶紧躲了起来,聪明的小兔子躲在大树丛中,大灰狼没有发现它,灰溜溜地走了,小兔又高高兴兴地出来玩了。

  3、师:故事好听吗?谁来说说在故事里你听到了什么?

  幼儿:小兔子、狼。(出示背景图,图片小兔子、狼)

  4、师:小朋友们听的真仔细!

  二、熟悉旋律、学唱歌曲

  1、师:这个有趣的故事还能编成一首歌曲呢!你们想听吗?(教师跟着琴声进行第一次范唱)

  2、师:好听吗?在歌曲里你听到了什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小图片)

  3、师:这么好听的歌曲,老师还想再来唱一遍呢!你们要竖起耳朵仔细听老师是怎么唱的?(教师跟着琴声进行第二次范唱)(教师边唱边手指图)

  4、师:你们想来唱一唱吗?我们一起跟着琴声来唱一唱!(师幼一起在座位上唱两遍)

  5、小朋友们唱的真棒!

  三、幼儿根据歌词创编相应的动作、以及造型。

  1、师:在歌曲里小兔子是怎么样走路的?(请幼儿表演)谁来学一学小兔竖起耳朵听的动作?风儿怎么样?树叶怎么样?(动作)哎呀,谁来了?小兔看到狼后是什么样子的呀?小兔害怕极了,吓的躲了起来。

  3、师:宝宝们,我们一边唱一边来完整的表演这个故事。

  四、游戏《小兔和狼》。

  1、师:《小兔和狼》还能做成游戏,你们想玩吗?听到狼来了,小兔要想个办法不让狼发现,应该怎么办呀?在唱到"哎呀"的时候声音不能很响,不然被狼发现的。

  2、配班教师扮演狼,幼儿扮演小兔玩游戏。

  3、一幼儿戴上头饰扮狼玩游戏。

  五、结束部分。

  师:小兔子们真聪明,大灰狼啊!没捉到小兔子,灰溜溜的走了,我们又可以高高兴兴的到别的地方去玩了!走喽,去玩啦!(音乐声中,幼儿边唱边跳出活动室。)反思:《小兔和狼》是一首富有故事性的'歌曲,二拍子,旋律简洁流畅、活泼有趣。特别是趣味故事性的歌词,形象生动,便于幼儿记忆。还有幼儿熟悉喜欢的小兔子,都是他们很感兴趣的,也有助于提高他们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特别是最后大灰狼的出现,更是在游戏时把活动气氛推向一个新的高潮,让幼儿在玩玩乐乐中学习,体验快乐,很适合中班幼儿进行活动。

  首先,从选材上看,我从幼儿的兴趣出发,精心选材,小兔的形象是幼儿比较熟悉、喜爱的,能引起孩子情感上的共鸣,积极参与,热情投入。在活动中,改变了以往教师示范的教学方式,而是让幼儿创造性地探索小兔各种高兴的动作,充分体现了幼儿的主动性。幼儿在活动中以自身特有的可爱的动作和形态为集体做出示范,毫不胆怯,动作自然协调。具有节奏感。

  教学反思:整个活动最大的亮点是以故事为主,贯穿始终,尤其是第二环节,老师讲故事后,通过提问,让孩子们边回答边做动作,很快便理解歌词,记忆歌词。在活动中,孩子们的兴趣很高,积极主动回答问题的同时,还大胆地做小兔跳和竖起耳朵以及风儿呼呼吹、树叶沙沙响等动作,活动气氛非常活跃。

  还有,第四环节:老师与孩子在角色游戏中巩固歌曲。在游戏中,孩子们都大声的演唱歌曲跳到树林里玩,看到大灰狼,就赶紧蹲在兔妈妈身后,不推不挤、不说话。孩子们个个玩的意犹未尽,直到活动结束后,还有很多孩子在演唱歌曲玩着游戏。

  而不足之处是:第一,老师清唱歌曲和带领孩子演唱歌曲时,没有利用上图谱,导致孩子唱歌总是忘记歌词。下次在组织时,我一定会注意图谱的利用与操作,因为图谱能很好地帮助孩子记忆歌词,演唱歌曲。第二,在环节学习时,老师的引导不够,速度太快,像是在走教案。今后,在组织活动时,每一个环节都要慢慢地去引导幼儿学会,真正地懂了,才往下走。